CN110464425A -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4425A
CN110464425A CN201910928683.XA CN201910928683A CN110464425A CN 110464425 A CN110464425 A CN 110464425A CN 201910928683 A CN201910928683 A CN 201910928683A CN 110464425 A CN110464425 A CN 1104644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sal septum
plate
folder
postoperative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286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哲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9286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44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44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44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2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use in the oral cavity, larynx, bronchial passages or nose; Tongue scrap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鼻中隔术后夹,包括:夹板和夹子,夹板包括两个鼻中隔侧板和一个弧形连接板,任一个鼻中隔侧板和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中隔侧板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夹子夹在夹板外侧,持续给两个鼻中隔侧板施加向内侧的压力。本发明的鼻中隔术后夹,从根本解决了鼻部术后通气的问题,有效的达到止血与止痛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成本低廉,经济实用。

Description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鼻腔外科手术后止血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背景技术
鼻中隔手术后引起出血的部位是鼻中隔黏膜和手术切口,手术切口处一般通过缝合可有效止血,鼻中隔黏膜一般采用鼻腔填塞的方法止血。目前鼻腔填塞广泛采用的是高膨胀止血海绵,无论使用何种材料填塞鼻腔,都不可避免的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造成患者胀痛、鼻塞、失眠等症状,甚至导致鼻心反射,还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并发症、局部组织损伤、压迫性坏死和感染等。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用的一种方式是采用鼻中隔黏膜固定夹做鼻中隔术后固定;一种方式是鼻中隔手术中用修剪的塑料板放置于鼻中隔黏膜两侧,将塑料板贯穿缝合。
现有技术中,鼻中隔黏膜固定夹成本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且效果不理想,无法直接针对不同的患者实时调整固定夹;鼻中隔黏膜两侧的塑料板缝合与鼻中隔黏膜直接缝合需要高超的缝合术,延长手术时间,术后还需再拆板拆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包括:夹板和夹子,夹板包括两个鼻中隔侧板和一个弧形连接板,任一个鼻中隔侧板和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中隔侧板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夹子夹在夹板外侧,持续给两个鼻中隔侧板施加向内侧的压力。
优选的是,所述夹板还包括两个鼻小柱侧板,一个鼻小柱侧板的一端与一个鼻中隔侧板连接,另一端与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小柱侧板分别向外侧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夹子包括弹性的两个直夹体和一个弯夹体,一个直夹体和弯夹体的一侧连接;两个直夹体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外侧,弯夹体内侧的腔体容纳弧形连接板。
优选的是,所述夹子还包括弹性的两个侧夹体,一个侧夹体的一端与一个直夹体连接,另一端与弯夹体的一侧连接;两个侧夹体分别向外侧倾斜。
优选的是,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上叶和下叶,上叶和下叶分别相对的分布在两个弧形连接板的中部;上叶和下叶相对设置形成卡腔。
优选的是,所述夹子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拉环。
优选的是,所述鼻中隔侧板的内侧可放置止血棉。
优选的是,所述鼻小柱侧板之间的间隔大于鼻中隔侧板的之间间隔。
优选的是,所述夹子包括上下固定的两部分具有弹性作用力的钢丝,所述直夹体处的上下两部分钢丝呈相对的波浪状。
优选的是,每一个鼻中隔侧板与鼻小柱侧板的连接处具有略向外倾斜的斜过渡面;每个鼻小柱侧板的靠近鼻中隔侧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鼻中隔术后夹,将鼻中隔侧板伸入至鼻中隔黏膜外侧,夹子夹在夹板外侧,夹子始终具有弹性作用力,持续给夹板的鼻中隔侧板施加压力,鼻中隔黏膜受到加压作用达到止血的目的,从根本上解决了鼻部通气的问题,夹子和夹板形成稳定而均匀的加压方式,既能够避免鼻腔内填充填塞物,使患者鼻部通气的同时实现有效的止血效果;而且夹板和夹子的结构简单巧妙,易于使用,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经济实用,避免高超的手术技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实施例1中的鼻中隔术后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夹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夹板的俯视图;
图4为图1所示夹子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夹子的俯视图;
图6为图1所示夹子的侧视图。
图中:
1、夹板;2、夹子;11、鼻中隔侧板;12、鼻小柱侧板;13、弧形连接板;14、上叶;15、下叶;16、卡腔;21、直夹体;22、侧夹体;23、弯夹体;24、拉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鼻中隔术后夹包括:夹板1和夹子2,夹子2夹在夹板1外侧,夹板伸入至鼻腔黏膜两侧,夹子夹在夹板外侧,持续给夹板施加向内侧的压力,鼻腔黏膜侧受到加压作用达到止血目的,同时避免鼻腔内填充填塞物引起患者的一系列问题。
如图2和图3所示,夹板1包括两个鼻中隔侧板11、两个鼻小柱侧板12和一个弧形连接板13,任一个鼻中隔侧板11和一个鼻小柱侧板12连接,一个鼻小柱侧板12与弧形连接板13的一侧连接,两个鼻中隔侧板11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两个鼻小柱侧板12分别向外侧倾斜。夹板1上设置有上叶14和下叶15,上叶14和下叶15分别分布在两个弧形连接板的中部,上叶和下叶相对设置形成卡腔。两个鼻中隔侧板11、两个鼻小柱侧板12和一个弧形连接板1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连接固定。
如图4至图6所示,夹子2包括弹性的两个直夹体21、两个侧夹体22和一个弯夹体23,一个直夹体21和一个侧夹体22连接,一个侧夹体22和弯夹体23的一侧连接,两个侧夹体22分别向外侧倾斜,弯夹体23的内侧腔体容纳弧形连接板;两个直夹体21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外侧对其施加压力,两个侧夹体分别紧贴两个鼻小柱侧板,弯夹体紧贴弧形连接板,夹子和夹板一体配合。夹子2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拉环24。两个直夹体21、两个侧夹体22和一个弯夹体2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连接固定。
实施例1中的鼻中隔术后夹,夹板的两个鼻中隔侧板形状等同,两个鼻小柱侧板形状对称,夹子的两个直夹体形状等同,两个侧夹体形状对称,更有利于夹子和夹板配合。夹板可采用硅胶、塑料或乳胶等材质。鼻中隔侧板的尺寸可预先设定不同型号,形状可采用菱形、椭圆形、方形等不同形状,鼻中隔侧板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裁剪,实时适用于不同的患者。两个鼻中隔侧板可平行设置,可调整间隔,满足不同的需求。
夹子夹在夹板外侧,拉环位于上叶和下叶之间形成的卡腔16内,拉环的外径小于上叶和下叶之间的间隔,避免夹子在夹板外侧滑动,同时便于拔出夹子和夹板。两个鼻中隔侧板伸入至鼻腔黏膜侧,两个鼻小柱侧板分别与两个鼻中隔侧板连接,避免鼻中隔侧板滑入到鼻咽部或丢失的情形;鼻小柱侧板之间的间隔大于鼻中隔侧板之间的间隔,使得夹子将夹板夹紧在鼻腔黏膜侧后,夹板不易从鼻腔黏膜侧滑出。由于鼻小柱由内向外的厚度为0.4~0.7cm,比鼻中隔0.3cm更厚,每一个鼻小柱侧板向外倾斜,每一个鼻中隔侧板与鼻小柱侧板的连接处具有略向外倾斜的斜过渡面;每个鼻小柱侧板的靠近鼻中隔侧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避免鼻小柱侧板的另一端划伤鼻孔。上叶和下叶可上下相对设置,拉环竖直的固定的卡腔内;上叶和下叶可设置为相对的弧形状,加强对拉环的限制,进一步加强夹子固定的稳定性,同时便于夹板的拔出。
实施例1中的鼻中隔术后夹,夹子包括上下固定的两部分具有弹性作用力的钢丝,直夹体处的上下两部分钢丝呈相对的波浪状,有利于夹子对夹板的加压作用。两个直夹体可平行设置,可具有间隙,也可互相作用。夹子的尺寸可根据夹板的尺寸设计。夹子的整体结构设计流畅,提高美观和配合夹板使用的舒适性。
实施例1的使用方式:在鼻中隔手术之后,将两个鼻中隔侧板通过患者的双侧鼻腔送入鼻腔内部,一直送至鼻中隔黏膜的外侧,弧形连接板与鼻小柱前端相接触无法推入,两个鼻小柱侧板与鼻腔两侧的鼻小柱对应;在鼻内镜下查看鼻中隔侧板与鼻中隔黏膜相互接触的程度与位置,如果鼻中隔侧板太长,可以直接用剪刀修剪合适再放入鼻腔内部。将夹子沿着夹板的两侧夹在夹板上,夹子的两个直夹体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处,夹子的侧夹板与夹板的鼻小柱侧板对应,夹子的弯夹体的内侧腔体容纳夹板的弧形连接板,实现两个直夹体向两个鼻中隔侧板均匀稳定的施加压力,鼻中隔黏膜侧受到持续的加压作用,实现对鼻中隔黏膜止血。如果遇到鼻中隔黏膜撕裂或者一侧的穿孔,在鼻中隔侧板和鼻中隔黏膜之间放入适当尺寸的止血棉,防止术后出血。
拔出时,将鼻腔内喷入丁卡因做表面麻醉,捏住双侧鼻翼,将鼻内孔变形上下变宽的椭圆形,利用小钳子或小镊子直接夹住拉环即可将夹子拔除,然后利用小钳子或小镊子夹住上叶或下叶往外拽。使用或拔除过程中,从根本解决了鼻部通气的问题,同时夹子和夹板形成稳定而均匀的加压,有效的达到止血的效果;而且夹板和夹子的结构简单巧妙,易于制作,成本低廉,经济实用;此外,使用过程也非常简单,不需要高超的手术技能。
实施例2:一种鼻中隔术后夹,在实施例1中基础上,夹板缺少鼻小柱侧板,夹子缺少侧夹体,夹板的夹板包括两个鼻中隔侧板和弧形连接板,任一个鼻中隔侧板和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中隔侧板之间具有预设的间隙,弧形连接板的内侧容纳鼻小柱前端。夹子包括弹性的两个直夹体和一个弯夹体,一个直夹体和弯夹体的一侧连接,弯夹体的内侧腔体容纳弧形连接板;两个直夹体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外侧分别向其施加压力。实施例2中的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
实施例2中的使用方式:在鼻中隔手术之后,将两个鼻中隔侧板通过患者的双侧鼻腔送入鼻腔内部,一直送至鼻中隔黏膜的外侧,弧形连接板与鼻小柱前端相接触无法推入,弧形连接板的两侧与鼻中隔侧板的连接处不影响两个鼻中隔侧板对鼻中隔黏膜的作用;夹子的两个直夹体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处,弯夹体位于弧形连接板外两个直夹体向两个鼻中隔侧板均匀稳定的施加压力,鼻中隔黏膜侧受到持续的加压作用,实现对鼻中隔黏膜止血。如果遇到鼻中隔黏膜撕裂或者一侧的穿孔,在鼻中隔侧板和鼻中隔黏膜之间放入适当尺寸的止血棉,防止术后出血。拔出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板和夹子,夹板包括两个鼻中隔侧板和一个弧形连接板,任一个鼻中隔侧板和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中隔侧板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所述夹子夹在夹板外侧,持续给两个鼻中隔侧板施加向内侧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还包括两个鼻小柱侧板,一个鼻小柱侧板的一端与一个鼻中隔侧板连接,另一端和弧形连接板的一侧连接;两个鼻小柱侧板分别向外侧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弹性的两个直夹体和一个弯夹体,一个直夹体和弯夹体的一侧连接;两个直夹体分别作用在两个鼻中隔侧板外侧,弯夹体内侧的腔体容纳弧形连接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还包括弹性的两个侧夹体,一个侧夹体的一端与一个直夹体连接,另一端与弯夹体的一侧连接;两个侧夹体分别向外侧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上设置有上叶和下叶,上叶和下叶分别相对的分布在两个弧形连接板的中部;上叶和下叶相对设置形成卡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的外侧中部设置有拉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鼻中隔侧板的内侧可放置止血棉。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鼻小柱侧板之间的间隔大于鼻中隔侧板之间的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包括上下固定的两部分具有弹性作用力的钢丝,所述直夹体处的上下两部分钢丝呈相对的波浪状。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鼻中隔术后夹,其特征在于,每一个鼻中隔侧板与鼻小柱侧板的连接处具有略向外倾斜的斜过渡面;每个鼻小柱侧板的靠近鼻中隔侧板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CN201910928683.XA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Pending CN1104644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8683.XA CN110464425A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28683.XA CN110464425A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4425A true CN110464425A (zh) 2019-11-19

Family

ID=68516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28683.XA Pending CN110464425A (zh) 2019-09-28 2019-09-28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4425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13331A (en) * 1977-03-22 1981-12-01 Norman M. Lake Nasal protective splint
US4378802A (en) * 1981-05-21 1983-04-05 Ersek Robert A Septal splint
SU1718858A1 (ru) * 1988-12-27 1992-03-15 Киев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отоларингологии им.проф.А.И.Коломийченко Шина дл перегородки носа
ITMI961604A0 (zh) * 1996-07-26 1996-07-26
CN201227309Y (zh) * 2008-07-24 2009-04-29 吕超 一种鼻中隔术后支撑器
US20160270946A1 (en) * 2015-03-20 2016-09-22 S-F-X-Holding GmbH Application device for nasal splints
CN107928854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福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唇裂鼻小柱固位夹
KR20180060045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주식회사 엔트 비강내 부목
CN108969174A (zh) * 2018-06-06 2018-12-11 肇庆市高新区晓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CN208822737U (zh) * 2018-04-04 2019-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一种用于经鼻-鼻中隔-蝶窦入路手术的鼻腔撑开器
CN210871886U (zh) * 2019-09-28 2020-06-30 崔哲洙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1113331A (en) * 1977-03-22 1981-12-01 Norman M. Lake Nasal protective splint
US4378802A (en) * 1981-05-21 1983-04-05 Ersek Robert A Septal splint
SU1718858A1 (ru) * 1988-12-27 1992-03-15 Киев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отоларингологии им.проф.А.И.Коломийченко Шина дл перегородки носа
ITMI961604A0 (zh) * 1996-07-26 1996-07-26
CN201227309Y (zh) * 2008-07-24 2009-04-29 吕超 一种鼻中隔术后支撑器
US20160270946A1 (en) * 2015-03-20 2016-09-22 S-F-X-Holding GmbH Application device for nasal splints
KR20180060045A (ko) * 2016-11-28 2018-06-07 주식회사 엔트 비강내 부목
CN107928854A (zh) * 2017-11-13 2018-04-20 深圳市福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唇裂鼻小柱固位夹
CN208822737U (zh) * 2018-04-04 2019-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一种用于经鼻-鼻中隔-蝶窦入路手术的鼻腔撑开器
CN108969174A (zh) * 2018-06-06 2018-12-11 肇庆市高新区晓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CN210871886U (zh) * 2019-09-28 2020-06-30 崔哲洙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白国荣 等: "鼻中隔粘膜固定夹板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vol. 10, no. 2, 31 December 2003 (2003-12-31), pages 116 - 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48615B2 (en) C-tourniquet
CN200987689Y (zh) 一种快速止血缝合钳
CN110464425A (zh)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CN210871886U (zh) 一种鼻中隔术后夹
CN209203649U (zh) 一种普外科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CN106214203B (zh) 一种用于夹闭切口的装置
CN208876991U (zh) 内瘘穿刺针固定胶贴
CN104758026A (zh) 一次性鼻中隔出血止血夹
CN110464414A (zh) 一种带腿部固定的髂骨充气压力止血带
CN209661733U (zh) 一种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新型抓钳
CN208864643U (zh) 一种用于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包扎装置
CN202490070U (zh) 一种颈部冷敷装置
CN109718010A (zh) 一种外科护理包扎装置
CN205625999U (zh) 皮肤外扩张缝合器
CN215915254U (zh) 眼科手术用的加压包扎装置
CN209933766U (zh)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用引流管固定装置
CN203935220U (zh) 一种腔镜甲状腺手术拉钩
CN206333937U (zh) 一种外科手术用止血钳
CN209645211U (zh) 一种双眼皮成型器
CN209662401U (zh) 一种中心静脉透明粘敷贴
AU2019101011A4 (en) Hook needle for hook oper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ith function of perpendicular insertion
CN212575070U (zh) 一种用于辅助眼部手术的固定架
CN211272663U (zh) 一种用于腿部的吸脂针
CN213283131U (zh) 一种眼科手术扩口装置
CN213641062U (zh) 一种脑外科头顶部压迫止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