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718A -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718A
CN110460718A CN201910642313.XA CN201910642313A CN110460718A CN 110460718 A CN110460718 A CN 110460718A CN 201910642313 A CN201910642313 A CN 201910642313A CN 110460718 A CN110460718 A CN 110460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coming call
call requests
information
movemen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4231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国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4231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0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20Movements or behaviour, e.g. gesture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 H04M1/7243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with interactive means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of messages for image or video messa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6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for operating the device by selecting functions from two or more displayed items, e.g. menus or ic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2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touch pad, a touch sensor or a touch detecto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52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functional features of a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sychiatry (AREA)
  • Social Psyc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包括: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并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本申请能够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体动作对来电进行处理,使用户在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

Description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功能也不断完善,逐渐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之一。
接听电话是每个手机必备的功能,现有的手机普遍使用点击按钮或者滑动滑块这两种方式进行电话接听。然而,这两种接听方式都需要用户用手指接触到屏幕,当用户在做饭、洗碗、洗衣服等手上沾有污渍或者潮湿的时候,通过指触控屏幕会将手机屏幕弄脏甚至出现无法正常感应触控操作的情况,而当用户存在其它不便于操作手机的情况时,还可能无法接触到手机屏幕,导致无法接听电话。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使用户在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包括:
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并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
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
其中,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终端在收到所述来电请求前是否处于触摸操作状态;
若不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所述终端采集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所述终端不进行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
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是图像信息、热成像信息、模拟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方式为与所述终端非接触式采集。
其中,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获取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
若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为动作处理,则采集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获取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
若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为动作处理,则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若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则采集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所述预设电量,则不进行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
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其中,所述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显示第二来电界面;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
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根据提示做出动作的至少一张图像以作为所述第一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动作包括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所述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包括:
获取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根据所述点头动作和所述摇头动作与所述国家选项的国家习俗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生成提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做出至少一次动作。
其中,所述预设动作为预设的头部动作,所述显示第二来电界面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所述动作采集模块的图像预览画面;
当在所述图像预览画面中识别到脸部特征时,进入所述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的步骤。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钮。
其中,所述动作采集模块是摄像头、红外线中的一种。
其中,所述预设动作包括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所述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包括:
若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点头动作或所述摇头动作匹配,则根据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的国家习俗获取与匹配的预设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
根据所述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响应所述来电请求。
其中,所将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包括:
若所述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不匹配,则不响应所述来电请求。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体动作对来电进行处理,使用户在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是图6所示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并且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仅由公布的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
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
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并对第一信息进行动作识别;
步骤120,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
步骤130,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
其中,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时,显示对应的来电界面,来电界面用于显示来电信息,来电信息包括来电号码、联系人名称和/或来电号码归属地等。用户可以通过做出预设动作的方式对来电请求进行处理,例如接听来电、拒绝来电,预设动作例如点头、摇头、眨眼、比手势等无需接触终端屏幕的动作。预设动作可以是终端中默认的动作,例如点头、摇头,预设动作也可以是由用户预先录制保存的动作,例如眨眼、比手势等,每个预设动作对应一种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一种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可以对应不同的预设动作,例如眨眼、点头、比手势均对应接听来电,用户在接听来电时可以做任一身体动作进行接听,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处理来电请求。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身体动作优选为头部动作,识别时基于特定的轮廓特征进行动作识别,预设动作为特定的头部动作,其具有特定的动作变化特征。
在收到来电请求后,终端根据预设规则判断是否根据用户动作处理来电,若根据用户动作处理来电,则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作为第一信息以识别用户的动作。为方便采集到包含用户动作的图像,用于采集图像的动作采集模块为终端的前置摄像头,实际实现时,动作采集模块还可以为可旋转的摄像模块,在确定对来电请求进行动作接听时,终端控制动作采集模块旋转设定角度以朝向用户,或由用户手动调整角度以朝向用户。第一信息的采集方式为与终端非接触式采集,实际实现时,第一信息可以是图像信息、热成像信息、模拟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动作采集模块例如还可以是红外线。
一般来说,只要用户操作正确,在采集到的图像中将包含预设身体部位的动作特征,通过对至少一张图像的动作特征进行识别,再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的动作特征进行匹配,可以得知用户所做的动作,例如点头、摇头、眨眼、比手势等,进而根据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处理来电请求。实际实现时,在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时,匹配结果可以是完全匹配或部分匹配,其中,可以设定一匹配区间、阈值或固定值来确定部分匹配的匹配结果,从而提高识别动作接听来电的可操作性。
其中,当预设动作为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时,步骤130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包括:
若识别结果与点头动作或摇头动作匹配,则根据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获取与匹配的预设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
根据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响应来电请求。
其中,不同的国家的习俗对于点头、摇头(或摆头)的认知意义可能不同,例如在一个国家中,点头即同意,摇头即否定,在另一个国家中则可能是相反的意思,因此,点头动作在不同国家中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不同,摇头动作在不同国家中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也不同。通过在终端中提供动作处理来电的开关选项及设置选项,用户可以在终端中选择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并进行国家选项设置,本次设置的国家选项决定动作与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在设置的国家中,点头即同意,摇头即否定,则用户做出点头动作时对应为接听来电,用户做出摇头动作时对应为拒绝来电。实际实现时,国家选项在终端初始设置中也可被设置而无需在开启动作处理来电时设置。当然,如果用户直接录制点头动作作为接听来电的动作,并录制摇头的动作作为拒绝来电的动作,则在识别结果与点头动作或摇头动作匹配时,根据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处理来电请求即可,无需进行国家选项的判断。此外,用户也可以直接录制喜欢的身体动作作为接听来电或拒接来电的动作,在识别到用户的动作与预设动作相匹配时,根据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处理来电请求即可。
在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为接听来电时,关闭动作采集模块,接通来电,如终端连接耳机,则自动设置为耳机通话模式,若终端没有连接耳机,则打开扬声器通话进入外放通话模式。在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为拒绝来电时,关闭动作采集模块,挂断电话。
当对第一信息的识别结果与任一预设动作均不匹配时,不响应来电请求,也即不接听也不拒绝,此时可继续保留当前的来电界面,从而可以让用户再次进行来电请求的处理,同时,如当前设置来电响铃,则仍然保持响铃状态。
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当根据来电请求采集到第一信息时,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通过识别用户的身体动作对来电进行处理,使用户在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2,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0,接收来电请求,执行步骤210;
步骤210,判断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前是否处于触摸操作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220;否则执行步骤240;
步骤220,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执行步骤230;
步骤230,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步骤240,采集第一信息,执行步骤250;
步骤250,当采集到第一信息时,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执行步骤260;
步骤260,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执行步骤270;
步骤270,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
在步骤210中,触摸操作状态是指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前处于亮屏状态且在来电请求前的设定时长内具有被触摸操作的记录,用于判断终端在来电请求前是否被持续操作。
当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前处于触摸操作状态时,表明用户在收到来电请求时可能是方便直接操作终端屏幕的,此时直接展示具有操作按键的来电界面,例如显示具有点击按钮、滑动滑块的来电界面,用户通过对操作按键进行操作即可处理来电请求,例如点击接听按钮接听来电,点击拒绝按钮拒绝来电。此时,可以在不进行动作识别的情况下直接处理来电请求,对于在收到来电前刚好在操作终端的用户而言,处理来电的效率更高。
当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前不处于触摸操作状态时,表明用户在收到来电请求时可能是不方便直接操作终端屏幕的,此时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进而执行步骤250-步骤270以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步骤250-步骤270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步骤110-步骤130,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进一步处理,在步骤230之后,累计来电请求的持续时长,若来电请求的持续时长未达到预设时长,则继续执行步骤220-步骤230,若来电请求的持续时长达到预设时长,表明用户可能不方便操作终端进行来电处理,此时执行步骤240-步骤270。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判断来电处理方式的准确性。
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在收到来电请求时,首先判断终端在收到来电请求前是否处于触摸操作状态,若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并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预设操作按键,若不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使用户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终端的情况决定对来电请求的处理方式,提高来电请求的处理效率,同时能够提供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的处理方式。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3,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0,接收来电请求,执行步骤310;
步骤310,判断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是否为动作处理;若否,则执行步骤320;若是,则执行步骤340;
步骤320,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执行步骤330;
步骤330,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步骤340,采集第一信息,执行步骤350;
步骤350,当采集到第一信息时,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执行步骤360;
步骤360,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执行步骤370;
步骤370,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
其中,通过在终端中提供动作处理来电的开关选项及设置选项,用户可以预先选择开启动作处理来电或不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在收到来电请求时,首先根据设置信息确定是否已开启动作处理来电,若未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则直接展示具有操作按键的来电界面,例如显示具有点击按钮、滑动滑块的来电界面,用户通过对操作按键进行操作处理来电请求,例如点击接听按钮接听来电,点击拒绝按钮拒绝来电。此时,在不进行动作识别的情况下直接处理来电请求。若已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则采集第一信息,进而执行步骤350-步骤370以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步骤350-步骤370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步骤110-步骤130,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在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是否为动作处理,若不为动作处理,则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并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预设操作按键,若为动作处理,则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使用户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决定对来电请求的处理方式,增强用户自主选择性,同时能够提供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的处理方式。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根据第四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0,接收来电请求,执行步骤410;
步骤410,判断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是否为动作处理;若否,则执行步骤420;若是,则执行步骤440;
步骤420,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执行步骤430;
步骤430,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步骤440,判断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若是,则执行步骤450;否则执行步骤420;
步骤450,采集第一信息,执行步骤460;
步骤460,当采集到第一信息时,对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执行步骤470;
步骤470,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执行步骤480;
步骤480,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来电请求。
其中,通过在终端中提供动作处理来电的开关选项及设置选项,用户可以预先选择开启动作处理来电或不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在收到来电请求时,首先根据设置信息确定是否已开启动作处理来电,若未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则直接展示具有操作按键的来电界面,例如显示具有点击按钮、滑动滑块的来电界面,用户通过对操作按键进行操作处理来电请求,例如点击接听按钮接听来电,点击拒绝按钮拒绝来电,此时,在不进行动作识别的情况下直接处理来电请求。若已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则进一步判断终端的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若终端的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表明终端当前可以满足使用动作采集模块、图像识别的电量消耗,能够保证后续的正常通话,反之,若终端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则表明终端当前可以无法满足使用动作采集模块、图像识别的电量消耗,甚至无法保证动作接听来电后的正常通话。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的电量小于预设电量时,直接展示具有操作按键的来电界面,例如显示具有点击按钮、滑动滑块的来电界面,用户通过对操作按键进行操作处理来电请求,例如点击接听按钮接听来电,点击拒绝按钮拒绝来电,此时,仍在不进行动作识别的情况下直接接听电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终端因使用动作采集模块、图像识别导致耗电量加快,从而保证了后续的通话时间。当终端的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时,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第一信息,进而执行步骤460-步骤480以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步骤460-步骤480请参考第一实施例的步骤110-步骤130,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在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是否为动作处理,若不为动作处理,则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并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若为动作处理,则进一步判断当前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若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则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使用户通过动作处理来电请求,若小于预设电量,则仍然不进行第一信息的采集并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根据用户的设置和终端的电量决定对来电请求的处理方式,同时能够提供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的处理方式。
第五实施例
图5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示出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5,在第二、三、四实施例中,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应用于一终端,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显示第二来电界面;
步骤520,在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
步骤530,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根据提示做出动作的至少一张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
其中,在第二来电界面中可以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钮或者不显示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例如为接听按键和拒接按键,当显示有用于处理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钮时,如用户方便直接操作终端屏幕,则可直接对操作按钮进行操作来处理来电,此时,可以在不进行动作识别的情况下直接处理来电请求。
在第二来电界面中提示用户做出动作时,根据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生成提示信息,例如提示信息为“请重复点头接听来电,重复摇头拒绝来电”,并将提示信息显示在第二来电界面上,从而能够提示用户做出相应的动作。对于头部动作,至少需要重复一次以防止误判。实际实现时,为提高图像采集的准确性,提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对待识别部位的位置提示,例如“请将手机正对头部”。
其中,当预设动作包括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时,在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可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
根据点头动作和摇头动作与国家选项的国家习俗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生成提示信息;
在第二来电界面显示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做出至少一次动作。
其中,不同的国家对于点头、摇头(或摆头)的认知意义可能不同,例如在一个国家中,点头即同意,摇头即否定,在另一个国家中则可能是相反的意思,因此,点头动作在不同国家中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不同,摇头动作在不同国家中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也不同。通过在终端中提供动作处理来电的开关选项及设置选项,用户可以在终端中选择开启动作处理来电并进行国家选项设置,本次设置的国家选项决定动作与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的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在设置的国家中,点头即同意,摇头即否定,则用户做出点头动作时对应为接听来电,用户做出摇头动作时对应为拒绝来电。实际实现时,国家选项在终端初始设置中也可被设置而无需在开启动作处理来电时设置。在确定点头动作和摇头动作与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的对应关系后,根据点头动作和摇头动作与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的对应关系生成提示信息,例如提示信息为“请重复点头接听来电,重复摇头拒绝来电”,并将提示信息显示在第二来电界面上。
实际实现时,如果用户直接录制点头动作作为接听来电的动作,并录制摇头的动作作为拒绝来电的动作,则在进行提示时,直接根据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生成提示信息即可,无需进行国家选项的判断。
当预设动作为预设的头部动作,在步骤510显示第二来电界面之后,还包括:
在第二来电界面显示动作采集模块的图像预览画面;
当在图像预览画面中识别到脸部特征时,进入在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的步骤。
其中,在第二来电界面显示动作采集模块的图像预览画面,可以让用户自行判断待识别部位是否落入动作采集模块的采集范围,提高图像采集的效率,进而可以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识别以定位待识别部位,尤其对于动态的动作,例如点头、摇头、眨眼等,可以提高识别的准确性。其中,当预设动作为预设的头部动作时,通过人脸识别的方式定位头部,继而可以通过采集图像监测头部动作,识别出用户所做的动作。
本实施例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时,显示第二来电界面,在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预设动作,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根据提示做出预设动作的至少一张图像以作为第一信息。通过这种方式,本申请能够在进行动作处理来电时,提高图像采集和识别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来电处理效率。
第六实施例
图6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示出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请参考图6,本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存储器102与处理器106,存储器102用于存储至少一条程序指令,处理器106用于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
请参考图7,实际实现时,终端10包括存储器102、存储控制器104,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6、外设接口108、射频模块150、定位模块112、动作采集模块114、音频模块116、屏幕118以及按键模块160。这些组件通过一条或多条通讯总线/信号线122相互通讯。
可以理解,图7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终端10还可包括比图7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7所示不同的配置。图7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存储器1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106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控制器104内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
存储器102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2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6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终端10。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处理器106以及其他可能的组件对存储器102的访问可在存储控制器104的控制下进行。
外设接口108将各种输入/输入装置耦合至CPU以及存储器102。处理器106运行存储器102内的各种软件、指令以执行终端10的各种功能以及进行数据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设接口108,处理器106以及存储控制器104可以在单个芯片中实现。在其他一些实例中,他们可以分别由独立的芯片实现。
射频模块150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射频模块150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射频模块150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上述的无线网络可以使用各种通信标准、协议及技术,包括但并不限于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增强型移动通信技术(Enhanced Data GSM Environment,EDGE),宽带码分多址技术(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码分多址技术(Code division access,CDMA)、时分多址技术(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蓝牙,无线保真技术(Wireless,Fidelity,WiFi)(如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标准IEEE 802.11a,IEEE 802.11b,IEEE802.11g和/或IEEE 802.11n)、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al,VoIP)、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其他用于邮件、即时通讯及短消息的协议,以及任何其他合适的通讯协议,甚至可包括那些当前仍未被开发出来的协议。
定位模块112用于获取终端10的当前位置。定位模块112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基于无线局域网或者移动通信网的定位技术。
动作采集模块114用于拍摄照片或者视频。拍摄的照片或者视频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内,并可通过射频模块150发送。
音频模块116向用户提供音频接口,其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麦克风、一个或者多个扬声器以及音频电路。音频电路从外设接口108处接收声音数据,将声音数据转换为电信息,将电信息传输至扬声器。扬声器将电信息转换为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音频电路还从麦克风处接收电信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数据,并将声音数据传输至外设接口108中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音频数据可以从存储器102处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50获取。此外,音频数据也可以存储至存储器102中或者通过射频模块150进行发送。在一些实例中,音频模块116还可包括一个耳机播孔,用于向耳机或者其他设备提供音频接口。
屏幕118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提供一个输出界面。具体地,屏幕118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这些视频输出的内容可包括文字、图形、视频、及其任意组合。一些输出结果是对应于一些用户界面对象。可以理解的,屏幕118还可以包括触控屏幕。触控屏幕在终端10与用户之间同时提供一个输出及输入界面。除了向用户显示视频输出,触控屏幕还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用户的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以便用户界面对象对这些用户的输入做出响应。检测用户输入的技术可以是基于电阻式、电容式或者其他任意可能的触控检测技术。触控屏幕显示单元的具体实例包括但并不限于液晶显示器或发光聚合物显示器。
按键模块160同样提供用户向终端10进行输入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按下不同的按键以使终端10执行不同的功能。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
实际实现时,计算机存储介质应用于在图6和图7所示的终端中,以实现通过识别用户的动作对来电进行处理,使用户在处理来电时无需用手指接触屏幕。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申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7)

1.一种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应用于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并对所述第一信息进行预设身体动作的识别;
将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进行匹配;
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判断终端在收到所述来电请求前是否处于触摸操作状态;
若不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所述终端采集第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处于触摸操作状态,则所述终端不进行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
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是图像信息、热成像信息、模拟参数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方式为与所述终端非接触式采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获取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
若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为动作处理,则采集第一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来电请求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当收到来电请求时,获取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
若当前的来电请求处理方式为动作处理,则获取终端的当前电量;
若所述当前电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电量,则采集第一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当前电量小于所述预设电量,则不进行所述第一信息的采集;
在第一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第一信息,包括:
显示第二来电界面;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
通过动作采集模块采集用户根据提示做出动作的至少一张图像以作为所述第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动作包括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所述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包括:
获取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根据所述点头动作和所述摇头动作与所述国家选项的国家习俗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生成提示信息;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所述提示信息以提示用户做出至少一次动作。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动作为预设的头部动作,所述显示第二来电界面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所述动作采集模块的图像预览画面;
当在所述图像预览画面中识别到脸部特征时,进入所述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提示用户做出动作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来电界面显示用于处理所述来电请求的操作按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采集模块是摄像头、红外线中的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动作包括点头动作与摇头动作,所述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包括:
若所述识别结果与所述点头动作或所述摇头动作匹配,则根据当前设置的国家选项的国家习俗获取与匹配的预设动作对应的来电请求响应方式;
根据所述来电请求响应方式响应所述来电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将根据匹配结果处理所述来电请求,包括:
若所述识别结果与预设动作不匹配,则不响应所述来电请求。
1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与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条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加载并执行所述至少一条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
CN201910642313.XA 2019-07-16 2019-07-16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460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2313.XA CN110460718A (zh) 2019-07-16 2019-07-16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42313.XA CN110460718A (zh) 2019-07-16 2019-07-16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718A true CN110460718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42313.XA Pending CN110460718A (zh) 2019-07-16 2019-07-16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071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205A (zh) * 2021-05-12 2021-08-2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通话接通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189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后手势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227777A (zh) * 2015-06-20 2016-01-06 张云鹏 接听方法及语音通信装置
CN105245724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来电的方法
CN107749928A (zh) * 2017-11-20 2018-03-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8521505A (zh) * 2018-03-27 2018-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8189A (zh) * 2013-01-25 2013-05-2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后手势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5227777A (zh) * 2015-06-20 2016-01-06 张云鹏 接听方法及语音通信装置
CN105245724A (zh) * 2015-10-29 2016-01-1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处理来电的方法
CN107749928A (zh) * 2017-11-20 2018-03-02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来电的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08521505A (zh) * 2018-03-27 2018-09-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205A (zh) * 2021-05-12 2021-08-24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通话接通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6304B (zh) 智能设备绑定方法、智能设备及服务器
CN110138937A (zh) 一种通话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4580930B (zh) 合影方法及系统
CN106101743B (zh) 全景视频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493597A (zh) 降低移动终端功耗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62728B (zh) 网络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5611055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4464238B (zh) 移动终端之间的操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8768803A (zh) 添加智能设备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079310A (zh) 获取、发送系统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4918223B (zh) 基于智能穿戴设备的信息互动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7222629B (zh) 来电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358189A (zh) 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313201A (zh) 寻呼方法及装置
CN110677542B (zh) 一种通话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17582A (zh) 一种路由器配置方法、终端及路由器
CN107360332A (zh) 通话状态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2946466A (zh) 一种来电应答方法及装置
CN107608720A (zh) 应用角标的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945467B (zh) 一种免打扰方法和终端
CN109068372A (zh) 邻近感知网络创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4333641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10198421A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60718A (zh) 处理来电请求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9890066A (zh) Apn参数配置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