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672B -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0672B
CN110460672B CN201910766923.0A CN201910766923A CN110460672B CN 110460672 B CN110460672 B CN 110460672B CN 201910766923 A CN201910766923 A CN 201910766923A CN 110460672 B CN110460672 B CN 1104606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ling
time
family information
equipment
opposi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692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0672A (zh
Inventor
丁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ipu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692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606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606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6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06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06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会话协商方法包括: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本申请能够在解决在轮询周期不同步的情况下会话无法建立的问题,实现正常建立会话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Internet上IPv4(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因特网协议版本4)地址资源逐步耗尽,IPv4网络迁移到IPv6(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因特网协议版本6)网络迫在眉睫,在迁移的过程中骨干网络中存在着双栈环境,各个协议都提供了一定的过渡技术来帮助网络平滑迁移。例如,LDP(Label Distribution Protocol,标签分发协议)提供了一种过渡技术,涉及到网络中同时存在IPv4协议栈和IPv6协议栈时,LDP双栈会话的建立过程中由轮询定时器控制,以创建会话,但是在通过轮询定时器控制来创建会话时,会由于轮询周期不同步导致会话无法建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解决在轮询周期不同步的情况下会话无法建立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协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以使在确定本端设备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从而使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本端设备不满足预设规则时,对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来调整自身的轮询定时器本轮的轮询时间,从而使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包括: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本端设备在满足预设规则时,确定对端设备在本轮剩余的剩余轮询时长,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根据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从而动态调整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轮询时间,以使本端设备在等待剩余轮询时长后,本端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与对端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相同,且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同步,进而本端设备可以与对端设备成功建立会话。进一步地,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将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作为自身设备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以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包括: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从而准确计算出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进而便于对本端设备的轮询时间进行准确调整,以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能够成功建立会话。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结合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协商装置,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整单元,还包括:第一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第二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第三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一子单元,还用于: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结合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会话协商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会话协商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会话协商方法。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或者,部分特征和优点可以从说明书推知或毫无疑义地确定,或者通过实施本公开的上述技术即可得知。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建立会话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协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第一轮询时间参数的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话协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人认为均是申请人在经过实践并仔细研究后得出的结果,因此,上述问题的发现过程以及下文中本申请实施例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都应该是申请人在本申请过程中对本申请做出的贡献。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建立会话的示意图。本端设备100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至对端设备200,对端设备200发送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至本端设备100。
可选地,本端设备100与对端设备200可以是同时发送会话协商报文。
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本端设备100与对端设备200也可以是在非同一时发送报文,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端设备100在接收到对端设备200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后,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在确定不满足规则时,本端设备100保持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不变。
可选地,本端设备100的具体执行步骤请参照下文的会话协商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而且本端设备100也会向对端设备200发送会话协商报文。
可选地,对端设备200在接收到本端设备100发送的第二会话协商报文后,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在确定不满足规则时,对端设备200保持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不变。
可选地,对端设备200的具体执行步骤也可以参照下文的会话协商方法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端设备100与对端设备200中必然存在一个满足预设规则的。
请参阅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协商方法的流程图,应理解,图2所示的方法可以通过会话协商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与下文中的图5所示的电子设备对应,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能够执行该方法的各种设备,例如,如路由器或交换机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
可选地,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
可选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为对端设备发送的LDP IPv4HELLO报文。
可选地,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是一个相对概念。
举例来说,假设有两个路由设备R1和R2,则对于R1来说,自己是本端设备,R2是对端设备。而对于R2来说,自己是本端设备,R1是对端设备。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会话协商方法即可以在本端设备中执行,也可以在对端设备中执行,即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均可以执行该会话协商方法。
可选地,所述第一轮询参数包括但不限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具体的,第一轮询时间参数采用TLV(Type-Length-Value,类型-长度-值)的格式。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本端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后对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进行解析,得到包括第一轮询时间参数的解析结果,再从第一轮询时间参数中提取出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可选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采用TLV的格式,如图3所示,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多个字段分别为:TLV类型字段、TLV长度字段、TLV值字段(具体包括:轮询周期时间字段(POLLING TIME字段),时间戳字段(TIME STAMP字段),下一次轮询地址族字段(ADDRESSFAMILY字段))。
可选地,TLV值字段还可以包括保留字段。
可选地,TLV类型字段用于确定该TLV的类型,即用于标识该TLV为第一轮询时间参数。
可选地,TLV长度字段用于确定该TLV的长度。
可选地,TLV值字段中的轮询周期时间字段携带有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如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可以是15秒,也可以是20秒等。应理解,上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定。
可选地,TLV值字段中的时间戳字段中携带有对端设备在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例如,2019年06月06日11时30分30秒。
可选地,TLV值字段中的下一次轮询地址族字段中携带有对端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如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可以是IPV6或IPV4。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对端设备在发送第一会话协商报文之前,会将自己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填充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对应的TLV值字段中;进而使得本端设备在接收到该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可以从第一轮询时间参数中提取出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步骤S102,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即本端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可选地,传输地址是指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发送报文时所使用的IP地址。
举例来说,假设本端设备以1.1.1.1作为传输地址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而对端设备以1.1.1.2作为传输地址发送第一会话协商报文。由于1.1.1.1小于1.1.1.2,故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此时本端设备不满足预设规则。
可选地,在本端设备不满足预设规则时,那对于对端设备来说,其必然是满足预设规则的。
应理解,在本端设备对对端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处理时,对端设备同时也在对本端设备发送的报文进行相同处理。即本端设备在判断自己是否满足预设规则的时候,对端设备也会判断自己是否满足相同的预设规则。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应理解,上述两种实施方式中的预设规则设置方式,可以选择任意一种进行实施。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包括: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等待时间;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等待时间。
可选地,在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此时调整本端设备的轮询定时器本轮的轮询时间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就与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因此,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对端设备的下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即本端设备在等待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后,本端设备进入下一次轮询。
可选地,在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即对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此时调整本端设备的轮询定时器本轮的轮询时间后,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即本端设备在剩余轮询时长后,本端设备进入下一次轮询,此时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可选地,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等待时间,包括:将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作为本端设备在本轮的轮询周期时间。
可选地,剩余轮询时长是指对端设备在本轮轮询中所剩余的轮询周期时间。例如,假设轮询周期时间为15秒,当前已经轮询了5秒,则剩余的时间为15-5=10秒。
应理解,在LDP双栈环境中,对端设备与本端设备每次轮询的地址族都是IPv4和IPv6交替进行轮询的,因此,在对端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对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必然相同。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本端设备在满足预设规则时,确定对端设备在本轮剩余的剩余轮询时长,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等待时间,从而动态调整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轮询时间,以使本端设备在等待剩余轮询时长后,本端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与对端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相同,且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同步,进而本端设备可以与对端设备成功建立会话。进一步地,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等待时间,以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包括: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可选地,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为本端设备中当前的时间戳中的时间值。
可选地,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为本端设备自动获取的。例如,通过本端设备中的获取时间戳的预设脚本进行获取,如JavaScript脚本。
应理解,上述仅为示例而非限定。
继续以上述例子为例来说,假设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为2019年06月06日11时30分40秒,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为2019年06月06日11时30分30秒,则第一差值为10秒,假设对端设备的轮询时间为15秒,则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为15秒-10秒=5秒。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确定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从而准确计算出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进而便于对本端设备的轮询时间进行准确调整,以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能够成功建立会话。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本端设备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对端设备会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可选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上文对第一会话协商报文的描述,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地,本端设备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的时间可以参考上文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本端设备不满足预设规则时,对端设备可以基于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来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从而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可选地,本端设备可以根据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即本端设备可以直接将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修改为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例如,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写入LDP参数表中,以使本端设备根据LDP参数表中的轮询周期时间来作为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
应理解,通过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后,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则与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相同。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在满足预设规则时,先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以使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相同,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一方面可以使本端设备从下一次轮询开始,可以与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同步,从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进而克服了在轮询周期不同步的情况下会话无法建立的技术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只需求对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调整一次,就可以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在后续可以正常建立会话,故可以无需每轮对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进行调整,进而可以降低资源开销。
可选地,轮询周期同步是指轮询周期时间配置不一致,导致两端发起建立会话的轮询周期不同步,连接处于不同的地址族;或者是两端的轮询周期时间配置一致,但是两端设备发起连接建立的时间不一致所导致的轮询周期不同步。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均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轮询定时器来设置轮询周期时间。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举例来说,在LDP双栈环境中,假设本端设备R2传输地址大于对端设备R1,对端设备R1的轮询周期时间设置为T1,发起协商报文的当前系统时间绝对值为C1;本端设备R2的轮询周期时间设置为T2(T2不等于T1),发起协商报文的当前系统时间绝对值为C2(C2不等于C1),当前对端设备R1主动建立LDP IPv4会话,本端设备R2主动建立LDP IPv6会话。对端设备R1在轮询时,发送第一协商报文至本端设备R2,该第一协商报文中的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携带了T1、C1和LDP IPV6地址族信息(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本端设备R2发送第二协商报文至对端设备R1,第二协商报文中的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携带了T2、C2和LDP IPv4地址族信息(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当本端设备R2收到对端设备R1发送的第一协商报文后,确定对端设备R1的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所以协商后以对端设备R1的轮询定时器生效,将T1写入本端设备R2的LDP参数表中,即根据所述对端设备R1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周期时间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时间。本端设备R2取出第一协商报文中携带的C1,获取本地当前的时间CLOCK,计算出剩余轮询定时器时间t=T1-(CLOCK-C1);本端设备R2取出第一协商报文中携带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LDP IPv6),将对端设备R1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轮询的地址族信息进行比较,当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R1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即当等待t时长后,对端设备R1下一次轮询为LDP IPv6地址族,轮询定时器为T1,本端设备R2仍然为LDP IPv6地址族,轮询定时器为T1,两端轮询定时器的周期同步,会话正常建立。当对端设备R1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本端设备R2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即在t时长内对端设备R1本轮的轮询地址族必然是与本端设备R2的地址族相同,其两端剩余轮询时间均为t,因此,两端轮询定时器的周期同步,会话正常建立。
又举例来说,在LDP双栈环境中,假设本端设备R2传输地址大于对端设备R1,对端设备R1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周期时间设置为T1,发起协商报文的当前系统时间绝对值为C1;本端设备R2的轮询周期时间设置为T2(T2不等于T1),发起协商报文的当前系统时间绝对值为C2(C2不等于C1),当前对端设备R1主动建立LDP IPv4会话,本端设备R2主动建立LDPIPv6会话。对端设备R1在轮询时,发送第一协商报文至本端设备R2,该第一协商报文中的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携带了T1、C1和LDP IPV6地址族信息(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本端设备R2发送第二协商报文至对端设备R1,第二协商报文中的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携带了T2、C2和LDP IPv4地址族信息(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当本端设备R2收到对端设备R1发送的第一协商报文后,确定对端设备R1的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确定自身设备不满足预设规则(在本端设备R2的传输地址大于对端设备R1的传输地址时,确定本端设备R2不满足预设规则,在本端设备R2的传输地址小于对端设备R1的传输地址时,确定本端设备R2满足预设规则);而对端设备R1在收到本端设备R2发送的第二协商报文后,确定对端设备R1的传输地址小于本端设备R2的传输地址,确定自身设备满足预设规则,所以协商后以本端设备R2的轮询定时器生效,将T2写入自身设备(即对端设备R1)的LDP参数表中,即根据所述本端设备R2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周期时间修改自身设备(即对端设备R1)的轮询定时器的轮询周期时间。对端设备R1取出第二协商报文中携带的C2,获取本地当前的时间CLOCK,计算出剩余轮询定时器时间t2=T2-(CLOCK-C2);对端设备R1取出第二协商报文中携带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LDP IPv4),将本端设备R2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即对端设备R1)轮询的地址族信息进行比较,当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本端设备R2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即当等待t2时长后,本端设备R2下一次轮询为LDP IPv4地址族,轮询定时器为T2,对端设备R1仍然为LDPIPv4地址族,轮询定时器为T2,两端轮询定时器的周期同步,会话正常建立。当本端设备R2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即对端设备R1)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为t2,即在t2时长内,对端设备R1本轮的轮询地址必族然是与本端设备R2的地址族相同,其两端剩余轮询时间均为t2,因此,两端轮询定时器的周期同步,会话正常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会话协商方法,通过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从而使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进而使得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的会话可以正常建立。
请参阅图4,图4示出了采用图2所示的会话协商方法一一对应的会话协商装置,应理解,该装置300与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300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装置300包括至少一个能以软件或固件(firmware)的形式存储于存储器中或固化在装置300的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中的软件功能模块。具体地,该装置300包括:
接收单元310,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320,用于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在一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装置300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调整单元320,还包括:第一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第二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第三子单元,用于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调整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
可选地,第一子单元,还用于: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可选地,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可选地,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500的结构框图,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通信接口520、存储器530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40。其中,通信总线5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直接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520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处理器510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
上述的处理器51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510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530可以是,但不限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ad-OnlyMemory,PROM),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PROM),电可擦除只读存储器(Electric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等。存储器530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510执行时,电子设备500可以执行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
电子设备500还可以包括存储控制器。
所述存储器530、存储控制器、处理器510各元件相互之间直接或间接地电性连接,以实现数据的传输或交互。例如,这些元件相互之间可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540实现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510用于执行存储器530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装置300包括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计算机程序。并且,装置300用于执行下述方法: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可选地,电子设备500可以是路由器或交换机等设备。
可以理解,图5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500还可包括比图5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5所示不同的配置。图5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会话协商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为避免重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会话协商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Claims (10)

1.一种会话协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包括:
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与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之和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
在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自身设备本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不相同时,确定所述剩余轮询时长为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开始的等待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和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确定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包括:
计算本地当前的时间绝对值与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与所述第一差值的第二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作为所述对端设备本轮的剩余轮询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还携带有传输地址,其中,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大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满足所述预设规则;在所述对端设备的所述传输地址小于自身设备的传输地址时,不满足所述预设规则。
7.一种会话协商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本端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一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一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一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在确定满足预设规则时,修改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根据所述对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所述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所述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的轮询开始时间,以使所述本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对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用于在所述本端设备确定在不满足预设规则时,所述对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调整自身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为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并确定自身设备下一次轮询的开始时间,以使所述对端设备的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与所述本端设备的地址族信息相同,所述第二会话协商报文携带有第二轮询时间参数,所述第二轮询时间参数包括所述本端设备的轮询周期时间、本次轮询开始的时间绝对值和下一次轮询的地址族信息。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会话协商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会话协商方法。
CN201910766923.0A 2019-08-19 2019-08-19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4606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923.0A CN110460672B (zh) 2019-08-19 2019-08-19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6923.0A CN110460672B (zh) 2019-08-19 2019-08-19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672A CN110460672A (zh) 2019-11-15
CN110460672B true CN110460672B (zh) 2022-04-05

Family

ID=6848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6923.0A Active CN110460672B (zh) 2019-08-19 2019-08-19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60672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048A (zh) * 2011-04-22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ldp会话建连的方法以及标签转发路由器
CN103491011A (zh) * 2013-09-05 2014-01-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Bgp会话变更方法及设备
CN107547619A (zh) * 2017-06-1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参数协商方法和装置
CN109474446A (zh) * 2017-09-08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商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07048A (zh) * 2011-04-22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起ldp会话建连的方法以及标签转发路由器
CN103491011A (zh) * 2013-09-05 2014-01-01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Bgp会话变更方法及设备
CN107547619A (zh) * 2017-06-19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定时器参数协商方法和装置
CN109474446A (zh) * 2017-09-08 2019-03-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协商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0672A (zh) 2019-11-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105343A1 (en) NF SERVICE CONSUMER RESTART DETECTION USING DIRECT SIGNALING BETWEEN NFs
CN111901076B (zh) 一种车辆诊断数据转发方法、装置及网关
EP3073698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message, forwarder and controller
CN103152231A (zh) 中继装置以及电子设备的启动方法
CN106878072B (zh) 一种报文传输方法和装置
WO2012075903A1 (zh) 无线中继设备的升级方法和装置
EP262113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pw control bit capability negotiation
CN112769959A (zh) 会话同步方法、装置、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系统及介质
CN107360012B (zh) 一种链路状态处理方法及网络节点设备
WO2015085518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460672B (zh) 会话协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67255A (zh) 一种bfd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路由设备
CN108650310B (zh) 一种服务发现方法
US844307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network congestion due to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procedures
CN116938712A (zh) 设备升级方法、设备升级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25023B (zh) 数据连接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US201402116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Fast Detection of Connectivity Loss Between Devices in a Network
CN113286011B (zh) 基于vxlan的ip地址分配方法及装置
CN107483224A (zh) 基于dr选举的无线路由版本升级方法
CN113992685A (zh) 一种服务控制器确定方法、系统及装置
JP7254951B2 (ja) データ送信方法、端末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CN108055254B (zh) 一种无感知认证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71800B (zh) 报文处理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38257B (zh) 一种基带处理单元bbu接口板的ir帧格式转换方法和装置
CN114006836B (zh) 定时器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