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8479A -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58479A
CN110458479A CN201910785705.1A CN201910785705A CN110458479A CN 110458479 A CN110458479 A CN 110458479A CN 201910785705 A CN201910785705 A CN 201910785705A CN 110458479 A CN110458479 A CN 110458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weight
potential evaluation
new energy
tech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57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俊�
王宏
周育忠
闫园
涂亮
李俊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outh Power Grid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57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5847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58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584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rketing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包括:建立潜力评估指标体系,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存在多种指标类型的指标;对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确定指标得分;采用G1法确定各指标的内涵性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结构性权重;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内涵性权重和结构性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得到潜力评估结果。本发明设计出涵盖必要性、可行性、成熟度、价值度四大维度在内的指标体系,为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价提供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和思路。

Description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新能源技术成果转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社会,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水平的高低是反映一个国家产业核心竞争力乃至综合实力强弱的重要指标。标准是自主创新的制高点,谁掌握了标准制定的话语权,谁就掌握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已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攻方向。它不仅能够促进电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形成新的生产力,而且能够成为国际跨领域产业融合及贸易经济中不可缺少的共同纽带,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及一体化的助推器。因此,重视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开展其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是提升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成效的有益尝试。
新能源领域由于其覆盖的学科广泛并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现阶段的成果转化方面仍有一些不足。在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过程中,并非每一项科技成果都适合转化为技术标准,因此经过科技研发形成的科技成果在转化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技术评估,根据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情况、产业需求情况、社会经济效益等指标进行评估后分为不同的标准类型,选择不同的转化模式。
由于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数量多,涉及行业领域广,各项技术的特征及评价标准差异明显,因此,对某项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进行准确评价是比较困难的。一项科技成果是否可以转化为技术标准,及其在转化为技术标准方面潜力大小,目前没有明确的尺度加以评判,评价转化潜力大小的界限是模糊的,在界限不明显的前提下,单纯的“可转化”“不可转化”等评价都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包括:
建立潜力评估指标体系,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存在多种指标类型的指标;
对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确定指标得分;
采用G1法确定各指标的内涵性权重;
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结构性权重;
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内涵性权重和结构性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得到潜力评估结果。
进一步地,所述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中,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必要性指标、可行性指标、成熟度指标和价值度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中,所述必要性指标包括市场发展需求匹配度、技术发展需求匹配度和企业机构发展需求匹配度;
所述可行性指标包括可重复性、普适性和外部环境;
所述成熟度指标包括技术成熟性和技术先进性;
所述价值度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进一步地,所述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中,所述指标类型包括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区间指标。
进一步地,所述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中,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的公式如下:
其中,Resj为系统第j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得分;wc.i为指标i的综合权重;rij为指标i第j个样本的指标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通过对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进行综合研究,将调研分析与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领域的已有经验充分结合,设计出涵盖必要性、可行性、成熟度、价值度四大维度在内的指标体系,为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价提供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和思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在进行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分析研究时,应建立全面、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潜力评估指标体系,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影响因素众多,但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又不同,因此需要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加以遴选和确定。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价模型将各指标的评价数据通过数学方法综合为一个能整体反映调度运行状况的量化结果。评价模型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步骤:
(1)建立指标体系。有大量科技成果转化评估的前期研究成果及各方专家的意见建议,筛选出能表征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的评价指标,使得指标体系简单合理,指标获取性强。根据数据来源,剔除不易获取的指标,建立实用性指标体系。
(2)确定指标得分。指标体系中,指标类别不同,且各自量纲和量级不同,为综合评价带来了不便,且不利于在分析单个指标情况时直观地判断出该指标的优劣情况。因此需要将各个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建立起指标值域与百分制得分的一一映射关系。
(3)指标权重计算。利用主观赋权法确定决策方案指标的权重,虽然反映了决策者的主观判断或经验,实施过程相对简单,但方案的排序可能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结果也容易受决策者的知识缺乏的影响;利用客观赋权法求解指标权重,虽然通常是基于比较完善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但其忽视了决策者的主观信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息缺失。因此本方案采用主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综合赋权法来求解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4)综合评估。综合评估就是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以对指标体系所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的评价。一般可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非线性加权综合法、综合指数法、理想点法等。
具体的,请参考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01、建立潜力评估指标体系,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存在多种指标类型的指标。
其中,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多个侧面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必要性指标、可行性指标、成熟度指标和价值度指标,可为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评估提供科学、客观的评判依据。潜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单纯给出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劣或者评出名次,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的结果暴露出目前科技成果转化的不足之处,引导和鼓励被评价科技成果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在评估过程中,本发明设置和运用一系列指标,从多个方面来反映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综合地分析影响原因及提高成果转化潜力的措施。这些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评价指标,构成了相应的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所述必要性指标包括市场发展需求匹配度、技术发展需求匹配度和企业机构发展需求匹配度;所述可行性指标包括可重复性、普适性和外部环境;所述成熟度指标包括技术成熟性和技术先进性;所述价值度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必要性指标
必要性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工作的前提,一项成果必须先存在转化的必要,即具有转化动因,方可进入后续转化阶段。《指南》作为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指南,首先明确了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主要需求,即科技成果必须与市场发展、企业自身发展、技术发展等需求相匹配。参考上述需求的分析结果,并考虑到指标评价时的可操作性,最终将必要性指标操作化为需求匹配度,其三级指标包括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符合企业/机构影响力提升及发展需求以及符合技术发展需求三方面。
可行性指标
可行性指标从内外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一是从科技成果自身来说,是否具备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基本特征,即该成果是否可复制和可共同使用。某些科技成果虽在成熟度(如技术成熟、水平先进等)、价值性(如产业化水平高等)上均具有较高特性,但由于技术本身不具备可复制性和共享性,无法形成产业化,即不符合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准入门槛,无法进行后续转化工作。因此,将具备可重复使用的特征和具备可共同使用的特征作为基本特征指标下的三级指标,用以评价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可行性特征。从外部维度出发,即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标准的外部环境,指评价某项科技成果启动转化工作的外部环境支持情况;具体到三级指标中,选取符合企业参与市场规则的要求、与市场对接的有效性(市场占有率)和具有相应的政策环境支持3个指标,从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两方面进行评价。
成熟度指标
成熟度是评价一项科技成果是否可以转化为技术标准的关键因素,是对技术本身的评价。在充分分析《指南》对科技成果的技术成熟度分析基础上,结合其一般要求和特殊要求的观点[6],同时考虑到评价模型的普遍适用性,最终将成熟度指标操作化为技术成熟性和技术先进性两项二级指标。其中,技术成熟性重点评价某项新能源并网技术的实际发展水平是否已进入可供标准化的相对成熟阶段,包括生命周期、市场认可度、产业化水平及技术标准协调性4项三级指标;技术先进性则关注某项新能源科技成果是否解决能源行业技术难题或热点问题、是否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
价值度指标
价值度重点关注的是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三方面,由于上述三项指标均带有一定的预测性质,因此将其合并在一个维度下,统一为价值度指标。具体操作中,经济效益可通过对产品更新换代的作用、对电力行业或新能源领域发展的带动作用和对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作用3项指标进行评价;社会、生态效益则借助对社会及环境、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对促进社会治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作用两项指标进行评价。
S102、对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确定指标得分。
根据前文所建立的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存在多种指标类型的指标,不利于后续对潜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处理。同时,各指标的数值差异较大,量纲和变化范围不同,为了在同一个评价体系下进行分析和比较。因此需要将各个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通过指标得分来直观反映各个指标水平,更好地指导新能源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按照评价指标数据与期望结果的关系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区间指标3种指标类型。
假设有m个待评价的新能源技术样本,n项评价指标的指标数据矩阵为X=[xij]m×n,采用极差归一化的方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
对于正向指标,指标值越大越好,其标准化公式为:
对于逆向指标,指标值越小越好,其标准化公式为:
对于区间指标,指标值越接近某个区间越好,其标准化公式为:
其中,在评价体系刚开始运用阶段,指标xij的历史最大值和最小值可以选取各指标前一年度(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时间范围)的最大和最小值,之后,根据实际系统实际运行情况不断调整边界。
S103、采用G1法确定各指标的内涵性权重。
S104、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结构性权重。
S105、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内涵性权重和结构性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仅需要计及专家的主观经验,还需要充分考虑各个指标数据间的客观差异,尽量避免主观确定权重所导致的偏差。本发明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主客观权重计算方法确定所选各个指标的权重。
基于G1法的内涵性权重
目前主观权重确定方法中应用较广的是层次分析法(AHP),但在实际应用中,利用AHP法构造的判断矩阵一般无法满足一致性条件。为此提出的许多修正判断矩阵的方法,包括利用特征向量进行修正[3],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修正,以及诱导矩阵法来减少修正判断矩阵的计算量,这些方法虽然可以使判断矩阵满足一致性条件,但有可能偏离专家的判断,因此降低了其可信度。也有学者提出通过选择合理的标度来解决判断矩阵的一致性问题,但目前仍缺乏标准。因此本发明采用G1法(即序关系分析法)来确定内涵性权重。
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G1法通过对AHP法进行改进,避开了AHP法中的缺点。相比AHP法,G1法具有以下特点:不用构造判断矩阵,无需一致性检验;计算量较AHP成倍减少;方法简便、直观,便于使用;对同一层次中元素个数没有限制;具有保序性。
采用G1法确定经验判断权重的步骤如下:
(1)确定序关系
设x1,x2,…,xm(m≥2)是经过指标类型一致化和无量纲化处理的m个指标。
定义1若评价指标xi相对某评价准则(或目标)的重要程度大于(或不小于)xj,记为xi≥xj
定义2若评价指标x1,x2,…,xm相对于某评价准则(或目标)具有关系式x1′≥x2′…≥xm′时,则称评价指标之间按“≥”确定了序关系。对于评价指标集{x1,x2,…,xm},可以按照下述步骤建立序关系:指标集中选出m个指标中最重要一个指标,标记为x1′;余下的m-1个指标中选出最重要一个指标,标记为x2′;……;在余下的m-(k-1)个指标中选出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标记为xn′;……;将余下的一个指标标记为xm′。这样,就可以确定一个惟一的序关系,然后需要做的就是确定相邻指标之间的重要程度。
为了书写方便及便于理解,记xi′为xi(i=1,2,…m),即确定序关系后的指标关系式为x1≥x2…≥xm
(2)确定相邻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程度
相邻指标xk-1与xk之间的重要程度之比可以用rk=wk-1/wk来表示,式中wk,1为第k个指标的权重,k=m,m-1,…,3,2,这样,就可以依照前数个指标之间的序关系,算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对重要度。对于指标数量较大时,可以取最次要指标rm=1。其中,rk的取值可以参考表2。
表2 比例标度及含义
r<sub>k</sub> 说明
1.0 指标x<sub>k-1</sub>与指标x<sub>k</sub>具有同样重要性
1.1 指标x<sub>k-1</sub>与指标x<sub>k</sub>之比介于同样重要和稍微重要之
1.2 指标x<sub>k-1</sub>比指标x<sub>k</sub>稍微重要
1.3 指标x<sub>k-1</sub>与指标x<sub>k</sub>之比介于稍微重要和明显重要之
1.4 指标x<sub>k-1</sub>比指标x<sub>k</sub>明显重要
1.5 指标x<sub>k-1</sub>与指标x<sub>k</sub>之比介于明显重要和强烈重要之
1.6 指标x<sub>k-1</sub>比指标x<sub>k</sub>强烈重要
1.7 指标x<sub>k-1</sub>与指标x<sub>k</sub>之比介于强烈重要和极端重要之
1.8 指标x<sub>k-1</sub>比指标x<sub>k</sub>极端重要
(3)综合权重的计算
在专家给出rk的赋值后,则wm,1
wk-1=rkwk(k=m,m-1,m-2,…3,2);
则w=(w1,w2,…wm)即为各指标的内涵性权重向量。
基于熵权法的结构性权重
熵权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指标体系的数据来计算各指标权重值。熵(entropy)这个术语是在1850年由德国的物理学家克劳修斯创立出来的,用于体现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如果能量分布得越是匀称,那么熵也就越大。信息熵(或者称为Shannon熵)是一个被成功推广的熵概念,由Shannon在1948年将它引入到信息论中的,用来表示信息源中信号的不确定性。信息论中的熵是用于度量系统的无序程度,它也可以用来度量数据携带的有效信息量,所以熵可以用来确定权重值。如果评价对象在某一个评价指标上的值的差距比较大,熵值就会较小,该评价指标也就携带了比较大的的有效信息量,那么这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也就较大;相反,如果某一个评价指标的值的差距比较小,熵值就会较大,该评价指标也就携带了比较小的有效信息量,那么这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值也就较小;如果评价对象在某一个评价指标上的值完全一样,熵值也就达到最大值1,也就是说这个评价指标没有携带任何的有效信息量,可以将其从评价指标体系里面删除。所以在具体的实施和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值的差异化程度,采用熵计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熵权,然后再用每一个评价指标的熵权对所有的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就可以得到比较客观的评价结果。
熵权法确定权重的计算步骤如下:
计算第j个指标下第i个样本的特征比重
式中pij为在第j项指标下的第i个工程的特征比重。
熵值的计算
指标值间差异越大,表明该指标相对于被评价对象的作用越大,这个指标所提供的信息越丰富。在信息论中,信息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其表达式为:
式中:当pij=0时,pijlnpij=0。
权重的计算
熵权的定义为
式中是第j个指标的客观权重。
基于最小鉴别信息的综合赋权法
本发明将G1法和熵权法进行了有效的结合,这两种方法的结合有如下优点:降低评价的主观性;标准合理有效,贴合实际。在得到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向量和客观权重向量之后,采用基于最小鉴别信息的综合赋权法,得到计及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ωj
鉴别信息的概念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I.J.Good,L.J.Savage和S.Kullback等发展起来的,鉴别信息I(q(x),p(x))是为鉴别H2和H1而对随机变量X在H2假设的分布下进行观察所平均得到的倾向于H2的信息量。也可以理解为:观察者对随机变量X的了解由分布p(x)→q(x)时所获得的信息量,此时p(x)相当于先验概率分布,q(x)则是观察后所得到的后验概率分布。下面将给出鉴别信息的定义:
设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为{a1,a2,…,ak},且X的概率分布情况与假设H1和H2有关,即在假设H1下,X的概率分布为在假设H2下,X的概率分布为则定义对数似然比为在假设H2的数学期望成为鉴别信息,记作I(q(x),p(x);X),即
一般而言,不需要指明随机变量的情况下,鉴别信息I(q(x),p(x);X)记作I(q(x),p(x))。
由此可知,最小鉴别信息原理表明,使鉴别信息最小的分布式在满足约束条件下的最接近于p(x)的分布。因此,结合由G1法计算出的主观权重向量Ws,i以及由熵权法计算出的客观权重向量Wo,i,可以求取尽可能接近主观权重向量Ws,i和客观权重向量Wo,i的综合权重向量Wc,i。就是要确定与主观权重Ws,i和客观权重Wo,i的鉴别信息最小的Wc,i。为了简化计算过程,这里采用自然对数计算,并建立如下目标函数:
采用拉格朗日乘子法求解上述优化问题,可得:
S106、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得到潜力评估结果。
得到计及主、客观权重的综合权重后,即可对科技成果转化潜力进行后评估。选用线性模型汇总各指标归一化指标值,得到综合评分,公式如下:
其中,Resj为系统第j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得分;wc.i为指标i的综合权重;rij为指标i第j个样本的指标得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通过对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潜力进行综合研究,将调研分析与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领域的已有经验充分结合,设计出涵盖必要性、可行性、成熟度、价值度四大维度在内的指标体系,在确定指标权重时,不仅考虑了专家的主观经验,还充分考虑了各个指标数据间的客观差异,尽量避免主观确定权重所导致的偏差,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结合的主客观权重计算方法确定所选各个指标的权重,运用G1法和熵权法分别配置了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利用基于最小鉴别信息的综合赋权法,确定结合主、客观的指标综合权重,为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价提供一套新的评价体系和思路。
至此,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5)

1.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潜力评估指标体系,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存在多种指标类型的指标;
对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按照指标类型的不同进行一致化处理并进行无量纲化,确定指标得分;
采用G1法确定各指标的内涵性权重;
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结构性权重;
采用最小信息熵原理,将内涵性权重和结构性权重进行综合,确定各指标的综合权重;
根据各指标的综合权重和指标得分计算综合评价得分,得到潜力评估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力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必要性指标、可行性指标、成熟度指标和价值度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必要性指标包括市场发展需求匹配度、技术发展需求匹配度和企业机构发展需求匹配度;
所述可行性指标包括可重复性、普适性和外部环境;
所述成熟度指标包括技术成熟性和技术先进性;
所述价值度指标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标类型包括正向指标、逆向指标和区间指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综合权重计算综合评价得分的公式如下:
其中,Resj为系统第j个样本的综合评价得分;wc.i为指标i的综合权重;rij为指标i第j个样本的指标得分。
CN201910785705.1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04584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705.1A CN110458479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5705.1A CN110458479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58479A true CN110458479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8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5705.1A Pending CN110458479A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584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0693A (zh) * 2019-11-20 2020-05-15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规划协调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339491A (zh) * 2020-02-28 2020-06-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城市配电网改造方案的评估方法
CN112785136A (zh) * 2021-01-15 2021-05-11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一种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可行性评估方法与评估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60693A (zh) * 2019-11-20 2020-05-15 南方电网能源发展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规划协调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CN111339491A (zh) * 2020-02-28 2020-06-26 上海电力大学 一种城市配电网改造方案的评估方法
CN112785136A (zh) * 2021-01-15 2021-05-11 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 一种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可行性评估方法与评估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eshavarz-Ghorabaee et al. Simultaneous evaluation of criteria and alternatives (SECA) for multi-criteria decision-making
Wu et al. An intuitionistic fuzzy multi-criteria framework for large-scale rooftop PV project portfolio selection: Case study in Zhejiang, China
Xu et al. A discrete consensus support model for multiple attribute group decision making
Baležentis et al. A survey on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the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 method MULTIMOORA
Kizielewicz et al. Comparison of Fuzzy TOPSIS, Fuzzy VIKOR, Fuzzy WASPAS and Fuzzy MMOORA methods in the housing selection problem
CN107506905A (zh) 一种改进的电网企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
Yang et al. A mixed activity-based costing and resource constraint optimal decision model for IoT-oriented intelligent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 portfolios
CN110458479A (zh) 一种新能源领域技术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的潜力评估方法
Li et al. An improved PL-VIKOR model for risk evalu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jects with probabilistic linguistic term sets
Zhang et al. Supplier selection for housing development by an integrated method with interval rough boundaries
Liu et al. A multistage decision-making method for multi-source information with Shapley optimization based on normal cloud models
Sivagami et al. Assessment of cloud vendors using interval‐valued probabilistic linguistic information and unknown weights
Islam et al. Short‐Term Electrical Load Demand Forecasting Based on LSTM and RNN Deep Neural Networks
Somu et al. Evalu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demand forecast models using multi-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CN112330030B (zh) 业扩物资需求预测系统及方法
Pan et al. A study on the prediction of book borrowing based on ARIMA-SVR model
Liu et al. Supplier evaluation in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based on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
Tang et al. A consistency-based approach to group decision making with uncertain multiplicative linguistic fuzzy preference relations
Ding et al. Urban monthly power load forecasting based on economy-meteorology-gas demand coupling
CN116823008A (zh) 一种园区能源利用效率评估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Pan et al. A state entropy model integrated with BSC and ANP for supplier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Liao et al.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ssessment base on predict-center criterion under diversified conditions
CN108364136B (zh) 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水资源短缺风险分析方法及系统
Wu et al. Research on cost forecasting based on the BIM and neural network
Rao Distributed Decision-Making Model and Algorithm of Enterprise Organization Based on Fuzzy Re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