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51667A -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51667A CN110451667A CN201910687709.6A CN201910687709A CN110451667A CN 110451667 A CN110451667 A CN 110451667A CN 201910687709 A CN201910687709 A CN 201910687709A CN 110451667 A CN110451667 A CN 1104516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as
- linkage portion
- microkinetic
- clock
- waste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ther Liquid Machine Or Engine Such As Wave Power U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浮箱上设置喷气部、联动部、驱动部和电控部,电控部为装置整体提供电能,驱动部的动力来源分别是风、太阳能、雨水。所述喷气部包括若干充气管和增氧管,其中充气管下部空间连接增氧管;所述联动部末端铰接在浮箱内部,前端接触驱动部,所述充气管通过连接件连接联动部,使得联动部构成一个省力杠杆系统,驱动部下压联动部,从而使充气管内部气体进入增氧管并喷出。本发明的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无需额外电能就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完全可以能独立工作,适用范围广范,且能全天给水体增氧,可以有效预防水体变质以及改善变质水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水体变质的原因之一是水中溶氧降低,导致大量好养微生物以及植物等缺氧而死,造成水中有机物剧增,有机物腐烂后使水体变质,因此提高水中溶氧可以有效防止水体变质。目前行业内提高水体溶氧量的方法主要有:机械潜水曝气机增氧、表层曝气机增氧和增氧剂增氧,其中以曝气增氧为主要方法,曝气增氧主要为鼓风机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
机械曝气指使用叶轮、水车、射流式等,通过搅动水体,造成水与气体的界面接触,只能解决上层水体的增氧。从噪音方面,机械曝气直接放在水上,拍打水的声音很大,影响水生物的正常生长。
鼓风曝气是通过管道将风机输送的空气通入水底,从水底进行曝气,可以让溶解氧分布在整个水体。但鼓风曝气需要外接电源,这不仅需要额外增加能耗,而且对于偏远地方,用电不便利,因此不能大量铺设该装置;对于离岸较远的水域,也不适合使用这种曝气装置。
随着全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于已经变质的水体,政府采各种措施进行治理,而对于正常水体,我们也应该做好预防治理措施,因此,相应的治理装置应该大量使用,对于曝气装置,理想的情况是可以独立使用于各种水体,而且可以适用于各种天气条件,实现对水体的全天候增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该装置不需要额外的电源,依靠自身巧妙的结构,可以分别利用阳光、风力以及雨水驱动增氧结构进行水体增氧,同时,还可以通过白天预存气体并在夜间释放来对水体进行增氧,从而使该装置适应任何天气,全天对水体进行增氧,用以客服现有水体增氧装置使用范围受限的问题,从而可以通过大量铺设该装置来有效预防水体变质,另外,利用该装置也可以通过给水体增氧来慢慢改善已经变质的水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包括浮箱,浮箱上设置喷气部、联动部、驱动部,且驱动部通过联动部间接驱动喷气部。所述喷气部包括若干充气管,每个充气管的下部空间连接增氧管,增氧管上设置若干单向喷头;所述联动部末端铰接在浮箱内部,前端接触驱动部,所述充气管通过连接件连接联动部,使得联动部构成一个省力杠杆系统,驱动部下压联动部,进而挤压充气管内部空间,从而使充气管内部气体进入增氧管并喷出;所述驱动部包括风力轮、水力轮和电力轮,三个力轮的圆周分别设置接触部,接触部分别接触联动部前端,通过力轮的转动,接触部间歇性触动联动部,并下压联动部,联动部下压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联动部的间歇性上下摆动;所述风力轮由风动器驱动;该装置配设集雨罩,集雨罩下部设置过水管,且该过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力轮上方并向下指向水力轮;所述电力轮配设驱动电机,在浮箱安装光伏板,光伏板为驱动电机供电。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装置浮于水面,联动部的前段分别设置风力轮、水力轮和电力轮,三个力轮分别依靠风力、降雨和太阳能进行转动,三个力轮中任一一个转动就可以下压联动部,联动部下压时挤压充气管,使得充气管下部气体受挤压,进而使气体通过增氧管排出;随着力轮上接触部慢慢离开联动部,联动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抬,此时充气管内重新冲入气体,随着力轮的转动,联动部周期性地进行下压和上抬的过程,即充气管周期性的进行充气和排气,进而可以持续地给水体增氧,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还是有风天气,该装置都可以在不接触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持续工作。
优选地,该装置配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安装在浮箱上的配电箱中,电控系统包括电路板、蓄电池和电源组件,其中电源组件进口端通过光伏板连接线连接光伏板,出口端子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供电线连接蓄电池,并由电路板控制驱动电机。该方案中,电源来源方式是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部分电能主要用于供给驱动电机,保证电力轮正常转动,多余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既可以他用,又可以在无风、无雨、阴天的情况下继续供给驱动电机,以保证该装置的持续工作。
优选地,所述喷气部还包括储气罐,该储气罐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通充气管下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连通增氧管,且在进气管上设置第三电磁阀和单向阀,出气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增氧管与充气管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电磁阀,且在储气罐内设置气压传感器;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通过下排线连接电路板,且电路板对三个电磁阀单独控制,且并列的喷气部上的排线并联设置;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低于预设值下限时,第一电磁阀闭合,第三电磁阀打开,此时充气管向储气罐充气;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达到预设值上限时,第三电磁阀闭合,第一电磁阀打开;当系统控制储气罐放气时,第二电磁阀打开。储气罐用于暂存空气,然后在驱动部工作能力最弱的时候释放空气,以保证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持续工作性能,蓄电池和储气罐共同作用,从而使该方案在理论上可以持续地为水体增氧。
优选地,所述储气罐定时放气,放气开始时间设定在夜间6点到12点之间,放气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此时第三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低于预设值下限时,进入充气过程。储气罐定时放气,一方面可以避免气罐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每天更新罐内气体;而夜间光伏板不能工作,也极有可能遇见联动部动力不足的情况,夜间放气可以补充增氧,另外,夜间水温降低,其溶氧量相对增加,可以提高气体的利用效率。
优选地,所述充气管为活塞管,管内设置活塞,通过下压活塞来增加充气管下部空间的气压;该活塞上纵向设置通气孔,活塞底部设置密封垫,在压力作用下密封垫可堵塞通气孔下端口;所述活塞上部设置铰接头,连接充气管和联动部的连接件为活塞杆,该活塞杆下端连接铰接头;所述联动部为驱动杆,该驱动杆上横向设置集控杆,所有活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该集控杆。
优选地,所述驱动杆前部为接触架,接触架上并排设置有与每个力轮接触的接触杆件,接触杆件上设置与力轮上的接触部对应的触压头,任何一个力轮在转动过程中,其接触部通过接触并下压触压头,均可下压驱动杆。三个接触杆件并排设置,三个力轮给接触杆件施加压力时,驱动杆具有相同的下压角度,因此充气管每次排出的空气量相同,因而可以使驱动部工作时具有均匀的增氧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个别力轮动力不足时各力轮可以协同作用,共同驱动联动部转动。
优选地,在水力轮下方设置隔离仓,与水力轮对应的接触杆件伸入隔离仓内,水力轮上落下的水落进隔离仓内;该隔离仓与浮箱侧壁连接,并在浮箱侧壁设置连通浮箱内部空间的排水口。隔离仓可以收集过水管排出的水,并将水排出浮箱,从而避免水溅到其他部件上。
优选地,所述集雨罩呈倒置的锥状,其底部连通过水管,集雨罩通过支架安装在浮箱上,且其内壁涂覆反光层;所述光伏板由多个光伏板块组成并呈球状拼装形成光伏球,光伏球悬空安装在集雨罩内部。将光伏板设置成光伏球并组合安装锥状集雨罩和光伏球,可以充分利用集雨罩,从而增加光伏球的光能利用率。
优选地,至少在增氧管上的单向喷头外周覆盖海绵套,增氧管排出的气泡在水中不断上浮,上浮过程中部分空气溶解在水中,其余部分回到大气中,海绵套将单向喷头喷出的气泡打碎,增加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溶氧率。另外,海绵套能够吸水,在气泡穿过海绵时可以与水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空气的利用率。
优选地,在浮箱底面设置浮板,用于增加整个装置的浮力,这可以使该装置浮动设置在水面,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升降,以保证水不会淹没装置。
综上,本发明的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无需额外电能就能在各种天气条件下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完全可以能独立工作,适用范围广范,且能全天给水体增氧,可以有效预防水体变质以及改善变质水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的右侧透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的左侧透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的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的单个充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充气管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浮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动力舱的内部部件与驱动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动力舱内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中的电路排线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箱1、充气管2、增氧管3、海绵套4、储气罐5、进气管6、出气管7、下排线8、光伏球9、集雨罩10、过水管11、风动器12、配电箱13、动力舱14、支架15、浮板16、连接件17、固定环18、滤网19、排水口20、活塞杆21、集控杆22、第一电磁阀231、第二电磁阀232、第三电磁阀233、气压传感器24、单向喷头25、活塞26、铰接头27、通气孔28、密封垫30、驱动杆31、接触架32、驱动组件33、复位弹簧34、铰接座35、连接套36、驱动电机37、隔离仓38、安装架39、风力轮331、水力轮332、电力轮333、触压头40、导流罩41、锥齿轮42、固定轴套43、电路板44、蓄电池45、电源组件46、下排线8、电机供电线82、光伏板连接线8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实施例,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包括浮箱1,浮箱1背面设置浮板16,另外在浮箱1上设置喷气部、联动部、驱动部,且驱动部通过联动部间接驱动喷气部。所述喷气部包括三个充气管2和三个增氧管3,其中每个充气管2下部空间连接一个增氧管3,增氧管3上设置若干单向喷头25;所述联动部末端铰接在浮箱1内部,前端接触驱动部,所述充气管2通过连接件连接联动部,使得联动部构成一个省力杠杆系统,驱动部下压联动部,进而挤压充气管2内部空间,从而使充气管2内部气体进入增氧管3并喷出;所述驱动部包括风力轮331、水力轮332和电力轮333,在浮箱1上设置顶部凸起的动力舱14,驱动部各部件安装在动力舱14中。三个力轮的圆周分别设置接触部,其中水力轮332上的接触部由水槽充当,接触部分别接触联动部前端,通过力轮的转动,接触部间歇性触动联动部,并下压联动部,联动部与浮箱1底部之间设置复位弹簧34,联动部下压后在该复位弹簧34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联动部的间歇性上下摆动;所述风力轮331由风动器12驱动,该风动器12采用三杯式风杯,其下部的转轴穿过动力舱14顶部,并通过固定轴套43安装在浮箱1上,且在转轴上安装锥齿轮42,并在风力轮331上设置对应的锥齿轮42;该装置配设集雨罩10,集雨罩10下部设置过水管11,且该过水管11的出水口穿过动力舱14顶部,并位于水力轮332上方,过水管11排出的水直接落在水力轮332的水槽中;在动力舱14上方,各有一个导流罩41套在风动器12转轴上和过水管11上,从而防止雨水通过缝隙流进动力舱14内。所述电力轮333配设驱动电机37,在浮箱1安装光伏板,光伏板为驱动电机37供电。
在该实施例中,装置浮于水面,联动部的前段分别设置风力轮331、水力轮332和电力轮333,三个力轮分别依靠风力、降雨和太阳能进行转动,三个力轮中任一一个转动就可以下压联动部,联动部下压时挤压充气管2,使得充气管2下部气体受挤压,进而使气体通过增氧管3排出;随着力轮上接触部慢慢离开联动部,联动部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上抬,此时充气管2内重新冲入气体,随着力轮的转动,联动部周期性地进行下压和上抬的过程,即充气管2周期性的进行充气和排气,进而可以持续地给水体增氧,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还是有风天气,该装置都可以在不接触外接电源的情况下持续工作。
另外,该装置配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安装在浮箱1上的配电箱13中,电控系统包括电路板44、蓄电池45和电源组件46,其中电源组件46进口端通过光伏板连接线83连接光伏板,出口端子连接蓄电池45,蓄电池45连接电路板44,所述驱动电机37连接蓄电池45,并由电路板44控制。该方案中,电源来源方式是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这部分电能主要用于供给驱动电机37,保证电力轮333正常转动,多余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45中,既可以他用,又可以在无风、无雨、阴天的情况下继续供给驱动电机37,以保证该装置的持续工作。
考虑到存在无风、无雨、无太阳以及蓄电池45电能耗尽的极端情况,该实施例增设储气罐5,储气罐5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6连通充气管2下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7连通增氧管3,且在进气管6上设置第三电磁阀233和单向阀,出气管7上设置第二电磁阀232,增氧管3与充气管2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电磁阀231和单向阀,且在储气罐5内设置气压传感器24;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24通过下排线8连接电路板44,且电路板44对三个电磁阀单独控制,且并列的喷气部上的排线并联设置;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阀231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232和第三电磁阀233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传感器24检测到的数据低于预设值下限时,第一电磁阀231闭合,第三电磁阀233打开,此时充气管2向储气罐5充气;当气压传感器24检测到的数据达到预设值上限时,第三电磁阀233闭合,第一电磁阀231打开;当系统控制储气罐5放气时,第二电磁阀232打开。储气罐5用于暂存空气,然后在驱动部工作能力最弱的时候释放空气,以保证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持续工作性能,蓄电池45和储气罐5共同作用,从而使该方案在理论上可以持续地为水体增氧。
预设电控系统使储气罐5定时放气,实施例中,设定夏秋季节的放气时间自晚上7点开始,冬春季节放气时间设定在晚上6点,根据具体环境,也可另设。放气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232打开,此时第三电磁阀233处于闭合状态,整个放气过程中,如果驱动部存在动能,则与储气罐5协同进行增氧;当气压传感器24检测到压力低于预设值下限时,进入充气过程。储气罐5定时放气,一方面可以避免气罐一直处于高压状态,另一方面,可以每天更新罐内气体;而夜间光伏板不能工作,也极有可能遇见联动部动力不足的情况,夜间放气可以补充增氧,另外,夜间水温降低,其溶氧量相对增加,可以提高气体的利用效率。
充气管2即可采用弹簧压缩管也可采用活塞管,该实施例采用活塞管,管内设置活塞26,通过下压活塞26来增加充气管2下部空间的气压;该活塞26上纵向设置通气孔28,活塞26底部设置密封垫30,在压力作用下密封垫可堵塞通气孔28下端口;所述活塞26上部设置铰接头27,连接充气管2和联动部的连接件为活塞杆21,该活塞杆21下端连接铰接头27;所述联动部为驱动杆31,该驱动杆31上横向设置集控杆22,所有活塞杆21的上端活动连接该集控杆22。
考虑到各力轮会相互干扰,实施例中设定各力轮的最大直径相同,且各力轮通过安装架39同轴安装;而驱动杆31的前部被构造成呈E型的接触架32,接触架32上并排设置有与每个力轮接触的接触杆件,接触杆件上设置与力轮上的接触部对应的触压头40,任何一个力轮在转动过程中,其接触部通过接触并下压触压头40,均可下压驱动杆31。三个接触杆件并排设置,三个力轮给接触杆件施加压力时,驱动杆31具有相同的下压角度,因此充气管2每次排出的空气量相同,因而可以使驱动部工作时具有均匀的增氧能力,同时也可以在个别力轮动力不足时各力轮可以协同作用,共同驱动联动部转动。
为避免过水管11流出的水进入浮箱1内部或者溅落在相邻力轮上,在水力轮332下方设置隔离仓38,与水力轮332对应的接触杆件伸入隔离仓38内,水力轮332上落下的水落进隔离仓38内;该隔离仓38与浮箱1侧壁连接,并在浮箱1侧壁设置连通浮箱1内部空间的排水口20,且在排水口20处设置隔离网。
为合理布置各部件,同时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所用集雨罩10呈倒置的锥状,其内部设置滤网19,底部连通过水管11,集雨罩10通过支架15安装在浮箱1上,且其内壁涂覆反光层;所述光伏板由多个光伏板块组成并呈球状拼装形成光伏球9,光伏球9悬空安装在集雨罩10内部,阳光照射在集雨罩10内面,经反射可以照射到光伏球9背向太阳的一侧,从而使光伏球9可以一直正对太阳,增加光能利用率。
对于等量气体,气泡体积越大,其与水的总体接触面积就越小,通过减小单个气泡的体积,可以增加气体与水的总体接触面积,因此,在增氧管3外周覆盖海绵套4,海绵套4将单向喷头25喷出的气泡打碎,增加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溶氧率。另外,海绵套4能够吸水,在气泡穿过海绵时可以与水充分接触,进一步增加空气的利用率。
该实施例中浮箱1上设置固定环18,通过在水中打桩并设置导向杆,将固定环18套在导向杆上,该装置就可以随着水位的升降在原位上下浮动,也可以在水面铺设多个该装置,然后通过固定环18将各装置连接在一起,便于整体移动。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含”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包括浮箱,浮箱上设置喷气部、联动部、驱动部,且驱动部通过联动部间接驱动喷气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部包括若干充气管,每个充气管下部空间连接增氧管,增氧管上设置若干单向喷头;所述联动部末端铰接在浮箱内部,前端接触驱动部,所述充气管通过连接件连接联动部,使得联动部构成一个省力杠杆系统,驱动部下压联动部,进而挤压充气管内部空间,使充气管内部的气体进入增氧管并喷出;所述驱动部包括风力轮、水力轮和电力轮,三个力轮的圆周分别设置接触部,接触部分别接触联动部前端,通过力轮的转动,接触部间歇性触动联动部,并下压联动部,联动部与浮箱之间设置弹性件,联动部下压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从而实现联动部的间歇性上下摆动;所述风力轮由风动器驱动;该装置配设集雨罩,集雨罩下部设置过水管,且该过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水力轮上方并向下指向水力轮;所述电力轮配设驱动电机,在浮箱安装光伏板,光伏板为驱动电机供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配设电控系统,电控系统安装在浮箱上的配电箱中,电控系统包括电路板、蓄电池和电源组件,其中电源组件进口端通过光伏板连接线连接光伏板,出口端子连接蓄电池,蓄电池连接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供电线连接蓄电池,并由电路板控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部还包括储气罐,该储气罐的进气口通过进气管连通充气管下部,出气口通过出气管连通增氧管,且在进气管上设置第三电磁阀和单向阀,出气管上设置第二电磁阀,增氧管与充气管连接的一端设置第一电磁阀,且在储气罐内设置气压传感器;电磁阀和气压传感器通过下排线连接电路板,且电路板对三个电磁阀单独控制,且并列的喷气部上的排线并联设置;正常工作状态下,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低于预设值下限时,第一电磁阀闭合,第三电磁阀打开,此时充气管向储气罐充气;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的数据达到预设值上限时,第三电磁阀闭合,第一电磁阀打开;当系统控制储气罐放气时,第二电磁阀打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定时放气,放气开始时间设定在夜间6点到12点之间,放气时,系统控制第二电磁阀打开,此时第三电磁阀处于闭合状态;当气压传感器检测到压力低于预设值下限时,进入充气过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为活塞管,管内设置活塞,通过下压活塞来增加充气管下部空间的气压;该活塞上纵向设置通气孔,活塞底部设置密封垫,在压力作用下密封垫可堵塞通气孔下端口;所述活塞上部设置铰接头,连接充气管和联动部的连接件为活塞杆,该活塞杆下端连接铰接头;所述联动部为驱动杆,该驱动杆上横向设置集控杆,所有活塞杆的上端活动连接该集控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前部为接触架,接触架上并排设置有与每个力轮接触的接触杆件,接触杆件上设置与力轮上的接触部对应的触压头,任何一个力轮在转动过程中,其接触部通过接触并下压触压头,均可下压驱动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水力轮下方设置隔离仓,与水力轮对应的接触杆件伸入隔离仓内,水力轮上落下的水落进隔离仓内;该隔离仓与浮箱侧壁连接,并在浮箱侧壁设置连通浮箱内部空间的排水口。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雨罩呈倒置的锥状,其底部连通过水管,集雨罩通过支架安装在浮箱上,且其内壁涂覆反光层;所述光伏板由多个光伏板块组成并呈球状拼装形成光伏球,光伏球悬空安装在集雨罩内部。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在增氧管上的单向喷头外周覆盖海绵套,海绵套将单向喷头喷出的气泡打碎,增加气泡与水的接触面积,进而增加溶氧率。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浮箱底面设置浮板,用于增加整个装置的浮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87709.6A CN110451667B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87709.6A CN110451667B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51667A true CN110451667A (zh) | 2019-11-15 |
CN110451667B CN110451667B (zh) | 2020-06-16 |
Family
ID=68483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87709.6A Active CN110451667B (zh) | 2019-07-29 | 2019-07-29 |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5166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7817A (zh) * | 2020-08-28 | 2020-11-24 | 湖南文理学院 | 一种扬水式充氧生态景观修复装置 |
CN118604287A (zh) * | 2024-08-08 | 2024-09-06 | 赤峰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 一种一体化水体环境监测装置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0373A (zh) * | 2010-10-28 | 2011-05-18 | 中山市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微曝气装置 |
CN204097177U (zh) * | 2014-08-04 | 2015-01-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多供电方式的曝气机 |
-
2019
- 2019-07-29 CN CN201910687709.6A patent/CN11045166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60373A (zh) * | 2010-10-28 | 2011-05-18 | 中山市环保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微曝气装置 |
CN204097177U (zh) * | 2014-08-04 | 2015-01-1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多供电方式的曝气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77817A (zh) * | 2020-08-28 | 2020-11-24 | 湖南文理学院 | 一种扬水式充氧生态景观修复装置 |
CN118604287A (zh) * | 2024-08-08 | 2024-09-06 | 赤峰市生态环境监控中心 | 一种一体化水体环境监测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51667B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35332Y (zh) | 蓄水灌溉设备 | |
CN110451667A (zh) | 一种全天候微动力污水治理装置 | |
CN111068972B (zh) | 一种配备涡轮发电机的节能喷泉 | |
CN113772833B (zh) | 一种节能型水体曝气装置 | |
CN201871455U (zh) | 浮动式太阳能喷泉发生装置 | |
CN114232727A (zh) | 一种市政环保太阳能灯集水风控洒水除尘装置 | |
CN117485500B (zh) | 一种海上光伏索膜浮岛结构的自排水清洁装置 | |
CN214628402U (zh) | 一种节能型立体绿化设施 | |
CN106400933A (zh)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屋面雨水源头调控装置及运行方法 | |
CN210069703U (zh) | 一种太阳能草坪灯防水组件 | |
CN110604037A (zh) | 一种灌溉系统 | |
CN211368864U (zh) | 一种露天集水出水降温系统 | |
CN208717987U (zh) | 一种防止倾倒的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装置 | |
CN113115695A (zh) | 一种农田用河流灌溉设备 | |
CN207418388U (zh) | 一种改善劣质水体生态环境的人工浮床 | |
CN108869162B (zh) | 一种排水上浮动力式能量转换装置及能量转换方法 | |
CN2313130Y (zh) | 浮力自动提水装置 | |
CN201915471U (zh) | 一种直排式节水型马桶排水阀 | |
CN215269662U (zh) | 一种水稻种植用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水上浮箱 | |
CN2175791Y (zh) | 高楼自动补水装置 | |
CN216273337U (zh) | 一种具有自动调节浮力系统的生态浮岛 | |
CN221214510U (zh) | 一种用于水上漂浮光伏发电平台单元 | |
CN219981629U (zh) |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箱 | |
CN2583413Y (zh) | 管网余压利用装置 | |
CN2251871Y (zh) | 一种储水滴灌植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