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8801A -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8801A
CN110448801A CN201910757199.5A CN201910757199A CN110448801A CN 110448801 A CN110448801 A CN 110448801A CN 201910757199 A CN201910757199 A CN 201910757199A CN 110448801 A CN110448801 A CN 1104488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sonian
implanted
component
processing unit
central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5719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耿鑫
周阳春
边慧
孙伟
丁国林
张林明
范浩
李经辉
杨学兰
戚仁莉
蒋红高
龚丽娟
邹杨鸿
余化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Kunming Med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75719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880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88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880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1/00Electrotherapy; Circuits therefor
    • A61N1/18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 A61N1/32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 A61N1/36Applying electric currents by contact electrodes alternating or intermittent currents for stimulation
    • A61N1/3605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 A61N1/3606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s for stimulating central or peripheral nerve system adapted for a particular treatment
    • A61N1/36067Movement disorders, e.g. tremor or Parkinson disea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Neur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ospice & Palliative Care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lectro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时间长,且浪费人力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局部麻醉装置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通过所述定向基架对该帕金森病患者的丘脑底核的靶点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植入装置将微电极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患者的脑底核的靶点处,将刺激器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皮下部位,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完成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节省人力。

Description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老年人多见,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左右,40岁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较少见。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帕金森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导致这一病理改变的确切病因目前仍不清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
目前,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以深脑电刺激疗法为主,然而,以深脑电刺激疗法对帕金森病进行治疗时,采用大量的人力进行手术,手术之间长,且浪费人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系统和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治疗时间长,且浪费人力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系统,该系统包括:
局部麻醉装置,用于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定向装置,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植入装置,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及刺激器组件;
中央处理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局部麻醉装置、所述定向装置以及所述植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局部麻醉装置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通过所述定向基架对该帕金森病患者的丘脑底核的靶点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植入装置将微电极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患者的脑底核的靶点处,将刺激器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皮下部位,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完成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节省人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局部麻醉装置,具体用于:
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右枕部、右耳后、颈部以及右锁骨下进行局部麻醉。
上述系统,由于帕金森病是脑部疾病,所以进行局部麻醉时,可以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右枕部、右耳后、颈部以及右锁骨下进行局部麻醉,从而减小麻醉药物对患者的伤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所述定向基架,所述定向基架具体用于:
采集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脑部图像数据,根据所述脑部头像数据通过定向引导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上述系统,由于对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在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植入微电极部件,因此,需要准确确定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定向基架进行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植入装置包括:
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所述微电极组件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丘脑底核处;
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
上述系统,由于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植入到患者头部位置不同,为了减小错误率,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装置,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和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装置。
上述系统,在对患者进行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时,需要时刻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监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开刀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开刀的部位进行开刀处理;
缝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刀口进行缝合处理。
上述系统,要将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植入到患者头部,需要对患者进行开刀处理,开刀之后,还需要缝合处理,因此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开刀装置和缝合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
消毒装置,用于在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开刀前和缝合前的消毒处理。
上述系统,在进行开刀处理和缝合处理之前,还需要对患者需要开刀的部位和开刀后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根据所述定向基架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上述方法,首先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该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在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下,根据该定向基架确定该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最后在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该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由于整个过程是通过中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完成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节省人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包括:
使用1%利多卡因在头皮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以及右枕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上述方法,给出了一种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的具体方式,使用1%利多卡因在头皮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以及右枕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局部麻醉,可以减小麻醉药物对患者的伤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控制开刀装置,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在预设开刀部位进行开刀处理;
所述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控制缝合装置,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在所述开刀部位进行缝合处理。
上述方法,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之前,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开刀处理,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之后,需要对患者头部进行缝合处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二方面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完整的帕金森病治疗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帕金森病的治疗,需要在患者头部植入微电极片和刺激器。目前在患者头部植入微电极片和刺激器时,需要人工植入,人工植入微电极片和刺激器,不仅需要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医师,还需要很多辅助人员。如果能够通过治疗系统直接对帕金森患者进行治疗,则不仅可以缩短治疗时间,还可以节省人力。
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针对上述应用场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联动监控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
局部麻醉装置100,用于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定向装置101,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植入装置102,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及刺激器组件;
中央处理装置103,用于控制所述局部麻醉装置、所述定向装置以及所述植入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局部麻醉装置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通过所述定向基架对该帕金森病患者的丘脑底核的靶点进行定位,然后通过植入装置将微电极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患者的脑底核的靶点处,将刺激器组件植入到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皮下部位,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完成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节省人力。
在实施中,局部麻醉装置,具体用于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右枕部、右耳后、颈部以及右锁骨下进行局部麻醉。
具体的,在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之前需要对帕金森病患者头部进行局部麻醉,可以在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右枕部局部浸润麻醉;
在植入刺激器组件之前,需要对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再次进行局部麻醉,可以在右额部、右耳后、颈部、右锁骨下局部麻醉。
在具体实施中,该系统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脑部图像数据,根据所述脑部头像数据通过定向基架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确定了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才能通过植入装置植入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
上述系统中的植入装置,可以包括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和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该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所述微电极组件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丘脑底核处;该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
在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要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装置,如果有异常现象,则可以通过预设的方式通知医护人员,比如报警的方式。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进行监测,可以通过该系统中的监测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可以是通过活动患者的指、掌、旋转手、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等进行数据监测。
由于需要在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开刀处理和开刀后的缝合处理。
具体的,该系统还可以包括开刀装置和缝合装置,该开刀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开刀的部位进行开刀处理;该缝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刀口进行缝合处理。
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开刀处理和缝合处理之前,需要对患者需要开刀的部位和需要缝合的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具体可以通过消毒装置。
使用上述帕金森病治疗装置,由于操作都是通过中央处理装置控制的,因此缩短治疗时间的同时,还能节省人力。
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的完整系统,该帕金森病治疗的完整系统包括:
局部麻醉装置100、定向装置101、植入装置102、中央处理装置103、图像采集装置104、开刀装置105、缝合装置106、消毒装置107、监测装置108.其中,植入装置102还可以包括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1020和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1021。
上述图2中的各个装置的作用在以上已经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S300、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S301、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根据所述定向基架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S302、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然后在该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在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下,根据该定向基架确定该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最后在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该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由于整个过程是通过中央处理装置进行控制的,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在该帕金森病患者的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和刺激器组件,完成帕金森病的治疗,进而能够缩短治疗时间,节省人力
在实施中,对帕金森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具体可以使用1%利多卡因在头皮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以及右枕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局部麻醉,可以减小麻醉药物对患者的伤害。
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对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进行精确确定,然后将微电极片植入到患者的左右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
具体的,先在患者右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植入微电极组件,在患者右额中线旁进行开刀处理,颅骨钻孔,根据右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坐标,安装右侧坐标板及弧弓,十字形切开硬脑膜,电灼蛛网膜,封闭蛛网膜下腔,切开软脑膜,引导微电极到达右侧丘脑底核;微电极记录到典型的丘脑底核信号,表现为高频的单细胞放电,置入脑深部电刺激电极组件,给予实验性刺激对右侧丘脑底核产生微毁损效应,术中验证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患者术中做对指、对掌、旋转手、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增加电压无明显副作用(验证患者的语言、肢体有无麻木、眼球活动、有无感觉异常等),将电极暂接出体外。
在患者的左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植入微电极组件,在左额中线旁进行开刀处理,颅骨钻孔,根据左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坐标,安装左侧坐标板及弧弓,字形切开硬脑膜,电灼蛛网膜,封闭蛛网膜下腔,切开软脑膜,引导微电极组件到达左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微电极记录到典型的丘脑底核信号,表现为高频的单细胞放电,脑深部电刺激电极组件,给予实验性刺激对左侧丘脑底核产生微毁损效应,术中验证患者症状的改善程度,患者术中做对指、对掌、旋转手、活动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患者症状缓解明显,增加电压无明显副作用(验证患者的语言、肢体有无麻木、眼球活动、有无感觉异常等)。
双侧微电极组件植入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处后,将双侧微电极组件临时埋置于右侧切口皮下,临时缝合切口。
上述是对微电极组件的植入的说明,下面对刺激器组件的植入进行说明。
中央处理装置控制麻醉装置使用1%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在右额部、右耳后、颈部、右锁骨下局部麻醉,控制开刀装置在右侧胸部锁骨下和右侧耳后进行开刀处理,右侧耳后磨出适合延伸导线接头的骨槽,用通条制作皮下隧道,将刺激器延伸导线通过皮下隧道引导到右耳后切口处,拆去头部右侧原切口缝线,去除脑深部电刺激电极组件的颅外部分,将其通过皮下隧道,与植入式脑深部电刺激延伸导线连接,并使用颅颌骨内固定夹板2枚,颅颌骨内固定骨钉4枚固定于骨槽;连接脑深部电刺激电极组件与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神经刺激器,将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神经刺激器缝合固定于皮下,测试刺激器及电极工作正常,电阻正常。
以上参照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框图和/或流程图描述本申请。应理解,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一个块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示图的块的组合。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的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处理器和/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现框图和/或流程图块中所指定的功能/动作的方法。
相应地,还可以用硬件和/或软件(包括固件、驻留软件、微码等)来实施本申请。更进一步地,本申请可以采取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具有在介质中实现的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程序代码,以由指令执行系统来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而使用。在本申请上下文中,计算机可使用或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意介质,其可以包含、存储、通信、传输、或传送程序,以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结合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帕金森病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
局部麻醉装置,用于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
定向装置,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植入装置,用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植入微电极组件及刺激器组件;
中央处理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局部麻醉装置、所述定向装置以及所述植入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麻醉装置,具体用于:
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右枕部、右耳后、颈部以及右锁骨下进行局部麻醉。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图像采集装置,用于采集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脑部图像数据,根据所述脑部头像数据通过定向基架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入装置包括:
微电极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所述微电极组件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双侧丘脑底核处;
刺激器组件植入装置,用于将双通道可充电植入式神经刺激器植入到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监测装置,用于监测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数据,并将所述数据传输给所述中央处理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开刀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开刀的部位进行开刀处理;
缝合装置,用于根据所述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刀口进行缝合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消毒装置,用于在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开刀前和缝合前的消毒处理。
8.一种帕金森病治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头部安装定向基架;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根据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图像数据通过所述定向基架确定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的位置;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包括:
使用1%利多卡因在头皮左额部、右额部、左枕部以及右枕部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之前,还包括: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控制开刀装置,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在预设开刀部位进行开刀处理;
所述通过中央处理装置的控制,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所述颅内双侧丘脑底核的靶点处植入微电极组件以及在所述帕金森病患者的脑部皮下植入刺激器组件之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中央处理装置控制缝合装置,对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在所述开刀部位进行缝合处理。
CN201910757199.5A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Pending CN11044880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7199.5A CN110448801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57199.5A CN110448801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8801A true CN110448801A (zh) 2019-11-15

Family

ID=68486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57199.5A Pending CN110448801A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880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958A (zh) * 2013-03-15 2015-12-30 圣纳普医疗(巴巴多斯)公司 用于微创治疗的导航和模拟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06255A (zh) * 2014-12-12 2017-08-29 医科达公司 立体定向手术器械
CN108324378A (zh) * 2018-02-11 2018-07-2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主副机器人相互协作的颅面骨畸形整复全程精确手术系统及其手术操作方法
CN109549705A (zh) * 2019-01-21 2019-04-02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09123178U (zh) * 2018-11-07 2019-07-1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电极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定位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8958A (zh) * 2013-03-15 2015-12-30 圣纳普医疗(巴巴多斯)公司 用于微创治疗的导航和模拟的系统和方法
CN107106255A (zh) * 2014-12-12 2017-08-29 医科达公司 立体定向手术器械
CN108324378A (zh) * 2018-02-11 2018-07-2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主副机器人相互协作的颅面骨畸形整复全程精确手术系统及其手术操作方法
CN209123178U (zh) * 2018-11-07 2019-07-19 清华大学 一种用于电极植入式医疗器械的定位架
CN109549705A (zh) * 2019-01-21 2019-04-02 华科精准(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术机器人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rackmann et al. Auditory brainstem implant: I. Issues in surgical implantation
RU2536280C2 (ru) Адаптивная система терапии (варианты) и система терапии аксонов
US8843202B2 (en) Occipital neuromodulation method
US9596224B2 (en) Systems, devices, component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an IMD using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JP3493197B2 (ja) 神経刺激による片頭痛の治療
US20050246006A1 (en)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 device
US20100069993A1 (en) Occipital neuromodulation
US10967182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inflammation using electrical stimulation
WO2002078775A2 (de) Funkmodul, respirator, therapiegerät zur durchführung der cpap-therapie, und überwachungsgerät dafür
Voutsalath et al. Electrosurgery and implantable electronic devices: review and implications for office-based procedures
AU202031385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livering therapy using an auricular stimulation device
Crow et al. Controlled multifocal frontal leucotomy for psychiatric illness
CN106075727A (zh) 一种基于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在线诊疗系统
US20170246464A1 (en) Medical device with personalized therapy protocols
US10682512B1 (en) System and method employing interferenti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llowing surgery
KR102591072B1 (ko) 미주 신경 자극을 이용한 자극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 방법
CN110448801A (zh) 一种帕金森治疗系统和方法
KR20020058658A (ko) 이명 치료용 전기 자극장치
WO2024045583A1 (zh) 一种头盔式闭环节律性调控器
US2015036713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motely controlling an implantable neurostimulator
CN216629431U (zh) 植入式刺激系统
KR102430239B1 (ko) 혈압 관리용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혈압 관리용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의 운용 방법
KR20190117915A (ko) 가상현실 기반 이명치료 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치료용 장치구동 방법
Karim Deep Brain Stimulation: Advancements in Clinical Medicine, Innovation in Cutting-Edge Technology
US20230149122A1 (en) Stimulatio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uch stimulation arran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