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45905B -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45905B
CN110445905B CN201810422222.0A CN201810422222A CN110445905B CN 110445905 B CN110445905 B CN 110445905B CN 201810422222 A CN201810422222 A CN 201810422222A CN 110445905 B CN110445905 B CN 1104459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acquisition
distance
wireless transmission
image
transmission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222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45905A (zh
Inventor
乔家栋
张加亮
万世铭
赵雨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2222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4590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5309 priority patent/WO2019210861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445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59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459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459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以及图像获取系统,该设备包括第一壳体;摄像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获取图像,并存储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传输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本申请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拓展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Description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功能日渐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应用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用户会通过互联网应用对个人生活或者感悟的分享,此时用户需要经常使用到电子设备的摄像装置对身边的人或事进行记录。而因为电子设备作为一种随身设备,用户会要求电子设备本身具备良好的便携性的前提下同时具有强大的性能。
可是,对摄像装置提高成像质量需要占用大量的设备空间(例如提供更大的图像传感器、更多的光学镜片,这些都需要占用空间),而在用户要求机身越来越轻薄以及对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需求矛盾前,如何尽可能平衡这个需求矛盾是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的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包括:
第一壳体;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获取图像,并存储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传输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还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壳体;
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获取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获取系统,包括:
图像获取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可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为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图像获取设备从电子设备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来提高其成像质量。并且,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优化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过程,加强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工作的能力,大大拓展了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IC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式,其中相同的组件符号代表相同的组件,本发明的原理是以实施在一适当的运算环境中来举例说明。以下的说明是基于所例示的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其不应被视为限制本发明未在此详述的其它具体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Smart Phone),或者具有无线通信模块的便携式计算机,例如,平板电脑(TabletComputer)、笔记本电脑(Laptop)等,还可以是穿戴式、手持式的计算机,如智能穿戴设备(Smart wearer)、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屏10、中框20、电路板30、电池40以及后盖50。
其中,显示屏10安装在后盖50上,以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显示屏10作为电子设备100的前壳,与后盖50形成一收容空间,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其他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同时,显示屏10形成电子设备100的显示面,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显示屏10可以为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类型的显示屏。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上可以设置有玻璃盖板。其中,玻璃盖板可以覆盖显示屏10,以对显示屏10进行保护,防止显示屏10被刮伤或者被水损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显示屏10可以包括显示区域11以及非显示区域12。其中,显示区域11执行显示屏10的显示功能,用于显示图像、文本等信息。非显示区域12不显示信息。非显示区域12可以用于设置摄像模组、受话器、显示屏触控电极等功能组件。在一些实施例中,非显示区域12可以包括位于显示区域11上部和下部的至少一个区域。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显示屏10可以为全面屏。此时,显示屏10可以全屏显示信息,从而电子设备100具有较大的屏占比。显示屏10只包括显示区域11,而不包括非显示区域。此时,电子设备100中的摄像模组、接近传感器等功能组件可以隐藏在显示屏10下方,而电子设备100的指纹识别模组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100的背面。
中框20可以为薄板状或薄片状的结构,也可以为中空的框体结构。其中,中框20可以收容在上述显示屏10与后盖50形成的收容空间中。中框20用于为电子设备100中的电子元件或功能组件提供支撑作用,以将电子设备中的电子元件、功能组件安装到一起。例如,电子设备中的摄像模组、受话器、电路板、电池等功能组件都可以安装到中框20上以进行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20的材质可以包括金属或塑胶。
电路板3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路板3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路板30可以为电子设备100的主板。电路板30上设置有接地点,以实现电路板30的接地。电路板30上可以集成有马达、麦克风、扬声器、受话器、耳机接口31、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接口32)、摄像模组、距离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陀螺仪以及处理器等功能组件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同时,显示屏10可以电连接至电路板30。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路板30上设置有显示控制电路。所述显示控制电路向显示屏10输出电信号,以控制显示屏10显示信息。
电池40安装在上述收容空间内部。例如,电池40可以安装在所述中框20上,并随中框20一同收容在上述收容空间中。电池40可以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30,以实现电池40为电子设备100供电。其中,电路板30上可以设置有电源管理电路。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用于将电池40提供的电压分配到电子设备100中的各个电子元件。
后盖50用于形成电子设备100的外部轮廓。后盖50可以一体成型。在后盖50的成型过程中,可以在后盖50上形成后置摄像头孔、指纹识别模组安装孔等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盖50可以为金属后盖,比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后盖50的材料并不限于此,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后盖50可以为塑胶后盖,还例如后盖50可以为陶瓷后盖。再例如,后盖50可以包括塑胶部分和金属部分,后盖50可以为金属和塑胶相互配合的后盖结构。具体的,可以先成型金属部分,比如采用注塑的方式形成镁合金基板,在镁合金基板上再注塑塑胶,形成塑胶基板,以形成完整的后盖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天线组件60。所述天线组件60安装在后盖50内部。该天线组件60用于发射和/或接收无线信号,以实现电子设备100与基站或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参见图4,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设备的结构。
如图4所示,结合图5,所述图像获取设备200包括第一壳体210、摄像模组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其中,摄像模组包括摄像头221以及存储介质22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壳体210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壳体,该壳体材质可以是塑胶、陶瓷或者金属材质,其内部具有腔体,该腔体用于容纳摄像模组220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
所述摄像模组设于该第一壳体210内,用于获取图像,并存储该图像的图像数据。
具体的,该摄像模组220还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该图像传感器可以采用CMOS或者CCD等技术的图像传感器,用于获取外界的光线,并外界的光线处理以获得图像。该摄像模组22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控制将所获得的图像存储入存储介质222中,并可根据需要对该存储在存储介质222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读写控制。
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222可以为可拆卸结构或者是固定结构,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电池,该电池与摄像模组220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电连接,并为摄像模组220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供电,以使该图像获取设备200获得独立工作的能力。可以理解的,该电池可以与图像获取设备200的电源接口连接,以通过电源接口获得电源供应。
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传输所述图像数据,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其中,高载波频率可以是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无线传输的载波频率。高载波频率可以是某个明确的载波频率,也可以是一个载波频段,例如30GHz-300GHz,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
该近距离无线通信系统包括发送端设备200和接收端设备500。发送端设备200与接收端设备500可以现实非接触式的高速数据传输,可选地,在发送端设备200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中设有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芯片,也即IC芯片231。
结合图7,图中示出了IC芯片231的具体功能结构,包括无线通信子模块2311、无线传电子模块2312、处理子模块2313以及EHF天线2314。
其中,无线通信子模块2311用于控制或调制解调无线通信的信号,无线传电子模块2312用于控制或调制解调无线传电的电力传输。IC芯片231内封装极高频(Extremelyhigh frequency,EHF)天线2314,从而,发送端设备200可以基于高载波频率(例如,60GHz)实现高速的数据无线传输(例如,最高可达6GB/s的传输速度)。可选地,接收端设备500的IC芯片531内也可以封装EHF天线,从而,可以实现发送端设备200与接收端设备500之间的双向通信。可选地,发送端设备200与接收端设备500之间通过电磁信号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当然,该发送端设备200可以是图像获取设备,也可以是与该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或无线传电的电子设备,该接收端设备500同理。
可以理解的,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具有低功耗、体积小、传输速率快、非接触传输等优点,还可以实现即插即用模块的功能,可以大幅提高的信号完整性,支持更灵活的系统实现,降低待机功耗,增加带宽幅度与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兼容对高速视频信号的支持等特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高载波频率为60GHz。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端设备包括内部封装有EHF天线2314的IC芯片231。
例如,发送端设备包括独立的传输芯片,该独立的传输芯片为内部封装有EHF天线2314的IC芯片231,该独立的传输芯片的发射功率可以为60GHz的高频,从而,可以实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数据的快速传输(如,6GB/s的传输速度)。
在一些实现场景中,该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以通过摄像模组220获取外界的图像,并将该图像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当希望将图像获取设备200中存储的图像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上时,可以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与电子设备连接,并将该图像数据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传输至电子设备上,实现图像获取设备200以及电子设备之间的快速传输。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图像获取设备从电子设备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来提高其成像质量。并且,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优化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过程,加强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工作的能力,大大拓展了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如图8所示,结合图5,所述图像获取设备200包括第一壳体210、摄像模组220以及设备电路板230。其中,该第一壳体210包括第一连接部211,该第一连接部211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连接部211可以是通过卡扣、磁吸、限位或者是其他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使得该图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拆装。
摄像模组220,设于该第一壳体210内,用于获取图像,并存储该图像的图像数据。具体的,该摄像模组220可以接受第一控制模块232的控制,来通过摄像模组220中的图像传感器获取图像。
参考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200包括设备电路板230,该设备电路板230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第一控制模块232、电池234以及存储介质222。
该第一控制模块232设于该第一壳体210内,该第一控制模块232与该摄像模组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连接。可以理解的,该第一控制模块232可以控制该摄像模组和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执行不同的指令,如开启摄像模组中的摄像头221或者将存储在存储介质222的图像数据进行无线传输,本申请对具体的控制动作类型不作限定。
该存储介质222与第一控制模块232进行连接,以存储摄像模组所获取图像的图像数据。当第一控制模块232控制该摄像模组获取到图像后,可以将其直接存储入存储介质222中,或者经第一控制模块232处理后存储入存储介质222中,该图像数据可以接收第一控制模块232的调取。
结合图9,该图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设备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该控制方法可在第一控制模块中执行,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301、接收传输启动指令,根据传输启动指令启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
其中,传输启动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向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指令,也可以是图像获取设备满足一定条件后触发生成的指令,具体的指令接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定。
例如,当图像获取设备靠近该电子设备、且与该电子设备的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则可以触发生成或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传输启动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可以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并根据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来触发生成传输启动指令。具体的,该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该第一接近传感器设于第一连接部并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该第一接近传感器可以是利用红外光测距的红外光接近传感器,也可以是利用超声波测距的超声波接近传感器。可以理解的是,该第一接近传感器除了上述举例,还可以是利用其他特性测距的接近传感器,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当采用第一接近传感器获取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时,该控制方法在接收传输启动指令之前,还可以包括:
根据第一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信号,确定第一连接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根据第一连接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生成传输启动指令。
例如,当该第一接近传感器为红外接近传感器时,该第一接近传感器可以向第一连接部的前方发射接近信号,并接收该接近信号从物体反射回的反射信号。
若检测到该第一连接部靠近电子设备以后,可以确定该图像获取设备可能正准备与该电子设备进行连接。此时可以开始根据该第一连接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来判断是否需要预先启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若是则生成传输启动指令,以预先做好与电子设备之间连接通信的准备,提高连接响应速度。
302、检测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状态。
其中,该当前状态可以是图像获取设备的硬件或者软件的状态,如电量、存储空间、通过接近传感器检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或者是否在进行拍摄等。
例如,根据电量来确定是否需要从电子设备处获取电量,或者根据存储空间的大小确定是否需要将图像获取设备中的数据传输给电子设备等。可以理解的,该当前状态还可以是其他状态,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状态,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控制模块所寄存的硬件状态来进行获取。
例如,通过读取存储介质的驱动程序,可以获取到当前存储介质所存储的数据量,或者通过读取图像获取设备中的电池,来确定该图像获取设备中的电量大小。
当然,除了上述图像获取设备中当前状态的获取方式,还可以是其他具体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03、根据当前状态,控制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进行相应的无线通信。
其中,该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传输。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当前状态可以为设备存储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小;若数据量大于预设值,则控制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向电子设备发送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
具体的,图像获取设备在脱离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后,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无线控制或者是根据设备上的控制信号(例如按钮信号、触摸屏中的触摸信号等)自行获取图像。此时电子设备因为未能与图像获取设备进行连接,有可能不能对该存储的图像数据进行读取,可以将图像暂时存储在图像获取设备的存储介质中。
当图像获取设备通过第一连接部连接至电子设备,并检测到该图像获取设备已经与电子设备完成连接后,可以获取设备存储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小,并在当该数据量大小大于预设值时,主动将所存储的图像数据通过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传输至电子设备。
可以理解的,该预设值可以是预先设置的数据量阈值,例如10Mbit,或者是其他数值。
例如,若图像获取设备与该电子设备建立了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传输,此时检测到图像获取设备的存储介质中存储着1000Mbit数据量的图像数据,而设定的数据量阈值为50Mbit,则可以确定该图像获取设备已经存储了较大的数据量,此时可以将该图像数据主动传输至电子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图像获取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图像数据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设备间的对准要求高,传输过程可以包括:
在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被中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重新恢复之后,该图像获取设备查询记录的传输信息,该传输信息用于指示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
该图像获取设备向电子设备发送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
由此,实现发送端设备与接收端设备之间的断点续传。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近距离无线通信被中断之前,还包括:该图像获取设备将图像数据分割成若干数据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被分割成的若干数据块,可以使得每个数据块的传输时间小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预设时间可为1s或者是其他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查询记录的传输信息,包括:
该图像获取设备根据记录表查询记录的传输信息,该记录表包括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和/或图像数据中已经完成传输的数据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图像获取设备将所有图像数据传输至该电子设备后,可以主动删除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图像数据,以释放存储介质中的存储空间,为下一次图像数据的获取进行准备,避免因存储空间不足而造成的图像数据存储失败的情况。
通过在与该电子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传输后,检测图像获取设备的存储数据量,并主动将该图像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在短时间内快速将大量数据传输至电子设备。并且因为该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高传输速率特性,该图像获取设备还可以尽可能配置足够大存储空间的存储介质而无需担心传输时间过久的问题,即插即用,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设备过程中的时间成本。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图像获取设备从电子设备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来提高其成像质量。并且,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优化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过程,加强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工作的能力,大大拓展了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结合图10,该图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像获取设备控制方法的另一实现流程,该控制方法可在第一控制模块中执行,包括以下实现步骤:
401、检测第一连接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当前距离。
其中,该第一当前距离可以是任意值,如15c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第一当前距离,可以通过设置的接近传感器发射接近信号来对第一当前距离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检测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来实现检测第一当前距离。
402、当第一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传输启动指令;
其中,该传输启动指令可以是电子设备向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指令,也可以是图像获取设备满足一定条件后触发生成的指令,具体的指令接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不作限定。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结合图11,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任意数值,例如5-15cm。具体的,该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是大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实际连接距离,以使得当图像获取设备200靠近电子设备500时对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预启动。
当第一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传输启动指令。当生成传输启动指令后,可以对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预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距离可以提前检测到电子设备500的靠近,以预启动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并在到达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实际连接距离时正好或已经将其启动完成,以降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在连接过程中用于启动的耗费时长,提高该图像获取设备200的连接响应速度。
403、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500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
其中,该第二当前距离可以是任意值,如15cm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第二当前距离,可以通过设置的接近传感器发射接近信号来对第二当前距离进行检测,也可以通过检测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来实现检测第二当前距离。
404、当第二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建立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无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该第二预设距离可以设置成小于或等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500之间可正常进行无线连接的预设范围内。
例如,设备之间可正常进行无线连接的最大距离为3cm,则该第二预设距离可以设置成2cm,以保证当图像获取设备200处于第二预设距离内时设备之间的连接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二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该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以主动向电子设备500发送通信连接请求,并根据该电子设备500反馈的应答来建立连接。
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500进行连接的过程中,由于两个设备间的对准要求高,一般情况下需要主动检测电子设备500发送的连接信号来实现连接,在此时需要执行接收信号、判断信号匹配程度来确定是否可以较为稳定地进行无线连接、通信。但是,这过程可能需要耗费一定的处理资源以及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预设距离,并当第二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建立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无线连接,可以无需执行复杂的建立连接前的信号判断,从而使得在保证所建立的连接为稳定连接的前提下,降低建立连接的过程中所耗费的处理资源以及时间,提高设备间的连接效率。
由此可知,通过设置用于判断的第一预设距离以及第二预设距离,可以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电子设备之间处于恰当位置时,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执行预备启动、连接动作,可以有效减少用户的操作时间成本,大大提高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响应效率。
参考图12,该图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设备的再一结构。
如图12所示,该图像获取设备200除了包括第一壳体、摄像模组220、以及设备电路板230,该设备电路板230包括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第一控制模块232、存储介质222、电池234,该设备还包括第一接近传感器240以及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
其中,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与第一控制模块232连接,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
第一控制模块232,还用于:
通过第一接近传感器确定第一连接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若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与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
若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则建立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与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
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是任意数值,例如10cm等,该预设值可以是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的有效连接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可以采用WIFI、移动通信网络、蓝牙等数据传输方式,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该远距离通信的通信距离为大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有效传输距离的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可以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来进行通信,以获得低功耗、体积小、传输速率快、非接触传输的技术效果。
而若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因为该距离大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的有效连接距离,则可以采用距离较远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来进行通信,当然,该通信可以仅仅只是用于收发控制信号,也可以用于收发相对较少的图像数据。
例如,当图像获取设备200安置在电子设备上时,该第一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该图像获取设备20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为0,若预设值为2cm,则可以确定该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以提供数据的高速传输。
当用户将图像获取设备200单独拆卸使用时,该第一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该图像获取设备20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大于10cm,则可以确定该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该图像获取设备200处于第一无线传输模块231的最大连接距离之外,则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35建立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以保证该图像获取设备200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正常通信。
由此可知,通过同时在图像获取设备中设置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进行切换,最大程度保证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效果。
参考图13,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四结构。
图13中的电子设备500可以是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图1-3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该电子设备500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其中: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连接该第二壳体是图1-3实施例中所述的中框20或者是后盖50,该第二壳体可以是任意形状的壳体,该壳体材质可以是塑胶、陶瓷或者金属材质,其内部具有腔体,该腔体用于容纳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
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设于第二壳体内,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获取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
其中,高载波频率可以是能够实现高速的数据无线传输的载波频率。高载波频率可以是某个明确的载波频率,也可以是一个载波频段,例如30GHz-300GHz,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电子设备500可以是图5中的发送端设备200或者是接收端设备500。
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可以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组成图5中的无线通信系统,且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为同一结构,具体工作方式可参考针对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描述。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将图像获取设备从电子设备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来提高其成像质量。并且,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优化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过程,加强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工作的能力,大大拓展了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参考图14,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五结构。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连接部可以是通过卡扣、磁吸、限位或者是其他方式与电子设备进行可拆卸连接,以使得该图像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拆装。
其中,该设备电路板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第二控制模块532、电池534以及存储介质522。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500可以包括存储介质522,该存储介质522与第二控制模块532进行连接,以存储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参见图15,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
其中,电子设备500包括设备电路板530,该设备电路板530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第二控制模块532、电池534以及存储介质522。
该第二控制模块532,设于第二壳体内,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连接,该第二控制模块532用于:
接收传输启动指令,根据传输启动指令启动第三无线传输模块;
检测电子设备500的当前状态;根据当前状态,控制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图像获取设备进行相应的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赘述,该第二控制模块532执行的方法可以参考图8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所执行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32,还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第三当前距离;
当所述第三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所述传输启动指令。
其中,所述第三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32,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第四当前距离;
当所述第四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建立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其中,该建立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的过程,可以参考建立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的具体实现过程。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
可以理解的,为了避免赘述,上述实施例中该第二控制模块532执行的方法可以参考图9-10所述的第一控制模块所执行的控制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32,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电子设备500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电子设备500的当前电量值;
若所述当前电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值、且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电量值小于第二预设电量值,则控制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向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传电。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的无线传电过程,可以基于传统的无线传电标准进行无线传电。例如,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可以基于以下标准中的一种进行无线传电:QI标准、A4WP标准以及PMA标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该无线传电还可以基于自定义的私有标准或协议进行无线充电,如根据自定义的私有标准或协议识别待充电设备的类型,匹配待充电设备的功率等级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预设电量值与第二预设电量值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当大于第一预设电量值时,电子设备500应该保证该电量值可以正常供电并有电量盈余;而当图像获取设备的电量值小于第二预设电量值时可能不足以保持较长时间的供电。
例如,将第一预设电量值设为电子设备500的当前电量值与总电量值的比值为40%,将第二预设电量值设为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电量值与总电量值的比值为50。
则若电子设备500当前电量值与总电量值的比值大于40%、且该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电量与总电量值的比值小于50%时,可以通过无线传电将电子设备500的电能传输至图像获取设备,以保证图像获取设备的正常工作。
当然,上述取值均用于举例说明,该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由此可知,当该电子设备与该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根据自身以及图像获取设备的电量情况对该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传电,以保证图像获取设备的正常工作,可以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保持在较佳的电量状态,避免因为电量不足影响用户对图像获取设备的单独使用,提高图像获取设备的单独使用能力。
参考图15,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第六结构。
如图15所示,该电子设备500除了包括第二壳体以及设备电路板530,该设备电路板530包括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以及第二控制模块532、存储介质522以及电池534以外,该设备电路板530还包括:第四无线传输模块535,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32连接,用于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还包括第二接近传感器540,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并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532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距离;
该第二控制模块532,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540确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所述当前距离;
若所述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连接通信;
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四无线传输模块535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连接通信。
其中,该预设值可以是任意数值,例如10cm等,该预设值可以是第三无线传输模块的有效连接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四无线传输模块535可以采用WIFI、移动通信网络、蓝牙等数据传输方式,以实现远距离的通信。该远距离通信的通信距离为大于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有效传输距离的距离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时,可以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来进行通信,以获得低功耗、体积小、传输速率快、非接触传输的技术效果。
而若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因为该距离大于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的有效连接距离,则可以采用距离较远的第四无线传输模块535来进行通信,当然,该通信可以仅仅只是用于收发控制信号,也可以用于收发相对较少的图像数据。
例如,当图像获取设备安置在电子设备500上时,该第三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该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当前距离为0,若预设值为2cm,则可以确定该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连接,以提供数据的高速传输。
当用户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拆卸使用时,该第三接近传感器检测到该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当前距离大于10cm,则可以确定该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该图像获取设备处于第三无线传输模块531的最大连接距离之外,则通过第四无线传输模块535建立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连接,以保证该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500之间的正常通信。
由此可知,通过同时在图像获取设备中设置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第四无线传输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连接进行切换,最大程度保证图像获取设备与第四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效果。
参考图16,图中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获取系统的结构。
如图16所示,该图像获取系统包括图像获取设备200以及电子设备500,所述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与所述电子设备500进行连接并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图像获取设备200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200;
所述电子设备500为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或者是电子设备500。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以通过第一接连部,与电子设备500的第二连接部进行连接,从而组成统一的系统,该图像获取设备200与该电子设备500之间可以执行如上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无线通信。
例如,当图像获取设备200与电子设备500之间为已拆卸状态时,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以通过内置电池为摄像模组、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的正常工作提供电量,并可以实现独立工作,如通过摄像模组获取图像或者是受控执行其他动作。
当图像获取设备200与电子设备500之间为组合状态时,图像获取设备200可以将存储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传输到电子设备500中。或者电子设备500通过无线传电将电子设备500中的电量传输至图像获取设备200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可以包括以下操作方法:
当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图像获取指令;根据图像获取指令控制摄像模组进行图像获取;将获取到的图像数据通过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电子设备,并且不在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上对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存储。
如此可以使得在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处于组合状态下,将图像获取设备获取到的图像直接传到电子设备,不用占用自身的存储空间,以备图像获取设备单独使用时可以有更大的存储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除此之外该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可以执行上述举例的反向操作,本申请在此不作限定。
由此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获取系统中,通过将图像获取设备从电子设备中进行分离,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使得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在减少图像获取设备对电子设备占用空间的前提下,通过独立设置的图像获取设备来提高其成像质量。并且,采用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可以优化图像获取设备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使用配合过程,加强了图像获取设备单独工作的能力,大大拓展了图像获取设备的使用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上文针对结构相同的部件或者是其控制方法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与上文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所述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数据传输装置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所述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与电子设备连接;
摄像模组,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获取图像,并存储所述图像的图像数据;
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用于与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传输所述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中设有封装极高频天线的集成电路,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具体包括:将所述图像数据分割成数据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被中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重新恢复之后,查询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
第一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信号,确定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一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传输启动指令,对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预启动;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当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第二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建立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存储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若所述数据量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值、且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电量值小于第二预设电量值,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传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第一控制模块与所述摄像模组和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接收传输启动指令,根据所述传输启动指令启动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状态,所述当前状态为所述设备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若所述数据量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
当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时,接收所述电子设备发送的图像获取指令;
根据所述图像获取指令控制所述摄像模组进行图像获取;
将获取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传输至所述电子设备,并且不在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上对获取到的所述图像数据进行存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还包括:
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
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连接通信。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壳体,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连接;
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用于与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通信,以获取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发送的图像数据,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中设有封装极高频天线的集成电路,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将所述图像数据分割成数据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块,并在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被中断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重新恢复之后,查询传输信息,所述传输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所述图像数据中未完成传输的数据块;
第二接近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距离;
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信号,确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当前距离;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第三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距离时,生成传输启动指令,对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进行预启动;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距离大于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当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第四当前距离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距离时,建立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距离,且所述第二预设距离小于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预设的最大连接距离;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存储的图像数据的数据量,若所述数据量大于预设值,则控制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向所述电子设备发送存储的所述图像数据;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和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若所述电子设备的电量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电量值、且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电量值小于第二预设电量值,则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向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传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控制模块与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
接收传输启动指令,根据所述传输启动指令启动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
检测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当前状态;
根据所述当前状态,控制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无线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连接,用于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进行远距离无线通信;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第二接近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之间的所述当前距离;
若所述当前距离小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连接通信;
若所述当前距离大于预设值,则建立所述第四无线传输模块与所述图像获取设备的连接通信。
9.一种图像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图像获取设备以及电子设备,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并进行无线通信,所述无线通信为基于高载波频率的近距离无线通信;其中,
所述图像获取设备为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获取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为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
CN201810422222.0A 2018-05-04 2018-05-04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Active CN1104459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2222.0A CN110445905B (zh) 2018-05-04 2018-05-04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PCT/CN2019/085309 WO2019210861A1 (zh) 2018-05-04 2019-04-30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22222.0A CN110445905B (zh) 2018-05-04 2018-05-04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45905A CN110445905A (zh) 2019-11-12
CN110445905B true CN110445905B (zh) 2021-01-26

Family

ID=68386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22222.0A Active CN110445905B (zh) 2018-05-04 2018-05-04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45905B (zh)
WO (1) WO2019210861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33622A (zh) * 2014-11-06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4427056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照相摄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303204A (zh) * 2015-06-11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独立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独立摄像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20060630A (ko) * 2010-12-02 2012-06-12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진단용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CN201995033U (zh) * 2011-01-25 2011-09-28 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一种外置式摄像头
US10338873B2 (en) * 2015-02-27 2019-07-0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Waveguides in a computing device
CN105554455A (zh) * 2015-12-21 2016-05-04 上海顶竹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监控网络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791648A (zh) * 2016-03-28 2016-07-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外置摄像设备及其成像方法、智能设备、智能成像系统
CN107483861A (zh) * 2017-09-15 2017-12-15 赵立峰 一种录放像设备及视频文件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056A (zh) * 2013-09-10 2015-03-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照相摄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333622A (zh) * 2014-11-06 2015-02-04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和通信方法
CN106303204A (zh) * 2015-06-11 2017-01-0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独立摄像头的控制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独立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10861A1 (zh) 2019-11-07
CN110445905A (zh) 2019-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82397B (zh)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1013156A1 (zh) 蓝牙切换方法及蓝牙设备
WO2020224449A1 (zh) 一种分屏显示的操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98124B (zh) SIM卡和eSIM卡的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220304094A1 (en) Bluetooth Reconn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210899362U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0730021B (zh) 一种无线控制方法及设备
CN106203254B (zh) 一种调整拍照方向的方法及装置
CN110854977B (zh) 无线充电方法、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充电装置
CN113395685A (zh) 蓝牙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CN113922513A (zh) 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及电子设备
EP4171135A1 (en) Device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1835530A (zh) 群组加入方法及装置
CN113973398B (zh) 无线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芯片系统
EP3570404B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0912830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492678B (zh) 一种文件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002236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多功能卡及电子设备
WO2021129128A1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445905B (zh) 图像获取设备、电子设备及图像获取系统
CN114243162A (zh) 电池加热方法、装置和设备
WO2022068646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电子设备
CN210075302U (zh) 电子设备
CN113922522A (zh) 无线充电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9809A (zh) 终端及其输入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