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872B -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872B
CN110431872B CN201780088662.0A CN201780088662A CN110431872B CN 110431872 B CN110431872 B CN 110431872B CN 201780088662 A CN201780088662 A CN 201780088662A CN 110431872 B CN110431872 B CN 110431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group
type
pdu
type cell
group correspo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6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1872A (zh
Inventor
唐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31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1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Master-slave selection or change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根据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针对DC场景下,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终端设备通过该PDU的传输场景,触发不同的RLF操作,能够有效提高传输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属于数据链路层,用于为用户和控制数据提供分段和重传业务。具体地,RLC层的功能是由RLC实体来实现的。一个RLC实体可以配置成以下3种模式中的任意一种:透明模式确认(Transparent Mode,TM),非确认模式(Unacknowledged Mode,UM)和确认模式(Acknowledged Mode,AM)。其中,AM模式提供了所有的RLC功能,能够通过出错检测和重传,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在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技术中,UE对主小区组(MCG)以及辅小区组(SCG)的RLC层发生的最大重传次数都会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adio Link Failure,RLF);在处理RLF时,如果是MCG,则会发生释放RRC连接(RRC connection release)或者重建RRC连接(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如果是SCG,则会挂起(pending,即缓存在buffer中)所有的SCG传输。
可以发现,现有的技术方案有可能会出现上行数据传输失败,降低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例如,当配置数据(DRB)或者信令(SRB)只在SCG传输时,若SCG故障,会导致上行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有效提高传输数据的成功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
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针对DC场景下,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终端设备通过该PDU的传输场景,触发不同的RLF操作,能够有效提高传输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所述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包括:
若所述PDU对应小区组为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则重配置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则重配置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包括:
挂起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信令无线承载SRB,并恢复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
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能够有效提高传输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所述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包括: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则挂起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数据无线承载DRB,并恢复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
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通过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能够有效提高传输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重配置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重配置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包括:
挂起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信令无线承载SRB,并恢复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
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包括: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为辅小区组SCG,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为主小区组MCG。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其中,所述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以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其中,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
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以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其中,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生成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以便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其中,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收发器,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配置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实施例的指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至少一个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当所述代码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传输数据的方法中由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执行的各个过程。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前述所述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PDCP层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另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5G通信系统、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等。
本发明结合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描述了各个实施例。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或者具有基站功能的网络侧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GSM系统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
终端设备也可称为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线性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线性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等。
基于新空口(New Radio NR)技术,在DC场景下,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可以利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复制数据功能,进行数据复制(data duplication)传输。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传输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实施例中DC场景下的复制数据的传输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PDCP层的数据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1所示,PDCP层生成的数据(PDCP PDU和复制的PDCP PDU)分别传输到两个不同的RLC实体(RLC实体a和RLC实体b),这两个不同的RLC实体分别对应不同的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实体(MAC实体a和MAC实体b)映射到不同的小区组(MCG和SCG)。在本发明实施例中,PDCP层所生成的数据(PDCP PDU和PDCP PDU的复制数据)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RLC实体映射到不同的小区组,能够达到频率分集增益的目的,进而能够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具体地,每一子层会根据协议数据单元的数据的不同,发送到接收端的指定层。其中,进入每个子层未被处理的数据称为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经过子层处理后形成特定格式的数据被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也就是说,SDU是从高层协议传送到低层协议的信息单元,即,SDU的原数据是协议上层的PDU。换句话说,本层形成的PDU即为下一层的SDU。
例如,每个终端设备的每个逻辑信道都有一个RLC实体(RLC entity),RLC实体从PDCP层接收到的数据,或发往PDCP层的数据可以称为RLC SDU(或PDCP PDU)。RLC实体从MAC层接收到的数据,或发往MAC层的数据可以称为RLC PDU(或MAC SDU)。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RLC层位于PDCP层和MAC层之间,RLC层可以通过服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与PDCP层进行通信,并通过逻辑信道与MAC层进行通信。但本发明实施例不限于此。
但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如果SCG和MCG均不出现故障,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频率分集增益的方式,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如果SCG和/或MCG出现故障,同样有可能导致数据传输失败,进而降低数据传输的成功率。例如,当配置数据(DRB)或者信令(SRB)在SCG传输时,若SCG故障,会导致传输失败。
因此,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主要针对DC场景下,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adioLink Failure,RLF)时,终端设备通过该PDU的传输场景,触发不同的RLF操作,能够有效提高传输上行数据的成功率。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可以触发RLF。具体而言,MAC层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的目标在于实现非常快速的数据重传,其反馈出错率大概在1%左右。但是,对于某些业务,单独的MAC层的HARQ机制并不能达到传输要求。例如,TCP传输要求丢包率小于10-5。因此,可以通过RLC层的重传处理,进一步降低反馈出错率。
然而,为了避免RLC层无限制地重传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中定义了一个最大重传次数(maxRetxThreshold)。即,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时,触发终端设备进行RLF操作。
具体而言,每个需要重传的AMD PDU(例如,首次传输的RLC SDU或者重传无须分段的RLC SDU)都有一个相关联的RETX_COUNT(计数)。当发送端(RRC层)认为,当AMD PDU或AMDPDU分段需要重传时,如果该AMD PDU是第一次重传,则将该AMD PDU相关联的RETX_COUNT设置为0;如果不是第一次重传,并且该AMD PDU或AMD PDU分段并非已经处在等待重传的状态,则将RETX_COUNT加1;如果RETX_COUNT=maxRetxThreshold,即达到了最大重传次数,则需要告诉上一层已经到了最大重传次数。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数据的方法100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该方法100包括:
110,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RLF时,确定该PDU上行数据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120,根据该PDU上行数据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RLC层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RLF时,确定该PDU上行数据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然后,根据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
为便于理解,下面以SCG为第一类型小区组,以MCG为第二类型小区组进行示例性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不局限于此。例如,该第一类型小区组也可以是任意形式的用于传输信令的物理层载波对应的小区组,该第二类型小区组可以是任意形式的用于传输信令和数据的物理层载波对应的小区组。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DC场景下,主小区组(MCG)以及辅小区组(SCG)的RLC层发生的最大重传次数都可以触发RLF。也就是说,M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可以触发RLF;S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也可以触发RLF。
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小区组可以与物理层载波一一对应。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可以理解为用于传输该PDU的物理层载波对应的小区组。例如,PDU对应的小区组为MCG,可以理解为用于传输该PDU的物理层载波对应的小区组为MCG。
下面分别针对PDCP在不同场景下,第一类型小区组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终端设备处理RLF的方法进行说明。
作为一个实施例,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DC的SRB复制(duplication)场景。具体地,不同的RLC实体的PDU对应不同的小区组,且某个AMD 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可选地,若该PDU对应小区组为该第一类型小区组,则重配置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连接。具体而言,终端设备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信令无线承载(Signaling RadioBearer,S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其中,该RRC重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失败信息。
例如,假设该第一类型小区组为SCG,该第二类型小区组为MCG。则S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终端设备重配置该SCG的RRC连接。具体地,终端设备挂起该SCG的SRB,并恢复MCG的SRB;在该MCG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SCG的RRC重配置信息。其中,该RRC重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SCG的失败信息。
可选地,若该PDU对应的小区组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例如,假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为MCG,则M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终端设备释放该MCG的RRC连接或者重建该MCG的RRC连接。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换句话说,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DC的DRB复制(duplication)场景。具体地,不同的RLC实体的PDU对应不同的小区组,且某个AMD 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可选地,若该PDU对应的小区组为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终端设备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PDU。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重配置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S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
例如,假设该第一类型小区组为SCG,该第二类型小区组为MCG。则S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终端设备可以挂起该SCG的DRB,并恢复MCG的DRB;在该MCG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PDU。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重配置该SCG的RRC连接。具体地,终端设备挂起该SCG的SRB,并恢复MCG的SRB;在该MCG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SCG的RRC重配置信息。其中,该RRC重配置信息可以包括该SCG的失败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若该PDU对应的小区组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具体而言,针对PDCP在不同场景下,第二类型小区组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终端设备都可以释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RRC连接或者重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RRC连接。
例如,假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为MCG。不管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还是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如果MCG对应的RLC实体的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那么,终端设备都可以释放该MCG的RRC连接或者重建该MCG的RRC连接。应理解,释放RRC连接以及重建RRC连接可以使用现有的释放方法或者重建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地,终端设备在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之前,还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然后,终端设备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该终端设备确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以便该终端设备在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根据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
其中,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可选地,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配置信息。换句话说,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配置信息。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2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所示,该终端设备200包括:
确定单元210,用于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或第二类型小区组,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处理单元220,用于根据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
可选地,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激活状态。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
若该PDU对应小区组为该第一类型小区组,则重配置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更具体用于:
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信令无线承载S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
可选地,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该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
若该PDU对应的小区组为该第一类型小区组,则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数据无线承载D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该PDU。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还用于:
重配置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
挂起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信令无线承载SRB,并恢复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在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SRB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RRC重配置信息。
可选地,该处理单元220具体用于:
若该PDU对应的小区组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类型小区组为辅小区组SCG,该第二类型小区组为主小区组MCG。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其中,确定单元210具体用于:
根据该配置信息确定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配置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单元210和处理单元22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接收单元可由收发器实现。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300可以包括处理器310、收发器320和存储器330。其中,存储器3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3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终端设备3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300能够实现前述图1和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400的示意性框图。
如图3所示,该网络设备400包括:
生成单元410,用于生成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协议数据单元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以便该终端设备在该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该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根据该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该RLF,其中,该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该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该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
发送单元420,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配置信息。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420具体用于:
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该RRC信令包括该配置信息。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生成单元410可以由处理器实现,发送单元420可由收发器实现。如图6所示,网络设备500可以包括处理器510、收发器520和存储器530。其中,存储器530可以用于存储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存储处理器510执行的代码、指令等。网络设备5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相连,其中,总线系统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
图6所示的终端设备500能够实现前述图1和图2的方法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注意,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 RAM)。应注意,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实施例。
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又例如,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类型小区组和第二类型小区组,但这些类型小区组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类型小区组彼此区分开。
又例如,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在......时”可以被解释成为“如果”或“若”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具有第一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的终端设备执行,包括:
在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第一类型小区组和对应于所述第二RLC实体的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为辅小区组SCG,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为主小区组MCG;
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
其中,在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所述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
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包括: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则挂起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数据无线承载DRB,并恢复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
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包括: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其中,所述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实体和第二RLC实体,并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在无线链路层控制协议RLC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时,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包括对应于所述第一RLC实体的第一类型小区组和对应于所述第二RLC实体的第二类型小区组,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类型和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类型不同,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为辅小区组SCG,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为主小区组MCG;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处理所述RLF,
其中,在所述PDU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最大重传次数,并触发所述RLF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的数据复制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则挂起所述第一类型小区组的数据无线承载DRB,并恢复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
在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DRB上,向网络设备发送所述PDU。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若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则释放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者重建所述第二类型小区组的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之前,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终端设备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其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PDU对应的小区组的类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包括所述配置信息。
CN201780088662.0A 2017-07-27 2017-07-27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ctive CN11043187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94763 WO2019019120A1 (zh) 2017-07-27 2017-07-27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872A CN110431872A (zh) 2019-11-08
CN110431872B true CN110431872B (zh) 2022-10-28

Family

ID=65039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662.0A Active CN110431872B (zh) 2017-07-27 2017-07-27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18256B2 (zh)
EP (1) EP3611954B1 (zh)
CN (1) CN110431872B (zh)
WO (1) WO20190191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1065B2 (ja) * 2018-10-30 2023-06-30 京セラ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装置
CN111465119B (zh) * 2019-03-28 2023-02-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方法、信息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1168805A1 (en) * 2020-02-28 2021-09-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Handling errors in feedback messages
CN115777184A (zh) * 2020-06-29 2023-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重传方法和装置
CN115412970A (zh) * 2021-05-28 2022-11-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690A (zh) * 2013-10-21 2016-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双连接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706387A (zh) * 2013-11-01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重新配置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TW201637509A (zh) * 2015-03-04 2016-10-16 高通公司 雙鏈路交遞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09688B2 (en) 2010-04-05 2017-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relay startup and radio link failure (RLF) handling
CN103581941B (zh) 2012-07-31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链路失败rlf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080102B (zh) 2013-03-26 2018-03-2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针对无线链路失败的网络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KR102037389B1 (ko) * 2013-04-05 2019-10-28 주식회사 팬택 이중 연결성을 지원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링크 제어 방법 및 그 장치
WO2015020321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operation related to radio link failur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KR20150090816A (ko) 2014-01-29 2015-08-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수의 캐리어를 이용하는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01253B (zh) * 2014-05-09 2020-04-24 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在双连接系统中使用的方法、主基站和用户设备
US20180367288A1 (en) * 2017-06-16 2018-12-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ynamic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of packet duplication
EP3606134B1 (en) * 2017-07-24 2021-03-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radio link failur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612775B (zh) * 2017-07-24 2024-03-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060224A1 (en) * 2018-09-19 2020-03-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59690A (zh) * 2013-10-21 2016-06-08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双连接中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05706387A (zh) * 2013-11-01 2016-06-2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重新配置承载的方法及设备
TW201637509A (zh) * 2015-03-04 2016-10-16 高通公司 雙鏈路交遞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 36.331 V14.3.0;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Protocol specification(Release 14)";3gpp;《3gpp》;20170713;第5.3.7-5.6.13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11954B1 (en) 2021-12-22
US20200177316A1 (en) 2020-06-04
EP3611954A1 (en) 2020-02-19
EP3611954A4 (en) 2020-04-22
US11218256B2 (en) 2022-01-04
CN110431872A (zh) 2019-11-08
WO2019019120A1 (zh) 2019-01-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87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03322B1 (en) Handling of pdcp duplication and data recovery i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CN110622538B (zh) 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的重复和rlc操作
US10772155B2 (en)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KR101051595B1 (ko) Rlc 윈도우 사이즈 재구성
KR102320568B1 (ko) 데이터 처리 방법과 장치,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09451593B (zh) 处理用于无线承载的承载型态改变的装置及方法
CN110463239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EP3687239B1 (en) Path switching metho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terminal device
EP3618332B1 (en) Cop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09661831B (zh) 数据复制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19090626A1 (zh) 重传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6601989A (zh)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6669100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