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1755A -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 Google Patents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1755A
CN110431755A CN201880019364.0A CN201880019364A CN110431755A CN 110431755 A CN110431755 A CN 110431755A CN 201880019364 A CN201880019364 A CN 201880019364A CN 110431755 A CN110431755 A CN 1104317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ignal
uplink beam
sent
transmission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93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1755B (zh
Inventor
K·查克拉博蒂
骆涛
X·F·王
M·P·约翰威尔逊
S·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4317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7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17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17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4Separate analysis of uplink or downlink
    • H04W52/146Uplink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06TPC algorithms
    • H04W52/16Deriving transmission power values from anothe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6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with a discrete range or set of values, e.g. step size, ramping or offsets
    • H04W52/367Power values between minimum and maximum limits, e.g. dynamic ran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8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 H04W52/42TPC being performed in particular situations in systems with time, space, frequency or polarisation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22Site diversity; Macro-diversity
    • H04B7/024Co-operative use of antennas of several sites, e.g. in co-ordinated multipoint or co-operative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涉及管理上行链路波束的传输。例如,第一装置可以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此后,第一装置可以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条件。条件可以包括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曝光(MPE)限制。因此,第一装置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Description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3月24日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交的临时申请No.62/476,373和于2018年2月2日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提交的非临时申请No.15/887,806的优先权和权益,它们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各个方面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但非排他地,涉及管理上行链路波束的传输。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多址无线通信系统中,几个设备与基站通信。在一些场景中,基站配备有多个发射天线和多个接收天线。一个示例是毫米波(mmW)系统,其中多个天线用于波束成形(例如,在30GHz、60GHz等的范围内)。这种基站可以以时分复用(TDM)或时分双工(TDD)方式与设备通信。例如,在TDM系统中,基站在第一时间间隔中向第一设备进行发送,然后在第二时间间隔中向第二设备进行发送。通常,到这两个设备的波束成形方向是不同的。结果,基站可以从第一时间间隔到第二时间间隔改变其波束成形设置。在另一示例中,在TDD系统中,基站可以使用两个空间波束和/或两个不同的频率资源同时(即,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通信。
图1示出了通信系统100,其中,mmW基站(BS)(或gNB)102经由不同的波束成形方向与第一mmW用户设备(UE)104和第二mmW UE106通信。如波束集合108所示,mmW基站102可以经由多个定向波束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通信。如波束集合110所示,第一mmW UE 104可以经由多个定向波束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通信。如波束集合112所示,第二mmW UE106可以经由多个定向波束中的任何一个进行通信。例如,基站102可以经由第一波束成形方向114与第一mmWUE 104进行通信,并且经由第二波束成形方向116与第二mmW UE 106进行通信。
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对来自无线设备的射频(RF)辐射施加了暴露限制。对于6GHz以下的频带,这被指定为特定吸收率(SAR),并且对于6GHz以上的频带,被指定为最大允许暴露(MPE)。可以理解,较高频率倾向于与皮肤表面相互作用,而较低频率倾向于在体积中被吸收。因此,SAR表示为每单位体积的功率,而MPE表示为每单位面积的功率。具体而言,关于毫米波系统的FCC MPE限制为1mW/cm2。国际ICNIRP限制更加宽松,为20mW/20cm2(不如FCC限制严格,因为可以在更广泛的区域内满足功率密度)。另外,对于UE,允许使用“占空比”进行平均。
由于mmW系统的自由空间损耗和其他损耗可能远高于6GHz以下系统的损耗,因此通常需要更高的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以进行传输。这通常通过使用天线阵列来将波束引导到期望的方向来实现。对于mmW系统(例如,24GHz-60GHz)中的UE级设备,FCC的当前EIRP限制为43dBm,并且对于“可移动”级设备(例如,家庭中使用的客户端设备(CPE)),EIRP限制为55dBm。虽然典型的UE(例如,智能电话、平板电脑等)设计实际上可以在远低于43dBm(例如26-30dBm)的情况下操作,但是仍然存在如下问题:在这些功率水平下,手持设备的指向人的身体/皮肤(或受保护的某个其他物体)的波束可能违反MPE限制。例如,对于FCC限制和35dBm EIRP,可能在距天线阵列高达15厘米(cm)的距离处违反MPE限制。因此,一致性的静态规则可能导致严重限制这些频带的价值。
在一些情况下,具有MPE限制的知识的UE可以检测与其自身的上行链路传输不满足限制相关联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UE可以自主地阻止上行链路传输以确保符合MPE限制。然而,仍然存在经由诸如BS的另一设备与无线网络通信的需要。
发明内容
以下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简化概要以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要不是对本公开内容的所有预期特征的广泛概述,既不旨在标识本公开内容的所有方面的关键或重要元素,也不是描述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或全部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形式呈现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各种概念,作为稍后呈现的更详细描述的序言。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通信的装置,其包括存储器设备和耦合到存储器设备的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在装置处进行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通信的装置。装置包括:用于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的单元;用于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的单元;用于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的单元,以及用于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的单元。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第一装置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通信的装置,其包括存储器设备和耦合到存储器设备的处理电路。处理电路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在装置处进行通信的方法,其包括: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被配置用于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用于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的单元;用于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单元;用于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的单元;以及用于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单元。
在一些方面,本公开内容提供了一种第一装置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通过阅读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这些和其他方面。通过结合附图阅读本公开内容的具体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特征和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尽管以下可以相对于某些实施方式和附图讨论本公开内容的特征,但是本公开内容的所有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本文讨论的有利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即,虽然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可以被讨论为具有某些有利的特征,但是根据本文讨论的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式也可以使用这样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以类似的方式,虽然某些实施方式可以在下面被讨论为设备、系统或方法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可以在各种设备、系统和方法中实现这样的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呈现附图以帮助说明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并且提供附图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各方面。
图1示出了采用其中可以实现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波束成形的示例性通信系统。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包括第一装置和第二装置的通信系统。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包括gNB和UE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某个其他方面的包括gNB和UE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另外方面的包括gNB和UE的通信系统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可支持通信的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硬件实施方式的方块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通信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可支持通信的装置(例如,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硬件实施方式的方块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通信过程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涉及管理上行链路波束传输。例如,装置可以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然后,装置可以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例如,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暴露(MPE)限制)。因此,装置可以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以及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另一示例中,该装置可以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然而,装置可以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因此,装置可以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
管理上行链路波束传输
图2示出了通信系统200,其包括第一装置202(例如,发送接收点(TRP)、gNB等)和第二装置204(例如,UE或CPE)。作为示例,第一装置202将被称为gNB 202,并且第二装置204将被称为UE 204。在初始呼叫建立阶段期间,gNB 202可以经由下行链路波束212发送信号,以尝试与UE 204建立通信链路。UE 204可以经由上行链路波束214发送相应的信号以使与gNB 202的通信链路闭合。在连接模式阶段,gNB 202和UE 204已经建立了与彼此的通信链路,并且可以分别经由下行链路波束212和上行链路波束214交换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数据。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重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数据活动期间,UE 204可以检测使上行链路波束214不可用的条件(阻塞条件)。在一方面,UE 204可以运行算法以检测由于邻近人体组织引起的阻塞条件。例如,UE 204可以检测到经由上行链路波束214发送信号将撞击人体的一部分(例如,UE的用户的手指或手)并且超过最大允许暴露(MPE)限制,例如,当UE的用户在语音/数据呼叫期间突然触摸/拿起UE时,使用户的手指或手非常接近UE的天线阵列。在这种情况下,UE 204可以立即或随后决定不能使用上行链路波束214。因此,UE204可以自主地阻止上行链路波束214。即,在经由上行链路波束214完成上行链路传输之前,UE 204可以决定避免发送,例如,以避免违反MPE限制。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MPE限制可以受到与例如最大允许发射功率、波束形状、波束方向或对人体组织的波束暴露(组织取向、组织距离等)有关的动态条件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对应于上行链路波束214的下行链路波束212可以不受阻塞条件的影响。例如,如果gNB 202使用与UE 204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波束的波束对不同的波束对(下行链路波束-上行链路波束组合)来发送下行链路波束,则这是可能的。在另一示例中,即使gNB 202和UE 204要使用相同的波束对来执行它们各自的传输,如果gNB 202和UE 204之间的距离足够大,使得下行链路波束212的功率太低而不能超过MPE限制,则下行链路波束212可以不受阻塞条件的影响。
第一装置202和第二装置204可以对应于例如图1的mmW BS 102和/或mmW UE 104及106。在一些方面,TRP可以指代结合特定物理小区的无线电头端功能的物理实体。该功能在一个或多个方面可以类似于(或并入)以下的功能:NodeB(NB)、增强型NodeB(eNB)、千兆比特NodeB(gNB)、无线电网络控制器(RNC)、基站(BS)、无线电基站(RBS)、基站控制器(BSC)、基站收发信台(BTS)、收发机功能(TF)、无线电收发机、无线电路由器、基本服务集(BSS)、扩展服务集(ESS)、宏小区、宏节点、家庭eNB(HeNB)、毫微微小区、毫微微节点、微微节点或某个其他类似实体。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包括gNB 202和UE 204的通信系统的图300。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当针对上行链路波束产生阻塞条件时,UE 204可以在向gNB202发送之前回退上行链路波束上的发射功率。
例如,在发生阻塞条件之前,UE 204可以以传输(Tx)功率=PT dBm发送上行链路波束216。在阻塞条件发生之后,UE 204可以以Tx功率=PT-X dBm发送上行链路波束214,其中UE 204确定功率回退需要为X dB。在该示例中,上行链路波束214指向与上行链路波束216相同的方向。在一方面,功率回退(X dB)可以由UE 204基于内部算法自主地确定,使得上行链路波束214上的传输不超过MPE限制。
图4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包括gNB 202和UE 204的通信系统的图400。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当针对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产生阻塞条件时,UE 204可以选择不同的上行链路波束以便向gNB 202进行传输。
例如,在发生阻塞条件之前,UE 204可以以Tx功率=PT,1dBm发送第一上行链路波束216(Tx波束1)。在发生阻塞条件(上行链路波束214)之后,UE 204可以选择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18(Tx波束2)并以Tx功率=PT,2dBm发送。在该示例中,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18可以指向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216不同的方向。可以使用UE设备内的相同或不同的天线子阵列来生成第二波束。值得注意的是,gNB 202可能不知道在UE 204处发生的波束改变,并且因此仍然可以使下行链路波束212指向原始方向。在一些场景中,与如上关于图3所述的降低上行链路发射功率相比,使用不同的上行链路波束进行传输可以导致更好的关闭通信链路和/或继续数据交换的机会,因为在发射功率降低和不匹配的波束方向之间可能存在折衷。
在一方面,选择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18,使得阻塞条件不再是问题。在一个示例中,选择方向和/或发射功率使得阻塞条件(例如,超过MPE限制)不再是问题。更具体地,这可以涉及为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18选择不会被诸如手指的人体部分遮挡的波束。在一方面,当gNB 202不知道在UE 204处发生的波束改变,并且仍然使下行链路波束212指向原始方向时,仍然可以建立UE 204和gNB 202之间的通信链路(或者UE 204和gNB 202之间的数据交换可以继续)。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18的方向和/或功率从原始上行链路波束214的改变程度足以使得它既避免阻塞条件又仍然能够使通信链路闭合(或数据交换继续)。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方面,gNB 202和UE 204可以决定一个或多个替代候选上行链路波束,用于在关于优选上行链路波束(例如,上行链路波束214)的发生阻塞条件的情况下使通信链路闭合(或继续数据交换)。例如,gNB 202可以调度在时间n+K2从UE 204接收上行链路波束214,其中n是当前时间,并且K2是由gNB 202和UE 204协商的参数。因此,如果UE204知道它可能无法在n+K2处使用优选TX波束,UE 204可以在n+K2之前发送指示信号(例如,调度请求(SR))以指示UE 204意图使用替代波束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例如,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探测参考信号(SRS)等)。值得注意的是,参数K2应该足够长以给UE 204足够的时间来通过调度请求向gNB202通知替代波束。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包括gNB 202和UE 204的通信系统的图500。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gNB 202和UE 204可以维护多个波束对。
数据传输可以通过优选的波束对进行。例如,优选波束对可以包括第一下行链路波束212(DL波束#1)和与第一下行链路波束212相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波束214(UL波束#1)。可以维护一个或多个备用波束对作为如果优选波束对被阻塞的退却选项。例如,退却波束对可以包括第二下行链路波束222(DL波束#2)和与第二下行链路波束222相对应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224(UL波束#2)。值得注意的是,多个波束对可以来自不同的传输点(TxPs)。虽然图5示出了发送多个下行链路波束(DL波束#1和DL波束#2)的单个TxP(单个gNB 202),但可以从两个或多个gNB发送多个下行链路波束。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如果UE 204确定优选波束对被阻塞,则UE204可以使用退却波束对发送阻塞的指示。gNB 202可以使用较低的占空比来监视退却波束对。UE 204可以使用上行链路控制信道(例如,经由调度请求)来指示阻塞事件。UE 204还可以指示从阻塞时刻开始的最大功率限制(即,指示优选波束对的质量)。例如,一旦阻塞条件(例如,MPE条件)不再存在,UE 204可以稍后指示更高的最大功率限制。
在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当应用于上面关于图3和4描述的技术时,退却波束对可能是有用的。例如,关于图3,UE 204可以使用退却波束对来提供与上行链路波束发射功率有关的反馈信息。gNB 202可以使用这样的信息来做出更好的功率控制决策。在另一示例中,关于图4,UE 204可以使用退却波束对来提供与优选上行链路波束被阻塞和/或使用替代候选波束来发送上行链路信号有关的反馈信息。gNB 202可以使用这样的信息来调整调度行为或探测用于UE 204的新波束。
在以下针对特定示例的描述和相关附图中说明了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设计替代示例。另外,将不详细描述或将省略公知的元件,以免使得本公开内容的相关细节难以理解。本文的教导可以根据各种网络技术来实现,包括但不限于第五代(5G)技术、第四代(4G)技术、第三代(3G)技术和其他网络架构。因此,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基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以FDD、TDD或两种模式)、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码分多址(CDMA)、演进数据优化(EV-DO)、超移动宽带(UMB)、IEEE 802.11(Wi-Fi)、IEEE802.16(WiMAX)、IEEE 802.20、超宽带(UWB)、蓝牙和/或其他合适的系统的网络。所采用的实际电信标准、网络架构和/或通信标准将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系统的总体设计约束。出于说明的目的,以下可以描述5G系统和/或LTE系统的环境中的各种方面。然而,应该理解的是,本文的教导也可以用于其他系统。因此,对5G和/或LTE术语的环境中的功能的提及应被理解为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技术、网络、组件、信令等。
第一示例性装置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被配置为进行通信的装置600的示例性硬件实施方式的方块图。装置6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UE、CPE、TRP、基站(BS)、eNode B(eNB)、gNode B(gNB)或支持无线通信的某个其他类型的设备内。在各种实施方式中,装置6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接入终端、接入点或某个其他类型的设备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装置6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传感器、娱乐设备、医疗设备或具有电路的任何其他电子设备内。
装置600包括通信接口(例如,至少一个收发机)602、存储介质604、用户接口606、存储器设备(例如,存储器电路)608和处理电路610(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接口606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辅助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触摸屏显示器、用于从用户接收输入或向用户发送输出的某个其他电路。
这些组件可以经由信令总线或其他合适的组件(总体上由图6中的连接线表示)彼此耦合和/或彼此电连通。信令总线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互连总线和桥接器,这取决于处理电路610的具体应用和总体设计约束。信令总线将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使得通信接口602、存储介质604、用户接口606和存储器设备608中的每一个耦合到处理电路610和/或与处理电路610电连通。信令总线可以还链接各种其他电路(未示出),例如定时源、外设部件、稳压器和电源管理电路等,这些是本领域公知的,因此,将不再进一步描述。
通信接口602提供用于通过传输介质与其他装置通信的手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602包括适于促进关于网络中的一个或多个通信设备的双向信息通信的电路和/或编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602适于促进装置600的无线通信。在这些实施方式中,通信接口602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612,如图6所示,用于无线通信系统内的无线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配置有一个或多个独立接收机和/或发射机,以及一个或多个收发机。在所示的示例中,通信接口602包括发射机614和接收机66。通信接口602用作用于接收的模块和/或用于发送的模块的一个示例。
存储器设备608可以表示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备。如所指示的,存储器设备608可以保留波束信息或功率信息618以及装置600使用的其他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存储器设备608和存储介质604实现为公共存储器组件。存储器设备608还可以用于存储由处理电路610或装置600的一些其他组件操纵的数据。
存储介质604可以表示用于存储编程(诸如处理器可执行代码或指令(例如,软件、固件)、电子数据、数据库或其他数字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机器可读和/或处理器可读设备。存储介质604还可以用于存储在执行编程时由处理电路610操纵的数据。存储介质604可以是可由通用或专用处理器访问的任何可用介质,包括便携式或固定存储设备、光学存储设备,以及能够存储、包含或携带编程的各种其他介质。
作为示例而非限制,存储介质604可以包括磁存储设备(例如,硬盘、软盘、磁条)、光盘(例如,压缩光盘(CD)或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智能卡、闪存设备(例如,卡、棒或键驱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寄存器、可移动磁盘以及用于存储可由计算机访问和读取的软件和/或指令的任何其他合适的介质。存储介质604可以体现在制品(例如,计算机程序产品)中。举例来说,计算机程序产品可包括封装材料中的计算机可读介质。鉴于上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介质604可以是非暂时性(例如,实体)存储介质。
存储介质604可以耦合到处理电路610,使得处理电路610可以从存储介质604读取信息和向存储介质604写入信息。即,存储介质604可以耦合到处理电路,以使得处理电路610至少可访问存储介质604,包括至少一个存储介质与处理电路610集成的示例和/或至少一个存储介质与处理电路610分离的示例(例如,驻留在装置600中,在装置600外部,分布在多个实体上,等等)。
当由处理电路610执行时,由存储介质604存储的编程使得处理电路610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存储介质604可以包括被配置用于调节处理电路610的一个或多个硬件块处的操作的操作,以及利用通信接口602利用它们各自的通信协议进行无线通信的操作。
处理电路610通常适于处理,包括执行存储在存储介质604上的这种编程。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代码”或“编程”应被广义地解释为包括但不限于指令、指令集、数据、代码、代码段、程序代码、程序、编程、子程序、软件模块、应用程序、软件应用程序、软件包、例程、子例程、对象、可执行程序、执行的线程、过程、功能等等,无论是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硬件描述语言还是其它的。
处理电路610被布置为获得、处理和/或发送数据,控制数据访问和存储,发出命令以及控制其他期望的操作。处理电路610可以包括被配置为在至少一个示例中实现由适当介质提供的期望编程的电路。例如,处理电路610可以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控制器,和/或被配置为执行可执行编程的其他结构。处理电路610的示例可以包括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组件、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设计用于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其任何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包括微处理器,以及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电路610还可以实现为计算组件的组合,例如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内核、ASIC和微处理器,或任何其他数量的不同配置。处理电路610的这些示例是用于说明,还可以设想在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内的其他合适的配置。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处理电路610可以适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任何或所有装置的任何或所有特征、过程、功能、操作和/或例程。例如,处理电路6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关于图1-5或7描述的任何步骤、功能和/或过程。如本文所使用的,关于处理电路610的术语“适于”可以指处理电路610被配置、使用、实现和/或编程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执行特定过程、功能、操作和/或例程中的一个或多个。
处理电路610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用作用于执行结合图1-5或7描述的任何一个操作的单元(例如,结构)。处理电路610用作用于发送的模块和/或用于接收的单元的一个示例。
根据装置600的至少一个示例,处理电路610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生成的电路/模块620、用于检测的电路/模块622、用于发送/避免的电路/模块624、用于调度的电路/模块626或用于维护的电路/模块628。
如上所述,当由处理电路610执行时,由存储介质604存储的编程使得处理电路610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当由处理电路610执行时,编程可以使处理电路610执行本文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关于图1-5或7描述的各种功能、步骤和/或过程。如图6所示,存储介质604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生成的代码630、用于检测的代码632、用于发送/避免的代码634、用于调度的代码636或用于维护的代码638。
第一示例性过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用于通信(或通信方法)的过程700。过程700可以在处理电路(例如,图6的处理电路610)内进行,该处理电路可以位于UE、CPE、TRP、BS、eNB、gNB或某个其他合适的装置中。当然,在本公开内容范围内的各个方面中,过程700可以由能够支持与通信相关的操作的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
在方块702处,装置(例如,UE或CPE)可以可选地调度以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发送与第二装置的信号。在方块704处,装置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
在方块706处,装置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例如,限制条件)。该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包括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暴露(MPE)限制。
在方块708处,装置基于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在一方面,装置避免在调度的特定时间发送信号。
在一方面,用于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由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在方块710处,装置可以可选地被配置用于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第二装置通信。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可以包括由第二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装置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因此,装置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第二装置指示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另外或可替换地,装置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第二装置指示当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时用于发送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在方块712处,装置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例如,该装置可以确定用于功率回退的量,使得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不超过MPE限制,从第一发射功率中减去功率回退的量以确定第二发射功率,并以第二发射功率经由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在另一示例中,该装置可以选择不超过MPE限制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并且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信号,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该装置还可以在调度的特定时间之前向第二装置指示除了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发送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在一方面,发送信号以与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在另一方面,发送信号以继续与第二装置建立的通信。
在一些方面,过程700可以包括上述操作的任何组合。
第二示例性装置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被配置为进行通信的装置800的示例性硬件实施方式的方块图。装置8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TRP、基站(BS)、eNode B(eNB)、gNode B(gNB)、UE、CPE或支持无线通信的某个其他类型的设备内。在各种实施方式中,装置8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接入终端、接入点或某个其他类型的设备中。在各种实施方式中,装置800可以体现或实现在移动电话、智能电话、平板电脑、便携式计算机、服务器、个人计算机、传感器、娱乐设备、医疗设备或具有电路的任何其他电子设备内。
装置800包括通信接口(例如,至少一个收发机)802、存储介质804、用户接口806、存储器设备808(例如,存储波束信息或功率信息818)和处理电路810(例如,至少一个处理器)。在各种实施方式中,用户接口806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辅助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触摸屏显示器、用于从用户接收输入或向用户发送输出的某个其他电路。通信接口802可以耦合到一个或多个天线812,并且可以包括发射机814和接收机816。图8的组件可以类似于图6的装置600的对应组件。
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处理电路810可以适于执行本文描述的任何或所有装置的任何或所有特征、过程、功能、操作和/或例程。例如,处理电路810可以被配置为执行关于图1-5或9描述的任何步骤、功能和/或过程。如本文所使用的,关于处理电路810的术语“适于”可以指处理电路810被配置、使用、实现和/或编程为根据本文描述的各种特征执行特定过程、功能、操作和/或例程中的一个或多个。
处理电路810可以是专用处理器,例如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用作用于执行结合图1-5或9描述的任何一个操作的单元(例如,结构)。处理电路810用作用于发送的单元和/或用于接收的单元的一个示例。
根据装置800的至少一个示例,处理电路810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发送的电路/模块820、用于接收的电路/模块822、用于确定的电路/模块824、用于调度的电路/模块826或用于维护的电路/模块828。
如上所述,当由处理电路810执行时,由存储介质804存储的编程使得处理电路810执行本文描述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当由处理电路810执行时,编程可以使处理电路810执行本文在各种实施方式中关于图1-5或9描述的各种功能、步骤和/或过程。如图8所示,存储介质804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发送的代码830、用于接收的代码832、用于确定的代码834、用于调度的代码836或用于维护的代码838。
第二示例性过程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一些方面的用于通信(或通信方法)的过程900。过程900可以在处理电路(例如,图8的处理电路810)内进行,该处理电路可以位于TRP、BS、eNB、gNB、UE、CPE或某个其他合适的装置中。当然,在本公开内容范围内的各个方面中,过程900可以由能够支持与通信相关的操作的任何合适的装置实现。
在方块902处,装置(例如,gNB)可以可选地调度以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接收与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在方块904处,装置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在方块906处,装置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第二装置的与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
在一方面,用于进行上行链路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在方块908处,装置可以可选地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第二装置通信。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可以包括由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第二装置发送的与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
在方块910处,装置确定将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来自第二装置的上行链路信号。例如,装置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从第二装置接收不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指示。在另一示例中,装置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从第二装置接收对用于发送上行链路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指示。
在方块912处,装置使用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第二装置接收上行链路信号。例如,装置可以以小于第一发射功率的第二发射功率经由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在另一示例中,装置可以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接收上行链路信号,其中,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装置还可以在调度的特定时间之前从第二装置接收除了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其中,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在一方面,接收上行链路信号以与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在另一方面,接收上行链路信号以继续与第二装置建立的通信。
在一些方面,过程900可以包括上述操作的任何组合。
附加方面
提供本文阐述的示例以说明本公开内容的某些概念。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这些仅仅是说明性的,并且其他示例可以属于本公开内容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文公开的方面可以独立于任何其他方面来实现,并且这些方面中的两个或多个可以以各种方式组合。例如,可以使用本文阐述的任何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者可以实践方法。另外,可以使用附加于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或除本文所阐述的一个或多个方面之外的其他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现这种装置或实践的这种方法。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理解的,贯穿本公开内容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扩展到任何合适的电信系统、网络架构和通信标准。作为示例,各个方面可以应用于广域网、对等网络、局域网、其他合适的系统或其任何组合,包括由尚未定义的标准描述的那些。
根据要由例如计算设备的元件执行的操作序列来描述许多方面。将认识到,本文描述的各种操作可以由特定电路执行,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图形处理单元(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各种其他类型的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或电路,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指令执行,或由两者的组合执行。另外,本文描述的这些操作序列可以被认为完全体现在任何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其中存储有相应的计算机指令集,这些计算机指令集在执行时将使相关的处理器执行本文所述的功能。因此,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体现,所有这些形式都被认为是在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内。另外,对于本文描述的每个方面,任何这样的方面的对应形式可以在本文中被描述为例如“被配置为执行所描述的操作的逻辑”。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表示下文所描述的信息和信号。例如,在以上描述通篇中可能提及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符号和码片可以用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磁性粒子、光场或光学粒子或者其任意组合来表示。
此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结合本文所公开方面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均可以实现成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二者组合。为了清楚地表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这种可互换性,上面在其功能方面对各种示例性的组件、方块、模块、电路和步骤进行了总体描述。至于这种功能是实现成硬件还是实现成软件,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对整个系统所施加的设计约束条件。熟练的技术人员可以针对每个特定应用,以变通的方式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不应将这种实施方式决策解释为脱离本公开内容的范围。
以上示出的组件、步骤、特征和/或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重新布置和/或组合成单个组件、步骤、特征或功能,或者体现在几个组件、步骤或功能中。还可以添加附加元件、组件、步骤和/或功能而不脱离本文公开的创新特征。以上示出的装置、设备和/或组件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特征或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本文描述的创新算法还可以在软件中有效地实现和/或嵌入在硬件中。
应当理解,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是示例性过程的说明。基于设计偏好,可以理解的是,可以重新排列方法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或层次。所附方法权利要求以示例性顺序呈现了各个步骤的元素,并且不意味着限于所呈现的具体顺序或层次,除非本文特别加以指出。
结合本文公开的方面所描述的方法、序列和/或算法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二者组合。软件模块可以驻留在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盘、CD-ROM或者本领域公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使得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可替换地,存储介质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
本文使用的词语“示例性”意味着“用作示例、实例或说明”。本文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方面不一定被解释为优选于或优于其他方面。同样,术语“方面”不要求所有方面都包括所讨论的特征、优点或操作模式。
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方面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这些方面。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说明。将进一步理解,当在本文中使用时,术语“包括”或“包含”指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组件或其组。此外,应理解,单词“或”具有与布尔运算符“OR”相同的含义,即,它包含“任一”和“两者”的可能性,并且不限于“异或”(“XOR”),除非另有明确说明。还应理解,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两个相邻词语之间的符号“/”具有与“或”相同的含义。此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诸如“连接到”、“耦合到”或“与……通信”的短语不限于直接连接。
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名称对元素的任何引用一般不限制这些元素的数量或顺序。相反,这些名称在本文中可以用作区分两个或多个元素或元素实例的便利方法。因此,对第一和第二元素的引用并不意味着在那里仅可以采用两个元素,或者第一元素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素之前。而且,除非另有说明,元素集合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元素。另外,在说明书或权利要求中使用的“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或“a、b、c或其任何组合”形式的术语表示“a或b或c或这些元素的任何组合”。例如,该术语可以包括a或b或c或a和b或a和c或a和b和c或2a或2b或2c或2a和b等。
本文中使用的术语“确定”包括各种各样的操作。例如,“确定”可以包括运算、计算、处理、推导、调查、查询(例如,在表格、数据库或其它数据结构中查询)、查明等。此外,“确定”可以包括:接收(例如,接收信息)、存取(例如,存取存储器中的数据)等。另外,“确定”还可包括解析、选择、挑选、建立等。
虽然前面的公开内容示出了说明性方面,但应该注意的是,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此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例如,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根据本文描述的各方面的方法权利要求的功能、步骤和/或操作不需要以任何特定的顺序执行。此外,虽然可能以单数形式描述或要求保护某些方面,但除非明确表述限于单数,否则复数也是可预期的。

Claims (30)

1.一种在第一装置处进行通信的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
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以及
使用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确定针对功率回退的量,使得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中减去针对所述功率回退的量以确定第二发射功率;以及
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包括:
选择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的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以及
以所述第一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调度以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发送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在所述特定时间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来发送,以及
其中,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包括在所述特定时间之前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除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项: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或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当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时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号被发送以进行以下操作:
与所述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或
继续与所述第二装置的已建立的通信。
9.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设备;以及
处理电路,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设备并被配置为:
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
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以及
使用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确定针对功率回退的量,使得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中减去针对所述功率回退的量以确定第二发射功率;以及
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选择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的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以及
以所述第一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调度以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发送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在所述特定时间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来发送,以及
其中,被配置为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特定时间之前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除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所述装置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进行以下操作中的至少一个操作: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或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当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时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信号被发送以进行以下操作:
与所述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或
继续与所述第二装置的已建立的通信。
17.一种第一装置的、存储计算机可执行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生成用于传输到第二装置的信号;
检测与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相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
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条件避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以及
使用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包括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超过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代码被配置为:
确定针对功率回退的量,使得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
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中减去针对所述功率回退的量以确定第二发射功率;以及
以所述第二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代码被配置为:
选择不超过所述最大允许暴露限制的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以及
以所述第一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所述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调度以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发送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信号,
其中,所述信号在所述特定时间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来发送,以及
其中,用于将所述信号发送到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代码还被配置为:在所述特定时间之前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除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用于进行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用于进行以下操作的代码:
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包括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所述第一装置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还包括用于进行以下各项操作中的至少一项操作的代码: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或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向所述第二装置指示当所述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时用于发送所述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
24.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信号被发送以进行以下操作:
与所述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或
继续与所述第二装置的已建立的通信。
25.一种用于通信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设备;以及
处理电路,其耦合到所述存储器设备并被配置为:
经由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第二装置,
扫描以第一发射功率经由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的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与所述下行链路信号对应的上行链路信号,
确定来自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将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来接收,以及
使用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第二上行链路波束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所述处理还被配置为:
以小于所述第一发射功率的第二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相同的方向。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以所述第一发射功率经由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其中,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指向与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不同的方向,
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调度以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针对特定时间接收与所述第二装置的所述上行链路信号,
其中,被配置为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在所述特定时间之前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对除了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之外的用于接收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的指示,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波束包括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波束。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用于进行所述上行链路信号通信的第一波束对包括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和与所述第一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所述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维护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以用于与所述第二装置进行通信,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包括由所述装置发送的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和由所述第二装置发送的与所述至少一个其他下行链路波束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其他上行链路波束。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中,被配置为确定的所述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进行以下各项操作中的至少一项操作: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对所述上行链路信号不经由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波束发送的指示;或
使用所述一个或多个其他波束对从所述第二装置接收对用于发送所述上行链路信号的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的指示。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上行链路信号被接收以进行以下操作:
与所述第二装置建立通信链路;或
继续与所述第二装置的已建立的通信。
CN201880019364.0A 2017-03-24 2018-02-05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Active CN1104317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76373P 2017-03-24 2017-03-24
US62/476,373 2017-03-24
US15/887,806 US10291309B2 (en) 2017-03-24 2018-02-02 Robust uplink beam management
US15/887,806 2018-02-02
PCT/US2018/016868 WO2018175002A1 (en) 2017-03-24 2018-02-05 Robust uplink beam manage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1755A true CN110431755A (zh) 2019-11-08
CN110431755B CN110431755B (zh) 2022-11-22

Family

ID=63581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9364.0A Active CN110431755B (zh) 2017-03-24 2018-02-05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91309B2 (zh)
EP (1) EP3602810B1 (zh)
CN (1) CN110431755B (zh)
WO (1) WO2018175002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350A (zh) * 2019-12-02 2020-04-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159284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pecific duty cycle
WO2021163943A1 (en) * 2020-02-20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 adjustment for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dition
WO2021163907A1 (en) * 2020-02-19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 aggregation adjustment for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dition
CN113382112A (zh) * 2020-02-24 2021-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89281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reporting
CN115176507A (zh) * 2020-03-06 2022-10-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允许暴露辅助信息报告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1978A1 (en) * 2015-01-05 2016-07-14 Ossia Inc.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human exposure to wireless energy in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environments
EP3639393B1 (en) * 2017-06-15 2021-08-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Beam selection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CN111492698A (zh) * 2017-11-09 2020-08-04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184863B2 (en) 2018-10-08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beam selection in millimeter wave subject to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straints
US10925007B2 (en) * 2018-11-02 2021-02-16 Apple Inc. Dynamic power reduction reques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1194031B2 (en) * 2018-11-27 2021-12-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techniques for 3D reconstruction with coordinated beam scan using millimeter wave radar
US11019575B2 (en) 2019-02-18 2021-05-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power of user equipment in mm wave wireless networks
CN114374403A (zh) * 2019-03-22 2022-04-19 成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设备
KR20200113856A (ko) * 2019-03-26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안테나 집합체를 구비한 전자 장치 및 상기 전자 장치의 전력 백오프 제어 방법
US11172531B2 (en) * 2019-03-28 2021-1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peration modes
KR20200114758A (ko) * 2019-03-29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최대 전송 전력 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1265068B2 (en) 2019-04-11 2022-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election in handhel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EP3963750A4 (en) * 2019-05-02 2022-12-21 Nokia Technologies Oy IMPROVING RACH OPERATION IN NEW RADIO AND RF EXPOSURE REQUIREMENTS
EP3970290A1 (en) * 2019-05-13 2022-03-23 Nokia Technologies Oy Handling of radio link failures in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544082B1 (ko) * 2019-05-27 2023-06-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5g 안테나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전자 장치
US10812125B1 (en) * 2019-05-31 2020-10-20 Intel Corporation Radiation exposure control for beamforming technologies
US11108459B2 (en) 2019-06-19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llimeter wave relay link discovery
US11594807B2 (en) 2019-06-26 2023-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of RF compliance for terminal
WO2021146934A1 (en) * 2020-01-21 2021-07-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ponding to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dition
US11916725B2 (en) * 2020-02-07 2024-02-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a duration of a resetting time period after uplink beam failure
WO2021159266A1 (en) * 2020-02-11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beam metrics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reporting
US20230022469A1 (en) * 2020-02-11 2023-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porting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N115298969A (zh) * 2020-02-11 2022-1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请求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以用于最大准许照射量报告的技术
WO2021164007A1 (en) * 2020-02-21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rebalancing in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event
US11910333B2 (en) * 2020-03-06 2024-0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MPE-aware transmission scheduling
US11758565B2 (en) * 2020-04-02 2023-09-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elec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for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event
KR20220015124A (ko) * 2020-07-30 2022-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빔 송신을 위한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11728849B2 (en) 2020-11-25 2023-08-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objective beam management
US11622288B2 (en) * 2021-06-03 2023-04-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blockage events as a cause for changes in rank information or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WO2024085906A1 (en) * 2022-10-21 2024-04-25 Google Llc Biological tissue detection using differential beamforming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551A (zh) * 2009-08-21 2012-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调式多点传输的多点均衡架构
US20120147801A1 (en) * 2010-11-04 201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backoff in power headroom report
US20120270519A1 (en) * 2011-03-04 201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limit back-off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mpliance
US20130271322A1 (en) * 2009-09-08 2013-10-17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ntrol
CN103891161A (zh) * 2011-10-19 2014-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16018121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beam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CN105580449A (zh) * 2013-09-27 2016-05-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双重连接性的功率控制和功率余量报告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81978A1 (en) 2000-10-31 2002-06-27 Peter Hou Antenna RF transmission safety system and method
US7570922B2 (en) 2002-08-08 2009-08-04 Rf Chec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ed radio frequency safety and regulatory compliance at wireless transmission sites
US8934937B1 (en) * 2010-01-22 2015-01-1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Using sensors to trigger transmit power management
EP2403302B1 (en) 2010-06-29 2017-01-04 Lg Electronics Inc. User equipment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 plurality of signals simultaneously using at least tw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chemes and method thereof
US9026059B2 (en) 2011-02-17 2015-05-05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Adaptive maximum power limiting using capacitive sens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US9331760B2 (en) 2014-05-28 2016-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veraging spatial/location/user interaction sensors to aid in transmit and receive-side beamforming in a directional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84551A (zh) * 2009-08-21 2012-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协调式多点传输的多点均衡架构
US20130271322A1 (en) * 2009-09-08 2013-10-17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 beamforming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ntrol
US20120147801A1 (en) * 2010-11-04 201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backoff in power headroom report
US20120270519A1 (en) * 2011-03-04 2012-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transmission power limit back-off for specific absorption rate compliance
CN103703840A (zh) * 2011-03-04 2014-04-02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针对比吸收率符合性的动态传输功率限值回退的系统和方法
CN103891161A (zh) * 2011-10-19 2014-06-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行链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580449A (zh) * 2013-09-27 2016-05-11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用于双重连接性的功率控制和功率余量报告
WO2016018121A1 (en) * 2014-07-31 2016-02-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beams in a beamforming based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R4-114481 "ULTD Transmitter characteristics: Transmit power"", 《3GPP TSG_RAN\WG4_RADIO》 *
NTT DOCOMO INC.: "RP-170439 "TR38.803 v2.0.0 on TR for Study 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F and co-existence aspects"", 《3GPP TSG_RAN\TSG_RAN》 *
NTT DOCOMO INC.: "RP-170736 "TP for TR 38.912: Radio transmission/reception"", 《3GPP TSG_RAN\TSG_RAN》 *
NTT DOCOMO等: "R2-112820 "Power management related PHR triggering condition"", 《3GPP TSG_RAN\WG2_RL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R1-110935 "Initial evaluation results for Phase 1"", 《3GPP TSG_RAN\WG1_RL1》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6350A (zh) * 2019-12-02 2020-04-2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066350B (zh) * 2019-12-02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1159284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specific duty cycle
WO2021163907A1 (en) * 2020-02-19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 aggregation adjustment for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dition
WO2021163943A1 (en) * 2020-02-20 2021-08-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m sweep adjustment for a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condition
CN115136670A (zh) * 2020-02-20 2022-09-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针对最大允许曝光条件的波束扫描调整
CN113382112A (zh) * 2020-02-24 2021-09-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发射功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76507A (zh) * 2020-03-06 2022-10-11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最大允许暴露辅助信息报告
WO2021189281A1 (en) * 2020-03-25 2021-09-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ximum permissible exposure report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2810A1 (en) 2020-02-05
CN110431755B (zh) 2022-11-22
EP3602810B1 (en) 2023-08-30
US10291309B2 (en) 2019-05-14
US20180278318A1 (en) 2018-09-27
WO2018175002A1 (en) 2018-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1755A (zh) 强健的上行链路波束管理
ES2925361T3 (es) Control de potencia de señal de referencia de sondeo para sistema inalámbrico de múltiples entradas y múltiples salidas
EP378084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9964513A (zh) 报告功率限制和对应的约束
JP7128263B2 (ja) 端末、基地局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2532284B (zh) 波束测量的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7852217A (zh) 无线网络中的波束检测与跟踪
CN106664149B (zh) 无线多址方案之间动态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04137611A (zh) 用于在无线接入网中自适应选择切换参数的用户设备及方法
CN107079513A (zh) 被配置用于报告双连接的非周期性信道状态信息的装置
CN108712776A (zh) 用于传送功率控制的方法与装置
WO2022016506A1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reporting associated with group information
CN114071615A (zh) 小区切换方法和终端
CN113973363A (zh) P-mpr报告的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200105895A (ko) 빔 선택 우선 순위
US10917895B2 (e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664497B1 (en)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apparatus
JP7263533B2 (ja) 端末、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WO2018000430A1 (en) Resource multiplexing and allocation schemes for uplink beam reference signal in massive mimo system
WO2022021152A1 (en) Method of beam state determination
WO2022237637A1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WO2023137767A1 (en) A method of sensing bas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network nodes
RU2795049C1 (ru) Терминал 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US20230328657A1 (en) Apparatu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WO2023169667A1 (e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ervice of cell-edge user equipment when served by a power limited base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