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30271A -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30271A
CN110430271A CN201910732808.1A CN201910732808A CN110430271A CN 110430271 A CN110430271 A CN 110430271A CN 201910732808 A CN201910732808 A CN 201910732808A CN 110430271 A CN110430271 A CN 110430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device
tested mobile
tested
idle state
unoccupi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2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雨辰
谢晓昕
黄卫
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7328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302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30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0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4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 H04L63/042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providing a confidential data exchange among entities communicating through data packet networks wherein the data content is protected, e.g. by encrypting or encapsulating the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包括: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本申请提供的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实现了移动设备的高效共享使用,提高了移动设备的重复使用率和管理的效率,避免了移动设备闲置浪费或重复购买消耗资金预算。

Description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移动设备的MDM(移动设备管理)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大型银行业务系统的移动端研发过程中,需要购买大量的移动设备参与开发测试,但这些移动设备分发到每个开发测试人员手里后,在设备的共享使用,设备的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管控方面都存在很多不可控制的内容,例如,一个项目开发测试完成后,移动设备会存在1-2个月不再使用的情况,而另外一个项目可能需要此类型号的移动设备,但项目组找不到可用的移动设备,由于设备资源而导致项目延期。因此,加强移动设备的利用率管理日益成为大型软件开发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移动设备的共享管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企业的研发成本。
移动设备的MDM技术是一种远程控制移动设备的技术,可以实现类似远程定位、远程锁屏的控制操作,在IOS设备方面,MDM技术需要配置一台MDM服务器,MDM服务器可以根据MDM服务的标准格式发送给移动设备指令完成对移动设备的管理,移动终端还需要到苹果官方的APNS服务上登记注册本移动设备为受管理的设备(监管模式),APNS服务主要为唤醒服务,在设定的时间内,由APNS服务唤醒受管理的移动设备,让移动设备主动去连接MDM服务器,使移动设备与MDM服务器建立起TLS的连接,并报告其状态是空闲的,此时MDM服务会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实现远程控制。安卓MDM技术只需要MDM服务与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配置后,移动终端一旦开启就与MDM建立了长连接,同时MDM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定主动与移动设备之间通讯,对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控制,MDM服务器与移动设备之间采用了多媒体隧道加密方式传递数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设备闲置、利用率低下并且闲置移动设备的信息对接不平等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包括: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包括:
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包括:
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将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并标记为非占用;
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申请人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包括:
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测试设备管理的装置,包括: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二次测试单元,用于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标记单元,用于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查找单元,用于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解锁密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二次测试单元,包括:
启动日志查询模块,用于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在一实施例中,标记单元,包括:
非占用标记模块,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用于将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并标记为非占用;
占用标记模块,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用于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解锁密码生成单元,包括:
编码生成模块,用于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利用了移动设备的MDM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定位、远程锁屏的控制操作,同时MDM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定主动与移动设备之间通讯,对移动端进行远程控制,MDM服务器与移动设备之间采用了多媒体隧道加密的方式传递数据,实现了对移动设备的闲置状态测试以及根据测试结果合理利用闲置移动设备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对移动设备做标记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移动设备管理装置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标记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移动设备管理方法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现有技术中,企业设备的共享使用存在很多不可控制的内容,例如一个项目开发测试完成后,项目开发用到的移动设备会存在1-2个月不再使用却占用的情况,这样就会出现其他研发项目需要此类型号的移动设备但却因为没有可使用的移动设备的情况,从而造成的项目延期。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该移动设备管理方法所应用的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WEB页面前端001、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和任务调度系统004、统计分析系统005以及MDM服务系统006。
WEB页面前端001与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相连,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和任务调度系统004三者相互连接,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和统计分析系统005相连,统计分析系统005和任务调度系统004相连,任务调度系统004和MDM服务系统006相连,MDM服务系统006与移动设备008进行信息传输,在IOS系统的环境下,还具备一个APNS服务007与MDM服务系统006和移动设备008分别相连。
WEB页面前端001与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连接,提供面向用户的输入及操作界面,同时用于显示处理结果。
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是一个流程控制系统,是一个可配置的内部流程流转系统,审批通过后,通过与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交互,可以动态生成一个包含申请员工用户编码加随机数的密码返回给WEB页面前端001。
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是移动设备各类信息集中管理的数据库系统,里面存储了移动设备的各类信息,包括设备型号、当前状态、当前使用部门、当前使用员工、当前使用员工编码等。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与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进行交互,主要提供指定型号移动设备状态信息,审批完成后,对具体型号的移动设备锁定并等待分配。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会与任务调度系统004交互,任务调度系统接收到操作远程移动设备的指令后,主动向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获取对应设备的各类信息。同时,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同统计分析系统交互,提供给统计分析系统各类信息。
任务调度系统004是衔接移动设备处理请求与实际完成请求的枢纽系统,实现从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获取的指令和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得到的数据信息,整合后,驱动MDM服务系统完成对移动设备的远程控制。
统计分析系统005对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系统按照设定的时间频率进行轮询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设置移动设备状态。同时,根据用户要求将最新数据统计后,在WEB页面前端001进行统一展示。
MDM服务系统006是一种安卓或者IOS等操作系统做远程移动终端控制的特定服务系统,MDM服务系统接收来自任务调度系统004的指令,对安卓或者IOS类移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
如图2所示,本申请基于上述系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该系统的移动设备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201: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统计分析系统005每隔一定的时间(可以为24小时,用户也可以自行配置其他合理的时间间隔频率)发起一次统计分析,分析各个移动设备的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系统005调用MDM服务系统006给被测试的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看被测试的移动设备是否有响应。
S202: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果被测试的设备没有响应,就记录本设备空闲状态1次,如果被测试的设备有响应,由于在实际情况中,部分有响应的设备实际上也是出于空闲状态的,因此要对有响应的设备进行二次测试,确定该设备是否真的处于非空闲状态。MDM服务器系统006查询该被测试移动设备中的启动日志,查看启动日志的名单内APP(应用软件)是否启动过。
S203: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统计分析系统005获取并统计被测试移动设备的空闲状态的次数,如果空闲状态的次数超过一定的次数,比如10次,则对该设备进行锁屏,同时在移动设备管理信息表里将该设备设置为非占用状态,反之,如果未超过10次,则将该设备设置为占用状态。
S204: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申请人在WEB页面前端001上申请使用某种特定型号的移动设备,申请报告在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中流转,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最终获得审批通过或者审批不通过的结果。审批通过后,移动设备管理审批系统002查询移动设备信息管理系统003当前是否有空闲且处于锁屏状态的该特定型号的移动设备。
S205: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果查找到了有符合申请条件的该型号的非占用且锁屏的设备,便根据申请人的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当解锁该设备后,该设备的标记更新为占用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包括:
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MDM服务器系统006查询该被测试移动设备中的启动日志,查看启动日志的名单内APP(应用软件)是否启动过,如果设备在24小时内没有使用过对应的APP,则记录本设备空闲状态1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包括如下步骤:
S301: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将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标记为非占用。
S302: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如果设备空闲状态的次数超过或等于预定值(可以为10次),对设备锁屏,并将该设备标记为非占用,如果设备空闲状态的次数没有超过10次,则进入下一个设备的统计查询工作中。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申请人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包括:
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为了使设备在被借用过程中只能由申请借用该设备的员工一人使用,所以获取该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这样就能确保该解锁密码只有申请人能掌握,其他员工无法解锁该设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实施例所述。由于该移动设备管理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产品智能推荐方法相似,因此移动设备管理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移动设备管理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以下所使用的,术语“单元”或者“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系统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装置,如图4所示,包括:
指令发送单元401,用于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二次测试单元402,用于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标记单元403,用于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查找单元404,用于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解锁密码生成单元405,用于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二次测试单元402具体用于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标记单元403,包括:
非占用标记模块501,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用于将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并标记为非占用。
占用标记模块502,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用于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在一实施例中,解锁密码生成单元405具体用于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移动设备的MDM技术是一种远程控制移动设备的技术,可以实现类似远程定位、远程锁屏的控制操作,在IOS设备方面,MDM技术需要配置一台MDM服务器,MDM服务器可以根据MDM服务的标准格式发送给移动设备指令完成对移动设备的管理,移动终端还需要到苹果官方的APNS服务上登记注册本移动设备为受管理的设备(监管模式),APNS服务主要为唤醒服务,在设定的时间内,由APNS服务唤醒受管理的移动设备,让移动设备主动去连接MDM服务器,使移动设备与MDM服务器建立起TLS的连接,并报告其状态是空闲的,此时MDM服务会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实现远程控制。安卓MDM技术只需要MDM服务与移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配置后,移动终端一旦开启就与MDM建立了长连接,同时MDM服务器可以根据设定主动与移动设备之间通讯,对移动终端进行远程控制,MDM服务器与移动设备之间采用了多媒体隧道加密方式传递数据。
本申请利用了MDM技术,实现了移动设备的高效共享使用,提高了移动设备的复用率和管理效率,同时根据MDM技术实现的远程定位信息统计,实现对移动设备的日常使用进行监管,提高了对移动设备日常使用的监管力度。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6,所述电子设备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处理器(processor)601、内存6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03、总线604和非易失性存储器605;
其中,所述处理器601、内存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所述总线6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处理器601用于调用所述内存602和非易失性存储器605中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S201: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S202: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S203: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S204: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S205: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中全部步骤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全部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下述步骤:
S201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S202如果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S203获取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S204在标记为非占用的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S205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硬件+程序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虽然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如实施例或流程图所述的方法操作步骤,但基于常规或者无创造性的手段可以包括更多或者更少的操作步骤。实施例中列举的步骤顺序仅仅为众多步骤执行顺序中的一种方式,不代表唯一的执行顺序。在实际中的装置或终端产品执行时,可以按照实施例或者附图所示的方法顺序执行或者并行执行(例如并行处理器或者多线程处理的环境,甚至为分布式数据处理环境)。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或等同要素。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说明书实施例时可以把各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也可以将实现同一功能的模块由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的组合实现等。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说明书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获取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在标记为非占用的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包括:
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包括:
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并标记为非占用;
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申请人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包括:
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所述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5.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发送单元,用于向被测试移动设备发送测试指令;
二次测试单元,用于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有响应,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进行二次测试,以确定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是否空闲;
标记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并根据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对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做相应的标记,标记包括:占用和非占用;
查找单元,用于在标记为非占用的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中查找符合申请需求的被测试移动设备;
解锁密码生成单元,用于根据申请信息生成解锁密码并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更新标记为占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测试单元具体用于:查询在预设的时段内被测试移动设备的启动日志中是否有应用启动记录,如果没有应用启动记录,记录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1次。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单元包括:
非占用标记模块,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不小于预定值,用于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屏锁并标记为非占用;
占用标记模块,如果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空闲状态次数小于预定值,用于将所述被测试移动设备标记为占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密码生成单元具体用于:获取申请人的员工编码并根据所述员工编码生成解锁密码。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
CN201910732808.1A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4302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2808.1A CN110430271A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2808.1A CN110430271A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30271A true CN110430271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13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2808.1A Pending CN110430271A (zh) 2019-08-09 2019-08-09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3027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167A (zh) * 2020-07-09 2020-10-30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对ios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装置、ios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07A (zh) * 2007-09-21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终端测试方法
CN101645983A (zh) * 2008-08-08 2010-02-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及使用其测试网络设备的方法
CN10169463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中设备分配方法
CN101834680A (zh) * 2010-05-18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038381A (zh) * 2013-03-07 2014-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的云测试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4410550A (zh) * 2014-12-10 2015-03-11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Web服务监控方法和Web服务监控装置
CN104503872A (zh) * 2014-12-04 2015-04-08 安一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5955880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分发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方法、系统及分发服务器
CN106408089A (zh) * 2016-08-26 2017-02-1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的测试设备监管方法
CN107678897A (zh) * 2017-09-18 2018-02-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US20180081775A1 (en) * 2016-09-20 2018-03-22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Test unit and test method for efficient testing during long idle periods
CN109245960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测试终端管理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28007A (zh) * 2007-09-21 2008-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终端测试方法
CN101645983A (zh) * 2008-08-08 2010-02-1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网络管理系统及使用其测试网络设备的方法
CN10169463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中设备分配方法
CN101834680A (zh) * 2010-05-18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038381A (zh) * 2013-03-07 2014-09-1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的云测试方法、系统、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04503872A (zh) * 2014-12-04 2015-04-08 安一恒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系统性能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410550A (zh) * 2014-12-10 2015-03-11 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Web服务监控方法和Web服务监控装置
CN105955880A (zh) * 2016-04-22 2016-09-21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分发自动化测试用例的方法、系统及分发服务器
CN106408089A (zh) * 2016-08-26 2017-02-15 隆鑫通用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的测试设备监管方法
US20180081775A1 (en) * 2016-09-20 2018-03-22 Rohde & Schwarz Gmbh & Co. Kg Test unit and test method for efficient testing during long idle periods
CN107678897A (zh) * 2017-09-18 2018-02-0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5960A (zh) * 2018-09-27 2019-01-18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测试终端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58167A (zh) * 2020-07-09 2020-10-30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对ios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装置、ios设备
CN111858167B (zh) * 2020-07-09 2023-12-19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对ios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的方法、装置、ios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37895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访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995736B (zh) 一种通用的工业物联网设备管理系统
CN100356739C (zh) 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8304473B (zh) 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法和系统
CN106713018A (zh) 消息队列业务数据调度及消息队列的实现方法
CN104580284A (zh) 业务分配装置和业务分配方法
CN105337755A (zh) 主从架构服务器及其处理业务的方法和处理业务的系统
CN103188101A (zh) 一种分布式采集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02932431A (zh) 一种基于消息路由的状态监测数据接口配置方法
CN104765641A (zh) 一种作业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9298937A (zh) 文件解析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03763353A (zh) 一种水利数据交换模型及方法
CN106713428A (zh) 应用于物联网自管理平台的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CN101977164A (zh) 一种SaaS模式下的数据交互方法及系统
CN110430271A (zh)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03399844B (zh) 报表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CN103561317B (zh) 一种条件接收卡cam及数据处理方法
CN103064688B (zh) 工作流通用服务的方法和系统
CN110232786B (zh) 取得或占用智能储物柜的空闲储物空间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30081A (zh) 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数据采集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0440802C (zh) 服务网格系统及处理作业的方法
CN106528157B (zh) 一种基于scxml标准的状态机工作流引擎
CN102298648A (zh) 开放式实时数据库跨进程访问方法
CN102063596B (zh) 动态评价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12800480A (zh) 一种安全计算机的用户数据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