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8897A -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8897A
CN107678897A CN201710842383.0A CN201710842383A CN107678897A CN 107678897 A CN107678897 A CN 107678897A CN 201710842383 A CN201710842383 A CN 201710842383A CN 107678897 A CN107678897 A CN 107678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equipment under
under test
response data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23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423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8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8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8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6Functional testing
    • G06F11/273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 G06F11/2736Tester hardware, i.e. output processing circuits using a dedicated service processor for te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36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CPU or processors
    • G06F11/224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CPU or processors in multi-processor systems, e.g. one processor becoming the test mas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代理服务器,包括: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本申请可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同时还可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多设备进行自动化测试的场景中,为获取被测设备的响应数据,通常需要逐一向被测设备发送测试命令,并等待固定响应时长后获取被测设备的响应数据。
一方面,由于被测设备对不同测试命令的响应时长可能不同,固定的响应等待时长可能会导致自动化测试的效率降低,例如,当被测设备响应测试命令的时间较短,小于设置的固定响应等待时长时,现有的方法可能会降低自动化测试的效率。
另一方面,有些被测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量较大,固定的响应等待时长可能会导致接收到的响应数据不完整,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以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及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代理服务器,包括:
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代理服务器,包括:
命令缓存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
结果返回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在本申请中,一方面,代理服务器可在被测设备空闲时将已缓存的测试命令发送给该被测设备,无需等待固定响应时长,因此可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另一方面,代理服务器还可将接收到的被测设备的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完整性,从而可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自动化测试的组网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确定被测设备完成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的一种确定被测设备完成响应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二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优选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的组网图,该自动化测试的组网环境包括:测试设备、代理服务器和网络设备,代理服务器与测试设备、网络设备可分别通过以太网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中通常指定有需要测试的网络设备,为便于区分,可将测试命令指定的网络设备称为被测设备,将未被测试命令指定的网络设备称为非被测设备,即将测试设备未发送测试命令的网络设备称为非被测设备。以下实施例均将以设备A是被测设备和设备B是非被测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代理服务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S201,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在自动化测试中,当测试设备需要对网络设备进行测试时,可向网络设备发送测试命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测试设备对被测设备A进行测试为例,在对被测设备A进行测试时,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可先由代理服务器接收并缓存在其为被测设备A设置的命令缓存区中。其中,上述命令缓存区可根据各被测设备的IP地址进行划分,代理服务器在接收到测试命令时,可根据测试命令的目的IP地址将测试命令缓存在对应的缓存区。
S202,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可为被测设备A设置状态标记,标记被测设备A的空闲与非空闲状态。例如,在初始时刻,代理服务器未向被测设备A发送测试命令时,其状态标记可默认为0或有效,表明当前被测设备A处于可接收测试命令的空闲状态;当代理服务器向被测设备A发送测试命令后,可更新其状态标记为1或无效,表明当前被测设备A正处于接受测试的非空闲状态。接着当被测设备A完成上述测试后,若代理服务器未缓存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则可将被测设备A的状态标记更新为0或有效,之后代理服务器即可基于上述状态标记指导后续缓存的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的发送;若代理服务器缓存有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则无需更新其状态标记,可继续向被测设备A发送已缓存的测试命令。
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被代理服务器缓存后,服务器可先查看该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A的状态标记,以确定被测设备A是否处于空闲状态。若查到当前被测设备A的状态标记为0或有效,表明被测设备A当前处于空闲状态,代理服务器可执行步骤S203;若查到当前被测设备A的状态标记为1或无效,表明被测设备A当前处于非空闲状态,代理服务器无需对上述测试命令进行操作,可继续缓存测试设备发送的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并监控被测设备A。
S203,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通过查看被测设备A的状态标记确定被测设备A当前处于空闲状态后,可将上述已缓存的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发送给被测设备A。
S204,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被测设备A接收到代理服务器发送的上述测试命令后,可针对该测试命令做出响应,并向代理服务器返回相应的响应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当被测设备A返回的响应数据量较大时,该响应数据通常会分多次返回给代理服务器,且在最后一次返回的响应数据中包含结束符,以表明被测设备A针对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已返回完毕。
另外,在实际应用中,为避免被测设备响应超时后,代理服务器无限时的等待,影响后续针对该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的发送,往往需要设置一预定响应时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可根据上述预定响应时长内能否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判断被测设备A是否完成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被测设备A是否完成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可通过图3所示的方法进行判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接收被测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
S302,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是否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向被测设备A发送测试命令后,可监控被测设备A的响应情况,当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时,可先判断从发送上述测试命令到接收到该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是否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若未超出上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可继续执行步骤S303;若超出上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可执行步骤S306。
S303,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S304,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S305,被测设备完成响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上述接收的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未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后,代理服务器可先将接收到的该响应数据缓存,之后可进一步检测该响应数据中是否有结束符判断被测设备A是否完成对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若检测到该响应数据中有结束符,表明代理服务器已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至此确定被测设备A完成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若未检测到该响应数据中有结束符,表明代理服务器还未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则可继续执行步骤S301。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理服务器确定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后,一方面,可基于预定策略将接收到的被测设备A的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其中,上述预定策略可以为:
代理服务器在确定接收到被测设备A的完整响应数据后,主动将上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
当代理服务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结果查询请求时,将上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
另一方面,代理服务器还可根据其当前是否缓存有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判断是否需要继续向被测设备A发送测试命令。若缓存有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则可依据代理服务器缓存上述测试命令的先后顺序,按照“先进先出”原则向被测设备A发送上述已缓存的测试命令。例如,假设当前缓存区缓存的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有3条,按测试命令缓存的先后顺序依次命名为命令1、命令2和命令3。在确定被测设备A完成针对已发送的的测试命令的响应后,代理服务器可继续向被测设备A发送命令1。当被测设备A完成针对命令1的响应后,可接着向被测设备A发送命令2,后续命令的发送以此类推。若未缓存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则代理服务器可将被测设备A标记为0或有效,以示被测设备A进入空闲状态,等待下一次测试。
S306,被测设备响应失败,清空缓存的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时,代理服务器确定被测设备A响应失败,此时代理服务器可能已缓存有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部分响应数据,也可能未缓存有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当代理服务器缓存有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部分响应数据时,可清空已缓存的上述被测设备A的部分响应数据,以避免对缓存空间的无效占用。当代理服务器未缓存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时,代理服务器可不进行清空缓存的操作。
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被测设备A是否完成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还可通过图4所示的方法进行判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缓存所接收的被测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代理服务器接收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后,可直接将上述响应数据缓存。
另一方面,当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时,代理服务器可查看对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的缓存情况。若缓存有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可继续执行步骤S402;若未缓存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则表明被测设备A对上述发送的测试命令响应失败。
其中,上述第二预定响应时长可与上述已设的第一预定响应时长相同,也可不同,此处不作特殊限定。
S402,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时,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S403,被测设备完成响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代理服务器缓存有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检测上述已缓存的响应数据中是否包含结束符判断被测设备A是否完成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其中,代理服务器可依据缓存上述响应数据的先后顺序依次检测上述已缓存的响应数据。若在上述缓存的响应数据中检测到结束符,表明代理服务器已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至此确定被测设备A完成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若在上述缓存的响应数据中未检测到结束符,表明代理服务器未接收到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则可确定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可继续执行步骤S404。
另外,在代理服务器确定被测设备A已完成针对上述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后,一方面可将接收到的被测设备A针对上述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发送给测试设备,另一方面还可根据是否缓存有针对被测设备A的测试命令判断是否继续向被测设备发送已缓存的测试命令。由于该步骤的详细操作与步骤S305所述相同,因此相关内容可参考上述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404,被测设备响应失败,清空缓存的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该步骤与S306所述相同。当确定被测设备A响应失败后,可清空缓存的被测设备A对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以避免对缓存空间的无效占用。
在上述实施例中,一方面,代理服务器可在确定被测设备空闲后向被测设备发送测试命令,并监控被测设备的响应情况,再通过检测接收的被测设备的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判断是否接收到被测设备针对已发送的测试命令的完整响应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代理服务器可将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完整性,从而提升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中代理服务器还可在被测设备空闲时将已缓存的测试命令发送给该被测设备,无需等待固定响应时长,因此可提高自动化测试的效率。
请参考图5,在本申请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自动化测试的方法,还可包括以下步骤:
S501,接收并缓存非被测设备发送的故障反馈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测设备A接受测试的过程中,代理服务器还可监控非被测设备B,接收并缓存非被测设备B发送的故障反馈数据。该故障反馈数据也可依据其数据量的大小一次或分多次发送给代理服务器。
其中,上述故障反馈数据可以是非被测设备B针对检测到的接口down或链路协议down等指定故障而做出的反馈。
S502,判断所述故障反馈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在该步骤中,代理服务器也可通过检测上述已缓存的故障反馈数据中是否包含结束符判断非被测设备B的故障反馈数据是否发送完毕。若在上述缓存的故障反馈数据中检测到结束符,则认为非被测设备B的故障反馈数据发送完毕,代理服务器已接收到非被测设备B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可继续执行步骤S503。
S503,将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返回给测试设备。
基于上述步骤,代理服务器确定接收到非被测设备B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后,可将所接收到的上述完整故障反馈数据主动返回给测试设备或在接收到测试设备的结果查询请求后返回给测试设备。
由此可知,应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可实现非被测设备上报检测到的故障信息。
与前述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化测试的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自动化测试的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代理服务器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代理服务器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自动化测试的装置所在代理服务器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6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出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代理服务器通常根据该代理服务器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化测试的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代理服务器,该装置可以包括:
命令缓存模块710,用于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状态判断模块720,用于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命令发送模块730,用于在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
结果返回模块74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命令发送模块730,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判断是否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
若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已缓存的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
若未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空闲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定策略,包括:
主动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当接收到测试设备的结果查询请求时,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请参考图8,在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结果接收模块840,用于接收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是否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
若所述响应时长未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果接收模块840,还用于:
若所述响应时长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请参考图9,在本申请实施例二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结果接收模块940,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后,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在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时,判断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中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若所述响应数据未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请参考图10,在本申请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故障反馈接收模块1010,用于在接收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故障反馈数据后,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
故障反馈返回模块1020,用于在确定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后,基于所述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故障反馈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其中,所述故障反馈数据由所述非被测设备在在检测到指定的故障时发送。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若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则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是否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
若所述响应时长未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响应时长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后,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在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时,判断所述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中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若所述响应数据未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还包括:
判断是否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
若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已缓存的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
若未缓存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空闲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接收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故障反馈数据后,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
在确定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后,基于所述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故障反馈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其中,所述故障反馈数据由所述非被测设备在检测到指定的故障时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策略,包括:
主动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当接收到测试设备的结果查询请求时,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8.一种自动化测试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代理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命令缓存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设备发送的测试命令后,缓存所述测试命令;
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
命令发送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测试命令指定的被测设备处于空闲状态时,将所述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并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非空闲状态;
结果返回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基于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响应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结果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的响应时长是否超出第一预定响应时长;
若所述响应时长未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果接收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响应时长超出所述第一预定响应时长,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结果接收模块,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响应数据后,缓存所述响应数据;
在到达第二预定响应时长时,判断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中是否包含结束符;
若所述响应数据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
若所述响应数据未包含结束符,则确定所述被测设备响应失败,并清空已缓存的针对所述测试命令的响应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命令发送模块还用于:
在接收到所述被测设备针对所述测试命令返回的完整响应数据后,判断是否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
若缓存有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已缓存的测试命令发送给所述被测设备;
若未缓存针对所述被测设备的测试命令,则将所述被测设备标记为空闲状态。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故障反馈接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故障反馈数据后,判断是否已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
故障反馈返回模块,用于在确定接收到所述非被测设备发送的完整故障反馈数据后,基于所述预定策略将所述完整故障反馈数据返回给所述测试设备;
其中,所述故障反馈数据由所述非被测设备在检测到指定的故障时发送。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策略,包括:
主动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当接收到测试设备的结果查询请求时,向测试设备返回所述已接收到的完整响应数据。
CN201710842383.0A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7678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2383.0A CN107678897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2383.0A CN107678897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8897A true CN107678897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36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2383.0A Pending CN107678897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889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271A (zh) * 2019-08-09 2019-11-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2307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器件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组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463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中设备分配方法
CN102394797A (zh) * 2011-11-16 2012-03-28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网络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377104A (zh) * 2012-04-19 2013-10-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9359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sting device and testing method for testing network function of to-be-tested device
CN104639379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代理方法及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94634A (zh) * 2009-10-30 2010-04-14 迈普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化测试系统中设备分配方法
CN102394797A (zh) * 2011-11-16 2012-03-28 深圳市赛格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入式网络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3377104A (zh) * 2012-04-19 2013-10-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测试方法及装置
US20140359359A1 (en) * 2013-05-30 2014-12-04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Testing device and testing method for testing network function of to-be-tested device
CN104639379A (zh) * 2013-11-06 2015-05-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代理方法及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30271A (zh) * 2019-08-09 2019-11-08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设备管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3032307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山东英信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器件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相关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01184B (zh) 链路的健康检查方法和装置
US8458298B2 (en) Failover in an internet location coordinate enhanced domain name system
CN106790758B (zh) 一种访问nat网络内部的网络对象的方法及装置
US798317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 network failure
US8687503B2 (en)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a failed network interface card within a team of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US7545741B1 (en) Technique for identifying a failed network interface card within a team of network interface cards
JP5742958B2 (ja)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経路設定方法
CN106656617A (zh)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9040039A (zh) 一种漏洞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040538B (zh) 一种互联网应用交互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76003A (zh) 会话劫持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200132A (zh) 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4495977B2 (ja) 多層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用再試行技術
CN107678897A (zh) 一种自动化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JP2005527899A5 (zh)
CN112000518A (zh) 应用程序故障风险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3457797B (zh) 一种rcpu端口有效性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12671574B (zh) 前后端联调方法、装置、代理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7823A (zh) 一种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06254384A (zh) 一种服务访问方法及装置
US7839765B2 (en) Advertising port state changes in a network
CN105703969B (zh) 诊断网络用户的可达性的方法、现场设备和基于ip的网络
CN112751724A (zh) 检测链路状态的方法及装置
CN106341342A (zh) 维持通信连接的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6230726A (zh) 转发路径的探测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