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9625A -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 Google Patents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9625A
CN110429625A CN201910479909.2A CN201910479909A CN110429625A CN 110429625 A CN110429625 A CN 110429625A CN 201910479909 A CN201910479909 A CN 201910479909A CN 110429625 A CN110429625 A CN 110429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ywheel
array
bus
mod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990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9625B (zh
Inventor
成子桥
李树胜
李光军
刘金晶
张晓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onghui Inter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onghui Inter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onghui Inter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owerChina Roadbridg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onghui Inter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990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9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9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9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9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9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0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coupled to flywhe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6Mechanical energy storage, e.g. flywheels or pressurised flui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用于完成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之间的对充对放电控制,实现飞轮储能之间的能量自循环流动,节省电能的同时可完成飞轮大功率充放电控制测试。该系统由两组飞轮阵列组成:飞轮阵列1、飞轮阵列2、网侧变流器PCS1和PCS2、一台PLC控制器,每组飞轮阵列由至少两台飞轮系统和一台网侧变流器PCS组成。单台飞轮阵列结构包括:市电电网、交流熔断器、交流空开、PLC控制器、网侧变流器PCS、飞轮储能变流器、电机、磁轴承及飞轮转子等。PLC控制器与PCS1、PCS2通过以太网总线连接,PCS与飞轮变流器之间通过CAN总线连接,可以进行实时控制指令和通信数据传送,完成充放电控制逻辑。本发明用于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系统的高效率对充对放电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背景技术:
磁悬浮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物理储能方式,它将电能转化为飞轮动能进行存储,与其它储能方式对比,飞轮储能技术具有能量和功率密度高、充放电迅速、无污染、寿命长且对易于维护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制动能回收、电网调频调峰、不间断电源以及大功率充放电场合。
为满足用户功率和容量要求,储能飞轮的单机功率通常设置为几百千瓦到几兆瓦水平,组成的飞轮阵列功率甚至可达到几百兆瓦。因此,飞轮单机在进行大功率充放电实验中,要求本地电网具备同等容量的加纳能力,而飞轮阵列进行同步工作时对电网容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飞轮大功率用电会向电网注入大量谐波和无功分量,污染电网的同时甚至导致电网瘫痪。为了进一步降低飞轮对电网的冲击和要求,可以采用多台飞轮组成阵列进行对充对放实验,即能量在飞轮之间循环流动,电网不直接参与飞轮之间的能量交换。在有些研究论文中,飞轮阵列的对充对放实验需要建立在同一条直流母线上,即一台PCS带几台飞轮组成的单组阵列,由PCS稳定直流母线电压,飞轮在直流侧完成能量循环流动。这种直流侧对充对放实验简单、有效,但只是对飞轮进行了测试,没有对网侧PCS的同步性进行测试,也没有实现整个系统级的充放电控制;同时,由PCS稳定直流母线电压,而飞轮并没有对直流母线电压进行控制,这样的放电测试是不完整的,在某些应用场合(比如不间断电源等)需要飞轮在市电掉电时完成对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控制。目前关于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系统级的对充对放电控制的研究较少,本发明从电网交流侧完成多组飞轮阵列的对充对放电控制,解决整个系统级的充放电测试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可用于完成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之间的对充对放电控制,实现飞轮储能之间的能量自循环流动,节省电能的同时可完成飞轮大功率充放电控制测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其特征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包括:市电电网、交流熔断器、交流空开、PLC控制器、网侧变流器、飞轮储能变流器、电机、飞轮转子及磁轴承。
本方法包含四种工作模式:预充模式、保持模式、对拖模式、反对拖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预充模式:第一步,闭合与市电电网连接的交流空开K1、K2和K3,此时PCS1和PCS2交流侧具备380VAC电压。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启动”控制命令,PCS1和PCS2完成“上电自检”和“直流预充”操作,此时与飞轮变流器连接的直流母线具备630VDC电压。
第三步,飞轮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建立后,飞轮阵列1和2分别完成“上电自检”过程,并通过CAN总线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正常”状态数据。
第四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系统上电正常状态后,PCS1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9000转,PCS2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4000转,飞轮阵列1和2接收到转速指令后回传当前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
第五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1和2回传的四组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后,通过CAN总线同步给四台飞轮发送“充电控制”命令。
第六步,飞轮阵列1和2的四台飞轮分别接收到“充电控制”命令后,即从当前转速向设定的转速值升速,同时回传转速的实时测量值。待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升速至9000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升速至4000转后,即完成飞轮阵列的预充模式,此后四台飞轮处于待机保持模式。
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和2完成预充模式后,分别在设定转速以较小电流稳速运行,或者阵列放电结束后,飞轮同样处于稳速保持模式。
对拖模式:第一步,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以太网总线通过不同的TCP/IP地址区分PCS的站地址。
第三步,PCS1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将PCS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同时通过CAN总线分别给飞轮1和飞轮2发送“放电控制”命令,CAN总线通过不同的ID号区分飞轮的站地址。
第四步,飞轮阵列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后,飞轮1和飞轮2检测到母线电压降低至放电阈值后(放电阈值610VDC),自动进入放电模式,同时由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1和2进行稳压(设定值为610VDC)。进入放电模式后,飞轮1和2能量由飞轮流向市电电网,放电功率取决于PCS设定的最大功率。
另一方面,当飞轮1和飞轮2接收到PCS1发送的“放电”控制命令后,也同步进入到放电模式。通过降低直流母线电压或者CAN通信控制命令发送,飞轮阵列1均可进入到放电模式,取决于两者的变化速率。
第五步,当飞轮阵列1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放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下降,直至4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转速进入4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1发送“放电结束”状态,PCS1自动将直流母线电压抬高至630VDC,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1放电过程结束。
第三步续,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通过CAN总线将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转速设定值设置为9000转,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650VDC不变。
第四步续,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即飞轮3和飞轮4接收到PCS2发送的9000转设定值后,自动由保持模式进入恒功率充电模式,充电功率取决于飞轮的最大输出功率。进入充电模式后,飞轮阵列1释放的能量即经过市电电网后流入飞轮阵列2进行存储。飞轮阵列1的放电功率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功率是基本一致的。
第五步续,当飞轮阵列2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充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上升,直至9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转速进入9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2发送“充电结束”状态,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2充电过程结束。
以上对拖实验,飞轮阵列1的放电过程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过程同步进行,可保证能量在两组阵列中进行流动,此时电网不参与能量回馈。
反对拖模式:完成对拖模式后,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飞轮1和飞轮2)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飞轮3和飞轮4)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反对拖模式的充放电过程与对拖模式类似。
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反对拖”控制命令后,飞轮阵列1以恒功率充电至9000转,飞轮阵列2以恒功率放电至4000转,之后两组阵列处于保持模式,具体过程同上。
所述的飞轮阵列1的放电过程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过程同步进行,可保证能量在两组阵列中进行流动,此时电网不参与能量回馈。其中,两组阵列充放电同步控制与能量补充控制如下:
同步控制:以对拖模式为例,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任务周期十几个微秒,对于整个系统响应时间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PCS1和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指令后,分别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CAN总线波特率1Mbps,在标准帧模式下通信时间几个毫秒左右,为此,飞轮阵列1和飞轮阵列2的同步时间在几个毫秒水平内。而且,飞轮电磁响应时间在十几到二十毫秒范围,完全可以接纳CAN总线通信延迟。
同时,在飞轮同步控制时,可以采用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自动完成飞轮的充放电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预充模式时,PCS1和PCS2分别控制两组直流母线电压630VDC(范围625V~635VDC),飞轮阵列1分别充电至9000转后处于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分别充电至4000转后处于保持模式。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PCS1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将飞轮阵列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同时,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将飞轮阵列2的直流母线电压抬高至660VDC。
第三步,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飞轮1和飞轮2)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放电电压(放电电压范围590V~610VDC),自动放电稳压610VDC,即直流母线电压处于590V~610VDC时,飞轮内置程序自动完成由保持模式向放电模式转换。
第三步续,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飞轮3和飞轮4)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抬至充电电压(充电电压范围650V~670VDC),自动充电至额定转速(额定转速已固化在飞轮程序中),即直流母线电压处于650V~670VDC时,飞轮内置程序自动完成由保持模式向充电模式转换。
在第三步飞轮自动充放电控制过程中,完全依据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完成充放电模式切换,由于电压信号采用模拟AD通道采集,采集速率几十兆赫兹,整个过程电压采集和模式切换时间都在微秒水平,完全可以实现飞轮之间的同步控制。
另一方面,在系统结构图中K1为市电电网交流接触器,具有一定的配置容量(低于一组飞轮阵列额定功率),如果在飞轮对充对放电控制过程中,两组飞轮阵列同步性较差,则电网参与能量循环深度较大,达到一定数值则K1断路保护;K1具有电压、电流和功率显示,可以此判断两组飞轮阵列的同步性能。同时,飞轮阵列中的两台飞轮的同步性可由CAN总线的通信速率保证,可以实时监测两台飞轮的转速变化速率考核同步性问题。
能量补充控制:以对拖控制为例,飞轮阵列1由9000转恒功率放电至4000转,飞轮阵列2由5000转恒功率充电至9000转,理论上两组阵列的能量消耗是一致的,电网可不参与能量流动过程。但实际上,由于飞轮自身损耗、电机控制效率和附加损耗等存在,两组阵列在对拖过程中会出现能量损失现象,即飞轮阵列1已放电至4000转,而飞轮阵列2只充电至8700转左右,损失的能量以电机热能消耗。
因此,当一组阵列放电结束后,另一组阵列未充电至额定转速时,需要电网对该组阵列进行能量补充,此时能量由电网流入飞轮阵列,在能量补充控制中,飞轮阵列进入预充模式,充电功率可设置为较小值。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实现了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系统级的对拖充放电控制,降低了对电网的冲击和容量的要求,解决了传统直流侧并机无法实现系统级测试的问题、以及飞轮无法进行放电稳压功能的测试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过程的同步性策略,给出了总线的选用方式,均为成熟、可靠技术,进一步拓展了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的大规模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包括:市电电网、交流熔断器、交流空开、PLC控制器、网侧变流器、飞轮储能变流器、电机、飞轮转子及磁轴承。
本方法包含四种工作模式:预充模式、保持模式、对拖模式、反对拖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预充模式:第一步,闭合与市电电网连接的交流空开K1、K2和K3,此时PCS1和PCS2交流侧具备380VAC电压。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启动”控制命令,PCS1和PCS2完成“上电自检”和“直流预充”操作,此时与飞轮变流器连接的直流母线具备630VDC电压。
第三步,飞轮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建立后,飞轮阵列1和2分别完成“上电自检”过程,并通过CAN总线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正常”状态数据。
第四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系统上电正常状态后,PCS1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9000转,PCS2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4000转,飞轮阵列1和2接收到转速指令后回传当前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
第五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1和2回传的四组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后,通过CAN总线同步给四台飞轮发送“充电控制”命令。
第六步,飞轮阵列1和2的四台飞轮分别接收到“充电控制”命令后,即从当前转速向设定的转速值升速,同时回传转速的实时测量值。待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升速至9000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升速至4000转后,即完成飞轮阵列的预充模式,此后四台飞轮处于待机保持模式。
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和2完成预充模式后,分别在设定转速以较小电流稳速运行,或者阵列放电结束后,飞轮同样处于稳速保持模式。
对拖模式:第一步,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以太网总线通过不同的TCP/IP地址区分PCS的站地址。
第三步,PCS1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将PCS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同时通过CAN总线分别给飞轮1和飞轮2发送“放电控制”命令,CAN总线通过不同的ID号区分飞轮的站地址。
第四步,飞轮阵列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后,飞轮1和飞轮2检测到母线电压降低至放电阈值后(放电阈值610VDC),自动进入放电模式,同时由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1和2进行稳压(设定值为610VDC)。进入放电模式后,飞轮1和2能量由飞轮流向市电电网,放电功率取决于PCS设定的最大功率。
另一方面,当飞轮1和飞轮2接收到PCS1发送的“放电”控制命令后,也同步进入到放电模式。通过降低直流母线电压或者CAN通信控制命令发送,飞轮阵列1均可进入到放电模式,取决于两者的变化速率。
第五步,当飞轮阵列1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放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下降,直至4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转速进入4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1发送“放电结束”状态,PCS1自动将直流母线电压抬高至630VDC,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1放电过程结束。
第三步续,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通过CAN总线将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转速设定值设置为9000转,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650VDC不变。
第四步续,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即飞轮3和飞轮4接收到PCS2发送的9000转设定值后,自动由保持模式进入恒功率充电模式,充电功率取决于飞轮的最大输出功率。进入充电模式后,飞轮阵列1释放的能量即经过市电电网后流入飞轮阵列2进行存储。飞轮阵列1的放电功率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功率是基本一致的。
第五步续,当飞轮阵列2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充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上升,直至9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转速进入9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2发送“充电结束”状态,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2充电过程结束。
以上对拖实验,飞轮阵列1的放电过程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过程同步进行,可保证能量在两组阵列中进行流动,此时电网不参与能量回馈。
反对拖模式:完成对拖模式后,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飞轮1和飞轮2)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飞轮3和飞轮4)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反对拖模式的充放电过程与对拖模式类似。
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反对拖”控制命令后,飞轮阵列1以恒功率充电至9000转,飞轮阵列2以恒功率放电至4000转,之后两组阵列处于保持模式,具体过程同上。
本发明未详细阐述部分属于本领域公知技术。

Claims (2)

1.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其特征是:本发明的系统结构包括:市电电网(1)、交流熔断器(2)、交流空开(3)、PLC控制器(4)、网侧变流器(5)、飞轮储能变流器(6)、电机(7)、飞轮转子(8)及磁轴承(9)。
本方法包含四种工作模式:预充模式、保持模式、对拖模式、反对拖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预充模式:第一步,闭合与市电电网连接的交流空开K1、K2和K3,此时PCS1和PCS2交流侧具备380VAC电压。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启动”控制命令,PCS1和PCS2完成“上电自检”和“直流预充”操作,此时与飞轮变流器连接的直流母线具备630VDC电压。
第三步,飞轮变流器的直流母线电压建立后,飞轮阵列1和2分别完成“上电自检”过程,并通过CAN总线给PCS1和PCS2发送“系统正常”状态数据。
第四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系统上电正常状态后,PCS1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9000转,PCS2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发送设定转速4000转,飞轮阵列1和2接收到转速指令后回传当前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
第五步,PCS1和PCS2接收到飞轮阵列1和2回传的四组转速设定值和实际测量值后,通过CAN总线同步给四台飞轮发送“充电控制”命令。
第六步,飞轮阵列1和2的四台飞轮分别接收到“充电控制”命令后,即从当前转速向设定的转速值升速,同时回传转速的实时测量值。待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升速至9000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升速至4000转后,即完成飞轮阵列的预充模式,此后四台飞轮处于待机保持模式。
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和2完成预充模式后,分别在设定转速以较小电流稳速运行,或者阵列放电结束后,飞轮同样处于稳速保持模式。
对拖模式:第一步,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分别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保持模式)。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以太网总线通过不同的TCP/IP地址区分PCS的站地址。
第三步,PCS1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将PCS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同时通过CAN总线分别给飞轮1和飞轮2发送“放电控制”命令,CAN总线通过不同的ID号区分飞轮的站地址。
第四步,飞轮阵列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后,飞轮1和飞轮2检测到母线电压降低至放电阈值后(放电阈值610VDC),自动进入放电模式,同时由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1和2进行稳压(设定值为610VDC)。进入放电模式后,飞轮1和2能量由飞轮流向市电电网,放电功率取决于PCS设定的最大功率。
另一方面,当飞轮1和飞轮2接收到PCS1发送的“放电”控制命令后,也同步进入到放电模式。通过降低直流母线电压或者CAN通信控制命令发送,飞轮阵列1均可进入到放电模式,取决于两者的变化速率。
第五步,当飞轮阵列1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放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下降,直至4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1转速进入4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1发送“放电结束”状态,PCS1自动将直流母线电压抬高至630VDC,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1放电过程结束。
第三步续,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会自动通过CAN总线将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转速设定值设置为9000转,同时保证直流母线电压650VDC不变。
第四步续,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即飞轮3和飞轮4接收到PCS2发送的9000转设定值后,自动由保持模式进入恒功率充电模式,充电功率取决于飞轮的最大输出功率。进入充电模式后,飞轮阵列1释放的能量即经过市电电网后流入飞轮阵列2进行存储。飞轮阵列1的放电功率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功率是基本一致的。
第五步续,当飞轮阵列2中的两台飞轮分别以设定功率进行充电时,两台飞轮转速不断上升,直至9000转后自动稳速运行,进入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转速进入9000转后,会通过CAN总线给PCS2发送“充电结束”状态,此时对拖控制中的阵列2充电过程结束。
以上对拖实验,飞轮阵列1的放电过程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过程同步进行,可保证能量在两组阵列中进行流动,此时电网不参与能量回馈。
反对拖模式:完成对拖模式后,飞轮阵列1两台飞轮(飞轮1和飞轮2)处于4000转稳速旋转,飞轮阵列2两台飞轮(飞轮3和飞轮4)处于9000转稳速旋转,反对拖模式的充放电过程与对拖模式类似。
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总线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反对拖”控制命令后,飞轮阵列1以恒功率充电至9000转,飞轮阵列2以恒功率放电至4000转,之后两组阵列处于保持模式,具体过程同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其特征是:
飞轮阵列1的放电过程与飞轮阵列2的充电过程同步进行,可保证能量在两组阵列中进行流动,此时电网不参与能量回馈。其中,两组阵列充放电同步控制与能量补充控制如下:
同步控制:以对拖模式为例,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任务周期十几个微秒,对于整个系统响应时间而言,几乎可以忽略。
PCS1和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指令后,分别通过CAN总线给飞轮阵列发送充放电控制指令,CAN总线波特率1Mbps,在标准帧模式下通信时间几个毫秒左右,为此,飞轮阵列1和飞轮阵列2的同步时间在几个毫秒水平内。而且,飞轮电磁响应时间在十几到二十毫秒范围,完全可以接纳CAN总线通信延迟。
同时,在飞轮同步控制时,可以采用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自动完成飞轮的充放电控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在预充模式时,PCS1和PCS2分别控制两组直流母线电压630VDC(范围625V~635VDC),飞轮阵列1分别充电至9000转后处于保持模式,飞轮阵列2分别充电至4000转后处于保持模式。
第二步,PLC控制器通过以太网分别给PCS1和PCS2发送对拖控制命令;PCS1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将飞轮阵列1的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600VDC;同时,PCS2接收到对拖控制命令后,将飞轮阵列2的直流母线电压抬高至660VDC。
第三步,飞轮阵列1的两台飞轮(飞轮1和飞轮2)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降低至放电电压(放电电压范围590V~610VDC),自动放电稳压610VDC,即直流母线电压处于590V~610VDC时,飞轮内置程序自动完成由保持模式向放电模式转换。
第三步续,飞轮阵列2的两台飞轮(飞轮3和飞轮4)检测到直流母线电压抬至充电电压(充电电压范围650V~670VDC),自动充电至额定转速(额定转速已固化在飞轮程序中),即直流母线电压处于650V~670VDC时,飞轮内置程序自动完成由保持模式向充电模式转换。
在第三步飞轮自动充放电控制过程中,完全依据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完成充放电模式切换,由于电压信号采用模拟AD通道采集,采集速率几十兆赫兹,整个过程电压采集和模式切换时间都在微秒水平,完全可以实现飞轮之间的同步控制。
另一方面,在系统结构图中K1为市电电网交流接触器,具有一定的配置容量(低于一组飞轮阵列额定功率),如果在飞轮对充对放电控制过程中,两组飞轮阵列同步性较差,则电网参与能量循环深度较大,达到一定数值则K1断路保护;K1具有电压、电流和功率显示,可以此判断两组飞轮阵列的同步性能。同时,飞轮阵列中的两台飞轮的同步性可由CAN总线的通信速率保证,可以实时监测两台飞轮的转速变化速率考核同步性问题。
能量补充控制:以对拖控制为例,飞轮阵列1由9000转恒功率放电至4000转,飞轮阵列2由5000转恒功率充电至9000转,理论上两组阵列的能量消耗是一致的,电网可不参与能量流动过程。但实际上,由于飞轮自身损耗、电机控制效率和附加损耗等存在,两组阵列在对拖过程中会出现能量损失现象,即飞轮阵列1已放电至4000转,而飞轮阵列2只充电至8700转左右,损失的能量以电机热能消耗。
因此,当一组阵列放电结束后,另一组阵列未充电至额定转速时,需要电网对该组阵列进行能量补充,此时能量由电网流入飞轮阵列,在能量补充控制中,飞轮阵列进入预充模式,充电功率可设置为较小值。
CN201910479909.2A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Active CN110429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909.2A CN110429625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9909.2A CN110429625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9625A true CN110429625A (zh) 2019-11-08
CN110429625B CN110429625B (zh) 2020-12-22

Family

ID=68408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9909.2A Active CN110429625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9625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525A (zh) * 2020-05-14 2020-06-19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与储能变流器的协同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1409870A (zh) * 2020-04-15 2020-07-14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磁悬浮飞轮熔断锁紧保护机构
CN112821433A (zh) * 2021-04-19 2021-05-18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飞轮阵列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和电网系统
CN113064087A (zh) * 2019-12-16 2021-07-02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飞轮电池电量的测量方法及飞轮电池
CN114567083A (zh) * 2022-02-07 2022-05-3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阵列系统、制动控制方法及电网系统
CN114567082A (zh) * 2022-02-07 2022-05-3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阵列系统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CN115508659A (zh) * 2022-11-16 2022-12-23 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系统对拖测试平台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4132B2 (en) * 2001-11-30 2003-09-02 Beacon Power Corporation Multipl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03219737A (zh) * 2013-05-09 2013-07-24 重庆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飞轮储能矩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203813588U (zh) * 2014-04-29 2014-09-0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4201707A (zh) * 2014-07-16 2014-12-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风电场的飞轮矩阵系统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法
CN105846511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并联储能飞轮阵列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ES2614713T3 (es) * 2012-09-28 2017-06-01 Enrichment Technology Company Ltd. Módulo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con circuito intermedio de tensión continua
CN106953345A (zh) * 2017-04-25 2017-07-14 山东大学 有冲击性负荷与飞轮储能的微电网运行方法及微电网系统
CN108493968A (zh) * 2018-02-05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飞轮储能阵列及其能量均衡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14132B2 (en) * 2001-11-30 2003-09-02 Beacon Power Corporation Multiple flywhe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ES2614713T3 (es) * 2012-09-28 2017-06-01 Enrichment Technology Company Ltd. Módulo de almacenamiento de energía con circuito intermedio de tensión continua
CN103219737A (zh) * 2013-05-09 2013-07-24 重庆大学 一种应用于风电场的飞轮储能矩阵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CN203813588U (zh) * 2014-04-29 2014-09-03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站
CN104201707A (zh) * 2014-07-16 2014-12-1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用于风电场的飞轮矩阵系统分布式分层控制方法
CN105846511A (zh) * 2016-05-25 2016-08-10 北京泓慧国际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并联储能飞轮阵列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6953345A (zh) * 2017-04-25 2017-07-14 山东大学 有冲击性负荷与飞轮储能的微电网运行方法及微电网系统
CN108493968A (zh) * 2018-02-05 2018-09-04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一种飞轮储能阵列及其能量均衡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ONG ZHOU,ETC.: "Control method for flywheel array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energy harvesting from electric railway", 《2014 IEEE CONFERENCE AND EXPO TRANSPORTATION ELECTRIFICATION ASIA-PACIFIC(ITEC ASIA-PACIFIC)》 *
李树胜 等: "磁悬浮飞轮动态UPS系统对拖充放电实验方法研究", 《储能科学与技术》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4087A (zh) * 2019-12-16 2021-07-02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飞轮电池电量的测量方法及飞轮电池
CN111409870A (zh) * 2020-04-15 2020-07-14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磁悬浮飞轮熔断锁紧保护机构
CN111409870B (zh) * 2020-04-15 2022-07-19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一种磁悬浮飞轮熔断锁紧保护机构
CN111313525A (zh) * 2020-05-14 2020-06-19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装置与储能变流器的协同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12821433A (zh) * 2021-04-19 2021-05-18 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飞轮阵列储能系统的控制方法、储能系统和电网系统
CN114567083A (zh) * 2022-02-07 2022-05-3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阵列系统、制动控制方法及电网系统
CN114567082A (zh) * 2022-02-07 2022-05-31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储能飞轮阵列系统的安全控制装置及安全控制方法
CN115508659A (zh) * 2022-11-16 2022-12-23 武汉新能源接入装备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轮储能系统对拖测试平台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9625B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9625A (zh) 一种磁悬浮储能飞轮阵列对充对放电控制策略
CN201312133Y (zh) 一种充电设备、储能装置及充电站
CN104022528B (zh) 一种基于多元复合储能的微网系统协调控制方法
CN103457281B (zh) 一种超级电容储能系统参与电力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3904735B (zh) 一种用于间歇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的储能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4559201U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及系统
CN103227491B (zh) 用于电动车锂电池组的数据采集和能量均衡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02916486B (zh) 一种智能微电网柴储配合控制方法
CN104810894A (zh) 一种电动汽车分体式直流充电桩、系统及方法
CN201328023Y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电动变桨系统的后备电源
CN107579698A (zh) 一种光伏电站储能方法
CN102709981A (zh) 一种串联锂离子电池组能量无损均衡充电装置
CN106329572A (zh) 一种混合储能变流器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305495A (zh) 一种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调度方法
CN207134804U (zh) 一种基于不同电池模组差异化利用的级联式储能变流装置
CN104410091B (zh) 基于变流器控制的风储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61515A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发电场的锌铁液流电池的储能监控装置
CN204726245U (zh) 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电动汽车
CN204118757U (zh) 一种在线式快速充电的通信电源移峰填谷系统
CN206807116U (zh) 一种风力发电变桨系统直流母线充电控制系统
CN210297268U (zh) 一种用于火电联合agc调频的混合储能系统
CN202817914U (zh) 一种储能接入系统
CN205960753U (zh) 一种通信基站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充放电系统
CN204858582U (zh) 分布式废旧动力电池单元网络集控储能系统
CN104158216B (zh) 一种太阳能和风能综合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