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9597A -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9597A
CN110429597A CN201910827298.6A CN201910827298A CN110429597A CN 110429597 A CN110429597 A CN 110429597A CN 201910827298 A CN201910827298 A CN 201910827298A CN 110429597 A CN110429597 A CN 1104295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ay
switch
separating brake
closing
disconnecting 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272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林
张建勋
万晓光
叶旭东
张雷
尹春鹏
李爱民
王超
张浩强
赵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Maintenance Branch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82729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95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95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95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包括:常开继电器、第一分闸开关、第一合闸开关、合闸继电器和分闸继电器,用户在对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时,通过二次侧设备‑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来对刀闸电机的上、下电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刀闸的分/合闸操作,因此,在分/合闸过程中无需用户直接对所述刀闸电机供电回路进行直接操作,提高了用户的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压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倒闸操作过程中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传统变电站内,正常运行状态下,刀闸电机电源处于断开位置,在倒闸操作过程中,操作刀闸前需要手动合上该刀闸的电机电源,刀闸操作完成后,再手动断开电机电源,操作步骤繁琐,可见,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中,在对所述刀闸的电机进行上、下电操作时,均是对刀闸的一次侧回路进行直接操作,操作人员危险系数较高,并且,倒闸时间长、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以提高用户在对刀闸进行开合闸操作时的安全系数,节省了倒闸操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包括:
常开继电器,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常开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设置在刀闸电机与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
第一分闸开关,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第一合闸开关,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合闸继电器,所述合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分闸继电器,所述分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三输入端之间;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三输入端之间;
所述分闸继电器和所述合闸开关的第一常开触头、第二常开触头和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所述常开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刀闸电机之间。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所述第一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为复位开关;
当所述第一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为复位开关时,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第二分闸开关和第二合闸开关,所述第二分闸开关和第二合闸开关为远程控制开关;
所述第二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二合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分闸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合闸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远控/近控转换开关;
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包括相互联动的第一常开转换开关、第二常开转换开关、第一常闭转换开关和第二常闭转换开关;
所述第一常开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闸开关与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一常闭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与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开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合闸开关与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闭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与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的第一微动开关;
设置在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的第二微动开关。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第三微动开关,所述第三微动开关为手动连锁开关,所述第三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过热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刀闸电机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常开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一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二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三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相连。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停止开关,所述停止开关为复位式常闭开关。
可选的,上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包括:
空气断路器,所述空气通路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主回路内,用于在流过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电流过大时,控制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断电。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方案,用户在对刀闸进行分/合闸操作时,可通过二次侧设备-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来对刀闸电机的上、下电状态进行控制,进而实现刀闸的分/合闸操作,因此,在分/合闸过程中无需用户直接对所述刀闸电机供电回路进行直接操作,提高了用户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的供电回路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刀闸供电回路的一次侧进行操作,实现刀闸的电机上、下电时,操作人员危险系数高的问题,以及倒闸操作时间长,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过二次侧回路实现刀闸电机上、下电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参见图1和图2,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包括:
常开继电器KM,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与设置在刀闸电机与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即,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线圈部分位于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触头部分位于所述刀闸电机的供电回路上。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没有电流流过时,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触头保持在断开状态,当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时,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触头在磁场的作用下切换到闭合状态,此时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触头静端和动端通路;所述第一交流电源可以为220V交流电源,所述第二交流电源可以为380V交流电源。
第一分闸开关SB1,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可以为手动触发开关,即用户只能通过手动触发的方式切换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导通状态。当然,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也可以为遥控触发开关,即用户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下发遥控信号的方式切换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导通状态;
第一合闸开关SB2,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可以为手动触发开关,即用户只能通过手动触发的方式切换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导通状态。当然,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也可以为遥控触发开关,即用户可以通过向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下发遥控信号的方式切换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导通状态;
合闸继电器KM2,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没有通电时,其常闭触头的动端和静端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通电时,其常闭触头的动端和静端断开连接;
分闸继电器KM1,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第二端相连,当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没有通电时,其常闭触头的动端和静端处于导通状态,当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通电时,其常闭触头的动端和静端断开连接;
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参见图2,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一常开触头KM1B1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二常开触头KM1B2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三常开触头KM1B3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三输入端之间,通过此种接线方式,使得刀闸电机在分闸上电时,实现反转;
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头KM2B1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二常开触头KM2B2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三常开触头KM2B3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M的第三输入端之间,通过此种接线方式,使得刀闸电机在合闸上电时,实现正转;
参见图2,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一常开触头、第二常开触头和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与刀闸电机之间。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实施例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进行说明。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合闸操作时,触发第一合闸开关SB2,当第一合闸开关SB2被按下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一合闸开关SB2-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流回至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第二相线和第一相线之间构成回路,可见,此时,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参见图2,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闭合,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参见图2,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常开触头闭合,在所述刀闸电机供电回路中,当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闭合、合闸继电器KM2的常开触头闭合时,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所述刀闸电机之间通路,电机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作用下正转,进而通过所述刀闸电机带动所述刀闸实现合闸操作。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分闸操作时,触发第一分闸开关SB1,当第一分闸开关SB1被按下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一分闸开关SB1-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流回至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第二相线和第一相线之间构成回路,可见,此时,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参见图2,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闭合,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参见图2,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闭合,在所述刀闸电机供电回路中,当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常开触头闭合、分闸继电器KM1的常开触头闭合时,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与所述刀闸电机之间通路,电机在所述第二交流电源输出的交流电的作用下反转,进而通过所述刀闸电机带动所述刀闸实现分闸操作。
并且,在上述方案中,当合闸操作时,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此时,参见图1,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即,此时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无法进行分闸操作,当分闸操作时,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有电流流过,此时,参见图1,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处于断开状态,即,此时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无法进行和闸操作,通过此种设计方式,用户只能在同一时刻通过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控制刀闸电机进行分闸操作或是合闸操作,而不同控制所述刀闸电机同时进行分闸操作和合闸操作,提高了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防止了刀闸电机因同时获取到两个去完全相反的驱动信号时,而造成的电机烧毁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
在强电控制系统中,控制开关通常分为刀闸开关、自锁开关和复位开关,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可以依据用户需求自行选择各个开关的类型,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二分闸开关SB3可以为刀闸开关、自锁开关或复位开关,当其选择类型为复位开关时,当用户停止触发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二分闸开关SB3时,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二分闸开关SB3会恢复到断开状态,此时,为了保持所述刀闸电机继续进行合闸操作和分闸操作,则需要保持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保持在上电状态,对此,当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为复位开关时,参见图3,本申请设计如下:
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还具有第四常开触头,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四常开触头KM1B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KM2B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第二端相连。
针对于上述方案,其原理如下: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合闸操作时,触发第一合闸开关SB2,当第一合闸开关SB2被按下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一合闸开关SB2-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流回至第二相线,此时,由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上电,使得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KM2B4闭合,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之间存在两条通路,即,穿过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通路以及穿过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KM2B4(此时,所述第四常开触头在感应线圈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的通路,当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恢复断开时,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的通路仍会保持在导通状态,此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合闸继电器KM2的第四常开触头-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流回至第二相线,可见,当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恢复至断开状态口,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仍会有电流流过,使得合闸操作得以继续进行。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分闸操作时,触发第一分闸开关SB1,当第一分闸开关SB1被按下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一分闸开关SB1-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流回至第二相线,此时,由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上电,使得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四常开触头KM1B4闭合,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之间存在两条通路,即,穿过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通路以及穿过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四常开触头KM1B4(此时,所述第四常开触头在感应线圈的作用下处于闭合状态)的通路,当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恢复断开时,穿过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第四常开触头KM1B4的通路仍会保持在导通状态,此时,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分闸继电器KM1的第四常开触头-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流回至第二相线,可见,当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恢复至断开状态口,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仍会有电流流过,使得分闸操作得以继续进行。
实施例三
用户除了现场操作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以实现刀闸电机执行分/合闸操作之外,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控制所述刀闸电机执行分/合闸操作。
具体的参见图4,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分闸开关SB3和第二合闸开关SB4,其中,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和第二合闸开关SB4为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一合闸开关SB2为手动开关,或者是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和第二合闸开关SB4为手动开关、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一合闸开关SB2为远程控制开关,在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默认为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和第二合闸开关SB4为远程控制开关、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和第一合闸开关SB2为手动开关;
参见图4,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和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和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的第二端相连。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合闸操作时,用户通过远程控制信号第二合闸开关SB4,当第二合闸开关SB4被触发时,自动闭合,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二合闸开关SB4-分闸继电器KM1的常闭触头-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流回至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其余过程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介绍。
当需要对刀闸进行分闸操作时,用户通过远程控制信号触发第二分闸开关SB3,当第二分闸开关SB3被触发时,自动闭合,第一交流电源第一相线输出的电流依次流经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第二分闸开关SB3-合闸继电器KM2的常闭触头-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流回至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其余过程请参见实施例一中的介绍。
其中,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和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同样可以为复位开关。
实施例四
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依据自身需求选择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可以响应就地操作或是远程控制,因此,参见图5,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中还可以配置有一个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
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包括相互联动的第一常开转换开关SBT11、第二常开转换开关SBT13、第一常闭转换开关SBT12和第二常闭转换开关SBT14;
所述第一常开转换开关SBT11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一常闭转换开关SBT12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开转换开关SBT13设置于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闭转换开关SBT14设置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SB2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为自锁开关,当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未被触发时,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的第一常闭开关和第二常闭开关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常开开关和第二常开开关处于断路状态,此时,所述第二分闸开关SB3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之间保持在断路状态,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4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之间保持在断路状态,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无法实现远程控制。当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被触发时,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SBT1的第一常闭开关和第二常闭开关处于断开状态,第一常开开关和第二常开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此时,所述第一分闸开关SB1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之间保持在断路状态,所述第二合闸开关SB2与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之间保持在断路状态,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无法实现手动控制。
实施例五
为了保障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以及刀闸电机供电回路的安全运行,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还可以设置有多个辅助器件,例如:
第一微动开关SP1、第二微动开关SP2、第三微动开关SP3、过热继电器KT、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停止开关SB5、空气断路器QF1和微机防误系统100;
参见图6,第一微动开关SP1设置在所述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
第二微动开关SP2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KM1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
第三微动开关SP3,所述第三微动开关SP3为手动连锁开关,所述第三微动开关SP3设置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SP1、第二微动开关SP2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
过热继电器KT,所述过热继电器KT的常闭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过热继电器KT的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刀闸电机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
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的常开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的第一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的第二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的第三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相连。
所述停止开关SB5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KM1和合闸继电器KM2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所述停止开关SB5为复位式常闭开关。
空气断路器QF1,所述空气通路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主回路内,用于在流过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电流过大时,控制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断电,具体的,参加图5,所述空气断路器QF1直接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相连,其内部配置有两个保护开关,其中一个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所述常开继电器KM的感应线圈之间,另一个保护开关设置在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停止开关SB5之间。
所述微机防误系统100设置在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本申请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各个合闸开关为由绝缘物整体制成的通用合闸按钮开关,分闸开关为由绝缘物整体制成的通用分闸按钮开关,停止开关SB5由绝缘物整体制成的通用停止按钮开关。分闸继电器KM1、合闸继电器KM2、常开继电器KM为通用继电器。微动开关为通用微动开关,是外机械力通过传动原件作用于动作弹簧片上,使其末端的定触点与动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的开关。热过载继电器为通用热继电器,其用于保护刀闸电机。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XJ用于检测电机电源是否缺相、相序是否正确。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为两相交流电源,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为三相交流电源。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常开继电器,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一端与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常开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设置在刀闸电机与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
第一分闸开关,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第一合闸开关,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
合闸继电器,所述合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分闸继电器,所述分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常闭触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连接到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三输入端之间;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一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二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二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一输入端之间,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与刀闸电机的第三输入端之间;
所述分闸继电器和所述合闸开关的第一常开触头、第二常开触头和第三常开触头设置在所述常开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刀闸电机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为复位开关;
当所述第一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为复位开关时,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
所述分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合闸继电器的第四常开触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分闸开关和第二合闸开关,所述第二分闸开关和第二合闸开关为远程控制开关;
所述第二分闸开关和所述第二合闸开关的第一端与所述常开继电器的感应线圈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分闸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所述第二合闸开关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的第二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远控/近控转换开关;
所述远控/近控转换开关包括相互联动的第一常开转换开关、第二常开转换开关、第一常闭转换开关和第二常闭转换开关;
所述第一常开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分闸开关与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一常闭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闸开关与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开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合闸开关与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所述第二常闭转换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合闸开关与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的第一微动开关;
设置在所述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的第二微动开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微动开关,所述第三微动开关为手动连锁开关,所述第三微动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过热继电器,所述过热继电器的常闭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过热继电器的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刀闸电机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之间的主回路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常开触头设置于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之间,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一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一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二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二相线相连,所述断相与相序保护继电器的第三相线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交流电源的第三相线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分闸继电器和合闸继电器的感应线圈与所述第一交流电源的停止开关,所述停止开关为复位式常闭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空气断路器,所述空气通路断路器设置于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主回路内,用于在流过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的电流过大时,控制所述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断电。
CN201910827298.6A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04295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7298.6A CN110429597A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27298.6A CN110429597A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9597A true CN110429597A (zh) 2019-11-08

Family

ID=68418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27298.6A Pending CN110429597A (zh) 2019-09-03 2019-09-03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95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507A (zh) * 2021-04-30 2021-09-10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基于实时状态诊断和多重防误操作的隔离开关控制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855Y (zh) * 1997-04-04 1998-06-24 青岛琴和防火卷帘门公司 防火卷帘门电器控制箱
CN104298143A (zh) * 2014-10-16 2015-01-21 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夹具控制电路
CN108682579A (zh) * 2018-05-23 2018-10-1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一种隔离开关电机电源远方控制方法
CN208046220U (zh) * 2018-04-28 2018-11-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刀闸电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84855Y (zh) * 1997-04-04 1998-06-24 青岛琴和防火卷帘门公司 防火卷帘门电器控制箱
CN104298143A (zh) * 2014-10-16 2015-01-21 江苏友谊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工装夹具控制电路
CN208046220U (zh) * 2018-04-28 2018-11-02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刀闸电路
CN108682579A (zh) * 2018-05-23 2018-10-19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保山供电局 一种隔离开关电机电源远方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81507A (zh) * 2021-04-30 2021-09-10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基于实时状态诊断和多重防误操作的隔离开关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3218B (zh) 具有混合开关的断路器
WO2013097696A1 (zh) 低压电器的控制及保护装置
CN110429597A (zh) 一种刀闸电机回路控制装置
CN209659004U (zh) 一种智能网络远程控制箱
CN109036909A (zh) 新型220kV的GIS电气设备刀闸电机电源控制回路
CN107785217A (zh) 一种智能型电子式塑壳断路器
CN110416009A (zh) 无电弧长寿命的继电器开关电路及控制器
CN203826922U (zh) 智能空气开关装置
CN106451500A (zh) 一种基于暂态波形拟合的相间负荷转移终端装置
CN103746632B (zh) 一种低压电动机控制系统
CN206498252U (zh) 一种带遥控的充气柜防误操作电路
CN205120850U (zh) 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模拟装置
CN101728125A (zh) 控制电源电压可选的断路器
CN204760332U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设备及其操作箱
CN205680643U (zh) 一种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
CN109921325B (zh) 一种开关柜合闸闭锁回路
CN203882915U (zh) 四极断路器
CN208797569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断路器合闸线圈保护装置
CN202513106U (zh) 一种预付费电能表专用塑壳断路器
CN207200269U (zh) 一种基于lc震荡的直流开断系统
CN206907721U (zh) 一种断路器电动弹簧操作机构分闸控制回路
CN104835692A (zh) 断路器操作机构控制设备及其操作箱
CN216929595U (zh) 一种供电控制装置及供电系统
CN205428825U (zh) 一种高压永磁真空断路器
CN204304420U (zh) 用户分界开关微型智能保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