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9394B -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9394B
CN110429394B CN201910682383.8A CN201910682383A CN110429394B CN 110429394 B CN110429394 B CN 110429394B CN 201910682383 A CN201910682383 A CN 201910682383A CN 110429394 B CN110429394 B CN 1104293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
tuning circuit
impedance
antenna
antenna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3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9394A (zh
Inventor
洪崇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plus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23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93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93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939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4017 priority patent/WO202101762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93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93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3/00Antennas with active circuits or circuit elements integrated within them or attached to them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天线模块包括馈电调谐电路用于将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及多条匹配支路,第一切换开关切换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第二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二切换开关及多条匹配支路,第二切换开关切换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根据控制信号切换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天线基部与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及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使天线基部在第一辐射方向或第二辐射方向收发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两辐射方向的天线模块中,通过不同馈电点进行天线模块进行馈电,降低返回损失,增强辐射能力。

Description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移动终端往往将天线设置在移动终端边缘处,通过天线收发射频信号,射频信号是具有高振荡频率的正弦波,其能量值往往施加于人类头部或手臂部位。目前国际通用的标准为,以6分钟计时,每公斤脑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能量不能超过2W。而由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终端变得越来越轻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天线也变得尺寸越来越小,增益越来越高,并且辐射带宽越来越宽,然而,较大的天线增益往往导致较高的SAR值,在近场通话过程中,人体容易吸收射频能量,导致SAR值更高,降低天线辐射性能。
除了上述的通话情况下导致SAR值较高之外,用户手持终端(比如,游戏时双手持移动终端两端,或者正常使用手机时左手或右手持移动终端)时容易遮挡到天线时,也容易造成天线性能大幅下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天线模块,该天线模块包括:
天线基部、馈电调谐电路、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及第二阻抗调谐电路;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处连接,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二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及所述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及所述第二馈电点的两侧;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用于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
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及多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一切换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的多条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
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二切换开关及多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的多条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
根据来自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切换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所述天线基部与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及所述天线基部与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辐射方向或第二辐射方向收发数据。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
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小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
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二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大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一匹配支路及第二匹配支路,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三匹配支路及第四匹配支路;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四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一辐射方向;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三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二辐射方向。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
所述第四匹配支路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开路;
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开路;
所述第三匹配支路包括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一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匹配支路、所述第三匹配支路及所述第四匹配支路各自包括电感、电容、电阻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包括第一电感,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匹配支路包括第二电感,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的电感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感的电感值;
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三电感,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匹配支路包括第四电感,所述第四电感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感的电感值大于所述第四电感的电感值。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匹配支路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的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电容值;
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三匹配支路包括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四电容的电容值。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包括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的馈电调谐开关,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处连接,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第一分流电感及第二分流电感;
所述第一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馈电阻抗调谐器,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馈电调谐开关,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用于匹配所述天线模块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的阻抗。
在上述的天线模块中,所述第一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方向相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天线模块、处理器及监测单元;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模式监测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模式监测信号识别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向所述天线模块发出相应控制信号。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通过调谐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天线基部与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及处于连接状态的各匹配支路的阻抗,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具有不同的辐射方向,避免了SAR值过高及天线模块被遮挡时造成的天线性能直线下降的问题,使天线模块具有较低的天线反射损失,大大增强天线模块的辐射能力。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返回损耗的波形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返回损耗的波形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天线模块在第一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天线模块在第二辐射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天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天线模块分布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0-天线模块;10-天线基部;20-馈电调谐电路;21-馈电调谐开关;22-第一分流电感;23-第二分流电感;24-馈电阻抗调谐器;30-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1-第一切换开关;32-第一匹配支路;321-第三电感;322-第三电容;33-第二匹配支路;331-第一电感;332-第一电容;40-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1-第二切换开关;42-第三匹配支路;421-第四电感;422-第四电容;43-第四匹配支路;431-第二电感;432-第二电容;
P11-第一馈电点;P12-第二馈电点;P2-第一连接点;P3-第二连接点;
1000-移动终端;200-处理器;300-监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1
参照图1,该天线模块100包括天线基部10、馈电调谐电路20、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及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馈电点P11或第二馈电点P12处连接,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P2及所述第二连接点P3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点P11及第二馈电点P12的两侧。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用于将所述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P11或第二馈电点P12,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来切换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以使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在所述第一馈电点P11或第二馈电点P12对所述天线基部10进行馈电。
所述天线基部10即指用于连接各匹配支路的天线臂,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臂为片状结构,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线臂还可以为线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包括馈电调谐开关21,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的输出端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所述第一馈电点P11或所述第二馈电点P12处连接,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包括调谐开关、二极管、单刀单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中任意一种。馈源信号从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连接的馈电位置处进行馈入。
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包括第一切换开关31及多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的多条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
比如,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包括5条匹配支路,其中2条具有一种阻抗,另外2条均具有另外一种阻抗,剩下1条具有又一种阻抗。
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包括第二切换开关41及多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与多条匹配支路的连接状态,其中,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的多条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
比如,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包括4条匹配支路,其中1条具有一种阻抗,另外3条均具有另外一种阻抗。
根据来自处理器的控制信号切换所述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所述天线基部10与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及所述天线基部10与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各匹配支路之间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辐射方向或第二辐射方向收发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信号包括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
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P11,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小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
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P11,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一条匹配支路(图2中左边所示),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两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如2中右边所示),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图2中所示的左边方向),其中,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的两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两条匹配支路中每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均大于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以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连接两条匹配支路的方式来降低天线模块100的损耗。
当然,图2中仅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减少天线损耗,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还可以将天线基部10连接至多条相同阻抗的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还可以将天线基部10连接至一条匹配支路或多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中,不管如何连接,所遵循的规则是: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大的阻抗小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小的阻抗。
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将所述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二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匹配支路的阻抗大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匹配支路的阻抗。
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P12,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两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图3中左边所示),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一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如3中右边所示),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二辐射方向(图3中所示的右边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两条匹配支路中每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均大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以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连接两条匹配支路的方式来降低天线模块100的损耗。
当然,图3中仅仅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减少天线损耗,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还可以将天线基部10连接至一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还可以将天线基部10连接至多条相同阻抗的匹配支路中,不管如何连接,所遵循的规则是: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小的阻抗大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大的阻抗。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描述,仅以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包括两条匹配支路及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中包括两条匹配支路对本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4所述,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30包括第一匹配支路32及第二匹配支路33,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40包括第三匹配支路42及第四匹配支路43。
在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四匹配支路43,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的阻抗小于第四匹配支路43的阻抗。
具体地,如图4所示,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控制馈电调谐开关21将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P11,此时,天线模块100在第一馈电点P11处进行馈电,馈电调谐电路20与第二馈电点P12的连接断开。还控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第二匹配支路33与天线基部10进行连接,并断开第一匹配支路32与天线基部10之间的连接。还控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第四匹配支路43与所述天线基部10进行连接,并断开第三匹配支路42与天线基部10之间的连接,由于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的阻抗小于第四匹配支路43的阻抗,所述天线模块100中馈入的馈源信号经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二匹配支路33方向,此时,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一辐射方向收发中高频信号。
在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所述天线基部10连接至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处于第二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的阻抗。
具体地,如图5所示,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馈电调谐开关21将天线基部10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P12,此时,天线模块100在第二馈电点P12处进行馈电,馈电调谐电路20与第一馈电点P11的连接断开。所述天线模块100还控制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将第一匹配支路32与天线基部10进行连接,并断开第二匹配支路33与天线基部10之间的连接。所述天线模块100还控制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将第三匹配支路42与所述天线基部10进行连接,并断开第四匹配支路43与天线基部10之间的连接,由于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的阻抗,所述天线模块100中馈入的馈源信号经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三匹配支路42方向,此时,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二辐射方向收发中高频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第二匹配支路33、第三匹配支路42及第四匹配支路43均用于匹配天线模块100的阻抗,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达到更好的辐射性能。
进一步地,为了使所述天线模块100的覆盖范围更大,辐射效果更好,所述第一辐射方向与所述第二辐射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所述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所述第四匹配支路43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所述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包括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所述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开路,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包括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所述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
具体地,如图6所示,当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第一控制信号时,该第一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连接至所述天线基部10的第一连接点P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41连接所述天线基部10的第二连接点P3,另一端与地之间呈开路状态。
上述情况下,馈源信号通过第一馈电点P11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第二匹配支路33与地之间呈短路状态,第四匹配支路43与地之间呈开路状态,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二匹配支路33,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的辐射方向从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二匹配支路33的方向(如图6中的左方向),将上述的左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一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右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一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7所示,当接收到处理器发送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连接至所述天线基部10的第一连接点P2,另一端与地呈开路状态。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通过第二切换开关41连接所述天线基部10的第二连接点P3,另一端与地短接。
上述情况下,馈源信号通过第二馈电点P12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第一匹配支路32与地之间呈开路状态,第三匹配支路42与地之间呈短路状态,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二馈电点P12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三匹配支路42,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辐射方向从第二馈电点P12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三匹配支路42的方向(如图7中的右方向),将上述的右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二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左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二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除了上述的导线的方案,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及所述第四匹配支路43各自包括电感、电容、电阻等匹配器件中的任一种或多种。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如图8所示,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包括第一电感331,所述第四匹配支路43包括第二电感431,所述第一电感33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感43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感331的电感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感431的电感值。
具体地,馈源信号通过第一馈电点P11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所述第一电感331的电感值小于所述第二电感431的电感值,因此,第二电感431的通低频、阻高频的能力相较于第一电感331更强。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一电感331,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的辐射方向从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一电感331的方向(如图8中的左方向),将上述的左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一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右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一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9所示,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包括第三电感321,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包括第四电感421,所述第三电感32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感421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感321的电感值大于所述第四电感421的电感值。
具体地,馈源信号通过第二馈电点P12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所述第三电感321的电感值大于所述第四电感421的电感值,因此,第三电感321的通低频、阻高频的能力相较于第四电感421更强。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二馈电点P12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四电感421,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的辐射方向从第二馈电点P12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四电感421的方向(如图9中的右方向),将上述的右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二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左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二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0所示,L2波形为上述的天线模块100在第一辐射方向上的返回损耗的波形,L1为在不同的辐射方向上通过同一个馈电位置进行馈电的天线模块(这里称在不同的辐射方向上通过同一个馈电位置进行馈电的天线模块为天线模块Q)在第一辐射方向上的返回损耗的波形。一般移动终端天线会以-6dB的返回损耗为参考标准,射频信号能量的返回损耗越小,代表射频信号从天线模块传输出去的能量越多,天线模块的辐射能力越好。通过对比可知,相比于L1波形而言,L2波形中满足-6dB标准的频率成分更多,天线模块100可辐射的频宽更宽,从天线模块100辐射出去的射频信号的损耗更小,天线模块100相较于天线模块Q的辐射性能更好。
如图11所示,L4波形为上述的天线模块100在第二辐射方向上的返回损耗的波形,L3为天线模块Q在第二辐射方向上的返回损耗的波形。通过对比可知,相比于L3波形而言,L4波形中满足-6dB标准的频率成分更多,天线模块100可辐射的频宽更宽,从天线模块100辐射出去的射频信号的损耗更小,天线模块100相较于天线模块Q的辐射性能更好。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匹配支路33包括第一电容332,所述第四匹配支路43包括第二电容432,所述第一电容33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43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电容332的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432的电容值。
具体地,馈源信号通过第一馈电点P11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所述第一电容332的电容值大于所述第二电容432的电容值,电容容量越大通过的频率越高,因此,第一电容332通过的频率成分高于第二电容432通过的频率成分。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一电容332,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的辐射方向从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一电容332的方向(如图12中的左方向),将上述的左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一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右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一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匹配支路32包括第三电容322,所述第三匹配支路42包括第四电容422,所述第三电容3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切换开关3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一连接点P2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四电容422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二切换开关41与所述天线基部10在第二连接点P3处连接,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322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四电容422的电容值。
具体地,馈源信号通过第二馈电点P12馈入天线基部10,由于所述第三电容322的电容值小于所述第四电容422的电容值,电容容量越大通过的频率越高,因此,第四电容422通过的频率成分高于第三电容322通过的频率成分。因此,馈源信号在第二馈电点P12通过天线基部10流向第四电容422,使得天线模块100的中/高频(M/HB)信号的辐射方向从第一馈电点P11通过天线基部10指向第四电容422的方向(如图13中的右方向),将上述的右方向作为天线模块100的第二辐射方向。在天线模块100中左边天线被遮挡时,可通过该第二辐射方向收发射频信号,从而确保天线模块100的辐射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当然,在一些其他的方案中,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上述的第二匹配支路33还可以包括第一电阻,第四匹配支路43还可以包括第二电阻,其中,第一电阻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二电阻的阻值。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上述的第一匹配支路32还可以包括第三电阻,第三匹配支路42还可以包括第四电阻,其中,第四电阻的阻值大于所述第三电阻的阻值。根据电阻阻值越大通过的频率越高的原理,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在与各匹配电路处于不同的连接方式时来达到不同的辐射方向,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14所示,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还包括第一分流电感22及第二分流电感23,所述第一分流电感22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P11,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分流电感23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P12,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分流电感22用于在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连接至第一馈电点P11时,对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进行保护,避免高冲击脉冲信号对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造成的损害。所述第二分流电感用于在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连接至第二馈电点P12时,对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进行保护,避免高冲击脉冲信号对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造成的损害。
具体地,在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中包括馈电调谐开关21时,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输出端与所述第一馈电点P11连接,所述第一分流电感22的一端连接第一馈电点P11,另一端接地,该种情况下,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一分流电感22对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进行保护。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馈电点P12连接,所述第二分流电感23的一端第二馈电点P12,另一端接地,该种情况下,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二分流电感23对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进行保护。
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馈电调谐电路20还包括馈电阻抗调谐器24,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2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馈电调谐开关21,输入端接入馈源信号,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24包括电阻、电感或电容中的一种或几种,用于匹配所述天线模块100在第一馈电点P11或第二馈电点P12的阻抗。
具体地,在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24用于调整其各元器件的值来调谐所述天线模块100在第一馈电点P11的阻抗,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在所述第一馈电点P11的辐射性能最好;在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24用于调整其各元器件的值来调谐所述天线模块100在第二馈电点P12的阻抗,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在所述第二馈电点P12的辐射性能最好。
实施例2
如图16所示,提出了一种移动终端1000,该移动终端1000包括上述的天线模块100、处理器200及监测单元300。
所述天线模块100及所述监测单元300均连接所述处理器200。
所述监测单元300用于采集模式监测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模块100设置在所述移动终端1000的底部,两个辐射方向分别为所述底部的向左及向右的方向。所述监测单元300可以为设置在所述底部左右两边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可在所述天线模块100被遮挡时,采集到表示遮挡信息的模式监测信号。
在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监测单元还可以为设置在底部左右两边的电容板级,人体靠近移动终端1000时,作为另一个电容板级,两个电容板级靠近时造成电容量的变化,将变化的电容量作为所述模式监测信号。
所述处理器200用于根据所述模式监测信号识别移动终端1000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向所述天线模块100发出相应控制信号。
所述处理器200根据上述的模式监测信号识别出天线模块100各辐射方向是否被遮挡,根据该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的工作模式。
比如,在所述天线模块100的第一辐射方向部分天线被遮挡时,判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发出第二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二辐射方向收发数据;在所述天线模块100的第二辐射方向部分天线被遮挡时,判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以使所述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一辐射方向收发数据。
为了对移动终端1000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说明,如图17所示,本发明还提出了另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天线ANT1。所述第一天线ANT1具有一个辐射方向(图17中朝向移动终端上方),所述第二天线ANT2(即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的天线模块100)具有两个辐射方向(第一辐射方向为图17中向右方向,第二辐射方向为图17中向左方向)。
在监测到用户双手持移动终端时,比如游戏模式下,用户一只手遮挡移动终端的第二天线ANT2的第二辐射方向部分的天线,另一只手遮挡第一天线ANT1,此时,判定该移动终端10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器发出第二控制信号至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二辐射方向进行收发数据。
在监测到用户单手持移动终端时,比如,在近场通话时,用户右手握移动终端时,遮挡到第二天线ANT2的第二辐射方向部分的天线,同时为了使所述第一天线ANT1具有更好的SAR值,判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处理器发出第一控制信号至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一辐射方向进行收发数据。
又如,在近场通话时,用户左手握移动终端时,遮挡到第二天线ANT2的第一辐射方向部分的天线,同时为了使所述第一天线ANT1具有更好的SAR值,判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处理器发出第二控制信号至天线模块100,天线模块100通过第二辐射方向进行收发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各器件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1000的限定,所述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比如,所述移动终端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输入单元、显示单元、摄影单元、音频电路、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以及电源等部件。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移动终端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输入单元可以包括触控面板并且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显示单元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摄影单元用于采集成像范围内的图像信息;音频电路可提供用户与移动终端之间的音频接口;无线保真模块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主处理器是移动终端的控制中心,除上述功能外,主处理器还可以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移动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执行移动终端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移动终端进行整体监控;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移动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移动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结构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或单元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更多个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天线基部、馈电调谐电路、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及第二阻抗调谐电路;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处连接,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二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及所述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及所述第二馈电点的两侧;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用于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
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第一匹配支路及第二匹配支路,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的两条匹配支路具有不同的阻抗;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二切换开关、第三匹配支路及第四匹配支路,其中,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的两条匹配支路具有不同的阻抗;
当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二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第四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小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
当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匹配支路,且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三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二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大于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的阻抗;
其中,所述第二匹配支路包括第一导线,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
所述第四匹配支路包括第二导线,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开路;
所述第一匹配支路包括第三导线,所述第三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开路;
所述第三匹配支路包括第四导线,所述第四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二连接点处连接,另一端与地短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包括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的馈电调谐开关,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处连接,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第一分流电感及第二分流电感;
所述第一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馈电阻抗调谐器,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馈电调谐开关,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用于匹配所述天线模块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的阻抗。
5.一种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模块包括:
天线基部、馈电调谐电路、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及第二阻抗调谐电路;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处连接,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一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第二连接点处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点及所述第二连接点设置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及所述第二馈电点的两侧;
所述馈电调谐电路用于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
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一切换开关及三条或更多条匹配支路,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的所有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包括第二切换开关及三条或更多条匹配支路,其中,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的所有匹配支路中具有至少两种不同的阻抗;
当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一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一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两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大的阻抗小于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小的阻抗;
当接收到来自处理器的第二控制信号时,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将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切换至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两条阻抗相同的匹配支路,所述第二切换开关将所述天线基部连接至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以使所述天线模块处于第一辐射方向,其中,所述第一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小的阻抗大于所述第二阻抗调谐电路中至少一条匹配支路中最大的阻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包括用于切换所述天线基部的馈电位置的馈电调谐开关,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输出端与所述天线基部在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处连接,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用于保护所述馈电调谐开关的第一分流电感及第二分流电感;
所述第一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分流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调谐电路还包括馈电阻抗调谐器,所述馈电阻抗调谐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馈电调谐开关,输入端接收馈源信号,用于匹配所述天线模块在第一馈电点或第二馈电点的阻抗。
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天线模块、处理器及监测单元;
所述监测单元用于采集模式监测信号;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模式监测信号识别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并根据所述工作模式向所述天线模块发出相应控制信号。
CN201910682383.8A 2019-07-26 2019-07-26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04293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383.8A CN110429394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PCT/CN2020/094017 WO2021017625A1 (zh) 2019-07-26 2020-06-02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383.8A CN110429394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9394A CN110429394A (zh) 2019-11-08
CN110429394B true CN110429394B (zh) 2021-05-04

Family

ID=68412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383.8A Active CN110429394B (zh) 2019-07-26 2019-07-26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9394B (zh)
WO (1) WO20210176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29394B (zh) * 2019-07-26 2021-05-0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CN111541037A (zh) * 2020-04-23 2020-08-14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射频前端电路和终端
CN112332093A (zh) * 2020-10-26 2021-02-0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调谐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467371B (zh) * 2020-11-23 2023-10-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93336A (zh) * 2021-04-06 2021-07-30 深圳市广和通无线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射频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654230B2 (en) * 2007-08-20 2017-05-16 Ethertronics, Inc. Modal adaptive antenna for mobile applications
US9608331B1 (en) * 2011-09-08 2017-03-28 Ethertronics, Inc. SAR reduction architecture and technique for wireless devices
CN203466294U (zh) * 2013-08-22 2014-03-05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可调式天线及具有该可调式天线的无线通信装置
US9350081B2 (en) * 2014-01-14 2016-05-24 Pulse Finland Oy Switchable multi-radiator high band antenna apparatus
CN105428794B (zh) * 2015-12-14 2018-12-1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单元、电子设备及辐射场型控制方法
US10263319B2 (en) * 2016-03-23 2019-04-16 Mediatek Inc. Antenna with swappable radiation direction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CN109841947B (zh) * 2017-11-27 2021-02-09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705379U (zh) * 2017-12-28 2018-08-07 上海传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具有该天线的移动终端
CN108258423B (zh) * 2018-01-24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改善天线辐射指标的方法
CN110429394B (zh) * 2019-07-26 2021-05-04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智能天线中高速射频切换技术研究;程元;《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91111;第93-9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9394A (zh) 2019-11-08
WO2021017625A1 (zh) 2021-0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29394B (zh) 天线模块及移动终端
US7885614B2 (en) Antenna switch with adaptive filter
EP0641090A2 (en) Antenna switching device
EP0928038A1 (en) Two-frequency switch, device using two-frequency antenna in common, 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for two-frequency bands using the device
US20030008693A1 (en) Multiband high-frequency switch
JP2001053543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09841947B (zh)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055410A (zh) 天线切换电路、天线切换方法以及电子装置
CN111092295B (zh) 天线、天线调节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39348A (zh) 天线控制方法和天线控制装置
US10826198B2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djusting frequency band of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808228B (zh) 一种天线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7871993B (zh) 通信装置的接口模块
CN108232407B (zh) 基于全面屏金属框的lte天线
CN112054775A (zh) 射频匹配单元、射频匹配电路及无线射频系统
CN10542878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JP3596297B2 (ja) 移動体通信用ダイバーシチ装置
EP379656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6073107A (zh) 一种天线组件、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JP3434732B2 (ja) アンテナ切替装置
CN111146563A (zh) 一种移动通讯设备及其天线组件
CN104919652A (zh) 包括天线和至少一个用户致动开关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CN113922082A (zh) 一种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天线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7562833U (zh) 一种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787078A (zh) 一种天线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