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6564A -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6564A
CN110426564A CN201910780343.7A CN201910780343A CN110426564A CN 110426564 A CN110426564 A CN 110426564A CN 201910780343 A CN201910780343 A CN 201910780343A CN 110426564 A CN110426564 A CN 1104265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quality control
lightning
format
return strok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03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6564B (zh
Inventor
庞文静
梁丽
王志超
雷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Original Assignee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filed Critical CM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Centre
Priority to CN2019107803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65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65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65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65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65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07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the application
    • G01R29/0814Field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measuring influence on or from apparatus, components or humans, e.g. in ESD, EMI, EMC, EMP testing, measuring radiation leakage; detecting presence of micro- or radiowave emitters; dosimetry; testing shielding; measurements related to lightning
    • G01R29/0842Measurements related to lightning, e.g. measuring electric disturbances, warn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29/00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or indicating electric quantiti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R19/00 - G01R27/00
    • G01R29/08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 G01R29/0864Measu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or functional features
    • G01R29/0892Details related to signal analysis or treatment; presenting results, e.g. displays; measuring specific signal features other than field strength, e.g. polarisation, field modes, phase, envelope, maximum valu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是,则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根据所述第四质控码对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所述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其能够对于雷电定位系统实际布站设计、定位计算、系统优化,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提高确定雷电定位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质量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雷电定位系统由雷电观测子站和国家数据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站)组成,其中观测子站的观测项目包括回击波形到达时间、方位角、磁场峰值、电场峰值、波形特征值(过阈值点、陡点、峰点、后过零点)、陡度值等;而中心站通过综合计算处理,可以给出包括雷电回击发生的日期、时间、纬度、经度、电流强度、电流陡度、定位误差、定位方式等。为保证观测数据质量,需要对雷电探测网的定位结果进行数据质量控制(QC)。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能够对于雷电定位系统实际布站设计、定位计算、系统优化,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提高确定雷电定位的精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其能够对于雷电定位系统实际布站设计、定位计算、系统优化,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提高确定雷电定位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若是,则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根据第四质控码对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一格式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若否,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若否,则根据波形阈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0;雷电回击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回击数据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一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经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纬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弧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弧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强度的第一格式为峰值电场;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电磁场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回击电流最陡点电流强度值;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起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峰点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界限值包括: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1000<强度值<1000,-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波形阈值为t1>t2,t3>t2,其中,t1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从10%峰值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2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3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具体为某一参数滑动连续20次为同一值时,雷电回击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二格式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若否,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若否,则根据基线距离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若否,则根据定位误差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0;雷电定位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定位数据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雷电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二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经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纬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的回击峰值的第二格式为峰值电场;对应于雷电的回击最大陡度的第二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界限值包括: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回击峰值的范围为-1000<强度值<1000,回击最大陡度的范围为-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雷电定位数据与对应于首个雷电回击数据的雷电观测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大于500km时,雷电定位数据为错误数据,若定位误差大于200时,雷电定位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根据第三格式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8;若否,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根据阈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根据TCR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根据DOP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0;其中,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状态数据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时间日期的第三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站点名的第三格式为fLong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最近一次自检的通过标志的第三格式为ResultOfSelfTest;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的第三格式为Threshold;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平均通过率的第三格式为TCR;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经度的第三格式为Long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纬度的第三格式为Lat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误差放大因子的第三格式为DOP;对应于状态数据的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的第三格式为FrequencyError;自检通过标志ResultOfSelfTest为1024;阈值为100;TCR值为10;DOP值为DOP<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范围为-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10。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第二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第三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存储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四质控码对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第一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格式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第一界限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波形阈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波形阈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数据异常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0;
雷电回击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回击数据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一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经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纬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弧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弧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强度的第一格式为峰值电场;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电磁场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回击电流最陡点电流强度值;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起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峰点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
第一界限值包括: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1000<强度值<1000,-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波形阈值为t1>t2,t3>t2,其中,t1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从10%峰值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2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3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具体为某一参数滑动连续20次为同一值时,雷电回击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第二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格式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第二界限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基线距离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基线距离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定位误差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定位误差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0;
雷电定位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定位数据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雷电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二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经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纬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对应于雷电的回击峰值的第二格式为峰值电场;对应于雷电的回击最大陡度的第二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第二界限值包括: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回击峰值的范围为-1000<强度值<1000,回击最大陡度的范围为-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雷电定位数据与对应于首个雷电回击数据的雷电观测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大于500km时,雷电定位数据为错误数据,若定位误差大于200时,雷电定位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第三判断模块包括:第三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格式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8;自检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阈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阈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TCR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TCR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DOP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DOP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晶振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0;
其中,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状态数据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三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站点名的第三格式为fLong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最近一次自检的通过标志的第三格式为ResultOfSelfTest;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的第三格式为Threshold;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平均通过率的第三格式为TCR;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经度的第三格式为Long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纬度的第三格式为Latitude;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误差放大因子的第三格式为DOP;对应于状态数据的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的第三格式为FrequencyError;自检通过标志ResultOfSelfTest为1024;阈值为100;TCR值为10;DOP值为DOP<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范围为-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本发明对于雷电定位系统实际布站设计、定位计算、系统优化,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提高确定雷电定位的精度。可以帮助专业人员开发出有效的数据处理软件,不但用于今后数据处理,还可重新处理历史数据,提高其质量和应用价值。本发明用于探测网工程设计分析,可以避免最不利的图形因素,包括建立优化设计模型,重要保护目标的有利探测站位置选择,确定探测站定位精度等。
通过采用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和GPS时间同步技术,将雷电定位和波形采集融为一体,增加了对闪电微秒、亚微秒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的监测功能。同时,可提供闪电发生类型、回击数目、发生时间、发生位置信息,并可实时显示上述信息和闪电电磁场波形。根据对闪电电场变化波形的分析和判断,增加了云闪计数功能。该系统可与其他雷电测量设备同步,对闪电放电过程进行综合观测。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所涉及质量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涉及质量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第一判断模块的流程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第二判断模块的流程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所涉及第三判断模块的流程框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回击电流的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现有雷电定位系统数据主要包括观测设备的状态数据、雷电回击数据和定位结果数据。雷电定位系统的数据控制流程在中心站实现。
数据质量控制在数据处理中心后端进行,流程中首先需要考虑设备端输出的回击数据格式是否符合定义,然后根据系统的定位数据分析检查要素,最后对设备的回击数据进行分析和检查。
如图1至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
S2,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
S3,若是,则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
S4,根据第四质控码对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如图2所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S1,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包括以下步骤:
S11,根据第一格式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
S12,若否,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
S13,若否,则根据波形阈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
S14,若否,则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0。
如图3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S2,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包括以下步骤:
S21,根据第二格式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S22,若否,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S23,若否,则根据基线距离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S24,若否,则根据定位误差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0。
如图4所示,按照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S3,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第三格式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8;
S32,若否,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S33,若否,根据阈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S34,若否,根据TCR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S35,若否,根据DOP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S36,若否,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0。
如图5至图8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些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质量控制系统1000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100,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
第二判断模块200,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
第三判断模块300,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
存储模块400,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四质控码对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如图6所示,按照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第一判断模块100包括:
第一格式检查单元101,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格式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
第一界限值检查单元102,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8;
波形阈值检查单元103,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波形阈值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
数据异常检查单元104,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为0。
如图7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第二判断模块200包括:
第二格式检查单元201,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格式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第二界限值检查单元202,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基线距离检查单元203,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基线距离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8;
定位误差检查单元204,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定位误差判断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为0。
如图8所示,按照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第三判断模块300包括:.
第三格式检查单元301,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格式判断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8;
自检检查单元302,被设置为用于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阈值检查单元303,被设置为用于根据阈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TCR值检查单元304,被设置为用于根据TCR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DOP值检查单元305,被设置为用于根据DOP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晶振检查单元306,被设置为用于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雷电回击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回击数据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一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经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纬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弧度的第一格式为按弧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强度的第一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电磁场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强度值的第一格式为回击电流最陡点电流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起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到峰点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峰点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差的第一格式为0.1μs;
第一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1000<强度值<1000,-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
雷电基电流为回击通道底部的雷电流,通常用峰值电流、回击电流持续时间、电流陡度等参数表述。实际观测到的雷电流非常复杂,波形各不相同,但一般而言,回击电流是一种具有单峰形式的脉冲电流波形,电流波形的前沿变化十分陡峭,而电流波形尾部变化则较为缓慢。如图9所示,雷电流波形及其参数。其中,T1是波头时间,T2是半波长时间,I是雷电流的峰值。T1越短,I越高,则雷电流波头陡度越大,即雷电流在短时间内变化越快,其周围空间内的电磁感应越强;T2越长,I越高,则雷电流的能量越高。
波形阈值为t1>t2,t3>t2,其中,t1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从10%峰值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2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3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
根据参数滑动判断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具体为某一参数滑动连续20次为同一值时,雷电回击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对应于雷电定位数据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二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经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纬度的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峰值的第二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最大陡度的第二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第二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回击峰值的范围为-1000<强度值<1000,回击最大陡度的范围为-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雷电定位数据与对应于首个雷电回击数据的雷电观测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大于500km时,雷电定位数据为错误数据,若定位误差大于200时,雷电定位数据为可疑数据。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优选地,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状态数据的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第三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站点名的第三格式为fLongitude(雷电的经度信息);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雷电观测站的最近一次自检的通过标志的第三格式为ResultOfSelfTest;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的第三格式为Threshold;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平均通过率的第三格式为TCR;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经度的第三格式为Longitude(GPS的经度信息);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纬度的第三格式为Latitude(GPS的纬度信息);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误差放大因子的第三格式为DOP;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的第三格式为FrequencyError;
自检通过标志ResultOfSelfTest为1024;阈值为100;TCR值为10;DOP值为DOP<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范围为-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FrequencyError)≤10。
按照质控流程和质控方法,根据业务配置和质量控制规则,在雷电数据处理中心集成相应模块功能,通过完善动态库、配置文件,增加参数设置交互界面等来实现相应质控算法。并输出详细的日志文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应用本发明对于雷电定位系统实际布站设计、定位计算、系统优化,更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能够提高确定雷电定位的精度。可以帮助专业人员开发出有效的数据处理软件,不但用于今后数据处理,还可重新处理历史数据,提高其质量和应用价值。本发明用于探测网工程设计分析,可以避免最不利的图形因素,包括建立优化设计模型,重要保护目标的有利探测站位置选择,确定探测站定位精度等。
通过采用高速大容量数据采集和GPS时间同步技术,将雷电定位和波形采集融为一体,增加了对闪电微秒、亚微秒时间尺度的物理过程的监测功能。同时,可提供闪电发生类型、回击数目、发生时间、发生位置信息,并可实时显示上述信息和闪电电磁场波形。根据对闪电电场变化波形的分析和判断,增加了云闪计数功能。该系统可与其他雷电测量设备同步,对闪电放电过程进行综合观测。
基于上述如图1至图4所示方法,相应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场景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方法,以及图5至图8所示的虚拟装置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具体可以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处理器;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
可选地,该计算机设备还可以包括用户接口、网络接口、摄像头、射频(RadioFrequency,RF)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 I模块等等。用户接口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等,可选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USB接口、读卡器接口等。网络接口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蓝牙接口、WI-FI接口)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存储介质中还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操作系统是管理和保存计算机设备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信息处理程序以及其它软件和/或程序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存储介质内部各组件之间的通信,以及与该实体设备中其它硬件和软件之间通信。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所述质量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
若是,则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
若是,则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
根据所述第四质控码对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所述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一格式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8;
若否,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8;
若否,则根据波形阈值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1;
若否,则根据参数滑动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0;
所述雷电回击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雷电回击数据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一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经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纬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弧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弧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强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电磁场强度值的所述第一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强度值的所述第一格式为回击电流最陡点电流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起点到峰点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到峰点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峰点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1000<强度值<1000,-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
所述波形阈值为t1>t2,t3>t2,其中,t1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从10%峰值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2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3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
所述根据参数滑动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具体为某一参数滑动连续20次为同一值时,所述雷电回击数据为可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二格式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若否,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若否,则根据基线距离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若否,则根据定位误差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0;
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二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经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纬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峰值的所述第二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最大陡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所述回击峰值的范围为-1000<强度值<1000,所述回击最大陡度的范围为-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与对应于首个所述雷电回击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大于500km时,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为错误数据,若所述定位误差大于200时,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为可疑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第三格式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三质控码为8;
若否,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若否,根据阈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若否,根据TCR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若否,根据DOP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若否,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三质控码为0;
其中,所述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状态数据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三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的站点名的所述第三格式为fLong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的最近一次自检的通过标志的所述第三格式为ResultOfSelfTest;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的所述第三格式为Threshold;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平均通过率的所述第三格式为TCR;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经度的所述第三格式为Long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纬度的所述第三格式为Lat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误差放大因子的所述第三格式为DOP;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的所述第三格式为FrequencyError;
所述自检通过标志ResultOfSelfTest为1024;
所述阈值为100;
所述TCR值为10;
所述DOP值为DOP<10;
所述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范围为-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10。
7.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电数据包括雷电回击数据、雷电定位数据以及雷电观测站的状态数据,所述质量控制系统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一质控码;
第二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预设条件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二质控码;
第三判断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预设条件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通过,若否,则输出第三质控码;若是,则输出第四质控码;
存储模块,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质控码对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所述状态数据进行数据存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格式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8;
第一界限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一界限值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8;
波形阈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波形阈值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1;
数据异常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参数滑动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一质控码为0;
所述雷电回击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雷电回击数据的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一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经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纬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弧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按弧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强度的所述第一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电磁场强度值的所述第一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强度值的所述第一格式为回击电流最陡点电流强度值;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起点到峰点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最陡点到峰点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峰点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差的所述第一格式为0.1μs;
所述第一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1000<强度值<1000,-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
所述波形阈值为t1>t2,t3>t2,其中,t1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从10%峰值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2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的时间,t3为回击电流波形中电流上升至峰值到半周过零点的时间;
所述根据参数滑动判断所述雷电回击数据是否可疑,具体为某一参数滑动连续20次为同一值时,所述雷电回击数据为可疑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判断模块包括:
第二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格式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第二界限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二界限值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基线距离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基线距离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8;
定位误差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定位误差判断所述雷电定位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二质控码为0;
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雷电定位数据的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二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经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发生的纬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按度记录、精确到6位小数;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峰值的所述第二格式为峰值电场;
对应于雷电的回击最大陡度的所述第二格式为电磁场强度值;
所述第二界限值包括:
0≤YYYY≤当年年度,1≤MM≤12,1≤DD≤31,0≤HH≤23,0≤mm≤59,0≤ss≤59,3°≤经度≤54°,72°≤纬度≤136°,0<弧度值<2π,所述回击峰值的范围为-1000<强度值<1000,所述回击最大陡度的范围为-1000<电磁场强度值<1000,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与对应于首个所述雷电回击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之间的基线距离大于500km时,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为错误数据,若所述定位误差大于200时,所述雷电定位数据为可疑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格式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第三格式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错误,若是,则输出所述第三质控码为8;
自检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自检通过标志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阈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阈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TCR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TCR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DOP值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DOP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
晶振检查单元,被设置为用于根据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判断所述状态数据是否可疑,若是,则输出第三质控码为1;若否,则输出所述第三质控码为0;
其中,所述状态数据以及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
对应于雷电回击发生的时间日期的所述第三格式为YYYY-MM-DD HH:mm:ss.0000000;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的站点名的所述第三格式为fLong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所述雷电观测站的最近一次自检的通过标志的所述第三格式为ResultOfSelfTest;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的所述第三格式为Threshold;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当前的阈值平均通过率的所述第三格式为TCR;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经度的所述第三格式为Long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纬度的所述第三格式为Latitude;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最近一次自检开始时的GPS误差放大因子的所述第三格式为DOP;
对应于所述状态数据的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的所述第三格式为FrequencyError;
所述自检通过标志ResultOfSelfTest为1024;
所述阈值为100;
所述TCR值为10;
所述DOP值为DOP<10;
所述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范围为-10≤10MHZ恒温槽石英晶振频率值的偏差≤10。
CN201910780343.7A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4265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0343.7A CN110426564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0343.7A CN110426564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6564A true CN110426564A (zh) 2019-11-08
CN110426564B CN110426564B (zh) 2021-07-02

Family

ID=68417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0343.7A Active CN110426564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656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555A (zh) * 2011-03-26 2011-10-05 朱君 气象区域自动站数据监控及质量控制系统
CN102621414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雷击放电综合同步观测方法及系统
CN104950187A (zh) * 2014-11-27 2015-09-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雷电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6844595A (zh) * 2017-01-12 2017-06-13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专业气象服务应用平台
CN107436277A (zh) * 2017-07-12 2017-12-05 广东旭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似距离判别的单指标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08287876A (zh) * 2017-12-29 2018-07-17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支持多种格式的电能质量数据服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519523A (zh) * 2018-03-14 2018-09-11 南京中科九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雷电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3986A (zh) * 2018-09-06 2019-01-1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一种环境健康数据质量核查的自动化报告方法
CN109669021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张萍 一种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09740118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07555A (zh) * 2011-03-26 2011-10-05 朱君 气象区域自动站数据监控及质量控制系统
CN102621414A (zh) * 2012-03-16 2012-08-0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雷击放电综合同步观测方法及系统
CN104950187A (zh) * 2014-11-27 2015-09-30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雷电分析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6844595A (zh) * 2017-01-12 2017-06-13 山东鲁能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网gis的专业气象服务应用平台
CN107436277A (zh) * 2017-07-12 2017-12-05 广东旭诚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相似距离判别的单指标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09669021A (zh) * 2017-10-16 2019-04-23 张萍 一种自动气象站土壤湿度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CN108287876A (zh) * 2017-12-29 2018-07-17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支持多种格式的电能质量数据服务质量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8519523A (zh) * 2018-03-14 2018-09-11 南京中科九章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雷电定位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3986A (zh) * 2018-09-06 2019-01-1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一种环境健康数据质量核查的自动化报告方法
CN109740118A (zh) * 2018-12-28 2019-05-10 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 一种质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6564B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3111A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巡检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49034B (zh) 一种机器人任务部署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98981A (zh) 温度确定方法、测温设备、存储介质
CN107588855A (zh) 变电设备温度的检测方法、检测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189104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8048A (zh) 对部署在云上的一个工业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7918917A (zh) 社交分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09635031A (zh) 一种数据质量检测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EP3098570A1 (en) Non-linear qualitative visualization
CN110032505A (zh) 软件质量确定装置、软件质量确定方法和软件质量确定程序
CN106440225A (zh) 一种机房温度的3d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426564A (zh) 一种雷电数据的质量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610520B (zh) 一种智能电表售电通信检测终端
Alkenani et al. Network Performance Analysis Using Packets Probe For Passive Monitoring
CN105806304A (zh) 天线方向角测量方法及装置
KR20190080244A (ko) 증강 현실 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9118275A (ja) トラヒック分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47355A (zh) 一种应用状态的检测方法及其设备
US10429437B2 (e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test diagram
CN108490265A (zh)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装置及测试仪
CN114596362A (zh) 一种高点摄像头坐标计算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JP6241152B2 (ja) 情報入力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422180B1 (ko) 어플리케이션 사용성 측정 방법, 이를 수행하는 어플리케이션 사용성 측정 서버 및 이를 저장하는 기록매체
Miardan et al. Escape from parsimony of a double-cut-and-join genome evolution process
KR101009556B1 (ko) 밀폐공간 모델링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