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24427B -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24427B
CN110424427B CN201910670149.3A CN201910670149A CN110424427B CN 110424427 B CN110424427 B CN 110424427B CN 201910670149 A CN201910670149 A CN 201910670149A CN 110424427 B CN110424427 B CN 110424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hole
piece
support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014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24427A (zh
Inventor
韩情情
姜义兵
张文
文斌
曹雪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CC17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014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244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24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4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24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244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on Of Foundation Soil And Reinforcement Of Foundation Soil By Compacting Or Drainage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属于基坑排水的技术领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管道的内侧设有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支架、外圈和内圈,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管道的内壁上,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驱动件,所述外圈的外径与管道的内径相等,所述外圈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圈的内壁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位于第二通孔靠近内圈的一端口处,所述内圈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内圈上设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的外壁与吸附件贴合,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外圈形成传动配合。可以高效进行排水工作,可重复使用,节约成本且防止土体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坑排水的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当基底低于地下水位时,由于土的含水层被切断,地下水会不断地渗入坑内。雨水期施工时,地面水也会不断流入坑内,如果不采取降水措施,把流入基坑的水及时排走或把地下水位降低,不仅会使施工条件恶化,而且地基土被水泡软后,容易造成边坡塌方并使地基承载力下降。因此,为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在基坑开挖前或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地下水,使地基土在开挖及基础施工时保持干燥,常常用到的有集水坑降水和井点降水,不论是哪种降水方式,基坑开挖完成后,都需要设置排水沟与集水坑或集水井进行连接排水。
现阶段排水沟最常用的做法为砖砌明排水沟,然而基坑底部位于砂层土中时,沟槽开挖,排水沟砌筑都会受到砂体流动影响,还有一种是采用涵管进行排水,然而这种管涵对于基坑内的排水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故此提出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利用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进而将吸附件吸收外界水份并排至在管道内,再在挤压件的作用下完成往复吸排工作,进而高效进行排水,同时防止土体流失且还可以重复使用有效节省施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管道的内侧设有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支架、外圈和内圈,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在管道的内壁上,所述支架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驱动件,所述外圈的外径与管道的内径相等,所述外圈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通孔,所述外圈的内壁上设有吸附件,所述吸附件位于第二通孔靠近内圈的一端口处,所述内圈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内圈上设有挤压件,所述挤压件与吸附件配合,所述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外圈形成传动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的一端套设有封口件,所述封口件为锥型结构,设有第一通孔的管道的外侧均绑扎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上设有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伸缩式支腿和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设置于支架内,所述伸缩式支腿的一端延伸至支架内并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支腿的另一端与管道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内壁直径小于等于内圈的内壁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的一端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外圈的另一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所述吸附件位于安装槽的槽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远离安装槽一端的直径与管道的内径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为棘齿状结构,所述挤压件转动连接在内圈上。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件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伸缩杆远离挤压件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内圈上。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降水的涌水量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的大小及补给水大小选择管道的管径大小,并根据土体颗粒大小开设第一通孔以及选择合适目数的过滤网,并将其绑扎在第一通孔的外侧;
步骤二、将支架、外圈和内圈组成的若干个组合体利用伸缩式支腿和第一弹簧固定在管道的内部,并保证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得到排水沟;
步骤三、利用并根据聚管道的管径大小进行开挖沟槽,然后将该排水沟放入沟槽内,管道两侧的空间采用分级骨料回填,并将排水沟端头与集水井连通;
步骤四、启动驱动件带动外圈转动,利用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且内圈上的挤压件作用在吸附件上,将管道外部的水吸进管道内。
进一步的,在步骤四中,所述挤压件作用在吸附件上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轴线错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中设置内圈、外圈和支架,利用支架上的卡接单元将内圈和外圈固定在管道内,外圈的外壁与管道内壁贴合,支架上的驱动件将通过齿轮带动外圈转动,内圈固定不动,此时外圈和内圈发生相对转动,进而将利用挤压件对吸附件实施排水和吸水的过程,吸水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排水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非同轴,可以有效避免吸附件将水又排至外接失去排水功能。
2、本发明中管道的一端设有锥型结构的封口件,同时封口件和管道上均绑扎有过滤网将外部的土体隔离在管道外侧进而避免土体流失,同时封口件的锥型结构更利于管道端部外侧水集中在管道外壁上和管道端部的土体进行有效地封堵。
3、本发明中外圈上设有导流槽和安装槽,导流槽远离安装槽一端的直径与管道的内径相等的设计更利于管道内部水在通过外圈时能完全地流走并不产生积水避免造成局部的土体下沉,安装槽是便于吸附件、内圈及其上挤压件的安装,同时外圈内径小于等于内圈的内径,便于水向后方流动。
4、本发明中挤压件为棘齿形结构且转动连接在内圈上,同时挤压件上还设有伸缩件和伸缩杆上的第二弹簧,利用伸缩杆和第二弹簧实现挤压件的挤压吸附件和回位的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中:1、管道;11、第一通孔;12、封口件;13、过滤网;2、支架;21、驱动件;22、伸缩式支腿;23、第一弹簧;3、外圈;31、第二通孔;32、吸附件;33、导流槽;34、安装槽;4、内圈;41、挤压件;42、伸缩杆;43、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包括管道1,管道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管道1的内侧设有吸附单元,吸附单元包括支架2、外圈3和内圈4,支架2固定连接在管道1的内壁上,支架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驱动件21,外圈3的外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等,外圈3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通孔31,外圈3的内壁上设有为海绵体的吸附件32,吸附件32位于第二通孔31靠近内圈4的一端口处,内圈4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内圈4上设有挤压件41,挤压件41的外壁与吸附件32贴合,驱动件2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外圈3形成传动配合。利用驱动件21驱动齿轮,齿轮进而带动外圈3做顺时针运动,吸附件32利用挤压件21通过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将管道1外的水吸进管道1内,同时挤压件41将在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在非同轴的情况下将吸附件21内的水压出进入管道1内向集水井内流动。外圈3和支架2同时还可以保证管道1的结构强度免受外接压力影响导致变形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管道1的一端套设有与管道1同材质的封口件12,封口件12为锥型结构,设有第一通孔11的管道1的外侧均绑扎有过滤网13。利用封口件12防止土体进入管道导致土体流失影响基坑的质量,且封口件12的锥型结构便于将土体内的水引流至管道1内,同时过滤网13将土体有效阻隔在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支架2上设有卡接单元,卡接单元包括伸缩式支腿22和第一弹簧23,第一弹簧23设置于支架2内,伸缩式支腿22的一端延伸至支架2内并与第一弹簧23固定连接,伸缩式支腿22的另一端与管道1的内壁贴合,利用第一弹簧23和伸缩式支腿22便于支架2固定在管道1内壁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外圈3的内壁直径等于内圈4的内壁直径,外圈3的一端面开设有导流槽33,导流槽33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导流槽33远离安装槽34一端的直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等,外圈3的另一端面开设有安装槽34,吸附件32位于安装槽34的槽壁上。通过导流槽33可以将去前方的水流有效地通过该处的内圈4和外圈3向后方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优选的,挤压件41为棘齿状结构,挤压件41转动连接在内圈4上,挤压件41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2,伸缩杆4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43,伸缩杆42远离挤压件4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内圈4上利用伸缩杆42和第二弹簧43将吸附件32进行挤压将其内部的水挤出至管道1内,同时还可以将挤压件41复位重新进行吸附件32的挤压排水工作。
实施例2: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降水的涌水量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的大小及补给水大小选择管道1的管径大小,并根据土体颗粒大小开设第一通孔11以及选择合适目数的过滤网13,并将其绑扎在第一通孔11的外侧;
步骤二、将支架2、外圈3和内圈4组成的若干个组合体分别利用伸缩式支腿22和第一弹簧23固定在管道1的内部(各自位置),并保证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同轴,得到排水沟;
步骤三、利用并根据聚管道1的管径大小进行开挖沟槽,然后将该排水沟放入沟槽内,管道1两侧的空间采用分级骨料回填,并将排水沟端头与集水井连通;
步骤四、启动驱动件21带动外圈3转动,利用内圈4和外圈3相对转动,且内圈4上的挤压件41作用在吸附件32上,将管道1外部的水吸进管道1内,挤压件41作用在吸附件32上时,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的轴线错开。
本发明适用于倾斜的排水沟工况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1),所述管道(1)的管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管道(1)的内侧设有吸附单元,所述吸附单元包括支架(2)、外圈(3)和内圈(4),所述支架(2)固定连接在管道(1)的内壁上,所述支架(2)的中心位置处设有驱动件(21),所述外圈(3)的外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等,所述外圈(3)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11)位于同一平面内的第二通孔(31),所述外圈(3)的内壁上设有吸附件(32),所述吸附件(32)位于第二通孔(31)靠近内圈(4)的一端口处,所述内圈(4)固定连接在支架(2)上,所述内圈(4)上设有挤压件(41),所述挤压件(41)与吸附件(32)配合,所述驱动件(21)的输出轴通过齿轮与外圈(3)形成传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的一端套设有封口件(12),所述封口件(12)为锥型结构,设有第一通孔(11)的管道(1)的外侧均绑扎有过滤网(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设有卡接单元,所述卡接单元包括伸缩式支腿(22)和第一弹簧(23),所述第一弹簧(23)设置于支架(2)内,所述伸缩式支腿(22)的一端延伸至支架(2)内并与第一弹簧(23)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支腿(22)的另一端与管道(1)的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3)的内壁直径小于等于内圈(4)的内壁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3)的一端面开设有导流槽(33),所述导流槽(33)的截面为倒梯形结构,所述外圈(3)的另一端面开设有安装槽(34),所述吸附件(32)位于安装槽(34)的槽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33)远离安装槽(34)一端的直径与管道(1)的内径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41)为棘齿状结构,所述挤压件(41)转动连接在内圈(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件(41)上转动连接有伸缩杆(42),所述伸缩杆(42)的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43),所述伸缩杆(42)远离挤压件(41)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内圈(4)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基坑降水的涌水量与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基坑的大小及补给水大小选择管道(1)的管径大小,并根据土体颗粒大小开设第一通孔(11)以及选择合适目数的过滤网(13),并将其绑扎在第一通孔(11)的外侧;
步骤二、将支架(2)、外圈(3)和内圈(4)组成的若干个组合体利用伸缩式支腿(22)和第一弹簧(23)固定在管道(1)的内部,并保证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同轴,得到排水沟;
步骤三、利用并根据管道(1)的管径大小进行开挖沟槽,然后将该排水沟放入沟槽内,管道(1)两侧的空间采用分级骨料回填,并将排水沟端头与集水井连通;
步骤四、启动驱动件(21)带动外圈(3)转动,利用内圈(4)和外圈(3)相对转动,且内圈(4)上的挤压件(41)作用在吸附件(32)上,将管道(1)外部的水吸进管道(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所述挤压件(41)作用在吸附件(32)上时,所述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31)的轴线错开。
CN201910670149.3A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4244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0149.3A CN11042442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0149.3A CN11042442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4427A CN110424427A (zh) 2019-11-08
CN110424427B true CN110424427B (zh) 2020-10-23

Family

ID=68410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0149.3A Active CN110424427B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2442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08785B (zh) * 2022-05-16 2024-01-26 郭福杰 一种建筑工地基坑施工用排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93224A (ja) * 1987-05-23 1988-11-30 Shimizu Constr Co Ltd 排水還元井戸
CN108385706B (zh) * 2018-02-09 2020-04-07 温州嘉成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深基坑的井点降水与排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24427A (zh) 2019-11-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28950U (zh) 一种适用于渣土松散结构斜坡的深部排水抗滑桩
CN110528611B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河道清淤设备
CN110424427B (zh) 一种用于基坑内的排水沟及施工方法
CN2092438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可调节的清淤装置
CN208136898U (zh) 一种加固软土地基的排水系统
CN203569575U (zh) 塑料盲沟管无砂降水井
CN207452926U (zh) 一种提高轻型井点降水效率的工具
CN114000492B (zh) 一种公路工程建设用软地基加固设备
CN114849319A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防水排水装置
JP4648991B1 (ja) 雨水浸透坑掘削装置
CN219587722U (zh) 一种地下水监测井调浆清孔双泵装置
CN202000365U (zh) 地下连续墙防渗结构
CN210459318U (zh) 一种坡地建筑绿色生态自排水抗浮装置
CN216555968U (zh)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的水利管道
CN219558851U (zh) 一种具有快速清淤结构的排水过滤装置
CN219973256U (zh) 一种用于降水斜井的复合井管
CN112112205B (zh) 一种道路排水沟清理装置
CN214035703U (zh) 一种隧道防水结构
CN215252795U (zh) 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排水装置
CN220927910U (zh) 基坑降水井封堵结构
CN212835460U (zh) 一种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基坑或基槽降水系统
CN216276076U (zh) 一种地下室底板防排水结构
CN113944504A (zh) 一种隧道防水排水结构及隧道防水排水方法
CN220184063U (zh) 一种水利施工截流装置
CN108311534A (zh) 一种农药污染场地深层土壤修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an Qingqing

Inventor after: Jiang Yibing

Inventor after: Zhang Wen

Inventor after: Wen Bin

Inventor after: Cao Xuejian

Inventor before: Han Qingqi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n

Inventor before: Wen Bin

Inventor before: Cao Xuejia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