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822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6822B
CN110416822B CN201910694889.0A CN201910694889A CN110416822B CN 110416822 B CN110416822 B CN 110416822B CN 201910694889 A CN201910694889 A CN 201910694889A CN 110416822 B CN110416822 B CN 1104168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tch
mobile terminal
pressing
card
card ho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488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6822A (zh
Inventor
梁大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488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68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6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8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68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8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with contacts abutting directly the printed circuit; Button contacts therefore provided on the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comprising a hand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04B1/3818Arrangements for facilitating insertion or removal of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7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0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computer periph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1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telephon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托座、弹出机构和推动件。壳体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卡托座设置于壳体内并与第一槽口相对,卡托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卡托,弹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托座上,弹出机构具有按压部,当抵压按压部时,弹出机构能够将位于卡托座内的卡托从第一槽口推出;推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二槽口处,推动件具有从第二槽口外露的操作部以及与操作部联动连接的传动部,当通过操作部驱使推动件移动时,传动部能够抵压按压部。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利用设置在壳体上的推动件对弹出机构的按压部进行按压的操作方式取出卡托座内的卡托,使得卡托取出操作较为简便,避免了传统拆卸卡托时需携带卡针且操作不便的麻烦。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也得到飞速发展,同时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及个性化,对智能手机功能需求越来越全面,手机主板会集成更多的模块,内部的空间利用也是要求越来越紧凑。因此当前绝大多数智能手机的都采用三合一卡座,代替原来的存储卡/SIM卡单独分开排版的方式,这样大大提升了手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然而,当前绝大部分手机都做成一体式设计(电池后盖不可打开),取出SIM卡/TF卡托时需要借助专用的卡针,按压侧部预留孔位方可弹出。而正常用户一般都不会随身携带一根卡针,因此,如果临时需要取出卡托时,往往找不到匹配的卡针可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以有效解决卡托取出操作不便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
卡托座,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所述卡托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卡托;
弹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托座上,所述弹出机构具有按压部,当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所述卡托座内的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推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槽口处,所述推动件具有从所述第二槽口外露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联动连接的传动部,当通过所述操作部驱使所述推动件移动时,所述传动部能够抵压所述按压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通过所述操作部能够驱使所述推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传动部抵压所述按压部以使得所述弹出机构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具有相对所述推动件移动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当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斜面与所述按压部相抵,且所述按压部沿所述斜面滑动而受按压以使得所述弹出机构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部具有与所述斜面相邻接的过渡弧面,所述过渡弧面位于所述传动部距离所述按压部较近的顶端,当所述顶端移动经过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过渡弧面相抵,并由所述过渡弧面滑动地引导至所述斜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移出的方向与所述按压部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平行,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与所述按压部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移动终端周侧的边框以及与所述边框相连接的后盖,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均开设于所述边框上,或者,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后盖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复位运动,以在通过所述操作部驱使所述推动件移动并释放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复位组件的驱使下移回至原来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传动部之间通过连杆联动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或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操作部、所述连杆和所述传动部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杆上设有导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机构包括联动部和抵持部,所述抵持部通过所述联动部与所述按压部联动连接,且当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联动部能够带动所述抵持部运动并使得所述抵持部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出机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下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槽口运动的趋势,当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使得所述传动部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形变以存储弹性能,以在释放所述操作部时,所述弹性件所述存储的弹性能驱使所述按压部复位运动,并使得所述按压部经所述传动部联动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复位运动。
本申请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卡托座和推动件,所述卡托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卡托,所述弹出机构具有按压部,当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所述卡托座内的卡托推出,该移动终端利用设置在壳体上的推动件对弹出机构的按压部进行按压的操作方式取出卡托座内的卡托,使得卡托取出操作较为简便,避免了传统拆卸卡托时需携带卡针且操作不便的麻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的卡托座与卡托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圆圈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圆圈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示出的卡托座和卡托结构中,卡托经弹出机构推出卡托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圆圈C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圆圈D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推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圆圈E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中,推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圆圈F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作为在此使用的“移动终端”指包括但不限于经由以下任意一种或者数种连接方式连接的能够接收和/或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
(1)经由有线线路连接方式,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ublic SwitchedTelephone Networks,PSTN)、数字用户线路(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
(2)经由无线接口方式,如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
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移动终端可以被称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电子装置:
(1)卫星电话或蜂窝电话;
(2)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ersonal Communications System,PCS)终端;
(3)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配备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接收器的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
(4)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
(5)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100,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100,在此不作限定。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移动终端100包括壳体10、卡托座20、弹出机构30和推动件40。
其中,壳体10上开设有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卡托座20设置于壳体10内并与第一槽口101相对,卡托座2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卡托20a,卡托20a可以用来放置SIM卡、TF卡等卡体。壳体10包括形成移动终端100周侧的边框11,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开设于边框11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包括与边框11相连接的后盖12,第一槽口101开设于边框11上,第二槽口102可以是开设在后盖12上,在此不作限定。
移动终端包括显示屏103,后盖12与显示屏103分别连接于边框11的两侧,以围合形成收容移动终端100的摄像头、电池和主板等元件的收容腔。其中,后盖12可以是与边框11独立设置,也可以是成型于一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3可以采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LCD屏可以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屏幕或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屏幕或SLCD(Spl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拼接专用液晶显示)屏幕。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103可以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屏用于显示信息,OLED屏可以为AMOLED(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Super Active 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超级主动驱动式有机发光二极体)屏幕或Super AMOLEDPlus(Super 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Plus,魔丽屏)屏幕,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2和图5所示,弹出机构30设置于卡托座20并用于推出卡托座20内的卡托20a。
具体地,弹出机构30具有按压部31,当抵压按压部31时,弹出机构30能够将位于卡托座20内的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以便将卡托20a从移动终端100取出。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仅以举例的形式对弹出机构30推出卡托20a的结构加以说明,并非对弹出机构30的限制。确切的说,弹出机构30只要具有能够与推动件40相匹配的按压部31,并且在按压部31受推动件40的按压时能够推出卡托20a即可。
继续参阅图2和图5所示,弹出机构30包括联动部32和抵持部33,抵持部33通过联动部32与按压部31联动连接,且当抵压按压部31时,联动部32能够带动抵持部33运动并使得抵持部33将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联动部32可以是与按压部31构成一体结构,例如,按压部31为金属条弯折而成的端部,金属条的主体部分构成联动部32而被可移动地设置在卡托座20上。
相应地,抵持部33可以采取转动连接的形式与卡托座20相连接,并且在联动部32的联动下相对卡托座20转动,以推动设置于卡托座20内的卡托20a。
结合图3所示,抵持部33采用类似杠杆的结构,通过转动轴、销等转动件33a与卡托座20转动连接,抵持部33的一端与联动部32相连接,另一端为能够与设置在卡托座20的卡托20a相抵接的自由端33b,从而在按压部31受到推动件40的按压时,按压部31经联动部32带动抵持部33的一端运动,使得抵持部33绕转动件33a转动,进而自由端33b推动卡托20a,以使得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可以理解的,虽然图2中示出的弹出机构30的抵持部33与卡托20a的离第一槽口101较远的一端相抵以推动卡托20a,但实际上,抵持部33也可以是对卡托20a的其他位置进行抵接,只要抵持部33能够受按压部31的联动而提供驱使卡托20a朝第一槽口101移出的作用力即可。例如,抵持部33抵接在卡托20a的侧边位置,只要合理的设置抵持部33和联动部32的结构尺寸即可。
为了使得卡托20a在卡托座20内形成稳定的限位。结合图2和图4所示,卡托座20与卡托20a相邻的侧壁上设置有卡片21,卡托20a上设有与卡片21相对应的卡槽20b,以利用卡片21与卡槽20b的卡合力防止卡托20a轻易地从卡托座20移出。结合图5至图7所示,只有在借助弹出机构30对卡托20a的推动力,克服卡片21与卡槽20b的卡合力对卡托20a的限位作用,使得卡片21退出卡槽20b,进而卡托20a被弹出机构30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结合图1和图8所示,推动件40可活动地安装于第二槽口102处,推动件40具有从第二槽口102外露于壳体10的操作部41以及与操作部41联动连接的传动部42。当通过操作部41驱使推动件40移动时,传动部42能够抵压按压部31,从而使得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由于推动件40设置在壳体10上,继而使得推动件40集成于移动终端100,且通过推动件40对按压部31进行按压的操作方式较为简便,避免了传统拆卸卡托20a时需携带卡针且操作不便的麻烦。
可以理解的,推动件40对按压部31的按压力是能够符合触发弹出机构30推出卡托20a的力的需要的。对于推动件40对按压部31的按压力,只要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的按压操作能够满足弹出机构30推出卡托20a即可,这里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推动件40与壳体10滑动连接,通过操作部41能够驱使推动件40滑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推动件4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传动部42抵压按压部31以使得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参考图1所示,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设置在边框11时,可以是设置在边框11的同一侧,确切的说,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排布在边框11上。例如,结合图1和图8所示,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设置在移动终端100的左侧边或右侧边时,第二槽口102沿着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推动件40能够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推动,以适应性使得传动部42抵压按压部34,进而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从卡托座20推出。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排布在边框11上时,推动件40可以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移动,以对按压部31进行按压,从而使得卡托20a在弹出机构30的驱使下从第一槽口101移出,由于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位于边框11的同侧,因此,卡托20a将大致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移动并伸出。相应地,第一槽口101和第二槽口102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排布在边框11上时,推动件40可以沿移动终端100的宽度方向移动并对按压部31进行按压,此时,弹出机构30将驱使卡托20a大致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伸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移出的方向与按压部31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平行,推动件4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与按压部31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垂直。
由于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移出的方向与边框11开设第一槽口101的一侧相垂直,因此,推动件40的移动方向与按压部31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垂直,也即意味着,推动件40可以沿着边框11或后壳12开设第一槽口101的延伸方向移动,而不会从移动终端100的壳体10表面过分凸出,从而维持移动终端100的整体美感。此时,推动件40的操作部41外露于壳体10的结构形式,类似移动终端100的音量按键或电源按键等功能按键。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移动终端100的这些功能按键中的一个作为驱使推动件40相对壳体10在第二槽口102处移动的操作部41,确切的说,移动终端100的功能按键可以通过滑动的方式设置在壳体10上,利用功能按键作为推动件40的操作部41,既可以节省零件的设置数量以减少对移动终端100空间的占用,同时,无需单独设置外露的操作部41,以维持移动终端100较佳的外观质感。
下面将以电源按键作为推动件40的操作部41为例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例如,电源按键能够沿移动终端100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10,推动件40的传动部42与电源按键联动连接,以随着电源按键相对壳体10的滑动,传动部42对弹出机构30的按压部31实施按压操作。可以理解的,这种结构设置下,电源按键可以是通过按压的形式实现移动终端100的电源开关功能,也可以是通过滑动的方式实现电源开关功能。
在利用电源按键的滑动实现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进行按压操作、并实现对移动终端100的电源开关控制实施例中,电源按键作为驱使推动件40相对壳体10移动的操作部41,可以通过设置电源按键相对壳体10的运动行程,使得电源按键在运动行程内移动至不同位置时实现不同的操作控制。例如,在电源按键移动第一位移时,电源按键切断卡托20a内卡体与电源之间的电连接,且推动件40还未实现通过抵压按压部31对卡托20a进行弹出操作,也就是说,在卡托20a取出操作前,已经通过电源按键移动第一位移率先切断对卡体供电,以避免卡体带电进行热拔时寿命受到影响。在电源按键切断电源对卡体的供电后,电源按键继续推动至第二位移,推动件40被移至合适位置以使得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的按压操作触发弹出机构30,进而使得卡托20a被弹出机构30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可以理解地,推动件40的操作部41不仅可以集成于电源按键,以利用电源按键相对壳体10的移动实现对推动件40的移动操作。还可以利用音量按键的按压方式作为操作部41来实现对传动部42的联动,在此不作赘述。
对于推动件40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之间是否保持连接或接触没有特别限定,只要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的按压操作能够满足弹出机构30推出卡托20a即可。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推动件40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分离,从而此时的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不会形成按压,进而不会驱使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8和图9所示,当推动件40位于第一位置时,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相抵接,且卡托20a限位于弹出机构30。也就是说,虽然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相接触,但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的作用力小于按压部31受按压而使得弹出机构30推出卡托20a时所需要的按压力。假设需要A大小的按压力作用到按压部31,才能使得按压部31移动而促使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推出,而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之间的抵接力小于A,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相接触,也不会导致弹出机构30误触发而推出卡托20a。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刚好相接触,也就是说,传动部42与按压部31之间的抵接力接近于零,因此这种情况下,推动件40处于第一位置下,传动部42也是不会通过按压部31误触发弹出机构30。
传动部42具有相对推动件40移动方向(即图9中示出的箭头M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42a。结合图10和图11所示,当推动件40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斜面42a与按压部31相抵,且按压部31沿斜面42a滑动而受按压以使得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传动部42具有与斜面42a相邻接的过渡弧面42b,过渡弧面42b位于传动部42距离按压部31较近的端部,当端部移动经过按压部31时,按压部31与过渡弧面42b相抵,并由过渡弧面42b滑动地引导至斜面42a。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传动部42对按压部31的按压也可以不依赖于上述的斜面42a。例如,传动部42采取连杆结构形式实现操作部41与按压部31的联动连接,使得通过操作部41驱使推动件40移动时,按压部31随着一起相对卡托座20移动,从而使得弹出机构30将卡托20a推出。
具体地,传动部42包括联动杆,联动杆的一端与操作部41铰接,另一端与弹出机构30的按压部31铰接,从而在操作部41相对壳体10于第二槽口102处移动时,联动杆带动按压部31相对卡托座20移动,进而使得弹出机构30将卡托座20内的卡托20a从第一槽口101推出。
推动件40与壳体10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能够驱使推动件40相对壳体10复位运动,以在通过操作部41驱使推动件40移动并释放操作部41时,推动件40在复位组件的驱使下移回至原来位置。
结合图8至图11所示,操作部41与传动部42之间通过连杆43联动连接,复位组件包括弹簧50,弹簧50的一端与连杆43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
操作部41、传动部42和连杆43可以通过一体成型,以形成一体结构。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弹簧50可以是连接在传动部42与壳体10之间,即,弹簧50的一端与传动部42相连,另一端与壳体10相连接,同样可以利用弹簧50驱使传动部42移动,以实现推动件40的复位运动。
壳体10设有安装槽10a,连杆43上设有导柱43a,弹簧50套设于导柱43a并收容于安装槽10a内。导柱43a对弹簧50的伸缩具有较好的导向效果,以避免弹簧50与安装槽10a的槽壁摩擦而影响复位运动的顺畅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簧50并非套设连杆43上的导柱43a,而是弹簧50与导柱43a弹性相抵,从而通过导柱43a向连杆43传递弹性力以使得推动件40复位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弹出机构30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可以是扭簧或弹簧,也可以是弹性棒。当弹性件采取扭簧时,可以是套设在转动件33a上,为抵持部33提供绕转动件33a做回复运动的扭转力。
按压部31在弹性件的弹性力下具有朝向第一槽口101运动的趋势,当推动件40相对壳体10移动以使得传动部42抵压按压部31时,弹性件产生形变以存储弹性能,以在释放操作部41时,弹性件存储的弹性能驱使按压部31复位运动,并使得按压部31经传动部42联动推动件40相对壳体10复位运动。通过这种结构设置,弹性件可以同时实现按压部31以及推动件40的复位,以便后续将卡托20a置入卡托座20时,弹出机构30不会对卡托20a形成干涉,这样,卡托20a可以更为顺畅的放置到卡托座20中。同时,推动件40无需手动复位,可以在弹性件的驱使下自动复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结合图2、图3和图6所示,弹性件可以是弹片34,从而利用弹片34为抵持部33提供弹性回复力。
具体地,弹片34设置在卡托座20上,并且具有勾部34a,抵持部33的能够抵持卡托20a的自由端33b附近设有销柱33c,弹片34的勾部34a挂设在销柱33c上。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
卡托座,设置于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槽口相对,所述卡托座用于可拆卸地安装卡托;
弹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卡托座上,所述弹出机构具有按压部,当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出机构能够将位于所述卡托座内的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所述弹出机构包括弹性件,所述按压部在所述弹性件的弹性力下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槽口运动的趋势;
推动件,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槽口处,所述推动件具有从所述第二槽口外露的操作部以及与所述操作部联动连接的传动部,当通过所述操作部驱使所述推动件移动时,所述传动部能够抵压所述按压部;
所述传动部具有相对所述推动件移动方向倾斜设置的斜面,所述传动部具有与所述斜面相邻接的过渡弧面,所述过渡弧面位于所述传动部距离所述按压部较近的顶端,当所述顶端移动经过所述按压部时,所述按压部与所述过渡弧面相抵,并由所述过渡弧面滑动地引导至所述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通过所述操作部能够驱使所述推动件滑动至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传动部抵压所述按压部以使得所述弹出机构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时,所述斜面与所述按压部相抵,且所述按压部沿所述斜面滑动而受按压以使得所述弹出机构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移动以使得所述传动部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弹性件产生形变以存储弹性能,以在释放所述操作部时,所述弹性件所述存储的弹性能驱使所述按压部复位运动,并使得所述按压部经所述传动部联动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复位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移出的方向与所述按压部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平行,所述推动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的方向与所述按压部所受按压的方向大致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形成所述移动终端周侧的边框以及与所述边框相连接的后盖,所述第一槽口和所述第二槽口均开设于所述边框上,或者,所述第一槽口开设于所述边框上,所述第二槽口开设于所述后盖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连接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能够驱使所述推动件相对所述壳体复位运动,以在通过所述操作部驱使所述推动件移动并释放所述操作部时,所述推动件在所述复位组件的驱使下移回至原来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传动部之间通过连杆联动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连杆或所述传动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所述连杆和所述传动部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杆上设有导柱,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导柱并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包括联动部和抵持部,所述抵持部通过所述联动部与所述按压部联动连接,且当抵压所述按压部时,所述联动部能够带动所述抵持部运动并使得所述抵持部将所述卡托从所述第一槽口推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片,所述弹片设置在所述卡托座上,且所述弹片具有勾部,所述抵持部上设有销柱,所述勾部挂设在所述销柱上。
CN201910694889.0A 2019-07-30 2019-07-30 移动终端 Active CN1104168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4889.0A CN1104168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4889.0A CN1104168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822A CN110416822A (zh) 2019-11-05
CN110416822B true CN110416822B (zh) 2021-11-09

Family

ID=68364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4889.0A Active CN1104168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68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38848B (zh) * 2019-11-06 2021-1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取卡的电子设备
CN113811127B (zh) * 2021-09-28 2023-04-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8830B2 (en) * 2013-01-17 2016-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M card socket and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7425867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CN207117611U (zh) * 2017-05-31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机构及使用该卡托机构的电子设备
CN108322231A (zh) * 2018-03-06 2018-07-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401042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结构及终端、卡托弹出方法及装置
CN207801919U (zh) * 2018-01-12 2018-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60044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15993A (zh) * 2018-06-01 2018-10-02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卡座及其移动终端
CN208970837U (zh) * 2018-08-28 2019-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弹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811173B (zh) * 2014-12-30 2018-07-27 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的卡座及移动终端
CN205921155U (zh) * 2016-06-07 2017-02-01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取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18830B2 (en) * 2013-01-17 2016-04-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IM card socket and terminal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401042A (zh) * 2017-02-07 2018-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卡托弹出结构及终端、卡托弹出方法及装置
CN107425867A (zh) * 2017-03-31 2017-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控制机构和终端
CN207117611U (zh) * 2017-05-31 2018-03-16 珠海市魅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机构及使用该卡托机构的电子设备
CN207801919U (zh) * 2018-01-12 2018-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8322231A (zh) * 2018-03-06 2018-07-2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600442A (zh) * 2018-04-12 2018-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插卡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615993A (zh) * 2018-06-01 2018-10-02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防水卡座及其移动终端
CN208970837U (zh) * 2018-08-28 2019-06-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卡托弹出装置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822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464B (zh) 电子设备及其功能模组控制方法
CN209787206U (zh) 传动机构、驱动机构组合件、安装驱动组合件及移动终端
CN110460698B (zh) 电子设备
CN108811416B (zh) 电子设备
US10841407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8260385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n antenna for a mobile terminal
CN110416822B (zh) 移动终端
US836907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US20060252471A1 (en) Tilting and sliding mobile device
CN110460697B (zh) 电子设备
EP226498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oving mechanism thereof
JP2003110675A (ja) 携帯電話
CN110460694B (zh) 电子设备
KR20130127304A (ko) 이동 단말기
EP1933537B1 (en) Sliding type portable terminal
US8520378B2 (en) Swing-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hinge mechanism thereof
CN111262601B (zh) 电子设备
CN208015787U (zh) 移动终端
EP1871079A2 (e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hinge stopper
CN110323533B (zh)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US8289705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4070342A (zh) 卡托固定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0739980A (zh) 移动终端及其卡托座
CN112019673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460692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