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793A -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6793A
CN110416793A CN201910729864.XA CN201910729864A CN110416793A CN 110416793 A CN110416793 A CN 110416793A CN 201910729864 A CN201910729864 A CN 201910729864A CN 110416793 A CN110416793 A CN 1104167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olden finger
sides
photoelectricity mixing
pin connector
interconnect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98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保华
耿道杰
刘攀
李泽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Yihua Conne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98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6793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6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67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2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position or shape of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属壳体以及网络线缆,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包括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如此设置,避免了各种焊接工序所需的工序和因此产生的焊接不良率,并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电性连接。

Description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以传输光电信号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光电信号传输连接器,尤其是用以连接网络线缆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自绝缘本体向内凹陷的插接口以及固持于绝缘本体上也延伸至插接口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呈左右排列同一排排列。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对于电连接器的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网络机房机柜中,对于布线密度要求越来越高,更加需要连接器的小型化发展;并且,对于电连接器本身的屏蔽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光电连接器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包覆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电路板,所述绝缘体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外侧的插芯、套设于插芯外侧的套接体,所述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插芯内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的舌片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部两侧面均设有用以电性对接插座连接器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所述连接部两侧面均设有用以电性连接线缆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其中舌片部两侧面的第一、第二前端金手指分别与连接部两侧面的第一、第二后端金手指电性连接,舌片部两侧面的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分别与连接部两侧面的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电性连接,所述舌片部两侧面的第三前端金手指为独立的接地金手指,且接地金手指上及其后端设有前后依次排列的若干穿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于第三前端金手指内部设有加长金属片,所述加长金属片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伸出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部于第三、第四前端金手指之间上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防呆缺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为T字形,所述连接部左右方向突伸出所述舌片部,所述加长金属片向后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片部上下两侧均设有5条金手指,所述防呆缺口位于第三前端金手指与第四前端金手指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包括上下扣合于绝缘体外侧的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后端固持有固持片,所述固持片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有用以向前抵接线缆的抵接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子的接触端为凸起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符合RJ45信号传输标准。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如此设置,避免了各种焊接工序所需的工序和因此产生的焊接不良率,并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是本发明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组装完成前的部分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中侧视图。
图4是图2中进一步分离出金属外壳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5是图4中进一步分离掉金属插接头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6是图4中套接部进行扣合组装后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7是图6中进一步分离掉套接体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8是图7中进一步分离掉插芯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9是本发明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的部分立体组合图。
图10是本发明低串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内部电路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低串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内部电路板在穿孔前的内部截面图。
附图标记: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100 对接接头 10
第一金属外壳 11 固持片 111
抵接片 112 第二金属外壳 12
电路板 2 连接部 21
金手指 201 舌片部 22
防呆缺口 221 绝缘体 3
插芯 31 套接端 311
接线端 312 收容槽 3120
套接体 32 套接部 321
旋转部 322 压接部 3221
扣持部 3222 垫体 33
定位槽 331 金属插接头部 4
连接端子 5 接触端 51
连接端 52 槽部 521
线缆 6 侧面 2001、2002
第一前端金手指 2021 第二前端金手指 2022
第三前端金手指 2023 第四前端金手指 2024
第五前端金手指 2025 第一后端金手指 2026
第二后端金手指 2027 第三后端金手指 2028
第四后端金手指 2029 穿孔 23
加长金属片 24 回路 25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图1至9所示,为本发明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3、包覆绝缘体3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6,所述绝缘体3内插设有电路板2,所述绝缘体3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2外侧的插芯31、套设于插芯31外侧的套接体32,所述电路板2包括位于所述插芯31内的连接部21以及自连接部21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31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未图示)的舌片部22,所述连接部21及舌片部22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201,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还设有上下对称设置的两排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5,所述连接端子5电性搭接连接部21金手指201的接触端51、自接触端51向远离电路板2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52,所述连接端52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2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6的槽部521,所述插芯31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22的套接端311以及位于套接端311后端的接线端312,所述接线端312于连接部21金手指201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6的收容槽3120,所述连接端52位于所述收容槽3120内,所述套接体32包括套接于插芯31前端套接端311的套接部321以及自套接部321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312上下两侧的旋转部322,所述旋转部322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3120内连接端52前端的压接部3221,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322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3222。如此设置,支持现场做线,所述电路板2、插芯31和套接体32插接之后,将线缆6预先安置于收容槽3120上/下方向上的对应位置上,然后将上下两侧的旋转部322向中部合拢卡扣,过程中所述压接部3221将相应线缆6推入对应的收容槽3120内,同时线缆6在下压过程中受到连接端子5槽部521的刺破实现连接端子5与线缆6之间的电性连接。如此,所述电路板2上连接部21上的金手指201可有效与后端线缆6一一电性连接,避免了各种焊接工序所需的工序和因此产生的焊接不良率,并在组装过程中实现电性连接。
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322为一体成型,网线组装后以90度折弯强行扳回扣合。如此设置,避免新增2套模具,从而大幅提高广大用户现场做线的方便及快捷。扣合时,下方旋转部322位于前端,而上方旋转部322位于后端,两者之间通过相互凸起的楔形部件实现上下扣合。扣合时所述下方旋转部322受到挤压后向前弹性变形,扣合后下方旋转部322向后回弹复原实现与上方旋转部322的扣合。
所述连接部21上下两侧分别设有4条金手指201用以分别连接8条线缆6。如此,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至少能够实现8条不同电源/信号传输,且相对于单排设置,更能实现小型化,提高网络机柜内部的排布密度。
所述电路板2后端对接有用以将所述8条线缆6定位呈上下两排的垫体33。所述垫体33向下两侧分别设有用以收容定位线缆6的定位槽331。如此,所述垫体33能够将所述线缆6预定位为上下两排设置,用以使所述线缆6分别与电路板2上下两侧面搭接。
所述套接部321外侧包覆有金属插接头部4,所述舌片部22突伸出所述套接部321且收容于所述金属插接头部4内形成对接接头10。如此,所述对接接头10可用以与对接插头相对接,从而实现光电信号传输。
所述对接接头10内的舌片部22上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防呆缺口221。如此,所述防呆缺口221用以与对接插头的防呆隔板相对接,防止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反插。所述8条线缆6在电路板2上下两侧为非轴向对称设置,而是用以传输不同的信号。
所述舌片部22上下两侧均设有5条金手指201,所述防呆缺口221位于第三条与第四条金手指201之间。如此,所述防呆缺口221为偏心设置,实现较好的结构稳定性及防呆效果。
所述金属外壳包括上下扣合于绝缘体3外侧的第一金属外壳11和第二金属外壳12。如此,所述绝缘体3安装完成后,将第一金属外壳11和第二金属外壳12进行上下扣合即可。
所述第一金属外壳11和第二金属外壳12后端固持有固持片111,所述固持片111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有用以向前抵接线缆6侧部的抵接片112。如此,所述抵接片112可更好地抵持线缆6,防止线缆6向后脱离绝缘体3,提高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整体结构稳定性,且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所述连接端子5的接触端51为凸起状。如此,所述接触端51可具有一定弹性变形空间,从而在组装过程中与电路板2的相应金手指201实现更有效的搭接。
具体的,所述舌片部22两个侧面2001、2002均设有用以电性对接插座连接器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1、2022、2023、2024、2025,即舌片部22两个侧面2001、2002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1、2022、2023、2024、2025前后对称分布,用以传输不同信号。所述连接部21两侧面2001、2002均设有用以电性连接线缆6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2026、2027、2028、2029,即连接部21两个侧面2001、2002上均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2026、2027、2028、2029且分别前后对称分布,用以传输不同信号。其中舌片部22两侧面2001、2002的第一、第二前端金手指2021、2022分别与连接部21两侧面2001、2002的第一、第二后端金手指2026、2027电性连接,舌片部22两侧面2001、2002的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4、2025分别与连接部21两侧面2001、2002的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2028、2029电性连接,所述舌片部22两侧面2001、2002的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均为独立的接地金手指,且接地金手指上及其后端设有前后依次排列的穿孔23。如此设置,内部电路板2上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可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接地端子(未图示)相搭接,所述穿孔23可使左右两侧的金手指回路25之间具有更佳的屏蔽效果,及时使辐射的电磁波导地,减小电路板2上的串扰,大大提高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的信号传输品质。
所述电路板2于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内部设有加长金属片24,所述加长金属片24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伸出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1、2022、2024、2025。如此设置,所述加长金属片24可使左右两侧的金手指回路25之间具有更佳的屏蔽效果,进一步减小串扰。
在其中一个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长金属片24在电路板2厚度方向上夹设于两侧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之间,所述加长金属片24前后长度大于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1、2022、2024、2025前后长度的2倍。如此设置,所述加长金属片24可在电路板2制造成型过程中加入,且加长金属片24本身具有完整的屏蔽性能,便于制造成型。
在另一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加长金属片24还可以在电路板2前后方向上连接于两侧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后方,所述加长金属片24前后长度大于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2021、2022、2024、2025前后长度的1倍。如此设置,所述加长金属片24也可以在前后方向上与两侧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相搭接。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
所述舌片部22于第三、第四前端金手指2023、2024之间上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防呆缺口221。如此,所述防呆缺口221可与多节插座连接器上的防呆隔板(未图示)相配合,防止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反插。
所述穿孔23分布于所述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与加长金属片24上。如此设置,可以在电路板2的左右方向上实现更佳的屏蔽效果,降低左右两侧回路25之间的串扰。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于前端设有一个穿孔23,所述加长金属片24于第三前端金手指2023后方设有等距的3个穿孔23。如此设置,可使所述等距的3个穿孔23左右两侧回路25之间屏蔽效果更佳。
参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2为T字形,所述连接部21左右方向突伸出所述舌片部22,所述加长金属片24向后延伸至所述连接部21处。如此设置,所述加长金属片24可使整个舌片部22左右两侧的回路25之间的串扰更低。
所述舌片部22前端外围设有矩形状金属插接头部4。如此设置,所述金属插接头部4可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相配合对接。
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符合RJ45信号传输标准。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的对接接头10的上下宽度大致小于9.1毫米左右,对接接头10的左右宽度大致小于5.4毫米左右,远小于普通连接器对接接头10尺寸。如此,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可用以与网线对接,并传输RJ45信号,且符合小型化趋势。在本发明中,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100也可兼容其他型号的信号传输。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用以传输网络信号,包括绝缘体、包覆绝缘体外侧的金属壳体以及自金属壳体后端穿设而出的网络线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体内插设有电路板,所述绝缘体包括用以套设于电路板外侧的插芯、套设于插芯外侧的套接体,所述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插芯内的连接部以及自连接部向前延伸并突出于插芯的用以电性连接对接插座的舌片部,所述连接部及舌片部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金手指,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还设有左右依次排列的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电性搭接连接部金手指的接触端、自接触端向远离电路板所在方向弯折延伸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上设有开口背向电路板所在方向的用以收容刺破线缆的槽部,所述插芯包括用以套接舌片部的套接端以及位于套接端后端的接线端,所述接线端于连接部金手指的上下两侧开设有前后延伸且用以在上下方向上收容线缆的收容槽,所述连接端位于所述收容槽内,所述套接体包括套接于插芯前端套接端的套接部以及自套接部向后延伸且位于接线端上下两侧的旋转部,所述旋转部设有用以旋转后位于收容槽内连接端前端的压接部,所述上下两侧的旋转部上有相互扣合的扣持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两侧面均设有用以电性对接插座连接器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所述连接部两侧面均设有用以电性连接线缆的依次排列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其中舌片部两侧面的第一、第二前端金手指分别与连接部两侧面的第一、第二后端金手指电性连接,舌片部两侧面的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分别与连接部两侧面的第三、第四后端金手指电性连接,所述舌片部两侧面的第三前端金手指为独立的接地金手指,且接地金手指上及其后端设有前后依次排列的若干穿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于第三前端金手指内部设有加长金属片,所述加长金属片在前后方向上向后突伸出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前端金手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于第三、第四前端金手指之间上设有自前向后凹陷的防呆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为T字形,所述连接部左右方向突伸出所述舌片部,所述加长金属片向后延伸至所述连接部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片部上下两侧均设有5条金手指,所述防呆缺口位于第三前端金手指与第四前端金手指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包括上下扣合于绝缘体外侧的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和第二金属外壳后端固持有固持片,所述固持片自后向前倾斜延伸有用以向前抵接线缆的抵接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的接触端为凸起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符合RJ45信号传输标准。
CN201910729864.XA 2019-08-08 2019-08-08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Pending CN11041679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864.XA CN110416793A (zh) 2019-08-08 2019-08-08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9864.XA CN110416793A (zh) 2019-08-08 2019-08-08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6793A true CN110416793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66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9864.XA Pending CN110416793A (zh) 2019-08-08 2019-08-08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679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5236Y (zh) * 2008-04-07 2009-01-21 东莞长安乌沙联基电业制品厂 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连接器
CN203119112U (zh) * 2013-02-22 2013-08-07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351889U (zh) * 2013-07-26 2013-12-1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4632953U (zh) * 2015-04-27 2015-09-09 深圳市祺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线连接器
CN210111112U (zh) * 2019-08-08 2020-02-21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85236Y (zh) * 2008-04-07 2009-01-21 东莞长安乌沙联基电业制品厂 高清晰度多媒体数字连接器
CN203119112U (zh) * 2013-02-22 2013-08-07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203351889U (zh) * 2013-07-26 2013-12-18 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及插座连接器
CN204632953U (zh) * 2015-04-27 2015-09-09 深圳市祺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线连接器
CN210111112U (zh) * 2019-08-08 2020-02-21 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45083B (zh) 连接器及线束
US8172602B2 (en) Pluggable cable connector
US11735852B2 (en) High speed electronic system with midboard cable connector
TWI577094B (zh) 插頭電連接器
US9601885B2 (en) GG45 plug with hinging load bar
JP5864351B2 (ja)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TWI614948B (zh) 具電力連結的正交連接器系統
US7909646B2 (en) Electrical carrier assembly and system of electrical carrier assemblies
TWI746561B (zh) 高效能纜線終端
US20100304579A1 (en) Low Resistance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71183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contact shielding module
US20090215309A1 (en) Direct attach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654856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strain relief member for cable
TW201334315A (zh) 纜線插頭連接器
CN101958476A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202135385A (zh) 高速連接器
JP6332222B2 (ja) コネクタ付きケーブル
JPH08509319A (ja) モジュラーバックシェルインターフェイス装置
CN100474708C (zh) 阻抗调谐的端子接触结构及其连接器
CN110416793A (zh)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CN210111112U (zh) 光电混合插头连接器
US20220384984A1 (en) High density coupling panel
WO2008070558A2 (en) Multi-position coaxial connector system
WO2017199756A1 (ja) 信号端子とグランド端子を備えた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KR102550876B1 (ko) 동축 케이블용 커넥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