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66C - 在接入网和通信网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在接入网和通信网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166C CN1104166C CN98802519.1A CN98802519A CN1104166C CN 1104166 C CN1104166 C CN 1104166C CN 98802519 A CN98802519 A CN 98802519A CN 1104166 C CN1104166 C CN 1104166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interface
- signal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isd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04Q11/0457—Connection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1—Inter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or service data unit [SDU] definitions; Interfaces between lay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4—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for 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 H04Q11/0428—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i.e. 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gitised signals, e.g. speech, data, telecentral, television signals
- H04Q11/0435—Details
- H04Q11/0471—Terminal access circui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12—Mobility data transfer between location registers or mobility ser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098—Mobile subscrib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196—Connection circuit/link/trunk/junction, bridge, router, gatew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2—Network termination [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4—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09—ISD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1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lecting arrangements in general and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2213/13298—Local loop systems, access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6—WPBX [Wireless Private Branch Exchan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实现有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用的位传输层、安全层和交换层的层1、层2和层3信号(PSTN、ISDN、L3M)之外,按本发明对于无绳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确定了一种外加的层2信号(MM),在此层2信号中将移动性管理信息(mmi)作为层3信号(L3M)来传送。这些外加的层2信号(MM)是为标准化的接口V.5.1和V.5.2安排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带有无绳和有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的一个接入网和通信网的一个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通信网的未来接入网中,通信终端设备是有线地,意即金属线连接地或经光波导或经一个RLL系统,和无绳地连接的。在经一个RLL系统,在专业界作为“无线电环路”已知的系统的无线连接上,在用户交换区(Teilnehmeranschlussbereich)中,通信终端设备有线连接到其上的各外围设备(Anschlusseinrichtung),是无线或无绳地与基站连接的。当今对于这种无线连接确定两种标准:通信终端设备连接到a/b接口上用的Rap标准(无线电接入规范概要)和I SDN(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信终端设备连接用的DECT(泛欧数字无绳电话)/ISDN中间标准,在此,两个标准在空气接口方面又基于DECT标准。在此,外围设备和无绳连接的基站是固定地设置在通信系统的用户交换区中的,并且在DECT标准中定义的功能“漫游”因此是不必要的。
在移动通信终端设备的无绳或无线连接时,应将移动性管理信息,例如署名数据的部分和对话关键码信息的部分,从接入网经一个接口传送到通信网的一个通信系统上,例如到一个ISDN通信网上,以及相反地传送。这意味着应经此接口传输移动性管理信息。对于此接口,在标准化建议的范围内,结合针对综合‘无绳终端移动性’CTM的标准化已经建议过,在ISDN-D信道协议中传输这些移动性管理信息,在此,已经对实现位传输层的层1信号的、实现安全层的层2信号的传送以及对实现交换层的层3信号构成了为这些有线通信终端设备准备的接口。对此请进一步参阅ISDN协议DSS1,当今在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的工作组SPS-05121中,在1996年7月5日的‘数字用户信令系统第1号(DSS1)协议’草案中制定此ISDN协议DSS1。这种方式的传输是对那些过程不适合的,在这些过程中应综合各个别的,无绳连接和移动的用户用的有线接入网或通信网或外加的业务,因为在DSS1标准化时重点是放到ISDN初级连接(Primaerarschluss)上的。在这些ISDN初级连接上经各个别的业务(例如各小自动交换设备用的)来控制通信网是不可能的。甚至与已经存在的电话网,在专业界作为PSTN网已知的合作是不可能的。
发明内容
基于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改善在接入网和通信网的一个通信系统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按本发明接口使用方法的主要观点在于,对无绳连接的移动的通信终端设备确定一个外加的层2信号,在此层2信号中将移动性管理信息作为层3信息来传送。本发明接口使用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不取决于一个面向ISDN的或一个面向电话网的无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是否已启动一个连接建立,这些移动性管理信息都将传输。如此来实现这一点,即在传送移动性管理信息用的外加的层2信号之内提供一个层3地址,基于此地址是能够向与一个电话终端设备或ISDN通信终端设备的连接建立分配此层2信号的。
有利地实现了按ETSI标准V.5的接口使用方法,在此为标准化的V.5.1接口和V.5.2接口安排了此外加确定的层2信号(MM),并且通过外加的第二和第三层实现了此层2信号。主要通过一个独立的,设置的包络函数地址实现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的分离。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有线通信终端设备是作为一种数字的综合业务网的电话网终端设备或通信终端设备实现的,并且是有线地和/或不移动无线地连接的。
在进一步改进方案中,信令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对于电话通信终端设备是通过一个规定的包络函数地址确定的,并且ISDN通信终端设备是通过单独连接的不同的包络函数地址确定的。
按符合本发明接口使用方法的一种有利的构成,在通向此接口的一个连接的ISDN连接上,移动性管理信息用的一个层2信号是通过在连接建立时设置的,指出此连接的一个标志获得的。通过在连接建立时设置的或存放的这个标志,可以以简单方式在ISDN连接上,建立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在一个连接期间所传送层2信号,对一个连接或端口或者对接口的,尤其对V.5接口的,一个传输信道的一种关系。
尤其与有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用的外加构成相协调的接口的其它有利构成可从下文说明中获悉。
附图说明
以下用四个方框电路图详述本发明。在此
图1在一方框电路图中展示带有按本发明接口使用方法的一个网络结构,
图2在一方框电路图中展示关于层2信号的一个概括图,
图3展示在连接一个电话网通信终端设备时通信网中的协议体系结构,以及
图4展示在连接一个ISDN通信终端设备时通信网的协议体系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一方框电路图中展示由一个接入网AN和一个通信系统LE代表的一个通信网KN。此通信网KN可以具有多个接入网AN,以及多个与这些接入网连接的通信系统LE(未表示)。从接口的物理的和程序的性能方面看,按本发明的接口相当于ETSI标准V.5,却扩充了本发明专门的协议部分或体系结构。此外,图1展示经一种连接技术AT与接入网AN连接的有线通信终端设备KE′,在图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和一种连接技术AT。在接入网AN中这些通信终端设备KE′是连接到相应的外围设备TA/ET上的,通过这些外围设备也从物理上和程序上实现了V.5接口。通过此不同的,在接入网AN中提供的连接技术AT和ET说明了通信终端设备KE′可以与各种不同业务,意即与ISDN业务和电话业务连接。在此有线通信终端设备KE′的连接以常规方式实现。此外,外加地安排了RLL系统(无线电环路),借助于这些RLL系统无线地跨接此用户交换区,可是通信终端设备是有线地连接到这些RLL系统上的。对于这种无线连接当今确定两种标准。电话网中各通信终端设备连接用的RAP标准“无线电接入规范概要”和ISDN通信终端设备连接用的DECT/ISDN中间标准,在此,在空气接口方面两个标准又基于DECT标准。对于有线通信终端设备主要的是,各通信终端设备的连接是有线的,而这些RLL系统是固定设置的,意即不是移动的。
此外,图1中展示了无绳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KE,这些通信终端设备是与接入网AN无绳连接的(通过一条虚线表示的),并且是例如经一个ISDN接口与其它的终端设备TE连接的。这些无绳连接的移动通信设备KE还可以实现按照带有极其不同功能特征范围的电话业务或ISDN业务。按照这种实践可以在接入网AN中安排调谐过的外围设备ET或TA,通过这些外围设备不仅程序上而且物理上外加实现了V.5接口V.5。为无绳连接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KE的移动性功能的实现,应在接入网AN和通信网KN的通信系统LE之间交换移动性管理信息mmi。
图2在一个方框电路图中展示为经V.5接口V.5传送信令信息和移动性管理信息mmi而安排的层2信号。为此图2中独立于业务种类,分别示出了电话业务中传信令用的一个层2信号ISDN、一个在ISDN业务中传信令用的层2信号ISDN和传送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用的一个层2信号MM。这些层2信号PSTN、ISDN、MM中的每一个是各自通过一个启动位组合FLAG和一个包络函数地址EFA形成的。电话业务用的和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PSTN、MM外加示出一个控制字段CF、一个协议鉴别器PD、两个地址字段L3ADD以及像通信信息类型和原本的层3信号L3M那样的信息元用的其它字段,这些原本的层3信号含有信令信息si和移动性管理信息mmi,在图2中通过点线和符号L3M(si),L3M(mmi)表示。主要在ETSI标准V.5.1或V.5.2中描述了层2信号PSTN、ISDN的结构。在电话网用的层2信号PSTN中固定地规定了包络函数地址EFA,与此相反ISDN业务用的层2信号的包络函数地址EFA对每个连接是不同的。这个ISDN包络函数地址EFA不像在电话业务上那样是针对V.5接口V.5的一个连接或端口的,而是针对各自的连接的,并且因而代表一个单个连接的包络函数地址EFA,在此不准利用为此电话业务和为此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而安排的或规定的这些包络函数地址,意即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包络函数地址EFA是一个不同于其它地址的规定的地址。在ISDN业务用的层2信号ISDN中未插入其它信息用的其它字段。此外,为此电话业务安排了地址字段L3ADD。尤其不同地选择了在图2中给出的部分地址字段A、B、C。例如对于电话业务仅用一个逻辑″1″占用部分地址字段B,以及在一种ISDN业务上用一个逻辑″0″占用部分字段A、B和用一个逻辑1占用部分地址字段C。在其它未细述字段中,插入了带有当时寻址业务用的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的层3信号L3M。
图3中按标准化的层模型示出了按GAP标准连接的一个通信终端设备KE(GAP)的,意即一种电话业务的通信终端设备KE的物理的和程序性能的转换。图3中对于三个本发明主要部件的阐述示出了通信系统LE,接入网AN和按GAP标准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GAP)。
对于按一般已知ISO层模型的连接的交换既对电话业务也对图4中所示的ISDN业务处理三个层L1…3或实现三个层。按此一般的ISO层模型此第一层L1是物理层,按此标准此物理层称为层1或传输层。在此层L1中主要实现了传送信息用的,例如传送在一个通信网的、在实施例中一个电话通信网PSTN的或一个ISDN通信网ISDN的、各部件之间的语音信息用的传输技术方法。在一个第二层L2中,在标准中称作为层2或安全层,从信息的传输顺序和完整性方面对经传输层传送的信息进行检查。例如用循环的字组奇偶校验法(Blocksicherungsverfahren)进行这类的检查。交换各单个连接用的交换技术信息是插入第三层L3中的,在标准中称为层3或称为交换层。交换技术的信息例如是当时通信终端设备的源呼叫号码或目标呼叫号码。图3和图4中通过符号L1、L2、L3表示这三个层L1…3的处理或实现。由于对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的传送安排了一个独立的经V.5接口的层2信号,所以图3和图4中的相应的协议部分既在第二层L2中也在第三层L3中实现。按图3第一层DECT-L1和第二层DECT-L2按DECT标准在通信终端设备KE(GAP)中和接入网AN中实现。在一个第三层CC中,既实现了电话业务用的控制,也实现了形成和传送移动性管理信息的移动性层MML。借助于一种交互功能,图3中通过符号IWU表示,将这些第一至第三层协议L1…3转换成为电话协议PSTN-L1…3。按本发明对于移动性管理信息的传送形成一个独立的层2信号,这在层模型中意味着一个独立的第二和第三移动性层MM-L2、MM-L3。在接入网AN中实现的此第二和第三移动性层MM-L2、MM-L3同样是在此通信系统LE中实现的,该移动性层在两种情况下建立在实现此传输功能的第一层L1的基础上。
图4中示出了对于阐述是重要的四个部件,一个连接到一个ISDN通信终端设备KE上的终端装置TE,例如一个计算机装置、一个通信终端设备LE,接入网AN和通信系统LE,其中在此通信系统LE和接入网AN之间布置了按本发明的V.接口V.5。在这些部件的布置中假设,此终端装置TE是构成为ISDN通信终端设备KE的,而此通信终端设备KE是构成为ISDN通信终端设备或电话通信终端设备的,在此,在图4中未示出通信终端设备KE的这些有关的层的。此ISDN接口S例如展示的是ISIN基本接口SO。在通信终端设备KE和转播网AN之间插入了一个交互接口DI,经此接口DI,DECT接口和ISDN接口的协同工作是可能的。
为了实现ISDN电话功能的或一个ISDN接口,既在通信终端设备KE中也在终端装置TE中安排了这三个ISDN层ISDN-L1…L3的相同类型的实现。在通信终端设备KE中借助于一种交互功能,在图4中通过符号IWU表示,DECT-conform转化这些第一至第三层DECT-L1、DECT-L2、CC。在此第三DECT层CC中安排了传送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用的一个独立的层MM。这三个DECT层DECT-L1、L2、CC是为一种协同工作同样实现在接入网AN中的。借助于一种交互单元,在图4中通过符号IWU表示的,将这三个协议层转换为ISDN层或协议层ISDN-L1…L3。
在此,按本发明对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的传送形成包括在图2中所阐述协议部分的一个独立的第二和第三移动性层MM-L2、MM-L3。这些先前阐述的ISDN层ISDN-L1…3是为了一种协同工作同样实现在通信系统LE中的。关于此第三ISDN层ISDN-L3应说明,未经处理地经过DECT连接单元DFCT-INT以及接入网AN传送此第三ISDN层,在图4中通过带有在这些层ISDN-L3之间两个箭头的一条线表示的。
由于在一个独立的第二和第三移动性层MM-L2、MM-L3中的分开传送移动性管理信息mmi,V.5接口的一种通用的应用是可能的,意即此V.5接口既可辅助电话业务PSTN的协议也可辅助ISDN业务的协议。这一点通过利用一个外加的层2信号MM是可能的,在此层2信号中采用一个规定的或专用的包络函数地址EFA。通过按本发明引用各独立的移动性层MM-L2、L3达到接入网的最大自主性和透明度,例如在一个连接建立期间通过此接入网的独立的鉴定。
Claims (7)
1.在带有无绳和有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的一个接入网(AN)和通信网(KN)的一个通信系统之间(LE)的接口(V.5)使用方法,用于传送
—实现位传输层的层1信号,
—实现安全层的层2信号(PSTN、ISDN),并且
—实现有线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的交换层的层3信号(L3M),其特征在于,
—为无绳连接的通信终端设备(KE)外加确定了一个层2信号(MM),在此层2信号中将移动性管理信息(mmi)作为层3信号(L3M)来传送。
2.按权利要求1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ETSI标准V.5实现了接口(V.5),在此安排了标准化的V.5.1接口和V.5.2接口用的外加确定的层2信号(MM),并且通过外加的第二和第三层(MM-L2、MM-L3)实现了层2信号(MM)。
3.按权利要求1或2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MM)是通过一个规定的包络函数地址(EFA)确定的。
4.按权利要求1至2之一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移动性管理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MM)中,通过不同的层3地址(A、B、C),对于一个电话网或一个ISDN网指出向层2信号(PSTN、ISDN)的分配。
5.按权利要求1至2之一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有线通信终端设备(KE)是作为一种数字的综合业务网(ISDN)的电话网终端设备(PSTN)或通信终端设备(KE)实现的,并且是有线地和/或不移动无线地连接的。
6.按权利要求5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信令信息传送用的层2信号(MM)对于电话通信终端设备(KE′)是通过一个规定的包络函数地址(EFA)确定的,并且ISDN通信终端设备(KE)是通过单独连接的不同的包络函数地址(EFA)确定的。
7.按权利要求1至2之一的接口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移动性管理信息(mmi)用的层2信号(MM)在通向接口(V.5)的一个连接的ISDN连接上是通过在连接建立时设置的、指出此连接的一个标志获得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9705772A DE19705772C2 (de) | 1997-02-14 | 1997-02-14 | Schnittstelle zwischen einem Zubringernetz mit schnurlos und leitungsgebunden angeschlossenen Kommunikationsendgeräten und einem Kommunikationsnetz |
DE19705772.1 | 1997-02-1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47673A CN1247673A (zh) | 2000-03-15 |
CN1104166C true CN1104166C (zh) | 2003-03-26 |
Family
ID=782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8802519.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166C (zh) | 1997-02-14 | 1998-01-22 | 在接入网和通信网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0960540A2 (zh) |
CN (1) | CN1104166C (zh) |
BR (1) | BR9807834A (zh) |
DE (1) | DE19705772C2 (zh) |
ID (1) | ID22347A (zh) |
WO (1) | WO1998036592A2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502641C2 (de) * | 1995-01-20 | 1999-01-14 | Deutsche Telephonwerk Kabel | Anordnung zur Netzabschlußtechnik für öffentliche, stationäre Telekommunikationsnetze |
-
1997
- 1997-02-14 DE DE19705772A patent/DE19705772C2/de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
- 1998-01-22 EP EP98909274A patent/EP0960540A2/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8-01-22 ID IDW990860A patent/ID22347A/id unknown
- 1998-01-22 CN CN98802519.1A patent/CN110416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8-01-22 WO PCT/DE1998/000197 patent/WO1998036592A2/de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1998-01-22 BR BR9807834-8A patent/BR9807834A/pt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1998036592A3 (de) | 1998-11-26 |
BR9807834A (pt) | 2000-02-22 |
ID22347A (id) | 1999-09-30 |
DE19705772A1 (de) | 1998-09-10 |
EP0960540A2 (de) | 1999-12-01 |
DE19705772C2 (de) | 1998-12-10 |
WO1998036592A2 (de) | 1998-08-20 |
CN1247673A (zh) | 2000-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511113A (en) | Service switching point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detailed charging information | |
US5533114A (en) |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comprising subscriber connection units having independent routing ability | |
US5602991A (en) | System for managing system for managing networked computer applications | |
EP0746127B1 (en) | Selective participation in a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conference call | |
US5459775A (en) | Service system for interconnecting heterogeneous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and communication node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d in the same | |
CN1137716A (zh) | 为各通信终端提供可调速宽的多媒体会议呼叫 | |
US5553128A (en) | Control of call forwarding by a target telephone | |
US4985887A (en) | Systems for selecting a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cedure in communications using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s | |
CN1085472C (zh) | 耦合专用小交换机终端设备所选择的辅助设备的电信装置 | |
EP1111940A1 (en) | Signalling in a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04166C (zh) | 在接入网和通信网之间的接口使用方法 | |
CN1234164A (zh) | V5.2接入节点中扫描或中断模块线路的方法 | |
CN100407723C (zh) | 在七号信令链路功能层对信令数据的识别处理方法及装置 | |
US6301347B1 (en) | Procedure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in a telephone network | |
AU5110300A (en) |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advertis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 |
CN1123982C (zh) | 在综合有线-无线系统中的消除的fsk信令 | |
CN100426813C (zh) | 在7号信令系统型网络中传输信令报文的方法 | |
EP0591193B1 (en) | Stored program controlled digital public exchange | |
CN1870765B (zh) | 用于获得被叫智能业务或路由号码的系统和方法 | |
JPS635648A (ja) | 回線終端装置 | |
DE19911713A1 (de) | Vermittlungseinrichtung zum Parallelschalten von Teilnehmerendgeräten und dazugehöriges Verfahren | |
US6732174B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stablishing a call using wireless and wireline integration through a telecommunication switch | |
JP2985708B2 (ja) | 網管理装置 | |
CN1997239B (zh) | 一种利用七号信令实现isdn用户接入的方法 | |
JPH08251287A (ja) | 優先電話呼の接続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