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4970A -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4970A
CN110414970A CN201910693135.3A CN201910693135A CN110414970A CN 110414970 A CN110414970 A CN 110414970A CN 201910693135 A CN201910693135 A CN 201910693135A CN 110414970 A CN110414970 A CN 110414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information
label information
beneficiary
hybrid t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31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莫冠霖
敖建
孔鹏
黄焕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Original Assigne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filed Critical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td ICBC
Priority to CN2019106931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4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04Hybrid rea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8RFID or NFC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所述装置用于执行上述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及装置,提高了支付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支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移动支付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日常支付方式,个人通过移动设备、互联网或者近距离传感直接或间接向银行金融机构发送支付指令产生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行为,从而实现移动支付功能。
现有的移动支付方式中,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支付或二维码支付是相互独立的。为了满足客户支付的需要,同一商户需要向数字货币的运营机构申请两套支付标签,NFC标签和二维码标签。在实际支付时,客户根据自身情况选择NFC方式或者二维码方式进行支付。例如,用户手机除了配备手机摄像头还配备有NFC天线,那就可以选择二维码支付或者NFC支付。对于用户来说,虽然移动设备同时支持者两种支付方式,但是这两种支付方式是完全独立的,在一种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时,如果要使用另外一种支付方式,需要重新进行操作,操作繁琐。此外,这两种支付方式对于商户来说不仅需要申请两套标签,还要分别进行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能够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一种支付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
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支付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
显示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发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再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支付方法的步骤。
又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支付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及装置,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并在判断获知获取标签信息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然后在判断获知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再基于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由于混合标签同时支持两种支付方式,当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切换到第二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提高了支付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信令交互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执行主体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了便于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以智能手机作为执行主体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包括:
S101、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向商家进行付款时,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可以为NFC支付方式或者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时,所述智能手机靠近所述混合标签以获取所述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时,所述智能手机扫描所述混合标签以获取所述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同时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例如,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所述混合标签内可以包括近场通信线圈,以支持NFC支付方式。所述用户开启所述智能手机的NFC支付功能,将所述智能手机的NFC感应区靠近所述混合标签,以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或者,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混合标签上有二维码标签,以支持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用户开启所述智能手机的扫描二维码功能,用所述智能手机扫描所述混合标签上的二维码标签,以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S102、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之后,没能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完成支付,那么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以便更换支付方式。如果所述智能手机没有能够获得所述标签信息,例如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响应,那么无法进行付款,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所述智能手机如果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可以通过所述标签信息获取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如果没有能够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例如由于网络状况不佳,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所述智能手机在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之后,如果没能进行支付,例如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没有完成支付或者账户余额不足,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例如,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时,所述智能手机的NFC感应区靠近所述混合标签之后,在5秒钟内没有任何响应,说明所述智能手机获取所述标签信息失败,无法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完成支付,即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第一支付方式没有响应,是否更换为第二支付方式?”,并提供“是”和“否”供所述用户进行选择,如果所述用户选择“是”,表明更换为第二支付方式进行付款,如果所述用于选择“否”,表明不会更换为第二支付方式进行付款。
S103、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之后,等待所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提供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和不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供所述用户进行选择,如果所述用户选择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并在判断出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启动第二支付方式,所述用户可以使用所述智能手机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可理解的是,如果所述用户选择不同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那么所述智能手机停止支付,不会进行后续的支付过程。其中,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与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不同,可以为NFC支付方式或者二维码支付方式。
例如,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第一支付方式没有响应,是否更换为第二支付方式?”,并提供“是”和“否”供所述用户进行选择,如果所述用户选择“是”,表明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所述智能手机会开启第二支付功能。如果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那么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开启二维码扫描功能,以扫描所述混合标签上的二维码标签。如果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那么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开启NFC支付功能,以感应所述混合标签内的近场通信线圈。
S104、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通过所述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之后,可以根据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的具体过程,见下文所述,此处不进行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并在判断获知获取标签信息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然后在判断获知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再基于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由于混合标签同时支持两种支付方式,当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切换到第二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提高了支付效率。此外,由于采用混合标签,能够减少商户需要维护的收款标签的数量,减少了维护成本。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近场通信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或者,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所述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所述近场通信支付方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混合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混合标签包括两层,第一层显示二维码标签,第二层包括近场通信线圈。
具体地,所述第一层显示的二维码标签,用于支持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智能手机可以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进行支付。所述第二层包括的近场通信线圈,用于支持NFC支付方式,所述智能手机在开启NFC功能之后,可以贴近所述混合标签,进行NFC支付。可理解的是,所述二维码标签显示在所述混合标签的表面,所述近场通信线圈内置在所述混合标签内。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包括:
S1041、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在获得所述标签信息之后,可以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以查询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付款方查询请求之后,可以向清算平台上报包括所述标签信息的查询报文。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之后,将所述查询报文转发给收款方服务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可以查询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然后向清算平台返回包括所述收款方信息的查询结果,清算平台再将所述查询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其中,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其中,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上的。清算平台用于完成不同运营机构间的资金清算,付款方服务器是付款方运营机构的服务器,收款方服务器是收款方运营机构的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清算平台可以实现付款方服务器和收款方服务器之间的资金清算。
S1042、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得的;
具体地,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将所述查询结果发送给所述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会接收所述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向清算平台上报包括所述标签信息的查询报文获得的。
S1043、接收付款确认信息并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
具体地,所述智能手机在获得所述收款方信息之后,会将所述收款方信息展示在屏幕上供所述用户进行核对,如果付款金额处为空,还需要所述用户输入对应的付款金额,然后所述用户可以确认进行付款,例如点击确认付款的虚拟按键,所述智能手机接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之后,会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可以携带付款方信息和所述收款方信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支付请求之后,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处理,然后向清算平台上报付款报文,清算平台会将所述付款报文转发给所述收款方服务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对所述付款报文进行处理,然后向清算平台返回支付结果,并将所述支付结果以短信等形式通知收款方。清算平台会将所述支付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可理解的是,所述用户在确认进行付款之前,可以选择付款方信息。
S1044、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具体地,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将所述支付结果发送给所述智能手机,所述智能手机会接收所述支付结果,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成功,那么交易结束,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失败,那么所述用户还需要通过其它方式进行付款或者取消交易。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所述支付结果供所述用户查看。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支付方法进行说明。
收款方,例如商家,要想使用所述混合标签,需要向运营机构申请所述混合标签。所述收款方向所述运营机构提供包括收款方账户信息等信息的申请材料,所述运营机构会审核所述收款方提供的申请材料,并将所述收款方账户信息与所述混合标签进行绑定,所述收款方信息例如电子钱包标识。绑定成功之后,所述混合标签处于待启用的状态,所述运营机构将绑定成功信息反馈给所述收款方,并将待启用的所述混合标签移交给所述收款方。其中,所述绑定成功信息包括客户端的登录信息,所述客户端是为所述混合标签开发的专用程序,用于管理所述混合标签。所述混合标签可以由所述运营机构根据收款方的申请进行制作,所述混合标签只支持收款。
所述收款方从所述运营机构领回所述混合标签之后,根据所述登录信息在所述商户终端上登录客户端,并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或者所述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然后将所述标签信息发送给所述运营机构的运营管理系统,所述运营机构的运营管理系统根据所述标签信息查询获得所述收款方账户信息,然后向所述商户终端发送所述收款方账户信息。所述商户终端将所述收款方账户信息展示给所述收款方,并提示所述收款方启用待启用的所述混合标签。所述收款方可以启用所述混合标签并进行身份认证,所述身份认证的方式例如人脸、指纹、声纹和短信等。所述商户终端将身份认证的结果发送给所述运营机构的运营管理系统,所述运营机构的运营管理系统在判断获知所述身份认证的结果为通过之后,将所述混合标签的状态由待启用变为正常,并将所述混合标签启用成功的结果发送给所述商户终端,所述商户终端将所述混合标签启用成功的结果展示给所述收款方,所述收款方可以正常使用所述混合标签。其中,所述商户终端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
所述收款方还可以通过所述客户端对所述混合标签进行管理。例如登录所述客户端对所述混合标签的收款金额及使用状态进行设置。可以设置收款模式为固定金额收款,即每次收款的金额相等,或者不指定收款金额,由付款方在支付时手动输入交易金额。还可以设置所述混合标签的使用状态和收款优先级,所述使用状态可以为启用和停用,所述收款优先级可以设置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优先收款,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失败时再启用所述第二支付方式收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信令交互图,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方法的具体支付流程如下:
为了方便对付款流程进行说明,假设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客户A在商场需要向商户B支付100元。
第一步:靠近混合标签。客户A使用智能手机a靠近商户B固定在柜台上的混合标签b,以通过近场通信的方式获得混合标签b的标签信息d。
第二步:支付失败。智能手机a通过NFC支付方式支付100元失败,失败的原因可以是智能手机没有能够获得标签信息d,可以是获得标签信息d之后没能获得与标签信息d对应的商户B的收款方信息,也可以是获得与标签信息d对应的商户B的收款方信息之后发起支付请求,客户A的付款账户中没有足够的金额等。
第三步:切换支付方式。智能手机a在判断出通过NFC支付方式支付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NFC支付失败,是否更换成二维码支付方式?”,并提供“是”和“否”供所述用户进行选择,客户A点击“是”,同意更换成二维码支付方式。
第四步:扫描混合标签。智能手机a接收到客户A选择的“是”之后,开启摄像头进行二维码扫描,客户A将所述摄像头对准混合标签b进行二维码扫描。
第五步:获取标签信息。智能手机a通过二维码扫描的方式,获取到标签信息d。
第六步:发送查询请求。智能手机a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查询请求,所述查询请求包括标签信息d。
第七步:上报查询报文。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之后,将标签信息d携带在查询报文中,发送给清算平台。
第八步:转发查询报文。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之后,会将所述查询报文转发给收款方服务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可以根据标签信息d查找到商户B的收款方信息。
第九步:返回查询结果。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将商户B的收款方信息携带在查询结果中,返回给清算平台。
第十步:转发查询结果。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查询结果之后,会将所述查询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
第十一步:转发查询结果。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查询结果之后,将所述查询结果转发给智能手机a。
第十二步:发起付款请求。智能手机a获得商户B的收款方信息之后,会将所述收款方信息展示在屏幕上供所述用户进行核对,客户A可以向商户B核对收款方信息,然后录入付款金额100元,再点击智能手机a提供的“确认付款”虚拟按键,从而触发智能手机a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付款请求,所述付款请求中可以包括付款方信息和所述收款方信息。
第十三步:上报付款报文。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付款请求之后,对付款请求进行处理,然后生成付款报文,再将所述付款报文上报给清算平台。
第十四步:转发付款报文。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付款报文之后,会将所述付款报文转发给所述收款方服务器。
第十五步:返回支付结果。所述收款方服务器会对所述付款报文进行处理,然后向清算平台返回支付结果。其中,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将所述支付结果告知商户B。
第十六步:转发支付结果。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支付结果之后,会将所述支付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
第十七步:转发支付结果。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支付结果之后,会将所述支付结果转发给智能手机a,由智能手机a将所述支付结果展示给客户A。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成功,那么客户A成功向商户B支付100元,交易结束;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失败,那么客户A未能向商户B支付100元,还需要通过其它支付方式完成交易或者客户A可以放弃交易。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包括获取单元501、显示单元502、判断单元503和发起单元504,其中:
获取单元501用于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显示单元502用于在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判断单元503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二支付方式;发起单元504用于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具体地,当用户需要向商家进行付款时,可以使用智能手机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可以为NFC支付方式或者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NFC支付方式时,获取单元501靠近所述混合标签以获取所述标签信息,所述第一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时,获取单元501扫描所述混合标签以获取所述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同时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之后,没能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完成支付,那么显示单元502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可以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以便更换支付方式。如果显示单元502没有能够获得所述标签信息,例如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过程中,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没有响应,那么无法进行付款,显示单元502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显示单元502如果获得所述标签信息,可以通过所述标签信息获取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如果没有能够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例如由于网络状况不佳,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显示单元502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显示单元502在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之后,如果没能进行支付,例如在第三预设时间内没有完成支付或者账户余额不足,显示单元502可以判断出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根据实际经验进行设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显示单元502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之后,等待所述用户对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显示单元502可以提供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和不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供所述用户进行选择,如果所述用户选择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判断单元503可以接收到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并在判断出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启动第二支付方式,所述用户可以使用所述智能手机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可理解的是,如果所述用户选择不同同意切换支付方式的选项,那么所述智能手机停止支付,不会进行后续的支付过程。其中,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与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不同,可以为NFC支付方式或者二维码支付方式。
通过所述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之后,发起单元504可以根据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并在判断获知获取标签信息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然后在判断获知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再基于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由于混合标签同时支持两种支付方式,当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的时候,能够快速的切换到第二支付方式进行支付,提高了支付效率。此外,由于采用混合标签,能够减少商户需要维护的收款标签的数量,减少了维护成本。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近场通信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或者,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所述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所述近场通信支付方式。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标签包括两层,第一层显示二维码标签,第二层包括近场通信线圈。
具体地,所述第一层显示的二维码标签,用于支持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支付装置可以扫描所述二维码标签进行支付。所述第二层包括的近场通信线圈,用于支持NFC支付方式,所述支付装置在开启NFC功能之后,可以贴近所述混合标签,进行NFC支付。可理解的是,所述二维码标签显示在所述混合标签的表面,所述近场通信线圈内置在所述混合标签内。
图6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发起单元504包括:
发送子单元5041用于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第一接收子单元5042用于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得的;第二接收子单元5043用于接收付款确认信息并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第三接收子单元5044用于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具体地,在获得所述标签信息之后,发送子单元5041可以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以查询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付款方查询请求之后,可以向清算平台上报包括所述标签信息的查询报文。清算平台接收到所述查询报文之后,将所述查询报文转发给收款方服务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可以根据所述标签信息可以查询获得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然后向清算平台返回包括所述收款方信息的查询结果,清算平台再将所述查询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其中,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其中,与所述标签信息对应的收款方信息是预先存储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上的。
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将所述查询结果发送给第一接收子单元5042,第一接收子单元5042会接收所述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向清算平台上报包括所述标签信息的查询报文获得的。
在获得所述收款方信息之后,第二接收子单元5043会将所述收款方信息展示在屏幕上供所述用户进行核对,如果付款金额处为空,还需要所述用户输入对应的付款金额,然后所述用户可以确认进行付款,例如点击确认付款的虚拟按键,第二接收子单元5043接收到付款确认信息之后,会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所述支付请求可以携带付款方信息和所述收款方信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接收到所述支付请求之后,对所述支付请求进行处理,然后向清算平台上报付款报文,清算平台会将所述付款报文转发给所述收款方服务器,所述收款方服务器对所述付款报文进行处理,然后向清算平台返回支付结果,并将所述支付结果以短信等形式通知收款方。清算平台会将所述支付结果转发给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可理解的是,所述用户在确认进行付款之前,可以选择付款方信息。
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将所述支付结果发送给第三接收子单元5044,第三接收子单元5044会接收所述支付结果,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成功,那么交易结束,如果所述支付结果为付款失败,那么所述用户还需要通过其它方式进行付款或者取消交易。所述智能手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所述支付结果供所述用户查看。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701、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02、存储器(memory)703和通信总线704,其中,处理器701,通信接口702,存储器703通过通信总线7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701可以调用存储器703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如下方法: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703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例如”、“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若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则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
若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则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
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和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近场通信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或者,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所述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所述近场通信支付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标签包括两层,第一层显示二维码标签,第二层包括近场通信线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包括:
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得的;
接收付款确认信息并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
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5.一种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第一支付方式获取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一支付方式;
显示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通过所述第一支付方式支付失败之后,显示切换支付方式的提示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在判断获知所述提示信息的响应信息为同意切换支付方式之后,通过第二支付方式获取所述混合标签的标签信息;其中,所述混合标签支持所述第二支付方式;
发起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标签信息发起支付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近场通信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二维码支付方式;或者,所述第一支付方式为所述二维码支付方式,所述第二支付方式为所述近场通信支付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标签包括两层,第一层显示二维码标签,第二层包括近场通信线圈。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起单元包括:
发送子单元,用于向付款方服务器发送收款方查询请求,所述收款方查询请求包括所述标签信息;
第一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查询结果,所述查询结果包括收款方信息,所述收款方信息是所述付款方服务器根据所述标签信息获得的;
第二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付款确认信息并向所述付款方服务器发起支付请求;
第三接收子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付款方服务器返回的支付结果。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93135.3A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0414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135.3A CN110414970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135.3A CN110414970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4970A true CN110414970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40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3135.3A Pending CN110414970A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497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1975A (zh) * 2020-06-03 2020-07-10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需预警方法
CN113409036A (zh) * 2021-06-29 2021-09-17 山东派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扫码支付设备、扫码支付方法及存储介质
US11941637B2 (en) 2021-03-03 2024-03-26 Coupang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tem sales inform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293A1 (en) * 2012-02-03 2015-10-15 Seamless Distribution Ab Mobile payment method and a system therefore
CN106447962A (zh) * 2016-07-12 2017-02-22 昆山炫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并自动切换支付方式的系统
CN107153799A (zh) * 2017-04-14 2017-09-12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相应的手机、收银系统
CN107169759A (zh) * 2017-04-07 2017-09-15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支付方法及相应的手机
CN107180212A (zh) * 2017-04-07 2017-09-19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展示装置、二维码读取模块以及相应的手机
CN108197514A (zh) * 2017-12-19 2018-06-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载体物品,业务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94293A1 (en) * 2012-02-03 2015-10-15 Seamless Distribution Ab Mobile payment method and a system therefore
CN106447962A (zh) * 2016-07-12 2017-02-22 昆山炫生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并自动切换支付方式的系统
CN107169759A (zh) * 2017-04-07 2017-09-15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支付方法及相应的手机
CN107180212A (zh) * 2017-04-07 2017-09-19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维码展示装置、二维码读取模块以及相应的手机
CN107153799A (zh) * 2017-04-14 2017-09-12 广州市智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屏及相应的手机、收银系统
CN108197514A (zh) * 2017-12-19 2018-06-22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载体物品,业务信息获取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1975A (zh) * 2020-06-03 2020-07-10 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供需预警方法
US11941637B2 (en) 2021-03-03 2024-03-26 Coupang Corp. Electronic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tem sales informa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113409036A (zh) * 2021-06-29 2021-09-17 山东派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扫码支付设备、扫码支付方法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4770B (zh) 使用五方协议实现银行卡支付的系统和方法
CN106991575A (zh) 基于微信和支付宝平台的会员管理web应用的及其使用方法
US11410146B2 (en) Order processing
CN109191108A (zh) 基于区块链的二维码聚合支付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942677B (zh) 交易支付方法和系统、pos机
CN110414970A (zh) 一种支付方法及装置
EP2291990A1 (en) Making payment using communication client
CN109801051B (zh) 资源转移方法、系统、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99112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090037294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action control systems
CN104636921A (zh) 基于通信群的在线支付方法,支付系统及服务器系统
CN106296175A (zh) 支付方法、商户终端、银行交易系统、客户终端及系统
CA3028250C (en) Network trans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privilege separation control
KR20220126712A (ko) 지불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9559167A (zh) 在线支付方法、商品零售平台与系统、可读存储介质
CN110458557A (zh) 一种付款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596596A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交易方法和系统
CN110599155A (zh) 一种支付方法和支付系统
CN109784515A (zh) 服务预约方法、提供方法、资源获取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09426955A (zh) 目标对象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034936A (zh) 一种提供待领取商品的方法、装置
CN110443607A (zh) 对公数字货币钱包的创建方法、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09949110A (zh) 发票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19949A (zh) 一种电子结算与支付方法及系统
CN106452773A (zh) 一种数据对象交互方法及数据对象交互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