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4019A -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4019A
CN110414019A CN201810392460.1A CN201810392460A CN110414019A CN 110414019 A CN110414019 A CN 110414019A CN 201810392460 A CN201810392460 A CN 201810392460A CN 110414019 A CN110414019 A CN 110414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transportation tool
model
threedimensional model
waveri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924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14019B (zh
Inventor
李萍
毛凯
张艳清
张志华
翟茂春
余笔超
朱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eahaw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eahaw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eahaw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cience Engineering And Aerospace Technology (china Academy Of Aerospace Seahawk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1039246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14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4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14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4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各种交通工具的当前效力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特殊需求。目前,一种新的交通工具“管道运输工具”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管道运输工具”即低真空管道里的悬浮列车(磁悬浮+低真空模式),相比传统高铁,高速管道运输工具运行速度提升了4-10倍;相比现有民航客机,速度提升了2-5倍,是人类对交通工具速度极致追求的一大进步。
用三维的方式展示管道运输工具外形能很好的帮助用户快速了解管道运输工具的外形特性与结构,因此,在计算机中进行虚拟三维展示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三维模型的展示技术一般需要定制三维展示模块,其中的基本功能包括三维模型的渲染;用户可以通过鼠标键盘控制模型的缩放、旋转、移动;鼠标点击装备模型的某个组件时,显示该模型的详细信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的三维模型的展示方法,需要定制专门的三维展示模块,对应不同大小的物体则需要分别定制不同的三维展示模块,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实现了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包括:
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
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
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
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包括:
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
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包括:
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展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可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
可选地,所述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可选地,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可选地,所述加载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可用于各类管道运输工具外形的外观、内部结构的展示,对应大量的管道运输工具外形则无需分别定制不同的三维展示模块,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而且,为了实现对各类装备模型的有效交互,根据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计算交互敏感度值,模型移动、缩放、旋转、展开等操作都以敏感度值为参照值计算每帧模型移动的距离、缩放的比例、旋转的角度或展开的程度,实现列车外形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中步骤S11的细分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中获取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S12、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模型配置文件定义了管道运输工具外形的组成结构及各部件的详细信息。模型配置文件格式包括rootModelName、location以及statusList。其中,rootModelName表示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名称,location表示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路径,statusList是一个数组,其中包含很多对象,每个对象表示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一个组件。每个组件具有name(名称),status(状态),start(开始使用时间),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等属性,还可根据具体需求增加更多属性。
其中,步骤S12中的对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读取所述模型配置文件,所述模型配置文件为json格式;采用LitJson函数库解析所述模型配置文件,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S13、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S14、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S15、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可用于各类管道运输工具外形的外观、内部结构的展示,对应大量的管道运输工具外形则无需分别定制不同的三维展示模块,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而且,为了实现对各类装备模型的有效交互,根据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计算交互敏感度值,模型移动、缩放、旋转、展开等操作都以敏感度值为参照值计算每帧模型移动的距离、缩放的比例、旋转的角度或展开的程度,实现列车外形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
本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步骤,如图2所示,具体实现方式如下:
S111、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管道运输工具的车头部分设计为乘波体外形,以解决常规列出设计的阻力大、升阻比小的问题,进而有助于提高管道运输工具的速度。
S112、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S113、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S114、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本步骤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几何模型的构建:根据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几何模型的前缘曲线;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几何模型的下表面构造;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几何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的乘波体外形的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根据几何参数构建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数学描述,并应用VB程序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乘波体外型参数化设计,进而能够迅速的生成管道运输工具车头部分的乘波体三维外形,为多学科设计优化集成提供了参数化几何外形模型,是实现该管道运输工具多学科设计优化中的气动分析模块的基础。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包括以下步骤: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本实施例中,通过从配置信息中解析出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然后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并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本实施例中,具体可以从json对象中读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加载信息,如:路径和名称,然后将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读入场景中并实例化为对象。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各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差异很大,为了可以更好地观察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本发明实施例根据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自动设置观察位置和角度,确保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位于视野中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在读取、解析模型配置文件,加载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之后,针对不同管道运输工具外形的尺寸差异,根据三维模型的尺寸自动设置最佳观察位置和角度,以确保将各种类型的管道运输工具外形模型放置在视野中央,能够更好地观察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
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中包括管道运输工具的组成结构和各个组件的描述信息。相应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处于展开状态时,若监测到用户对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中某一组件的指定触发操作,或用户在指定接口输入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中某一组件的组件名称,则在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中对所述组件进行标识,并展示该组件对应的描述信息。
对于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实施例,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并不一定是本发明实施例所必须的。
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具体包括获取模块201、解析模块202、计算模块203、加载模块204以及展示模块205,其中,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解析模块202,用于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计算模块203,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加载模块204,用于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展示模块205,用于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201,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选取单元2011、计算单元2012、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2013以及三维模型构建单元2014,其中:
选取单元2011,用于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
计算单元2012,用于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2013,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单元2014,用于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
进一步地,所述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201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203,具体用于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进一步地,所述加载模块204,具体用于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能够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尺寸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可用于各类管道运输工具外形的外观、内部结构的展示,对应大量的管道运输工具外形则无需分别定制不同的三维展示模块,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成本。而且,为了实现对各类装备模型的有效交互,根据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计算交互敏感度值,模型移动、缩放、旋转、展开等操作都以敏感度值为参照值计算每帧模型移动的距离、缩放的比例、旋转的角度或展开的程度,实现列车外形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图1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个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1所示的方法步骤。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模块/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中的执行过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包括:
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
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包括:
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
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
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包括:
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
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包括:
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
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6.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对应的模型配置文件;
解析模块,用于对所述模型配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配置信息;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的交互敏感度;
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加载到展示场景中,并获取用户操作指令;
展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交互敏感度对所述用户操作指令中的操作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根据自适应调整后的操作参数执行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展示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选取单元,用于根据管道运输工具的性能指标确定基准流场;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基准流场的气动构型计算用于确定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的几何参数;
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构建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
三维模型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车头的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以及预设的管道运输工具车身的参数化模型构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建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化模型构建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几何参数生成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前缘曲线;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下表面构造;对所述前缘曲线上的各点依次进行自由流线追踪,各点对应的自由流线组合形成所述乘波体外形参数化模型的上表面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模块,具体用于解析所述配置信息,得到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尺寸信息;计算所述尺寸信息和预设标准尺寸信息的比值,将所述比值作为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交互敏感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加载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根据所述尺寸信息设置所述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在所述展示场景中对应的观察位置和角度。
CN201810392460.1A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414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2460.1A CN110414019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92460.1A CN110414019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4019A true CN110414019A (zh) 2019-11-05
CN110414019B CN110414019B (zh) 2023-06-16

Family

ID=68347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92460.1A Active CN110414019B (zh) 2018-04-27 2018-04-27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140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0103A (zh) * 2020-07-15 2020-11-17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坐便器排污管道参数化建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99105A (zh) * 2009-06-01 2009-12-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前缘缝翼剖面曲线的设计方法
US20100124459A1 (en) * 2008-11-19 2010-05-20 Kelly Slater Surface Gravity Wave Generator And Wave Pool
US8256706B1 (en) * 2009-10-08 2012-09-04 The Boeing Company Integrated hypersonic inlet design
CN103970957A (zh) * 2014-05-20 2014-08-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弹性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仿真方法
CN106815712A (zh) * 2016-12-15 2017-06-09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总体设计部 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企业间协同方法
CN107310748A (zh) * 2017-06-21 2017-1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变激波角吻切流场乘波体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CN107357503A (zh) * 2017-07-06 2017-11-17 李长云 一种工业装备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24459A1 (en) * 2008-11-19 2010-05-20 Kelly Slater Surface Gravity Wave Generator And Wave Pool
CN101599105A (zh) * 2009-06-01 2009-12-09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飞机前缘缝翼剖面曲线的设计方法
US8256706B1 (en) * 2009-10-08 2012-09-04 The Boeing Company Integrated hypersonic inlet design
CN103970957A (zh) * 2014-05-20 2014-08-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弹性乘波体高超声速飞行器仿真方法
CN106815712A (zh) * 2016-12-15 2017-06-09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总体设计部 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企业间协同方法
CN107310748A (zh) * 2017-06-21 2017-1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变激波角吻切流场乘波体的气动外形设计方法
CN107357503A (zh) * 2017-07-06 2017-11-17 李长云 一种工业装备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赋强等: "一种宽速域乘波体的设计及气动特性研究", 《气体物理》 *
宋赋强等: "锥导乘波体构型的气动特性不确定度分析", 《航空学报》 *
赵志等: "高超声速锥导乘波体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弹箭与制导学报》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50103A (zh) * 2020-07-15 2020-11-17 惠达卫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坐便器排污管道参数化建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4019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oshood et al. Digital twins driven supply chain visibility within logistics: A new paradigm for future logistics
Olaverri-Monreal et al. Connection of the SUMO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or and the unity 3D game engine to evaluate V2X communication-based systems
CN110383340A (zh) 使用稀疏体积数据进行路径规划
Buschmann et al. Animated visualization of spatial–temporal trajectory data for air-traffic analysis
Kovačić et al. New paradigm of sustainable urban mobility: Electric and autonomous vehicles—A review and bibliometric analysis
Choi et al. Digital twin-based integrated monitoring system: Korean application cases
Heywood et al. Data-parallel agent-based microscopic road network simulation using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Bin Issa et al. Double deep Q-learning and faster R-Cnn-based autonomous vehicle navigation and obstacle avoidance in dynamic environment
Eroshenkova et al. Automated determination of forest-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use of a neural network of deep learning
Pinto et al. Analyz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lean methodologies and practices in the portuguese industry: a survey
Alaei et al. A methodology for product development in mobile machinery: Case example of an excavator
Zheng et al. Difference mapping method using 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 for variable-fidelity metamodelling
Madhusudhanan et al. A computationally efficient framework for modelling energy consumption of ICE and electric vehicles
Aljohani et al. A real-time energy consumption minimization framework for electric vehicles rout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SARSA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N113837692B (zh) 一种港口作业场地车辆智能调度决策方法及其决策系统
Mannarini et al. Towards least-CO2 ferry routes in the Adriatic sea
Terapaptommakol et al. Design of obstacle avoidance for autonomous vehicle using deep Q-network and CARLA simulator
Fan et al. A modified nature-inspired meta-heuristic methodology for heterogeneou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task assignment problem
CN110914856B (zh) 用于确定线上到线下服务的营销策略的系统和方法
Frizziero et al. An innovative ford sedan with enhanced stylistic design engineering (SDE) via augmented reality and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10414019A (zh) 一种管道运输工具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Choi et al. Estimating production metric for ship assembly based on geometric and production information of ship block model
García et al. Automobile Technological Transition Scenarios Based on Environmental Drivers
Razzaq et al. Multi-factor rear-end collision avoidance in connected autonomous vehicles
Song et al.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 in a vehicle using driving data based on big data analysis techni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