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26A -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26A
CN1104126A CN 93115651 CN93115651A CN1104126A CN 1104126 A CN1104126 A CN 1104126A CN 93115651 CN93115651 CN 93115651 CN 93115651 A CN93115651 A CN 93115651A CN 1104126 A CN1104126 A CN 11041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section
pipe
cold
ri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311565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791C (zh
Inventor
谢定中
严朝建
卢健
李春阳
徐天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C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
Original Assignee
ANC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C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 filed Critical ANCHU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
Priority to CN93115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791C/zh
Publication of CN11041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79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79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And Processes Conducted In The Presence Of Fluids And Solid Part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用于化工生产中氨及甲醇 的合成以及其他气固催化可逆反应。主要由内筒体 (10)和外筒体(11)构成的密封容器,在器内分成A、 B、C、D四段,A、B、D段为绝热段,C段为内冷段,中 部没有冷管束,底部设有换热器(1)进行换热,按三绝 热内冷分流式工艺流程。未反应的冷气分成两股;约 60~75%的冷气从进气管(16)进入器内,另一股温 度为30~180℃约25~40%的冷气从底侧进气口 (14)进入,兼作调节器内反应温度,使之处于最佳状 态,因此氨净值由14~15%增加到16~19%,且反 应器的可靠性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涉及化工可逆放热反应的气固催化反应器,用于化工厂氨、甲醇的合成以及其他气固可逆反应。属化工设备。
在化工中大部分可逆放热反应,必须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进行。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催化剂床层和反应气体温度将升高。随温度的升高,而反应速度却逐渐降低,当温度升达到某一温限时,正逆反应速度相等,处于平衡状态,但此时的反应生成物却很少。下面的数据都以合成氨反应为例,当温升达到470~480℃时,反应气体中氨含量只有5~6%,达不到工业生产的要求。为此,必须设法将反应过程中的热量移出,进行热交换降温,使其温度降至平衡状态以下。
在化学工业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先绝热反应一段,使温升达到某一范围,用间接换热方法降温,即用未反应的冷气在管外流动,反应了的热气体在管内流动,进行热交换,将热气降至某一温度范围。接着再进行第二段(层)绝热反应,再降温,依次再进行第三、第四段,当反应中生成物达到所要求的反应物浓度时,终止其反应。
此种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为四段间接换热反应器示意图,AB段为一绝热段(层),BC为第一换热器,CD为第二绝热段,DE为第二换热器,EF为第三绝热段(层),FG为第三换热器,GH为第四绝热段,实线箭头所示为未反应的冷气体,虚线箭头所示为反应后的热气体。
图2为四段间接换热反应器的氨含量与温度关系曲线图(即X-t图)
在图1中,AB、CD、EF、GH四段为绝热层,内装有催化剂,BC、DE、FG为列管式换热器,管内为热气,管外为冷气。
从图1所示的四段间接换热器反应器可以看出,它存在以下问题:若要达到所需反应物含量浓度,必须要设置多段才能完成。但段数愈多,在催化剂床层间需要安装的换热器也越多,换热器占据的空间位置也越大,导致结构、工艺流程复杂,催化剂装填量减少。对反应物的生成反而不利。因此,实际上的反应器一般只用三段,反应后的生成物含量低。如三段合成氨反应器,生成物含量其净值只有12~14%。
在合成氨工业中,也有采用四段冷激式反应器,它不用或少用换热器,在各段之间,用部分反应了的热气体与冷气体直接混合降温。这种四段冷激式反应器如图3所示。AB段与BC段间用冷气a与AB段下来的热气混合降温;BC段与CD段间,用b冷气与BC段下来的热气直接混合降温,同理,CD段与DE段间用c冷气降温。这种反应器比间接式反应器,其结构虽然简单,但其最终氨含量比间接式要低2~3.5%,因为被未反应的冷气冲稀所致,仍不能达到反应生成物含量高的要求。图4为四段冷激式x-t图,从图4可以看出,第一段为A即第一段反应后(B点)氨含量已达到10.5%,温度达498℃,加入一般未反应的冷气后,达到C点,此时温度降到390℃,氨含量降到7.5%,这样每反应一段,温度及浓度都降低一次,所以最终氨含量只有15%。
鉴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利用一个结构简单的冷管进行换热,采用三绝热冷激内冷分流式流程,最终氨含量高的气固反应器。
本发明为三绝热(冷激)内冷分流式反应器,如图5所示,它采用分流形式,将未反应的冷气体分成两股气流,大部分冷气(约60~75%)自反应器的底部往上流动,在床外进行热交换,使冷气加热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另一股冷气约25~40%则从反应器底部侧进气口经内外筒体间环形气道,通过二根导气管流至冷管束,自上而下进行热交换,再经升气管将被加热的冷气送至催化床层,进行催化合成反应,以此来实现上述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特征。
附图说明,
图1为四段间接换热反应器示意图;
图2为四段间接换热反应器x-t曲线图;
图3为四段冷激式反应器示意图;
图4为四段冷激式反应器x-t图;
图5为三绝热冷激内冷分流式反应器示意图。
参见图5,本发明其外形为一圆筒体,它分为外筒和内筒两部分,外筒为厚壁空心圆柱体,内筒为锥底形圆柱体,两筒套装并与外界密封的容器,两筒体间有环隙,供进气之用。它主要由底部换热器(1)、中心管(2)、支承环(3)、下环管(4)、冷管(5)、上环管(6)、升气管(7)、环状菱形混合器(8)、导气管(9)、内筒体(10)、外筒体(11)、外筒上盖(12)、换热器底盖(13)、底侧进气口(14)、锥形封头(15)、进气管(16)、外筒体底盖(17)、出气管(18)所组成。根据反应器的结构和功能大致可分为A、B、C、D四段,A段为中心管(2)顶端的催化剂上界面至环状菱形混合器(8)中心线之间的催化床层,该处为第一绝热段。
环状菱形混合器(8)中心线至上环管(6)中心线之间的催化床层为第二绝热段,即B段。
上环管(6)与下环管(4)两中心线间的催化床层,此处为C段,也可称为冷管束段,在此段内有热交换。
下环管(4)中心线以下至换热器(1)顶部之间的催化床层,为D段,D段为第三绝热层。
本发明的主要构件内筒体(10)。是一个锥底形薄壁空心圆柱体,内装有底部换热器(1),中心管(2),支承环(3),下环管(4),冷管(5),上环管(6),升气管(7),环状菱形混合器(8),导气管(9)。由上下环管(6)与(4),升气管(7)以及冷管(5)组成的冷管束,位于内筒体(10)的中部,底部换热器(1)位于内筒体(10)的下部,换热器(1)的顶部与中心管(2)连通,其下部与锥形封头(13)连通,中心管(2)贯通冷管束和环状菱形混合器(8)的中心。支承环(3)与内筒体(10)连接,冷管束由支承环(3)支承,升气管(7)的上端与菱形混合器(8)相连通。类似一个罩子,罩住升气管(7)、混合器(8)的外缘与内筒体(10)的内壁间距为25~80毫米,混合器(8)内缘与中心管(2)的外壁间距为20~30毫米。环状菱形混合器(8)其横截面为菱形。菱形的每个面都加工有小孔,其通气面积为15~30%,由升气管(7)进入环状菱形混合器(8)未反应较热的冷气,其温度为280~350℃,与A段已反应温度为450℃~500℃的热气体混合进行热交换,流入B段反应。导气管(9)的下端与上环管(6)的上部相连通。外筒体(11)的上下端分别与外筒上盖(12)和外筒体底盖(17)密接。在外筒体底盖(17)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供进气管(16)和出气管(18)的通孔,进出气管为套装且彼此间互相密封。底盖(17)的一侧设有底侧进气口(14),由底侧进气口(14)进来未反应的冷气体,其温度为30~180℃,通过内外筒体间的环隙进入导气管(9)。内筒体(10)的内腔除装置有关构件外,其余空间均充填催化剂,在反应器的反应段(A+B+C+D)只有C段为内冷段,它占整个反应段高度的15~30%。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未反应的冷气体分成两股,约60~75%的冷气从反应器底部的进气管(16)进入到底部换热器(1)换热管的管外空间,与管内已反应的热气体进行热交换,经换热器(1)加热,未反应的冷气体将升温至350~400℃,使之达到催化剂的活性温度。通过与热交换器(1)上端相连通的中心管(2)自下而上进入到催化床A段,进行催化绝热反应。混合气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加。另一股约25~40%的冷气,从底侧进气口(14),经内外筒体间的环隙,由下而上到达内筒体(10)的顶部,通过至少两根以上的导气管(9)进入到上环管(6),再分流至各冷管(5),因该股冷气的温度范围较宽约30~180℃,用它可以调节器内的反应温度。在此处,冷管(5)内的冷气与管外催化床层的热气进行热交换,管内的冷气被加热,管外的热气被冷却。冷管(5)的冷气加热后由上而下流至下环管(4),再折转经由至少两根(包括两根)以上的升气管(7)进入环状菱形混合器(8),因件(8)的四面均有小孔,在此处,由A段下来的已反应高温混合气与升气管(5)流出已加热未反应的冷气直接混合。混合后的气体,其温度约为390~450℃,它比A段下来的气体温度要低,而比升气管(7)出来的气体温度要高。根据反应的不同和其他条件的差异,其混合气的温度可以进行调节。
混合气自上而下流动,经B段绝热反应后,温度和生成物含量都上升,再经C段继续反应,并放出热量。但此时,由于C段内有冷管束的冷却,反应混合气的温度逐渐降低,而生成物含量却逐渐增加。
混合气体继续往下流动,经D段绝热反应和底部换热器(1)的热交换,由于在D段内无冷却,也未加入新的冷气,因此混合气的温度回升,而生成物浓度继续增加。用此法达到工业生产要求为止,以合成氨为例,氨含量可达到16~19%。
本发明由于采用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的冷管束,构成一催化剂装填量多的四段冷激分流式反应器,而其反应温度又能调节在较为理想状态,因此有利于反应生成物含量的提高。以氨净值计,其他所有形式的反应器氨净值一般为14%左右,最高为15~16%,本发明则可达16~19%。
本发明在冷管束的结构上,由于导气管(9),升气管(7)都采用至少两根以上的结构,冷管束的热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合理。冷管(5)断裂的可能性降低,相应提高了反应器的安全性,同时亦减少了不锈钢的用量。

Claims (6)

1、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用于化工生产中氨及甲醇的合成以及其他气固可逆反应中,其特征在于它由一个圆柱形外筒体和一个锥底形圆柱形内筒体套装,且筒体间有间隙,并与外界密封的容器,构成一个由A、B、C、D段三绝热冷激内冷分流式四缓反应器,主要由底部换热器(1)、中心管(2)、支承环(3)、下环管(4)、冷管(5)、上环管(6)、升气管(7)、环状菱形混合器(8)、导气管(9)、内筒体(10)、外筒体(11)、外筒上盖(12)、换热器底盖(13)、底侧进气口(14)、锥形封头(15)、进气管(16)、外筒体底盖(17)、出气管(18)所构成,在反应器的中部装有一个由支承环(3)支承并由上下环管(6)和(4)、冷气管(5)、升气管(7)、导气管(9)组成的冷管束,冷管束的升气管(7)的顶端与环状菱形混合器(8)相连通,升气管(7)的下端与下环管(4)相连通,反应器的底部为底部换热器(1),其顶部与中心管(2)连通,下部与锥形封头(15)连通,内筒体(10)套装在外筒体(11)内,两筒体间有间隙,外筒体(11)的上、下端分别与外筒上盖(12)和外筒底盖(17)密接,底盖(17)的底部中心设置有供进气管(16)和出气管(18)的通孔,进出气管为套装且彼此间互密,底盖(17)的一侧设有底侧进气口(14),未反应的冷气分成两股,约60~75%的冷气经进气管(16)进入底部换热器(1)的管间,通过中心管(2)流至A段催化床层,另一股约25~40%从底侧进气口(14)进入内外筒体间的环隙,经导气管(9)流至冷管束,通过升气管(7)和混合器(8)进入催化床层,该股冷气的进入温度约为30~180℃,兼作调节器内反应温度,在反应器内,除安装构件外,其余空间均装填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A、B段为第一、二绝热反应段,C段为内冷换热反应段,D段为绝热反应段,C段占整个反应段(A+B+C+D)高度的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冷管束的升气管(7)出来的较冷气体,其温度范围为280~3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由冷管束的升气管(7)的上端与环状菱形混合器(8)相连通,其下端与下环管(4)连通,冷管束的升气管(7)至少有两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环状菱形混合器(8)的菱形各面加工有小孔,其通气面积占各面面积的15~30%,混合器(8)的外缘与内筒体(10)的内壁间距为25~80毫米,混合器(8)的内缘与中心管(2)的外壁间的距离为20~5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中心管(2)贯通冷管束和混合器(8)的中心。
CN93115651A 1993-12-24 1993-12-24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Expired - Lifetime CN1039791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15651A CN1039791C (zh) 1993-12-24 1993-12-24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93115651A CN1039791C (zh) 1993-12-24 1993-12-24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26A true CN1104126A (zh) 1995-06-28
CN1039791C CN1039791C (zh) 1998-09-16

Family

ID=4991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3115651A Expired - Lifetime CN1039791C (zh) 1993-12-24 1993-12-24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791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7510A1 (fr) * 1996-08-21 1998-02-26 LU, Mushu Procede de reaction catalytique execute pres de la temperature optimale
CN100415358C (zh) * 2000-01-11 2008-09-03 康帕克特Gtl有限公司 催化反应器
CN101143729B (zh) * 2007-09-05 2010-04-14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多床层轴径向合成塔
CN102688734A (zh) * 2012-06-29 2012-09-26 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煤制天然气的反应器
CN107055570A (zh) * 2017-03-21 2017-08-18 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低压合成氨设备及低压合成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283741A (ja) * 1987-05-18 1988-11-21 Toyo Eng Corp 接触反応装置
DE68906006T2 (de) * 1988-12-21 1993-08-12 Ammonia Casale Sa Reaktoren fuer heterogene synthesen.
CN2069750U (zh) * 1989-12-22 1991-01-23 华东化工学院 多段组合式合成塔
CN2071983U (zh) * 1990-10-06 1991-02-27 湖南省化肥工业公司 分体式自卸触媒合成塔内件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07510A1 (fr) * 1996-08-21 1998-02-26 LU, Mushu Procede de reaction catalytique execute pres de la temperature optimale
US6214296B1 (en) 1996-08-21 2001-04-10 Shoulin Lou Method of catalytic reaction carried out near the optimal temperature and an apparatus for the method
CN1088618C (zh) * 1996-08-21 2002-08-07 楼寿林 一种接近最佳温度的催化反应改进工艺及其合成反应器
CN100415358C (zh) * 2000-01-11 2008-09-03 康帕克特Gtl有限公司 催化反应器
CN101143729B (zh) * 2007-09-05 2010-04-14 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多床层轴径向合成塔
CN102688734A (zh) * 2012-06-29 2012-09-26 石家庄工大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煤制天然气的反应器
CN107055570A (zh) * 2017-03-21 2017-08-18 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低压合成氨设备及低压合成氨方法
CN107055570B (zh) * 2017-03-21 2023-07-25 武汉金中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低压合成氨设备及低压合成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791C (zh) 1998-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10C (zh) 放热反应方法及所用设备
US4152407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exothermic reactions
EP1358441B2 (en) Reactor and cooler assembly for exothermic reactions
CN101143729B (zh) 多床层轴径向合成塔
US6299849B1 (en) Method for in-situ moderniz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exothermic synthesis reactor
EP0297474B1 (en) Improved process for heterogeneous synthesis and related reactors
CN105749818B (zh) 一种低温甲烷化反应器及工作过程
JPH0449147Y2 (zh)
EP0142170B1 (en) Ammonia synthesis converter
CN101254442A (zh) 一种用于放热加压催化反应的方法及其反应器
US3941869A (en) Process for exothermic reactions
CN1039791C (zh) 一种气固催化反应器
CN1174096A (zh) 一种接近最佳温度的催化反应改进工艺及其合成反应器
US4859425A (en) System for improve the mixing of reacted gases and quench gases in heterogeneous synthesis reactors
US558507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situ moderniz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exothermic synthesis reactor, particularly of the so-called kellogg type
EP1080778B1 (en) Method for modernization of a heterogeneous synthesis reactor
KR20200096928A (ko) 단열 축 유동 변환기
US4942022A (en) Catalytic reactor
CN2032190U (zh) 氨合成塔
CN2243938Y (zh) 多层径向合成反应器
CN212524113U (zh) 一种外循环多级酯化反应器
CN2290400Y (zh) 改进均温型气固相催化反应器
CN109225075A (zh) 一种可变温等温甲醇合成反应器
CN2358986Y (zh) 立式内换热式催化合成塔
CN206109339U (zh) 无循环焦炉煤气甲烷化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Expiration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1998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