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10199A - 一种高效内燃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内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10199A
CN110410199A CN201910726158.XA CN201910726158A CN110410199A CN 110410199 A CN110410199 A CN 110410199A CN 201910726158 A CN201910726158 A CN 201910726158A CN 110410199 A CN110410199 A CN 110410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tting
turbine
cylinder piston
magnetic monopole
pist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615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靳北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tropy Zero Technology Logic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1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10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for charging or scavenging
    • F02B33/32Engines with pumps other than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 F02B33/34Engines with pumps other than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with rotary pumps
    • F02B33/40Engines with pumps other than of reciprocating-piston type with rotary pumps of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7/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provision of pumps driven at least for part of the time by exhaus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1/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means for improving conversion of heat or pressure energy into mechanical power
    • F02B41/02Engines with prolonged expansion
    • F02B41/10Engines with prolonged expansion in exhaust turb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ercharg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本发明所公开的高效内燃机能够有效回收包括气缸活塞机构的内燃机的压力余能,且可以克服传统涡轮增压系统与气缸活塞机构在不同负荷下的匹配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内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能与动力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内燃机。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涡轮增压系统对于提高内燃机的升功率的确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涡轮增压系统与气缸活塞机构在不同负荷下的匹配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不仅如此,气缸活塞机构的压力余能的回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回收这一压力余能的成本低、效率高的技术。虽然现有的电机种类繁多,但是迄今为止的电机由于受大电流电刷等不利因素的限制,使现有电机难以达到较高的转速。进而难以利用现有电机实现内燃机尾气余能的回收利用。如果能够发明出一种技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一个或全部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发明一种新型高效内燃机。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1: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方案2: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方案3: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方案4: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总汇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方案5: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总汇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方案6: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总汇排气道上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方案7: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方案8: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方案9: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排气道上分别设置涡轮,所述涡轮与周向磁单极电机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与叶轮压气机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的进气道连通设置。
本发明中,在某一部件名称后加所谓的“A”、“B”等字母仅是为了区分两个或几个名称相同的部件。
本发明中,所谓的“周向磁单极电机”是指包括周向磁单极磁力区的电机。具体利用周向磁单极磁力区与电感线圈的相互磁力作用实现电机功能,即在输入动力的情况下实现发电功能,在供入直流电的情况下产生动力。
本发明中,所谓的“周向磁单极磁力区”是指在圆周方向上的磁极属性相同的磁力区,例如在圆周360°方向上全为N极或全为S极的磁力区,所述周向磁单极磁力区包括周向磁单极永磁磁力区和周向磁单极励磁磁力区,所述周向磁单极永磁磁力区是指由永磁体产生的周向磁单极磁力区,所述周向磁单极励磁磁力区是指由励磁导体产生的周向磁单极磁力区。
本发明中,所谓的“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是指用驱动叶轮压气机的周向磁单极电机。
本发明中,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在动力的驱动下电感线圈会产生直流电,且在直流电的驱动下产生旋转动力。
本发明中,某个数值以上包括本数,例如两个以上包括两个。
本发明中,应根据热能与动力领域的公知技术,在必要的地方设置必要的部件、单元或系统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所公开的高效内燃机能够有效回收包括气缸活塞机构的内燃机的压力余能,且可以克服传统涡轮增压系统与气缸活塞机构在不同负荷下的匹配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6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8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9的结构示意图;
图10.1:一种周向磁单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2:另一种周向磁单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3:第三种周向磁单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0.4:第四种周向磁单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活塞机构,2涡轮,3周向磁单极电机,4叶轮压气机,5汇总排气道,6转子,7结构体,11排气道,12进气道,31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1所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1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1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涡轮2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的驱动下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产生的旋转动能的带动下产生电能,进而使内燃机的尾气的余能转化为电能,实现内燃机的余能的高效回收。
实施例2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2所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具体可采用如图10.1所示的周向磁单极单机)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2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涡轮2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的驱动下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产生的旋转动能一部分用于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另一部分可用于驱动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产生电能,使所述内燃机实现涡轮增压的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将气缸活塞机构1所产生的部分余能通过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进行发电。
实施例3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3所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采用其它有效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直接电力连通或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经过控制装置与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3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涡轮2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排出的排气的驱动下旋转并产生旋转动力,在所产生的旋转动力的带动下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产生电能,所产生的电能直接或经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对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供电,在电力的驱动下,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对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进行压缩,以此实现内燃机的尾气余能的高效回收。其中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所发出的多余的电能还可以通过蓄电池储存或为其他用电单元供电。
实施例4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4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4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通过其它的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4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共用一个所述涡轮2和一个与所述涡轮2联动设置或共轴设置的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或选择性地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分成若干组,且至少一组的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使用一个所述涡轮2和一个与所述涡轮2联动设置或共轴设置的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
本发明实施例4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排出的且在所述总汇排气道5总汇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产生的旋转动能的驱动下产生电能,进而实现内燃机余能的高效回收。
实施例5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5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共用一个所述涡轮2和一个与所述涡轮2联动设置的所述叶轮压气机4。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分成若干组,且至少一组的几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共用一个所述涡轮2和一个与所述涡轮2联动设置的所述叶轮压气机4;还可更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至少一个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共轴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5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排出且在所述总汇排气道5总汇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产生的一部分旋转动能的驱动下产生电能,而产生的另一部分旋转动能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对所述高效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压缩,进而实现内燃机余能的高效回收。另外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可对外供电。
实施例6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6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和/或使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共用一个所述涡轮2和一个与所述涡轮2联动设置的所述叶轮压气机4。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直接与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或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经控制装置与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还可选择性地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含有的全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分成若干组,且至少一组的几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共用一个所述涡轮2;且每个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联动设置或共轴设置,且使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联动设置或共轴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直接或经控制装置的控制对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供电和/或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对外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6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排出的且在所述总汇排气道5总汇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述旋转动能的驱动下产生电能,所产生的电能直接或经过控制装置对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4供电并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对所述高效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压缩,进而实现内燃机余能的高效回收。
实施例7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7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7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采用其它可行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所有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均设置涡轮2,或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所有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中的至少两个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
本发明实施例7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使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排出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产生旋转动力,并利用所产生的旋转动力驱动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发电,进而可以实现内燃机尾气余能的高效利用。
实施例8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8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8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采用其它有效地联动形式联动设置,和/或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方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所有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连通设置,且在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且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并使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部分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连通设置,且在这些部分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且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并使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8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排出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产生的一部分旋转动能的驱动下产生电能,而产生的另一部分旋转动能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对所述高效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压缩,进而实现内燃机余能的高效回收。
实施例9
一种高效内燃机,如图9所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涡轮2与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形式联动设置和/或使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采用其它有效的联动形式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且每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与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连通设置,每个所述涡轮2与一个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每个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一个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每个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所包括的部分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且其进气道12与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连通设置,每个所述涡轮2与一个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每个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一个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每个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还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对外界供电。
本发明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驱动所述涡轮2旋转并产生旋转动能,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在所述旋转动能的驱动下产生电能,所产生的电能直接或经过控制装置对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4供电并驱动所述叶轮压气机4对所述高效内燃机的进气进行压缩,进而实现内燃机余能的高效回收。
作为可变换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例4至实施例9及其可变换的实施方式均可进一步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高效内燃机包括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十二个、十三个、十四个、十五个或十六个以上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优选地使所述高效内燃机包括四个、六个、八个、十二个、十六个、十八个、二十二个、二十四个或三十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
如图10.1和10.2给出了两种类型的周向磁单极电机。如图10.1所示的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包括转子6和与所述转子6相对应设置的结构体7,所述转子6包括N极周向磁单极磁力区和S极周向磁单极磁力区,所述N极周向磁单极磁力区和所述S极周向磁单极磁力区与设置在所述结构体7上的电感线圈相互磁力作用设置,在给所述结构体7上的电感线圈供电时,所述转子6会产生旋转动力,当对所述转子6输入动力时,所述电感线圈会产生感应电流。在具体实施时,可使所述转子6的一端与压气叶轮机4固连,另一端与涡轮2固连。图10.2所给出的周向磁单极电机也可以实现附图10.1所给出的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所能实现的功能,其只是周向磁单极电机的另一种变换形式。
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的转子与所述涡轮2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具体使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定子上,使周向磁单极永磁体设置在转子上,所述涡轮2驱动所述转子转动使所述电磁感应线圈产生电能,这样便可以有效地利用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具有能够达到较高转速的特点克服内燃机尾气难以被高效回收利用的缺陷。
在含有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和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的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优选地使电磁感应线圈A设置在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定子上,使电磁感应线圈B设置在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的定子上,使所述电感线圈A直接或经过控制装置对所述电感线圈B供电。
在具体实施时,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设为图10.1和10.2中的一种,也可使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设为图10.1和10.2中的一种,也可以选择其它类型的周向磁单极电机。
在包含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和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的技术方案中,还可选择性地选择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和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一体化设置(如图10.3和图10.4所示),其中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和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各包括一个转子,且设置在两个转子上的周向磁单极磁力区与同一电感线圈相互磁力作用(如图10.3所示),或使每个转子上的周向磁单极磁力区与一个电感线圈相互磁力作用且使两个电感线圈电力连通设置或经控制装置电力连通设置(如图10.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可使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和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中的一个转子与压气叶轮4机固连,另一转子与涡轮2固连。
本申请中所给出的周向磁单极电机并不仅限于附图中所给出的几种形式,任何能够满足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包括周向磁单极磁力区的电机均应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附图仅为一种示意,任何满足本申请文字记载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根据本领域的公知技术和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推导出或联想出许多变型方案,所有这些变型方案,也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2.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3.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4.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5.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6.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总汇排气道(5)上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7.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
8.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涡轮(2)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9.一种高效内燃机,包括至少两个气缸活塞机构(1),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两个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排气道(11)上分别设置涡轮(2),所述涡轮(2)与周向磁单极电机(3)的旋转轴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周向磁单极电机(3)与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电力连通设置,所述压气周向磁单极电机(31)与叶轮压气机(4)共轴设置或联动设置,所述叶轮压气机(4)的工质出口与所述气缸活塞机构(1)的进气道(12)连通设置。
CN201910726158.XA 2018-08-07 2019-08-07 一种高效内燃机 Pending CN110410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8909167 2018-08-07
CN201810890916 2018-08-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10199A true CN110410199A (zh) 2019-11-05

Family

ID=6836633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464.8U Active CN210769020U (zh) 2018-08-07 2019-08-07 一种高效内燃机
CN201910726158.XA Pending CN110410199A (zh) 2018-08-07 2019-08-07 一种高效内燃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275464.8U Active CN210769020U (zh) 2018-08-07 2019-08-07 一种高效内燃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1076902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837A (zh) * 2022-06-09 2022-07-12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包含由发动机空气吸力驱动的涡轮的电动汽车增程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4837A (zh) * 2022-06-09 2022-07-12 吉泰车辆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包含由发动机空气吸力驱动的涡轮的电动汽车增程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769020U (zh) 2020-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33040B1 (en) Engine with flywheel generator
CN103089405B (zh) 转子离合式电动发电涡轮增压器
CN103089407B (zh) 转子离合式电动发电涡轮增压器及其辅助控制电路与方法
CN1506563A (zh) 与内燃机一起使用的涡轮增压系统
US9115642B2 (en) Turbocharger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al machine for a supercharged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105896820B (zh) 一种废气涡轮驱动电励磁发电机
CN110410199A (zh) 一种高效内燃机
CN107605590A (zh) 一种发动机的电子增压器控制系统及电子增压器
US20070029803A1 (en) Machine for transferring power and producing electricity in a jet engine
CN105736134B (zh) 混合动力燃气螺管转子发动机
CN2854093Y (zh) 汽车废气发电装置
CN204572186U (zh) 一种分体式电动倍频涡轮增压器
US11193474B1 (en) Air powered electric generator
CN2498345Y (zh) 内燃机废气能量回收利用装置
CN108533387A (zh) 一种带电机/发电机的涡轮增压装置
CN202957706U (zh) 变频发电机
CN206158848U (zh) 双电机涡轮增压发电装置
CN203039499U (zh) 一种变频发电机
CN105429404B (zh) 一种发电装置
CN220452033U (zh) 一种高效节能型柴油发电机组
CN202150786U (zh) 一种永磁无刷发电机
CN202856533U (zh) 一种变频电机组
CN203223290U (zh) 柔性动力涡轮装置
CN103023209A (zh) 变频发电机
CN103501096B (zh) 汽车废气涡轮驱动混合励磁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