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9508B -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9508B
CN110409508B CN201910605020.4A CN201910605020A CN110409508B CN 110409508 B CN110409508 B CN 110409508B CN 201910605020 A CN201910605020 A CN 201910605020A CN 110409508 B CN110409508 B CN 1104095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t
strip
plate
cast strip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502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9508A (zh
Inventor
张雪峰
翟洪恩
刘永璞
任平华
吴继东
李盛平
袁振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Jian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Jian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Jian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Jian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502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95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95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95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95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95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相邻基体之间的带体,基体上布置有钢筋,基体上表面上放置有多个首尾拼接以遮盖带体的防护板,防护板中部向下弯曲形成集水管,防护板中部形成宽度小于集水管管径的进水口,且进水口两侧的防护板上表面向下倾斜至进水口,集水管两端固定有上表面高度低于进水口的溢流板。本方案利用防护板遮盖带体,并在防护板上设置进水口和集水管,水分沿防护板表面流入集水管中,当水位高于溢流板高度时,水分向集水管两端排出,遗留在集水管中的水分的重量使防护板与基体表面更为紧密,以此避免水分从防护板与基体之间渗入,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

Description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防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临时施工缝。在高层建筑和大型商场地下室工程建设中,后浇带施工和地下室防水是两个比较关键的作业工序。但在具体施工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只重视外墙、底板的防水而忽视了后浇带的防水施工,在工程验收或建筑使用中一系列后浇带质量问题便会显现。为此,亟需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能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相邻基体之间的带体,基体上布置有钢筋,基体上表面上放置有多个首尾拼接以遮盖带体的防护板,所述防护板中部向下弯曲形成集水管,所述防护板中部形成宽度小于集水管管径的进水口,且所述进水口两侧的防护板上表面向下倾斜至进水口,所述集水管两端固定有上表面高度低于进水口的溢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防护板遮盖带体,以此防止水分进入带体中,并在防护板上设置进水口和集水管,水分沿防护板表面流入集水管中,当水位高于溢流板高度时,水分向集水管两端排出,遗留在集水管中的水分的重量使防护板与基体表面更为紧密,以此避免水分从防护板与基体之间渗入,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与基体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基体与所述带体交界处浇筑有上表面与所述防水卷材下表面紧贴的坡面,且所述坡面靠近带体的一边高度高于另一边,所述防护板下表面呈斜面并与防水卷材贴紧,所述防护板与带体长度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弯曲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外侧边缘与防水卷材上表面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护板与基体之间铺设防水卷材,并利用坡面的高度差阻碍水分沿防水卷材表面渗入;而弧形部的设计将防护板边缘的水分导向防护板两侧,以此避免过量水分进入集水管中造成较大的排水压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卷材上表面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止水条,所述防护板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止水条贴紧的止水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止水槽和止水条的配合进一步限制水分从防护板与基体之间渗入,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防护板之间分别设有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的卡条和卡槽,所述卡条的长度方向与防护板侧边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条与防护板固定并与所述卡槽滑移配合,相邻所述防护板之间还贴有密封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卡条和卡槽之间的滑移配合实现防护板之间的拼接,其形状设置有利于避免水分进入,而密封胶带的设计进一步隔绝了水分,对带体形成完善的保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相邻所述集水管端部的溢流板之间分别固定有弧形板和梯形板;所述弧形板长度与集水管端部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弧形板两边向上弯曲,其上表面固定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条,所述凸条上表面水平且高度高于弧形板两边高度;所述梯形板截面为直角梯形,其上表面由与溢流板固定的一边向下倾斜至另一边,其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条滑移配合的凹槽;未设有所述梯形板的溢流板上开设有与弧形板相通的斜孔,所述斜孔一端与集水管相通且其高度低于另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凸条和凹槽的滑移配合实现相邻溢流板之间的衔接与连通,当水分溢至溢流板上时,水分从梯形板溢至弧形板上,再经弧形板和斜孔流动至相邻集水管中,依次溢流至最外侧的集水管中,最后从最外侧的集水管中溢出至带体外侧,从而避免集水管内的水分流入带体内;弧形板的设计有利于阻碍水分从弧形板上流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护板下表面榫接固定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滑移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支撑架在滑动块上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滑动块之间固定有弹簧,所述滑动块下表面中部凹陷成弧形并与钢筋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滑动块与钢筋的抵触以及弹簧的弹力对防护板进行支撑,弹簧的设计使得支撑架得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钢筋,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实用性和便利性,方便了防护板的施工。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表面包覆有防水膜,且相邻基体之间的所述钢筋之间套设有套筒,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套筒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盖带体的托盘,所述托盘四周边缘高于托盘上表面中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钢筋表面包覆防水膜,以此保护钢筋,避免钢筋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而腐蚀,从而稳定钢筋的力学性能;而套筒的设计将相邻钢筋相邻,既能将钢筋相连形成更好的支撑,又便于钢筋的伸缩变形;托盘的设计对带体形成第二重防护,在集水管或防护板泄漏时起到防水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基体与带体之间还设有浇筑管,所述浇筑管侧壁上环绕分布有多个与其相通的支管,且所述浇筑管与所述支管外均套设有用于封堵的外壳,所述外壳材料为无毒的ABS塑料、PS塑料和AS树脂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浇筑管在基体内预留空间,当浇筑管上的外壳去掉后,浇筑后浇带时,混凝土可沿浇筑管和支管进入基体中,形成两种混凝土的过渡带,以此减小后浇带成型时的伸缩对基体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壳中部一体成型有双锥体形的密封套,所述密封套中部开设有一圈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环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壳上设置密封套和环形槽,环形槽用于与浇筑模板卡合,且环形槽的形状使得密封套将模板与环形槽的缝隙封堵,以此消除缝隙对浇筑的影响,确保顺利施工。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并核对浇筑区域以及后浇带带体的尺寸,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垫层上铺设塑料薄膜以防水;
(2)布置好浇筑模板和砂浆挡块,再将钢筋布置好并使其穿过模板上的圆孔,然后在钢筋延伸入带体的一端上缠绕防水膜,并将带体中相对的钢筋用套筒相连;
(3)将浇筑管插入模板上的圆孔中,并使模板位于密封套上的环形槽内;
(4)在带体两侧区域进行浇筑形成基体以及坡面,振捣密实,并及时清理带体两侧零散的混凝土;
(5)将托盘安装在带体中最上层的钢筋上,再将防水卷材铺设在基体和坡面上表面,然后将防护板放置在基体上以遮盖带体;
放置时,先将支撑架放置在带体内,使支撑架上的各个滑动块与各层钢筋抵触;
支撑架放置平稳后,利用卡条和卡槽的滑移配合将各个防护板依次拼接,同时,相邻溢流板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的滑移配合相连;
然后将各防护板与支撑架榫接,并使止水槽与防水卷材上的止水条抵紧;
(6)待基体混凝土收缩及建筑物沉降稳定并达到设计要求时间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以及拆除位于带体内的各部件;其中,利用灼烧待的方式将浇筑管的外壳去除,将去壳后的浇筑管遗留在基体上;然后进行后浇带处的浇筑,浇筑时采用掺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充分振捣密实,然后进行养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后浇带防水结构施工完成,以此形成完善的防水结构,有效组织水分进入后浇带中;且施工过程中,灼烧浇筑管上的外壳的方式方便快捷,便于施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方案利用防护板遮盖带体,并在防护板上设置进水口和集水管,水分沿防护板表面流入集水管中,当水位高于溢流板高度时,水分向集水管两端排出,遗留在集水管中的水分的重量使防护板与基体表面更为紧密,以此避免水分从防护板与基体之间渗入,从而有效防止水分进入后浇带;
2.本方案利用滑动块与钢筋的抵触以及弹簧的弹力对防护板进行支撑,弹簧的设计使得支撑架得以适用于不同高度的钢筋,从而提高了支撑架的实用性和便利性,方便了防护板的施工;
3.本方案利用浇筑管在基体内预留空间,当浇筑管上的外壳去掉后,浇筑后浇带时,混凝土可沿浇筑管和支管进入基体中,形成两种混凝土的过渡带,以此减小后浇带成型时的伸缩对基体产生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浇筑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支撑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相邻防护板之间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基体;11、钢筋;111、防水膜;12、坡面;13、防水卷材;131、止水条;2、带体;3、防护板;31、支撑架;311、滑槽;312、固定块;313、滑动块;314、弹簧;32、肋板;33、弧形部;34、卡条;35、卡槽;37、密封胶带;4、集水管;41、进水口;42、溢流板;421、斜孔;43、弧形板;44、梯形板;441、凹槽;45、过滤网;5、套筒;51、托盘;52、下夹块;53、侧夹块;6、浇筑管;61、外壳;62、支管;63、密封套;631、环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相邻基体1之间的带体2,基体1由混凝土浇筑而成,基体1上表面上放置有多个首尾拼接的防护板3,防护板3用于遮盖带体2,以此防止水分进入带体2内。
基体1内铺设有多根钢筋11,钢筋11一端延伸至带体2中,且带体2两侧的钢筋11一一对应。外露的钢筋11表面包覆有防水膜111,用于保护钢筋11,避免钢筋11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而腐蚀;相对的钢筋11之间设有套筒5,套筒5为两段式,两段套筒5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实现连接。
如图1所示,基体1与带体2之间设有浇筑管6,结合图2所示,浇筑管6为圆管状,其一端延伸入基体1中,另一端外露在带体2内。浇筑管6两段均设有多个支管62,多个支管62分成两层,且每层支管62均环绕浇筑管6均匀分布;支管62与浇筑管6相通以便混凝土流通。浇筑管6与支管62外均套设有外壳61,外壳61将浇筑管6和支管62封堵,以此避免基体1浇筑时混凝土流入;当浇筑后浇带时,再将外壳61去除,即可将混凝土沿浇筑管6和支管62浇筑入基体1中,形成两种混凝土的过渡带,以此减小后浇带成型时的伸缩对基体1产生的影响。本实施例中,外壳61由无毒的ABS塑料制成。ABS 塑料是丙烯腈(A)、丁二烯(B)、苯乙烯(S)三种单体的三元共聚物制成的树脂,兼有三种组元的共同性能:A使其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以此增加浇筑管6的强度;B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能有效防止混凝土破入浇筑管6中;S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以此便于后浇带施工时利用灼烧等方式将外壳61去除。外壳61外表面中部一体成型有一个密封套63,密封套63呈双锥形,其中部开设有一个环绕一周的环形槽631,且环形槽631截面为等腰梯形。环形槽631的设置使得密封套63将浇筑用的模板与环形槽631之间的缝隙封堵,以此消除了缝隙对浇筑施工的影响。
如图1所示,多层钢筋1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防护板3的支撑架31,支撑架31顶部与防护板3榫接,结合图3所示,支撑架31中部开设有一个滑槽311,滑槽311的延伸方向与支撑架31的高度方向一致。滑槽311上滑移连接有滑动块313,滑动块313为长条形,其两端与两侧的滑槽311滑移连接,下表面中部凹陷成弧形并与钢筋11抵触。支撑架31上还固定有多个固定块312,每个滑动块313两端上侧均设有一个固定块312,固定块312与滑动块313之间固定有弹簧314。
如图1所示,防护板3中部开设有一个进水口41,进水口41处设有与防护板3一体成型的集水管4,集水管4的长度方向与防护板3的长度方向以及带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集水管4截面为圆弧形,且弧度大于270°。进水口41与集水管4相通,且进水口41宽度小于集水管4管径,以此避免人员陷入集水管4中。集水管4内还固定有一层过滤,用于避免杂物进入集水管4中而影响集水管4的排水。进水口41两侧的防护板3上表面向下倾斜至进水口41,以此引导水分流入集水管4中。集水管4两端固定有溢流板42,溢流板42上表面高度低于进水口41。
如图1、图4所示,防护板3较短的两边与相邻防护板3之间设有卡条34和卡槽35,卡条34与防护板3固定连接,且卡条34的长度方向与防护板3较短边的长度方向一致;卡槽35开设在防护板3上,其长度与卡条34长度相同,且二者的截面均为等腰梯形,二者相互滑移配合,以此实现相邻防护板3之间的拼接。相邻防护板3上表面之间还贴有密封胶带37,用于隔绝水分从拼接的缝隙中进入。相邻集水管4端部的溢流板42之间分别固定有弧形板43和梯形板44;弧形板43长度与集水管4端部之间的间距相等,且弧形板43两边向上弯曲,其上表面固定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条,凸条上表面水平且高度高于弧形板43两边高度;梯形板44截面为直角梯形,其上表面由与溢流板42固定的一边向下倾斜至另一边,其下表面上开设有与凸条滑移配合的凹槽441;未设有梯形板44的溢流板42上开设有与弧形板43相通的斜孔421,斜孔421一端与集水管4相通且其高度低于另一端。凸条和凹槽441的滑移配合实现了相邻溢流板42之间的衔接与连通,当水分溢至溢流板42上时,水分从梯形板44溢至弧形板43上,再经弧形板43和斜孔421流动至相邻集水管4中,依次溢流至最外侧的集水管4中,最后从最外侧的集水管4中溢出至带体2外侧,从而避免集水管4内的水分流入带体2内;弧形板43的设计有利于阻碍水分从弧形板43上流出。
如图1所示,防护板3与带体2长度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弯曲的弧形部33,弧形板43用于将防护板3边缘的水分导向防护板3两侧,以此避免过量水分进入集水管4中造成较大的排水压力。
基体1与带体2交界处浇筑有坡面12,坡面12靠近带体2的一边高度高于另一边。防护板3与基体1之间还铺设有防水卷材13,防水卷材13下表面与基体1上表面以及坡面12上表面紧贴,防水卷材13上表面与防护板3下表面紧贴,且防护板3下表面呈斜面,防水卷材13用于阻碍水分从基体1与防护板3之间渗入。防水卷材13上表面还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止水条131,止水条131的长度方向与带体2的长度方向一致;防护板3下表面开设有与止水条131贴紧的止水槽,以此进一步限制水分从防护板3与基体1之间渗入。
如图1所示,最上层的钢筋11上设有托盘51,托盘51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且托盘51四周边缘高于托盘51上表面中部,用于遮盖带体2,在集水管4下侧对带体2形成第二重防护,在集水管4或防护板3泄漏时起到防水作用。托盘51底部固定有多个下夹块52,下夹块52下表面中部弯曲并与钢筋11卡合。托盘51朝向带体2侧壁的两侧上固定有多个侧夹块53,侧夹块53形状与下夹块52相同,且侧夹块53与支撑架31外侧壁卡合。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防护板3将后浇带遮盖,以此防止人员或物件掉入后浇带中。防护板3还起到防水作用,其与基体1之间设有防水卷材13、坡面12和止水条131以防止水分从防护板3与基体1之间渗入;防护板3上的集水管4将其收集的水分的重量转换成压紧基体1的压力,使防护板3与基体1表面更为紧密,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实施例2: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61由无毒的AS树脂制成。AS树脂是由丙烯腈与苯乙烯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优良的耐溶剂性和良好的承受载荷的能力,在混凝土浇筑时不易损坏,以此避免外壳61破裂而影响后浇带的浇筑。
实施例3:如图1、图2所示,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外壳61包括三层,外层由无毒的AS树脂制成,利用其优良的耐溶剂性防止外壳61遇水分解;中间层采用ABS塑料制成,以此增加浇筑管6的强度和韧性,能有效防止混凝土破入浇筑管6中;内层采用无毒的PS塑料制成。PS塑料是指大分子链中包括苯乙烯基的一类塑料,包括苯乙烯及其共聚物,具体品种包括通用级聚苯乙烯(GPPS)、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和茂金属聚苯乙烯(SPS)等,本实施例中选用通用级聚苯乙烯,其熔融温度为150~180℃,相对其他两种材料较低一些,便于施工时灼烧熔化。
实施例4: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并核对浇筑区域以及后浇带带体2的尺寸,然后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垫层上铺设塑料薄膜以防水。
(2)布置好浇筑模板和砂浆挡块,再将钢筋11布置好,使横向的钢筋11穿过模板上的圆孔,然后在钢筋11延伸入带体2的一端上缠绕防水膜111,并将带体2中相对的钢筋11用套筒5相连。
(3)将浇筑管6插入模板上的圆孔中,并使模板位于密封套63上的环形槽631内。
(4)在带体2两侧区域进行浇筑形成基体1以及坡面12,振捣密实,并及时清理带体2两侧零散的混凝土。
(5)将托盘51安装在带体2中最上层的钢筋11上,再将防水卷材13铺设在基体1和坡面12上表面,然后将防护板3放置在基体1上以遮盖带体2;
防护板3放置时,先将支撑板放置在带体2内,使支撑架31上的各个滑动块313与各层钢筋11抵触;再将托盘51装入最上层的钢筋11上;
支撑架31放置平稳后,利用卡条34和卡槽35的滑移配合将各个防护板3依次拼接,同时,相邻溢流板42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441的滑移配合相连;
检查无误后将各防护板3与支撑架31逐一榫接,并使止水槽与防水卷材13上的止水条131抵紧。
(6)待基体1混凝土收缩及建筑物沉降稳定并达到设计要求时间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以及拆除位于带体2内的各部件;其中,对浇筑管6的外壳61进行灼烧,快速将外壳61去除,将去壳后的浇筑管6遗留在基体1上;然后进行后浇带处的浇筑,浇筑时采用掺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充分振捣密实,然后进行养护。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包括布置在相邻基体(1)之间的带体(2),基体(1)上布置有钢筋(11),其特征在于,基体(1)上表面上放置有多个首尾拼接以遮盖带体(2)的防护板(3),所述防护板(3)中部向下弯曲形成集水管(4),所述防护板(3)中部形成宽度小于集水管(4)管径的进水口(41),且所述进水口(41)两侧的防护板(3)上表面向下倾斜至进水口(41),所述集水管(4)两端固定有上表面高度低于进水口(41)的溢流板(42);所述防护板(3)下表面榫接固定有支撑架(31),所述支撑架(31)上滑移连接有滑动块(313),所述支撑架(31)在滑动块(313)上侧固定有固定块(312),所述固定块(312)与滑动块(313)之间固定有弹簧(314),所述滑动块(313)下表面中部凹陷成弧形并与钢筋(11)抵触;基体(1)与带体(2)之间还设有浇筑管(6),所述浇筑管(6)侧壁上环绕分布有多个与其相通的支管(62),且所述浇筑管(6)与所述支管(62)外均套设有用于封堵的外壳(61),所述外壳(61)材料为无毒的ABS塑料、PS塑料和AS树脂中的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与基体(1)之间铺设有防水卷材(13),基体(1)与所述带体(2)交界处浇筑有上表面与所述防水卷材(13)下表面紧贴的坡面(12),且所述坡面(12)靠近带体(2)的一边高度高于另一边,所述防护板(3)下表面呈斜面并与防水卷材(13)贴紧,所述防护板(3)与带体(2)长度方向平行的两边为弯曲的弧形部(33),所述弧形部(33)外侧边缘与防水卷材(13)上表面抵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13)上表面固定有截面为三角形的止水条(131),所述防护板(3)下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止水条(131)贴紧的止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防护板(3)之间分别设有截面均为等腰梯形的卡条(34)和卡槽(35),所述卡条(34)的长度方向与防护板(3)侧边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卡条(34)与防护板(3)固定并与所述卡槽(35)滑移配合,相邻所述防护板(3)之间还贴有密封胶带(3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集水管(4)端部的溢流板(42)之间分别固定有弧形板(43)和梯形板(44);所述弧形板(43)长度与集水管(4)端部之间的间距相等,且所述弧形板(43)两边向上弯曲,其上表面固定有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凸条,所述凸条上表面水平且高度高于弧形板(43)两边高度;所述梯形板(44)截面为直角梯形,其上表面由与溢流板(42)固定的一边向下倾斜至另一边,其下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凸条滑移配合的凹槽(441);未设有所述梯形板(44)的溢流板(42)上开设有与弧形板(43)相通的斜孔(421),所述斜孔(421)一端与集水管(4)相通且其高度低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11)表面包覆有防水膜(111),且相邻基体(1)之间的所述钢筋(11)之间套设有套筒(5),位于最上层的所述套筒(5)上可拆卸连接有用于遮盖带体(2)的托盘(51),所述托盘(51)四周边缘高于托盘(51)上表面中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1)中部一体成型有双锥体形的密封套(63),所述密封套(63)中部开设有一圈截面为等腰梯形的环形槽(631)。
8.一种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浇带防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并核对浇筑区域以及后浇带带体(2)的尺寸,在地基上铺设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垫层施工完成后,在垫层上铺设塑料薄膜以防水;
(2)布置好浇筑模板和砂浆挡块,再将钢筋(11)布置好并使其穿过模板上的圆孔,然后在钢筋(11)延伸入带体(2)的一端上缠绕防水膜(111),并将带体(2)中相对的钢筋(11)用套筒(5)相连;
(3)将浇筑管(6)插入模板上的圆孔中,并使模板位于密封套(63)上的环形槽(631)内;
(4)在带体(2)两侧区域进行浇筑形成基体(1)以及坡面(12),振捣密实,并及时清理带体(2)两侧零散的混凝土;
(5)将托盘(51)安装在带体(2)中最上层的钢筋(11)上,再将防水卷材(13)铺设在基体(1)和坡面(12)上表面,然后将防护板(3)放置在基体(1)上以遮盖带体(2);
放置时,先将支撑架(31)放置在带体(2)内,使支撑架(31)上的各个滑动块(313)与各层钢筋(11)抵触;
支撑架(31)放置平稳后,利用卡条(34)和卡槽(35)的滑移配合将各个防护板(3)依次拼接,同时,相邻溢流板(42)之间通过凸条与凹槽(441)的滑移配合相连;
然后将各防护板(3)与支撑架(31)榫接,并使止水槽与防水卷材(13)上的止水条(131)抵紧;
(6)待基体(1)混凝土收缩及建筑物沉降稳定并达到设计要求时间后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清理后浇带内的杂物以及拆除位于带体(2)内的各部件;其中,利用灼烧的方式将浇筑管(6)的外壳(61)去除,将去壳后的浇筑管(6)遗留在基体(1)上;然后进行后浇带处的浇筑,浇筑时采用掺加微膨胀剂的混凝土浇筑后浇带,并充分振捣密实,然后进行养护。
CN201910605020.4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4095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020.4A CN110409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5020.4A CN110409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9508A CN110409508A (zh) 2019-11-05
CN110409508B true CN110409508B (zh) 2021-04-27

Family

ID=6836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5020.4A Active CN110409508B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9508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5162Y (zh) * 2008-09-25 2009-07-01 伍毅敏 背贴式可排水止水带
KR101975763B1 (ko) * 2018-11-13 2019-05-07 장명희 양방향 정착 커플러와 인서트 고정장치 및 고점착 유연성 겔 방수재를 이용한 암거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9736453A (zh) * 2019-03-01 2019-05-10 东北大学 一种组合背贴式止水带
CN208884734U (zh) * 2018-07-25 2019-05-21 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的后浇带隔水结构
CN208934014U (zh) * 2018-10-18 2019-06-04 赵光富 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防水结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65162Y (zh) * 2008-09-25 2009-07-01 伍毅敏 背贴式可排水止水带
CN208884734U (zh) * 2018-07-25 2019-05-21 江苏铭城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的后浇带隔水结构
CN208934014U (zh) * 2018-10-18 2019-06-04 赵光富 一种地下工程后浇带防水结构
KR101975763B1 (ko) * 2018-11-13 2019-05-07 장명희 양방향 정착 커플러와 인서트 고정장치 및 고점착 유연성 겔 방수재를 이용한 암거 구조물 시공방법
CN109736453A (zh) * 2019-03-01 2019-05-10 东北大学 一种组合背贴式止水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9508A (zh) 2019-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I116693B (fi) Järjestelmä hydraulirakenteiden tai niiden osien vedenpitävän suojapäällyksen rakentamiseksi
CN106640154A (zh) 隧道衬砌环向施工缝裂缝渗水处治方法及结构
CN109488371B (zh) 一种全包防水车站防水系统及动态设置限量排水方法
CN111851599B (zh) 房屋建筑地下室防水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013471A (zh) 一种伸缩缝防渗漏的施工方法
ES2438769T3 (es) Método para la fabricación de tubos compuestos
CN110409508B (zh) 一种后浇带防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9339215B (zh) 不断水更换进出水闸门的装置及方法
CN110808564A (zh) 混凝土电缆沟施工工艺
CN207727733U (zh) 可周转的拼接式排水沟
KR101295224B1 (ko) 인프라스트럭쳐 채널
EP3741920A1 (en) Renovation drain for repairing a concrete drain
CN209228391U (zh) 一种隧道衬砌结构
CN1047225C (zh) 全封闭型洞室内防漏法
KR101069882B1 (ko) 침하 및 수밀방지용 연결부를 갖는 맨홀
US5919002A (en) Method of reducing the incursion of storm waters into sanitary sewer systems
CN210825094U (zh) 装配式涵洞钢筋笼吊装装置
JP4054427B2 (ja) 水路トンネル内における防食ライニング層の形成方法
CN220150468U (zh) 一种排水接头及具有其的排水系统
CN110676763A (zh) 一种电气穿线管的封堵方法
CN219430841U (zh) 地下连续墙迎水面防水构造
KR200354380Y1 (ko) 지수재
CN209798955U (zh) 一种具有自我防护功能的市政排水管道
CN115897669B (zh) 一种桩头防水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CN115387447B (zh) 楼房卫生间沉箱底板引流排水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