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01222B -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01222B
CN110401222B CN201910693189.XA CN201910693189A CN110401222B CN 110401222 B CN110401222 B CN 110401222B CN 201910693189 A CN201910693189 A CN 201910693189A CN 110401222 B CN110401222 B CN 1104012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rator set
rotating speed
wind
control
be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31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1222A (zh
Inventor
王亮
杨洪泰
柴森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IT
Priority to CN20191069318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4012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12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12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B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WIND, SPRING, WEIGHT, INERTIA OR LIKE MOTORS, TO 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COVERED BY SUBCLASSES F03B, F03D AND F03G
    • F05B2270/00Control
    • F05B2270/10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 F05B2270/103Purpose of the control system to affect the output of the engine
    • F05B2270/1033Power (if explicitly mention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包括判断发电机组电机转速与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值,根据第一标记值,确定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对发电机组电机转速的控制,防止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大于发电机组可捕获的最大机械功率时,发电机组电机转速持续下降,最终造成停机的现象,提升系统工作的鲁棒性。

Description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枯竭和使用化石能源发电对大自然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电力行业正在寻求一些新能源发电方式来取代部分的传统发电方式。而由于风能的丰富性、清洁性等优势,使风力发电近几年发展迅速,其在电网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对电网的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出台的国标GB/T 19963-2011中对风电场的有功功率调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风力发电应具备参与电力系统调频、调峰和备用等要求。
在风力发电技术领域,无论是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还是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最重要的控制目标都是确定风力发电系统流向电网的功率和变桨距风力机的桨距角角度的参考值。
目前广泛使用的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的控制策略大多是基于矢量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这种控制模式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效率,但也因为发电机的机械动能与电网频率的解耦以及有功功率输出不会响应频率的变化,使风电机组对系统频率的支撑作用几乎为零,所以采用大规模风电并网会导致系统惯量以及频率调节能力降低。
现有的利用自身机械储能特性实现风电机组参与频率调节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利用风电机组自身的旋转动能参与系统调频虚拟惯量法以及采用有功功率备用的减载调频技术。
虚拟惯量法调频能力有限,频率控制过程中由于释放了旋转动能,转速下降,会造成风功率捕获能力下降,仅能进行短暂的调频支持否则会造成风力机的停机,控制不当很容易造成对频率的二次冲击。
而现有的减载调频技术大多是依靠某一确定的功率函数计算出当前工况下的转速及桨距角参考值,这种控制方式需要复杂的计算,其控制效果取决于功率函数的准确度,鲁棒性也较差。
即无论是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机广泛采用的基于矢量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还是利用自身机械储能特性实现风电机组中常用的利用风电机组自身的旋转动能参与系统调频虚拟惯量法以及采用有功功率备用的减载调频技术,都存在鲁棒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升系统调频的鲁棒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与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Eω值;根据所述第一标记Eω值,确定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其中,ωopt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
根据公式Pref=kp×Pmax-Pv计算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其中Pmax为所述发电机组在受到风速v时,可稳定输出的最大功率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
根据kp=1-d%+k计算所述控制系数kp,其中d%为减载系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148514740000031
计算得到所述频率响应系数k,其中d%为减载系数,f0为风电厂并网点的额定频率,fmin为线控控制区的频率最小值,fDB为控制死区大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小于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最优转速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且输出最大功率Pmax时,对应的电机转速;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1;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大于1.01ωopt,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0;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的值保持不变;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是否大于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所述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为当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最优转速等于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时,受到的风速;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记第二标记Ev为1;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二标记Ev为0;
判断所述第一标记Eω和所述第二标记Ev是否都为0,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0;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Kp*e(t)+Ki∫e(t)dt,其中Kp为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i为积分时间常数,e(t)=K1ωoptmech,其中1.1>K1>1.01。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ω=ωmech-K1ωon计算转速差△ω,其中1.1>K1>1.01,ωon为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148514740000041
计算得到预先控制量β11,其中K3为累加系数,Δωi为第i次参考值计算过程中的转速差;
判断所述预先控制量β11是否小于0,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0;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β11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2=K2*△ω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控制量β2,其中K2为误差系数。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ref1=β12计算得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
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小于0,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0;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大于βmax,得到第七判断结果,其中βmax为风力机桨距角的最大值;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βmax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否,则令角度值βref=βref1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
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
桨距角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分别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和桨距角控制,得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和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其中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采用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在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通过判断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与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Eω值,根据所述第一标记Eω值,确定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
即在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对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的控制,防止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大于发电机组可捕获的最大机械功率时,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持续下降,造成最终停机的现象,从而提升系统工作的鲁棒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有功功率控制策略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滞环启动特性曲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桨距角控制策略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计算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系统仿真结构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仿真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提升系统调频的鲁棒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01: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
S102: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与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Eω值;判断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是否大于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得到第二标记Ev值,根据所述第一标记Eω值和所述第二标记Ev值,确定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其中,ωopt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vcs为当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最优转速等于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时,受到的风速;
S103: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如图2所示,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
根据公式Pref=kp×Pmax-Pv计算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其中Pmax为所述发电机组在受到风速v时,可稳定输出的最大功率值。
如图3所示的频率响应特性曲线,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
根据kp=1-d%+k计算所述控制系数kp,其中d%为减载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148514740000071
计算得到所述频率响应系数k,其中d%为减载系数,f0为风电厂并网点的额定频率,fmin为线控控制区的频率最小值,fDB为控制死区大小。
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小于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最优转速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且输出最大功率Pmax时,对应的电机转速;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1;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大于1.01ωopt,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0;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的值保持不变;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是否大于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所述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为当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最优转速等于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时,受到的风速;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记第二标记Ev为1;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二标记Ev为0;
判断所述第一标记Eω和所述第二标记Ev是否都为0,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0;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Kp*e(t)+Ki∫e(t)dt,其中Kp为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i为积分时间常数,e(t)=K1ωoptmech,其中1.1>K1>1.01。
如图4所示的滞环启动特性,本实施中,辅助控制器采用滞环特性对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保护,使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大于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避免系统输出功率过大,发电机组电机转速持续下降,造成最终停机的状况。
如图5、图8所示,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ω=ωmech-K1ωon计算转速差△ω,其中1.1>K1>1.01,ωon为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BDA0002148514740000091
计算得到预先控制量β11,其中K3为累加系数,Δωi为第i次参考值计算过程中的转速差;
判断所述预先控制量β11是否小于0,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0;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β11
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2=K2*△ω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控制量β2,其中K2为误差系数。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ref1=β12计算得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
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小于0,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0;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大于βmax,得到第七判断结果,其中βmax为风力机桨距角的最大值;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βmax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否,则令角度值βref=βref1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
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
桨距角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
具体地,在电磁暂态仿真软件PSCAD/EMTDC中搭建包括基于双馈电机的风电场和同步发电厂的时域仿真模型,验证在不同风速下,所提控制方案对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的贡献。
仿真结构图如图9所示,双馈风电厂由100台额定功率为1.5MVA的双馈风力发电机组成(风电机型号为SL1500/89,单台风电机组转动惯量为0.79s,其中s为时间单位秒),同步发电厂由一台1000MVA的同步发电机(转动惯量为5.2s,配备标准IEEE调速器,其下垂系数R=0.02p.u.,其中p.u.为下垂标幺值)代替,两个发电厂通过电压等级为35kV的母线连接。
风电厂机组的减载水平d%=0.1,频率响应特性中的死区为0.1Hz,fmin为49.7Hz。桨距角变化率约束最大值为10°/s,桨距角约束为0°-90°。负载Load1负荷功率为700MW,340Mvar,负载Load2负荷功率为70MW,负载Load1一直投入,负载Load2在仿真时刻t=5s时投入。
由于在t=5s时有负载的突然投入会造成频率的下降,仿真对比了风电场采用本方法的控制策略参与频率调节和风电厂采用最大功率跟踪策略只依靠同步发电厂参与调频两种情况下,电网频率、单台风机输出功率、风机转子转速和桨距角的仿真结果(假设整个风电厂中风电机组的扫掠面风速相同)。
风电厂应用如图2、图5所示的控制框图后,与没有采用调频技术的风电厂的仿真结果对比如图10所示,在三个代表性风速下(10.4m/s、9.4m/s、6.9m/s)频率正常时风电机组采用本方法后,都成功减载10%。在Load2投入后,频率出现了跌落,采用本方法控制后风电机组都迅速调整了有功功率的输出支持频率稳定,桨距角控制也达到了预期效果,在高风速下辅助转速控制也抑制了转速的下降趋势,并逐渐恢复到最大转速(图中风机转子转速单位为p.u.,表示转速标幺值,额定转速为1.2p.u.)。
从仿真结果也可以看出与采用最大功率跟踪策略控制相比采用本方法控制后,(1)风电机组的有功输出可以响应频率的跌落,迅速调整有功功率输出支持频率稳定。(2)无论是最大频率跌落值、一次调频后的稳态误差还是调频动态过程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提高了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性,增强了大规模风电并网地区电网的调频能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与使用超级电容器、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储能实现有功备用的手段相比,本方法利用自身机械储能特性实现有功备用的建设成本和控制复杂度更低。
与现有的利用自身机械储能特性实现减载调频技术(大多是依靠某一确定的功率函数和使用提前测量出大量的在不同风速、转速、桨距角情况下的功率数据,确定桨距角和转速的参考值,并以此为依据对电机进行控制)相比,本方法只需要风电机组出厂时已经测量的风速-最大功率数据-最优转速数据,无需复杂的计算就可以得到风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输出和桨距角的参考值,控制更为迅速,降低了风电场技术升级的经济成本和工作量。
在有功功率控制过程中,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对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的控制,防止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大于发电机组可捕获的最大机械功率时,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持续下降,造成最终停机的现象,提升系统工作的鲁棒性,能更好提高风电厂的频率响应能力。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与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Eω值,根据所述第一标记Eω值,确定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其中,ωopt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
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
根据公式Pref=kp×Pmax-Pv计算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Pref,其中Pmax为所述发电机组在受到风速v时,可稳定输出的最大功率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所述辅助频率控制器输出的控制系数kp,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
根据kp=1-d%+k计算所述控制系数kp,其中d%为减载系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fsys计算频率响应系数k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2637252160000021
计算得到所述频率响应系数k,其中d%为减载系数,f0为风电厂并网点的额定频率,fmin为线控控制区的频率最小值,fDB为控制死区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计算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小于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ωopt,得到第一判断结果,所述最优转速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且输出最大功率Pmax时,对应的电机转速;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1;
若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是否大于1.01ωopt,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为0;
若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一标记Eω的值保持不变;
判断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v是否大于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得到第三判断结果;所述恒转速区起始风速vcs为当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最优转速等于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时,受到的风速;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则记第二标记Ev为1;
若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否,则记所述第二标记Ev为0;
判断所述第一标记Eω和所述第二标记Ev是否都为0,得到第四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0;
若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输出值Pv=Kp*e(t)+Ki∫e(t)dt,其中Kp为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的比例系数,Ki为积分时间常数,e(t)=K1ωoptmech,其中1.1>K1>1.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ω=ωmech-K1ωon计算转速差△ω,其中1.1>K1>1.01,ωon为所述发电机组电机的额定转速;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
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一控制量β1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
Figure FDA0002637252160000031
计算得到预先控制量β11,其中K3为累加系数,Δωi为第i次参考值计算过程中的转速差;
判断所述预先控制量β11是否小于0,得到第五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0;
若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否,则令所述第一控制量β1=β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转速差△ω计算得到桨距角的第二控制量β2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2=K2*△ω计算得到所述第二控制量β2,其中K2为误差系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量β1和所述第二控制量β2计算得到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βref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βref1=β12计算得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
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小于0,得到第六判断结果;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0;
若所述第六判断结果为否,则判断所述风力机桨距角的预先角度值βref1是否大于βmax,得到第七判断结果,其中βmax为风力机桨距角的最大值;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是,则令角度值βref=βmax
若所述第七判断结果为否,则令角度值βref=βref1
10.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包括: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电厂并网点的系统频率、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发电机组电机转速;
有功功率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并网点的系统频率、所述发电机组受到的风速和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通过辅助转速控制器和辅助频率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向电网注入的有功功率值;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进行有功功率控制包括判断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ωmech与ωopt及1.01ωopt的大小,得到对应的第一标记Eω值,根据所述第一标记Eω值,确定所述辅助转速控制器是否参与控制,其中,ωopt为所述发电机组受到风速v时对应的最优转速;
桨距角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发电机组电机转速进行桨距角控制,得到所述发电机组的风力机桨距角的角度值。
CN201910693189.XA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04012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189.XA CN1104012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3189.XA CN1104012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222A CN110401222A (zh) 2019-11-01
CN110401222B true CN110401222B (zh) 2020-10-27

Family

ID=68326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3189.XA Active CN110401222B (zh) 2019-07-30 2019-07-30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401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31192A (zh) * 2020-03-24 2020-07-17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利用附加阻尼抑制电网低频振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835040B (zh) * 2020-07-24 2022-06-1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直驱风机新型调频策略
CN113452035B (zh) * 2021-06-17 2024-04-02 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调频控制方法、设备、存储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205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清华大学 双馈风机风电场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7785916A (zh) * 2017-10-31 2018-03-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09586319A (zh) * 2018-10-30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方法及系统
CN110048440A (zh) * 2019-05-29 2019-07-23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及模型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81689A (zh) * 2017-09-22 2018-02-09 上海电力学院 双馈风机在微电网中的频率控制参数选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2058A (zh) * 2017-01-24 2017-05-24 清华大学 双馈风机风电场参与电力系统一次调频的协调控制方法
CN107785916A (zh) * 2017-10-31 2018-03-09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网调频的控制方法
CN109586319A (zh) * 2018-10-30 2019-04-05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方法及系统
CN110048440A (zh) * 2019-05-29 2019-07-23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控制方法及模型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Participation of Doubly Fed Induction Wind Generators in System Frequency Regulation;Rogério G.de Almeida等;《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70831;第22卷(第3期);第944-95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1222A (zh) 2019-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53410B (zh) 负荷扰动的双馈风机参与风柴微网调频控制方法
CN110401222B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参与系统调频的综合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120677B (zh) 双馈可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自适应动态虚拟惯量调频方法
CN112332440B (zh) 一种基于转子动能的双馈风电机组惯量支撑频率控制方法
CN108365633A (zh) 一种双馈风力发电机超速减载控制变参数虚拟惯量控制方法
CN110635492A (zh) 一种基于风储协调控制策略提升对电网频率支撑能力方法
CN110212554B (zh) 一种改善电网调峰特性的风电调频控制方法
CN107800154A (zh) 一种dfig参与电网一次调频的多风速段综合控制方法
CN108493960A (zh) 一种基于规则的储能参与风电调频控制方法
CN110071526B (zh) 一种pmsg风机参与电网频率调节的自适应下垂控制方法
Cui et al. Distributed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wind power generation
CN107689638A (zh) 一种基于相轨迹分析的含风电电力系统暂态协调控制方法
CN101033730B (zh) 采用双馈异步发电机的风电场稳定运行控制方法
CN108347059A (zh) 适用于二次频率调节的风电机组桨距角控制方法及agc模型
CN110854880A (zh) 一种基于抽水储能电站平抑风力发电功率波动的方法
CN111817338B (zh) 一种风光储新能源电站黑启动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1027179B (zh) 一种计及辅助调频服务的双馈风电场的等值建模方法
CN112332442A (zh) 基于双馈风力发电场虚拟惯量控制策略优化
Beltran et al. Sliding mode power control of variable speed wind energy conversion systems
CN113162071A (zh) 基于变功率跟踪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减载调频控制方法
CN115882524A (zh) 一种提升频率响应能力的风电机组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Yusong et al.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MPPT control research
CN113904346A (zh) 一种考虑水电调频资源的风电机组转速恢复方法
CN112736991A (zh) 一种双馈风电场新型主动电压控制策略
CN112117781A (zh) 限制转速恢复阶段功率变化率的风电机组限功率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