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7352A -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7352A
CN110397352A CN201910845288.5A CN201910845288A CN110397352A CN 110397352 A CN110397352 A CN 110397352A CN 201910845288 A CN201910845288 A CN 201910845288A CN 110397352 A CN110397352 A CN 1103973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bound leaf
lock core
rebound
leaf
resi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4528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兴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84528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735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7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735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5/00Other details of locks; Parts for engagement by bolts of fastening devices
    • E05B15/14Tumbl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29/00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 E05B29/0053Cylinder locks and other locks with plate tumblers which are set by pushing the key in with increased picking resist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由锁套、回弹叶片、滑动叶片、金属钥匙、边柱、压簧、顶槽、弹簧、隔板、拨片组成,锁芯的所述锁套内部混合排列有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顶部设有所述边柱,所述边柱上方设有所述压簧;所述压簧及部分所述边柱位于所述锁芯顶槽或所述隔板中;所述锁套中间位置的缺口处设有所述拨片;所述回弹叶片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连接有第一凸柱;所述回弹叶片顶边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回弹叶片侧边或底边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连接有所述弹簧;通过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滑动叶片的组合,有效的防止技术开锁,更加的提升叶片所述锁芯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所述锁芯,尤其涉及弹性和非弹性混合结合的锁芯叶片及锁芯。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锁芯向着高科技、高技术含量的方向发展。在传统密码所述锁芯的基础上,出现了芯片卡门禁、指纹识别、生物识别、互联网联网识别等一系列新的技术,安全性越来越高。在机械锁芯中,以叶片锁芯制成的B级锁芯安全性能相对较高,防盗效果较好。其通常作为各种新技术锁芯的辅助开锁方式进行配合使用。但是,随着开锁技术的提高,将会直接影响到锁芯的安全性能,其中,机械锁芯的安全性能将会影响到其他锁芯识别技术的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提供一种机械叶片所述锁芯,让锁芯叶片通过弹簧回位的基础上,设置不能进行回位的叶片,二者混合排列,需要通过两个不同功能的凹槽对回位和不回位的叶片分别进行移动和复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包括:由锁套、回弹叶片、滑动叶片、金属钥匙、边柱、压簧、顶槽、弹簧、挡板、拨片组成,锁芯的所述锁套内部混合排列有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顶部设有所述边柱,所述边柱上方设有所述压簧;所述压簧及部分所述边柱位于所述锁芯顶槽或所述挡板中;所述锁套中间位置的缺口处设有所述拨片;所述回弹叶片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连接有第一凸柱;所述回弹叶片顶边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回弹叶片侧边或底边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连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回弹叶片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部连接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为圆柱体;所述回弹叶片顶边上分布有第二凹口,所述回弹叶片不设置所述弹簧进行回位;所述金属钥匙一面设有折线凹槽,所述折线凹槽拨动第一柱体带动所述回弹叶片移动;所述金属钥匙另一面设有曲线凹槽,第二柱体在所述曲线凹槽中左、右移动,所述曲线凹槽由敞口段、复位段、曲线段组成。
进一步地,在所述锁套的内表面,所述挡板在顶面和底面错位平行分布,在平行分布的所述挡板之间,放置有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
进一步地,顶面所述挡板之间设置有直线排列的第三凹口,所述第三凹口中放置有所述边柱及所述压簧。
进一步地,所述挡板的宽度同所述挡板之间所述回弹叶片、所述回弹叶片宽度的总和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锁套内壁底面设有相互平行的所述挡板,位于所述挡板上的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的通孔高度与位于所述挡板间的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的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高度位置一致。
进一步地,第二柱体为椭圆形柱体或矩形柱体。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钥匙的所述折线凹槽和所述曲线凹槽之间有隔板将两个凹槽分开,或者,所述折线凹槽和所述曲线凹槽之间为通孔结构。
进一步地,根据需要,所述锁套内部侧壁上设有圆柱体,用于连接所述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长度、高度、通孔尺寸及排列位置相互一致;其中,所述回弹叶片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回弹叶片的宽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传统所述回弹叶片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可复位的所述滑动叶片,二者混合排列。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滑动叶片同时进行移动,利用所述滑动叶片不可复位的特点,如果所述滑动叶片移动位置错位,那么,将无法开启所述锁芯。其针对现有的所述回弹叶片的技术开锁方法进行设计,有效的阻止技术开锁的情况发生。所述滑动叶片在整个叶片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将有效的起到防止技术开锁的目的。如果单纯的依靠调整所述滑动叶片的位置来实现所述锁芯开启,将是不现实的,因为,所述滑动叶片移动位置的可能性太多。所述回弹叶片的加入,能让单纯的拨动所述滑动叶片开锁位置及视线受到阻挡,技术开锁变得更加的困难。通过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滑动叶片的组合,有效的防止技术开锁,更加的提升叶片所述锁芯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整体半剖面及回弹叶片和滑动叶片独立展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回弹叶片和滑动叶片混合排列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金属钥匙折线凹槽一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金属钥匙曲线凹槽一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侧面整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回弹叶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滑动叶片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金属钥匙折线凹槽俯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金属钥匙曲线凹槽俯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金属钥匙侧面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的锁套内表面挡板上下错位平行分布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锁芯 11锁套 2回弹叶片 21第一通孔 22第一凸柱 23第一凹口 24挂钩 25弹簧 3滑动叶片 31第二通孔 32第二凸柱 33第二凹口 4金属钥匙 41折线凹槽42曲线凹槽 421敞口段 422复位段 423曲线段 5边柱 6压簧 7顶槽 8挡板 81第三凹口 9拨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11所示,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1,其特征是,包括:由锁套11、回弹叶片2、滑动叶片3、金属钥匙4、边柱5、压簧6、顶槽7、弹簧25、挡板8、拨片9组成,锁芯1的所述锁套11内部混合排列有所述回弹叶片2和所述回弹叶片2,所述回弹叶片2和所述回弹叶片2顶部设有所述边柱5,所述边柱5上方设有所述压簧6;所述压簧6及部分所述边柱5位于所述锁芯1顶槽7或所述挡板8中;所述锁套11中间位置的缺口处设有所述拨片9;所述回弹叶片2表面设有第一通孔21,所述第一通孔21底部连接有第一凸柱22;所述回弹叶片2顶边上分布有第一凹口23;所述回弹叶片2侧边或底边上设有挂钩24,所述挂钩24上连接有所述弹簧25;所述回弹叶片2表面设有第二通孔31,所述第二通孔31顶部连接有第二凸柱32,所述第二凸柱32为圆柱体;所述回弹叶片2顶边上分布有第二凹口33,所述回弹叶片2不设置所述弹簧25进行回位;所述金属钥匙4一面设有折线凹槽41,所述折线凹槽41拨动第一柱体带动所述回弹叶片2移动;所述金属钥匙4另一面设有曲线凹槽42,第二柱体在所述曲线凹槽42中左、右移动,所述曲线凹槽42由敞口段421、复位段422、曲线段423组成。
具体的,所述回弹叶片2和所述滑动叶片3随机混合排列为一条直线,且所述滑动叶片3占有一定的比例和数量。所述金属钥匙4进入所述锁芯1中,所述折线凹槽41对所述回弹叶片2中的所述第一凸柱22进行左右拨动。所述金属钥匙4中的所述曲线凹槽42,对所述滑动叶片3中的所述第二凸柱32进行左右移动。当所述金属钥匙4完全插入所述锁芯1时,所述回弹叶片2中的所述第一凹口23和所述滑动叶片3中的所述第二凹口33同时排列为一条直线。所述边柱5通过所述压簧6的向下的弹力,让所述边柱5下压进入到所述第一凹口23和所述第二凹口33排列为直线的凹槽中进行解锁。解锁后,所述金属钥匙4旋转扭动,带动所述拨片9转动,开启锁舌,从而开启门锁。其中,所述金属钥匙4进入所述锁芯1中,所述回弹叶片2和所述滑动叶片3是同时进行移动的。
所述回弹叶片2的侧边或底边的所述挂钩24上设置有所述弹簧25,当所述金属钥匙4拨动所述回弹叶片2时,所述回弹叶片2通过所述弹簧25拉伸或回位,让所述第一凸柱22紧密贴合在所述折线凹槽41波浪形纹路的表面。所述滑动叶片3无所述弹簧25结构,移动后不能自行进行回位。也就是说,所述滑动叶片3必须通过外力推动进行移动,移动后回位也需要借助外力推动进行回位。所述滑动叶片3的所述第二凸柱32通过所述曲线凹槽42中的曲线,带动所述第二凸柱32移动到准确的位置,保证所述边柱5准确落入所述第二凹口33中。所述滑动叶片3中的所述第二凸柱32和所述曲线凹槽42之间进行高精度加固,让第二所述边柱5和所述曲线凹槽42的咬合度较高,可以实现准确移位。
所述金属钥匙4中,所述折线凹槽41中的波浪形折线相对分布,中间留有通道。所述曲线凹槽42中的凹槽整体为一条连续的曲线形状的凹槽。其中,所述曲线凹槽42中的所述敞口段421为一敞口形状的凹槽,用于将所述第二凸柱32导入到所述复位段422中。经过所述复位段422到达所述曲线段423。随着钥匙的向前推动,所述第二凸柱32被左、右推动到指定的位置。所述复位段422为一条直线形状的凹槽,当钥匙从所述锁芯1中拔出时,将位于不同位置的所述第二凸柱32归位成一条直线。
所述回弹叶片2和所述滑动叶片3相互组合,混合排列后,所述滑动叶片3将所述第二凸柱32通过特定的轨迹进行左右移动。所述滑动叶片3起到移动后不可复位的效果。让技术开锁变得更困难。所述滑动叶片3在所述回弹叶片2中随机分布,有效防止了通过预测所述滑动叶片3曲线的波峰位置推断所述滑动叶片3排列的曲线率。在传统的所述锁芯1叶片(所述回弹叶片2)基础上,增加了所述滑动叶片3,二者结合使用,让单一的对所述锁芯1叶片(所述回弹叶片2)开锁方法失效。因为,所述滑动叶片3无法自行复位,一旦移动位置错误,所述锁芯1将无法被打开。这样,传统的对叶片所述锁芯1的技术开锁方法,将无法开启所述滑动叶片3。
其中,所述折线凹槽41和所述曲线凹槽42位于所述金属钥匙4的正反两面,中间设有所述挡板8,不进行贯通。两个功能凹槽同时各自独立的进行工作。还能保证所述金属钥匙4的强度要求。取消中间的所述挡板8,所述金属钥匙4中间为长条形的通孔结构。根据需要,对所述锁芯1中的开口处设有进行加固处理。
所述挡板8在上底面和下底面错位平行分布,在平行分布的所述挡板8之间,放置有所述回弹叶片2或所述滑动叶片3。顶面的所述挡板8和底面的所述挡板8之间有一定的间距,间距之间为预留给通孔的位置。所述回弹叶片2或所述滑动叶片3分布在顶面和底面的所述挡板8之间,二者的通孔依然为一条直线通道。顶面及底面的所述挡板8的宽度,是根据在所述挡板8之间的所述回弹叶片2或所述滑动叶片3宽度总和来决定的。通常,可以将所述挡板8设置为固定的宽度,放置固定数量的所述回弹叶片2或所述滑动叶片3。在顶面所述挡板8上设有所述第三凹口81,所述第三凹口81排列为一条直线。在所述第三凹口81中,分布有长条形所述边柱5及所述压簧6。当所述第一凹口23和所述第二凹口33排列为一条直线时,所述边柱5从所述第三凹口81中落下进入到所述第一凹口23和所述第二凹口33排列的直线凹槽中。实现解锁,从而转动所述拨片9,开启锁舌及门。根据需要,位于第三凹孔中的所述边柱5,在顶面所述挡板8的间距之间,设有凸起,凸起连接至内顶面的所述顶槽7中。起到对所述边柱5加固的作用。
还包括:在叶片之间设置有所述挡板8,所述挡板8位于内壁的底面或顶面或在底面或顶面的左右两端。所述挡板8通常位于内表的下方的一块竖凸起的面板, 所述挡板8之间相互间平行的分布。在所述挡板8之间放置有叶片,起到防止叶片晃动和防撬的目的,并保证叶片移动位置的准确性。位于所述挡板8上方的叶片,用于增加叶片的数量。当所述回弹叶片2或所述滑动叶片3位于所述挡板8的正上方时,对该叶片的底边高度进行对应的降低,保证其通孔与其他叶片的通孔高度及位置一致,处于同一个水平面上。当所述金属钥匙4插入所述锁芯1时,能有效的通过通孔插入所述锁芯1中。位于所述挡板8上方的叶片宽度同所述挡板8宽度一致。
当所述滑动叶片3的宽度小于所述回弹叶片2的宽度,在相同的长度,能设置更多的所述滑动叶片3,让技术开锁的可能性变得更小。二者通孔尺寸一致,可以让所述金属钥匙4能准确的插入所述锁芯1中进行开锁。

Claims (9)

1.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由锁套、回弹叶片、滑动叶片、金属钥匙、边柱、压簧、顶槽、弹簧、隔板、拨片组成,锁芯的所述锁套内部混合排列有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顶部设有所述边柱,所述边柱上方设有所述压簧;所述压簧及部分所述边柱位于所述锁芯顶槽或所述隔板中;所述锁套中间位置的缺口处设有所述拨片;所述回弹叶片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底部连接有第一凸柱;所述回弹叶片顶边上分布有第一凹口;所述回弹叶片侧边或底边上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上连接有所述弹簧;所述回弹叶片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顶部连接有第二凸柱,所述第二凸柱为圆柱体;所述回弹叶片顶边上分布有第二凹口,所述回弹叶片不设置所述弹簧进行回位;所述金属钥匙一面设有折线凹槽,所述折线凹槽拨动第一柱体带动所述回弹叶片移动;所述金属钥匙另一面设有曲线凹槽,第二柱体在所述曲线凹槽中左、右移动,所述曲线凹槽由敞口段、复位段、曲线段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
在所述锁套的内表面,所述隔板在顶面和底面错位平行分布,在平行分布的所述隔板之间,放置有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
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
顶面所述隔板之间设置有直线排列的第三凹口,所述第三凹口中放置有所述边柱及所述压簧。
4.根据权利要求1、2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
所述隔板的宽度同所述隔板之间所述回弹叶片、所述回弹叶片宽度的总和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还包括:所述锁套内壁底面设有相互平行的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隔板上的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的通孔高度与位于所述隔板间的所述回弹叶片或所述回弹叶片的所述第一通孔或所述第二通孔高度位置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第二柱体为椭圆形柱体或矩形柱体。
7.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所述金属钥匙的所述折线凹槽和所述曲线凹槽之间有所述隔板将两个凹槽分开,或者,所述折线凹槽和所述曲线凹槽之间为通孔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根据需要,所述锁套内部侧壁上设有圆柱体,用于连接所述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1的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其特征是,包括:
所述回弹叶片和所述回弹叶片长度、高度、通孔尺寸及排列位置相互一致;其中,所述回弹叶片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回弹叶片的宽度。
CN201910845288.5A 2019-09-08 2019-09-08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Withdrawn CN11039735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288.5A CN110397352A (zh) 2019-09-08 2019-09-08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45288.5A CN110397352A (zh) 2019-09-08 2019-09-08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7352A true CN110397352A (zh) 2019-11-01

Family

ID=68328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45288.5A Withdrawn CN110397352A (zh) 2019-09-08 2019-09-08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735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139842A (en) Lock
EP1942243B1 (en) A multifunctional lock
EP2440726B1 (en) A pin-tumbler locking mechanism
CN110397352A (zh) 一种弹性及非弹性混合的叶片锁芯
EP0144221A2 (en) Apparatus for locking a closure
EP2463460A2 (de) Elektrisches Türschloss mit Tür-Stopp-Mechanismus
CN106652185A (zh) 一种硬币回收钱箱
JPH09291729A (ja) カード式錠
CN209584654U (zh) 锁定装置、机械锁及洗衣机
CN207813281U (zh) 一种用于计量柜的联锁系统
CN201306066Y (zh) 一种工具车的抽屉互锁机构
CN102287083B (zh) 防止技术性开锁的锁芯
US3976178A (en) Coin release operated locking device
CN101645189B (zh) 投币锁
US1568202A (en) Rod-fastening device for card drawers
CN218061895U (zh)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锁具
CN103556875B (zh) 封闭锁
CN107393130B (zh) 用于金融设备钞箱的闸门自动打开和锁止结构
CN204112884U (zh) 一种双排加曲线钥匙锁芯
CN109707220A (zh) 一种隐形齿钥匙
CN109519044A (zh) 锁芯
CN210976924U (zh) 锁芯
CN109184367B (zh) 一种锁具及借记系统
EP2149657B1 (de) Schlüssel für einen Schließzylinder und Rohling für einen solchen Schlüssel
CN2583280Y (zh) 挂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