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2392A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92392A CN110392392A CN201810340234.9A CN201810340234A CN110392392A CN 110392392 A CN110392392 A CN 110392392A CN 201810340234 A CN201810340234 A CN 201810340234A CN 110392392 A CN110392392 A CN 1103923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ime
- downlink data
- pdsch
- terminal device
-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benzyl N-[2-hydroxy-4-(3-oxomorpholin-4-yl)phenyl]carbamate Chemical compound OC1=C(NC(=O)OCC2=CC=CC=C2)C=CC(=C1)N1CCOCC1=O FFBHFFJDDLITS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22 calculation algorith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35—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resource usage poli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该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第二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位于第一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或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通过本申请,能够避免终端设备需要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而增加处理资源的情况,进而可以节省资源。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第五代通信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中,采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控制信令,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来承载针对PDSCH承载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的反馈信号,比如,肯定应答(Acknowledgement,ACK)或否定应答(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
此外,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用于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的资源,并通过下行控制信令传送给终端设备。其中,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下行数据的时频资源、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资源映射方式等。用于承载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的资源,包括承载该反馈信号ACK/NACK的时频资源。
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独立根据每个PDSCH的配置条件得到处理时延,并进行调度以使得PDSCH所对应的ACK/NACK的传输时长要大于等于PDSCH的调度配置下所对应的处理时延。也就是说,终端设备ACK/NACK的最早开始发送时间,要晚于终端设备接收PDSCH结束之后的N1符号,其中,N1是根据PDSCH配置得到的处理时延。
然而,由于不同的配置条件所对应的处理时延不同,如果前后两个PDSCH配置条件不同,则会导致处理时延不同,可能会出现由于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但就必须处理当前数据的情况,从而会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实现成本。如果不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则终端设备会无法成功接收当前调度的数据或者前一次调度的数据,导致接收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避免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从而节省资源。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不同的调度条件可能会造成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不同,可能会发生终端设备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而需要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对发送两个使用不同时间单元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调度方式是,根据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确定当前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通过考虑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可以避免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就必须处理当前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和实现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前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在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之后,再加上终端设备处理当前下行数据的时延,可以进一步保证避免出现终端设备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的情况。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解调参考信号DMRS之后开始处理下行数据,因此综合考虑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DMRS结束的时刻、以及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进而确定终端设备实际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长,可以有效地避免反馈时间过短造成资源冲突问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T=T1-T2+T3,或,T=T4,或,T=T5,其中,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之前,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通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信息,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处理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延、处理第二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长等。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通过接收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信息,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长,进而确定第二时刻。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包括: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以及,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不同的调度条件可能会造成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不同,可能会发生终端设备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而需要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对发送两个使用不同时间单元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调度方式是,根据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确定当前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在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可以避免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和实现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或,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所述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
终端设备在处理第一下行数据时,如果接收到第二下行数据的调度信令,终端设备判断接收两个下行数据是否会存在冲突,判断的方式就是确定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和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之间的间隔是否大于第一处理时延。如果存在冲突,终端设备确定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此外,终端设备还可以中断第一下行数据的处理。如果不存在冲突,如,不需要中断对第一下行数据的处理,则缓存第二下行数据等待第一下行数据处理结束后进行第二下行数据的处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当前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在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之后,再加上终端设备处理当前下行数据的时延,可以进一步保证避免出现终端设备同时处理两个下行数据的情况。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参数确定的: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解调参考信号DMRS之后开始处理下行数据,因此综合考虑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DMRS结束的时刻、以及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进而确定终端设备实际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长,可以有效地避免反馈时间过短造成资源冲突问题。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T=T1-T2+T3,或,T=T4,或,T=T5,其中,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终端设备上报的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能够确定终端设备处理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延、处理第二下行数据所需的时长等。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是网络设备或网络设备内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该网络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当该装置为网络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选地,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网络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是终端设备或终端设备内的芯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的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收发器,该收发器包括射频电路;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是存储器。当该装置为终端设备内的芯片时,该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该收发单元可以是该芯片上的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该处理单元可执行存储单元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可选地,该存储单元可以是该芯片内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终端设备内的位于该芯片外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上述任一处提到的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也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第一方面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信号发送方法的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所设计的程序。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各方面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五方面所述的网络设备以及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终端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下行数据的示意图;
图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第一下行数据的示意图;
图4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第一下行数据的示意图;
图5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下行数据时产生冲突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示意图;
图7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的处理第一下行数据和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或新无线(New Radio,NR)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或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能够适用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方法的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100包括网络设备102,网络设备102可包括1个天线或多个天线例如,天线104、106、108、110、112和114。另外,网络设备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网络设备102可以与多个终端设备(例如终端设备116和终端设备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网络设备102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的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通信。终端设备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设备、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
如图1所示,终端设备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也称为下行链路)118向终端设备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也称为上行链路)120从终端设备116接收信息。此外,终端设备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终端设备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终端设备122接收信息。
例如,在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与反向链路120使用不同的频带,前向链路124可与反向链路126使用不同的频带。
再例如,在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和全双工(Full Duplex)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个天线(或者由多个天线组成的天线组)和/或区域称为网络设备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网络设备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终端设备通信。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其对应的扇区内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在网络设备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终端设备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网络设备102的发射天线也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网络设备通过单个天线或多天线发射分集向它所有的终端设备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网络设备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终端设备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PLMN网络、D2D网络、M2M网络、IoT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此外,在给定时间,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16或终端设备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提升通信可靠性,通常采用混合自动反馈重传(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这种技术将前向纠错码(Forward ErrorCorrection,FEC)与自动请求重传(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RQ)结合起来。发送端的一个介质访问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数据包,称为一个传输块(TransportBlock,TB),一个MAC层的传输块,经过在物理层的FEC编码、调制后送到天线端口传输出去。到达接收端后,通过接收端的物理层进行解调、解码,并将解码结果反馈给发送端。如果接收端能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则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确认字符(Acknowledgement,ACK)信号;如果接收端不能正确接收到该数据包,则接收端向发送端发送否定字符(NegativeAcknowledgment,NACK)信号。如果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反馈的NACK,则重新发送该数据包。其中一种HARQ技术是增量冗余(Incremental Redundancy,IR)技术。IP技术是通过在第一次传输时发送信息比特(bit)和一部分冗余bit,而通过重传(Retransmission)发送额外的冗余bit。如果第一次传输没有成功解码,则可以通过重传更多冗余bit降低信道编码率,从而提高解码成功率。如果加上重传的冗余bit仍然无法正常解码,则进行再次重传。随着重传次数的增加,冗余bit不断积累,信道编码率不断降低,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解码效果。一般来讲,初传数据包是可以独立译码的,但重传数据包则可能会只传输较少的冗余比特,单独用重传数据包是无法独立译码的。
在现有的第五代通信系统或NR中,采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采用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控制信令,采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者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来承载针对PDSCH承载的数据是否成功接收的确认信号ACK/NACK。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关心的是下行HARQ。下面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为例,简单介绍一下下行HARQ采用的方法。
网络设备确定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以及针对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承载的资源,并通过下行控制信令传送给终端设备。其中,下行数据的传输方式,包括下行数据的时频资源、调制方式、编码方式、资源映射方式等。针对该下行数据的反馈信号的承载资源,包括该反馈信号ACK/NACK的时频资源。ACK/NACK的时频资源,可以是通过网络设备发送的控制信令中直接指定的,也可以是按照一定的规则获得的,或者是部分资源信息是通过控制信令指定,部分资源信息是按照预定义的规则获得的。
终端设备先接收下行控制信令,从而获得需要自己接收的PDSCH的传输方式,然后按照所定义的传输方式,接收相应的PDSCH,并对PDSCH上承载的数据块进行译码。其中,数据块也称为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终端设备根据译码结果,生成相应的ACK信号或者NACK信号,然后根据所确定的ACK/NACK传输方式在ACK/NACK的传输资源上传输对应的ACK/NACK信号。
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指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接收结束开始到对应该PDSCH的HARQ信息的最早可能发送开始时间的时间间隔。其中,HARQ信息包括终端设备反馈的ACK/NACK信息。一般情况下,终端设备从一个PDSCH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接收结束到发送ACK/NACK信号的开始时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或等于终端设备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
下行数据处理时延以OFDM符号来表示,记为N1个OFDM符号,其中N1为正数。目前,针对不同的PDSCH传输方式,具有不同的处理时延。不同调度条件下的下行数据处理时延大小如下表1所示。
表1
其中,调度条件表示的是网络设备对PDSCH的调度条件。PDSCH的调度条件包括:PDSCH的时长、PDSCH的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PDSCH的解调参考信号(Do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的配置等。
其中,PDSCH时长可能在7-14个OFDM符号之间,或者,PDSCH时长也可能在2-7个OFDM符号之间。
其中,解调参考信号(Do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指与PDSCH一起的,用于PDSCH解调的参考信号,终端设备根据解调参考信号获得信道估计结果给PDSCH,以便解调。DMRS有两种配置方式,一种是: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即“Front-loaded DMRSonly”。另一种是既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又有额外解调参考信号,即“Front-loaded DMRS+Additional DMRS”。终端设备一般在获得一个PDSCH的所有DMRS之后才开始信道估计的计算。
其中,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为PDSCH传输时的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信号的子载波间隔。
其中,N1:从终端设备的角度来看,从PDSCH接收结束到相应的ACK/NACK最早可能开始传输时间,定义为终端设备进行处理所需的OFDM符号数。在不同的PDSCH的调度条件下,N1是不同的。如,在15KHz SCS、PDSCH时长为14个OFDM符号、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下,N1为8。在15KHz SCS、时长为14个OFDM符号、既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又有额外解调参考信号的配置下,N1为13。
如前所述,网络设备会确定反馈信号ACK/NACK的时频资源,包括网络设备调度PDSCH所对应的ACK/NACK的传输时间。一种方式是,网络设备根据PDSCH的调度条件(或者说传输方式,或者称为调度配置,或配置条件等)确定。
具体地,网络设备调度PDSCH所对应的ACK/NACK的传输时间,要大于或等于PDSCH的调度条件下所对应的处理时延。也就是说,从终端设备的角度,ACK/NACK的最早开始发送时间,要晚于PDSCH接收结束之后的N1个符号。从网络设备的角度,网络设备接收PDSCH的ACK/NACK最早开始时间,要晚于(N1+TA)个符号。其中,TA表示定时提前量(timingadvanced,TA),例如,可以指终端设备相对于下行传输的上行定时提前量。TA可以符号为单位进行计量,也可以绝对时间或者以采样率为单位计量,我们这里统一以符号为单位计量。
表2
例如,网络设备调度两个PDSCH,记为PDSCH D1和PDSCH D2。PDSCH D1长度为14个OFDM符号,SCS=15kHz,PDSCH D1的DMRS配置为既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又有额外解调参考信号。PDSCH D2长度为13个OFDM符号,SCS=15kHz,PDSCH D2的DMRS配置为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符号结合表2和图2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先以PDSCH D1的TA_1和PDSCH D2的TA_2的取值相同为例进行说明,但本申请实施例并未限定于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符号用OFDM符号表示。且是表示以某一个时刻作为符号0算起的绝对符号位置。若以PDSCH D1的数据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0,如图2所示,对于PDSCH D1来说,PDSCH D1长度为14个OFDM符号。其中,PDSCH D1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11,即,X1_1=11。PDSCH D1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13,即,X1_2=13。这里的符号,从0开始编号,也就是说PDSCH D1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0。
对于PDSCH D2来说,PDSCH D2长度为13个OFDM符号。若以PDSCH D1的数据的第一个符号为符号0,则PDSCH 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为符号17,即,X2_1=17。PDSCH D2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为符号26,即,X2_2=26。
从图2可以看出,PDSCH D1和PDSCH D2在两个相邻的时隙进行传输。
图3和图4分别示出了终端设备调度PDSCH D1和PDSCH D2时,进行处理的示意图。以PDSCH D1为例,PDSCH D1在第N个时隙传输,PDSCH D1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是N时隙的符号X1_2,对应的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在X1_3传输,则从终端的角度,X1_3大于(X1_2+N1_1)。其中,K1为正整数。L表示一个时隙中的符号数。例如,L=14或者L=7或者其它。从网络设备的角度,网络设备接收ACK/NACK的第一个符号为第(N+K1)时隙的符号(X1_3+TA)。
终端设备在进行数据处理时,一般来讲,只有在接收到所需要接收的PDSCH的所有DMRS之后才可以开始信道估计和解调、解码等处理。由图3和图4可见,由于在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的场景下,终端设备可以更早的开始信道估计和解调的处理,所以以PDSCH的最后一个符号结束时刻算起的PDSCH处理时延短于PDSCH为既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又有额外解调参考信号的情况下的值。
网络设备按照上述方式做调度时,是独立根据每个PDSCH的调度条件得到处理时延N1,根据N1来确定ACK/NACK的发送时间。但由于不同的调度条件所对应的处理时间不同,仅仅考虑当前PDSCH的调度条件,没有考虑前后两个PDSCH由于调度条件不同导致处理时间不同,可能会出现由于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但就必须处理当前数据的情况,进而产生处理冲突问题。图5示出了产生冲突的情况。
如图5所示,网络设备连续调度PDSCH D1(也可以简称为D1)和PDSCH D2(也可以简称为D2)。PDSCH D1在时隙N传输,网络设备确定针对PDSCH D1的ACK/NACK的发送时间为PDSCH D1之后的(N+K1)=N+2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开始传输X1_3=0,假设TA用了一个符号。按照上述方式,网络设备配置发送PDSCH D1的反馈信息(ACK/NACK)的时间大于或等于(N1+TA)。则所配置PDSCH D1之后的(N+K1)=N+2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开始传输,距离PDSCH D1的最后一个PDSCH的符号X1_2的位置为14符号,可以满足现有技术所设定的条件。同样的,按照上述方式,网络设备按照大于或等于(N1+TA)配置发送PDSCH D2的反馈信息(ACK/NACK)的时间。PDSCH D1在时隙N+1传输,则所配置的PDSCH D2之后的(N+1+1)时隙的第9个符号开始传输,距离PDSCH D2的最后一个PDSCH的符号X2_2的位置为9符号,可以满足现有技术所设定的条件。但按照当前的PDSCH的调度配置来确定当前PDSCH的处理时延,进而进一步确定当前PDSCH的ACK/NACK反馈时间,会出现由于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但就必须处理当前数据的情况。如下图所示所述,PDSCH D1的解调还没有处理完,就需要处理PDSCH D2的数据。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但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会极大的增加终端设备的实现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一种通信方法,能够解决由于前后两个PDSCH的调度配置不同,导致后出现终端接收资源(例如解调器、译码器等资源)出现冲突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理解为信息块经过编码后生成的比特,或者,“数据”或“信息”还可以理解为信息块经过编码调制后生成的调制符号。其中,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T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TB组(包括至少一个T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ode Block,CB),或者,“一个信息块可以包括至少一个CB组(包括至少一个CB)等。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中,“PDSCH的数据”指承载于PDSCH上的下行数据,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其含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DSCH的数据”和“PDSCH”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其区别时,其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第二,仅为便于区分不同的对象,例如,区分承载于不同的时域位置上的下行数据等,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A和B中的至少一个”,类似于“A和/或B”,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下面结合图6,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为便于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名词解析解释。
1、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指的是终端设备#A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后,向网络设备#A发送ACK/NACK信息,表示是否正确接收到该下行数据。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对反馈信息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例如,可以是ACK/NACK的形式,或者,也可以是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Transmission,DTX)的形式。
2、反馈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和说明,将发送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记为反馈时间。如,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时间指的是最早能够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时间指的是最早能够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
3、时间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数据或信息可以通过时频资源来承载,其中,该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时域上的资源和频域上的资源。其中,在时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时域单位(或者,也可以称为时间单位),在频域上,时频资源可以包括频域单位。
其中,一个时域单位(也可称为时间单元)可以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迷你时隙(Mini-slot),或者一个时隙(slot),或者一个子帧(subframe),其中,一个子帧在时域上的持续时间可以是1毫秒(ms),一个时隙由7个或者14个符号组成,一个迷你时隙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符号(例如,2个符号或7个符号或者14个符号,或者小于等于14个符号的任意数目符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时间的计算,均以符号为单位计算,可以按照当前时隙的SCS以及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大小,折算到绝对时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以符号为OFDM符号为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符号的具体形式,不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造成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并且,各网络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中执行的动作相似,以下,为了便于理解,不失一般性,以网络设备#A的动作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在通信系统中,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已接入网络设备#A的终端设备,并且,该多个终端设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中执行的动作相似,以下,为了便于理解,不失一般性,以对终端设备#A的控制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200的示意性交互图。方法200包括步骤210-220,下面详细说明。
210,网络设备#A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第一时刻是网络设备#A估计的终端设备#A能够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第一处理时延是网络设备#A估计的终端设备#A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采用PDSCH来承载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数据信息为例,进行说明。即,以下行数据承载于PDSCH上为例进行说明。以下,为了便于理解,不失一般性,以第一下行数据为PDSCH D1,第二下行数据为PDSCH D2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PDSCH D1可以是指承载于PDSCH D1上的第一下行数据;PDSCH D2可以是指承载于PDSCH D2上的第二下行数据。PDSCH D2所使用的时间单元在PDSCH D1之后,例如,可以是两个相邻的时隙。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即表示的是承载下行数据的时间资源。
PDSCH D1为在PDSCH D2之前,网络设备#A调度给终端设备#A接收的PDSCH(即,承载于PDSCH上的下行数据)。网络设备#A获得给终端设备#A调度的PDSCH D1的调度条件,该调度条件包括:SCS、PDSCH的调度时长、DMRS的样式。根据SCS、PDSCH的调度时长、DMRS的样式,查找表1,获得PDSCH D1的处理时延为N1_1。然后,网络设备#A可以确定从终端设备的角度,终端设备#A能够发送PDSCH D1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即,第一时刻的一例),也就是确定X1_3。X1_3为PDSCH D1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再加上N1_1符号的位置再加1符号的位置。从网络设备的角度,网络设备#A能够接收PDSCH D1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是X1_3+1+TA。
网络设备#A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时延是网络设备#A估计的终端设备#A处理PDSCH D2的时延。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处理时延是按照PDSCH D2的数据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接收结束时刻算起,这里的第一处理时延根据PDSCH D2的DMRS的最后一个符号的接收结束时刻算起。
可选的,其中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时延是一个固定值,例如PDSCH D2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例如所述PDSCH D2所使用的时隙的长度为14个OFDM符号,第一处理时延为14个OFDM符号。
可选的,其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处理时延是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例如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长度为13个OFDM符号,即PDSCH D2用13个OFDM符号来承载,此时,第一处理时延为13个OFDM符号。
第一时刻可以是指网络设备#A估计的最早发送PDSCH D1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第二时刻可以是指网络设备#A估计的最早发送PDSCH D2的反馈信息的时刻。为便于理解和说明,下文将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分别简称为PDSCH D1的反馈时间和PDSCH D2的反馈时间。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A根据PDSCH D1的反馈时间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PDSCH D2的反馈时间,从而避免出现终端设备#A同时处理两个PDSCH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可选地,网络设备#A确定PDSCH D2的反馈时间与PDSCH D1的反馈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一个预设的阈值,该预设的阈值可以是根据PDSCH的调度条件确定,或者,也可以是根据经验值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根据PDSCH的调度条件确定,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PDSCH D2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根据经验值确定,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的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14个OFDM符号。根据预设的阈值和PDSCH D1的反馈时间就可以确定PDSCH D2的反馈时间。
具体地,网络设备#A获得给终端设备#A调度的PDSCH D2的调度条件。同样的,该调度条件包括:SCS、PDSCH D2的调度时长、DMRS的配置。根据DMRS的配置,确定PDSCH 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X2_1。根据PDSCH D2的调度时长,确定PDSCH D2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X2_2。根据SCS、PDSCH D2的调度时长、DMRS的样式,查找表1,获得PDSCH D2的处理时延的大小N1_2。其中,N1_2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A处理PDSCH D2所需要的时长。
可选地,网络设备#A接收终端设备#A发送的能力信息,网络设备#A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终端设备#A处理PDSCH D2所需要的时长,即,确定N1_2。应理解,N1_2是根据查表得出的终端设备#A处理PDSCH D2所需要的时长,即,表1中的N1。第一处理时延是网络设备#A估计的终端设备#A从PDSCH D2的DMRS的最后一个符号开始算起的处理PDSCH D2的时长。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和区分,将用N1_2’表示第一处理时延。
可选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终端设备#A处理PDSCH D2所需要的时长、PDSCH D2所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应理解,此处提及的时刻可以是指符号位置。具体地,也就是说,网络设备#A可以根据X2_2(即,T1的一例)、X2_1(即,T2的一例)、N1_2(即,T3的一例)确定N1_2’。其中,X2_2、X2_1可以根据网络设备#A对PDSCH D2的调度配置确定。N1_2可以根据网络设备#A对PDSCHD2的调度配置、以及查找表1确定。
可选地,N1_2’=X2_2-X2_1+N1_2。
具体地,网络设备#A计算PDSCH D2从最后一个DMRS符号算起的实际处理时间(即,第一处理时延的一例)为:N1_2’=X2_2-X2_1+N1_2。
可选的,其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N1_2’是一个固定值,例如PDSCH D2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即,T5的一例)。例如所述PDSCH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为14个OFDM符号,第一处理时延为14个OFDM符号。具体的,N1_2’=14。
可选的,其中另一种实现方式中,N1_2’是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即,T4的一例)。例如PDSCH D2使用的时间单元长度为13个OFDM符号,即PDSCH D2用13个OFDM符号来承载,此时,第一处理时延为13个OFDM符号。具体的,N1_2’=13。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式只是一个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并未限定于此。例如,针对上述公式的任何变形形式都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内。
PDSCH D1的反馈时间的计算方法为:网络设备#A获得给终端设备#A调度的PDSCHD1的调度条件,该调度条件包括:SCS、PDSCH D1的调度时长、DMRS的配置。根据SCS、PDSCHD1的调度时长、DMRS的配置,查找表1,获得PDSCH D1的处理时间N1_1。X1_3为PDSCH D1的最后一个符号之后再加上N1_1符号的位置。
网络设备#A根据给终端设备#A调度的PDSCH D1的最早反馈时间X1_3,以及当前PDSCH D2的处理时间N1_2’,确定PDSCH D2的最早上行反馈时间X2_3,X2_3比X1_3晚N1_2’符号。即X2_3与X1_3之间的差,大于或等于N1_2’。
X2_3与X1_3之间的差,大于N1_2’,用公式表示可以是:X2_3>X1_3+N1_2’。X2_3与X1_3之间的差,等于N1_2’,用公式表示可以是:X2_3=X1_3+N1_2’。
网络设备#A综合考虑PDSCH D1的处理时间和PDSCH D2的处理时间确定当前PDSCHD2的反馈信号的发送时间,以使得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之后,再加上PDSCH D2的处理时间。也就是说,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处理结束之后再等PDSCH D2的实际处理时间后才是PDSCH D2的最早反馈时间。从而避免了由于反馈时间太短而造成终端设备同时处理两个PDSCH,进而出现终端资源冲突问题。
此外,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如果PDSCH D1和PDSCH D2的TA值不同,则网络设备#A进一步根据PDSCH D1的TA和PDSCH D2的TA的差确定第二时刻,X2_3>X1_3+N1_2’+(TA_2-TA_1)或者X2_3>=X1_3+N1_2’+(TA_2-TA_1)。
网络设备#A综合考虑PDSCH D1的处理时间、PDSCH D2的处理时间和PDSCH D1和PDSCH D2的TA差确定当前PDSCH D2的反馈信号的发送时间,以使得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之后,再加上从PDSCH D2的最后一个DMRS结束时开始算起的PDSCH D2的处理时间,再加上PDSCH D2的反馈信号的TA减去PDSCH D1的反馈信号的TA的差值。也就是说,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处理结束之后再等PDSCH D2的实际处理时间后才是PDSCH D2的最早反馈时间。从而避免了由于反馈时间太短而造成终端设备同时处理两个PDSCH,进而出现终端资源冲突问题。
可选地,终端设备#A向网络设备#A上报的终端设备#A的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A的下行处理时延大小,终端设备#A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
其中,终端设备#A的下行处理时延大小,包括终端设备#A在不同调度条件下的处理时延大小,这里的调度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PDSCH的子载波间隔;PDSCH的DMRS的配置情况,例如是只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还是既有前置解调参考信号,又有额外解调参考信号;PDSCH的调度时长;PDSCH的类型,PDSCH的类型例如可以为type A或者type B,其中,TYPE A的PDSCH的时域长度大于等于7OFDM符号,TYPE B的PDSCH的时域长度小于7OFDM符号;PDSCH的资源映射方式,例如PDSCH的资源映射方式是先时域后频域映射,或者是先频域后时域映射。
其中,终端设备#A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1、每个载波(小区)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或组播PDSCH的数量。
2、每个带宽(band)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
3、高频或者低频能够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
4、终端设备#A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总数量。
5、每个数据包大小的PDSCH的数量。
例如大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A能同时处理1个PDSCH;小于等于100k的数据包,终端设备#A可同时处理2个PDSCH。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PDSCH例如可以为单播PDSCH,也可以为组播PDSCH,也可以为广播PDSCH。终端设备能够同时处理的PDSCH的数量,例如可以是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PDSCH的数量,或者是每个载波上能够同时处理的单播或广播PDSCH的数量,本申请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220,网络设备#A向终端设备#A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A在第二时刻或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终端设备#A根据指示信息,在第二时刻或第二时刻后,发送PDSCH D2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当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处理时延时,终端设备#A根据指示信息,在第二时刻之后发送PDSCH D2的反馈信息;或,当第一时刻与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第一处理时延时,终端设备#A确定PDSCH D1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
正常情况下,按照顺序调度,PDSCH D2的反馈时间不早于PDSCH D1的反馈时间。终端设备#A接收PDSCH D2的调度信令,如果此时终端设备#A正在接收PDSCH D1的数据,则终端设备#A会判断是否存在冲突。判断是否存在冲突的方式就是确定发送PDSCH D1的反馈信息的时刻和发送PDSCH D2的反馈信息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此处的冲突可以理解为是否需要终端设备同时处理PDSCH D1和PDSCH D2的数据,如果需要终端设备同时处理(如同时解调多个下行数据),表示存在冲突。
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通过先判断是否存在冲突,或者先判断是否需要会出现由于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但就必须处理当前数据的情况,然后再处理该多个数据,可以避免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进而避免出现浪费资源的问题。
一种实现的方式是,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处理时延。如果该时间间隔小于第一处理时延,则表示存在冲突,那么终端设备#A可以中断PDSCH D1的处理;如果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处理时延,则表示不存在冲突,则终端设备#A缓存PDSCH D2等待PDSCH D1处理结束后进行PDSCH D2的处理。
或,另一种实现的方式是,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如果该时间间隔小于该预设的阈值,则表示存在冲突,那么终端设备#A可以中断PDSCH D1的处理;如果该时间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的阈值,则表示不存在冲突,则终端设备#A缓存PDSCH D2等待PDSCH D1处理结束后进行PDSCH D2的处理。该预设的阈值在210处已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示例,网络设备可以根据PDSCH D2的反馈时间与PDSCH D1的反馈时间的符号差来确定。具体地,终端设备#A判断网络设备#A估计的PDSCH D2的ACK/NACK的最早发送时间,是否比PDSCH D1的反馈时间的最早时间晚N1_2’,其中N1_2’=N1_2+X2_1-X2_2或者N1_2’=14或者N1_2’等于PDSCH D2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如果网络设备#A给PDSCH D2的反馈时间,比PDSCH D1的ACK/NACK的最早发送时间晚N1_2’,则继续处理PDSCH D1的数据,并缓存PDSCH D2的数据等待PDSCH D1数据处理结束后,处理PDSCH D2的数据。
如果网络设备#A给PDSCH D2的反馈时间,比PDSCH D1的ACK/NACK的最早发送时间不晚于N1_2’,则中断对PDSCH D1数据的处理,并处理PDSCH D2的数据。如果PDSCH D1的处理被中断,则终端设备#A确定PDSCH D1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例如可以反馈NACK或者不连续发送(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DTX)。
图7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图7中,PDSCH D1简称为D1,PDSCH D2简称为D2。D1的ACK/NACK表示的是PDSCH D1的最早发送反馈信息的时刻;同样,D2的ACK/NACK表示的是PDSCH D2的最早发送反馈信息的时刻。
假设PDSCH D1在时隙0,PDSCH D1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是符号13,即X1_2=13。PDSCH D1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11,即X1_1=11。PDSCH D1的SCS为15kHz,PDSCH D1的时长为14。查找表1,确定PDSCH D1的处理时延N1_1=13。
则PDSCH D1的最早发送时间为:X1_3=X1_2+N1_1=13+13=26。
假设PDSCH D2在时隙1,PDSCH D2的最后一个数据的符号是符号12,即X2_2=12。PDSCH 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是符号3,即X2_1=3。按照表1,则PDSCH D2的处理时间N1_2=8,也就是PDSCH D2的最后一个承载DMRS的符号结束之后N1_2=8为PDSCH D2以PDSCH的最后一个结束位置算起的处理时间。若以PDSCH D2的最后一个DMRS的位置开始算起,则处理时间N1_2’=N1_2+(X2_2-X2_1)=8+12-3=17。
按照前面本发明,PDSCH D2的最早反馈时间X2_3与X1_3之间的差为N1_2’,X2_3>X1_3+N1_2’=26+17=43=3*14+1。图7中17OS表示17个OFDM符号,其单位是symbol。
所以从终端设备#A看,PDSCH D2的最早可以发送时间为时隙2的符号1之后。且不会出现同时处理两个PDSCH,从而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
此外,网络设备#A还可以综合考虑PDSCH D1的处理时间、PDSCH D2的处理时间和PDSCH D1和PDSCH D2的TA差确定当前PDSCH D2的反馈信号的发送时间,以使得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之后,再加上从PDSCH D2的最后一个DMRS结束时开始算起的PDSCH D2的处理时间,再加上PDSCH D2的反馈信号的TA减去PDSCH D1的反馈信号的TA的差值。也就是说,PDSCH D2的最早ACK/NACK反馈时间,要在PDSCH D1处理结束之后再等PDSCH D2的实际处理时间后才是PDSCH D2的最早反馈时间。从而避免了由于反馈时间太短而造成终端设备同时处理两个PDSCH,进而出现终端资源冲突问题。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考虑到不同的调度条件可能会造成终端设备对下行数据的处理时间不同,可能会发生终端设备需要同时处理多个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而需要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本申请实施例,网络设备对发送两个使用不同时间单元的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调度方式是,根据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确定当前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即,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时刻的一例)。通过考虑前一个下行数据的最早反馈时刻,可以避免前一次调度还没有处理完,就必须处理当前下行数据的情况,进而增加终端设备的处理资源和实现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上文结合图1至图7,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方法实施例,下面结合图8至图11,详细描述本申请的装置实施例。应理解,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与装置实施例的描述相互对应,因此,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前面方法实施例。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网络设备800包括处理单元810、收发单元820。
处理单元810,用于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收发单元820,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是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的首个时间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
T=T1-T2+T3,或,
T=T4,或,
T=T5,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820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810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之前,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820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应理解,图8所示的网络设备800可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通信方法中的网络设备,具体地,可以对应于图6或图7中通信方法中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8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或图7中的通信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1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9所示,该网络设备10包括:处理器11、存储器12、通信接口13和总线14。其中,处理器11、存储器12、通信接口13(例如可以为网卡)通过总线1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该存储器1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1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12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12存储程序代码,且处理器11可以调用存储器1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控制通信接口13收发信息或信号,使得网络设备10执行上述图1至图7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所执行的动作或处理过程。
具体地,处理器11可以调用存储器1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控制通信接收13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应理解,该网络设备1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网络设备,并且网络设备1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和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该终端设备1000包括收发单元1010。
收发单元1010,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刻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所述网络设备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
所述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1000还包括处理单元1020,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第一处理时延时,所述收发单元1010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或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所述处理单元1020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
T=T1-T2+T3,或,
T=T4,或,
T=T5,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010具体用于:
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收发单元1010还用于: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应理解,图10所示的终端设备1000可对应于上述实施例中通信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具体地,可以对应于图6或图7中通信方法中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10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6或图7中的通信方法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20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1所示,该终端设备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和总线24。其中,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通过总线24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无线传输等其他手段实现通信。该存储器22用于存储指令,该处理器21用于执行该存储器22存储的指令,该存储器22存储程序代码,且处理器21可以调用存储器2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控制通信接口23收发信息或信号,使得终端设备2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所执行的动作或处理过程。
应理解,该终端设备20可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终端设备,并且终端设备20中的各模块或单元分别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设备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和所执行的各动作或处理过程。这里,为了避免赘述,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CPU,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应注意,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该加速卡的处理器中,也可以由该加速卡的处理器实现。该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d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 link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 bus RAM,DR RAM)。
还应理解,总线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可以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8)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
T=T1-T2+T3,或
T=T4,或
T=T5,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之前,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用的时间单元之后;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包括: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或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
T=T1-T2+T3,或
T=T4,或
T=T5,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7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其中,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
T=T1-T2+T3,或,
T=T4,或
T=T5,或,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在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第二时刻之前,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时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能力信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2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在第二时刻之后发送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其中,
所述第二时刻是根据第一时刻和第一处理时延确定的,所述第一时刻是估计的终端设备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的最早时刻,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估计的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时延,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以及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位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之后;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所述收发单元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时刻或所述第二时刻之后发送所述第二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或
当所述第一时刻与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时,所述处理单元确定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的反馈信息不是ACK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根据以下至少一个参数确定的:
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时延是T,所述T是根据至少以下任一公式得到的:
T=T1-T2+T3,或,
T=T4,或
T=T5,
其中,
T1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2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上用于承载解调参考信号DMRS的符号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对应的时刻,
T3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
T4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使用的时间单元的长度,
T5是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对应的时隙的长度。
25.根据权利要求20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具体用于:
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之前,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第一时刻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终端设备处理所述第二下行数据所需要的时长是根据所述能力信息确定的。
2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40234.9A CN110392392B (zh) | 2018-04-16 | 2018-04-16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EP19788380.4A EP3751914B1 (en) | 2018-04-16 | 2019-04-16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PCT/CN2019/082927 WO2019201249A1 (zh) | 2018-04-16 | 2019-04-16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US17/039,668 US11445531B2 (en) | 2018-04-16 | 2020-09-30 | Communic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40234.9A CN110392392B (zh) | 2018-04-16 | 2018-04-16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92392A true CN110392392A (zh) | 2019-10-29 |
CN110392392B CN110392392B (zh) | 2021-07-09 |
Family
ID=68240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40234.9A Active CN110392392B (zh) | 2018-04-16 | 2018-04-16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445531B2 (zh) |
EP (1) | EP3751914B1 (zh) |
CN (1) | CN110392392B (zh) |
WO (1) | WO2019201249A1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1628A (zh) * | 2019-04-15 | 2021-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侧行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994746A (zh) * | 2019-11-08 | 2022-01-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CN114071664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示响应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4726489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US11702633B2 (en) | 2019-11-20 | 2023-07-18 | Gi Cell, Inc. | Composition for culturing regulatory T cells and use thereof |
WO2023169011A1 (zh) * | 2022-03-11 | 2023-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392392B (zh) * | 2018-04-16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US11894950B2 (en) * | 2021-03-10 | 2024-02-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ocessing time for joint channel estimation |
US11956073B2 (en) * | 2021-04-29 | 2024-04-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a multiple incremental redundancy retransmission schem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1217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231218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18028135A1 (zh) * | 2016-08-11 | 2018-02-1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7733578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对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13744A1 (en) * | 2014-07-24 | 2016-01-2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10064165B2 (en) * | 2014-10-03 | 2018-08-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ownlink and uplink channel with low latency |
US10172156B2 (en) * | 2016-09-12 | 2019-01-01 | Motorola Mobility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uplink transmissions with reduced latency |
ES2952020T3 (es) * | 2017-09-14 | 2023-10-26 | Ntt Docomo Inc | Terminal de usuario |
WO2019073357A1 (en) * | 2017-10-10 | 2019-04-18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CHANG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PUCCH) |
CN111587605B (zh) * | 2018-01-12 | 2023-09-08 |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保持针对非许可无线频谱的信道占用率的上行链路信道调度 |
EP3753164B1 (en) * | 2018-02-16 | 2023-07-26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arrangement for nr-unlicensed bands |
US11076418B2 (en) * | 2018-04-12 | 2021-07-2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DSCH processing in presence of downlink preemption indication |
CN110392392B (zh) * | 2018-04-16 | 2021-07-0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2018
- 2018-04-16 CN CN201810340234.9A patent/CN110392392B/zh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04-16 EP EP19788380.4A patent/EP3751914B1/en active Active
- 2019-04-16 WO PCT/CN2019/082927 patent/WO2019201249A1/zh unknown
-
2020
- 2020-09-30 US US17/039,668 patent/US114455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31217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07231218A (zh) * | 2016-03-25 | 2017-10-0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ack/nack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18028135A1 (zh) * | 2016-08-11 | 2018-02-15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数据的信息反馈方法及相关设备 |
CN107733578A (zh) * | 2016-08-12 | 2018-02-2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对下行数据进行反馈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CATT: "R1-1716658,Discussion on DL/UL scheduling and HARQ management",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_#NR3》 * |
HUAWEI, HISILICON: "R1-1701745,Handling collisions between n+4 and n+3",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8》 *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711628A (zh) * | 2019-04-15 | 2021-11-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侧行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3994746A (zh) * | 2019-11-08 | 2022-01-28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信道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 |
US11702633B2 (en) | 2019-11-20 | 2023-07-18 | Gi Cell, Inc. | Composition for culturing regulatory T cells and use thereof |
CN114071664A (zh) * | 2020-08-06 | 2022-02-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指示响应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CN114726489A (zh) * | 2021-01-05 | 2022-07-0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配置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WO2023169011A1 (zh) * | 2022-03-11 | 2023-09-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751914B1 (en) | 2023-04-05 |
US11445531B2 (en) | 2022-09-13 |
EP3751914A1 (en) | 2020-12-16 |
EP3751914A4 (en) | 2021-04-14 |
US20210022159A1 (en) | 2021-01-21 |
WO2019201249A1 (zh) | 2019-10-24 |
CN110392392B (zh) | 2021-07-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92392B (zh) | 通信方法、通信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684843B (zh) | 一种波束配置方法和装置 | |
CN113783663B (zh) | 传输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8988995B (zh) |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9196933B (zh) | 无线电网络节点、无线设备以及其中执行的方法 | |
CN112929958B (zh) | 传输方法和装置 | |
EP3553986B1 (en) |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equipment, and terminal equipment | |
US11483097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
US2014000337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tti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bund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 |
CN111435885B (zh)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2655262B (zh) | 资源分配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EP3614760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 |
JP2014512743A (ja) |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タイミングを決定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8631958A (zh) | 一种确定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412595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8234037A (zh) | 传输数据信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JP2022532016A (ja) | 通信方法、端末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機器 | |
CN114024659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711657A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WO2017024467A1 (zh) | 无线通信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 |
WO2020103316A1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CN113676291B (zh) |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及设备 | |
WO2017075770A1 (zh) | 一种传输上行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WO2021155497A1 (zh) | 侧行传输资源配置方法与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9191911A1 (zh) |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