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1052B -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1052B
CN110391052B CN201910564632.3A CN201910564632A CN110391052B CN 110391052 B CN110391052 B CN 110391052B CN 201910564632 A CN201910564632 A CN 201910564632A CN 110391052 B CN110391052 B CN 1103910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oxide
conductive film
composite conductive
flexible composite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46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91052A (zh
Inventor
孙晓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Chongqing HKC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46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10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10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0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910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10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00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as conductors
    • H01B1/14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 H01B1/18Conductive material dispersed in non-conductive inorganic material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comprising carbon-silicon compounds, carbon or silic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26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ing or semi-conducting layers, e.g. deposition of metal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30Reducing waste in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Calculations of released waste quant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arbon And Carbon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该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本申请中的柔性复合导电膜由石墨烯和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构成,不仅提高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增大了复合膜的比表面积,还提高了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电容性能,对金属氧化物改性能够增强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稳定性,使复合膜保持稳定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电容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平面薄膜,是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不仅是已知材料中最薄的一种,还非常牢固坚硬;作为单质,它在室温下传递电子的速度比已知导体都快,石墨烯具有非同寻常的导电性能、超出钢铁数十倍的强度和极好的透光性。另外石墨烯材料还具有理论上超高的比表面积,广泛应用于电子、宇航、化工、生物和医学等领域,是世界各国重点开发的战略性新型材料。比表面积作为石墨烯最为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对于石墨烯在储能、催化、传感和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石墨烯由于自身的堆积作用使得其理论比表面积不能完全被利用。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以抑制石墨烯材料的自堆积,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并增加材料的电容性能。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及
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可选的,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可选的,所述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步骤包括:
制备氧化石墨烯;
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调节剂,通过静电排斥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可选的,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包括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或钴酸镍纳米材料。
可选的,所述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高锰酸钾、蒸馏水和油酸进行反应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
可选的,所述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醋酸镍溶液、四氧化三钴和蒸馏水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钴酸镍纳米材料。
可选的,所述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乙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可选的,所述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的步骤包括:
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到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以及
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0±1范围内,然后进行成膜处理,形成柔性复合物导电膜。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所述柔性复合导电膜由石墨烯材料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材料组合而成。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柔性复合导电膜。
本申请中的柔性复合导电膜由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构成,不仅提高了石墨烯的比表面积,增大了复合膜的比表面积,还提高了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电容性能;但是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附着效果不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比受到电容和电场的影响后容易分离,导致复合导电膜的表面积会产生变化,还会影响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造成显示画质降低;因此本申请中采用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对金属氧化物改性能够增强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稳定性,使复合膜保持稳定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电容性能。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利用静电自组装制备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示意图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实施例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具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具体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其中,100、显示面板;110、柔性复合导电膜;120、石墨烯;130、金属氧化物;131、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布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S2: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S3: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
S4: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率,高的理论比表面积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但是实际操作上由于石墨烯自身的堆积作用使得其理论比表面积不能完全被利用,本申请利用在石墨烯层间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空间位阻”设计,减小石墨烯层间相互作用,抑制膜层自堆积,增加膜材料的比表面积,由于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具有多种氧化态,其氧化还原过程可以提供较高的赝电容,可以为复合材料提供高的电容性能,从而增加复合导电膜材料的电容性能;另外对金属氧化物改性能够增强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稳定性;因为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附着效果不好,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比受到电容和电场的影响后容易分离,导致复合导电膜的表面积会产生变化,还会影响复合导电膜的导电性能,造成显示画质降低;因此本申请中采用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对金属氧化物改性能够增强石墨烯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之间的附着力,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稳定性,使复合膜保持稳定的比表面积和稳定的电容性能。
在S4步骤中,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柔性复合导电膜材料不仅可以抑制石墨烯材料的自堆积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这样本申请的柔性复合导电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电容性能,还有稳定的结构。
还可以通过调制各材料的掺如比例、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尺寸等来调节复合导电膜性能,使该柔性导电复合物薄膜电极材料可以应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触摸屏、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光电显示器等领域;具体地说,当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材料中石墨烯的含量时,复合导电膜材料的电导率和柔韧性会变好,而比表面积和电容性能会降低;反之,当减少柔性复合导电膜材料中石墨烯的含量时,或提高柔性复合导电膜材料中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含量时,复合导电膜材料比表面积和电容性能会上升。石墨烯材料的导电性和柔韧性很好,但是石墨烯容易团聚,这会严重影响其比表面积,进而影响电容性能;而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制作成各种尺寸、各种形貌,拥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大的电容性能。石墨烯和过渡金属氧化物结合能使得两者的比表面积都得到较大程度的利用,使整个复合导电膜的比表面积较大,由电容公式C=εS/4πkd(S为电容器电极的相对面积)可知当比表面积S增大时,会使得电容C增大,导致复合导电膜导电材料的电容性能增加,这样可以保证器件在不充电时维持电压的稳定性,提升器件的性能。
在S1步骤中,还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S11:制备氧化石墨烯;
S12: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调节剂,通过静电排斥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关于怎么制备氧化石墨烯,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方法为改进的Hummers法。首先说Hummers法,传统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低温阶段:在0℃左右用浓硫酸和高锰酸钾初步氧化石墨,石墨边缘逐渐被氧化,形成含氧官能团;(2)中温阶段:将温度提高至35℃左右,让高锰酸钾进一步完成氧化石墨;(3)高温阶段:通过油浴或者水浴将温度提高到98℃,解离氧化石墨上的含硫基团。但是,由于其制备工艺中诸多因素影响最终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如:反应的温度以及时间、还原剂的选择、氧化剂的种类等,因此本申请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产品质量,当然采用其它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同样也是可以的。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体的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其具体步骤为:将5g石墨与2g硝酸钠混合,并且加入120ml浓硫酸;然后将三者混合物置于冰浴中进行搅拌30分钟;接着加入20g高锰酸钾,等反应60分钟后,将反应液移入到40℃的温水浴中继续反应30分钟;然后缓慢加入230ml去离子水,并使反应温度保持在98℃;搅拌5分钟后加入适量双氧水直至反应液不在产生气泡,并趁热过滤;接下来用去离子水和5%的盐酸进行多次洗涤至中性;最后将上述产物离心处理,并将离心后的产物置于60℃的真空干燥箱中充分干燥,可制得氧化石墨烯。
S12步骤中的氨水为PH调节剂,作用是调节溶液的酸碱度,使溶液的酸碱度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在S2步骤中,本申请采用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为高比面积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这样能够进一步增加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氧化石墨烯和金属氧化物的接触面积,使得形成的复合导电膜的吸附力较大,运用到产品上后不易出现气泡,也不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本申请提供两种具体的高比面积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即二氧化锰(MnO2)多孔纳米材料(二氧化多孔锰纳米球)和钴酸镍(NiCo2O4)纳米材料,当然本申请并不局限于这两种材料,其它满足条件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同样可以。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节反应过程条件来制备出不同比表面积、不同结构和不同尺寸的纳米材料。
当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为二氧化锰(MnO2)多孔纳米材料时,其制备步骤为:
S21:将高锰酸钾、蒸馏水和油酸进行反应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
更具体地,可以将该步骤细分为:
S211: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和蒸馏水,并搅拌至高锰酸钾充分溶解;
S212:将油酸加入容器中,并将容器中的混合液搅拌至乳液状态;
S213:将乳液状态的混合液继续搅拌,然后离心处理,得到棕黑色产物;
S214:将棕黑色产物清洗干净;
S215:将清洗后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最终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
具体地,在S211步骤中,用电子天平称量1g高锰酸钾,用量筒量取450ml的蒸馏水,盛装高锰酸钾以及蒸馏水的容器,可选用500mL锥形瓶。至于将高锰酸钾和蒸馏水搅拌的方法,可将混合物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约0.5h至1h,确保高锰酸钾充分溶解。S212步骤中在往容器中加10±1ml油酸可通过移液管加入,操作方便,且加入的油酸在10ml效果会更好。在S213步骤中,乳液需要在室温下搅拌20小时到24小时之间,这样既能使乳液混合物反应更彻底,又使得后面更容易离心处理,至于离心处理可以使用离心机进行。在S214步骤中,清洗通过离心处理得到的棕黑色产物的方法,可采用蒸馏水洗涤数次,并用甲苯、无水乙醇反复超声清洗的方式,以除去产物中所残留的油酸等杂质。在S215步骤中,可以再次使用离心机离心处理清洗后的棕黑色产物,最后将产物置于40℃到60℃之间的电热鼓风干燥箱内干燥6到12个小时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球。
本申请制备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的方法采用微乳液法,可以制得蜂巢状高度开放的多孔蜂巢状结构二氧化锰纳米球;当然还可以采用固相法、氧化还原沉淀发、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和电沉积法等方法制得。
当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为钴酸镍(NiCo2O4)纳米材料时,其制备步骤为:
S22:将醋酸镍溶液、四氧化三钴和蒸馏水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钴酸镍纳米材料。
更具体地,可以将S22步骤细分为:
S221: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醋酸镍溶液、四氧化三钴和蒸馏水进行反应;
S222:将反应后的产物离心处理,然后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产物干燥处理并研磨制得钴酸镍纳米材料。
具体地,在S221步骤中,反应容器可以为高压反应釜,具有高压反应条件,提高反应速率,还能提高安全性能;本步骤可以先配置0.25mol/L的醋酸镍溶液,然后取2ml醋酸镍溶液加入到四氧化三钴(Co3O4)的反应容器中,并加入一定体积的蒸馏水,然后将该反应容器置于烘箱中水热处理;反应釜的水热温度可采用40℃到60℃之间的温度,当然60℃效果会更好,也就是将该高压反应釜置于60℃的烘箱中水热。本申请制备高度开孔的钴酸镍(NiCo2O4)纳米球/纳米棒等材料的方法为水热法,当然还可采用电化学离子交换法以及化学沉积法或其它方法。
接下来需要将制备好的过渡金属氧化物进行改性处理,简单的共沉积制备出的复合材料之间的附着性不强,为了增强石墨烯(带负电)与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附着性,需对所述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使其带正电,通过在所述高比表面积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表面接枝氨基类物质可达到预期效果,操作步骤如下所示:
S31: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乙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更具体地,可以将S31步骤细分为:
S311: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于乙醇溶剂中,并加入硅烷偶联剂,然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S312:将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抽滤分离,清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具体的,S311步骤中可以将0.4g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超声分散于200ml乙醇溶剂中,并加入2ml硅烷偶联剂(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然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铵丙基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
最后则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将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和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成膜处理,制成柔性导电复合膜,采用该技术制备的柔性复合导电膜不仅可以抑制石墨烯材料的自堆积而且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进而提高整个复合导电膜的比表面积,具体使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改性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步骤如下所示:
S41: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到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
S42: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0±1范围内,然后进行成膜处理,形成柔性复合物导电膜。
具体的,可以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超声分散到蒸馏水中,并且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也可以超声分散到前面含有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蒸馏水中,采用超声分散方式使得材料小分子分布的比较均匀,不同小分子之间的结合效果好,提升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图2公开了一种制备柔性复合导电膜的示意图,包括将金属氧化物改性,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131与石墨烯结合成复合导电膜的步骤,从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柔性复合导电膜在不同步骤中的状态。
如图3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制备氧化石墨烯;
S12: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PH调节剂,通过静电排斥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S21:在容器中加入高锰酸钾和蒸馏水,并搅拌至高锰酸钾充分溶解;
S22:将油酸加入容器中,并将容器中的混合液搅拌至乳液状态;
S23:将乳液状态的混合液继续搅拌,然后离心处理,得到棕黑色产物;
S24:将棕黑色产物清洗干净;
S25:将清洗后的棕黑色产物离心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处理,最终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
S31: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于乙醇溶剂中,并加入硅烷偶联剂,然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S32:将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抽滤分离,清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S41: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到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
S42: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0±1范围内,然后进行成膜处理,形成柔性复合物导电膜。
如图4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另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具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制备氧化石墨烯;
S12: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PH调节剂,通过静电排斥法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S26:在反应容器中加入醋酸镍溶液、四氧化三钴和蒸馏水进行反应;
S27:将反应后的产物离心处理,然后清洗干净,将清洗后的产物干燥处理并研磨制得钴酸镍纳米材料;
S31: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于乙醇溶剂中,并加入硅烷偶联剂,然后加热发生化学反应,得到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S32:将铵丙基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抽滤分离,清洗干净,然后烘干备用,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S41: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到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
S42: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0±1范围内,然后进行成膜处理,形成柔性复合物导电膜。
上述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中,可以通过调制各材料的掺如比例、过渡金属氧化物结构、尺寸等来调节复合导电膜性能,使该柔性导电复合物薄膜电极材料可以应用于OLED显示面板、触摸屏、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光电显示器等领域。
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中柔性复合导电膜中的实物图,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110,所述柔性复合导电膜110由石墨烯120和改性的金属氧化物130构成,所述金属氧化物130包括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或钴酸镍纳米材料,所述柔性复合导电膜110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备而成。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复合导电膜110是由上述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所制作而成。
如图6所示,作为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上述柔性导电复合导电膜110。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面板(LCD),也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OLED),在此不做额外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案中涉及到的各步骤的限定,在不影响具体方案实施的前提下,并不认定为对步骤先后顺序做出限定,写在前面的步骤可以是在先执行的,也可以是在后执行的,甚至也可以是同时执行的,只要能实施本方案,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各种显示面板,如扭曲向列型(TwistedNematic,TN)显示面板、平面转换型(In-Plane Switching,IPS)显示面板、垂直配向型(Vertical Alignment,VA)显示面板、多象限垂直配向型(Multi-Domain VerticalAlignment,MVA)显示面板,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显示面板,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均可适用上述方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
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以及
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所述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的步骤包括:
将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分散到蒸馏水中,然后加入氧化石墨烯或还原氧化石墨烯溶液;以及
将混合溶液的PH值调节到10±1范围内,然后进行成膜处理,形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静电自组装技术将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制备成柔性复合导电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的步骤包括:
制备氧化石墨烯;
以氧化石墨为起始材料,用水合肼为还原剂,氨水为调节剂,通过静电排斥法制备出所述还原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包括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或钴酸镍纳米材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高锰酸钾、蒸馏水和油酸进行反应制得二氧化锰多孔纳米材料。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步骤包括:
将醋酸镍溶液、四氧化三钴和蒸馏水进行反应制得所述钴酸镍纳米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进行改性处理的步骤包括:
将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乙醇溶剂和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的制备方法制作的柔性复合导电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复合导电膜由石墨烯材料和改性后的金属氧化物材料组合而成。
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柔性复合导电膜。
CN201910564632.3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Active CN1103910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632.3A CN11039105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4632.3A CN11039105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052A CN110391052A (zh) 2019-10-29
CN110391052B true CN110391052B (zh) 2021-01-08

Family

ID=682858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4632.3A Active CN110391052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10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879A (zh) * 2014-02-19 2014-07-0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多孔石墨烯/MnO2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83830A (zh) * 2014-08-19 2014-12-03 中南大学 一种二维无机层状化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40469A (zh) * 2015-06-3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蛋黄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98438A (zh) * 2017-08-15 2017-10-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功能化改性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8717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679B (zh) * 2009-05-20 2011-09-28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一种石墨烯基柔性超级电容器及其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KR101595625B1 (ko) * 2013-11-26 2016-02-18 지에스에너지 주식회사 금속산화물/그래핀 복합 마이크로입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리튬 이차전지용 양극
CN105233706A (zh) * 2015-09-23 2016-01-13 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氧化石墨烯金属/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改性的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845195B (zh) * 2016-03-28 2017-08-1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一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19825B1 (ko) * 2016-06-13 2018-01-18 아주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플렉시블 전극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3879A (zh) * 2014-02-19 2014-07-02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多孔石墨烯/MnO2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4183830A (zh) * 2014-08-19 2014-12-03 中南大学 一种二维无机层状化合物/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140469A (zh) * 2015-06-30 2015-12-09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蛋黄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298438A (zh) * 2017-08-15 2017-10-2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功能化改性石墨烯、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887179A (zh) * 2017-11-07 2018-04-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超级电容器用石墨烯/二氧化锰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1052A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ang et al. Cation exchange formation of prussian blue analogue submicroboxes for high-performance Na-ion hybrid supercapacitors
Ramachandran et al. Porous nickel oxide microsphere and Ti3C2Tx hybrid derived from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battery-type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and non-enzymatic H2O2 sensor
El-Hout et al. High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rGO anchored CuS nanospheres for supercapacitor applications
Lee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supercapacitors with manganese oxide-carbon nanotube nanocomposite electrodes
Kim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spin-capable carbon nanotube sheet/MnO x composites for high-performance energy storage devices
Ni et al. Low-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monodisperse 3D manganese oxide nanoflowers and their pseudocapacitance properties
Li et al. Fabr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MXene-based all-solid-state flexible microsupercapacitor based on a facile scratch method
Ammam et al. Ionic liquid–heteropolyacid: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supercapacitor study of films deposited by electrophoresis
Fahimi et al. Fabrication of ZnO@ C foam: A flexible free-standing electrode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s
Ramirez-Castro et 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carbon/MnO2 nanocomposites prepared via molecular bridging as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 materials
Verma et al. Performance of electrochemically synthesized nickel-zinc and nickel-iron (Ni–Zn//Ni–Fe) nanowires as battery type supercapacitor
S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porous hollow CoOx nanocubes via chemical etching prussian blue analogue for glucose sensing
Li et al.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litchi-like NiCo2Se4@ carbon microspheres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energy density
Wu et al. One-step 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of Ni-decorated activated-carbon film as an electrode material for supercapacitors
Park et al. Pseudocapacitive behavior of carbon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phosphomolybdic acid
Chen et al. MnO2-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active mass loadings
Haldar et al.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magnetic field dependent specific capacitance in Mn3O4 nanoparticle based supercapacitors
Li et al. Manganese dioxide nanosheets decorated on MXene (Ti3C2Tx) with enhanced performance for asymmetric supercapacitors
Zhang et al. MOF-derived hollow and porous Co3O4 nanocages for superior hybrid supercapacitor electrodes
Wallar et al. High areal capacitance of v2o3–carbon nanotube electrodes
Zhang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mperature-induced two metal–organic frameworks-based electrodes for supercapacitor
Wang et al. Controllable preparation of nickel cobalt manganese ternary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
Ramkumar et al. NiO/Ni nanowafer aerogel electrodes for high 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CN110391052B (zh) 一种柔性复合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面板
Yu et al. Fabrication of ternary hierarchical nanosheets RGO/PANI/Fe2O3 as electrode material with high capacitance performan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