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90299A -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90299A
CN110390299A CN201910669599.0A CN201910669599A CN110390299A CN 110390299 A CN110390299 A CN 110390299A CN 201910669599 A CN201910669599 A CN 201910669599A CN 110390299 A CN110390299 A CN 110390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equipment
back side
user
cylinder 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95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涛
方朝阳
何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695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90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90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902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涉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包括: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和可穿戴AR设备,将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将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视场分析,将所述可穿戴AR设备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取视野中柱体视线阻挡物背侧的影像,并与其他实时视觉环境较好融合,从而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视场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觉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在1990年被提出,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进行综合和叠加的新技术,它把现实世界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等),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通过虚拟景物对真实场景的增强作用,提高用户对真实场景的体验、感觉、认知与理解。从线下实体类的大屏互动,再到景点、博物馆的智慧导航,甚至层出不穷的文化周边AR化,AR技术的应用范围在未来将越发广泛,但AR技术若存在较多不足之处,现有的AR技术无法观看到空间视线内阻挡物背后的影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取视野中柱体视线阻挡物背侧的影像,并与其他实时视觉环境较好融合,从而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视场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取视野中柱体视线阻挡物背侧的影像,并与其他实时视觉环境较好融合,从而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视场体验。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包括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可穿戴AR设备和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用于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可穿戴AR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
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以及可穿戴AR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分析,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视场融合的结果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进一步地,所述可穿戴AR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光学投射头、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和信号通讯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所述光学投射头用于将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透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的显示区域,所述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或向外界输出音频,所述信号通讯设备用于与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
进一步地,所述机体挂套在人体的颈部,所述机体与可穿戴AR设备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置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视觉盲区内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对使用者位置信息进行视场分析和对使用者周边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并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进一步地,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为单枚广角高清摄像头或多枚列阵摄像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
S2: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
S3:可穿戴AR设备佩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
S4:将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将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视场分析,将所述可穿戴AR设备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
S5: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S6:视场融合的结果进行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显著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方法,使用者可以实时获取视野中柱体视线阻挡物背侧的影像,并与其他实时视觉环境较好融合,从而提供使用者更好的视场体验。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方法,通过佩戴可穿戴AR设备获取视野内的影像、预设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获取视野盲区内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进行视场融合,并将视场融合的结果进行光学投射,使使用者获得处理后的影像,避免视觉盲区造成的困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系统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可穿戴AR设备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视场融合原理示意图(以左眼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和说明,参照图1至图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包括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可穿戴AR设备和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用于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可穿戴AR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以及可穿戴AR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分析,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视场融合的结果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
S2: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
S3:可穿戴AR设备佩戴在使用者身上,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
S4:将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将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视场分析,将所述可穿戴AR设备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
S5: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S6:视场融合的结果进行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所述可穿戴AR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光学投射头、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和信号通讯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所述光学投射头用于将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透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的显示区域,所述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或向外界输出音频,所述信号通讯设备用于与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
所述机体挂套在人体的颈部,所述机体与可穿戴AR设备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置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视觉盲区内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对使用者位置信息进行视场分析和对使用者周边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并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为单枚广角高清摄像头或多枚列阵摄像头。
参照图3,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在使用者周围需3个位置预设点(如图3中011、012、013),这3个位置预设点共同构成一个平面。通过使用者穿戴的AR设备与位置预设点设备的信号反馈(记录响应设备和相应的响应时间,可计算AR设备与位置预设点的距离),获得AR设备此时相对于三个位置预设点的相对位置。
所述机体内部配置电池,因视频实时传输所需的图像处理等信号交互需要消耗,因此对于电池电量的需求较多,可采用颈部佩戴,或者有线连接电源等方式,属于使用者视觉增强穿戴设备的附属装置。
参照图5,由于柱体(A1)的阻碍,观察者原有AD视场内BC视场范围的影像被遮挡,本发明使用者在视场范围内由可穿戴AR设备光学投射被柱体遮挡的视场影像,从而获得“完整”的视场。本发明的视场融合即是把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内001)获取ab视场内的实时影像,用于投射到可穿戴AR设备穿戴者的眼中。其中,被遮挡视场的范围是由柱体位置、形状以及可穿戴AR设备穿戴者的视线位置决定的,具体的位置计算通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和可穿戴AR设备确定。截取ab视场内BC视场的实时影像,用于可穿戴AR设备光学投射。融合可穿戴AR设备自带的高清摄像头所确定的观察者视场中被柱体遮挡的部分与截取的实时影像,优化图像衔接和过渡部分,从而消除观察者视场中现实影像与投射影像的“割裂”感。

Claims (5)

1.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可穿戴AR设备和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用于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所述可穿戴AR设备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
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以及可穿戴AR设备将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分析,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视场融合的结果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AR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光学投射头、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和信号通讯设备,所述高清摄像头用于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所述光学投射头用于将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透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的显示区域,所述音频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获取周围环境的音频或向外界输出音频,所述信号通讯设备用于与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进行信息的交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挂套在人体的颈部,所述机体与可穿戴AR设备通过数据线进行连接,所述机体内部设置微处理器和无线通信装置,所述微处理器与无线通信装置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用于对视觉盲区内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对使用者位置信息进行视场分析和对使用者周边的影像进行图像分析,并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为单枚广角高清摄像头或多枚列阵摄像头。
5.基于权利要求1中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的可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实时获取柱体背侧视觉盲区内的影像;
S2: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使用者的位置并判断使用者的位置与预设柱体位置点之间的距离;
S3:可穿戴AR设备实时获取使用者周边的影像;
S4:将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采集到的视觉盲区内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将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实时获取的使用者位置信息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视场分析,将所述可穿戴AR设备获取的使用者周边的影像发送至佩戴在人体上的机体内进行图像分析;
S5:根据所述柱体背侧影像采集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所述使用者位置判断设备视场分析的结果和所述可穿戴AR设备图像分析的结果进行视场融合;
S6:视场融合的结果进行光学投射至所述可穿戴AR设备内,供使用者观看。
CN201910669599.0A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10390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9599.0A CN110390299A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9599.0A CN110390299A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90299A true CN110390299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7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9599.0A Pending CN110390299A (zh) 2019-07-24 2019-07-24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9029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739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Kamal Zamer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Determine Information
CN105564309A (zh) * 2014-10-14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透视视线盲区的方法和驾驶辅助眼镜
CN106056534A (zh) * 2016-05-31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智能眼镜的遮挡物透视方法及装置
CN106494309A (zh) * 2016-10-11 2017-03-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视觉盲区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以及车载虚拟系统
CN207164368U (zh) * 2017-08-31 2018-03-3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增强现实系统
CN207186050U (zh) * 2017-08-18 2018-04-06 广州市酷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头盔控制系统
CN109050405A (zh) * 2018-08-23 2018-12-21 毕则乾 一种多功能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9606298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姚家留 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的装置
CN109934076A (zh) * 2017-12-19 2019-06-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盲区的场景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10007466A (zh) * 2019-04-30 2019-07-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眼镜及人机交互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267399A1 (en) * 2013-03-14 2014-09-18 Kamal Zamer Using Augmented Reality to Determine Information
CN105564309A (zh) * 2014-10-14 2016-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可透视视线盲区的方法和驾驶辅助眼镜
CN106056534A (zh) * 2016-05-31 2016-10-26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智能眼镜的遮挡物透视方法及装置
CN106494309A (zh) * 2016-10-11 2017-03-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视觉盲区的画面显示方法、装置以及车载虚拟系统
CN207186050U (zh) * 2017-08-18 2018-04-06 广州市酷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头盔控制系统
CN207164368U (zh) * 2017-08-31 2018-03-3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增强现实系统
CN109934076A (zh) * 2017-12-19 2019-06-25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盲区的场景图像的生成方法、装置、系统及终端设备
CN109050405A (zh) * 2018-08-23 2018-12-21 毕则乾 一种多功能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系统及方法
CN109606298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姚家留 一种应用于驾驶盲区的装置
CN110007466A (zh) * 2019-04-30 2019-07-1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r眼镜及人机交互方法、系统、设备、计算机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利庄 等: "《智能化数字娱乐进展》", 31 August 2007,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42433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mart wearable device for fusing augmented reality and virtual reality
CN105812778B (zh) 双目ar头戴显示设备及其信息显示方法
CN104243959B (zh) 基于偏振定向和组合定位的智能复合眼镜
AU2016262576B2 (en) Privacy-sensitive consumer cameras coupled to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s
CN204595327U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US9967555B2 (en) Simulation device
CN107193383A (zh) 一种基于人脸朝向约束的二级视线追踪方法
CN204291252U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头盔的全景地图显示系统
CN108040247A (zh) 一种头戴式增强现实显示设备及方法
WO2017173735A1 (zh) 一种基于视频透视的智能眼镜系统及其透视方法
CN106327584B (zh) 一种用于虚拟现实设备的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983982B (zh) Ar头显设备与终端设备组合系统
CN103513421A (zh) 影像处理装置、影像处理方法及影像处理系统
CN105607263A (zh) 头戴式电子设备
CN108398787B (zh) 增强现实显示设备、方法和增强现实眼镜
CN204595329U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06327583A (zh) 一种实现全景摄像的虚拟现实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04595328U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CN106405845A (zh) 一种虚拟现实体验装置
CN113941138A (zh) 一种ar交互控制系统、装置及应用
CN110390299A (zh) 一种基于视觉增强的柱体背面可视系统及方法
CN107105215A (zh) 呈现图像的方法和显示系统
CN110161700A (zh) 一种城市增强现实展示应用眼镜及其展示方法
CN213750502U (zh) Ar眼镜
US11388391B2 (en) Head-mounted display having an image sensor arra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