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9661A -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9661A
CN110389661A CN201910516860.3A CN201910516860A CN110389661A CN 110389661 A CN110389661 A CN 110389661A CN 201910516860 A CN201910516860 A CN 201910516860A CN 110389661 A CN110389661 A CN 1103896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chnology
high speed
unmanned plane
speed communication
tourist attractio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86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辰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51686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96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96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6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14Travel agenc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6Communications with or from aircraft, i.e. aeronautical mobil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1
    • G06F2203/012Walk-in-place systems for allowing a user to walk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while constraining him to a given position in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1Protocols for games, networked simulations or virtual real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本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同时可以触及陆上普通游客不可及的区域,并观赏风光。

Description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 体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旅游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背景技术
沉浸式旅游体验即通过全景式的视、触、听、嗅觉交互体验,使游客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互联网技术的崛起,高科技技术手法的应用,将使人类进入“时空的穿梭”和“虚拟世界”时代,旅游产业也将迎来体验化的新时代;沉浸式旅游体验强调的是游客的切身体验,只有将自身与旅游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将旅游升华为“旅行”。正是因为将自身融入进了行程中,游客才不会感觉对旅游产品产生疲惫感,所以沉浸式旅游体验是非常自然化的旅游。
而目前,旅游体验的常用方式则是招聘若干个旅游体验师,由其跟团免费旅游,回来后写一些旅游的心得体会,旅游攻略并附上相关旅游景点的照片,这种旅游体验方式导致客户自身体验性差、局限性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现有的旅游体验的方式绝大多数都是找一些旅游体验师,跟团免费旅游,回来后写一些旅游的心得体会,旅游攻略并附上相关旅游景点的照片,这种旅游体验方式导致客户自身体验性差、局限性大,提供了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本设备能够提供更多的自由度,同时可以触及陆上普通游客不可及的区域,并观赏风光。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控制站、无线传输设备和VR眼镜设备,
所述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
所述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
所述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
所述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
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VR全景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到更加贴近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提高客户的旅游体验度。
所述无人机采用四轴无人机。
所述无人机的数量为4-8台。
所述无人机控制站的数量为一个旅游景点设置1-2个。
一个无人机控制站正常启用,另一个无人机控制站处于备用状态,以免由于无人机控制站发生故障导致客户体验中止等降低客户体验度的问题发生。
所述无线传输设备采用5G网络无线传输设备,将无人机上拍摄到的高清音频和视频经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无线发射器再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VR眼镜设备上。
所述VR眼镜设备采用头戴式的VR眼镜设备。
所述VR眼镜设备上设置有陀螺仪。
所述VR眼镜设备的数量为5-10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5G网络无线电信号与无人机上拍摄到的信息进行信息交换,向VR眼镜设备输出由无人机上的VR全景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并接收控制指令,接收到5G网络无线电信号后,通过5G网络与远端的客户端进行交互,把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传输至客户所使用的VR眼镜设备上,以达到为客户带来沉浸式的旅游体验的目的。利用无人机可靠控制技术和冗余机制,在低电量和异常状态下自动返航或迫降,以此确保无人机和景区游客的安全,并确保此设施不被滥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信号传输框图;
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以上附图获得其他的相关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控制站、无线传输设备和VR眼镜设备,
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该无人机能够受到客户的控制,以满足可以自主游览该景点的目的;
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
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
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
无线传输设备采用5G网络无线传输设备,将无人机上拍摄到的高清音频和视频经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无线发射器再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VR眼镜设备上。
5G网络概述与原理:
5G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其峰值理论传输速度可达每8秒1GB,比4G网络的传输速度快数百倍。5G网络拥有eMBB大带宽,uRLLC低延,mMTC广联接三个主要特征。原理上讲,当前我们国家分配给三大运营商的4G主力频段位于1800MHz-2700MHz之间的一部分频段,而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定义的5G的主流频段是3000MHz-6000MHz之间,比4G要高出很多,所以5G的信息传输速率较4G就会产生革命性变化。在全球首例全球首例5G远程手术成功的背景下,可以得知5G网络拥有极大降低互联网传输延迟的潜力,可以进一步提升沉浸式旅游体验。
VR技术概述与原理:
虚拟现实(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虚拟现实是多种技术的综合,包括实时三维计算机图形技术,广角(宽视野)立体显示技术,对观察者头、眼和手的跟踪技术,以及触觉/力觉反馈、立体声、网络传输、语音输入输出技术等。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可以为游客提供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旅游体验。
通过5G网络无线电信号与无人机上拍摄到的信息进行信息交换,向VR眼镜设备输出由无人机上的VR全景摄像机拍摄的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并接收控制指令,接收到5G网络无线电信号后,通过5G网络与远端的客户端进行交互,把高清视频和音频信号传输至客户所使用的VR眼镜设备上,以达到为客户带来沉浸式的旅游体验的目的。利用无人机可靠控制技术和冗余机制,在低电量和异常状态下自动返航或迫降,以此确保无人机和景区游客的安全,并确保此设施不被滥用。
实施例二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控制站、无线传输设备和VR眼镜设备,
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该无人机能够受到客户的控制,以满足可以自主游览该景点的目的;
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
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
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
无线传输设备采用5G网络无线传输设备,将无人机上拍摄到的高清音频和视频经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无线发射器再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VR眼镜设备上。
无人机上设置有VR全景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到更加贴近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提高客户的旅游体验度。
无人机采用四轴无人机。
无人机的数量为4-8台。
无人机控制站的数量为一个旅游景点设置1-2个。
一个无人机控制站正常启用,另一个无人机控制站处于备用状态,以免由于无人机控制站发生故障导致客户体验中止等降低客户体验度的问题发生。
实施例三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包括无人机、无人机控制站、无线传输设备和VR眼镜设备,
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该无人机能够受到客户的控制,以满足可以自主游览该景点的目的;
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
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
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
无线传输设备采用5G网络无线传输设备,将无人机上拍摄到的高清音频和视频经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无线发射器再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VR眼镜设备上。
无人机上设置有VR全景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到更加贴近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提高客户的旅游体验度。
无人机采用四轴无人机。
无人机的数量为4-8台。
无人机控制站的数量为一个旅游景点设置1-2个。
一个无人机控制站正常启用,另一个无人机控制站处于备用状态,以免由于无人机控制站发生故障导致客户体验中止等降低客户体验度的问题发生。
VR眼镜设备采用头戴式的VR眼镜设备。
VR眼镜设备上设置有陀螺仪。
VR眼镜设备的数量为5-10台。
为了易于说明,实施例中使用了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而且,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与另一个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部件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无人机、无人机控制站、无线传输设备和VR眼镜设备,
所述无人机放置在多个旅游景点处,用于升空拍摄该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
所述无人机控制站设置在旅游景点内,用于控制该旅游景点范围内的多个无人机的起飞、降落与拍摄操作;
所述无线传输设备用于将无人机拍摄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传输至VR眼镜设备上;
所述VR眼镜设备用于客户利用VR眼镜设备全方位观看旅游景点处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以达到近距离体验该旅游景点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上设置有VR全景摄像装置,用于拍摄到更加贴近旅游景点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相关信息,提高客户的旅游体验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采用四轴无人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的数量为4-8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人机控制站的数量为一个旅游景点设置1-2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个无人机控制站正常启用,另一个无人机控制站处于备用状态,以免由于无人机控制站发生故障导致客户体验中止等降低客户体验度的问题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传输设备采用5G网络无线传输设备,将无人机上拍摄到的高清音频和视频经由设置在无人机上的无线发射器再通过无线传输设备发送到VR眼镜设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设备采用头戴式的VR眼镜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设备上设置有陀螺仪。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VR眼镜设备的数量为5-10台。
CN201910516860.3A 2019-06-14 2019-06-14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Pending CN1103896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860.3A CN110389661A (zh) 2019-06-14 2019-06-14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860.3A CN110389661A (zh) 2019-06-14 2019-06-14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661A true CN110389661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55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860.3A Pending CN110389661A (zh) 2019-06-14 2019-06-14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96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4108A (zh) * 2021-08-25 2021-12-10 盐城香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传输技术的vr旅游观光方法及系统
CN114205527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广州穿越千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全景拍摄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045A (zh) * 2016-08-04 2017-05-10 德胜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旅游体验系统
CN107153462A (zh) * 2017-05-08 2017-09-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vr旅游观光系统
CN107229288A (zh) * 2017-07-05 2017-10-03 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线vr空中观景系统和实现方法
CN208537983U (zh) * 2018-07-26 2019-02-22 河池学院 一种vr体感无人飞行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48045A (zh) * 2016-08-04 2017-05-10 德胜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实时旅游体验系统
CN107153462A (zh) * 2017-05-08 2017-09-12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定点vr旅游观光系统
CN107229288A (zh) * 2017-07-05 2017-10-03 江苏首控制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无线vr空中观景系统和实现方法
CN208537983U (zh) * 2018-07-26 2019-02-22 河池学院 一种vr体感无人飞行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4108A (zh) * 2021-08-25 2021-12-10 盐城香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传输技术的vr旅游观光方法及系统
CN114205527A (zh) * 2021-12-13 2022-03-18 广州穿越千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全景拍摄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59680B2 (en) Real-time travel experience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
CN105704501B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全景视频的虚拟现实直播系统
JP6228679B2 (ja) ジンバル及びジンバルシミ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KR102443913B1 (ko) 분산 컴퓨팅 센터 네트워크를 통한 3 차원 공간에서의 최적화된 실시간 응답 연속 위치 기반 클라우드 컴퓨팅, 렌더링, 추적 및 통신 서비스를 위한 가상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263891B2 (en) Enhanced emergency response
CN106850787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文化景观信息采集与传播系统
CN101449265A (zh) 具有浏览并与万维网交互的头戴式显示器的移动全球虚拟浏览器
CN111462334A (zh) 一种智能互动展馆系统
CN110389661A (zh) 基于vr技术、小型无人机和高速通讯技术的沉浸式远程旅游体验设备
CN106293094A (zh) 虚拟现实旅游系统
CN112102682A (zh) 基于5g通信的飞行器驾驶培训系统和方法
CN106791629A (zh) 一种基于ar虚拟现实技术的楼房建造设计系统
CN106791630A (zh) 一种基于ar 虚拟现实技术的楼房建造监管系统
KR20190117414A (ko) Ar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KR20210015624A (ko) 드론 기반 재난상황 관제 방법 및 시스템
Stanney et al. Virtual environments in the 21st century
Sehad et al. Locomotion-based uav control towards the internet of senses
CN110764264A (zh) 一种ar智能眼镜
CN110322566B (zh) 一种虚拟现实旅游方法
KR102140077B1 (ko) 서버, 사용자 단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US8676893B1 (en) Utilizing multiple teleo-operated devices for common teleo-experience sessions
CN110634190A (zh) 一种远程摄像vr体验系统
Ramasubramanian Quadrasense: Immersive UAV-based cross-reality environmental sensor networks
Zeltzer et al. A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 for mission planning
Thalmann et al. Advanced mixed reality technologies for surveillance and risk prevention applic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