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9340B -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9340B
CN110389340B CN201910682011.5A CN201910682011A CN110389340B CN 110389340 B CN110389340 B CN 110389340B CN 201910682011 A CN201910682011 A CN 201910682011A CN 110389340 B CN110389340 B CN 1103893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ar
image
video camera
ground
monit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20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9340A (zh
Inventor
孙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Taich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Rongg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Rongg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Rongg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910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50578A/zh
Priority to CN201910682011.5A priority patent/CN1103893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9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3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93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93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01S13/867Combination of radar systems with camer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4Systems determining presence of a targe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86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larm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电缆保护领域。该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声光报警单元、监控主机和若干通信光缆,其中,雷达、声光报警单元、联动视频摄像头和监控主机通过通信光缆电连接,其中,所述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以及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同一立杆上,所述监控主机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本发明能够做到减少人力,提高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及时警告制止这类违法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进行监控记录,做到有迹可循。

Description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电缆保护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城市建设不断快速发展过程中,由于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现象时常发生,给电力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而电缆线路遭到外力破坏造成故障停电时有发生,抢修时间长、难度大,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传统电缆防外破方式采取人工轮班排查,定点蹲守、看护的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及时有效的防范违章施工对电缆的破坏。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的监测系统对电力电缆进行监测,能够做到减少人力,提高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及时警告制止这类违法行为,以及对这类行为进行监控记录,做到有迹可循。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声光报警单元、监控主机和若干通信光缆,其中,雷达、声光报警单元、联动视频摄像头和监控主机通过通信光缆电连接;
其中,所述雷达、联动视频摄像头以及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同一立杆上,所述监控主机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联动视频摄像头安装在雷达的上方,所述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的上方,由于雷达发出的电磁波能够穿透去监测有无符合系统监测的物体的出现,而联动视频摄像头却会受到地形的影响,所以将联动视频摄像头安装在雷达的上方,而声光报警单元是通过发出警告的声音和刺目的光线达到警告的目的,所以需要将其安装在制高点以防被地形所遮掩,达不到警告的目的,同时,由于声光报警单元所发出的刺目的光线会影响联动视频摄像头的摄像功能,而联动视频摄像头在执行摄像功能时是斜向下工作的,所以将声光报警单元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的上方以防止声光报警单元对联动视频摄像头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通过动力装置与立杆转动连接,其中,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监测方向一致,通过动力装置使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能够在立杆上转动,使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能够监视到立杆的两侧,使监视范围扩大一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与太阳能板电连接的蓄电池,与蓄电池电连接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转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其中,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固定安装在立杆上,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分别与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所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分别与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通过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既可以为蓄电池、声光报警单元、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遮风挡雨,又能够为蓄电池充电。
通过蓄电池能够为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动提供能量,通过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第一减速机和第二减速机能够实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转动,扩大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监视范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立杆上还设有若干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与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上方,通过限位板能够限制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转动方向,使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转动在工作范围内。
所述立杆的间距比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监测半径大,比监测半径的两倍要小,通过设置间距和动力装置的配合能够在保证监测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监测范围,减少生产成本。
所述声光报警单元、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均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还与监视主机电连接,通过蓄电池能够为声光报警单元、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的工作提供电能,其中,所述雷达具有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依靠雷达自身的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能够做到计算目标运动轨迹的目的,提前预警保证监测质量。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的防外破方法包括:第一步,雷达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电磁波的回波;
第二步,雷达将电磁波的回波发送至监控主机内,并在监控主机内的执行图像对比程序,检索图像内是否达到地面与挖掘机在同一图像内的条件,若未达到条件,则继续接收回波和执行图像对比程序,若达到条件,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同时执行相对位置计算程序和雷达的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满足任意一个程序的启动条件则启动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由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判断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其中,在任意情况下,只要满足前者则在启动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由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判断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的基础上立即启动报警单元;
其中,所述相对位置计算程序是在比对到地面与挖掘机在同一图像内之后,再通过相对位置程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出现重合以及挖掘机地面发生重合的深度;
第四步,所述工作人员经判断后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后首先启动声光报警单元,在声光报警单元启动后无法阻止进一步的破坏后则启动人工干预,通知附近的一线工作人员前往阻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每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向地面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方向向原工位的反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的反方向向地面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方向向原工位旋转90°直至回到原工位。
由于电力电缆的预埋深度大于两米,所以除非动用大型挖掘机,否则普通挖掘机和人力是无法在30分钟内对电力电缆造成影响的,而大型挖掘机的运动速度缓慢,所以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每间隔10至30分钟进行转动能够在达到监测效果的同时,又能够使监测范围最大化,而且雷达和联动视频摄像头每次转动都能够监测到立杆的底部还能够对立杆附近的电缆进行监测,能够达到消除监测盲区的效果。
而且在朝向地面方向进行监测时雷达距离电缆最近所以3至5分钟足以接收到电磁波的回波,由于在对原工位以及原工位的反方向进行监测时,电缆位于雷达的斜下方距离雷达较远,经试验在5分钟内足以接收到监测最远监测范围的电缆图像,所以每间隔5至10分钟再进行转动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对比程序是基于NCC算法实现的,具体步骤是使用雷达预先监测地面的图像,以及监测挖掘机的图像并分别将图像上传至监控主机,并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作为NCC算法的模板图像,然后将使用中雷达监测到的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作为目标图像与模板图像中的挖掘机图像对比,发现目标图像中存在与模板图像中挖掘机的图像匹配的图像后,则进一步的检索图像内是否同时满足地面与挖掘机在同一图像内,以及分析计算图片中地面与挖掘机的距离;
其中,所述NCC算法的数学函数为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041
其中,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042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043
其中,m×n表示窗口大小,μt为模板图像,μf为目标图像,t(i,j)为模板图像的像素点,f(x+i,y+j)为目标图像的像素点,其中,所有的像素点(x,y),t(i,j)和f(x+i,y+j)∈m×n。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经过NCC算法得到符合模板图像的目标图像后得到的图像中的地面和挖掘机会在图像中被标出,这时再依照NCC算法检测地面和挖掘机是否存在重合图像,以重合图像作为判断两者相对距离的依据,若存在重合图像,则发出警报,若不存在,则继续监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存在同时满足地面和挖掘机在同一图像内的目标图像后,则雷达对挖掘机进行锁定追踪,检测挖掘机至地面的距离变化率,以距离变化率作为挖掘机运动轨迹的依据,若挖掘机至地面的距离数值在发生反复的增加和减小,则判定为对电缆具有破坏的可能,则启动联动视频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通过雷达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以获得监测的图像,避免了地形等障碍的干扰,提高了监测的效率;通过联动视频摄像头对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实施者进行监测记录,做到有迹可循;通过声光报警单元对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进行警告,达到及时警告制止的目的;通过监控主机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人工控制程序,以及雷达自身所具有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能够达到自动监测,减少人力,提高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以及及时警告制止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简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雷达监测图。
图5是本发明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4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所示附图标记为: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声光报警单元3、监控主机4、通信光缆5、挖掘机6、运动轨迹7、地面8、电缆9、监测半径10、立杆11、第一电机101、第一减速机102、第二电机201、第二减速机202、太阳能板111、限位板112、蓄电池113。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在于传统电缆防外破方式采取人工轮班排查,定点蹲守、看护的方式,这种监察方式不仅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及时有效的防范违章施工对电缆的破坏。
在申请人发明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由于电力电缆通常都是预埋在马路边的地下,而马路边通常会使用植被进行绿化,在这种充满障碍物的情况下单一的使用常用的监测设备摄像头,因为挖掘工具会被植被遮挡的原因所以无法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所以申请人针对这类具有障碍物的工况下采用雷达这种通过电磁波这种能够穿透地形的探测介质进行监测,并将雷达和摄像头搭配使用减少了人力,提高了监测预防野蛮施工、非法盗挖等行为的效率,并且在监察设备上还安装了声光报警单元,能够及时警告制止违法行为,而且雷达和摄像头都通过通信光缆与监控主机连接,对违法行为进行了监控记录,做到了有迹可循。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声光报警单元3、监控主机4、通信光缆5。
其中,为了能够不受障碍物的影响又能够对监测目标进行成像,所以本发明采用的雷达1为抗干扰能力强、分辨力高、目标识别能力好的超带宽雷达。
为了能够将摄像头拍下的视频记录下来,并及时的通知工作人员,所以本发明的摄像头采用的是联动视频摄像头2,此种摄像头能够将拍摄到的视频实时的上传至监控主机4。
为了由于本发明使用的场合是户外,所以为了保证声光报警单元3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采用具有工作稳定,用寿命长,八个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旋转点亮,多角度清晰可见,防弹玻璃LED灯罩,不锈钢防爆外壳,安装方便,坚固耐用,防水、抗震和耐腐蚀等优点的SG10型不锈钢防爆声光报警器。
为了保证检测质量以及本发明执行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采用若干通信光缆5将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和声光报警单元3与监控主机4连接在一起。
监控主机4内还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其中,图像对比程序和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起到对监测目标进行检测的作用,自动控制程序和人工控制程序起到对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以及声光报警单元3进行控制的作用,其中,自动控制程序是正常运行的程序,而人工控制程序是在自动控制程序处理不了,或事情紧急的情况下执行的,人工控制程序执行的过程是监控主机4将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监测到的画面发送至工作人员,然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判断后续工作流程,在此过程中自动控制程序正常运行,防外破系统正常工作,直至工作人员下达指令。
立杆11由两个平行的钢管支撑,而且为了防止立柱生锈,提高立柱的使用寿命,所以在立柱的表面进行表面喷漆处理。
装配过程:首先按照顺序声光报警单元3在最上方,联动视频摄像头2在声光报警单元3的下方,雷达1在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下方的顺序将声光报警单元3、联动视频摄像头2和雷达1安装在立杆11的两个钢管之间。
然后将通信光缆5埋设在电缆9的一侧,然后将组装好的立杆11安装在电缆9的上方,并通过通信光缆5将立杆11上的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和声光报警单元3与监控主机4连接起来。
工作原理:首先雷达1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电磁波的回波。然后雷达1将电磁波的回波发送至监控主机4内,并在监控主机4内的执行图像对比程序,检索图像内是否同时满足地面8与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若不满足,则继续接收回波和执行图像对比程序,若满足,则执行下一步。
然后同时执行相对位置计算程序和雷达1的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满足任意一个程序的启动条件则启动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由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判断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其中,在任意情况下,只要满足前者则在启动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由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判断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的基础上立即启动报警单元;其中,所述相对位置计算程序是在比对到地面8与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之后,再通过相对位置程序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出现重合以及挖掘机6地面8发生重合的深度。
最后所述工作人员经判断后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后首先启动声光报警单元3,在声光报警单元3启动后无法阻止进一步的破坏后则启动人工干预,通知附近的一线工作人员前往阻止。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雷达1发出的电磁波能够不受地形的影响去监测有无符合系统监测的物体的出现,而联动视频摄像头2却会受到地形的影响,所以将联动视频摄像头2安装在雷达1的上方,而声光报警单元3是通过发出警告的声音和刺目的光线达到警告的目的,所以需要将其安装在制高点以防被地形所遮掩,达不到警告的目的,同时,由于声光报警单元3所发出的刺目的光线会影响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摄像功能,而联动视频摄像头2在执行摄像功能时是斜向下工作的,所以将声光报警单元3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上方以防止声光报警单元3对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工作造成影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扩大监测范围,减少生产成本,所以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通过动力装置与立杆11转动连接,其中,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监测方向一致,通过动力装置使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能够在立杆11上转动,使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能够监视到立杆11的两侧,使监视范围扩大一倍。
其中,动力装置包括: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111,与太阳能板111电连接的蓄电池113,与蓄电池113电连接的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转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201、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固定安装在立杆11上,所述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分别与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所述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分别与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通过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111既可以为蓄电池113、声光报警单元3、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遮风挡雨,又能够为蓄电池113充电。
通过蓄电池113能够为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的转动提供能量,通过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201、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能够实现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转动,扩大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监视范围。
其中,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通过转轴与立杆11转动连接,声光报警单元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太阳能板111的下方。为了保证蓄电池113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所以将蓄电池113埋在地下与立杆11固定连接,这样不仅能够对蓄电池113进行保护,又能够增加立杆11自身的预埋重量,从而增加立杆11的抗风能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将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转动限制在工作范围内,所以立杆11上还设有若干限位板112,限位板1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与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上方,通过限位板112能够限制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转动方向,同时限位板112大于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能够为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遮风挡雨提供保护。
为了在保证监测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监测范围,减少生产成本,所以立杆11的间距比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监测半径10大,比监测半径10的两倍要小,然后通过设置间距和动力装置的配合能够在保证监测质量的情况下,提高监测范围,减少生产成本。
为了节省生产成本,同时方便安装,所以声光报警单元3、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均与蓄电池113电连接,通过蓄电池113能够为声光报警单元3、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工作提供电能。
为了保证对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控制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所以提供通信光缆5将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还与监视主机电连接。
为了进一步的保证监测的质量,所以通过雷达1自身的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对目标的运动轨迹7进行计算,提前预警保证监测质量。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由于电力电缆9的预埋深度大于两米,所以除非动用大型挖掘机6,否则普通挖掘机6和人力是无法在30分钟内对电力电缆9造成影响的,而大型挖掘机6的运动速度缓慢,所以在实际使用中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每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向地面8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8方向向原工位的反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的反方向向地面8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8方向向原工位旋转90°直至回到原工位,这样能够使监测范围最大化,而且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每次转动都能够监测到立杆11的底部还能够对立杆11附近的电缆9进行监测,达到消除监测盲区的效果。
而且在朝向地面8方向进行监测时雷达1距离电缆9最近,所以3至5分钟足以接收到电磁波的回波,由于在对原工位以及原工位的反方向进行监测时,电缆9位于雷达1的斜下方距离雷达1较远,经试验在5分钟内足以接收到监测最远监测范围的电缆9图像,所以每间隔5至10分钟再进行转动足以满足工作需要。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图像对比程序是基于NCC算法实现的,具体步骤是使用雷达1预先监测地面8的图像,以及监测挖掘机6的图像并分别将图像上传至监控主机4,并将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然后作为NCC算法的模板图像,然后将使用中雷达1监测到的图像转化为灰度图像,并作为目标图像与模板图像中的挖掘机6图像对比,发现目标图像中存在与模板图像中挖掘机6的图像匹配的图像后,则进一步的检索图像内是否同时满足地面8与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以及分析计算图片中地面8与挖掘机6的距离;
其中,所述NCC算法的数学函数为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091
其中,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092
Figure BDA0002145014300000101
其中,m×n表示窗口大小,μt为模板图像,μf为目标图像,t(i,j)为模板图像像素点,f(x+i,y+j)为目标图像像素点,其中,所有的像素点(x,y),t(i,j)和f(x+i,y+j)∈m×n。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经过NCC算法得到符合模板图像的目标图像后得到的图像中的地面8和挖掘机6会在图像中被标出,这时再依照NCC算法检测地面8和挖掘机6是否存在重合图像,以重合图像作为判断两者相对距离的依据,若存在重合图像,则发出警报,若不存在,则继续监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在确定了存在同时满足地面8和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的目标图像后,则雷达1对挖掘机6进行锁定追踪,检测挖掘机6至地面8的距离变化率,以距离变化率作为挖掘机6运动轨迹7的依据,若挖掘机6至地面8的距离数值在发生反复的增加和减小,则判定为对电缆9具有破坏的可能,则启动联动视频摄像头2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的防外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该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包括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声光报警单元(3)、监控主机(4)和若干通信光缆(5),其中,雷达(1)、声光报警单元(3)、联动视频摄像头(2)和监控主机(4)通过通信光缆(5)电连接;
其中,所述雷达(1)、联动视频摄像头(2)以及声光报警单元(3)安装在同一立杆(11)上,所述监控主机(4)内存储有图像对比程序、相对位置计算程序、自动控制程序以及人工控制程序;
所述联动视频摄像头(2)安装在雷达(1)的上方,所述声光报警单元(3)安装在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上方;
所述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通过动力装置与立杆(11)转动连接,其中,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监测方向一致;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呈伞状安装在立柱顶端的太阳能板(111),与太阳能板(111)电连接的蓄电池(113),与蓄电池(113)电连接的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以及分别与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转动连接的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其中,所述第一电机(101)、第二电机(201)、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固定安装在立杆(11)上,所述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分别与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的输入端转动连接,所述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分别与第一减速机(102)和第二减速机(202)的输出端转动连接;
所述立杆(11)上还设有若干限位板(112),所述限位板(112)分别固定安装在与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上方;
所述立杆(11)的间距比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的监测半径(10)大,比监测半径(10)的两倍要小;
所述声光报警单元(3)、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均与蓄电池(113)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01)和第二电机(201)还与监视主机电连接,其中,所述雷达(1)具有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
基于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的防外破方法包括:第一步,雷达(1)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电磁波的回波;
第二步,雷达(1)将电磁波的回波发送至监控主机(4)内,并在监控主机(4)内执行图像对比程序,检索图像内是否达到地面(8)与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的条件,若未达到条件,则继续接收回波和执行图像对比程序,若达到条件,则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当监控主机(4)检索到地面(8)与挖掘机(6)在同一图像内,则进一步的通过相对位置计算程序检测图像中挖掘工具插入土层的深度是否达到预定值;
以及通过雷达(1)对挖掘机(6)进行锁定追踪,通过雷达(1)检测距离变化率的功能检测挖掘机(6)至地面(8)的距离变化率,以距离变化率作为挖掘机(6)运动轨迹(7)的依据,判断挖掘机(6)相对于地面是否在做反复直线运动,即挖掘机(6)至地面(8)的距离数值是否在发生反复的增加和减小,判断挖掘机(6)是否对电缆(9)具有破坏的可能;
若挖掘工具插入土层的深度达到预定值或判断挖掘机(6)相对于地面在做反复直线运动,则启动摄像头向监视主机发送摄像画面,由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判断是否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
第四步,所述工作人员经判断后进行进一步的制止行动后首先启动声光报警单元(3),在声光报警单元(3)启动后无法阻止进一步的破坏后则启动人工干预,通知附近的一线工作人员前往阻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的防外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1)和联动视频摄像头(2)每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向地面(8)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8)方向向原工位的反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5至10分钟就从原工位的反方向向地面(8)方向旋转90°,然后再间隔3至5分钟就从地面(8)方向向原工位旋转90°直至回到原工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的防外破方法,其特征在于,经过NCC算法得到符合模板图像的目标图像后,得到的图像中的地面(8)和挖掘机(6)会在图像中被标出,这时再依照NCC算法检测地面(8)和挖掘机(6)是否存在重合图像,以重合图像作为判断两者相对距离的依据,若存在重合图像,则发出警报,若不存在,则继续监测。
CN201910682011.5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Active CN1103893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91067.5A CN111650578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CN201910682011.5A CN11038934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2011.5A CN11038934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1067.5A Division CN111650578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340A CN110389340A (zh) 2019-10-29
CN110389340B true CN110389340B (zh) 2020-07-03

Family

ID=6828770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2011.5A Active CN110389340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CN202010491067.5A Withdrawn CN111650578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91067.5A Withdrawn CN111650578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03893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0353A (zh) * 2020-09-17 2021-01-05 北京中兵智航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目标对象的确认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712682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输配电线路的主动预警巡检监测方法
CN112837484A (zh) * 2020-12-30 2021-05-25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 一种输配电线路预警式防外力破坏管控方法
CN112837486A (zh) * 2021-01-20 2021-05-25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缆防破坏监控方法及电缆防破坏监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5888B2 (en) * 2001-05-18 2004-05-18 Witten Technologies Inc. Virtual camera on the bucket of an excavator displaying 3D images of buried pipes
CN205385269U (zh) * 2016-02-19 2016-07-13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监测地埋电缆的电缆桩
CN108710128A (zh) * 2018-05-25 2018-10-26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基于雷达的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8573588A (zh) * 2018-06-06 2018-09-25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高压电力电缆防外破监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9340A (zh) 2019-10-29
CN111650578A (zh) 2020-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9340B (zh) 一种电力电缆雷达防外破系统及其防外破方法
CN204507186U (zh) 河湖水质信息远程监测浮标
CN112530115B (zh) 一种电力作业人员防触电现场智能监理成套装置
CN111983168A (zh) 一种水质监测浮标
CN109461287A (zh)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装置
CN112904328A (zh) 一种海上风电场的雷达光电跟踪预警系统及预警方法
CN114594490A (zh) 一种电力线路激光防外破方法和装置
CN113781747B (zh) 一种泥石流滑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评估方法
CN115171054A (zh) 渔政巡逻方法及系统
CN110766891B (zh) 输电线路面式防外力破坏在线监测装置
CN113287597B (zh) 一种基于视频研判的输电线路主动驱鸟装置
CN102636207B (zh) 一种适用于高原多年冻土地区的长期监测辅助系统
CN209607111U (zh) 一种森林防火隔热监测装置
CN218214363U (zh) 一种智慧多用途的智慧桩终端设备
CN214173340U (zh) 一种新型的杆塔倾斜监测系统
CN115798163A (zh) 一种高湍流山地风场发电机组塔筒安全检测方法
CN213902458U (zh) 油气管道防护智能桩
CN204790523U (zh) 一种水面扫描式溢油监测报警装置
CN205177099U (zh) 基于振动仪与成像设备实时监测预报泥石流的装置
CN216772564U (zh) 一种高边坡安全监控预警设备
CN206928337U (zh) 一种下水道实时监控智能防丢窨井盖辅助装置
CN219416295U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盐矿区卤井无人值守计量系统
CN216813604U (zh) 一种市政工程电子智能化监测装置
CN211773901U (zh) 一种可动态传感数据采集的井盖系统
CN108981846A (zh) 一种监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019

Address after: 211135 Room 201, 14th floor, building 8, No.100 Tianjiao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Ronggang (Nanj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00 Zhihui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RONGGA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1135 Building 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266 Chuangyan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Taichuan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1135 Room 201, 14th floor, building 8, No.100 Tianjiao Road, Qil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ark, Jiangning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Ronggang (Nanjing) Electric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