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6319A -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6319A
CN110386319A CN201910680601.4A CN201910680601A CN110386319A CN 110386319 A CN110386319 A CN 110386319A CN 201910680601 A CN201910680601 A CN 201910680601A CN 110386319 A CN110386319 A CN 110386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ide plate
top plate
folding
li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06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6319B (zh
Inventor
阎文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Wuzhou Design Packag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D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D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D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060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6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6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6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6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6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 B65D5/36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of polygonal cross-section, e.g. boxes, cartons or trays, formed by folding or erecting one or more blanks made of paper specially constructed to allow collapsing and re-erecting without disengagement of side or bottom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rt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铰链、第一顶板、遮缝压板和定位板,所述第一铰链用于连接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所述遮缝压板能够折叠覆盖在第一铰链上,遮缝压板与定位板能够对第一铰链起到固定作用。所述可折叠式盒子包括上述连接结构。本发明通过第一铰链和遮缝压板将第一顶板勾住,第三铰链将第二顶板勾住,达到使得折叠式盒子具有固定结构的目的,即在展开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紧紧的贴合在第二侧板的顶部,避免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第二侧板间出现缝隙,大大增加了该盒子的紧凑性,使得盒子具有简洁美观的线条。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盒子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折叠盒的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加,并且对折叠盒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折叠盒通常由纸质做成,如礼品盒、包装盒,其携带时需要装到手提袋中进行携带,携带礼品盒时十分的不便。
然而市面上的可以折叠盒子一般都是用瓦楞制作而成,在提拉折叠盒子时,折叠盒子的盒盖与盒壁间因重力拉成三角形的缝隙,十分的不简洁美观,而且在长时间的提拉情况下容易损坏,大大缩短了盒子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手提式盒子的盒盖与盒壁间因重力拉成三角形缝隙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一铰链、第一顶板、遮缝压板和定位板,所述第一侧板、第一顶板、遮缝压板和定位板沿着第一侧板的长度方向依次折叠连接,定义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的连接处的棱边为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二侧板的一边与第一连接边的邻边折叠连接;
所述第一铰链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贴合固连,所述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固连;
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成立体结构状态时,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所述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第一顶板组成一个封闭的三面角;
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时,将所述遮缝压板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上,定义第一连接边所在的折痕为第三折痕,所述遮缝压板与定位板形成第四折痕,所述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贴合,所述第一铰链的第一活动区域夹在第一顶板和遮缝压板之间。
为了进一步使得遮缝压板与定位板能够对第一铰链起到固定作用,优选的,所述第一侧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在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并将所述遮缝压板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上时,所述定位板与第一侧板贴合,且定位板卡合在限位板和第一顶板之间,通过设计定位板的宽度与限位板、第一顶板之间的间距实现卡合,为了保证卡合的效果,定位板的厚度不能太薄,太过于柔软会使得失效,一般设计限位板的厚度高于定位板的厚度,所述限位板能够将定位板的位置限制住,当需要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处于所述立体结构时,向内翻转遮缝压板和定位板,使得所述遮缝压板能够覆盖在第一铰链上,并令定位板卡合在限位板和第一顶板之间,限位板即可将遮缝压板和定位板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持续处于所述立体结构,避免了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出现缝隙。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包括上述的连接结构。
更为具体的,定义所述盒子:所述盒子第一状态为折叠平铺状态,所述盒子第二状态为展开立体成型状态并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盒子包括:依次折叠的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
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两个第二侧板分别与第一侧板上第一连接边的两个邻边一一对应折叠连接,定义第二侧板上与第一侧板相连的边为第二连接边,所述每个第二侧板包括底板、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连接边两侧的相邻边上;
所述第二铰链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五折痕和第六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称为第二活动区域,第二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贴合固连,所述第六折痕外侧区域与底板贴合固连;
所述第二侧板和底板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底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所述第二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和底板最大角度展开时,底板和第一侧板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贴合;
所述第一铰链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贴合固连,所述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固连;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折叠成平面结构时,将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最大角度展开时,将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一侧板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贴合;
所述第二顶板的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铰链,所述第二顶板通过两侧的第三铰链与第三侧板折叠连接,所述第二顶板通过两个两侧的第三铰链与第三侧板折叠连接,第三铰链能够使得第二顶板和第三侧板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形成一种活动连接,并且在展开状态,在第二顶板受到向上提拉的力时,第三铰链能够对第二顶板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避免第二顶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出现缝隙;
还包括遮缝压板、定位板和限位板,所述遮缝压板折叠连接在第一顶板与第一提拉板的连接处,定义所述遮缝压板向内翻折并覆盖在第一铰链表面的状态为锁定状态,所述遮缝压板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定位板与第一侧板平行并贴合在第一侧板的内表面,所述限位板将定位板的位置锁定,同理,在此处,所述限位板能够将定位板的位置限制住,当盒子处于第二状态时,需要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处于所述立体结构时,向内翻转遮缝压板和定位板,使得所述遮缝压板能够覆盖在第一铰链上,并令定位板卡合在限位板和第一顶板之间,限位板即可将遮缝压板和定位板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侧板与第一顶板持续处于所述立体结构,避免了第一顶板和第二侧板之间出现缝隙。
为了保护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的内壁,优选的,所述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之间设置有贴片,所述贴片一部分粘贴在第二侧板的内壁,所述贴片的另一部分粘贴在第一侧板上,所述贴片形成压痕,所述压痕与第二侧板和第一侧板连接处贴合,进而在放置物品时,通过贴片将物品与第二侧板隔开,进而保护了第二侧板,延长了第二侧板的使用寿命。
为了延长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的内壁均粘贴有内衬纸,内衬纸使得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的内壁更加美观,同时内衬纸能够对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且内衬纸具有很好的可折叠性,有利于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长时间的反复折叠,延长了该盒子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第一提拉板和第二提拉板贴合的更加紧密,优选的,所述第一提拉板和第二提拉板的内侧设置有互相吸引的磁铁,所述内衬纸覆盖在磁铁的表面,磁铁能够在第二状态时将第一提拉板和第二提拉板吸附在一起,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加好,增加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第二侧板间缝隙的存在。
为了能够便于使用者使用该盒子,优选的,所述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与第二提拉板、第二顶板、第三侧板分别关于底板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关于底板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板和第二提拉板上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能够便于使用者提起,使用者可以将手部伸至通孔的内部即可提拉起盒子,同时在放置盒子时,也可以通过通孔将盒子挂起,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为了减小第二顶板与第二侧板的缝隙,优选的,所述第三铰链包括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所述第二折片的一侧与第二顶板贴合,第一折片的一侧与第三侧板贴合,所述第三铰链向内折叠时第一折片和第二折片之间形成第七折痕;
所述第二顶板的内壁的两侧均粘贴有第三铰链,所述第二顶板通过两个两侧的第三铰链与第三侧板折叠连接;
所述第二顶板与第三侧板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第二折片和第一折片通过第七折痕折叠,所述第二折片贴合在第一折片上;
第二顶板与第三侧板展开成立体结构时:第二折片和第二顶板相对第七折痕度展开。
为了使得盒子具有更好的折叠性和展开性,优选的,所述盒子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提拉板、第一顶板、第一侧板、底板、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遮缝压板和定位板向外翻折至第一提拉板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侧板向内折叠于第一侧板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均向内折叠。
为了使得盒子具有更好的折叠性和展开性,优选的,所述盒子在第二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二侧板均对称折叠立于底板的顶部;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对称折叠立于底板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内壁分别与第二侧板的两个侧边紧密接触;
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覆盖在第二侧板的顶部,所述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相邻边接触;
所述第一提拉板和第二提拉板分别立于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顶部并通过磁铁吸附连接;
所述遮缝压板处于锁定状态;
所述第三铰链展开成一平面。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的使用方法,将折叠的盒子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展开:第一步:展开折叠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使得第一铰链完全贴合第一顶板,第二铰链完全贴合底板,即将两个第二侧板向外翻折垂直竖起,此时两个第二侧板通过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分别将底板和第一顶板拉起;
第二步:再向内翻折遮缝压板和定位板,使得遮缝压板覆盖在第一铰链的表面,并令限位板将定位板夹紧;
第三步:最后向内翻折第三侧板、第二顶板和第二提拉板,使得第二提拉板和第一提拉板上的磁铁相互吸引。
有益效果,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如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铰链和遮缝压板将第一顶板勾住,第三铰链将第二顶板勾住,达到使得折叠式盒子具有固定结构的目的,即在展开的状态下使得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紧紧的贴合在第二侧板的顶部,避免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与第二侧板间出现缝隙,大大增加了该盒子的紧凑性,使得盒子具有简洁美观的线条。
2、本发明能够使得该盒子折叠成平铺的状态,减小放置所需的空间,便于存放和运输,使用和收纳都十分便捷。
3、本发明能够达成手提的效果,组装后稳定,而且组装后能再次的平铺,反复的折叠展开使用,达到多次重复利用的目的。
4、本发明在展开立体成型状态并形成容纳空间时,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形成三面角,继而使得盒子连接处的孔洞非常小,增加了空间的密封性和结构的稳定性。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发明固定结构展开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固定结构锁定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将遮缝压板向外翻折后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将遮缝压板向内翻折后状态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部分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视角的部分展开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状态的正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状态背面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底板;2、第一侧板;3、第二侧板;31、底边;4、贴片;5、第一铰链;51、第一折痕;6、第二铰链;61、第二折痕;7、第一顶板;8、遮缝压板;9、定位板;91、短边;10、第一提拉板;11、限位板;12、第三侧板;13、第二顶板;14、第三铰链;141、第一折片;142、第二折片;15、第二提拉板;16、内衬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一铰链5、第一顶板7、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第一侧板2、第一顶板7、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沿着第一侧板2的长度方向依次折叠连接,定义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的连接处的棱边为第一连接边,第二侧板3的一边与第一连接边的邻边折叠连接。
第一铰链5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固连。
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且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
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成立体结构状态时,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小角度展开,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第一顶板7组成一个封闭的三面角。
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时,将遮缝压板8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7上,定义第一连接边所在的折痕为第三折痕,遮缝压板8与定位板9形成第四折痕,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贴合,第一铰链5的第一活动区域夹在第一顶板7和遮缝压板8之间。
为了进一步使得遮缝压板与定位板能够对第一铰链起到固定作用,第一侧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在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并将遮缝压板8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7上时,定位板9与第一侧板2贴合,且定位板9卡合在限位板11和第一顶板7之间,通过设计定位板9的宽度与限位板11、第一顶板7之间的间距实现卡合;
为了保证卡合的效果,定位板9的厚度不能太薄,太过于柔软会使得失效,一般设计限位板11的厚度高于定位板9的厚度,限位板11能够将定位板9的位置限制住,当需要使得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处于立体结构时,向内翻转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使得遮缝压板8能够覆盖在第一铰链5上,并令定位板11卡合在限位板9和第一顶板7之间,限位板11即可将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持续处于立体结构,避免了第一顶板7和第二侧板3之间出现缝隙。
基于上述连接结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包括的连接结构。
如图3-图9所示,具体的,定义盒子:盒子第一状态为折叠平铺状态,盒子第二状态为展开立体成型状态并形成容纳空间。
如图8-图9所示,盒子包括:依次折叠的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
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3,两个第二侧板3分别与第一侧板2上第一连接边的两个邻边一一对应折叠连接;
定义第二侧板3上与第一侧板2相连的边为第二连接边,每个第二侧板3包括底板31、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连接边两侧的相邻边上,第二铰链6能够使得第二侧板3和底板1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形成一种活动连接,两个第二侧板3在第二状态时能够配合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2形成一个容纳空腔,便于使用者放置物品。
如图6所示,第二铰链6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五折痕和第六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称为第二活动区域,第二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
其中,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第六折痕外侧区域与底板1贴合固连,第二铰链6能够使得第二侧板3和底板1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形成一种活动连接。
如图8所示,第二侧板3和底板1折叠成平面结构时,底板1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第二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上,且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1贴合。
第二侧板3和底板1折叠成平面结构时,底板1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第二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上,且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1贴合;
第二侧板3和底板1最大角度展开时,底板1和第一侧板2最小角度展开,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1贴合。
底板31的对边连接有第一铰链5。
第一铰链5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
其中,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固连,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将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
如图6所示,第二顶板13的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铰链14,第二顶板13通过两侧的第三铰链14与第三侧板12折叠连接。
第二顶板13通过两个两侧的第三铰链14与第三侧板12折叠连接,第三铰链14能够使得第二顶板13和第三侧板12相互折叠或者展开形成一种活动连接,并且在展开状态,在第二顶板13受到向上提拉的力时,第三铰链14能够对第二顶板13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避免第二顶板13和第二侧板12之间出现缝隙。
如图4-5所示,还包括遮缝压板8、定位板9和限位板11,遮缝压板8折叠连接在第一顶板7与第一提拉板10的连接处,定义遮缝压板8向内翻折并覆盖在第一铰链5表面的状态为锁定状态,遮缝压板8在锁定状态时,定位板9与第一侧板2平行并贴合在第一侧板2的内表面,限位板11将定位板9的位置锁定;
需要使得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处于立体结构时,向内翻转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使得遮缝压板8能够覆盖在第一铰链5上,并令定位板9卡合在限位板11和第一顶板7之间,限位板11即可将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的位置固定,进而使得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持续处于立体结构,避免了第一顶板7和第二侧板3之间出现缝隙。
如图4-5所示,为了保护第二侧板3与第一侧板2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侧板3与第一侧板2之间设置有贴片4,贴片4一部分粘贴在第二侧板3的内壁,贴片4的另一部分粘贴在第一侧板2上,贴片4形成压痕,压痕与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连接处贴合,进而在放置物品时,通过贴片4将物品与第二侧板3隔开,进而保护了第二侧板3,延长了第二侧板3的使用寿命。
如图8所示,为了延长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的内壁均粘贴有内衬纸16。
内衬纸16使得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的内壁更加美观,同时内衬纸能够对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起到连接的作用,而且内衬纸16具有很好的可折叠性,有利于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长时间的反复折叠,延长了该盒子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贴合的更加紧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的内侧设置有互相吸引的磁铁,内衬纸16覆盖在磁铁的表面,磁铁能够在第二状态时将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吸附在一起,使得固定的效果更加好,增加稳定性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与第二侧板3间缝隙的存在。
如图1、8和9所示,为了能够便于使用者使用该盒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与第二提拉板15、第二顶板13、第三侧板12分别关于底板1呈对称设置,两个第二侧板3关于底板1呈对称设置,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上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能够便于使用者提起,使用者可以将手部伸至通孔的内部即可提拉起盒子,同时在放置盒子时,也可以通过通孔将盒子挂起,给使用者带来了便利。
如图6所示,为了减小第二顶板13与第二侧板的缝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铰链14包括第一折片141和第二折片142,第二折片142的一侧与第二顶板13贴合,第一折片141的一侧与第三侧板12贴合,第三铰链14向内折叠时第一折片141和第二折片142之间形成第七折痕。
第二顶板13与第三侧板1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第二折片142和第一折片141通过第七折痕折叠,第二折片142贴合在第一折片141上。
第二顶板13与第三侧板12展开成立体结构时:第二折片142和第二顶板13相对第七折痕180度展开,通过第三铰链14的设置,能够在第二状态时对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起到一个牵扯的作用,避免第二提拉板15脱离第二侧板3的顶部,进而进一步减小了盒子的第二顶板13与第二侧板3间缝隙的存在。
如图8-9所示,为了使得盒子具有更好的折叠性和展开性,在本实施例中,盒子在第一状态时,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处于同一水平面。
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向外翻折至第一提拉板10的内壁上。
第二侧板3向内折叠于第一侧板2的内壁上。
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均向内折叠。
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盒子具有更好的折叠性和展开性,在本实施例中,盒子在第二状态时,两个第二侧板3均对称折叠立于底板1的顶部。
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2对称折叠立于底板1的顶部,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2的内壁分别与第二侧板3的两个侧边紧密接触。
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覆盖在第二侧板3的顶部,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的相邻边接触。
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分别立于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的顶部并通过磁铁吸附连接。
遮缝压板8处于锁定状态。
第三铰链14展开成一平面。
具体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的使用方法,将折叠的盒子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展开:第一步:展开折叠的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使得第一铰链5完全贴合第一顶板7,第二铰链6完全贴合底板1,即将两个第二侧板3向外翻折垂直竖起,此时两个第二侧板3通过第二铰链6和第一铰链5分别将底板1和第一顶板7拉起;
第二步:再向内翻折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使得遮缝压板8覆盖在第一铰链5的表面,并令限位板11将定位板9夹紧;
第三步:最后向内翻折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使得第二提拉板15和第一提拉板10上的磁铁相互吸引。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一铰链(5)、第一顶板(7)、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所述第一侧板(2)、第一顶板(7)、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沿着第一侧板(2)的长度方向依次折叠连接,定义所述第一侧板(2)与第一顶板(7)的连接处的棱边为第一连接边,所述第二侧板(3)的一边与第一连接边的邻边折叠连接;
所述第一铰链(5)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所述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固连;
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成立体结构状态时,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所述第二侧板(3)、第一侧板(2)、第一顶板(7)组成一个封闭的三面角;
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时,将所述遮缝压板(8)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7)上,定义第一连接边所在的折痕为第三折痕,所述遮缝压板(8)与定位板(9)形成第四折痕,所述第三折痕与第四折痕贴合,所述第一铰链(5)的第一活动区域夹在第一顶板(7)和遮缝压板(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1),在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并将所述遮缝压板(8)折叠覆盖在第一顶板(7)上时,所述定位板(9)与第一侧板(2)贴合,且定位板(9)卡合在限位板(11)和第一顶板(7)之间。
3.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盒子:所述盒子第一状态为折叠平铺状态,所述盒子第二状态为展开立体成型状态并形成容纳空间;
所述盒子包括:依次折叠的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
还包括两个第二侧板(3),两个第二侧板(3)分别与第一侧板(2)上第一连接边的两个邻边一一对应折叠连接,定义第二侧板(3)上与第一侧板(2)相连的边为第二连接边,所述每个第二侧板(3)包括底板(31)、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所述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分别对应设置于第二连接边两侧的相邻边上;
所述第二铰链(6)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五折痕和第六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称为第二活动区域,第二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所述第六折痕外侧区域与底板(1)贴合固连;
所述第二侧板(3)和底板(1)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底板(1)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所述第二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五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1)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3)和底板(1)最大角度展开时,底板(1)和第一侧板(2)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二活动区域与底板(1)贴合;
所述第一铰链(5)为一种双折痕的折叠结构,定义上述双折痕中的两个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两个折痕的中间区域为第一活动区域,第一活动区域以外的部分定义为外侧区域,其中,所述第一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二侧板(3)贴合固连,所述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固连;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将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覆盖在第二折痕外侧区域上,且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
所述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最大角度展开时,将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一侧板(2)最小角度展开,所述第一活动区域与第一顶板(7)贴合;
所述第二顶板(13)的内壁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三铰链(14),所述第二顶板(13)通过两侧的第三铰链(14)与第三侧板(12)折叠连接;
还包括遮缝压板(8)、定位板(9)和限位板(11),所述遮缝压板(8)折叠连接在第一顶板(7)与第一提拉板(10)的连接处,定义所述遮缝压板(8)向内翻折并覆盖在第一铰链(5)表面的状态为锁定状态,所述遮缝压板(8)在锁定状态时,所述定位板(9)与第一侧板(2)平行并贴合在第一侧板(2)的内表面,所述限位板(11)将定位板(9)的位置锁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3)与第一侧板(2)之间设置有贴片(4),所述贴片(4)一部分粘贴在第二侧板(3)的内壁,所述贴片(4)的另一部分粘贴在第一侧板(2)上,所述贴片(4)形成压痕,所述压痕与第二侧板(3)和第一侧板(2)连接处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的内壁均粘贴有内衬纸(1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的内侧设置有互相吸引的磁铁,所述内衬纸(16)覆盖在磁铁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与第二提拉板(15)、第二顶板(13)、第三侧板(12)分别关于底板(1)呈对称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板(3)关于底板(1)呈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上均开设有相互对称的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铰链(14)包括第一折片(141)和第二折片(142),所述第二折片(142)的一侧与第二顶板(13)贴合,第一折片(141)的一侧与第三侧板(12)贴合,所述第三铰链(14)向内折叠时第一折片(141)和第二折片(142)之间形成第七折痕;
所述第二顶板(13)与第三侧板(12)折叠成平面结构时:所述第二折片(142)和第一折片(141)通过第七折痕折叠,所述第二折片(142)贴合在第一折片(141)上;
所述第二顶板(13)与第三侧板(12)展开成立体结构时:第二折片(142)和第二顶板(13)相对第七折痕180度展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在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提拉板(10)、第一顶板(7)、第一侧板(2)、底板(1)、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向外翻折至第一提拉板(10)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侧板(3)向内折叠于第一侧板(2)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均向内折叠。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盒子在第二状态时,两个所述第二侧板(3)均对称折叠立于底板(1)的顶部;
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2)对称折叠立于底板(1)的顶部,所述第一侧板(2)和第三侧板(12)的内壁分别与第二侧板(3)的两个侧边紧密接触;
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覆盖在第二侧板(3)的顶部,所述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的相邻边接触;
所述第一提拉板(10)和第二提拉板(15)分别立于第一顶板(7)和第二顶板(13)的顶部并通过磁铁吸附连接;
所述遮缝压板(8)处于锁定状态;
所述第三铰链(14)展开成一平面。
12.根据权利要求7-11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可折叠式盒子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折叠的盒子按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展开成立体成型状态:第一步:展开折叠的第一铰链(5)和第二铰链(6),使得第一铰链(5)完全贴合第一顶板(7),第二铰链(6)完全贴合底板(1),即将两个第二侧板(3)向外翻折垂直竖起,此时两个第二侧板(3)通过第二铰链(6)和第一铰链(5)分别将底板(1)和第一顶板(7)拉起;
第二步:再向内翻折遮缝压板(8)和定位板(9),使得遮缝压板(8)覆盖在第一铰链(5)的表面,并令限位板(11)将定位板(9)夹紧;
第三步:最后向内翻折第三侧板(12)、第二顶板(13)和第二提拉板(15),使得第二提拉板(15)和第一提拉板(10)上的磁铁相互吸引。
CN201910680601.4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0386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601.4A CN11038631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0601.4A CN11038631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6319A true CN110386319A (zh) 2019-10-29
CN110386319B CN110386319B (zh) 2020-07-28

Family

ID=68287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0601.4A Active CN110386319B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631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831A (zh) * 2021-05-18 2021-09-10 苏州西山中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式动物模型采血操作台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3380A (en) * 1972-12-21 1975-07-08 Sprinter Pack Ab Machine for erecting a carton blank to a carton
JP2005119715A (ja) * 2003-10-17 2005-05-12 Reipakku Kk 手提げ型紙製組み立て箱
CN201049756Y (zh) * 2007-05-18 2008-04-23 黄小伟 一种可折叠的方形盒
CN201102665Y (zh) * 2007-09-11 2008-08-20 陶健 可折叠包装盒
CN201882304U (zh) * 2010-11-10 2011-06-29 邱伟强 手提便开式包装盒
KR101292248B1 (ko) * 2013-05-16 2013-08-07 (주)다온 조립식 상자
CN203581516U (zh) * 2013-11-19 2014-05-07 成都卡美多鞋业投资有限公司 折叠式鞋用盒子
CN104443629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杨祺铖 一种折叠盒子
CN206900840U (zh) * 2017-05-17 2018-01-19 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穿入式拎手盒
CN207258191U (zh) * 2017-08-24 2018-04-20 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折叠纸板盒
CN208585513U (zh) * 2018-06-20 2019-03-08 深圳市永顺通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贴合的包装盒
CN208897539U (zh) * 2018-09-30 2019-05-24 温州丰宝客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
CN208947803U (zh) * 2018-09-30 2019-06-07 温州丰宝客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收纳的盒子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93380A (en) * 1972-12-21 1975-07-08 Sprinter Pack Ab Machine for erecting a carton blank to a carton
JP2005119715A (ja) * 2003-10-17 2005-05-12 Reipakku Kk 手提げ型紙製組み立て箱
CN201049756Y (zh) * 2007-05-18 2008-04-23 黄小伟 一种可折叠的方形盒
CN201102665Y (zh) * 2007-09-11 2008-08-20 陶健 可折叠包装盒
CN201882304U (zh) * 2010-11-10 2011-06-29 邱伟强 手提便开式包装盒
KR101292248B1 (ko) * 2013-05-16 2013-08-07 (주)다온 조립식 상자
CN104443629A (zh) * 2013-09-16 2015-03-25 杨祺铖 一种折叠盒子
CN203581516U (zh) * 2013-11-19 2014-05-07 成都卡美多鞋业投资有限公司 折叠式鞋用盒子
CN206900840U (zh) * 2017-05-17 2018-01-19 上海紫丹食品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穿入式拎手盒
CN207258191U (zh) * 2017-08-24 2018-04-20 马克华菲(上海)商业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折叠纸板盒
CN208585513U (zh) * 2018-06-20 2019-03-08 深圳市永顺通印刷包装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贴合的包装盒
CN208897539U (zh) * 2018-09-30 2019-05-24 温州丰宝客科技有限公司 折叠包装盒
CN208947803U (zh) * 2018-09-30 2019-06-07 温州丰宝客科技有限公司 可折叠收纳的盒子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67831A (zh) * 2021-05-18 2021-09-10 苏州西山中科药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无菌式动物模型采血操作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6319B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6319A (zh) 一种可折叠式盒子连接结构和可折叠式盒子及其使用方法
CN201801017U (zh) 一种可折叠的变形展示盒
CN211309242U (zh) 一种电子产品包装盒
CN208560037U (zh) 一种薄型免胶带易开启包装盒
CN207506081U (zh) 折叠式拉杆收纳箱两侧箱板的固定连接机构
CN213893246U (zh) 一种方便开启、关闭的包装盒
CN211618681U (zh) 一种包装装置、托卡以及托盒
CN219728892U (zh) 一种书本式包装盒
CN205499577U (zh) 一种便于运输的精装盒
CN215795038U (zh) 一种联动翻盖包装盒
CN220786453U (zh) 一种精品包装盒
CN207658236U (zh) 一种异形包装盒
CN212501470U (zh) 一种隐藏开关式的五棱柱礼品包装纸盒
CN216140572U (zh) 一种带文件架功能的礼品盒
CN215664440U (zh) 一种可支立展示的礼品盒
CN206068351U (zh) 一种透明的毛巾包装盒
CN203902985U (zh) 盒子
US11299315B2 (en) Foldable box connection structure, foldable box and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CN217049748U (zh) 一种包装盒
CN217049552U (zh) 一种结实耐用型化妆品包装盒
CN105600067A (zh) 可折叠整理盒及其折叠方法
CN201068229Y (zh) 一种可折叠的包装盒
KR20130139052A (ko) 종이 가구
CN219154971U (zh) 一种旋转打开具有限位功能的化妆品包装盒
CN108945837B (zh) 一种环保型简易鞋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01

Address after: No. 888 Yiluo Avenue, Shuangxin Industrial Park, Tong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Anqing City, Anhui Province, 231400

Patentee after: Anhui Wuzhou Design Packag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131 no.1555, Ruyuan Road, Yuanhe Science Park, Xiangche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NATIONAL DESIGN PACK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