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5328A -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5328A
CN110385328A CN201810352295.7A CN201810352295A CN110385328A CN 110385328 A CN110385328 A CN 110385328A CN 201810352295 A CN201810352295 A CN 201810352295A CN 110385328 A CN110385328 A CN 110385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toxin expelling
supply
ventilation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522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金宁
武珊珊
孔飞
张昌运
张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Sinopec Qingdao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3522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5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5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5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5/00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 B08B15/02Preventing escape of dirt or fumes from the area where they are produced; Collecting or removing dirt or fumes from that area using chambers or hoods covering the area
    • B08B15/023Fume cabinets or cupboards, e.g. for laboratori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包括:用于提供新鲜空气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柜,所述送风柜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用于吸收并净化有毒物质的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柜,所述排风柜设有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其中,所述送风柜与所述排风柜放置于实验室操作台的两端的上方,彼此相对以形成吹吸气流。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通风排毒方法,该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进行通风排毒。

Description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毒物质治理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实验室的通风排毒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生产场合或者在实验室的实验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些有毒物质。例如,实验室进行各种分析化验操作时,在实验过程中会经常使用苯、甲苯、二甲苯、酸碱、有机溶剂等多种化学试剂,这些化学试剂反应后的产物大多为有毒物质。因此,在实验或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通风排毒以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这就需要使用通风排毒设备。
目前,现有的化验室局部通风排毒设备主要有通风柜和局部排风罩两类。然而,由于受部分分析仪器的尺寸和作业活动对分析环境的要求限制,部分实验无法在通风柜内进行,而只能在操作台上进行。然而,由于实验室操作台较长,操作台上的设备尺寸不一。因此,局部排风罩通常无法完全有效的捕集实验设备或者操作逸散的有毒物质,通风排毒效果较差,从而导致实验室有毒物质超标,危害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此外,使用局部排风罩能耗过高,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针对至少如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该设备在送风装置和排风装置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吹吸式通风排毒的方式有效地对有毒物质形成捕集,对有毒物质的捕集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吹吸式通风排毒方式的能耗低。该通风排毒设备适用于老旧实验室的改造,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清理与维护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为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包括:用于提供新鲜空气的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柜,所述送风柜设有出风口,在所述出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用于吸收并净化有毒物质的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柜,所述排风柜设有进风口,在所述进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其中,所述送风柜与所述排风柜放置于实验室操作台的两端的上方,彼此相对以形成吹吸气流。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均构造为条缝状,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能够旋转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被调节以使所述进风口的条缝与所述出风口的条缝形成一定的角度。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柜与所述排风柜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均包括处于上部的锥形罩体和处于下部的方形罩体,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方形罩体上。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方形罩体内均设有调压板。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排风装置还分别包括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分别与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锥形罩体相连接。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上均设有风机,且在所述排风管道上还设有净化系统。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柜上设有红外感应器,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实验人员时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风机的自动控制。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方形罩体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钮和指示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风排毒方法,包括步骤:
使用如上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进行通风排毒,
启动所述送风柜和排风柜上的启动按钮,所述红外感应器自动感应信号后启动所述通风排毒设备进行通风排毒,
其中,所述送风管道上的风机与所述排风管道上的风机的频率不同。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风排毒设备的结构。
图2显示了图1所示通风排毒设备中的送风柜的结构。
图3显示了送风柜上的控制面板的结构。
图4显示了图1所示通风排毒设备中的排风柜的结构。
图5显示了排风柜上的控制面板的结构。
在本申请中,所有附图均为示意性的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并且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介绍。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通风排毒设备100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风排毒设备100通常用于实验室中,放置在实验操作台110上以对实验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通风排毒。通风排毒设备100包括送风装置120和排风装置130,送风装置120用于提供新鲜的空气,而排风装置130用于对实验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吸收和净化。如图1所示,送风装置120包括送风柜140,而排风装置130包括排风柜150。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放置于实验操作台110的两端的上方,彼此相对而在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之间留出进行实验的操作空间。这样,能够对实验产生的有毒物物质进行有效地通风排毒,有效保障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
如图1和2所示,送风柜140构造成大致柜形结构。送风柜140包括处于下部的第一方形罩体141,在第一方形罩体141的上部设有第一锥形罩体142。在第一方形罩体141上设有出风口143,出风口143设置在与排风柜150相对的正面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出风口143构造成条缝状,且条缝均匀分布以使出风口143能够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均匀的送风气流有利于通风排毒设备100进行通风排毒,能够充分通风,从而对实验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捕集,有效增强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排毒效果。
为了保证条缝状出风口143处形成均匀稳定送风气流,在第一方形罩体141内设有调压板(未示出)。进入到送风柜140中的空气通过调压板调压后形成稳定的气流,这样,有利于在送风柜140的条缝状的出风口143处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
在本发明中,将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正对着的即靠近实验操作空间的面定义为正面,而将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的与正面相邻的面定义为侧面。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方形罩体141上还设有送风控制面板160,用于操作控制送风柜140的启动与关闭,以及显示送风柜140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将送风控制面板160设置在第一方形罩体141的靠近作业人员的侧面上。这样不仅方便了作业人员的操作,而且能够随时观察了解通风排毒设备100的工作情况,提高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工作效率。
图3显示了送风柜140上的送风控制面板160的结构。如图3所示,在送风柜140上的送风控制面板160上设有启动按钮161、停止按钮162、调频按钮163。通过这些按钮即可对送风柜140进行相关的控制,以实现送风装置的启动、关闭和调频调节,其操作使用非常简单方便。另外,在送风柜140上的送风控制面板160上还设有显示送风柜140工作状态的指示灯。例如,在送风控制面板160上设有电源指示灯164和运行指示灯165,用于显示送风柜140的电源连接情况及运行情况。
根据本发明,在送风柜140的第一锥形罩体142的顶部连接有送风管道170。送风管道170用于给送风柜140提供新鲜空气以进行通风排毒。
在本实施例中,在送风管道170上安装有为送风柜提供动力的送风风机17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送风风机171采用变频电机。送风装置120通过变频电机能够实现送风风量的均匀变化。
如图1和4所示,排风柜150与送风柜140的结构相似。同样地,排风柜150包括处于下部的第二方形罩体151,在第二方形罩体151的上部设有第二锥形罩体152。在第二方形罩体151上设有进风口153,进风口153设置在与送风柜140相对的正面上。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进风口153构造成条缝状,且条缝均匀分布以使进风口153能够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均匀的气流有利于通风排毒设备100进行通风排毒,能够充分通风,从而对实验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进行捕集,有效增强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排毒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在排风柜150的进风口153处设有导风板(未示出),导风板能够旋转而调节进风口153与送风柜140上的出风口143的角度。这样,能够使得吹吸气流更好地相互融入而形成强劲的气流,大大提高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通风排毒效果。
根据本发明,送风柜140与排风柜150放置于实验操作台110的两端的上方,且彼此相对以形成吹吸气流。送风柜140与排风柜15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留出合适的实验空间,提高通风排毒的效率。这样,能够充分有效地对实验产生的有毒物质形成捕集,进一步增强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排毒效果。同时,这种吹吸式通风排毒的方式能耗低,能够有效节约资源,降低通风排毒的成本。
根据本发明,在排风柜150的第二方形罩体151上还设有排风控制面板180,用于操作控制排风柜150的启动与关闭,以及显示排风柜150的工作状态。在一个实施例中,将排风控制面板180设置在第二方形罩体151的靠近作业人员的侧面上。如图5所示,在排风柜150上的排风控制面板180上也设有启动按钮181、停止按钮182、调频按钮183。此外,在排风控制面板180上还设有显示排风柜150工作状态的指示灯。例如,在送风控制面板180上设有电源指示灯184和运行指示灯185,用于显示排风柜150的电源连接情况及运行情况。
同样地,为了保证在排风柜150的条缝状的进风口153处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在第二方形罩体151内也设有调压板(未示出),用于在送风柜140的条缝状的进风口153处调节进风气流以形成均匀的气流。
根据本发明,在排风柜150的第二锥形罩体152的顶部连接有排风管道190。送风柜140送至排风柜150进风口153处的含有有毒物质的气流被排风柜150的进风口捕集,然后经过排风管道190进行下一步净化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排风管道190上安装有为排风柜150提供动力的排风风机19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排风风机191与送风风机171相同,也采用变频电机,用以实现排风风量的均匀变化。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的频率不同以形成具有一定压差的送风气流和进风气流,从而形成剧烈的吹吸气流,这样能够有效吸收有毒物质,大大提高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通风排毒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排风管道190上还设有净化系统200。净化系统200用于对排风柜150捕集的含有有毒物质的气流进行净化处理,以实现通风排毒设备100的排毒功能。
根据本发明,在送风柜140上还安装有红外感应器210。如图1和2所示,红外感应器210设置在送风柜140的正面且处于靠近作业人员的边缘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送风柜140上设有4个红外感应器210。在图示所示实施例中,4个红外感应器210沿送风柜140的高度方向延伸,且均匀间隔开。红外感应器210用于感应实验操作台上有无人员进行实验操作,通过设置多个红外感应器210使得通风排毒设备的感应性能更加精准。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感应器210均与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的信号连锁。当作业人员靠近实验操作台时,红外感应器210感应到信号后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的自动启动。而当作业人员完成实验离开实验操作台时,红外感应器210接收不到信号,则通过控制系统实现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的自动关闭。由此,通过红外感应器210实现通风排毒的自动开启和停止。这样,不仅提高了通风排毒的精确性,能够充分地进行通风,进一步增强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排毒效果,而且减少了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进一步提高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工作效率。
下面简述一下根据本发明的通风排毒设备100的工作原理。在使用通风排毒设备100时,首先,按下送风控制面板160和排风控制面板180上的启动按钮,以接通电源给通风排毒设备100通电。当作业人员靠近实验操作台进行实验时,送风柜140上的红外感应器210感应到信号,并通过控制系统自动启动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实现送风装置120和排风装置130的自动启动。送风风机171给送风柜140提供新鲜空气,并通过送风柜140内部的调压板和条缝状的出风口142保证在出风口处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同时,排风风机191吸收气流用以捕集送风柜140送至排风柜150的进风口151处的含有有毒物质的气流,同样地,通过排风柜150内的调压板和条缝状的进风口在送风口151处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由此,在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之间的实验操作空间处形成了吹吸气流。送风柜140产生的均匀的送风气流流经实验操作台上方的一部分空间,将操作台上的实验设备或者实验操作产生的有毒物质送至排风柜150。排风柜150与排风管道190和排风变频风机191相连。排风柜150的进风口151捕集送风柜140送至进风口151处的含有有毒物质的气流,然后,经过排风管道190进入净化系统。最后,实现整个实验过程的通风排毒。实验结束,当作业人员离开操作台时,红外感应器210感应不到信号,此时,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自动关闭。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通风排毒方法。该方法使用如上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100进行通风排毒,首先,按下送风柜140和排风柜150的控制面板上启动按钮使设备通电。之后,作业人员靠近实验操作台进行实验,红外感应器210自动感应信号后同时启动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从而在送风风机和排风风机之间形成吹压气流将实验产生的有毒物质吸收并净化。最终,实现通风排毒。其中,送风风机171和排风风机191的频率不同以形成具有一定压差的送风气流和进风气流,从而形成剧烈的吹吸气流,这样能够有效吸收有毒物质,大大提高了通风排毒设备100的通风排毒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通风排毒设备100设置有送风装置120和排风装置130,并且通过送风柜140与排风柜150的共同作用形成稳定的吹吸气流。该设备通过吹吸式通风排毒的方式有效地对实验产生的含有有毒物质的气流形成捕集,且对有毒物质的捕集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这种吹吸式通风排毒的方式能耗低,操作简单,节约排毒成本,并且工作效率高。同时,该设备还通过设置红外感应器210使其能够实现通风排毒设备100的自动开启和关闭。该通风排毒设备100适用于老旧实验室的改造,其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易于清理与维护及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而已,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案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100),包括:
用于提供新鲜空气的送风装置(120),所述送风装置包括送风柜(140),所述送风柜设有出风口(143),在所述出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送风气流;
用于吸收并净化有毒物质的排风装置(130),所述排风装置包括排风柜(150),所述排风柜设有进风口(153),在所述进风口处能够形成均匀的进风气流;
其中,所述送风柜与所述排风柜放置于实验室操作台的两端的上方,彼此相对以形成吹吸气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和所述进风口均构造为条缝状,在所述进风口处设有能够旋转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能够被调节以使所述进风口的条缝与所述出风口的条缝形成一定的角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柜与所述排风柜之间的距离能够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均包括处于上部的锥形罩体和处于下部的方形罩体,且所述出风口和所述排风口均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方形罩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方形罩体内均设有调压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和所述排风装置还分别包括送风管道(170)和排风管道(190),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分别与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锥形罩体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上均设有风机,且在所述排风管道上还设有净化系统(2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柜上设有红外感应器(210),所述红外感应器感应到实验人员时能够通过控制系统实现对风机的自动控制。
9.根据权利要求4到8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风柜和所述排风柜的方形罩体上还安装有控制面板,在所述控制面板上设有若干控制按钮和指示灯。
10.一种通风排毒方法,包括步骤:
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到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排毒设备进行通风排毒,
启动所述送风柜和排风柜上的启动按钮,所述红外感应器自动感应信号后启动所述通风排毒设备进行通风排毒,
其中,所述送风管道上的风机与所述排风管道上的风机的频率不同。
CN201810352295.7A 2018-04-19 2018-04-19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Pending CN110385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295.7A CN110385328A (zh) 2018-04-19 2018-04-19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52295.7A CN110385328A (zh) 2018-04-19 2018-04-19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5328A true CN110385328A (zh) 2019-10-29

Family

ID=6828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52295.7A Pending CN110385328A (zh) 2018-04-19 2018-04-19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532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4575A1 (fr) * 2006-08-03 2008-02-08 Erea Sa Poste de confinement pour la prevention des contaminations des operateurs manipulateurs
CN103175279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华尔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强制通风器
CN203991608U (zh) * 2014-07-21 2014-12-10 无锡市普瑞达实验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风量通风柜
CN107321751A (zh) * 2017-08-24 2017-11-0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
CN207222529U (zh) * 2017-08-30 2018-04-13 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除臭吸风装置
CN107913454A (zh) * 2017-08-30 2018-04-17 孙婷婷 一种用于卫生防疫人员的消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04575A1 (fr) * 2006-08-03 2008-02-08 Erea Sa Poste de confinement pour la prevention des contaminations des operateurs manipulateurs
CN103175279A (zh) * 2011-12-20 2013-06-26 上海华尔派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幕墙强制通风器
CN203991608U (zh) * 2014-07-21 2014-12-10 无锡市普瑞达实验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风量通风柜
CN107321751A (zh) * 2017-08-24 2017-11-07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一种敞开型吹吸式通风防毒洗版工作台
CN207222529U (zh) * 2017-08-30 2018-04-13 浙江丰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池除臭吸风装置
CN107913454A (zh) * 2017-08-30 2018-04-17 孙婷婷 一种用于卫生防疫人员的消毒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4454A1 (zh) 一种纺织材料废气处理装置
CN107774107A (zh) 垃圾中转站恶臭净化系统
CN103982949A (zh) 带臭氧去除装置的防pm2.5两用新风空气净化机
CN206338863U (zh) 低噪声模块化空气净化系统
CN106288064A (zh) 模块化变工况医用空气净化系统
CN105805897A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772135A (zh) 一种超净工作台
CN208513317U (zh) 一种新型变频通风柜
CN106076088B (zh) Voc气体处理系统
CN110038417A (zh) 一种实验室废气排风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4654484B (zh) 一种室内外空气流通净化集尘装置
CN106823732A (zh) 一种高效智能光解净化设备
CN110385328A (zh) 用于实验室操作台的通风排毒设备与方法
CN112246100A (zh) 一种用于化学实验室外排空气污染治理的气体净化装置
CN205340444U (zh) 一种车间用净化装置
CN208541979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实验室废气处理装置
CN208282274U (zh) 一种集净化消毒一体化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9026980U (zh) 室内空气净化系统
CN205965499U (zh) 生物酶装置及具有该生物酶装置的voc气体处理系统
CN108211703A (zh) 一种生物氧化及光触媒净化废气装置
CN209362198U (zh) 一种uv光氧催化设备
CN203635049U (zh) 有机废气恶臭气体uv光解净化系统
CN110124511A (zh) 一体式光氧离子废气处理机
CN100355486C (zh) 有毒有害废气治理处理方法及装置
CN201522417U (zh) 太阳辐射环境试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