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4092A -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4092A CN110384092A CN201810334919.2A CN201810334919A CN110384092A CN 110384092 A CN110384092 A CN 110384092A CN 201810334919 A CN201810334919 A CN 201810334919A CN 110384092 A CN110384092 A CN 11038409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rvacrol
- propamidine
-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 composition according
- mass fra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oxygen or sulfur compounds
- A01N31/08—Oxygen or sulfur directly attached to an aromatic ring system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5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containing groups, e.g. carboxylic acid amidin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有效成分为丙烷脒和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包括常用助剂、丙烷脒和香芹酚,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为6:1~1:3,优选比为4:1~2:1。丙烷脒和与香芹酚以一定的比例复配后对病原物真菌室内活性及油菜根系增加有协同作用,适用于防治由病原物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和增强油菜根系。组合物还可以含有助剂,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1%~20%,其余为农药助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活性成分丙烷脒与香芹酚的农药组合物。
技术背景
丙烷脒,化学名称1,3-二(4-脒基苯氧基)丙烷,属芳香二脒类化合物。丙烷脒为内吸性杀菌剂,可在植物体内吸收、分布和代谢,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作物灰霉病。
香芹酚,英文通用名称carvacrol,化学名称:2-甲基-5-异丙基酚。香芹酚为植物提取物,对由葡萄孢属病原物引起的作物灰霉病有较好的防效,对环境友好。
番茄灰霉病由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侵染发生。灰霉病是番茄上危害较重且常见的病害,各菜区都发生。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黄瓜、瓠瓜等20多种作物。低温、连续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危害严重。番茄灰霉病是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病菌主要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也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识见于叶片,由边缘向里呈"V"字型发展,并产生深浅相同的轮纹,表面着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农作物病害以及增产最有效的化学手段之一;用没有交互抗性的新农药来防治农作物病害是一个良好的解决方法;但是,目前开发一个新农药需要筛选上万个化合物,耗资1.2-1.5亿美元,开发周期为5-10年,很难赶的上病原物产生抗药性的速度;其他的方法如作物布局调整、不同农药轮换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合理的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时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风险、减少残留、延缓病原物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优点,所以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和经济的方法之一;然而因为农药混配之间作用机理复杂,组合后是否增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只有依赖实验结果加以验证,无法进行预期。
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昂贵、周期长,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小、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的重视,纷纷加大研制力度。
丙烷脒与香芹酚的增效组合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增效杀菌组合物,便于作物病害抗性管理、健康管理以及减少农药使用量。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所述的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其活性成分为丙烷脒和香芹酚,优选的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1~1:3。
进一步优选的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4:1~2:1。
进一步优选的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4:1。
进一步优选的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3:1。
进一步优选的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2:1。
所述的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除含有活性成分丙烷脒和香芹酚外,还含有助剂;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1%~20%,其余为农药助剂;优选的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10%,其余为农药助剂。
所述农药组合物,可以加可溶液剂等农业上常用的剂型便于农业上使用,也可以加工成水悬浮剂、水乳剂、可分散油悬浮剂、乳油、悬乳剂、可湿性粉剂等其他农药剂型。
所述水分散粒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丙烷脒0.1~10%,香芹酚0.1~10%、分散剂0.1~12%、崩解剂0.1~5%、润湿剂0.1~5%,固体载体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用超微气流粉碎机粉碎,经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机中进行造粒、干燥、筛分,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水分散粒剂。
所述微乳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丙烷脒0.1~10%,香芹酚0.1~10%、分散剂0.1~10%、乳化剂1~20%、溶剂0.1~20%、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有效成分和助剂溶解后,置于容器中用剪切机剪切5分钟~2小时,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微乳剂。
所述可溶液剂剂型按重量百分数组成为:丙烷脒0.1~10%,香芹酚0.1~10%、分散剂0.1~10%、乳化剂1~15%、溶剂0.1~15%、防冻剂0.1~5%,去离子水补足至100%。具体生产步骤为:将有效成分和其它助剂混合均匀,有效成分和助剂溶解后,置于容器中用剪切机剪切5分钟~2小时,即制得相应重量百分含量的微乳剂。
所述的防冻剂可以是丙三醇、丙二醇、二甘醇、尿素等中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湿润剂可以是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丁基萘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茶枯粉、皂角粉、无患子粉、麦麸、高粱淀粉、荞麦粉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乳化剂可以是农乳33#、农乳34#、农乳500#、农乳600#、农乳700#、农乳1601#、农乳1602#、T60、S80、TX-10、OP-10、NP-10、壬基酚聚氧乙烯(EO=10)醚磷酸酯、三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BBM-3、环氧氯丙烷、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
所述的分散剂可以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对甲氧基脂肪酰胺基苯磺酸、木质素磺酸盐、聚羧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脂肪酸酯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山梨糖醇油酸酯、二丁基萘磺酸钠、EO-PO嵌段聚合物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崩解剂可以是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壳聚糖、海藻酸钠、碳酸氢钠、氯化镁、氯化铝、氯化钠、尿素、硫酸铵、膨润土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固体载体可以是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白炭黑、粘土、凹凸棒土、滑石粉、石英沙、木粉、胡桃壳粉、木质素、麦麸、稻糠、木屑等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溶剂可以是甲苯、二甲苯、三甲苯、溶剂油S-150、溶剂油S-200、乙醇、异丙醇、正丁醇、正辛醇、正戊醇、丙酮、环己酮、己烷、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乙腈、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油酸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醋酸仲丁酯。
所述的去离子水是工业去离子水。
通过试验发现,丙烷脒与香芹酚混合使用质量份数比例在6:1~1:3范围内对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布氏白粉菌属(Blumiria)、白粉菌属(Erysiphe)、赤霉属(Gibberella)、核盘菌属(Sclerotinia)、葡萄核盘菌属(Botryotinia)、柄锈菌属(Puccinia)、腥黑粉菌属(Tilletia)、胶锈菌属(Gymnosporzngium)、层锈菌属(Phakopsora)、黑粉菌属(Ustilago)、丝核菌属(Rhizoctonia)、轮枝孢属(Vert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梨孢属(Pyriculara)、葡萄孢属(Botrytis)、尾孢属(Cercospora)、镰孢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具有协同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可用于防治由葡萄孢属(Botrytis)病原物侵染引起的作物灰霉病如番茄灰霉病、番茄灰霉病,也可以防治由单丝壳属(Sphaerotheca)、布氏白粉菌属(Blumiria)、白粉菌属(Erysiphe)、赤霉属(Gibberella)、核盘菌属(Sclerotinia)、葡萄核盘菌属(Botryotinia)、柄锈菌属(Puccinia)、腥黑粉菌属(Tilletia)、胶锈菌属(Gymnosporzngium)、层锈菌属(Phakopsora)、黑粉菌属(Ustilago)、丝核菌属(Rhizoctonia)、轮枝孢属(Verticill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梨孢属(Pyriculara)、尾孢属(Cercospora)、镰孢属(Fusarium)、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等病原物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也可用于防治其他病原物真菌引起的作物病害。
丙烷脒与香芹酚混合使用质量份数比例在2:1还对油菜的根系增加具有协同作用。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含有活性成分丙烷脒与香芹酚的农药组合物,丙烷脒与香芹酚在一定比例范围内对靶标病原物的室内活性具有增效作用,如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
2、丙烷脒与香芹酚混合使用质量份数比例为2:1时对油菜根系(干重)增强具有协同作用。
3、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对靶标病原物具有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作物病害防治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生测实施例
按照孙云沛法,根据共毒系数(CTC)来评价药剂混用的协同作用,即CTC≤80为协同拮抗作用,80<CTC<120为协同拮抗作用,CTC≥120为协同增效作用。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EC50/供试药剂的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A药剂的百分含量+B药剂的毒力指数×混剂中B药剂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丙烷脒·香芹酚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室内毒力测定,试验对象采自田间的番茄灰霉病病原物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表1:丙烷脒·香芹酚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菌丝生长法)。
由表1可知,丙烷脒与香芹酚混配在6:1~1:3之间,对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上;丙烷脒与香芹酚混配在4:1~2:1之间,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60以上;而丙烷脒与香芹酚混配在30:1~10:1和1:10对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具没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均在120以下。
Colby等式用于确定混合物的期望的效果(Colby,S.R.Weeds1967,15,20-22.Calculation of the synergistic and antagonistic response of herbicidecombinations):
下述等式用于计算含有两种活性成分A和B的混合物的期望值:
式中:
A=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剂量)浓度的活性成分A的功效;
B=所观测到的混合物所用的相同(剂量)浓度的活性成分B的功效。
当混合物所用浓度(剂量)活性实际观察值(E)大于期望值(E0)时,混合物表现为对靶标具有意料不到的协同作用即增效作用。
表2丙烷脒与香芹酚混合物对油菜根系(干重)增加率的测试(油菜2片真叶时茎叶喷雾处理一次,药后21天测量各处理油菜根系干重,各处理水肥管理条件一致,油菜品种为苏油4号)。
根据Colby等式评价混合物的联合作用,表2数据显示,丙烷脒20mg/kg+香芹酚10mg/kg混合液处理油菜,对油菜根系(干重)增加率具有意料不到的协同作用即增效作用。
制剂实施例
2%丙烷脒1%香芹酚可溶液剂
取2%丙烷脒、1%香芹酚、2%丙三醇、3%异丙醇、3%木质素磺酸钠混合后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补足至100%,上述成分混合均匀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3000转的剪切机剪切5分钟,即制得2%丙烷脒1%香芹酚可溶液剂。
2%丙烷脒1%香芹酚微乳剂
取2%丙烷脒、1%香芹酚、2%乙酸乙酯、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2%木质素磺酸钠、3%EO-PO嵌段聚合物混合后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补足至100%,上述成分混合均匀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6000转的剪切机剪切30分钟,即制得2%丙烷脒1%香芹酚微乳剂。
应用实施例
表3 2%丙烷脒1%香芹酚微乳剂防治番茄灰霉病药效试验
Claims (10)
1.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为丙烷脒和香芹酚,丙烷脒与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6:1~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烷脒和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4:1~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烷脒和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烷脒和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3: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丙烷脒和香芹酚的质量份数比例为: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0.1%~20%,其余为农药助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活性组分的重量为组合物总重量的1%~10%,其余为农药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剂型是可溶液剂、微乳剂、水分散粒剂。
9.权利要求4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溶液剂制备方法如下:取2%丙烷脒、1%香芹酚、2%丙三醇、3%异丙醇、3%木质素磺酸钠混合后摇匀,然后加入去离子水补足至100%,上述成分混合均匀后置于容器中用每分钟3000转的剪切机剪切5分钟,即制得2%丙烷脒1%香芹酚可溶液剂。
10.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灰霉病和增强油菜根系的用途。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4919.2A CN110384092A (zh) | 2018-04-15 | 2018-04-15 |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34919.2A CN110384092A (zh) | 2018-04-15 | 2018-04-15 |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4092A true CN110384092A (zh) | 2019-10-29 |
Family
ID=68283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34919.2A Pending CN110384092A (zh) | 2018-04-15 | 2018-04-15 |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4092A (zh) |
-
2018
- 2018-04-15 CN CN201810334919.2A patent/CN110384092A/zh active Pend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55929B (zh) | 一种二元杀虫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 |
CN104522017A (zh) | 水稻田二元复配除草剂 | |
CN101731223A (zh) | 一种含有嘧菌酯、乙嘧酚的杀菌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5340911A (zh)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06489956A (zh) |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6561720B (zh) | 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极细链格孢激活蛋白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823609A (zh) | 杀菌剂组合物防治水稻病害的用途 | |
CN102696626B (zh) |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与咯菌腈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0393213C (zh)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 |
CN102657199B (zh) | 一种含有苯醚双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2239850A (zh) | 一种含吡氟菌酯的农用杀菌组合物 | |
CN106857564A (zh) | 控制植物根部病害的方法 | |
CN106172437B (zh) | 一种杀菌剂组合物 | |
CN110384092A (zh) | 含有丙烷脒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633892A (zh) | 含有补骨脂素与辛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633893A (zh) | 含有补骨脂素与醚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8432761A (zh) | 含有丙烷脒与丁子香酚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3392720A (zh) | 一种防治小麦斑枯病和褐锈病、大豆锈病的方法 | |
CN102986685A (zh) | 一种复合杀菌剂 | |
CN106538557A (zh) | 包含苯并异噻唑啉酮类和唑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258788A (zh) | 一种含氰氟草酯和fenoxasulfone的除草组合物 | |
CN108157375A (zh) | 一种含有flutianil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 |
CN108617648A (zh) | 含有辛菌胺与香芹酚的杀菌组合物 | |
CN107455384B (zh) | 一种含有稻丰散的农药增效组合物 | |
CN106561664B (zh) | 含有吡唑萘菌胺和苯菌酮的杀菌组合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9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