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895A -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895A
CN110383895A CN201780088061.XA CN201780088061A CN110383895A CN 110383895 A CN110383895 A CN 110383895A CN 201780088061 A CN201780088061 A CN 201780088061A CN 110383895 A CN110383895 A CN 1103838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n node
rat
instruction
wireless terminal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80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895B (zh
Inventor
二木尚
林贞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riority to CN2021107023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365261A/zh
Priority to CN202111244458.8A priority patent/CN1140404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H04W48/14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using user query or user de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77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access information of target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H04W36/14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 H04W36/1443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over a different radio air interface technology between licensed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第二RAN节点(2)将在第二RAN节点(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1)发送至无线终端(3)。因而,例如,可以向UE通知与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所述按需系统信息是在E‑UTRA和NR之间的RAT间双连接的辅助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或者是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的目标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

Description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特别地,涉及无线终端同时使用由不同的无线站运营的不同无线接入技术(RAT)的多个小区的通信。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在2016年已经开始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标准化(即,3GPP版本14),以使5G在2020年或之后成为商业现实(参见非专利文献1)。5G预计将通过LTE和高级LTE的持续增强/演进以及通过引入新的5G空中接口(即,新的无线接入技术(RAT))的创新增强/演进来实现。新的RAT支持例如比LTE/高级LTE及其持续演进所支持的频带(例如,6GHz以下)高的频带。例如,新的RAT支持厘米波带(10GHz以上)和毫米波带(30GHz以上)。
在本说明书中,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被称为5G系统或下一代(NextGen)系统(NG系统)。5G系统的新RAT被称为新无线(NR)、5G RAT或NG RAT。5G系统的新无线接入网(RAN)被称为5G-RAN或NextGen RAN(NG RAN)。NG-RAN内的新基站被称为NRNodeB(NR NB)或gNodeB(gNB)。5G系统的新核心网被称为5G核心网(5G-CN)或NextGen核心(NG核心)。能够连接至5G系统的无线终端(即,用户设备(UE))被称为5G UE或NextGen UE(NG UE)、或者被简称为UE。随着标准化作业的进展,将来将确定NG系统的RAT、UE、无线接入网、核心网、网络实体(节点)和协议层等的正式名称。
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术语“LTE”包括LTE和高级LTE的增强/演进以提供与5G系统的互通。与5G系统的互通所用的LTE和高级LTE的增强/演进被称为高级LTEPro、LTE+或增强型LTE(eLTE)。此外,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与LTE网络和逻辑实体有关的术语(诸如“演进分组核心(EPC)”、“移动性管理实体(MME)”、“业务网关(S-GW)”和“分组数据网(PDN)网关(P-GW)”等)包括它们的增强/演进以提供与5G系统的互通。增强型EPC、增强型MME、增强型S-GW和增强型P-GW被分别称为例如增强型EPC(eEPC)、增强型MME(eMME)、增强型S-GW(eS-GW)和增强型P-GW(eP-GW)。
在LTE和高级LTE中,为了实现业务质量(QoS)和分组路由,在RAN(即,演进通用陆地RAN(E-UTRAN))和核心网(即,EPC)这两者中都使用针对各QoS等级和针对各PDN连接的承载。也就是说,在基于承载的QoS(或针对各承载的QoS)概念中,在UE与EPC中的P-GW之间配置一个或多个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并且经由满足该QoS的一个EPS承载来传送具有相同QoS等级的多个业务数据流(SDF)。SDF是基于策略与计费控制(PCC)规则来匹配SDF模板(即,分组过滤器)的一个或多个分组流。为了实现分组路由,经由EPS承载所要传送的各分组包含用于识别该分组与哪个承载(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隧道协议(GTP)隧道)相关联的信息。
相比之下,关于5G系统,讨论了尽管无线承载可以用在5G-RAN中、但在5G-CN中或者在5G-CN和NG-RAN之间的接口中不使用承载(参见非专利文献1)。具体地,代替EPS承载而定义PDU流,并且将一个或多个SDF映射到一个或多个PDU流。5G UE与NG核心中的用户面终端实体(即,与EPC中的P-GW相对应的实体)之间的PDU流对应于基于EPS承载的QoS概念中的EPS承载。PDU流对应于5G系统内的分组转发和处理的最精细粒度。也就是说,代替基于承载的QoS概念,5G系统采用基于流的QoS(或针对各流的QoS)概念。在基于流的QoS概念中,针对各PDU流处理QoS。在5G系统的QoS框架中,利用封装NG3接口的隧道的业务数据单元的头中所包含的PDU流ID来标识PDU流。NG3接口是5G-CN和gNB(即,5G-RA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将5G UE和数据网之间的关联称为“PDU会话”。术语“PDU会话”对应于LTE和高级LTE中的术语“PDN连接”。可以在一个PDU会话中配置多个PDU流。
PDU流也被称为“QoS流”。QoS流是5G系统内的QoS处理的最精细粒度。PDU会话内的具有同一NG3标记值的用户面流量对应于QoS流。NG3标记对应于上述的PDU流ID,并且NG3标记也被称为QoS流ID或流识别指示(FII)。
图1示出5G系统的基本架构。UE建立与gNB的一个或多个信令无线承载(SRB)和一个或多个数据无线承载(DRB)。5G-CN和gNB建立UE所用的控制面接口和用户面接口。5G-CN和gNB(即,RAN)之间的控制面接口被称为NG2接口或NG-c接口,并且用于非接入层(NAS)信息的传送以及用于5G-CN和gNB之间的控制信息(例如,NG2 AP信息元素)的传送。5G-CN和gNB(即,RA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被称为NG3接口或NG-u接口,并且用于UE的PDU会话内的一个或多个PDU流的分组的传送。
注意,图1所示的架构仅仅是5G架构选项或部署方案其中之一(参见非专利文献1的附录J以及参见非专利文献2)。图1所示的架构被称为“(NextGen系统中的)独立NR”或“选项2”。相比之下,图2和图3示出被称为“EPS中的非独立NR”的架构选项3和3A。在图2和图3中,控制面接口被示出为虚线,而用户面接口被示出为实线。架构选项3和3A是包括作为锚RAT(或者主要RAT或主RAT)的E-UTRA和作为辅助RAT的NR的双连接(DC)部署。在选项3和3A中,E-UTRA(LTE eNB)和NR(gNB)连接至EPC。在选项3中,向EPC的NR用户面连接通过LTEeNB,而在选项3A中,该连接直接通过gNB和EPC之间的用户面接口。
非专利文献3提出了,在作为E-UTRA和NR连接至EPC的DC架构的架构选项3和3A中,NR gNB支持LTE DC功能和过程。非专利文献3还提出了,在E-UTRA和NR连接至EPC的DC架构中,NR gNB将LTE QoS框架(即,基于承载的QoS)应用于EPC、LTE eNB和UE。此外,非专利文献3提出了以下建议:
-在添加NR gNB作为辅助节点的情况下,应用配置所需的QoS业务(即,承载)的LTEDC过程(例如,SeNB添加);
-在EPC和NR gNB之间建立E-UTRAN无线接入承载(E-RAB),以供根据LTE的辅助小区组(SCG)承载选项用;
-在LTE eNB和NR gNB之间建立X2-U,以供根据LTE的分离承载选项用;和
-在NR gNB和UE之间建立DRB,以供根据LTE的SCG承载选项或者分离承载选项用。
非专利文献4提出了,在S1-U与SCG的DRB(即,SCG承载)之间存在一对一映射(1:1映射)。非专利文献4还提出了将EPC的QoS属性用于EPS承载,因此需要将EPC中所使用的QoS参数映射到NR中所使用的无线承载参数。
此外,在5G系统中,系统信息包括始终广播的系统信息和并非始终广播的系统信息。将始终广播的系统信息称为“最小SI”或“基本SI”。另一方面,将并非始终广播的系统信息称为“其它SI”或“按需SI”。最小SI需要在小区中周期性地广播。假定最小SI至少包括用于辅助小区选择的信息、用于获取按需SI的信息和用于接入小区的信息。术语“其它SI”指示未在最小SI中广播的各种系统信息。其它SI的一部分或全部对应于按需SI。按需SI在其由UE或网络触发之后由gNB发送。换句话说,响应于来自UE的SI请求,gNB将包含所请求的系统信息的SI响应发送至UE。
存在与其它SI(或按需SI)的分配机制有关的数个建议(例如,参见非专利文献5~8)。来自UE的SI请求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消息(Msg1)(即,随机接入前导码)、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Msg3)、或者在建立了RRC连接之后经由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发送。利用gNB的SI响应的发送可以是针对进行了请求的UE的单播、针对包括该进行了请求的UE的一组UE的组播、或者非周期性广播。在对SI响应进行单播的情况下,包含其它SI(或按需SI)的SI响应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二消息(Msg2)(即,随机接入响应(RAR))、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四消息(Msg3)、或者在建立了RRC连接之后经由专用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来发送。在SI响应的组播或非周期性广播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寻呼机制,并且可以在基于UE或UE组的标识符(例如,寻呼无线网络临时标识符(P-RNTI))所确定的寻呼时机中广播包含其它SI(或按需SI)的SI响应。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 TR 23.799 V14.0.0(2016-12)“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Services and SystemAspects;Study on Architecture for Next Generation System(Release 14)”,December 2016
[非专利文献2]3GPP TR 38.801 V1.0.0(2016-12)“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Studyon New Radio Access Technology;Radio Access Architecture and Interfaces(Release 14)”,December 2016
[非专利文献3]3GPP R2-168400,NTT DOCOMO,INC.,“QoS and bearer for DCbetween LTE and NR”,3GPP TSG-RAN WG2 Meeting#96,Reno,USA,14-18 November 2016
[非专利文献4]3GPP R2-168686,Nokia,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EPC-NR PDCP interaction for tight interworking:User Plane aspects”,3GPP TSG-RANWG2 Meeting#96,Reno,USA,14-18 November 2016
[非专利文献5]3GPP R2-166120,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Technology(CATT),“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mechanism”,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bis,Kaohsiung,10-14 October 2016
[非专利文献6]3GPP R2-166203,Huawei,HiSilicon,“Delivery of“Other SI”inNR”,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bis,Kaohsiung,10-14 October 2016
[非专利文献7]3GPP R2-166342,ZTE,ZTE Microelectronics,“Considerationon the Other SI delivery in NR”,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bis,Kaohsiung,10-14 October 2016
[非专利文献8]3GPP R2-166343,ZTE,ZTE Microelectronics,“Considerationon the Other SI delivery in NR”,3GPP TSG-RAN WG2 Meeting#95bis,Kaohsiung,10-14 October 2016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人已研究了E-UTRA和NR之间的互通,并发现了若干问题。在E-UTRA和NR连接至EPC的E-UTRA-NR双连接(DC)架构(即,架构选项3和3A)中,用作辅助节点的辅助gNB(SgNB)支持上述的其它SI(或按需SI)分配。然而,UE如何知晓在E-UTRA-NR DC的SgNB中哪些其它SI(或按需SI)可用尚不清楚。
在其它E-UTRA-NR DC架构选项(例如,架构选项7和7A)中也可能发生关于其它SI(或按需SI)的该问题。架构选项7和7A是包括用作锚RAT(或者主要RAT或主RAT)的E-UTRA和用作辅助RAT的NR的双连接(DC)部署。在选项7和7A中,E-UTRA(LTE eNB)和NR(gNB)连接至5G-CN。在选项7中,向5G-CN的NR用户面连接通过LTE eNB,而在选项7A中,该连接直接通过gNB和5G-CN之间的用户面接口。同样在选项7和7A中,在SgNB支持其它SI(或按需SI)分配的情况下,UE如何知晓在SgNB中哪些其它SI(或按需SI)可用尚不清楚。
此外,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中也可能发生与上述关于其它SI(或按需SI)的问题类似的问题。具体地,在UE从源LTE eNB切换到支持其它SI(或按需SI)分配的目标gNB的情况下,UE如何知晓在目标NR小区中哪些其它SI(或按需SI)可用尚不清楚。
因此,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所要实现的目的其中之一是提供如下的设备、方法和程序,其中该设备、方法和程序使得能够向UE通知与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该按需系统信息是在E-UTRA和NR之间的RAT间双连接中、辅助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或者是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中、目标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应当注意,该目的仅仅是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所要实现的目的其中之一。通过以下的说明和附图,其它目的或问题以及新颖特征将变得明显。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第一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述第二RAN节点包括存储器和连接至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二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述第一RAN节点包括存储器和连接至所述存储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三方面,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无线终端。所述无线终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被配置为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进行通信。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从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四方面,一种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用的方法包括: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五方面,一种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用的方法包括: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六方面,一种无线终端所用的方法包括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可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在第七方面,一种程序包括指令(软件代码),其中所述指令(软件代码)在被加载到计算机中的情况下,使所述计算机进行根据上述的第四方面、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方法。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上述方面,可以提供如下的设备、方法和程序,其中该设备、方法和程序使得能够向UE通知与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该按需系统信息是在E-UTRA和NR之间的RAT间双连接的辅助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或者是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的目标gNB所服务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背景技术的5G系统的基本架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背景技术的、E-UTRA(LTE eNB)和NR(gNB)连接至EPC的双连接所用的架构选项3的图;
图3是示出根据背景技术的、E-UTRA(LTE eNB)和NR(gNB)连接至EPC的双连接所用的架构选项3A的图;
图4是示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结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另一结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将与可用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发送至UE的过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7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将与可用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发送至UE的过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将与可用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发送至UE的过程的一个示例的图;
图9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SCG建立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RAT间切换过程的示例的序列图;
图11是示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NR gNB的结构示例的框图;以及
图12是示出根据多个实施例的UE的结构示例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来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在整个附图中,利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应的元素,并且为了清晰起见,将根据需要省略重复的说明。
以下所述的各个实施例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可以适当地彼此组合这些实施例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包括彼此不同的新颖特征。因此,这些实施例有助于实现彼此不同的目的或解决彼此不同的问题,并且也有助于获得彼此不同的优点。
以下对实施例的说明主要集中于E-UTRA和NR连接至EPC的DC架构。然而,这些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支持使用不同QoS框架的不同RAT连接至共同的核心网的DC架构的其它无线通信系统。
第一实施例
图4示出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在图4所示的示例中,无线通信网络包括LTE eNB 1、NR gNB 2、UE 3和EPC 4。图4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支持双连接(DC),并且还支持上述的选项3和选项3A中的一个或两个。选项3和3A支持涉及分别作为锚RAT(或主要RAT)和辅助RAT的E-UTRA和NR的双连接。在选项3和3A中,E-UTRA(即,LTE eNB 1)和NR(即,gNB 2)这两者都连接至EPC 4。在选项3中,向EPC 4的NR用户面连接通过LTE eNB 1,因此经由基站间接口403并且经由eNB 1和EPC之间的接口401来传送UE3的用户分组。相比之下,在选项3A中,向EPC 4的NR用户面连接直接通过gNB 2和EPC 4之间的用户面接口404。
UE 3具有与同主要RAT(E-UTRA)相关联的eNB 1和同辅助RAT(NR)相关联的gNB 2同时进行通信的能力。换句话说,UE 3具有将同主要RAT(E-UTRA)相关联的eNB 1的小区与同辅助RAT(NR)相关联的gNB 2的小区聚合的能力。此外,换句话说,UE 3具有利用与主要RAT(E-UTRA)相关联的eNB 1的小区和与辅助RAT(NR)相关联的gNB 2的小区来配置的能力。在架构选项3和3A中,eNB 1和UE 3之间的空中接口402提供控制面连接和用户面连接。同时,gNB 2和UE 3之间的空中接口405至少包括用户面连接,但无需包括控制面连接。在E-UTRA和NR连接至EPC 4的DC架构中,主eNB(MeNB)1向UE 3提供一个或多个E-UTRA MCG小区,而辅助gNB(SgNB)2向UE 3提供一个或多个NR SCG小区。
EPC 4包括包含MME 5和S-GW 6的多个核心网节点。MME 5是控制面节点,而S-GW 6是用户面节点。MME 5进行已附接至核心网的UE(即,处于EMM-REGISTERED(EMM注册)状态的UE)的移动性管理和承载管理。移动性管理用于跟踪各UE的当前位置,并且包括维持与各UE有关的移动性管理上下文(MM上下文)。承载管理包括控制EPS承载的建立,并且维持与各UE有关的EPS承载上下文,其中该EPS承载用于使得各UE能够经由包括eNB 1的E-UTRAN并且经由EPC 4与外部网络(分组数据网络(PDN))进行通信。S-GW 6是与E-UTRAN的网关,并且经由S1-U接口连接至eNB 1和gNB 2中的一个或两个。
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不支持架构选项3和3A。作为代替,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支持其它的E-UTRA-NR DC架构选项(例如,架构选项7和7A)。附加地或替代地,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支持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
图5示出根据包括本实施例的多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另一结构示例。在一个示例中,该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提供E-UTRA-NR DC架构选项7或7A。在选项7和7A中,E-UTRA(LTE eNB 1)和NR(gNB 2)连接至5G-CN 7。在选项7中,向5G-CN 7的NR用户面连接通过LTEeNB 1,以及因此经由基站间接口403并且经由eNB 1和5G-CN 7之间的接口501来传送UE 3的用户分组。相比之下,在选项7A中,向5G-CN 7的NR用户面连接直接通过gNB 2和5G-CN 7之间的用户面接口502。
附加地或替代地,图5所示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支持从LTE eNB 1的E-UTRA小区11向NR gNB 2的NR小区21的RAT间切换。
以下说明用于向UE 3通知与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指示的过程,该按需系统信息是在与E-UTRA和NR之间的RAT间双连接以及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有关的gNB 2所服务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如以上已经说明的,按需系统信息(按需SI)对应于其它SI的一部分或全部。
图6是示出处理600的图,该处理600是用于将在S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发送至UE的过程的一个示例。gNB 2工作,以将在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eNB 1发送至UE 3。该指示可以是指示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例如,SIB编号)、标识符(例如,SI组标识)、类型(例如,SIB类型)或类别(例如,SI类别)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附加地或替代地,该指示可以是与可用按需系统信息有关的调度信息、或者与请求各按需系统信息项目所要使用的无线资源有关的信息。此外,该指示可以是这些信息的组合。例如,该指示可以包括针对已经作为系统信息正发送(或将要发送)的按需系统信息的调度信息、以及针对没有正在作为系统信息发送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这两者。响应于来自UE的请求或者响应于由网络(例如,gNB)触发,按需系统信息将在gNB 2的小区21中发送。UE 3可以使用该指示来判断UE 3希望的(或想要的)按需系统信息(即,其它SI的至少一部分)在gNB 2的小区21中是否可用。
具体地,在步骤601中,gNB 2将在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发送至eNB 1。例如,gNB 2可以将包含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的控制消息经由eNB 1和gNB2之间的基站间接口(例如,Xn接口)发送至eNB 1。
在步骤602中,eNB 1接收来自gNB 2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并且将所接收的指示在eNB 1的小区11中发送至UE 3。例如,eNB 1可以将包括所接收的指示的RRC消息经由eNB 1的小区11(即,主要小区(PCell)或源小区)中的eNB 1和UE 3之间的RRC连接发送至UE3。
图6所示的过程使得UE 3能够从第一RAT(即,E-UTRA)的eNB 1接收在第二RAT(即,NR)的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代替图6所示的过程,通过图7或图8所示的过程,eNB 1可以接收在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然后eNB 1可以将该指示发送至UE 3。
图7示出如下的示例:eNB 1在用于与gNB 2建立直接接口(例如,Xn)的过程期间,接收在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在步骤701中,eNB 1将Xn接口的建立请求(例如,Xn设置请求消息)发送至gNB 2。在步骤702中,gNB 2将针对Xn接口的建立请求的响应(例如,Xn设置请求响应消息)发送至eNB 1。此时,gNB 2将在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发送至eNB 1。此外,在步骤703中,在gNB 2改变其配置(例如,按需系统信息的可用性)的情况下,gNB 2可以将更新后的指示经由用于向eNB 1通知该变化的消息(例如,gNB配置更新消息)发送至eNB 1。
图8示出如下的示例:响应于来自UE 3的请求,eNB 1请求gNB 2发送在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在步骤801中,UE 3将用于请求gNB 2发送在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的消息(例如,按需SI信息请求消息)发送至eNB 1。该消息可以是显式消息或者可以是隐式消息(例如,小区21的测量报告)。在步骤802中,eNB 1发送用于从gNB 2请求该指示的UE关联消息(例如,按需SI状态请求消息)。在步骤803中,gNB 2响应于步骤802的UE关联消息,将包括该指示的消息(例如,按需SI状态响应消息)发送至eNB 1。在步骤804中,eNB 1将该指示经由专用信令(例如,包括可用按需SI的指示的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 3。eNB 1可以将该指示作为系统信息(例如,包括相邻NR小区中的可用按需SI的指示的X类系统信息块)在小区11中发送(步骤805)。这些过程使得eNB 1和UE 3能够接收在gNB 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在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可以作为RRC层的信息元素(例如,RRC容器)从gNB 2发送至eNB 1,或者可以作为Xn协议层的信息元素(例如,Xn信息元素)来发送。
第二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与图4或图5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本实施例提供如下过程的具体示例,该过程用于在使用E-UTRA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NR作为辅助RAT的RAT间双连接中,将在辅助gNB(SgNB)2的小区21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从SgNB 2经由主eNB(MeNB)1发送至UE 3。
在本实施例中,MeNB 1和SgNB 2可以支持E-UTRA-NR DC架构选项3或3A。也就是说,MeNB 1和SgNB 2可以连接至EPC 4。可选地,MeNB 1和SgNB 2可以支持E-UTRA-NR DC架构选项7或7A。也就是说,MeNB 1和SgNB 2可以连接至5G-CN 7。
根据本实施例的SgNB 2被配置为在用于配置E-UTRA-NR DC所用的NR DRB的过程期间,将包括NR DRB的配置的第一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经由MeNB 1发送至UE 3。该第一RRC消息还包括在S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该指示至少指示在要配置UE 3的NR DRB的S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MeNB 1被配置为将从SgNB 2接收到的第一RRC消息在MeNB 1的小区(例如,PCell)中转发至UE 3。这使得UE 3在用于配置E-UTRA-NR DC所用的NR DRB的过程期间能够知晓在SgNB 2的小区中哪些按需系统信息(即,其它SI的至少一部分)可用。
图9示出处理900,该处理900是用于利用SgNB 2的小区的NR数据无线承载(NRDRB)配置UE 3的SCG建立过程的一个示例。图9所示的过程基本上遵循LTE DC中的SeNB添加过程。在图9所示的过程中,UE 3在进行SCG建立过程(即,用于配置NR DRB的过程)时,接收在S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在步骤901中,MeNB 1将SgNB添加请求消息发送至SgNB 2。SgNB添加请求消息请求SgNB 2配置使用E-UTRA和NR分别作为主要RAT和辅助RAT的DC所用的无线承载(即,SCG DRB或分离DRB)。具体地,SgNB添加请求消息包括“(SCG承载所用的)SgNB安全密钥”信息元素(IE)、“待添加E-RAB列表”IE和“MeNB到SgNB容器”IE。“待添加E-RAB列表”IE包括要建立的MeNB 1所要求的各E-RAB的E-RAB ID和E-RAB级QoS参数。“MeNB到SgNB容器”IE包括RRC:SCG-ConfigInfo消息。RRC:SCG-ConfigInfo消息由MeNB使用以请求SgNB建立、修改或释放SCG。SCG-ConfigInfo消息包括例如EPS承载标识、DRB标识和DRB类型。辅助RAT(NR)的小区(例如,无线链路、AS层)中所使用的安全策略(例如,安全算法)可以不同于主要RAT(E-UTRA)的小区(例如,无线链路、AS层)中所使用的安全策略。在这种情况下,SgNB安全密钥IE可以包括与在辅助RAT(NR)的小区中使用的安全策略有关的信息。此外,SgNB 2可以将该安全策略相关信息包括到要发送至UE 3的RRC:SCG-Config消息中。
在步骤902中,SgNB 2将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发送至MeNB 1。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是针对SgNB添加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具体地,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包括“被接纳添加的E-RAB列表”IE和“SgNB到MeNB容器”IE。“SgNB到MeNB容器”IE包括RRC:SCG-Config消息。RRC:SCG-Config消息对应于上述的“第一RRC消息”。RRC:SCG-Config消息用于传送SgNB2所创建的SCG DRB(或分离DRB)的无线资源配置。RRC:SCG-Config消息还包含在要配置UE3的NR DRB的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RRC:SCG-Config消息还包含SgNB2的小区的最小SI。
在步骤903中,MeNB 1响应于接收到来自SgNB 2的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将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发送至UE 3。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包括经由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从SgNB 2发送至MeNB 1的RRC:SCG-Config消息。UE 3中的主要RAT(即,E-UTRA(LTE))的AS层在MeNB 1的E-UTRA小区(即,主要小区(PCell)中接收该RRC连接重配置消息。UE 3中的辅助RAT(即,NR)的AS层根据RRC:SCG-Config消息来配置SgNB 2的NR小区中的SCG DRB或分离DRB。
UE 3(即,NR AS层)进一步检查从RRC:SCG-Config消息中取出的“可用按需SI的指示”,并且判断UE 3所希望的(或想要的)其它SI在SgNB 2的小区中是否可用。在图9所示的示例中,UE 3(即,E-UTRA AS层)在MeNB 1的E-UTRA小区(即,主要小区(PCell))中发送包括SI请求的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步骤904)。SI请求是针对从SgNB 2发送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MeNB 1将从UE 3接收到的SI请求转发至SgNB 2。MeNB 1可以将包括SI请求的SgNB重配置完成消息发送至SgNB 2(步骤905)。
图9的步骤904和905中的SI请求的发送是一个示例。UE 3(即,NR AS层)在接收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步骤903)之后,在SgNB 2的小区(例如,主要辅助小区(PSCell))中开始随机接入过程,以与SgNB 2的小区同步。在一些实现中,UE 3(即,NR AS层)可以在该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SI请求。例如,UE 3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一消息(Msg1)(即,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SI请求。在这种情况下,UE 3可以从前导码池中选择与UE 3希望的按需SI(其它SI)的编号或标识符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然后发送所选择的前导码。可选地,UE3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Msg3)发送SI请求。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中,在完成SCG DRB(或分离DRB)的配置之后,UE 3(即,NR AS层)可以在SgNB 2的小区(例如,PSCell)中经由RRC信令或者经由媒体接入控制(MAC)控制元素(CE)发送SI请求。
可选地,在一些实现中,在完成SCG DRB(或分离DRB)的配置之后,UE 3(即,E-UTRAAS层)可以在MeNB 1的小区(例如,PCell)中将SI请求经由RRC信令发送至MeNB 1,并且MeNB1可以将所接收到的SI请求转发至SgNB 2。
第三实施例
根据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结构示例与图5所示的结构示例相同。本实施例提供如下过程的具体示例,该过程用于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中,将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源eNB 1从目标gNB 2发送至UE 3。
根据本实施例的目标gNB 2被配置为在从E-UTRA向NR的RAT间切换过程期间,将包括NR无线资源配置的RRC消息经由源eNB 1发送至UE 3。该RRC消息还包括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该指示至少指示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源eNB 1被配置为将从目标gNB 2接收到的RRC消息在源eNB1的小区中转发至UE 3。这使得UE 3能够在向目标gNB 2的切换过程期间知晓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哪些按需系统信息(即,其它SI的至少一部分)可用。
图10是示出作为根据本实施例的RAT间切换过程的一个示例的处理1000的序列图。在步骤1001中,源LTE eNB 1将NR切换请求消息在直接基站间接口403(例如,Xn接口或X3接口)上发送至目标gNB 2。步骤1001中的NR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指示从LTE向NR的切换的切换类型信息元素(IE)。例如,切换类型IE被设置为“LTE到NR”。
在步骤1002中,目标gNB 2基于NR切换请求消息来创建UE上下文并且分配资源。然后,目标gNB 2将NR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发送至源eNB 1。NR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是针对NR切换请求消息的响应消息。NR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目标gNB 2所创建的目标NR小区21的无线资源配置。该无线资源配置经由源eNB 1被发送至UE 3。步骤1002中的NR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还包括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在步骤1003中,源eNB 1将RRC消息发送至UE 3,其中该RRC消息包含包括目标gNB2所创建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的切换命令消息。该RRC消息例如可以是来自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的移动性命令消息,或者可以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源eNB 1可以将目标gNB 2所创建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包括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内的“MobilityControlInfoNR(移动性控制InfoNR)”IE中。此外,源eNB 1将从目标gNB 2接收到的“可用按需SI的指示”包括在要发送至UE 3的RRC消息中。“可用按需SI的指示”可以包括到RRC连接重配置消息内的“MobilityControlInfoNR”IE中。
在步骤1004中,UE 3响应于接收到包含切换命令消息的RRC消息而移动到目标RAN(即,NR),并且根据切换命令消息所提供的无线资源配置信息来执行切换。因而,UE 3建立与目标gNB 2的无线连接。
在步骤1005中,UE 3在其成功地与目标NR小区21同步之后,将针对NR消息的切换确认发送至目标gNB 2。步骤1005中的消息可以是(NR)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
UE 3(即,NR AS层)检查“可用按需SI的指示”,并且判断UE 3所期望的(或所想要的)其它SI在目标gNB 2的小区中是否可用。UE 3可以将SI请求包括到步骤1005的RRC消息(例如,(NR)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中。SI请求是针对从目标gNB 2发送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
图10的步骤1005中的SI请求的发送是一个示例。UE 3(即,NR AS层)可以在步骤1004的随机接入过程中发送SI请求。UE 3例如可以经由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Msg1)(即,随机接入前导码)发送SI请求。在这种情况下,UE3可以从前导码池中选择与UE 3希望的按需SI(其它SI)的编号或标识符相关联的随机接入前导码,然后发送所选择的前导码。可选地,UE3可以在随机接入过程的第三消息(Msg3)中发送SI请求。
以下提供根据上述实施例的LTE eNB 1、NR gNB 2和UE 3的结构示例。
图11是示出根据上述实施例的NR gNB 2的结构示例的框图。LTE eNB 1的结构可以与图11所示的结构相同。参考图11,NR gNB 2包括射频收发器1101、网络接口1103、处理器1104和存储器1105。RF收发器1101进行模拟RF信号处理以与包括UE 3的NG UE进行通信。RF收发器110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RF收发器1101连接至天线阵列1102和处理器1104。RF收发器1101从处理器1104接收调制符号数据,生成发送RF信号,并且将该发送RF信号供给至天线阵列1102。此外,RF收发器1101基于天线阵列1102所接收到的接收RF信号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并且将该基带接收信号供给至处理器1104。RF收发器1101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包括例如多个移相器和多个功率放大器。
使用网络接口1103来与网络节点(例如,LTE eNB 1、MME 5和S-GW 6)进行通信。网络接口1103可以包括例如符合IEEE 802.3系列的网络接口卡(NIC)。
处理器1104进行无线通信所用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即,数据面处理)和控制面处理。处理器110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处理器1104可以包括例如用于进行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和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或微处理单元(MPU))。处理器1104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数字波束成形器模块。数字波束成形器模块可以包括多输入多输出(MIMO)编码器和预编码器。
存储器1105由易失性存储器和非易失性存储器的组合组成。易失性存储器是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RAM(DRAM)或它们的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是例如掩模式只读存储器(M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存储器1105可以包括与处理器1104分开配置的存储器。在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104可以经由网络接口1103或I/O接口(未示出)访问存储器1105。
存储器1105可以存储包括用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利用gNB 2的处理的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计算机程序)1106。在一些实现中,处理器1104可被配置为从存储器1105加载软件模块1106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模块,由此进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gNB 2的处理。
图12是示出UE 3的结构示例的框图。射频(RF)收发器1201进行模拟RF信号处理以与eNB 1和gNB 2进行通信。RF收发器1201可以包括多个收发器。RF收发器1201所进行的模拟RF信号处理包括升频转换、降频转换和放大。RF收发器1201连接至天线阵列1202和基带处理器1203。RF收发器1201从基带处理器1203接收调制符号数据(或OFDM符号数据),生成发送RF信号,并且将发送RF信号供给至天线阵列1202。此外,RF收发器1201基于天线阵列1202所接收到的接收RF信号来生成基带接收信号,并且将该基带接收信号供给至基带处理器1203。RF收发器1201可以包括用于波束成形的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模拟波束成形器电路包括例如多个移相器和多个功率放大器。
基带处理器1203进行无线通信所用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即,数据面处理)和控制面处理。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包括(a)数据压缩/解压缩、(b)数据分段/串接、(c)发送格式(即,发送帧)的生成/分解、(d)信道编码/解码、(e)调制(即,符号映射)/解调制、以及(f)利用逆快速傅立叶变换(IFFT)的OFDM符号数据(即,基带OFDM信号)的生成。同时,控制面处理包括层1的通信管理(例如,发送功率控制)、层2的通信管理(例如,无线资源管理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处理)以及层3的通信管理(例如,与附着、移动性和呼叫管理有关的信令)。
基带处理器1203所进行的数字基带信号处理可以包括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LC)层、MAC层和PHY层的信号处理。此外,基带处理器1203所进行的控制面处理可以包括非接入层(NAS)协议、RRC协议和MAC CE的处理。
基带处理器1203可以进行用于波束成形的MIMO编码和预编码。
基带处理器1203可以包括用于进行数字基带信号处理的调制解调器处理器(例如,DSP)和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例如,CPU或MPU)。在这种情况下,用于进行控制面处理的协议栈处理器可以与以下所述的应用处理器1204相集成。
应用处理器1204还被称为CPU、MPU、微处理器或处理器核。应用处理器1204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处理器核)。应用处理器1204从存储器1206或者从其它存储器(未示出)加载系统软件程序(操作系统(OS))和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呼叫应用、WEB浏览器、邮件程序、照相机操作应用和音乐播放器应用),并且执行这些程序,由此提供UE 3的各种功能。
在一些实现中,如在图12中利用虚线(1205)所示,基带处理器1203和应用处理器1204可以集成在单个芯片上。换句话说,基带处理器1203和应用处理器1204可以在单个片上系统(SoC)装置1205上实现。SoC装置可被称为系统大规模集成(LSI)或芯片组。
存储器1206是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它们的组合。存储器1206可以包括物理上彼此独立的多个存储器装置。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SRAM、DRAM或它们的任意组合。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是MROM、EEPROM、闪速存储器、硬盘驱动器或它们的任何组合。存储器1206可以包括例如从基带处理器1203、应用处理器1204和SoC 1205可以访问的外部存储器装置。存储器1206可以包括集成在基带处理器1203、应用处理器1204或SoC1205内的内部存储器装置。此外,存储器1206可以包括通用集成电路卡(UICC)中的存储器。
存储器1206可以存储包括用以进行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利用UE 3的处理的指令和数据的一个或多个软件模块(计算机程序)1207。在一些实现中,基带处理器1203或应用处理器1204可以从存储器1206加载这些软件模块1207并且执行所加载的软件模块,由此进行在上述实施例中参考附图所述的UE 3的处理。
如以上参考图11和图12所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eNB 1、gNB 2和UE 3中所包括的各个处理器执行包括用于使计算机进行参考附图所述的算法的指令的一个或多个程序。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存储这些程序并将这些程序提供至计算机。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任何类型的有形存储介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磁存储介质(诸如软盘、磁带、硬盘驱动器等)、光磁存储介质(例如,磁光盘)、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CD-R、CD-R/W以及半导体存储器(诸如掩模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闪速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等)。可以使用任何类型的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将这些程序提供至计算机。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包括电信号、光信号和电磁波。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将程序经由有线通信线路(例如,电线和光纤)或无线通信线路提供至计算机。
其它实例例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使用遵循SeNB添加过程的SgNB添加过程的示例。在上述实施例中,代替SgNB添加程序,可以使用遵循SeNB修改过程的SgNB修改过程。例如,代替SgNB添加请求消息(例如,图6所示的步骤601),MeNB1可以将SgN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至SgNB 2。
MeNB 1可以在将无线承载设置请求(例如,SgNB添加请求消息或SgNB修改请求消息)发送至SgNB 2之前,进行在MeNB 1和SgNB 2之间的UE能力协调。例如,MeNB 1可以将UE能力协调请求消息发送至SgNB 2,并且从SgNB 2接收UE能力协调响应消息。在该协调中,MeNB 1和SgNB 2可以仅共享(或协商)固定的UE能力(例如,在DC中正发送或接收数据时基本不改变的能力,或硬分离能力),诸如RF能力(例如,带组合、测量能力)等。MeNB 1和SgNB2还可以协商静态UE能力(例如,在DC期间没有动态改变的能力,或者动态共享的能力),诸如与UE类别规范有关的能力(例如,软缓冲区/软信道比特)。可选地,MeNB 1和SgNB 2可以在交换Se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或SeNB修改请求/确认消息)的步骤中共享静态UE能力。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消息(例如,SgNB添加请求消息、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RRC连接重配置消息、RRC连接重配置完成消息、SgNB重配置完成消息、NR切换请求消息、NR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所包括的信息元素不限于上述的信息元素。例如,为了在LTE eNB 1和NRgNB 2之间进行DC的目的、或者为了进行从E-UTRA向NR的切换的目的,可以在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或者在与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节点不同的节点之间通信和协商上述消息中所包含的信息元素。作为更具体的示例,SgNB添加请求消息中所包括的信息元素中的至少一些可以包括在SgNB添加请求确认消息中。另外或可选地,SgNB添加请求消息中所包括的信息元素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包括在从EPC 4(即,MME 5)发送至LTE eNB 1的S1AP消息(例如,S1AP:E-RAB设置请求消息)中。可以允许与在LTE eNB 1和NR gNB 2之间进行的DC有关的节点共享DC所需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UE 3、基站(LTE eNB 1和NR gNB 2)和核心网(EPC 4和5G-CN7)的操作和处理也可应用于NR内双连接(DC)和gNB间切换。例如,如下是可能的:即使在一个NR系统的相邻小区之间,按需系统信息的可用性也可能不同。因此,辅助gNB或目标gNB可以将在其一个或多个NR小区中可用的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主要gNB或源gNB发送至UE3。这使得UE 3能够在发起DC或切换时预先知晓在辅助小区或目标小区中哪种按需系统信息可用(或支持哪种按需系统信息)。因而,UE 3可以紧接在完成DC所用的SCG的配置之后或者紧接在完成切换之后获取所需的信息。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LTE eNB 1和NR gNB 2可以基于云无线接入网(C-RAN)概念来实现。C-RAN还被称为集中式RAN。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LTE eNB 1和gNB 2各自所进行的处理和操作可以由包括在C-RAN架构中的数字单元(DU)提供、或者由DU和无线单元(RU)的组合提供。DU还被称为基带单元(BBU)或中央单元(CU)。RU还被称为远程无线电头(RRH)、远程无线电设备(RRE)、分布式单元(DU)或发送接收点(TRP)。也就是说,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LTE eNB 2和gNB 3各自所进行的处理和操作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无线站(或RAN节点)提供。
此外,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人所获得的技术思想的应用的示例。这些技术思想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且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一部分可被描述为但不限于以下的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
一种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第二RAN节点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二RAN节点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二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经由与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1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二RAN节点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二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二RRC消息经由与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二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补充说明5)
一种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第一RAN节点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5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RAN节点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RRC消息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转发至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6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用于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无线承载的过程期间,接收所述无线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RRC消息而发送的第二RRC消息;以及
从所述第二RRC消息中取出针对发送所述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并且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RAN节点。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5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RAN节点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三RRC消息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转发至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三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补充说明10)
一种无线终端,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无线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其被配置为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进行通信;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从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11)
根据补充说明10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12)
根据补充说明1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用于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无线承载的过程期间,响应于所述第一RRC消息而发送第二RRC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针对利用所述第二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
(补充说明13)
根据补充说明11或12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接收所述第一RRC消息之后,在用于与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期间,发送针对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发送的请求。
(补充说明14)
根据补充说明11或12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所述无线承载之后,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经由RRC信令或者经由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即MAC CE发送针对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发送的请求。
(补充说明15)
根据补充说明10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三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三RRC消息中。
(补充说明16)
根据补充说明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补充说明17)
一种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用的方法,所述第二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18)
一种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用的方法,所述第一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19)
一种无线终端所用的方法,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20)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第二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21)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第一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补充说明22)
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无线终端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7年1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7-000799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包含其全部内容。
附图标记说明
1 eNodeB(eNB)
2 gNodeB(gNB)
3 用户设备(UE)
4 演进分组核心(EPC)
5 移动性管理实体(MME)
1101 RF收发器
1104 处理器
1105 存储器
1201 RF收发器
1203 基带处理器
1204 应用处理器
1206 存储器

Claims (22)

1.一种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第二RAN节点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二RAN节点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二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经由与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二RAN节点与第二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二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将第二RRC消息经由与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所述无线终端,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二RRC消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RAN节点,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5.一种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第一RAN节点包括:
存储器;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连接至所述存储器,并且被配置为: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RAN节点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一RRC消息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转发至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用于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无线承载的过程期间,接收所述无线终端响应于所述第一RRC消息而发送的第二RRC消息;以及
从所述第二RRC消息中取出针对发送所述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并且将所述请求转发至所述第二RAN节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
所述第一RAN节点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将所述第三RRC消息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转发至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三RRC消息中。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RAN节点,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10.一种无线终端,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无线终端包括:
至少一个无线收发器,其被配置为与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和第二RAN节点进行通信;以及
至少一个处理器,其被配置为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从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一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一RRC消息,所述第一RRC消息包括使用所述第一RAT作为主要RAT并且使用所述第二RAT作为辅助RAT的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承载的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一RRC消息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用于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无线承载的过程期间,响应于所述第一RRC消息而发送第二RRC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RRC消息包括针对利用所述第二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请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接收所述第一RRC消息之后,在用于与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同步的随机接入过程期间,发送针对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发送的请求。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在配置所述双连接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所述无线承载之后,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经由RRC信令或者经由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即MAC CE发送针对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发送的请求。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被配置为经由与第一无线接入技术即第一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一RAN节点从与第二RAT相关联的所述第二RAN节点接收第三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即第三RRC消息,所述第三RRC消息包括所述无线终端从所述第一RAT向所述第二RAT的RAT间切换所用的所述第二RAT的无线资源配置,以及
所述指示包括在所述第三RRC消息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中,所述指示包括指示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编号或标识符的指示列表或指示位图。
17.一种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用的方法,所述第二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18.一种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用的方法,所述第一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19.一种无线终端所用的方法,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2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第二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二RAN节点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第二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经由第一RAN节点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21.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第一RAN节点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以及
将所述指示在所述第一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至无线终端,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22.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用于使计算机进行无线终端所用的方法的程序,所述无线终端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经由第一无线接入网节点即第一RAN节点从第二RAN节点接收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能够利用的可用按需系统信息的指示,
其中,响应于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请求,将在所述第二RAN节点的小区中发送或者经由所述第一RAN节点发送所述可用按需系统信息。
CN201780088061.XA 2017-01-05 2017-11-21 在切换过程期间获取按需系统信息的方法 Active CN110383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02351.7A CN113365261A (zh) 2017-01-05 2017-11-21 源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202111244458.8A CN114040457A (zh) 2017-01-05 2017-11-21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00799 2017-01-05
JP2017000799 2017-01-05
PCT/JP2017/041823 WO2018128019A1 (ja) 2017-01-05 2017-11-21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無線端末並びにこれらの方法及び非一時的な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2351.7A Division CN113365261A (zh) 2017-01-05 2017-11-21 源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202111244458.8A Division CN114040457A (zh) 2017-01-05 2017-11-21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895A true CN110383895A (zh) 2019-10-25
CN110383895B CN110383895B (zh) 2021-10-26

Family

ID=6278945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8061.XA Active CN110383895B (zh) 2017-01-05 2017-11-21 在切换过程期间获取按需系统信息的方法
CN202110702351.7A Pending CN113365261A (zh) 2017-01-05 2017-11-21 源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202111244458.8A Pending CN114040457A (zh) 2017-01-05 2017-11-21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02351.7A Pending CN113365261A (zh) 2017-01-05 2017-11-21 源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
CN202111244458.8A Pending CN114040457A (zh) 2017-01-05 2017-11-21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252643B2 (zh)
EP (2) EP3567933B1 (zh)
JP (3) JP6733744B2 (zh)
CN (3) CN110383895B (zh)
BR (1) BR112019013617A2 (zh)
WO (1) WO20181280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5810A1 (zh) * 2020-02-07 2021-08-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59957A (zh) * 2020-02-07 2021-08-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和s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28211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 INFORMATION ON DEMAND FOR WIRELESS TERMINAL IN A CONNECTED STATE
GB2567296B (en) * 2017-08-09 2021-08-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JP2019033419A (ja) * 2017-08-09 2019-02-2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043252B2 (ja) * 2017-12-28 2022-03-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JP7145611B2 (ja) * 2017-12-28 2022-10-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1252628B2 (en) * 2018-01-09 2022-02-15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handling new radio capabilities
EP3751884A4 (en) * 2018-02-05 2021-02-2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YSTEM MESSAGE RECEIV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SYSTEM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US10548177B2 (en) * 2018-04-17 2020-01-28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Bearer activation for multiple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dual connectivity scenarios
US10728946B2 (en) * 2018-07-12 2020-07-28 T-Mobile Usa, Inc.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dual connectivity cellular systems
US11184821B2 (en) 2018-08-09 2021-11-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system handover between standalone mode and non-standalone mode
EP3849238A4 (en) * 2018-09-06 2022-04-20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S AND FACILITIE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DEVICE AND SYSTEM
WO2020220334A1 (zh) * 2019-04-30 2020-11-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通信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25725A1 (en) * 2019-12-17 2021-06-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system information reques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93522A4 (en) * 2020-03-30 2022-10-12 NEC Corporation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WO2023065179A1 (zh) * 2021-10-20 2023-04-27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广播信息的接收装置、发送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228A (zh) * 1995-10-17 1998-11-2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电通信环境中进行切换和漫游的方法
WO2015094914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full duplex radio system
CN104904254A (zh) * 2013-01-11 2015-09-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351139A1 (en) * 2013-01-17 2015-12-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ear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306187A (zh) * 2009-11-19 2016-0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及在其中实施的用于处理载波聚合的方法
US20160128006A1 (en) * 2014-11-03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a user equipment-centric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US20160234759A1 (en) * 2015-02-10 2016-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transmiss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WO2016130353A2 (en) * 2015-02-10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68588B1 (ko) * 2006-10-30 2014-02-2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Lte 시스템에서 추적 영역 업데이트 및 셀 재선택을 구현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RU2427979C1 (ru) * 2007-04-30 2011-08-27 Интердиджитал Текнолоджи Корпорейшн Повторный выбор соты и передача обслуживания с помощью услуги мультимедийного широковещания/мультивещания
US9220638B2 (en) 2010-09-10 2015-12-29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Deformed web materials
WO2014021610A1 (en) * 2012-07-30 2014-0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ystem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536917B2 (en) * 2015-02-03 2020-01-14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Dual connectivity for different access networks
JPWO2016133123A1 (ja) * 2015-02-20 2017-11-3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装置、及び上り送信切り替え方法
US10462723B2 (en) * 2015-05-29 2019-10-29 Intel IP Corporation Seamless mobility for 5G and LTE systems and devices
JP2018521525A (ja) * 2015-05-29 2018-08-02 インテル アイピー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最小システム情報送信
RU2743580C2 (ru) * 2016-05-11 2021-02-20 Сони Корпорейшн Распределен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в системах радиосвязи
US10630410B2 (en) * 2016-05-13 2020-04-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485000B2 (en) * 2016-09-28 2019-11-19 Sharp Kabushiki Kaisha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EP4096263B1 (en) * 2016-10-07 2023-09-06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US10897778B2 (en) * 2016-12-29 2021-0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reporting of receive beam change indication
JP7027766B2 (ja) * 2017-09-29 2022-03-0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に関連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0228A (zh) * 1995-10-17 1998-11-25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在无线电通信环境中进行切换和漫游的方法
CN105306187A (zh) * 2009-11-19 2016-02-03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Wtru及在其中实施的用于处理载波聚合的方法
CN104904254A (zh) * 2013-01-11 2015-09-09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US20150351139A1 (en) * 2013-01-17 2015-12-03 Intel IP Corpo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bear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94914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in a full duplex radio system
US20160128006A1 (en) * 2014-11-03 2016-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having a user equipment-centric medium access control layer
US20160234759A1 (en) * 2015-02-10 2016-08-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cremental transmission of system information
WO2016130353A2 (en) * 2015-02-10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demand system inform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III): "Discussion on System Information Delivery in NR",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 R1-1610207》 *
NTT DOCOMO, INC.: "System Information handling for LTE-NR Dual Connectivity", 《3GPP TSG-RAN WG2 #96 R2-168091》 *
SAMSUNG: "Comparison of index based approaches",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R2-168086》 *
SAMSUNG: "Essential System Information (SI) and on-demand SI", 《3GPP TSG RAN WG1#87 R1-1612457》 *
龙玉江: "贵州电网CSGII系统在大集中背景下的云平台构建",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55810A1 (zh) * 2020-02-07 2021-08-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59957A (zh) * 2020-02-07 2021-08-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和sn
CN113260018A (zh) * 2020-02-07 2021-08-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系统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36464A3 (en) 2023-09-06
US20210029621A1 (en) 2021-01-28
US11825404B2 (en) 2023-11-21
JP6733744B2 (ja) 2020-08-05
JPWO2018128019A1 (ja) 2019-11-07
EP3567933A1 (en) 2019-11-13
JP2020162183A (ja) 2020-10-01
US11252643B2 (en) 2022-02-15
EP3567933A4 (en) 2019-12-18
EP3567933B1 (en) 2023-06-07
JP7380780B2 (ja) 2023-11-15
JP7131582B2 (ja) 2022-09-06
JP2022162019A (ja) 2022-10-21
CN113365261A (zh) 2021-09-07
WO2018128019A1 (ja) 2018-07-12
EP4236464A2 (en) 2023-08-30
US20190342824A1 (en) 2019-11-07
CN110383895B (zh) 2021-10-26
BR112019013617A2 (pt) 2020-01-07
CN114040457A (zh) 2022-02-11
US20240023006A1 (en) 2024-0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895A (zh)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JP7124933B2 (ja) マスター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コントロールプレーン・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US2023026251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057955B2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terminal, core network node, and method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a therefor
CN110383915A (zh) 无线接入网节点、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402600A (zh) 基站、无线终端及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18029930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18029931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18029933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コア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WO2018029932A1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端末、及びこれらの方法
KR20180106804A (ko) 셀룰러망의 효율적 pdu 세션 활성화 및 비활성화 방안
CN110383939A (zh) 无线终端、基站及其方法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