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723B -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3723B
CN110383723B CN201880016575.9A CN201880016575A CN110383723B CN 110383723 B CN110383723 B CN 110383723B CN 201880016575 A CN201880016575 A CN 201880016575A CN 110383723 B CN110383723 B CN 1103837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set
reg
size
control channel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65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3723A (zh
Inventor
徐人权
李润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3837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7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37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37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04B7/0482Adaptive codeboo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69Cell search, i.e. determining cell identity [cell-I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6Selection of precoding matrices or codebooks, e.g. using matrices antenna weigh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基于PBCH信号在配置的特定CORESET中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候选,获得由控制信道调度的系统信息,并且从PBCH信号获得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全部参数的仅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设备可通过假设将没有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剩余参数如下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1个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个REG,CCE至REG映射类型被固定为交织,用于交织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并且作为相同预编码假设的单位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1个REG捆。

Description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及其设备。
背景技术
首先,将简要描述现有3GPP LTE/LTE-A系统。参照图1,UE执行初始小区搜索(S101)。在初始小区搜索处理中,UE从基站接收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与BS执行下行链路同步,并获取诸如小区ID的信息。此后,UE通过PBCH(物理广播信道)获取系统信息(例如,MIB)。UE可接收DL RS(下行链路参考信号)并检查下行链路信道状态。
在初始小区搜索之后,UE可通过接收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以及由PDCCH调度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来获取更详细的系统信息(例如,SIB)(S102)。
为了上行链路同步,UE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UE通过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发送前导码(例如,Msg1)(S103),并通过PDCCH以及与PDCCH对应的PDSCH接收对前导码的响应消息(例如,Msg2)。在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的情况下,可执行诸如附加PRACH传输(S105)和PDCCH/PDSCH接收(S106)的竞争解决过程。
然后,UE可执行PDCCH/PDSCH接收(S107)和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传输(S108)作为一般上行链路/下行链路信号传输过程。UE可将UCI(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发送到BS。UCI可包括HARQ ACK/N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否定ACK)、SR(调度请求)、CQI(信道质量指示符)、PM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和/或RI等。
发明内容
技术任务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和基站经由基于PBCH的CORESET更有效地和准确地发送/接收调度系统信息的PDCCH的方法及其设备。
将理解,本发明的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二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旨在提供对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
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为了实现技术任务,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步信号块(SSB)中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在基于PBCH信号配置的特定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候选;以及获得由控制信道调度的系统信息。UE可通过PBCH信号获得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全部参数的仅一部分,并且UE可通过假设将没有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剩余参数如下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1个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类型被固定为交织,用于交织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并且作为相同预编码假设的单位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1个REG捆。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技术任务,一种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用户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处理器控制收发器在同步信号块(SSB)中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在基于PBCH信号配置的特定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候选,并且获得由控制信道调度的系统信息。处理器可通过PBCH信号获得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全部参数的仅一部分,并且处理器可通过假设将没有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剩余参数如下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1个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类型被固定为交织,用于交织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并且作为相同预编码假设的单位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1个REG捆。
系统信息对应于系统信息块(SIB)1,并且所述特定CORESET可对应于用于发送SIB1的CORESET 0。
PBCH信号可指示关于所述特定CORESET中UE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候选的监测周期的信息。
由UE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参数可包括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所述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所述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可在PBCH信号内联合编码。
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可被限制为24、48和96个资源单元中的一种。
由UE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参数还可包括用于基于SSB指示所述特定CORESET在频域中的位置的偏移。
UE可通过假设将控制信道的候选的CCE聚合级别和每个CCE聚合级别的候选数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技术任务,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基站发送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同步信号块(SSB)中发送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在基于PBCH信号配置的特定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发送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信号;以及发送由控制信道信号调度的系统信息。基站可通过PBCH信号指示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全部参数的仅一部分,并且基站可通过如下固定没有通过PBCH信号指示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剩余参数来发送控制信道信号:1个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类型被固定为交织,用于交织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并且作为相同预编码假设的单位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1个REG捆。
系统信息对应于系统信息块(SIB)1,并且所述特定CORESET可对应于用于发送SIB1的CORESET 0。
PBCH信号可指示关于所述特定CORESET中用户设备(UE)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信号的监测周期的信息。
通过PBCH信号指示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参数包括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所述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并且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所述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可在PBCH信号内联合编码。
通过PBCH信号指示的所述特定CORESET的带宽可被限制为24、48和96个资源单元中的一种。
通过PBCH信号指示的用于配置所述特定CORESET的参数还可包括用于基于SSB指示所述特定CORESET在频域中的位置的偏移。
基站可通过假设将可用于控制信道信号的CCE聚合级别和每个CE聚合级别的候选数固定来发送控制信道信号。
有益效果
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由于用户设备针对PBCH未指示的一部分CORESET配置参数假设固定值,所以用户设备和基站可经由CORESET更有效地和准确地发送/接收调度系统信息的PDCCH,而不会增加具有有限大小的PBCH的信令开销。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利用本发明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面具体描述的那些,本发明的其它优点将从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更清楚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示出3GPP LTE/LTE-A系统中所使用的物理信道以及使用这些物理信道的一般信号传输方法。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指示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的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指示的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送/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用户设备和基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以下描述可应用于包括CDMA(码分多址)、FDMA(频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OFDMA(正交频分多址)、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等的各种无线接入系统。CDMA可利用诸如UTRA(通用地面无线电接入)、CDMA2000等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TDMA可利用诸如GSM/GPRS/EDG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通用分组无线电业务/增强数据速率GSM演进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OFDMA可利用诸如IEEE 802.11(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E-UTRA(演进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来实现。UTRA是UMTS(通用移动电信系统)的一部分。3GPP(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LTE(长期演进)是使用E-UTRA的E-UMTS(演进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在下行链路中采用OFDMA并且在上行链路中采用SC-FDMA。LTE-A(LTE-Advanced)是3GPP LTE的演进版本。
为了清晰,以下描述主要涉及3GPP LTE系统或3GPP LTE-A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可不限于此。提供以下描述中所使用的特定术语以帮助理解本发明,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术语的使用可被修改为不同的形式。
尽可能多的通信装置要求与通信容量一样高,因此,在最近讨论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与传统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相比需要增强移动宽带(eMBB)通信。另外,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和对象以随时随地提供各种服务的大规模机器型通信(mMTC)也是下一代通信中要考虑的因素之一。另外,考虑到对可靠性和延迟敏感的服务/UE,针对下一代通信系统已讨论了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
因此,针对下一代无线通信已讨论了考虑eMBB、mMTC、URLCC等的新RAT。
一些符合新RAT的设计的LTE/LTE-A操作和配置也可被应用于新RAT。为了方便,新RAT可被称为5G移动通信。
<NR帧结构和物理资源>
在NR系统中,可通过具有10ms的持续时间的帧来执行下行链路(DL)和下行链路(UL)传输,并且各个帧可包括10个子帧。因此,1个子帧可对应于1ms。各个帧可被分成两个半帧。
1个子帧可包括Nsymb subframe,μ=Nsymb slot×Nslot subframe,μ个邻接OFDM符号。Nsymb slot表示每时隙的符号数,μ表示OFDM参数集,Nslot subframe,μ表示关于对应μ的每子帧的时隙数。在NR中,可支持下表1中所示的多个OFDM参数集。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循环前缀
0 15 正常
1 30 正常
2 60 正常,扩展
3 120 正常
4 240 正常
在上表1中,Δf是指子载波间距(SCS)。可经由UL信令为UE配置关于DL载波带宽部分(BWP)的μ和循环前缀以及关于UL载波BWP的μ和循环前缀。
下表2示出在正常CP的情况下,关于各个SCS的每时隙的符号数Nsymb slot、每帧的符号数Nslot frame,μ和每子帧的时隙数Nslot subframe,μ
[表2]
Figure GDA0002383484420000051
Figure GDA0002383484420000061
下表3示出在扩展CP的情况下,关于各个SCS的每时隙的符号数Nsymb slot、每帧的时隙数Nslot frame,μ和每子帧的时隙数Nslot subframe,μ
[表3]
Figure GDA0002383484420000062
因此,在NR系统中,1个子帧中所包括的时隙数可根据子载波间距(SCS)而改变。各个时隙中所包括的OFDM符号可对应于D(DL)、U(UL)和X(灵活)中的任一个。DL传输可在D或X符号中执行,UL传输可在U或X符号中执行。灵活资源(例如,X符号)也可被称为预留资源、其它资源或未知资源。
在NR中,一个资源块(RB)可对应于频域中的12个子载波。RB可包括多个OFDM符号。资源元素(RE)可对应于1个子载波和1个OFDM符号。因此,在1个RB中的1个OFDM符号上可存在12个RE。
载波BWP可被定义为邻接物理资源块(PRB)的集合。载波BWP也可被简称为BWP。可为1个UE中的各个UL/DL链路配置最多4个BWP。即使配置多个BWP,对于给定时间周期可启用1个BWP。然而,当在UE中配置补充上行链路(SUL)时,可为SUL另外配置4个BWP,并且对于给定时间周期可启用1个BWP。可预期UE不从启用的DL BWP中接收PDSCH、PDCCH、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或跟踪参考信号(TRS)。另外,可预期UE不从启用的UL BWP中接收PUSCH或PUCCH。
<NR DL控制信道>
在NR系统(传输NR系统)中,控制信道的传输单元可被定义为资源元素组(REG)和/或控制信道元素(CCE)等。CCE可指用于控制信道传输的最小单元。即,最小PDCCH大小可对应于1个CCE。当聚合级别等于或大于2时,网络可将多个CCE分组以发送一个PDCCH(即,CCE聚合)。
REG可对应于时域中的1个OFDM符号并且可对应于频域中的1个PRB。另外,1个CCE可对应于6个REG。
现在简要描述控制资源集(CORESET)和搜索空间(SS)。CORESET可以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资源的集合,搜索空间可以是用于执行盲检测的控制信道候选的聚合。可为CORESET配置搜索空间。例如,当在一个CORESET上定义一个搜索空间时,可各自配置用于公共搜索空间(CSS)的CORESET和用于UE特定搜索空间(USS)的CORESET。作为另一示例,可在一个CORESET中定义多个搜索空间。例如,可为相同的CORESET配置CSS和USS。在以下示例中,CSS可指配置有CSS的CORESET,USS可指配置有USS的CORESET,等等。
基站可将关于CORESET的信息用信号通知给用户设备(UE)。例如,针对各个CORESET将CORESET配置用信号通知给UE。CORESET配置可包括CORESET的持续时间(例如,1/2/3个符号)、CORESET的频域资源、预编码器粒度、REG至CCE映射类型(例如,交织/非交织),在交织的REG至CCE映射类型的情况下,REG捆绑大小、交织器大小等。
如果用于1符号CORESET的REG至CCE映射对应于非交织类型,则用于CCE的6个REG被分组为单个REG捆并且用于CCE的REG是连续的。如果在1个PDCCH内存在多个CCE(例如,当聚合级别等于或大于2时),则CCE可为连续的。UE可根据预编码器粒度在1个REG捆内假设相同的预编码,或者针对多个REG捆假设相同的预编码。
如果用于1符号CORESET的REG至CCE映射对应于交织类型,则2、3或6个REG可被配置为1个REG捆。例如,可能能够支持作为子集的诸如{2}、{3}、{2,3}、{2,6}、{3,6}或{2,3,6}的REG捆大小,而非支持2、3和6的所有REG捆大小。在支持{2,6}的REG捆大小的情况下,1个REG捆可由2个REG或6个REG配置。UE可在1个REG捆内假设相同的预编码或者针对多个REG假设相同的预编码。
当在持续时间等于或长于2个符号的CORESET上执行REG至CCE映射时,可在时/频域中定义REG捆。如果在时域中定义REG捆,则属于1个REG捆的所有REG属于相同的RB并且REG可对应于彼此不同的符号。如果在时频域中定义REG捆,则1个REG捆属于相同的RB并且可不仅包括与彼此不同的符号对应的REG,而且包括属于不同RB的REG。
当在持续时间等于或长于2个符号的CORESET上执行REG至CCE映射时,可能能够支持对REG至CCE映射的时间优先映射。REG捆可被配置为在时域中与CORESET的时域持续时间相同。在非交织类型的情况下,构成CCE的6个REG可对应于1个REG捆并且CCE的REG可在时/频域中定位。在交织类型的情况下,2、3或6个REG可对应于1个REG捆并且REG捆可在CORESET内交织。UE可根据预编码器粒度在1个REG捆内假设相同的预编码或者针对多个REG捆假设相同的预编码。
<公共CORESET配置>
在NR系统中,针对控制信道,多个CORESET(例如,执行用于发送和接收控制信道的资源索引的资源区域)可被设定到单个UE。UE可根据CORESET配置和搜索空间集配置在对应CORESET中执行盲解码。
根据用信号通知CORESET配置的方案,CORESET可主要分类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的CORESET对应于在执行初始接入过程的中间由PBCH等指示的公共CORESET,另一种类型的CORESET对应于由UE专用高层信令等指示的UE特定CORESET。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和UE特定具有配置CORESET的含义。可能能够经由UE特定CORESET的CSS(或在公共CORESET中)针对多个UE转发(分组)公共信息(或UE特定信息)。
公共CORESET对应于发送用于调度RMSI(例如,SIB1)的PDCCH的CORESET。公共CORESET的名称也可被称为RMSI CORESET、用于RMSI的CORESET、由PBCH指示/配置的CORESET、初始接入过程中的CORESET或者CORESET 0。RMSI(剩余系统信息)也可被称为最小SI(系统信息)或SIB 1。
公共CORESET可用于调度与初始接入过程中UE所需的信息对应的RMSI(剩余系统信息)(例如,SIB 1)。在公共CORESET的情况下,由于CORESET配置由PBCH给出,所以优选对公共CORESET的可配置性设定限制以降低PBCH的开销。为此,公共CORESET配置的部分内容(例如,参数)可被固定为预定义的值以省略信令。优选地,可能能够通过在部分内容上与其它内容执行联合编码来减小信息大小。
在下文中,提出了配置CORESET配置的各个内容的值的方法、固定各个内容的值的方法和/或执行联合编码的方法。下文所描述的方法集中于公共CORESET来说明,本发明可不限于此。所述方法也可被应用于UE特定CORESET。例如,本发明的内容也可被应用于降低UE特定CORESET的RRC信令开销。
*CORESET带宽
CORESET BW(带宽)对应于在频域中CORESET所占用的区域。
-CORESET BW的可配置性:如果CORESET BW是可配置的,则可具有保证网络灵活性的优点。然而,由于PBCH的开销增加,所以优选减少能够用于CORESET的BW值的数量。
例如,预先定义单位资源大小,并且网络可将多个单位资源大小之一配置为CORESET的BW。
例如,(i)至(vi)中所描述的值可被视为单位资源大小。
(i)UE最小BW:在NR中,可定义各个UE要支持的最小BW。例如,网络可将UE最小BW值或UE最小BW值*N(例如,N=1/2、2、4等)配置为CORESET BW。
(ii)SS块BW:可定义NR中支持的最小系统BW。例如,网络可将最小系统BW值或最小系统BW值*N(例如,N=1/2、2、4等)配置为CORESET BW。
(iii)SS块BW:可定义SSB(同步信号块)BW(即,发送同步信号和PBCH的BW)。例如,网络可将SSB BW值或SSB BW值*N(例如,N=1/2、2、4等)配置为CORESET BW。
(iv)单位资源大小:可为CORESET BW配置预先定义单位资源大小(例如,5MHz)。例如,网络可将单位资源大小值或单位资源大小值*N(例如,N=1/2、2、4等)配置为CORESETBW。
(v)REG(或CCE)数:网络可通过CORESET内的控制资源单元(例如,REG、CCE、候选等)的数量来配置(固定)CORESET的大小。例如,网络预先定义诸如控制资源单元24、48、72和96的选项并且可将预定义的值之一配置为CORESET BW。
基于控制资源单元的CORESET BW配置也可被解释为(最大)聚合级别(AL)和/或控制信道候选数。例如,网络可配置聚合级别以及在特定CORESET中能够同时发送的候选。例如,网络可基于AL(聚合级别)8候选(=48个REG)配置在对应CORESET中能够同时支持的AL8候选数(例如,如果AL8候选数对应于2,则配置与96个REG对应的CORESET)。
具体地,如果通过REG的数量等用信号通知CORESET的资源大小,则可与CORESET持续时间(即,OFDM符号的数量)关联确定CORESET的BW。例如,如果与96REG CORESET关联由2配置CORESET持续时间,则CORESET的BW可由48个REG确定。
(vi)CORESET BW和CORESET持续时间也可由联合配置指示。多个组合[BW&持续时间]预先定义或者可由网络用信号通知。网络可经由PBCH(或UE专用信令)将特定组合设定到CORESET。例如,当存在由[48REG&2符号]和[96REG&1符号]定义的两个组合时,网络可经由1比特信令将组合之一设定到CORESET。
-固定带宽:如果CORESET BW固定,则所提议的值之一可被选为固定值。例如,公共CORESET的BW可被固定为SS块BW(=24个REG)、UE最小BW(例如,20MHz)、最小系统BW(例如,5MHz)和CORESET单位资源(例如,48个REG)中的一个。如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如果CORESET资源大小由REG的数量(例如,48个REG)表示,则可考虑CORESET持续时间来确定CORESET的BW。
*目标信号配置
由网络发送的信息的传输周期可根据信息不同地配置。如果针对具有不同周期的各个信息配置不同的CORESET,则信令开销增加。相反,如果UE在单个CORESET内对彼此不同的信息执行盲检测,则可能导致UE处理开销的增加。
例如,由于经由公共CORESET发送的RMSI对应于初始接入过程所需的信息和重要系统信息,所以RMSI通常没有动态地改变。例如,在LTE中,以80ms的传输周期发送系统信息。
如果比改变RMSI的周期短的监测周期性被设定到RMSI的公共CORESET,则可能导致UE不必要地对RMSI执行重复解码的问题。此外,如果在UE的初始接入之后网络另外为CSS配置CORESET,则可能导致增加信令开销的问题。
具体地,当发送不同的信息时,如果使用相同的配置(例如,具有/不具有交织传输类型等),则优选在初始接入之后将RMSI的公共CORESET重用作CSS的CORESET。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可能能够另外将不同控制信息的子监测集设定到CORESET配置。例如,公共CORESET的时机周期由10m配置(固定),RMSI-RNTI的监测周期由80ms配置,并且其它SI(例如,SI-RNTI)的监测周期可由20ms配置。在接收到CORESET配置之后,当在CORESET中监测到特定信息时,UE可根据与特定信息关联的子监测周期执行监测。另外,可另外指示子监测周期(或特定信息)的配置。例如,网络将UE配置为在RMSI-RNTI的监测集中从AL 4和AL 8分别盲检测单个候选,并且可将UE配置为在SI-RNTI的监测周期中从AL 4和AL 8分别检测两个候选。
在上述示例中,尽管为了清晰,说明了由RNSI-RNTI、SI-RNTI等检测的特定信息,但是特定信息可包括经由控制信道转发的信息,例如寻呼、Msg2/4、回退操作等。
*RS(参考信号)配置
NR控制信道可具有各种参考信号配置。
关于控制信道容量,在NR中在1符号CORESET中AL8候选需要48个REG,并且1符号的48个REG对应于10MHz的BW。具体地,如果多个UE在相同的CORESET上执行监测,则控制信道的容量变得不足。由于对于控制信道而言鲁棒性是重要因素,所以控制信道可频繁地使用高聚合级别。在这种情况下,控制信道的容量不足问题可能变得更糟。
作为克服控制信道的容量问题的方法,可考虑MU(多用户)-MIMO。当针对控制信道应用MU-MIMO时,为了控制信道的鲁棒性,可优选应用正交MU-MIMO。
在考虑正交MU-MIMO和各个层的信道估计性能的情况下,优选在NR中为RS每1个REG分配两个正交天线端口,并且优选各个RS端口在1个REG内的两个RE中发送RS(例如,PDCCH DMRS)。例如,在REG方面,与控制信道传输的开销相比,RS传输的开销可对应于1/3。
相反,在单个UE方面,为了在低聚合级别或高编码率下改进控制信道的性能,优选降低RS开销。或者,为了在高聚合级别下改进信道估计性能,优选增加UE所使用的RS端口的密度。在前一种情况下,可考虑网络/UE将RS开销降低至1/4的方法。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考虑网络/UE应用1/3的RS开销的方法(例如,在REG内4个RE用于1个RS端口)。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RS密度和/或RS天线端口的数量可根据CORESET来配置。另外,也可配置RS图案(例如,前载RS、满载RS)。例如,1端口1/4密度、2端口1/3密度(例如,FDM)和1端口1/3密度选项中的全部或部分可预先定义或者可经由网络的高层信令配置。网络可经由CORESET配置来指定对应CORESET中所使用的RS配置。例如,在2端口1/3密度的情况下,关于要使用的RS端口的信息(例如,端口索引等)和/或关于要执行速率匹配的RS端口的信息可另外用信号通知或者可隐含地确定(例如,基于UE ID)。网络可指示UE对特定RS端口执行干扰测量。
*聚合级别和根据AL的候选数
聚合级别可根据所配置的CORESET的资源区域内的可用资源(例如,REG、CCE)的数量来隐含地确定。
例如,如果根据CORESET的时间/频率资源配置的可用REG的数量大于48,则用于在CORESET中执行UE所执行的盲解码的最大聚合级别可由8确定。候选数也可根据可用资源的量来确定。例如,AL8的候选数可由将可用REG的数量除以48所得的商隐含地确定。
在各个AL的候选数的情况下,根据各个AL的候选数的最大值预先固定,并且实际候选数可根据可用REG的数量来确定。例如,如果AL 1、2、4和8的最大候选数分别对应于4、4、2和2,并且可用REG的数量对应于50,则由于50/48=1.xx,所以AL 8的候选数对应于1并且剩余AL的候选数可对应于根据AL的最大值(例如,4、4、2)。
*交织方法
在NR中,根据是否在REG或REG捆之间执行交织,CORESET的资源映射可被分类为局部映射(即,非交织)和分布式映射(即,交织)。局部映射对应于当主要应用UE专用波束成形时在窄区域中收集NR-PDCCH资源以使波束成形增益最大化的形式。当信道状态估计(例如,CSI报告)的准确性劣化时,可使用分布式映射来获得传输分集、时间/频率分集等。
此外,如果应用局部映射的CORESET与应用分布式映射的CORESET交叠,则由于不同的映射方法,可能发生阻塞问题。例如,如果在交叠区域中发送局部映射CORESET的NR-PDCCH,则可具有这样的情况:由于局部映射CORESET的NR-PDCCH,在应用分布式映射的CORESET中无法使用多个CCE。
可通过以REG捆集合为单位执行交织的方法来解决阻塞问题。然而,如果CORESET没有交叠并且CORESET的BW宽,则优选通过以REG捆为单位执行交织来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了一种根据CORESET来配置交织方案的方法。例如,在没有发生交叠的CORESET中以REG捆为单位执行交织。如果发生交叠,则可在应用分布式映射的CORESET中以REG捆集合为单位执行交织。具体地,执行交织的方法可预先隐含地确定。
另外,当以REG捆集合为单位执行交织时,网络可根据CORESET来配置REG捆集合的大小。由于能够根据REG捆集合的大小来改变捆大小和/或映射规则,所以优选网络在诸如CORESET调度等的过程中确定REG捆集合的大小。或者,REG捆集合的大小可被固定为2。这可被解释为REG捆集合由构成AL 2候选的彼此不同的CCE的REG配置。
总结和提议
总结上述公共CORESET配置并且说明基于该配置的提议。
为了更灵活的操作,优选支持具有彼此不同的资源和属性的多个CORESET。例如,至少两个或更多个CORESET可被设定到单个UE。一个CORESET在具有分布式CCE至REG映射的USS和CSS之间共享,并且另一CORESET可对应于具有局部或分布式映射的USS所特定的CORESET。
提议1:设定到单个UE的CORESET的数量可对应于1或2。
*CORESET配置
CORESET的时间/频率资源可从初始接入过程(例如,PBCH和/或SI)或UE特定高层信令获得。一部分内容(例如,时间/频率资源、传输类型等)可被配置用于UE特定CORESET。此外,RS配置、搜索空间配置等可包括在CORESET配置中。
在NR中,UE可同时从多个TRP(发送和接收点)接收控制信息和数据。当从多个TRP发送控制信息时,可优选将不同的CORESET设定到多个TRP中的每一个。例如,可能能够为多个TRP配置与各个TRP关联的CORESET特定加扰参数。如果多个TRP被设定到UE,则可通过多个CORESET支持多个传输。或者,可基于CORESET选择来支持DPS(动态点部分)。
并且,可能能够使用非正交DMRS来支持对NR-PDCCH的MU-MIMO。为了将包括在相同MU-MIMO对中的UE彼此区分,UE特定RS加扰参数可被设定到CORESET。
具体地,本发明提出针对各个UE假设CORESET特定RS加扰序列(例如,使用虚拟小区ID)。关于MU-MIMO,正交DMRS可在信道估计和干扰消除中具有增益。因此,如果引入使用正交DMRS的MU-MIMO,则可能能够另外配置关于RS端口的信息。
为了灵活的管理,各个CORESET可具有用于不同目的的彼此不同的属性。例如,包括在彼此不同的CORESET中的搜索空间可具有其自己的配置。聚合级别和各个聚合级别的候选数可被设定到各个CORESET。搜索空间类型(例如,CSS、USS或CSS&USS)可根据CORESET来配置。
提议2:可为UE特定CORESET配置RS相关信息和搜索空间类型。
初始接入过程中指示的CORESET可按照小区特定方式配置并且可用于发送与RMSI和RAR(随机接入响应)相关的DCI。CORESET可被称为RMSI CORESET或公共CORESET。由于公共CORESET的配置由PBCH提供,所以优选使公共CORESET的配置的大小最小化并经由规定的限制降低PBCH的开销。
下文所描述的项可被视为用于调度RMSI的公共CORESET配置。
-带宽:如果能够配置公共CORESET BW,则可能仅能够支持诸如与SSB相同的BW、UE最小BW、比SSB BW宽两倍那么多的BW、UE最小BW的1/2等的多个BW值。为了降低信令开销,CORESET BW可与持续时间联合编码。例如,基站可经由1比特信令在具有1符号的96-RB BW和具有2符号的48-RB BW之间配置一个组合。如果支持具有多个持续时间的多个BW,则可仅选择能够覆盖为RMSI CORESET支持的AL的部分集合以使信令开销最小化。另一方面,如果公共CORESET BW固定,则AL 8候选、发送其它信息所需的(48+α)个REG和CORESET持续时间可与固定的BW值关联。例如,BW可由REG的数量/CORESET持续时间确定。
-频率位置:如果假设在每一个SS块(同步信号块)中执行RMSI传输,则RMSI的CORESET可对应于与SS块相邻的CORESET。如果在SS块之间共享RMSI,则可指示SS块与RMSICORESET之间的偏移。
-时域中的起始符号:SS块可具有各种位置。例如,在15kHz SCS的7个符号的时隙的情况下,偶数时隙的SS块的起始符号索引对应于2,并且奇数时隙的SS块的起始符号索引对应于1。如果BW较窄(例如,5MHz)并且CORESET的大小较大(例如,96个REG),则公共CORESET和SS块可未被定位于相同的时隙。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当对SS块位置执行速率匹配时,对于持续时间大于1的RMSI CORESET,起始符号可固定。或者,能够由RMSI CORESET调度的时隙可对应于不包括SS块的时隙或者具有足以布置CORESET的符号的时隙(例如,偶数时隙)。作为不同的方法,可假设RMSI时隙的大小总是对应于14。类似于将7个符号实现为迷你时隙的情况,为了清晰,优选由14个符号的大小的时隙定义RMSI时隙的大小。如果定义7符号时隙大小,则7符号时隙可仅用于UE特定数据调度。在LTE-NR共存情况下,RMSI CORESET的起点可根据LTE PDCCH区域的大小来控制。因此,需要具有关于RMSI CORESET的起始符号的信息。为了使控制信令的开销最小化,类似于用于LTE-NR共存和RMSI传输的参数集,其它信息和RMSI起始符号的信息可联合用信号通知。表4示出用于LTE-NR共存的RMSI CORESET的起始符号信息与用于执行RMSI传输的参数集之间的联合编码。在LTE-NR共存情况下,假设仅在MBSFN子帧中发送RMSI CORESET以避免与LTE CRS的冲突。
[表4]
索引 LTE-NR共存 参数集
0 起始符号=3 与SS块相同
1 起始符号=3 SS块的两倍
2 起始符号=5 SS块的两倍
3 起始符号=1 与SS块相同
4 起始符号=1 SS块的两倍
5(预留)
6(预留)
7(预留)
监测周期:例如,公共CORESET的监测周期可被固定为5ms(即,SS块传输周期)、20ms或80ms(即,PBCH TTI)。如果RMSI CORESET与RAR/Msg.4的CORESET共享,则RMSI的监测周期可由公共CORESET的监测集的子集配置。如果需要可配置性,则可配置公共CORESET的周期(例如,2或4比特的信令)。
-CORESET持续时间:CORESET持续时间可根据SS块布置来固定。如果需要CORESET持续时间的可配置性,则可按照与CORESET BW信息联合编码的方式用信号通知CORESET持续时间信息。
-RS信息:RS信息可基于小区ID来确定。
-REG捆绑大小、REG捆集合大小:例如,REG捆绑大小和REG捆集合大小可被固定为诸如2或6的特定值。
-盲解码配置:UE所支持的最小盲解码计数可由RMSI CORESET的最小盲解码计数配置。
因此,关于时间/频率资源的信息可由用于公共CORESET的PBCH配置。并且,其它信息(例如,RS信息、关于传输类型(例如,交织/非交织映射)的信息和/或关于REG捆(集合)大小的信息)可被固定以降低PBCH开销。
提议3:对于由PBCH配置的CORESET,REG捆绑大小、传输类型(例如,交织/非交织映射)和AL&候选数(例如,根据可用REG的数量)中的至少一个可固定。
提议4:对于由PBCH配置的CORESET,可用信号通知时间/频率资源(例如,包括CORESET起始位置/BW等的资源信息)。
*用于多波束操作的公共CORESET
在NR中,能够支持单波束操作和多波束操作二者。在UE方面,需要指示要监测的资源以执行控制信道监测,而不管单/多波束操作。具体地,在使用多个波束的情况下,可能能够经由多个时机发送相同的控制信道。UE需要在多个时机当中识别要监测的时机的CSS。在多波束操作中,预期要发送多个SS块。在经由最佳SS块接收信息之后,优选UE经由与最佳SS块相同的波束获得特定系统信息(例如,RMSI或最小SI)。关于用于调度特定系统信息的CSS的信息可由PBCH发送。为此,可考虑下文所描述的选项。
-选项1:SS块的PBCH可指示共享与SS块相同的波束方向的特定系统信息的CSS的信息。
-选项2:SS块的PBCH可指示经由波束扫描发送的特定系统信息的CSS资源的集合。
-选项3:SS块的PBCH可指示可经由单个波束或多个波束发送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CORESET。
图2是用于说明根据选项1的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指示的图。
参照图2,PBCH可指示与PBCH相同的波束相关的CORESET。在这种情况下,由于PBCH的内容改变(例如,根据各个波束方向指示不同的CORESET时间/频率资源)并且各个波束的资源以半静态方式固定,所以可能不支持特定系统信息传输的灵活调度。相反,根据选项1,由于UE可仅对为目标波束指示的资源执行监测,所以能够降低UE的CSS监测负担。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选项2的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指示的图。
参照图3,PBCH可指示特定系统信息的CORESET的集合。UE可假设在经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集合中的波束扫描并且可基于经由PSS/SSS/PBCH的接收过程获得的波束索引(例如,用于接收PSS/SSS/PBCH的波束的索引)接收控制信息/数据。
为了使CORESET配置的开销最小化,可针对各个波束假设相同大小的控制区域。可能能够通过假设波束扫描来配置各个波束的控制区域的持续时间、总控制区域的大小和控制区域的频率位置。根据上述方法,可能能够向各个PBCH提供灵活性和相同内容。另一方面,可增加UE的盲解码计数。作为减少UE的盲解码计数的方法,可使用SS块与配置的控制资源之间的隐含映射。例如,在总控制区域中依次发送各个波束的CSS,UE可催生基于从SS块获得的波束索引发送对应波束的OFDM符号。例如,可能能够假设SS块与用于波束的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资源之间的隐含映射。可在特定系统信息的控制资源(或数据资源)与不同的系统信息或RAR控制资源集之间定义类似的关系。上述方法具有这样的缺点:需要为多个波束配置连续的控制区域并且可能影响数据调度。
作为用于解决根据选项1和2的问题的不同选项,可能能够指示能够调度特定系统信息的公共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所指示的资源中要使用的波束可由网络确定。UE可监测所配置的CSS,直至由UE获得特定系统信息。
提议5:PBCH中的公共CORESET的指示应该有影响并且不适合指示与多个波束对应的多个CORESET。对于特定系统信息的CORESET,可考虑上述选项1和3。
提议选项1可被理解为各个PBCH配置与特定系统信息的波束对应的CORESET。
提议选项3可被理解为各个PBCH配置能够在不同网络的监测时机调度不同波束的CORESET。
交叠的CORESET的处理
CORESET可与不同的CORESET或时隙内的SS块交叠。当CORESET彼此交叠时,一个CORESET的候选可能阻挡另一CORESET的候选。为了降低阻塞可能性,作为直观方法,各个CORESET的REG捆边界和REG捆大小可在频域中对齐。为了使REG捆边界对齐,指示REG捆绑的起点的频率偏移可按照CORESET特定方式配置。如果频率捆大小在交叠的CORESET之间没有对齐或者在每一个CORESET中配置不同的传输类型,则可使用基于REG捆集合的交织。
如果CORESET与时隙内的SS块交叠(例如,如果SS块的起点对应于第3OFDM符号并且CORESET的持续时间对应于3个OFDM符号),则无法在交叠的区域中发送控制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考虑在交叠的区域中对控制信息执行速率匹配的方法或者以1/2符号CORESET执行回退的方法。具体地,当按照CORESET和SS块使用不同波束的方式执行多波束操作时,优选不在同一符号中复用CORESET和SS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发送SS块的所有符号执行速率匹配。
RMSI CORESET配置和类型0-PDCCH CSS集合配置
首先,简要说明类型0-PDCCH CSS。类型0-PDCCH CSS可对应于经由包括在PBCH中的MIB配置的CSS或者经由公共PDCCH配置的特定参数(例如,searchspaceSIB1)配置的CSS。在这种情况下,可为通过SI-RNTI加扰的DCI配置CRC。例如,可经由类型0-PDCCH CSS发送调度承载SIB1的PDSCH的PDCCH并且PDCCH的CRC可通过SI-RNTI加扰。
在NR系统中,关于PDCCH解码,CORESET配置、搜索空间集合配置等如下定义。
-通常,由UE经由UE专用RRC信号接收的CORESET配置可包括CORESET的ID、PDCCHDMRS的加扰ID、CORESET的持续时间(例如,1/2/3/符号)、CORESET频域资源、CORESET的CCE至REG映射类型(例如,交织/非交织)、CORESET的REG捆大小、CORESET移位索引、TCI(传输配置指示)-StatesPDCCH(例如,QCL相关信息)和TCI-PresentInDCI(DCI中是否存在TCI字段)中的至少一个。
-通常,搜索空间集合配置可包括公共搜索空间标志(例如,指示对应搜索空间是否对应于CSS的信息)、关于包括在对应搜索空间集合中的候选的聚合级别和根据聚合级别的候选数的信息、监测偏移PDCCH时隙和时隙内监测符号PDCCH(例如,要执行PDCCH监测的时隙内的符号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使UE在初始接入过程中获得RMSI(例如,SIB 1),UE需要基于PBCH正确地获得RMSI CORESET配置以及关于类型0-PDCCH CSS的信息。
此外,当UE执行初始接入时,由于UE无法预先知道系统信息(例如,MIB、SIB)的内容,所以网络可经由PBCH广播接收系统信息(例如,SIB)所需的控制信道相关信息(例如,RMSI等)。此外,考虑到PBCH的信令开销,用信号通知信息的比特数可被限制为8比特。
因此,为了经由控制信道接收诸如SIB等的系统信息,CORESET和搜索空间(例如,类型0-PDCCH CSS)相关信息应该由8比特信息(例如,RMSI-PDCCH-Config.)定义。在这种情况下,8比特当中的4比特可指示CORESET的时间/频率资源信息。剩余4比特可提供关于包括在CORESET中的类型0-PDCCH CSS的信息(例如,监测时机)。由于除了通过8比特转发的信息之外的剩余信息没有附加转发手段,所以优选预先定义剩余信息。例如,QCL(准共址)相关信息与接收PBCH的SSB(SS块)关联,并且加扰相关信息被定义为与小区ID关联。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了在CORESET(例如,RMSI的CORESET)和搜索空间集合配置当中确定除了上述信息(例如,CORESET的时间/频率资源信息、监测时机、QCL相关信息、加扰相关信息)之外的剩余信息的方法。
在以下描述中,当根据CORESET的时间/频率资源分配改变参数值时,可指示根据指示PBCH的时间/频率资源分配信息的字段的值改变参数。
*CCE至REG映射
CCE至REG映射类型可指示REG捆级别是否使用交织。如果REG捆级别没有使用交织,则构成单个候选的REG和CCE被定义为在时/频域中邻接地布置。
通常,当连续资源用于在没有交织的情况下发送PDCCH时,网络知道基站(例如,gNB)和UE之间的信道状态等。在这种情况下,网络可使用适合于信道状态的预编码来改进UE的解码性能。
然而,由于UE难以在初始接入过程中执行反馈并且基站需要向多个UE发送相同的信息,所以基站优选使用交织根据频率分集增益和传输分集增益(例如,通过预编码器循环的传输分集增益)改进UE的解码性能。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了在由PBCH配置的CORESET和使用该CORESET的搜索空间中使用REG捆级别的交织。
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CORESET持续时间可对应于CORESET所占用的OFDM符号数。CORESET持续时间可由1、2或3个符号配置。另外,由PBCH配置的CORESET可包括类型0-PDCCH CSS并且类型0CSS可仅使用聚合级别4、8和16。具体地,随着CORESET持续时间变得越短,越大的资源用于在频域中发送PDCCH。例如,当CORESET持续时间对应于1个符号时,对于聚合级别8的候选,需要具有10MHz的频率资源。具体地,如果使用宽频率资源,则由于能够确保频率分集,所以不使用交织,并且优选旨在使用信道估计来改进性能。
具体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出了基于CORESET持续时间确定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CCE至REG映射类型。例如,如果配置1符号CORESET,则UE可假设交织不用于CCE至REG映射。否则,可能能够定义交织用于CCE至REG映射。或者,可基于CORESET内的资源量来确定是否使用交织。例如,如果CORESET内的单位资源(例如,REG、REG捆、CCE)的数量大于阈值,则UE可假设使用交织。此外,阈值可预先定义或者可经由高层信令确定。并且,如果不使用交织,则UE可在对应候选内假设相同的预编码或者假设使用宽带RS。
如果REG捆大小被固定为6,则优选针对CCE至REG映射使用交织。例如,由于能够通过REG捆大小=6确保信道估计性能,所以为了另外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传输分集增益等,优选使用交织。
*REG捆大小
通常,在由RMSI(例如,SIB1)配置的CORESET或者由UE专用RRC信令配置的CORESET的情况下,根据CORESET的持续时间来确定CORESET中能够假设的REG捆大小。例如,在1符号CORESET的情况下,REG捆大小可对应于2或6。在2或3符号CORESET的情况下,REG捆大小可与CORESET持续时间相同,或者可对应于6。网络通过两个可用值之一来配置REG捆大小。
相反,在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情况下,可能难以经由PBCH用信号通知CORESET的REG捆大小。因此,REG捆大小可被预先固定为值,或者可预先定义用于确定REG捆大小的规则。
例如,在由PBCH配置的CORESET中,REG捆大小可被配置为与CORESET的CORESET持续时间相同。根据当前NR系统,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持续时间可对应于值1、2和3。这可被解释为通过在频域中均匀地分布CCE来增加频率分集的方法。
作为不同的示例,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REG捆大小可被固定为6。在类型0CSS的情况下,聚合级别由4、8和/或16配置。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常REG捆大小=6具有良好的信道估计性能并且在高聚合级别下显示良好的性能(与使用小于6的REG捆大小的情况相比),所以优选将REG捆大小固定为6。
*交织器的行大小
NR系统中所使用的交织器可包括块交织器。例如,块交织器连同行一起写入REG捆(或REG捆集合),然后连同列一起读取REG捆。或者,块交织器连同列一起写入REG捆(或REG捆集合),然后连同行一起读取REG捆。通过这样做,交织器可执行交织。
在使用具有CCE至REG映射方法的交织器的情况下,需要确定交织器的行大小。交织器的行大小可指示连续REG捆的分布级别。具体地,CORESET的资源在频域中被分成与交织器的行大小一样多的块,并且连续REG捆属于彼此不同的块。此外,交织器的行大小也可被简称为交织器大小。
通常,在UE专用CORESET中,交织器的行大小可由选自{2,3,6}中的一个配置。例如,可经由UE专用CORESET的配置用信号通知交织器的行大小,并且将REG捆的总数除以行大小所得的值变为交织器的列大小。当交织器的行大小对应于3时,如果执行交织,则CORESET在频域中被分成3个频率块并且REG捆i、i+1和i+2分别属于第一频率块、第二频率块和第三频率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在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情况下,交织器的行大小可根据REG捆大小来不同地配置/确定。
在NR中,CCE由6个REG组成并且REG捆大小可具有值2、3和6。具体地,每CCE的REG捆的数量可对应于1、2或3。交织器的行大小可指示在频域中构成CCE的REG捆的分布级别。因此,交织器的行大小可根据由PBCH配置的CORESET中假设的REG捆大小或者每CCE的REG捆的数量来确定。
例如,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2,则1个CCE对应于3个REG捆。为了充分地获得频率分集增益,优选将整个频域分成3个区域并且将构成1个CCE的3个REG捆布置到彼此不同的3个区域。具体地,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2,则交织器的行大小可由3定义。出于相同的原因,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3,则由于1个CCE对应于2个REG捆,所以交织器的行大小可由2定义。
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6,则由于1个CCE对应于1个REG捆,所以优选考虑AL来确定交织器的行大小。例如,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6,则交织器的行大小可由4定义。如果行大小大于4,则由于频率分集增益很少增加,所以优选在性能方面均匀地分布AL 4的候选。
此外,如果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REG捆大小被固定为特定值,则交织器的行大小也可固定。如果REG捆大小被固定为2或3,则交织器的行大小可被固定为3或2以尽可能分布属于CCE的REG捆。或者,交织器的行大小可被固定为6以尽可能分布AL 2或4的候选。
如果REG捆大小被固定为6,则可能能够引入传统行大小中未包括的4的行大小作为交织器的行大小,并且交织器的行大小可被固定为4。通过这样做,能够在CORESET内尽可能分布属于聚合级别4的候选的4个CCE。或者,交织器的行大小可被固定为值2、3和6。或者,可排除行大小6。当CORESET包括少量的资源时,如果CORESET被分成6个子块,则CCE可被局部化。因此,如果捆大小被固定为6,则优选将交织器的行大小固定为2或3。如果交织器的行大小对应于3,则可能能够具有这样的优点:与交织器的行大小对应于2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低AL下另外获得频率分集增益。
*预编码器粒度
在NR中,预编码器粒度(在频域中)可由与频域中的REG捆大小相同的第一配置值配置。或者,预编码器粒度可由第二配置值配置以使得UE能够在对应CORESET的邻接RB内假设相同的预编码器(例如,相同的预编码)。为了清晰,第二配置值被称为较大的预编码器粒度。或者,第二配置值也可被称为宽带RS配置,并且第一配置值也可被称为窄带RS配置。
如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当CORESET在初始接入过程中由PBCH配置时,由于能够由PBCH用信号通知的信息是限制性的,所以预编码器粒度可预先固定或者可由不同的值隐含地确定。
如果预编码器粒度预先固定,则可能能够定义较大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应用于由PBCH配置的CORESET(例如,固定为第二配置值)。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无法通过预编码器循环获得传输分集,可具有能够增加信道估计性能的优点。
另一方面,如果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REG捆大小(例如,固定为第一配置值),则尽管信道估计性能劣化,能够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因此,可能能够预期在波动严重的信道状态下增强控制信道接收性能。例如,如果REG捆大小被固定为6,则由于信道估计性能在REG捆内增加,所以预编码器粒度可被固定为REG捆大小(在频域中)。
作为不同的方法,可根据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资源分配来确定预编码器粒度。例如,可根据CORESET的持续时间(即,OFDM符号数)来确定预编码器粒度。例如,如果CORESET的持续时间对应于1,则UE假设较大的预编码器粒度(例如,假设第二配置值)。如果CORESET的持续时间大于1,则UE可假设具有REG捆大小的预编码器粒度(例如,假设第一配置值)。
如果REG捆大小对应于6,则可优选UE假设预编码器粒度与REG捆大小(在频域中)相同(例如,假设第一配置值)。如以上描述中提及的,信道估计性能可由REG捆大小=6保证,并且优选使用窄带RS来另外获得频率分集增益和传输分集增益。
*CORESET ID
为了配置CORESET和搜索空间集合之间的链接,CORESET ID可被设定到各个CORESET。可通过RRC信令等执行CORESET ID的配置。然而,在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情况下,无法针对CORESET ID使用附加信令。
因此,由PBCH配置的CORESET的ID可被固定为0。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发送/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的流程图。省略对与上述内容重复的内容的说明。本发明不限于图4。
参照图4,UE在同步块(SSB)中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405]。
UE在基于PBCH信号配置的特定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例如,PDCCH)的候选[410]。
基站在基于PBCH信号配置的特定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发送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信号[411]。
UE获得由控制信道调度的系统信息[415]。
UE可通过PBCH信号获得用于配置特定CORESET的全部参数的仅一部分。UE可通过假设将没有通过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特定CORESET的剩余参数如下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1个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类型被固定为交织,用于交织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并且作为相同预编码假设的单位的预编码器粒度被固定为1个REG捆。
系统信息对应于系统信息块(SIB)1,并且特定CORESET可对应于用于发送SIB 1的CORESET 0。
PBCH信号可指示关于特定CORESET中UE应该监测调度系统信息的控制信道的候选的监测周期的信息。
由UE从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特定CORESET的参数可包括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特定CORESET的带宽和特定CORESET的符号数可在PBCH信号内联合编码。
从PBCH信号获得的特定CORESET的带宽可被限制为24、48和96个资源单元当中的一个资源单元(例如,RB)。
由UE从PBCH信号获得的用于配置特定CORESET的参数还可包括用于基于SSB指示特定CORESET在频域中的位置的偏移。
UE可通过假设将控制信道的候选的CCE聚合级别和每个CCE聚合级别的候选数固定来监测控制信道的候选。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00中的基站(BS)105和UE 110的结构的框图。图5的BS 105和UE 110的结构仅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BS和UE的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BS和UE的结构不限于图5。BS 105也可被称为eNB或gNB。UE 110也可被称为用户终端。
尽管为了简化无线通信系统100,示出了一个BS 105和一个UE 110,无线通信系统10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BS和/或一个或更多个UE。
BS 105可包括发送(Tx)数据处理器115、符号调制器120、发送器125、发送/接收天线130、处理器180、存储器185、接收器190、符号解调器195和接收(Rx)数据处理器197。UE110可包括Tx数据处理器165、符号调制器170、发送器175、发送/接收天线135、处理器155、存储器160、接收器140、符号解调器155和Rx数据处理器150。在图5中,尽管一个天线130用于BS 105并且一个天线135用于UE 110,但是如果需要,BS 105和UE 110中的每一个也可包括多个天线。因此,根据本发明的BS 105和UE 110支持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根据本发明的BS 105可支持单用户-MIMO(SU-MIMO)方案和多用户-MIMO(MU-MIMO)方案二者。
在下行链路中,Tx数据处理器115接收业务数据,将所接收的业务数据格式化,对格式化的业务数据进行编码,对编码的业务数据进行交织,并调制交织的数据(或对交织的数据执行符号映射),使得其提供调制符号(即,数据符号)。符号调制器120接收并处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使得其提供符号流。
符号调制器120将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复用,并将复用的数据符号和导频符号发送到发送器125。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发送(Tx)符号可以是数据符号、导频符号或零信号(空信号)的值。在各个符号周期中,可在各个符号周期期间依次发送导频符号。导频符号可以是FDM符号、OFDM符号、时分复用(TDM)符号或码分复用(CDM)符号。
发送器125接收符号流,将所接收的符号转换为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并另外调节所述一个或更多个模拟信号(例如,模拟信号的放大、滤波和频率上转换),使得其生成适合于通过RF信道的数据传输的下行链路信号。随后,通过天线130将下行链路信号发送到UE。
下面将详细描述UE 110的配置。UE 110的天线135从BS 105接收DL信号,并将DL信号发送到接收器140。接收器140执行所接收的DL信号的调节(例如,滤波、放大和频率下转换),并将调节的信号数字化以获得样本。符号解调器145将接收的导频符号解调,并将解调的结果提供给处理器155以执行信道估计。
符号解调器145从处理器155接收对下行链路的频率响应估计值,将所接收的数据符号解调,获得数据符号估计值(指示所发送的数据符号的估计值),并将数据符号估计值提供给Rx数据处理器150。Rx数据处理器150执行数据符号估计值的解调(即,符号解映射),将解调的结果解交织,将解交织的结果解码,并恢复所发送的业务数据。
符号解调器145和Rx数据处理器150的处理与BS 105中的符号调制器120和Tx数据处理器115的处理互补。
UE 110的Tx数据处理器165处理上行链路中的业务数据,并提供数据符号。符号调制器170接收并复用数据符号,并对复用的数据符号进行调制,使得其可将符号流提供给发送器175。发送器175获得并处理符号流以生成上行链路(UL)信号,并且通过天线135将UL信号发送到BS 105。UE/BS的发送器和接收器可被实现为单个射频(RF)单元。
BS 105通过天线130从UE 110接收UL信号。接收器处理所接收的UL信号以获得样本。随后,符号解调器195处理符号,并提供经由上行链路接收的导频符号和数据符号估计值。Rx数据处理器197处理数据符号估计值,并恢复从UE 110接收的业务数据。
UE 110或BS 105的处理器155或180命令或指示UE 110或BS 105的操作。例如,UE110或BS 105的处理器155或180控制、调节和管理UE 110或BS 105的操作。各个处理器155或180可连接到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和数据的存储器单元160或185。存储器160或185连接到处理器155或180,使得其可存储操作系统、应用和一般文件。
处理器155或180也可被称为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微计算机等。此外,处理器155或180可通过例如硬件、固件、软件或其组合的各种手段来实现。在硬件配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由处理器155或180来实现,例如一个或更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件(DSPD)、可编程门阵列(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等。
在固件或软件配置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方法可按照执行上述功能或操作的模块、过程、函数等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中实现的固件或软件可被包含在处理器155或180或者存储器单元160或185中,使得其可由处理器155或180驱动。
UE 110、BS 105和无线通信系统(即,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层可基于通信系统中广为人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下面三层被分类为第一层(L1层)、第二层(L2层)和第三层(L3层)。属于第一层(L1)的物理层通过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属于第三层(L3)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控制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资源。UE 110和BS105可通过无线通信网络和RRC层彼此交换RRC消息。
上述实施方式对应于本发明的元件和特征按照规定形式的组合。并且,除非明确地提及,否则能够认为各个元件或特征是选择性的。各个元件或特征可按照无法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组合的形式来实现。此外,能够通过将元件和/或特征部分地组合在一起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修改针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说明的一系列操作。一个实施方式的一些配置或特征可被包括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或者可被替换为另一实施方式的对应配置或特征。并且,显然可理解的是,实施方式通过将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没有明确引用关系的权利要求组合在一起来配置,或者可在提交申请之后通过修改作为新的权利要求而被包括。
尽管本文中参照其优选实施方式描述和示出了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化。因此,本发明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本发明的修改和变化。
工业实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被应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

Claims (8)

1.一种在基于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用户设备UE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同步信号块SSB中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
在基于所述PBCH信号配置的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接收调度系统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以及
获得由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调度的所述系统信息,
其中,基于(i)所述PBCH信号中包括的第一参数以及(ii)所述UE关于第二参数的假设来配置所述第一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未包括在所述PBCH信号中,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带宽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通过所述PBCH信号内联合编码的值来指示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带宽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用于所述第一CORESET中的交织的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的交织器的行大小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预编码器粒度,并且
其中,关于所述第二参数的假设包括:
(a)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预编码器粒度与所述REG捆的大小相同;
(b)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所述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以及
(c)用于所述第一CORESET中的交织的CCE至REG映射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所述第一CORESET中所述UE监测所述第一控制信道的候选的监测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所述带宽被限制为24、48或96个资源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参数还包括用于基于所述SSB指示所述第一CORESET在频域中的位置的偏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UE专用高层信号,所述UE专用高层信号包括针对第二CORESET的频率资源、针对所述第二CORESET的时间资源、针对所述第二CORESET的REG捆的大小、CCE聚合级别以及每CCE聚合级别候选的数量;以及
在基于所述UE专用高层信号配置的第二CORESET中接收第二控制信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参数还包括与所述第一CORESET相关的CCE聚合级别以及各个所述CCE聚合级别的候选的数量,并且
其中,与所述第一CORESET相关的CCE聚合级别以及各个所述CCE聚合级别的候选的数量是固定的。
7.一种在基于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下行链路信号的用户设备UE,该UE包括:
收发器;以及
处理器,该处理器连接到所述收发器,该处理器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在同步信号块SSB中接收物理广播信道PBCH信号;
经由所述收发器在基于所述PBCH信号配置的第一控制资源集CORESET中接收调度系统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并且
获得由所述第一控制信道调度的所述系统信息,
其中,基于(i)所述PBCH信号中包括的第一参数以及(ii)所述UE关于第二参数的假设来配置所述第一CORESET,其中,所述第二参数未包括在所述PBCH信号中,
其中,所述第一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带宽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通过所述PBCH信号内联合编码的值来指示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带宽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符号的数量,
其中,所述第二参数包括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资源元素组REG捆的大小、用于所述第一CORESET中的交织的控制信道元素CCE至REG映射的交织器的行大小以及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预编码器粒度,并且
其中,关于所述第二参数的假设包括:
(a)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预编码器粒度与所述REG捆的大小相同;
(b)针对所述第一CORESET的所述REG捆的大小被固定为6-REG;以及
(c)用于所述第一CORESET中的交织的CCE至REG映射的交织器的行大小被固定为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UE,其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
经由所述收发器接收UE专用高层信号,所述UE专用高层信号包括针对第二CORESET的频率资源、针对所述第二CORESET的时间资源、针对所述第二CORESET的REG捆的大小、CCE聚合级别以及每CCE聚合级别候选的数量;并且
经由所述收发器在基于所述UE专用高层信号配置的第二CORESET中接收第二控制信道。
CN201880016575.9A 2017-08-11 2018-08-13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3837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544685P 2017-08-11 2017-08-11
US62/544,685 2017-08-11
US201862615939P 2018-01-10 2018-01-10
US62/615,939 2018-01-10
PCT/KR2018/009255 WO2019031942A1 (ko) 2017-08-11 2018-08-13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측정 및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3723A CN110383723A (zh) 2019-10-25
CN110383723B true CN110383723B (zh) 2021-02-02

Family

ID=65271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6575.9A Active CN110383723B (zh) 2017-08-11 2018-08-13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547413B2 (zh)
EP (1) EP3471297B1 (zh)
JP (1) JP6810793B2 (zh)
KR (1) KR102072589B1 (zh)
CN (1) CN110383723B (zh)
WO (1) WO201903194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6958A (zh) * 2017-04-24 2022-07-01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RU2732078C1 (ru) * 2017-04-25 2020-09-11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с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работки сигналов
KR20200002890A (ko) * 2017-05-02 2020-01-0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리소스 바인딩 및 매핑을 제어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4258590A3 (en) * 2017-06-16 2024-01-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US10637622B2 (en) * 2017-06-27 2020-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mmon reference signals for multiple search spaces within a control resource set
US11582727B2 (en) * 2017-08-09 2023-0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CN110383723B (zh) * 2017-08-11 2021-0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CN109391430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Pdcch资源配置、确定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终端
CN109392011B (zh) * 2017-08-11 2022-09-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的发送方法及设备
US10727968B2 (en) * 2017-09-15 2020-07-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 and control resource set multiplexing
EP4207651A1 (en) 2017-09-15 2023-07-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980007B2 (en) * 2017-09-29 2021-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Uplink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616877B2 (en) * 2017-11-16 2020-04-0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nfiguration of the initial active bandwidth part for initial network access
US10791550B2 (en) * 2017-11-17 2020-09-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and apparatus therefor
JP7124092B2 (ja) * 2018-01-12 2022-08-23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制御リソースセット制御チャネルエレメント対リソースエレメントグループマッピングのための端末デバイス、基地局および方法
US11271701B2 (en) * 2018-01-12 2022-03-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PDCCH) monitoring with overlapping resources
US10856326B2 (en) * 2018-02-12 2020-1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hannel access in BSS PCP/AP cluster service set
CN110166393B (zh) * 2018-02-13 2021-06-25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同步信号块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WO2019157769A1 (zh) 2018-02-14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指示方法、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KR102532450B1 (ko) * 2018-03-28 2023-05-12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시간 도메인 리소스 할당의 표시 정보를 사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51809B (zh) 2018-04-04 2024-04-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系统消息冗余版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US11438117B2 (en) * 2018-04-04 2022-09-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ceiving reference signal by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terminal using same method
US10952235B2 (en) * 2018-04-05 2021-03-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for combining multiple instances of system information
ES2857833T3 (es) * 2018-05-04 2021-09-29 Asustek Comp Inc Procedimiento y aparato para el procesamiento de contenido de información de control de enlace descendente (dci) al considerar el cambio activo de la parte de ancho de banda (bwp) del enlace descendente (dl) en un sistema de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US11057876B2 (en) * 2018-07-20 2021-07-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for multiple transmit receive point configurations
WO2020027547A1 (ko) 2018-07-31 2020-02-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제어 신호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US11051327B2 (en) * 2018-08-10 2021-06-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matching around CRS for NR-TDD
US11153873B2 (en) * 2018-09-28 2021-10-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lving time-domain resource allocation ambiguity
US11201663B2 (en) * 2018-12-20 2021-1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 determination for a shared data channel
CN111586881B (zh) * 2019-02-15 2022-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81408A1 (en) * 2019-03-08 2020-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CN115835390A (zh) * 2019-03-28 2023-03-21 欧芬诺有限责任公司 新无线电中的复用和优先级排序
CN110249582B (zh) * 2019-04-29 2022-08-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17831B (zh) * 2019-07-15 2022-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
EP4059290A4 (en) * 2019-11-15 2023-08-09 Lenovo (Beijing) Limi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954796B (zh) * 2019-12-11 2023-10-2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发送方法、接收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WO2021159232A1 (en) * 2020-02-10 2021-08-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resource set precoding indication
WO2021189213A1 (zh) * 2020-03-23 2021-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KR20220155325A (ko) * 2020-04-10 2022-11-22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시스템 정보를 수신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US11991730B2 (en) * 2020-04-10 2024-05-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abling remaining minimum system information (RMSI) repetition or RMSI slot aggregation
US20230180110A1 (en) * 2020-05-15 2023-06-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22082684A1 (zh) * 2020-10-22 2022-04-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3123097A1 (zh) * 2021-12-29 2023-07-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资源元素群组捆确定、映射方法和装置
KR20230153237A (ko) 2022-04-28 2023-11-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0951B2 (en) * 2009-03-24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PHICH resource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12801A (zh) * 2013-10-14 2016-05-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未经许可或共享频谱中的下行链路控制管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86200B1 (en) * 2007-08-28 2016-06-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EP2806573B1 (en) 2012-01-20 2019-03-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evice therefor
CN104272614B (zh) * 2012-03-28 2017-06-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分配用于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资源的方法
US9820247B2 (en) * 2014-07-30 2017-11-14 Intel IP Corporation Enhanced node B (ENB) and method for MTC coexistence
US10251071B2 (en) 2014-09-26 2019-04-02 Mediatek Inc. Incremental schedul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CN110115008B (zh) * 2016-12-07 2021-11-16 Lg电子株式会社 配置无线通信系统中的nr的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0652856B2 (en) * 2017-06-22 2020-05-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broadcast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83723B (zh) * 2017-08-11 2021-0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0951B2 (en) * 2009-03-24 2013-03-19 Motorola Mobility Llc PHICH resource signal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612801A (zh) * 2013-10-14 2016-05-25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未经许可或共享频谱中的下行链路控制管理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mmon control resource set signaling in MIB;Qualcomm Incorporated;《3GPP TSG-RAN WG1#89 R1-1708611》;20170519;1-6 *
Discussions on CORESET configurations;MediaTek Inc.;《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NR AH#2 R1-1710790》;20170630;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1297B1 (en) 2022-01-12
US20200162198A1 (en) 2020-05-21
WO2019031942A1 (ko) 2019-02-14
US10547413B2 (en) 2020-01-28
KR20190017731A (ko) 2019-02-20
EP3471297A4 (en) 2020-05-06
JP2019530323A (ja) 2019-10-17
EP3471297A1 (en) 2019-04-17
US20190140776A1 (en) 2019-05-09
US10944510B2 (en) 2021-03-09
CN110383723A (zh) 2019-10-25
JP6810793B2 (ja) 2021-01-06
KR102072589B1 (ko) 2020-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3723B (zh) 用于在coreset中接收/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US10863499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the method
CN110999180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接收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US20210314129A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channe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hannel
EP3480977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479293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EP2955971B1 (en) Method for transreceiving signal and apparatus for same
EP3399685B1 (en)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for receiving downlink signal and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signal
KR101639407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상태정보를 전송하는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939786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325472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transceiv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999115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测量并报告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