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0792B -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80792B
CN110380792B CN201910585007.7A CN201910585007A CN110380792B CN 110380792 B CN110380792 B CN 110380792B CN 201910585007 A CN201910585007 A CN 201910585007A CN 110380792 B CN110380792 B CN 11038079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state
screen
ultrasonic
disper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500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80792A (zh
Inventor
林进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500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807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807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7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807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807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1/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sonic, ultrasonic or infrasonic wav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Description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已经越来越普及,而且终端所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在用户通话过程中,为了防止用户接近终端时由于终端没有灭屏而导致误触碰问题,一般会在终端屏幕上方的非显示区域处设置红外距离传感器,利用红外距离传感器可以测量终端与遮挡物(比如人脸)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终端的亮屏或灭屏。
在终端屏幕上方设置红外距离传感器,则需要在终端前面区域开孔,这样不利于全面屏的设计。目前终端引入了超声波技术,优点是无需为超声波器件在终端前面区域开孔,而且还可以通过超声波来检测终端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终端的亮屏或灭屏;但是当人手握持终端时,由于人手的抖动而使得终端与遮挡物之间的距离出现偏差,导致终端的亮屏或灭屏出现误判现象。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而且还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
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发射单元,配置为发射超声波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所述发射单元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以及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所述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然后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该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再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这样,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另外,根据离散度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还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从而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散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具体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
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申请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另外,后续描述中将以移动终端为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除了特别用于移动目的的元件之外,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构造也能够应用于固定类型的终端。
在移动终端在通话过程中,为了方便接听电话,一般需要将移动终端靠近人脸,这时候需要识别移动终端是在靠近人脸还是远离人脸,从而控制移动终端是进行亮屏还是进行灭屏,用于防止移动终端靠近人脸时由于移动终端没有灭屏而导致的误触碰问题。
在传统的解决方案中,可以采用红外距离传感器来测量移动终端和障碍物(比如人脸)的距离,具体是指测量移动终端正面与障碍物的距离。这样,当检测到障碍物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内时,移动终端就灭屏;当检测到障碍物在预设的距离范围之外时,移动终端就亮屏。由于红外距离传感器需要在移动终端正面进行开孔,以使得红外距离传感器的探测信号可以发出,从而降低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而且还不利于全面屏的设计。
为了减小移动终端正面的开孔现象,目前引入了超声波的方案。其中,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20kHz的声波,超声波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而且容易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广泛应用于医学、军事、工业、农业等方面,例如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这样,随着终端全面屏技术的发展,超声波技术也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不仅可以检测移动终端与障碍物(比如人体、人脸、头部等)之间的距离,而且还不需要在移动终端正面进行开孔,从而可以根据超声波来检测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进而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是处于亮屏状态还是处于灭屏状态。虽然超声波的方案不需要开孔设计,有利于全面屏的实现,而且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屏占比;但是人手在握持移动终端时,由于人手会存在抖动而使得移动终端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出现偏差,容易出现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从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不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然后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该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再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这样,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另外,根据离散度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还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从而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参见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至少包括超声波发射装置和超声波接收装置。当移动终端通过超声波发射装置发射超声波信号之后,该超声波信号在遇到障碍物后会被发射回来,这时候可以被移动终端的超声波接收装置所接收,该接收的超声波信号可以称为超声波回波信号。其中,超声波信号为频率大于20kHz的声波,从而超声波发射装置向外所发射的超声波信号的频率也需要为大于20kHz的某一频率,比如40kHz。
另外,考虑到移动终端内的扬声器和听筒均可以发出声音,也就是说,超声波发射装置可以复用移动终端中输出听觉所能感知声音的通道,比如听筒或者扬声器,也可以是专用超声波发射器;而超声波接收装置可以复用移动终端中接收听觉所能感知声音的通道,比如麦克风(Microphone,MIC)或者专用超声波接收器;其中,移动终端中包括有主副两个MIC,这样可以将主MIC设置为移动终端通话过程中接收声音信号,而将副MIC设置为接收超声波回波信号,或者在移动终端中还包括有第3颗专用MIC,将其设置为接收超声波回波信号,从而避免了信号之间的相互干扰。
这样,超声波发射装置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听筒,超声波接收装置可以为移动终端的MIC;即超声波发射装置集成在移动终端的听筒中,超声波接收装置可集成在移动终端的MIC中。如此,听筒把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在将该声音信号进行还原的同时还向外发送超声波信号,然后MIC接收声音信号并将其转换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信号进行传递,同时还接收听筒所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参见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在图2中,移动终端20包括有超声波发射装置201和超声波接收装置202;其中,超声波发射装置201可以复用移动终端20的听筒,超声波接收装置可以复用移动终端20的MIC,由此不仅节省了移动终端的布局空间和器件成本,而且还实现了超声波信号的发射与接收。还需要注意的是,移动终端可以复用移动终端的听筒和MIC作为超声波发射装置和超声波接收装置,也可以单独设置超声波发射装置和超声波接收装置,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S102: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
需要说明的是,离散度表示衡量随机变量或一组数据时离散程度的度量,一般而言,离散度可以用方差表示。为了解决用户在使用移动终端的过程中,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的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距离发生变化,这样,可以将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若干个离散度作为特征,通过对这些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比如移动终端远离障碍物或者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可以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02来说,所述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可以包括:
S102-1:在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过程中,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间隔,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计算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得到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
S102-2: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组成离散度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可以是指超声波回波信号幅值对应的强度,也可以是指超声波回波信号频率对应的强度;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02-1来说,所述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计算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可以包括: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获取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在不同时刻对应的超声波幅值,得到多个超声波幅值;
对所述多个超声波幅值进行均值计算,获得幅值均值;
根据所述幅值均值对所述多个超声波幅值进行离散度计算,得到所述离散度。
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在来电或者去电过程中,听筒发射超声波信号,然后由MIC开始录音,即接收超声波回波信号;然后对于MIC所接收的音频数据进行分帧处理。
举例来说,假定每帧数据长度为fftlen,步长为fftstep,那么帧重叠为fftlen-fftstep,然后对每帧数据进行fft变换,可以得到超声波回波信号在频率f处对应的超声波幅值f_amp;这样,在不同时刻即不同帧所得到的频率f处对应的超声波幅值依次记为f_amp(1)、f_amp(2)、…、f_amp(n);从而超声波幅值对应的离散度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114122830000071
这样,假定离散度计算的步长为var_step,即第一预设时间段为var_step,也就是说,每间隔var_step帧进行一次离散度的计算;然后将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组成离散度集合;其中,若干个离散度可以表示为feature_len个离散度。
除此之外,根据多普勒效应,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运动时,如果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此时超声波回波信号会被压缩,使得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波长变得较短,频率变得较高,即产生蓝移现象;而如果移动终端远离障碍物,此时会产生相反的效应,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波长变得较长,频率变得较低,即产生红移现象。如果移动终端与障碍物之间的相对运动的速度越大,所产生的蓝移或红移效应就越大。可以理解的是,假定障碍物为人体,当用户拿起移动终端靠近人体或者远离人体时,考虑到用户拿起移动终端的速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从而使得超声波接收装置接收到超声波频率的变化也相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即为频率变化范围,超声波接收装置所接收的频率可以在该范围内进行变化,这样根据该频率变化范围可以确定超声波接收装置所接收的超声波频率变化区间。由于超声波接收装置所接收的超声波频率都会有其对应的强度值,根据该超声波频率变化区间内每个超声波频率对应的强度值,也可以计算其对应的离散度;从而可以确定出移动终端相对人体的运动趋势,进而更好地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S103: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需要说明的是,在获取到这若干个离散度之后,可以生成特征向量;然后针对该特征向量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比如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或者移动终端远离障碍物,或者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03来说,所述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可以包括:
S103-1: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生成特征向量;
S103-2:对所述特征向量中所有离散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这里,每个离散度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征,由这若干个离散度组合成一个特征向量;通过对特征向量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散度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在图3中,横坐标(即水平轴)表示时间,可以用t表示,纵坐标(即垂直轴)表示离散度,可以用σ2表示;从图3中可以看到,由于用户手持移动终端时可能会存在不同幅度的抖动,如果移动终端靠近人脸或头部时超声波回波信号的离散度会明显大于移动终端远离人脸或者头部时超声波回波信号的离散度;根据该规律,可以很好地对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进行识别。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03-2来说,所述对所述特征向量中所有离散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可以包括:
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大于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一数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小于第二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二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
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
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阈值大于第二阈值;这里的第一阈值是指预先设定的用于衡量离散度大小的判定值,可以用close_threshold表示;第二阈值也是指预先设定的用于衡量离散度大小的判定值,可以用away_threshold表示。这样,对于该特征向量,可以统计特征向量中大于第一阈值的离散度的个数,从而得到第一数量,可以用close_num表示;再统计特征向量中小于第二阈值的离散度的个数,从而得到第二数量,可以用away_num表示;如果close_num大于away_num,表明该特征向量中大于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占大多数,此时可以确定出运动趋势为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如果close_num小于away_num,表明该特征向量中小于第二阈值的离散度占大多数,此时可以确定出运动趋势为移动终端远离障碍物;如果close_num等于away_num,表明该特征向量中大于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和小于第二阈值的离散度是均等的,此时可以确定出运动趋势为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确定出的该运动趋势,进而可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S104: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当确定出运动趋势之后,可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这时候为了更好地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还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S104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
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
相应的,对于S104来说,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包括:
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控制,不仅可以根据运动趋势进行判断,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进行辅助判断。其中,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可以根据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来判断。这样,如果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是通话应用程序时,这时候若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比如人脸或者头部),则移动终端需要处于灭屏状态;但是如果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是非通话应用程序时,比如用户近距离观看视频,这时候虽然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比如人脸或者头部),但是用户不希望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因此,在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前,还需要判断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将其与运动趋势相结合,可以使得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更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该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该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这样,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另外,根据离散度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还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从而还提高了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控制,不仅可以根据运动趋势进行判断,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进行辅助判断。因此,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S103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401: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
需要说明的是,前台应用程序可以是在移动终端前台运行的应用程序,而且还可以显示给用户进行交互操作。具体来说,可以通过检测应用程序的进程来检测前台应用程序。例如,当检测到通话应用程序进程处于开启状态时,这时候检测到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此时移动终端处于通话状态。
S402: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通过判断哪些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哪些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不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从而可以对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进行划分,比如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工作模式划分为第一工作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和待机模式等。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402来说,所述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可以包括:
S402-1: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S402-2: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非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S402-3:若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
这样,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时,为了避免在通话过程中,当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人脸或头部)时由于移动终端没有灭屏而导致的误触碰问题,这时候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此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非通话应用程序时,比如用户正在通过移动手机聊天或观看视频,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存在近距离观看或者将移动终端靠近头部观看,同时用户不希望移动终端灭屏,这时候也就不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此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如果移动终端当前没有检测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时,即移动终端前台空闲,此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
S403: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移动终端屏幕状态的控制,不仅可以根据运动趋势进行判断,还可以结合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进行辅助判断;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403来说,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
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距离传感器位于移动终端内部。其中,距离传感器又称为位移传感器,可以用于感应其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例如,飞行时间(Time of Flight,TOF)法是通过发射光脉冲并测量该光脉冲从发射到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利用该时间间隔计算其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这里的光脉冲可以是发射的超声波信号。
还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距离阈值小于第二距离阈值。其中,第一距离阈值时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预设距离范围之内的判定值,第二距离阈值时预先设置的用于判断移动终端是否位于预设距离范围之外的判定值;针对第一距离阈值和第二距离阈值的取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这样,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时,此时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为了避免在通话过程中,当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人脸或头部)时由于移动终端没有灭屏而导致的误触碰问题,这时候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此时如果运动趋势为移动终端接近障碍物且移动终端与障碍物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那么可以控制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如果运动趋势为移动终端远离障碍物且移动终端与障碍物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那么可以控制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403来说,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维持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状态,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步骤。
也就是说,如果移动终端检测到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非通话应用程序时,此时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假定用户正在通过移动手机聊天或观看视频,这种情况下用户可能会存在近距离观看或者将移动终端靠近头部观看,同时用户不希望移动终端灭屏,这时候也就不需要根据运动趋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此时可以屏蔽根据运动趋势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功能,也就不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直接维持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状态。其中,如果用户通过移动手机在观看视频,此时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那么仍然维持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如果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在收听歌曲,此时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那么仍然维持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另外,在该过程中,可以继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但是并不会根据这些信号进行屏幕状态的控制),也可以停止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403来说,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也就是说,如果移动终端当前没有检测到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时,即移动终端前台空闲,此时可以确定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这时候为了降低功耗,可以控制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在该过程中,也可以持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在延迟一段时间之后,该运动趋势没有发生变化,而且在这段延迟时间内也没有接收到任何的用户输入操作,此时可以控制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另外,根据离散度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另外,根据该运动趋势以及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从而还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本申请的又一实施例中,为了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同时又可以尽可能地减小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在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或者灭屏状态时,可以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持续一段时间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然后再判断是否需要停止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S104来说,在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且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和用户的输入操作,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切换到灭屏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时,可以持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在延迟一段时间(比如第二预设时间段)后,如果该延迟时间段内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而且也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即前台处于空闲态),同时也没有接收到用户的输入操作(比如用户的语音或者按压物理按键等),此时可以将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切换到灭屏状态。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一定时器计时;
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灭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为了能够通过检测运动趋势而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可以被唤醒,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或者周期性地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本申请实施例中该持续的一段时间可以由第一定时器控制。
也就是说,当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持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并同时启动第一定时器计时;若第一定时器超时而且移动终端仍处于灭屏状态(即确认移动终端没有亮屏的意图),这时候为了降低功耗,可以使得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当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唤醒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时,继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后,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停止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只有移动终端的屏幕被唤醒时,这时候可以继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
也就是说,在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后,可以直接停止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只有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比如用户的语音输入或者按压物理按键的输入操作等)唤醒移动终端的屏幕之后,可以继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后,也可以在延迟一段时间之后再停止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姿态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姿态传感器是一种高性能三维运动姿态测量系统,它可以包括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三轴电子罗盘等运动传感器;而且姿态传感器在移动终端的待机模式下仍然可以工作。这样,通过姿态传感器可以检测移动终端的运动姿态信息,根据检测的运动姿态信息可以判断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也就是说,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这时候可以持续保持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从而能够根据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来判断屏幕状态的亮屏或者灭屏;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时,这时候用户可能没有使用移动终端,此时可以停止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二定时器计时;
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时,为了确认用户是否有使用移动终端的需求,这时候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其中,这里的持续一段时间可以由第二定时器控制。
也就是说,当检测到移动终端处于静止状态时,持续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并同时启动第二定时器计时;若第二定时器超时而且移动终端仍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候为了降低功耗,可以停止进行超声波信号的发射和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接收。
通过上述实施例,对前述实施例的具体实现进行了详细阐述,从中可以看出,通过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超声波技术不仅可以节省终端的布局空间以及硬件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设计;另外,根据离散度来确定移动终端相对障碍物的运动趋势,可以解决由于人手的抖动所导致屏幕状态的误判现象;另外,根据该运动趋势以及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来控制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可以使得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控制更准确,还可以降低移动终端的功耗,从而还可以提高移动终端的使用性能。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参见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50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终端50包括:发射单元501、接收单元502、确定单元503和控制单元504,其中,
所述发射单元501,配置为发射超声波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502,配置为所述发射单元501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503,配置为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以及还配置为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所述控制单元504,配置为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5,所述移动终端50还可以包括计算单元505,配置为在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过程中,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间隔,在每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计算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得到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以及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组成离散度集合。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5,所述移动终端50还可以包括统计单元506,配置为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生成特征向量;以及对所述特征向量中所有离散度进行统计分析,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统计单元506,具体配置为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大于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一数量;以及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小于第二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二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503,还配置为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以及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以及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5,所述移动终端50还可以包括检测单元507,配置为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
所述确定单元503,还配置为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
相应的,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503,还配置为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以及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非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以及若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单元503,还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
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以及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维持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状态,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以及若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且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和用户的输入操作,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切换到灭屏状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一定时器计时;以及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灭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以及当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唤醒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时,继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参见图5,所述移动终端50还可以包括判断单元508,配置为通过姿态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以及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单元504,具体配置为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二定时器计时;以及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单元”可以是部分电路、部分处理器、部分程序或软件等等,当然也可以是模块,还可以是非模块化的。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各组成部分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非作为独立的产品进行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processor(处理器)执行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所述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基于上述移动终端50的组成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参见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50的具体硬件结构,可以包括:网络接口601、存储器602和处理器603;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604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604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604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6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604。其中,网络接口601,用于在与其他外部网元之间进行收发信息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
存储器602,用于存储能够在处理器603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603,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
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
根据所述离散度集合,确定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的运动趋势;
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6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6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而处理器603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603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603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602,处理器603读取存储器6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 Logic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可选地,作为另一个实施例,处理器603还配置为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产品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产品实施例。
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方法或设备实施例中所揭露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任意组合,得到新的方法实施例或设备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段确定一个所述离散度;
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生成特征向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一数量;
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二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
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
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
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其中,所述运动趋势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或者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包括:
在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过程中,以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间隔,在每个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计算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得到所述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
基于所述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组成离散度集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移动终端当前运行的前台应用程序;
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
相应的,所述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的结果,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
若检测的前台应用程序为非通话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
若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一工作模式时,通过距离传感器确定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
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若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且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第二距离阈值,则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维持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屏幕状态,不执行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运动趋势以及所述移动终端当前的工作模式,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待机模式时,控制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亮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若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且没有检测到前台应用程序和用户的输入操作,则将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切换到灭屏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灭屏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一定时器计时;
若所述第一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灭屏状态,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进入待机模式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当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唤醒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时,继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姿态传感器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运动姿态信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处于运动状态;
当所述移动终端处于运动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移动终端由运动状态切换至静止状态时,持续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并启动第二定时器计时;
若所述第二定时器超时且所述移动终端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停止执行发射所述超声波信号和接收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步骤。
1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发射单元、接收单元、统计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发射单元,配置为发射超声波信号;
所述接收单元,配置为所述发射单元发射超声波信号后,接收所述超声波信号经障碍物反射的超声波回波信号;
所述确定单元,配置为确定所述超声波回波信号的信号强度对应的离散度集合;其中,所述离散度集合包括相邻的若干个离散度;每间隔第一预设时间段确定一个所述离散度;
所述统计单元,配置为基于所述若干个离散度,生成特征向量;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大于所述第一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一数量;以及将所述特征向量中每个离散度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统计所述特征向量中小于所述第二阈值的离散度对应的第二数量;其中,所述第二阈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
所述确定单元,配置为若所述第一数量大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若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若所述第一数量等于所述第二数量,则确定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配置为根据运动趋势,控制所述移动终端的屏幕状态;所述运动趋势包括所述移动终端接近所述障碍物、所述移动终端远离所述障碍物或者所述移动终端相对所述障碍物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所述屏幕状态包括亮屏状态和灭屏状态。
14.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能够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5.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所述屏幕状态的控制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85007.7A 2019-07-01 2019-07-01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807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007.7A CN110380792B (zh) 2019-07-01 2019-07-01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5007.7A CN110380792B (zh) 2019-07-01 2019-07-01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792A CN110380792A (zh) 2019-10-25
CN110380792B true CN110380792B (zh) 2022-06-21

Family

ID=68251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5007.7A Active CN110380792B (zh) 2019-07-01 2019-07-01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8079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25431B (zh) * 2020-01-17 2022-12-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显示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89600A (zh) * 2020-07-31 2021-07-30 宜科(天津)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信号幅度变化的移动检测装置
CN115113752A (zh) * 2021-03-19 2022-09-2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8519518A (zh) * 2023-02-20 2024-08-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屏控制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17135264B (zh) * 2023-04-27 2024-06-2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714592A (zh) * 2023-08-08 2024-03-1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930024A (en) * 2007-12-31 2009-07-01 E Ten Information Sys Co Ltd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CN107544803B (zh) * 2017-08-31 2020-08-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超声波的亮灭屏控制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02387A (zh) * 2017-08-31 2017-11-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超声波的运动趋势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4767B (zh) * 2017-12-29 2021-07-23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196778B (zh) * 2017-12-29 2021-08-1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66479B (zh) * 2017-12-29 2021-03-2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状态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80792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80792B (zh) 屏幕状态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US9891719B2 (en) Impact and contactless gesture input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P2820536B1 (en) Gesture detection based on information from multiple types of sensors
CN108874357B (zh) 一种提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712566B (zh) 一种语音助手唤醒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00231B (zh) 动态天线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US10027785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screen state of terminal, terminal thereof,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thereof
CN108322599B (zh) 一种网络访问方法和移动终端
US9438715B2 (en) Broadcast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06940997B (zh) 一种向语音识别系统发送语音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N107765251B (zh) 距离检测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09089192B (zh) 一种输出语音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9033984A1 (zh) 音量调节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002223B (zh) 一种触控界面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23031972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3921002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5607738A (zh) 确定单手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11081283A (zh) 一种音乐播放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US20240085959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control apparatus therefor
CN111309392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769364A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9173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话方法
WO201924253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10324491B (zh) 一种控制闹钟关闭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167876B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