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8665A -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8665A
CN110378665A CN201910510441.9A CN201910510441A CN110378665A CN 110378665 A CN110378665 A CN 110378665A CN 201910510441 A CN201910510441 A CN 201910510441A CN 110378665 A CN110378665 A CN 110378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ent
attendance
target
attendance data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04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唐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04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8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8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86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be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interrogation of grouped or bundled articles tagged with wireless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如果到达,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并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进一步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此方法下,能够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考勤管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学校,用以记录学生的考勤数据。在考勤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中,考勤管理系统记录学生的考勤数据的方式通常为:任课教师上课时通过纸质的学生名册来标记各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且在课后将各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录入考勤管理系统进行存储。
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考勤管理系统存储的学生的考勤数据是由任课教师在课后录入的,这种方式使得考勤管理系统无法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导致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较差,从而使得学校无法及时的针对缺勤的学生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所述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
如果到达,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所述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
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包括:
采集任课教师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并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与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任意一个学生个人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其中,所述学生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学生姓名和/或学号;
如果检测出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相匹配的所述第一关键词,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
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判断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
如果存在,将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正常;如果不存在,将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异常;
统计每个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预先关联的教室摄像头定期上报的监控图像;其中,所述教室摄像头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课程所在教室的摄像头;
根据所述监控图像确定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
基于所述实时考勤状态更新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
将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预先关联的RFID读卡器在所述目标课程对应的上课时间段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RFID标签;其中,所述预设范围是以所述RFID读卡器为圆心,预设长度值为半径的距离范围;
如果存在所述RFID标签,读取所述RFID标签包括的用户个人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或学号;
根据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判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
如果是,将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学生的考勤数据更新为考勤数据异常,并以此更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
将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查询请求;其中,所述查询请求为除所述教师终端以外的其他教职人员的教职人员终端发送的,并且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如果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获取所述教职人员终端的权限等级;
判断所述权限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权限等级;
如果所述权限等级高于所述预设权限等级,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发送给所述教职人员终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周期性统计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统计结果;
基于所述统计结果生成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并将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存储到以其对应的学生的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其中,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至少包括学生在统计周期内的考勤数据正常的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的次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述基于所述统计结果生成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的考勤数据正常的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的次数计算在所述统计周期内的异常考勤频率;
判断所述异常考勤频率是否高于预设频率阈值;
如果所述异常考勤频率高于所述预设频率阈值,将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发送给对应学生的家长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考勤数据的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如果到达,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并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进一步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此方法下,能够在上课起始时间任课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考勤点名时输出显示学生电子名册,并接收任课教师以预设输入方式输入的学生考勤数据,以及将目标班级的学生考勤数据汇总直接上传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避免了任课教师需要手动勾选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在课后逐一将班级考勤数据汇总输入电脑才能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的繁琐步骤,能够使得考勤管理系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而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此外,相较于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打卡考勤的方式,本方案还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考勤时出现距离识别误差的情况,即学生并未到达目标教室就能够打卡考勤的情况,因此也能够提高考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示意图。装置100可以是电子设备。如图1所示,装置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02,存储器104,电源组件106,多媒体组件108,音频组件110,传感器组件114以及通信组件116。
处理组件102通常控制装置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以及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等。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下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便于处理组件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用于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08和处理组件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简称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简称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ed-Only Memory,简称PRO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器104中还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用于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配置成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8执行,以完成如下所示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电源组件106为装置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08包括在所述装置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和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屏幕还可以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
音频组件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rophone,简称MIC),当装置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传感器组件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4可以检测到装置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传感器组件114还可以检测装置100或装置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以及装置100的温度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4还可以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ear FieldCommunication,简称NFC)模块,用于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nfrared DataAssociation,简称IrDA)技术,超宽带(Ultra Wideband,简称UWB)技术,蓝牙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设备、可编程逻辑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下述方法。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数据处理装置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如果达到,触发执行步骤202;如果未到达,继续执行步骤201。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可以预存有各个课程对应的课程相关信息,其中,课程相关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课起始时间、上课结束时间以及任课教师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202,数据处理装置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
本发明实施例中,教师终端可以是位于教室的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任课教师的移动终端。此外,学生电子名册可以包括学生的个人信息,例如姓名、学号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步骤203,数据处理装置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勤数据可以用于反映学生的考勤情况,具体来说,当某一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正常时,可以确定该学生在该目标课程的考勤正常;当考勤数据异常时,可以说明该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异常;进一步可选的,考勤异常可以是旷课、迟到及早退等,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步骤203中,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可以包括:
采集任课教师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并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与学生电子名册中任意一个学生个人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其中,该学生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学生姓名和/或学号;
如果检测出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
如果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出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判断第二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
如果存在,将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正常;如果不存在,将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异常;
统计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任课教师通常采用口头念出学生的姓名或学号,相应的学生答“到”的方式进行点名考勤。举例来说,学生甲的姓名叫“张三”,学号为“1号”,那么,如果检测到任课教师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包括有“张三”、“1号”或者“1号的张三”,则确定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与学生电子名册中任意一个学生个人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进一步地,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10秒、15秒或者20秒等)是否接收到包括有“到”或者“我在这里”等的第二语音信息,则确定第二语音信息中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则确定该学生的考勤数据为考勤数据正常。如果任课教师在发出包括“张三”、“1号”或者“1号的张三”第一语音信息之后没有收到第二语音信息,或者收到了没有包含包括有“到”或者“我在这里”等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的第二语音信息时,确定该学生的考勤数据为考勤数据正常。优选地,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到第二语音信息时,首先获取第二语音信息对应的声纹信息,并判断该声纹信息是否与第一关键词相匹配,如果相匹配,触发执行上述的判断第二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的步骤。其中,每个学生的声纹信息均与学生的个人信息预先关联,即声纹信息与第一关键词相匹配。例如张三的声纹信息与第一关键词“张三”相匹配。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接收预先关联的教室摄像头定期上报的监控图像;其中,该教室摄像头至少包括目标课程所在教室的摄像头;
根据监控图像确定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
基于实时考勤状态更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进一步可选的,数据处理装置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可以包括:
将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根据监控图像确定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可以包括:
将监控图像输入预先训练好的人脸识别模型,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其中,人脸识别模型可以是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进一步可选的,训练人脸识别模型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采集用户样本,并对用户样本的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切割出用户样本中的人脸区域;其中,用户样本为目标班级的所有学生;
对人脸区域依次进行尺度归一化、直方图均衡处理,得到人脸样本;
将人脸样本与目标班级的学生ID进行关联;其中,学生ID可以是学生的姓名和/或学号;
利用人脸样本及学生ID训练初始神经网络模型,得到人脸识别模型。
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采用神经网络模型对监控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并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实时考勤状态,实现了考勤数据的实时更新;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也能够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处理装置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控制预先关联的RFID读卡器在目标课程对应的上课时间段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RFID标签;其中,该预设范围是以RFID读卡器为圆心,预设长度值为半径的距离范围;
如果存在RFID标签,读取RFID标签包括的用户个人信息;其中,该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或学号;
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判断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目标班级的学生;
如果是,将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学生的考勤数据更新为考勤数据异常,并更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其中,进一步可选的,数据处理装置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可以包括:
将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称为射频识别,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通常来说,RFID是一种无线系统,可以包括RFID读卡器(又称为RFID电子标签的读卡器)以及若干RFID电子标签。RFID读卡器可以通过天线与RFID电子标签进行无线通信,可以实现对标签识别码和内存数据的读出或写入操作。在本方案中,RFID读卡器可以预先设置在学校内的若干位置处,RFID标签可以存在于学生携带的手机、学生卡等,本方案不做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考勤数据包括考勤数据异常,而考勤数据异常可以是由于学生早退导致的,即学生在上课起始时间任课教师点名之后离开教室。当采用老师点名这一方式对学生进行考勤之后,如果学生在目标课程的中途早退,考勤结果中将不会反映出学生早退这一异常考勤数据。因此,采用人脸识别技术或者RFID技术在目标课程的上课过程中对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进行更新,能够进一步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
步骤204,数据处理装置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到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中以目标班级命名的文件夹中,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及考勤数据的记录的存储。
可见,实施图2所描述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避免了任课教师需要手动勾选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在课后逐一将班级考勤数据汇总输入电脑才能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的繁琐步骤,能够使得考勤管理系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而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此外,相较于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打卡考勤的方式,本方案还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考勤时出现距离识别误差的情况,即学生并未到达目标教室就能够打卡考勤的情况,因此也能够提高考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能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实时考勤状态,实现了考勤状态的实时更新;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也能够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除图2所示步骤外,在步骤204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此实施例中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5,数据处理装置检测是否接收到查询请求;其中,该查询请求为除教师终端以外的其他教职人员的教职人员终端发送的,并且该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目标班级的任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如果接收到查询请求,触发执行步骤306~308;如果未接收到查询请求,触发执行步骤308~309。
步骤306,数据处理装置获取教职人员终端的权限等级。
步骤307,数据处理装置判断权限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权限等级,如果权限等级高于预设权限等级,触发执行步骤308;如果权限等级不高于预设权限等级,结束本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判断出权限等级不高于预设权限等级,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输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当前的权限等级不满足考勤数据的记录的查看等级。
步骤308,数据处理装置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发送给教职人员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教职人员可以是目标班级的班主任或者学校领导,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不同的权限等级可以查询的考勤范围不同。例如,权限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包括第一级、第二级以及第三级。教职人员中校长、教导主任的权限等级为第一级,可以查询每个班级在每个课程的考勤数据;班主任的权限等级为第二级,可以查询对应班级的每个课程的考勤数据;某一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权限等级为第三级,可以查询对应课程的班级在该课程的考勤数据。在本方案中,如果预设权限等级为第二级,数据处理装置接收到的查询请求对应权限等级为第三级,可知第三级不高于第二级,因此该查询请求不被允许,数据处理装置可以输出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当前的权限等级无法查询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通过权限等级控制考勤数据的记录的查看权限,实现了学生信息的有效保护;此外,符合权限等级要求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可以随时查看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出勤记录,了解学生的考勤数据,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有利于进行学校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及教育风气的及时整顿。
步骤309,数据处理装置周期性统计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统计结果。
步骤310,数据处理装置基于统计结果生成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并将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保存到以其对应的学生的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其中,该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至少包括学生在统计周期内的考勤数据正常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次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数据处理装置基于统计结果生成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的考勤数据正常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次数计算在统计周期内的考勤数据异常频率;
判断考勤数据异常频率是否高于预设频率阈值;
如果考勤数据异常频率高于预设频率阈值,将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发送给对应学生的家长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某一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考勤数据异常(包括早退、迟到和旷课等)频率过高时,将该学生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发送给对应的家长终端,能够将学生的异常考勤数据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实现了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见,实施图3所描述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避免了任课教师需要手动勾选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在课后逐一将班级考勤数据汇总输入电脑才能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的繁琐步骤,能够使得考勤管理系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而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此外,相较于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打卡考勤的方式,本方案还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考勤时出现距离识别误差的情况,即学生并未到达目标教室就能够打卡考勤的情况,因此也能够提高考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能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实时考勤状态,实现了考勤状态的实时更新;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也能够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能够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有利于进行学校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及教育风气的及时整顿;此外,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实现了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下是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以及用于检测任课教师是否在教师终端输入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并将检测结果提供给输出单元402。
输出单元402,用于在上述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出到达上课起始时间,并且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并将学生电子名册提供给接收单元403。
接收单元403,用于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并将考勤数据提供给考勤记录单元404。
考勤记录单元404,用于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可见,实施图4所描述的装置,能够避免了任课教师需要手动勾选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在课后逐一将班级考勤数据汇总输入电脑才能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的繁琐步骤,能够使得考勤管理系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而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此外,相较于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打卡考勤的方式,本方案还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考勤时出现距离识别误差的情况,即学生并未到达目标教室就能够打卡考勤的情况,因此也能够提高考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能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实时考勤状态,实现了考勤状态的实时更新;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也能够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
请参阅图5,图5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其中,图5所示的系统是由图4所示的装置进一步进行优化得到的。与图4所示的装置相比较,在图5所示的装置中,上述接收单元403可以包括:
采集子单元4031,用于采集任课教师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并将第一语音信息提供给检测子单元4032。
检测子单元4032,用于检测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与学生电子名册中任意一个学生个人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并在检测出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并将第二语音信息提供给判断子单元4033;其中,该学生个人信息至少可以包括学生姓名和/或学号。
判断子单元4033,用于在检测子单元2022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出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时,判断第二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并将判断结果提供给确定子单元4034。
确定子单元4034,用于在判断子单元4033判断出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时,将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正常;或者,用于判断出不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时,将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异常,并将确定结果提供给统计子单元4035。
统计子单元4035,用于统计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在上述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中:
上述接收单元403,还用于在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接收预先关联的教室摄像头定期上报的监控图像,并将该监控图像提供给确定单元405;其中,该教室摄像头至少包括目标课程所在教室的摄像头。
确定单元405,用于根据监控图像确定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并提供给第一更新单元406。
第一更新单元406,用于基于实时考勤状态更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并将该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提供给考勤记录单元404。
上述考勤记录单元404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在第一更新单元406基于实时考勤状态更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将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检测单元407,用于在上述考勤记录单元404将目标班级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查询请求,并将检测结果提供给获取单元408;其中,该查询请求为除教师终端以外的其他教职人员的教职人员终端发送的,并且查询请求用于获取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二检测单元407还可以在上述考勤记录单元404将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检测是否接收到查询请求,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获取单元408,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407检测出接收到查询请求时,获取教职人员终端的权限等级,并提供给判断单元409。
判断单元409,用于判断权限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权限等级,并将判断结果提供给发送单元410。
发送单元410,用于在判断单元409判断出权限等级高于预设权限等级时,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发送给教职人员终端。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
统计单元411,用于在第二检测单元407检测出未接收到查询请求时,周期性统计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统计结果,并提供给生成单元412。
生成单元412,用于基于统计结果生成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并提供给存储单元413。
存储单元413,用于将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存储到以其对应的学生的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其中,该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至少包括学生在统计周期内的考勤数据正常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次数。
作为又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
计算单元414,用于在上述生成单元412基于统计结果生成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根据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的考勤数据正常次数与考勤数据异常次数计算在统计周期内的考勤数据异常频率,并提供给判断单元409。
上述判断单元409,还用于判断考勤数据异常频率是否高于预设频率阈值,并将判断结果提供给发送单元410。
上述发送单元410,还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409判断出考勤数据异常频率高于预设频率阈值时,将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发送给对应学生的家长终端。
请参阅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所示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与图5所示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区别仅在于,图6所示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识别单元415,用于在上述接收单元403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控制预先关联的RFID读卡器在目标课程对应的上课时间段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RFID标签,并将识别结果提供给读取单元416;其中,该预设范围是以RFID读卡器为圆心,预设长度值为半径的距离范围。
读取单元416,用于在识别单元415识别出存在RFID标签时,读取RFID标签包括的用户个人信息,并提供给判断单元409;其中,该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或学号。
上述判断单元409,还用于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判断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为目标班级的学生,并将判断结果提供给第二更新单元417。
第二更新单元417,用于在上述判断单元409判断出该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用户为目标班级的学生之后,将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学生的考勤数据更新为考勤数据异常,并更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并提供给考勤记录单元404。
上述考勤记录单元404将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的方式具体可以为:
在上述第二更新单元417得到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将更新后的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可见,实施图5和图6所描述的装置,能够避免了任课教师需要手动勾选每个学生的考勤数据,并在课后逐一将班级考勤数据汇总输入电脑才能完成考勤数据的记录的繁琐步骤,能够使得考勤管理系统在上课的第一时间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进而提高考勤管理系统获得学生的考勤数据的及时性;此外,相较于学生通过电子设备打卡考勤的方式,本方案还能够避免电子设备在考勤时出现距离识别误差的情况,即学生并未到达目标教室就能够打卡考勤的情况,因此也能够提高考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能够根据人脸识别结果确定目标班级中每一个学生在目标课程的实时考勤状态,实现了考勤状态的实时更新;同时,采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人脸识别,也能够提高考勤结果的准确性;以及,能够提高了信息的获取效率,进而有利于进行学校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以及教育风气的及时整顿;此外,使得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实现了家长与学校的有效沟通,改善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该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示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所示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所述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
如果到达,在检测到任课教师在所述教师终端输入的针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所述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
接收所述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包括:
采集任课教师发出的第一语音信息,并检测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与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任意一个学生个人信息相匹配的第一关键词;其中,所述学生个人信息至少包括学生姓名和/或学号;
如果检测出所述第一语音信息中存在相匹配的所述第一关键词,检测在预设时间间隔内是否接收到第二语音信息;
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内检测出接收到所述第二语音信息,判断所述第二语音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关键词集合中任意回复关键词相匹配的第二关键词;
如果存在,将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正常;如果不存在,将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确定为考勤数据异常;
统计每个所述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预先关联的教室摄像头定期上报的监控图像;其中,所述教室摄像头至少包括所述目标课程所在教室的摄像头;
根据所述监控图像确定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的实时考勤状态;
基于所述实时考勤状态更新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学生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
将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预先关联的RFID读卡器在所述目标课程对应的上课时间段识别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RFID标签;其中,所述预设范围是以所述RFID读卡器为圆心,预设长度值为半径的距离范围;
如果存在所述RFID标签,读取所述RFID标签包括的用户个人信息;其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包括姓名和/或学号;
根据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判断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用户是否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
如果是,将所述用户个人信息对应的学生的考勤数据更新为考勤数据异常,以此更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
将更新后的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班级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是否接收到查询请求;其中,所述查询请求为除所述教师终端以外的其他教职人员的教职人员终端发送的,并且所述查询请求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如果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获取所述教职人员终端的权限等级;
判断所述权限等级是否高于预设权限等级;
如果所述权限等级高于所述预设权限等级,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以电子表格的形式发送给所述教职人员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未接收到所述查询请求,周期性统计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得到统计结果;
基于所述统计结果生成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并将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存储到以其对应的学生的姓名命名的文件夹中;其中,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至少包括学生在统计周期内的正常考勤次数与异常考勤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统计结果生成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包括的正常考勤次数与异常考勤次数计算在所述统计周期内的异常考勤频率;
判断所述异常考勤频率是否高于预设频率阈值;
如果所述异常考勤频率高于所述预设频率阈值,将所述个人考勤数据的记录发送给对应学生的家长终端。
8.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目标班级的教师终端的当前显示时间是否到达所述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上课起始时间,以及用于检测任课教师是否在教师终端输入针对所述目标班级的目标课程的获取指令;
输出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出到达所述上课起始时间,并且检测到所述获取指令之后,输出显示所述目标班级的学生电子名册;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任课教师输入的所述学生电子名册中每一个学生对应的考勤数据,以得到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
考勤记录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上传至考勤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完成对所述目标班级的每一个学生在所述目标课程的考勤数据的记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10441.9A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0378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0441.9A CN110378665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0441.9A CN110378665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8665A true CN110378665A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502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0441.9A Pending CN110378665A (zh) 2019-06-13 2019-06-13 一种无纸化场景下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86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0357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活体识别的出勤率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0362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Core Princi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lass attendance
CN105512787A (zh) * 2015-04-17 2016-04-20 李建平 教学管理系统
CN107665423A (zh) * 2017-10-31 2018-02-06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快速现场点名的教学系统和方法
CN108806694A (zh) * 2018-06-13 2018-11-13 高艳艳 一种基于声音识别的教学考勤方法
CN109447563A (zh) * 2018-09-05 2019-03-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67369A (zh) * 2019-01-16 2019-05-17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考勤统计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0362A1 (en) * 2013-10-31 2015-04-30 Core Princi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class attendance
CN105512787A (zh) * 2015-04-17 2016-04-20 李建平 教学管理系统
CN107665423A (zh) * 2017-10-31 2018-02-06 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快速现场点名的教学系统和方法
CN108806694A (zh) * 2018-06-13 2018-11-13 高艳艳 一种基于声音识别的教学考勤方法
CN109447563A (zh) * 2018-09-05 2019-03-08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语音考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67369A (zh) * 2019-01-16 2019-05-17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考勤统计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60357A (zh) * 2020-07-23 2020-10-30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活体识别的出勤率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860357B (zh) * 2020-07-23 2024-05-14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活体识别的出勤率计算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27075B (zh) 音量调节系统及方法
CN209980508U (zh) 一种智慧黑板,及智慧教室的教学系统
CN105100366B (zh) 骚扰电话号码确定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78441B (zh) 日程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06024009A (zh) 音频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4166689B (zh) 电子书籍的呈现方法及装置
CN109299387A (zh) 一种基于智能推荐的消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US20210280172A1 (en) Voice Response Method and Device, and Smart Device
CN110069401A (zh) 基于数据建模的系统测试异常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102802A (zh) 用于处理用户话语的系统
CN109858702A (zh) 客户升级投诉的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59056A (zh) 一种应用程序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4035995A (zh) 群标签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0147318A (zh) 一种生成测试数据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07295149A (zh) 一种陌生电话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408238A (zh) 从音频数据和计算机操作上下文自动捕获信息
Wang et al. Local business ambience characterization through mobile audio sensing
CN107544734A (zh) 一种信息展示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862421A (zh) 一种视频信息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19354A (zh) 基于测试用例生成的软件测试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819288A (zh) 广告投放视频的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977895A (zh) 车辆损毁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CN106203306A (zh) 年龄的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1428032A (zh) 内容质量评价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925888A (zh) 一种问答响应及小样本文本匹配模型的训练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