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77180A -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7180A
CN110377180A CN201910659941.9A CN201910659941A CN110377180A CN 110377180 A CN110377180 A CN 110377180A CN 201910659941 A CN201910659941 A CN 201910659941A CN 110377180 A CN110377180 A CN 110377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control electrode
conductive
touch
insula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994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77180B (zh
Inventor
汪杨鹏
王本莲
代伟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5994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7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80A/zh
Priority to US17/419,842 priority patent/US11526225B2/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266 priority patent/WO202101314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77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7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电极包括: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单元;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部分露出;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单元;至少一个导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电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导电单元连接。本方案使得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弯折信赖性。

Description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可弯折的显示装置已经成为了未来显示的发展方向。
但目前弯折产品还面临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和改善。其中,弯折信赖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很多结构在经历数千、数万次弯折后,就会发生断裂等问题,尤其是显示装置中的触控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发明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良好的弯折信赖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其包括:
第一绝缘层;
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单元;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部分露出;
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单元;
至少一个导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电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导电单元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具有第一交叠部,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具有第二交叠部,所述第二交叠部与所述第一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交叠部和所述第二交叠部。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所述第一交叠部;
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所述第二交叠部;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连接体,所述第一电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连接体,所述第二电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直接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直接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体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具有所述第一交叠部,所述第二电连接体具有所述第二交叠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的第二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中心区域与第一导电体的中心区域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的中心区域与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区域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还包括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其包括:
多个在第三方向上排布第一触控电极,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电连接;
多个在第四方向上排布第二触控电极,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电极。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位于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桥接部以实现电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桥接部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二桥接部相互绝缘。
在本申请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
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单元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桥接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单元;
所述第二桥接部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导电单元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桥接部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导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桥接部和所述第二桥接部之间设置有中间绝缘层,所述中间绝缘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结构。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触控显示面板。
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触控电极中的导电结构分多层排布,且各层之间电连接,相比于整个导电结构同层设置的方案,可增加触控电极中整个导电结构的长度,这样在弯折时,整个导电结构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以减小弯折所带来的应力冲击,从而可降低触控电极中导电结构容易断裂的情况,继而可达到降低触控结构中处于弯折区的导电结构发生断裂的情况,提高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弯折信赖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所述的触控电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的触控电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触控电极在A-A方向上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完成步骤S401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完成步骤S403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完成步骤S406之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所述的触控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第一触控电极;11、第二触控电极;12、第一导电体;13、第二导电体;14、导电连接部;15、第一电连接体;16、第二电连接体;17、第一桥接部;18、第二桥接部;19、第一绝缘层;20、第二绝缘层;21、贯通孔;22、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申请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该触控电极可包括导电结构和用于保护导电结构的绝缘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此绝缘结构可包括第一绝缘层19和第二绝缘层20,而导电结构可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及至少一个导电连接部14;其中:
第一绝缘层19可为无机绝缘层,也可为有机绝缘层,较佳地,该第一绝缘层19为有机绝缘层,例如,采用有机绝缘树脂等材料,以便于减小第一绝缘层19在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其中,第一绝缘层19可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导电单元释放应力。
第一导电层可形成在第一绝缘层19上,此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单元,此第一导电单元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铜、银等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导电材料制作而成。
如图5所示,第二绝缘层20可覆盖第一导电层,且第二绝缘层20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21,以使第一导电单元的部分露出。举例而言,第二绝缘层20可为无机绝缘层,也可为有机绝缘层,较佳地,该第二绝缘层20为有机绝缘层,例如,采用有机绝缘树脂等材料,以便于减小第二绝缘层20在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其中,第二绝缘层20可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导电单元释放应力。
第二导电层形成在第二绝缘层20上,第二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单元,第二导电单元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铜、银等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导电材料制作而成。
如图3和图6所示,导电连接部14设置于第二绝缘层20的贯通孔21,具体地,导电连接部14背离第一导电单元的一端面可位于贯通孔21内,也可伸出贯通孔21,还可与第二绝缘层20背离第一导电单元的一面相平齐。其中,导电连接部14与第二绝缘层20的贯通孔21可一一对应。导电连接部1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导电单元和第一导电单元连接,以实现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的电连接。第二导电单元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例如:铜、银等金属材料,但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其他导电材料制作而成。
举例而言,导电连接部14与第一导电单元可采用相同导电材料制作而成,以便于一体加工而成,从而可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加工步骤。此外,第一导电单元也可采用与导电连接部14和第二导电单元相同的导电材料制作而成。
基于上述结构可知,该触控电极中的导电结构分多层排布,且各层之间电连接,相比于整个导电结构同层设置的方案,可增加触控电极中整个导电结构的长度,这样在弯折时,整个导电结构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以减小弯折所带来的应力冲击,从而可降低触控电极中导电结构容易断裂的情况,继而可达到降低触控结构中处于弯折区的导电结构发生断裂的情况,提高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弯折信赖性。
应当理解的是,前述提到的第二导电单元在第一绝缘层19的正投影至少一部分可位于第一导电单元在第一绝缘层19的正投影外,也就是说,第二导电单元与第一导电单元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不重合或部分重合,该第二导电单元与第一导电单元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共同组成所需要的图案,这样相比于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完全重合的方案,能够使得整个导电结构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
可选地,如图1、图2、图3和图6所示,第一导电单元具有第一交叠部,第二导电单元具有第二交叠部,其中,第二交叠部与第一交叠部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相重合,而导电连接部14连接第一交叠部和第二交叠部,这样设计可降低第二绝缘层20上贯通孔21的加工难度,此外,还可确保导电连接部14与第一导电单元和第二导电单元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触控电极的导电性能。
其中,如图3所示,触控电极还可包括保护层22,此保护层22可覆盖在第二导电层上,以对第二导电层进行保护。举例而言,保护层22可为无机绝缘层,也可为有机绝缘层,较佳地,该保护层22为有机绝缘层,例如,采用有机绝缘树脂等材料,以便于减小保护层22在弯折时所产生的应力。其中,保护层22可具有一定的弹性,以便于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中的导电单元释放应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触控电极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第一导电单元与第二导电单元可在第一方向X上交替排布。该第一导电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一导电体12,此第一导电体12具有第一交叠部;而第二导电单元包括在第一方向X上延伸的第二导电体13,第二导电体13具有第二交叠部;其中,第一导电体12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第一方向X上相邻的第二导电体13的第二交叠部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导电连接部14连接。这样设计使得整个导电结构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以减小弯折所带来的应力冲击,从而可提高触控电极的弯折信赖性。
应当理解的是,在触控结构搭载在显示面板上时,为了保证整个触控电极的导电面积,以及为了避让显示面板中的像素单元,通常将触控电极中的导电结构设置成网格状,即:导电结构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为网格状,因此,为了实现触控电极中的导电结构呈网格状,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导电单元还可包括在第一方向Y上延伸的第一电连接体15,该第一电连接体15与第一导电体12连接,此第一电连接体15与第一导电体12同层设置、并一体加工而成。而第二导电单元还包括在第一方向Y上延伸的第二电连接体16,第二电连接体16与第二导电体13连接,此第二电连接体16与第二导电体13同层设置、并一体加工而成。其中,第一方向Y与第一方向X相交。
举例而言,前述提到的第一方向Y可与第一方向X相互垂直,以降低触控电极的加工难度。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电连接体15的中心区域与第一导电体12的中心区域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相重合;第二电连接体16的中心区域与第二导电体13的中心区域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相重合,这样方便控制导电结构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形状,使得其符合设计要求。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个第一导电单元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导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体15直接连接,举例而言,多个第一导电单元可一体加工而成。多个第二导电单元在第一方向Y上排布,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二导电单元的第二电连接体16直接连接,举例而言,多个第二导电单元可一体加工而成。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一导电单元的第一电连接体15直接连接,且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二导电单元的第二电连接体16直接连接,因此,可降低触控电极的加工难度,提高加工效率。
进一步地,第一电连接体15在第一绝缘层19的正投影与第二电连接体16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在第一方向X上间隔排布,这样在使触控电极中导电结构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符合要求规格的同时,可减小第一导电层中第一导电单元的密度和第二导电层中第二导电单元的密度,从而可降低成本。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单元与第二导电单元不仅在第一方向X上交替排布,还可在第一方向Y上交替排布。在该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体15可具有第一交叠部,第二电连接体16可具有第二交叠部;第一电连接体15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第一方向Y上相邻的第二电连接体16的第二交叠部在第一绝缘层19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导电连接部14连接。这样设计使得整个导电结构不仅在第一方向X上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而且在第一方向Y上的拉伸长度也可得到更好地补偿,从而可进一步减小弯折所带来的应力冲击,继而可提高触控电极的弯折信赖性。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触控电极中的第一导电单元、第二导电单元的形状、排布方式不限于上述所描述的形式,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只要保证触控电极中导电结构分多层排布,且各层之间电连接即可。
基于上述触控电极的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步骤S400,在第一绝缘层19上形成第一导电薄膜;
步骤S401,对第一导电薄膜进行蚀刻,以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单元,该第一导电单元包括第一导电体12,如图4所示;
步骤S402,形成覆盖各第一导电单元的第二绝缘层20;
步骤S403,对所述第二绝缘层20进行蚀刻,以使第二绝缘层20上形成至少一个贯通孔21,此贯通孔21使第一导电单元的部分露出,即:使第一导电体12的部分露出,如图5所示;
步骤S404,形成第二导电薄膜,此第二导电薄膜包括填充在贯通孔21内的导电连接部14和覆盖在第二绝缘层20上的导电层;
步骤S406,对导电层进行蚀刻,以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单元,该第二导电单元通过导电连接部14与第一导电单元连接,具体地,第二导电单元可包括第二导电体13,第二导电体13通过导电连接部14与第一导电体12连接,如图6所示;
步骤S407,形成覆盖各第二导电单元的保护层22,如图3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结构,如图7所示,其包括多个在第三方向P上排布第一触控电极10和多个在第四方向Q上排布第二触控电极11,第四方向Q与第三方向P相交,较佳地,第四方向Q与第三方向P相互垂直。其中,各第一触控电极10之间电连接,以形成触控结构的输出部;各第二触控电极11之间电连接,以形成触控结构的输入部;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11之间相互绝缘。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第二触控电极11中的至少一者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电极,即:第一触控电极10和/或第二触控电极11可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电极。具体地,触控结构中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可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电极,这样使得位于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的拉伸长度可以得到更好地补偿,以减小弯折所带来的应力冲击,从而可降低触控电极中导电结构容易断裂的情况,继而保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弯折信赖性。
需要说明的是,处于弯折区的第一触控电极10、第二触控电极11的具体结构可相同,也可不相同,视具体情况而定,只要保证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中导电结构分多层排布,且各层之间电连接即可。
可选地,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可设置于同一基层上面,例如,此基层可为显示面板,也就是说,该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均可设置于显示面板上,具体地,可设置在显示面板的显示侧,这样可降低触控结构和触控显示面板的厚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0与第二触控电极11之间可具有间隙,以实现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之间的相互绝缘。其中,相邻第一触控电极10通过第一桥接部17以实现电连接;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1通过第二桥接部18以实现电连接,第一桥接部17与第二桥接部18相互绝缘。
进一步地,在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电极时,第一桥接部17与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二导电单元同层设置,也就是说,第一桥接部17与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二导电单元可设置在同一基层上,此基层可为绝缘层。该第一桥接部17与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二导电单元的材料相同、并可采用一次构图工艺成型。其中,第一桥接部17连接相邻第一触控电极10的第二导电单元。
而第二桥接部18与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一导电单元同层设置,也就是说,第二桥接部18与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一导电单元可设置在同一基层上,此基层可为绝缘层。第二桥接部18与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一导电单元的材料相同,并可采用一体构图工艺成型。其中,第二桥接部18连接相邻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一导电单元。
此外,第一桥接部17和第二桥接部18之间设置有中间绝缘层,中间绝缘层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二绝缘层20同层设置,也就是说,中间绝缘层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二绝缘层20可设置在同一基层上,此基层可为导电层。中间绝缘层与第一触控电极10和第二触控电极11的第二绝缘层20的材料相同,并可采用一体构图工艺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图1、图2及图7中虚线矩形框表示的结构可为第一导电层的结构和与第一导电层同层设置的结构,例如:第一导电体12、第一电连接体15、第二桥接部18;实线矩形框表示的结构可为第二导电层的结构和与第二导电层同层设置的结构,例如:第二导电体13、第二电连接体16、第一桥接部17。其中,图1和图2中的虚线圆框表示的贯通孔21。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可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结构。举例而言,由于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轻薄、可绕性、色彩绚丽、对比度高、响应速率快等优势,因此,此触控显示面板可为OLED显示面板,但不限于此,该触控显示面板也可为其他柔性显示面板。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实施例所描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此触控显示装置可为手机、电脑、平板、智能手表等电子设备。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一”、“该”、“所述”和“至少一个”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5)

1.一种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绝缘层;
第一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电单元;
第二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上形成有至少一个贯通孔,以使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部分露出;
第二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二绝缘层上,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电单元;
至少一个导电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贯通孔,且所述导电连接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和所述第一导电单元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具有第一交叠部,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具有第二交叠部,所述第二交叠部与所述第一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交叠部和所述第二交叠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第一方向上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具有所述第一交叠部;
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二导电体具有所述第二交叠部;
其中,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还包括在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一电连接体,所述第一电连接体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
所述第二导电单元还包括在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第二电连接体,所述第二电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互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导电单元的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直接连接;
多个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排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导电单元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直接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在所述第一绝缘层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电连接体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布。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电单元与所述第二导电单元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交替排布;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具有所述第一交叠部,所述第二电连接体具有所述第二交叠部;
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第一交叠部和与之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的第二交叠部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并通过所述导电连接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连接体的中心区域与第一导电体的中心区域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所述第二电连接体的中心区域与第二导电体的中心区域在所述第一绝缘层上的正投影相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护层,覆盖在所述第二导电层上。
11.一种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在第三方向上排布第一触控电极,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电连接;
多个在第四方向上排布第二触控电极,各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四方向与所述第三方向相交,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相互绝缘,且所述第一触控电极、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中的至少一者为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电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具有间隙;
其中,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第一桥接部以实现电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第二桥接部以实现电连接,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二桥接部相互绝缘。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桥接部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单元同层设置,所述第一桥接部连接相邻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二导电单元;
所述第二桥接部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导电单元同层设置,所述第二桥接部连接相邻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一导电单元;
其中,所述第一桥接部和所述第二桥接部之间设置有中间绝缘层,所述中间绝缘层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绝缘层同层设置。
14.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结构。
15.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CN201910659941.9A 2019-07-22 2019-07-22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0377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941.9A CN110377180B (zh) 2019-07-22 2019-07-22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7/419,842 US11526225B2 (en) 2019-07-22 2020-07-21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PCT/CN2020/103266 WO2021013148A1 (zh) 2019-07-22 2020-07-21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9941.9A CN110377180B (zh) 2019-07-22 2019-07-22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7180A true CN110377180A (zh) 2019-10-25
CN110377180B CN110377180B (zh) 2021-11-12

Family

ID=68254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9941.9A Active CN110377180B (zh) 2019-07-22 2019-07-22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6225B2 (zh)
CN (1) CN110377180B (zh)
WO (1) WO202101314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891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WO2021013148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3377B (zh) * 2021-02-25 2023-02-28 惠州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5907A1 (en) * 2013-06-20 2014-12-25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5742330A (zh) * 2016-03-1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49979A (zh) * 2016-08-31 2016-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7450772A (zh) * 2017-07-19 2017-12-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传感器和柔性触摸显示装置
CN107482039A (zh) * 2017-08-03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母板及制备方法、柔性触控基板、触控面板
GB2559572A (en) * 2017-02-09 2018-08-15 Solomon Systech Ltd Touch sensor
CN108415607A (zh) * 2018-03-28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10938829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208589004U (zh) * 2018-08-02 2019-03-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与触摸屏
CN109508117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9992152A (zh) * 2019-03-05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5267B (zh) * 2016-10-28 2019-03-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式触摸屏、其弯曲判断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10377180B (zh) 2019-07-22 2021-11-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75907A1 (en) * 2013-06-20 2014-12-25 Gio Optoelectronics Corp.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CN105742330A (zh) * 2016-03-16 2016-07-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6249979A (zh) * 2016-08-31 2016-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电极结构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GB2559572A (en) * 2017-02-09 2018-08-15 Solomon Systech Ltd Touch sensor
CN107450772A (zh) * 2017-07-19 2017-12-08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柔性触摸传感器和柔性触摸显示装置
CN107482039A (zh) * 2017-08-03 2017-12-1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触控母板及制备方法、柔性触控基板、触控面板
CN10938829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108415607A (zh) * 2018-03-28 2018-08-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及制作方法、触控面板及显示设备
CN208589004U (zh) * 2018-08-02 2019-03-08 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传感器与触摸屏
CN109508117A (zh) * 2018-12-19 2019-03-2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9992152A (zh) * 2019-03-05 2019-07-09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屏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199891A1 (zh) * 2019-04-02 2020-10-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基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294523B2 (en) 2019-04-02 2022-04-05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tructur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WO2021013148A1 (zh) * 2019-07-22 2021-01-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1526225B2 (en) 2019-07-22 2022-12-13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tructure, touch display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13148A1 (zh) 2021-01-28
US11526225B2 (en) 2022-12-13
US20220083163A1 (en) 2022-03-17
CN110377180B (zh)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7180A (zh) 触控电极、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293202B (zh) 一种触控模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05689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CN110190087A (zh) 显示设备
US9772734B2 (en) Touch window
CN106201106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CN116610231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6155388A (zh) 触控面板以及触控显示面板
TW201104544A (en) Electrostatic capacitance input device
CN106816459A (zh) 一种柔性显示基板和柔性显示装置
CN111261690A (zh) Oled装置
CN111625119B (zh)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WO2021147441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614652A (zh) 触控面板
CN106164825B (zh) 用于改进感测图案的交叉结构的触摸面板
CN109904199A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US20230325042A1 (en) Touch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6971885B (zh) 一种轻触开关及移动终端
US2017029564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222071A (en) Decoration plat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CN111625143A (zh) 触控基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2983282B (zh) 有机发光二极管模块
CN108762593A (zh) 触控面板和触控装置
CN110335542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08205392A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