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8295B -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8295B
CN110368295B CN201910744622.8A CN201910744622A CN110368295B CN 110368295 B CN110368295 B CN 110368295B CN 201910744622 A CN201910744622 A CN 201910744622A CN 110368295 B CN110368295 B CN 1103682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rib
ribs
imitation leather
bion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46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8295A (zh
Inventor
韩士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446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9/00Pneumatic or hydraulic massage
    • A61H9/005Pneumatic massage
    • A61H9/0071Pneumatic massage by localized pressure, e.g. air streams or j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5Wearable interfac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inger-Pressure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贴布包括:仿皮层、仿筋层和存气层,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器具入体(灸是热入体)或强推的模式以及无法实现气血直接相联接,并且不同经脉之间除了流注图之外没有第二种流通方式,同时针灸子午流注法只能按照顺序将气血流注入经脉以及受制于治疗的时间性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在体外直接感应气血,并实现导引的功能以及操作方便、拓展了治疗的时间性。

Description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实现中医理论的传统方法是六种,分别是砭术(砭石)、针术(针)、灸(艾或热)、药、按跷(按摩推拿类)、导引(气功)。其中导引属于运气的范围,比较难以掌握,现在在医疗或康复行业内,常用的以砭、针、灸、药、按跷为主,虽然历经千年,针灸砭类的器具一直在改进,但从根本上还是以器具入体(灸是热入体)或强推的模式改变人体气血的流注模式,这几种模式要么要求操作者对穴位的认知与部位掌握极准,要么要求操作者的体力极高,虽经千年衍化,在针具或砭具、灸的种类与方式上有一定改进,但根本上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传统的气血改变方式,药物除外,药物对气血的改变是做平衡与扶正袪邪,除了按摩外,均是通过间隔一定距离的点状刺激,从而通过有关联性的穴位之间的感应,产生气血流通或补泻,并没有实现气血直接相联接,更没有实现不同经脉之间,除了流注图之外的第二种流通方式。经脉气血流注是有顺序性的,在传统的治疗手段中,如果需要将心经气血流注至足太阳膀胱经,就必须经过小肠经,不可以直接将心经气血流注入膀胱经;经脉气血流注还存在受制于治疗的时间性,例如,胆经是凌晨11点至1点之间启动,理论上,对于胆经不通的最佳治疗时间就是凌晨11点至1点之间,但这个时间点,明显是不太合适的,而针或灸或砭或按摩,不可能或不方便在这个时间段处理,或者说将针留置于体内,直至这个时间段,这也是针灸子午流注法的核心与不方便的地方。因此,现有的实现中医理论的这些方法均对操作者有较高专业要求,且受制于时间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操作者有较高专业要求,且受制于时间限制等问题,从而实现了只需通过贴于皮肤表面,操作方便、无需破肤,即可在体外直接感应气血,并实现导引的功能,且极大地拓展了治疗的时间性。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包括:
仿皮层,位于所述贴布的表层,具有弹力;
仿筋层,非满布地固定于所述仿皮层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即贴布的拉伸方向设置,未与所述仿皮层固定的一侧面有医用胶水;
存气层,为由所述仿筋层的空隙形成的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弹力。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厚度为0.05-0.2mm。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为非直线。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在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自身宽度为1-3mm。
进一步地,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自身宽度有粗细变化。
进一步地,所述仿皮层的弹力值为1:1.4-1:1.8,厚度为20-30丝,采用透气的含棉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贴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仿筋层有粘性的一侧面上的可撕保护层。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中医仿生贴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仿皮层,采用弹力布;
准备仿筋层,采用具有粘性和弹力的胶水;
将所述胶水非满布地涂覆于所述弹力布上,在弹力布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形成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并在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之间的空隙处形成存气层。
将所述仿筋层有粘性的一侧面覆盖上可撕保护层。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积极的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仿皮层、仿筋层和存气层,模拟人体的皮肤、筋脉和气血;通过仿筋层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阴阳相间的空隙对皮肤的影响,形成气血的压力差,迫使气血达到不平衡的状态,从而气血实现流注,使得只需通过将本发明的贴布贴于皮肤表面,操作方便、无需破肤,即可在体外直接感应气血,并实现导引的功能,且极大地拓展了治疗的时间性。
(2)为了实现气血流通的导引功能,所以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弹力,可以通过仿皮部份的弹力回缩后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阳面就会形成斜向切面;这个切面就规范了气血的流通方向,而这个可以通过产品的回弹方向加以控制。
(3)由于需要仿筋部份压进皮肤,因此必须保证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备一定的厚度,太薄则形成不了改变气血的压力值,太厚则不舒适,建议值0.05mm至0.2mm之间。
(4)由于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为非直线,贴于皮肤后与皮肤的垂直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迫使皮下相聚的气血形一定的角度,这就给了气血流通的方向性限制。
(5)由于考虑到气血的连续性即人体天生气血流通通道的宽度,也考虑到操作者认准经脉时的难度,即通过初步学习便可直接掌握,所以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在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
(6)由于考虑皮肤表面静脉血管的宽度,所以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自身宽度为1-3mm,这样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交叉后,相对比较容易覆盖气血流径线,并且还在一条气血流通通道之间运行。
(7)由于皮肤的弹力约在1:1.2至1:2.2之间,考虑到仿皮肉筋脉骨的综合要求,所以,仿皮层的弹力值设置在1:1.4至1:1.8之间,这样既可以适应关节,也可以适应例如松弛的皮肤;由于人体各部位皮肤厚度并不一致,要与气血感应,必须有足够的柔软性与薄的程度,可以与皮肤完全贴合,所以仿皮层的厚度设计为20-30丝;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要考虑降低过敏性,所以采用透气的含棉材料以提升皮肤的适应性。
(8)由于考虑防止污染和防尘,所以仿筋层有粘性的一侧面上设有可撕保护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拉伸后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贴合于皮肤贴布还未收缩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贴合于皮肤贴布收缩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为:
1仿皮层、2仿筋层、21第一筋条、22第二筋条、23斜向切面、3存气层、4、皮肤、拉伸方向A、回缩方向B。
具体实施方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然而,下述的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通过下面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
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因为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对操作者有较高专业要求,且受制于时间限制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包括:
仿皮层1,位于所述贴布的表层,具有弹力;
仿筋层2,非满布地固定于所述仿皮层1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1的第一方向4即贴布的拉伸方向设置,未与所述仿皮层1固定的一侧面有粘性;
存气层3,为由所述仿筋层2的空隙形成的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本发明的总体原理在于:中医理论能够实现气血的导引,除了气一元论,阴阳五行的关系之外,是根据“气同则合,类同则聚,声比则应”的基本原理实现的,所以本发明的贴布是以“有形之质仿无形之气”从而实现与人体之气的互相感应与导引。由于气血在人体的经络脏腑之间流动,而构成人体的基础元素,根据《黄帝内经》所言,分别为皮肉筋脉骨,从另一个角度看,就是从弱至强,从外至内的过程;气血存于皮下、经络与脏腑之间,而脏腑之气也是通过经络之气来调整的,所以,产品就要通过仿皮肤,仿经络(筋),仿气或者说存气三部分组成。即面料要与皮肤类同;同时,皮下为筋(中医之筋),胶水与筋或脉类似;气也必须存于在皮与筋之间。故而本发明的基础构成分为三部份,分别为表层仿皮层,底层仿筋层,中层存气层。贴合于皮肤表面后,通过仿筋层的压迫,迫使气血流通,并通过模仿阴阳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设置,控制气血流通的方向,从而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为了更加清楚的阐述,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解释:
将如图1所示的贴布贴于皮肤表面,仿筋层的筋条就会使皮肤压下,那么皮下原来的气血就会被迫压至存气的位置,皮下气血已经形成压力差,平衡被破坏,存气的地方多,仿筋的地方少。由于气相聚的地方,气相对较多,气就会向两个方向流动,一是垂直方向,通过仿皮层向上溢出,另一个是纵向方向,就是沿气相聚的通道前后流通。如果仅仅设置三层,皮下之气虽然被迫产生的移动,但移动的方向还没有得到控制,为了控制气血的方向,本发明的仿筋层的筋条的设置采用了如图2所示的方式,仿筋层2包括沿仿皮层1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根第一筋条21和多根第二筋条22;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均具有厚度,且第一筋条21沿仿皮层1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第二筋条22沿仿皮层1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是贴布贴合时的拉伸方向,图2中为纵向,与此对应的,图2中的横向方向则为第二方向。采用一实一虚的方式模拟了阴阳的模式,阴阳在立体空间的状态为阳面厚,阴面薄,阳在上,阴在下,本发明的筋条即仿阴阳之旋转的本质,也模仿阴阳之阳高阴低。将仿筋层做成曲线而不是直线一方面考虑阴阳的旋转,另一方面,则是贴于皮肤后与皮肤的垂直面形成一定的角度,从而迫使皮下相聚的气血形一定的角度,这就给了气血流通的方向性限制。仿筋层成为曲线后,角度可以用仿筋的左右偏差的侧面形成,如果仿筋部分是直线,形成的气聚角度就还在仿筋的直线上,无法对皮下形成斜状压迫,而形成曲线形后,就会形成斜面,具有一定厚度的仿筋层的侧面就会在皮下形成气聚角度一的斜面。
如图3-图5所示,通过选择具有弹性的面料做仿皮层1,贴合时要求与皮肤5完全紧密,拉伸后,面料加弹,仿筋层2的阳面就会形成斜向切面23:通过外力拉伸的时候,由于筋条是跟随仿皮层2布面动的,因此筋条不会变,贴在皮肤5上后,由于筋条底部与皮肤5固定,而布面会回缩,所以筋条的上部会跟随布面回缩,因此产生与拉伸方向相反的斜面,布面回缩后,筋条会挤压皮肤5,使皮肤爬到斜向切面23上,相当于筋条嵌在皮肤5里面。
由此,使得通过对贴布的拉伸即可控制气血流通的方向只能向一个方向流通;筋条之间的空位即是气血流通的通道,并且在相临的通道中,气血还可以互相交换,完全不会受到阻隔,气血的流通不仅有方向而且顺畅。当贴布有足够的宽度时,就可以直接覆盖于经脉之上,并且不管哪一条对应上经脉,均可以对气血实现感应与导引。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对贴布的原材料以及设计细节,本发明也进行了优选:
首先,对于仿皮层1,由于皮肤的弹力约在1:1.2至1:2.2之间考虑到仿皮肉筋脉骨的综合要求,所以,仿皮层1的弹力值在1:1.4至1:1.8之间,这样既可以适应关节,也可以适应例如松弛的皮肤;由于人体各部位皮肤厚度并不一致,要与气血感应,必须有足够的柔软性与薄的程度,可以与皮肤完全贴合,所以仿皮层1的厚度为20-30丝;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要考虑降低过敏性,所以采用透气的含棉材料以提升皮肤的适应性。
其次,对于仿筋层2,材料必须有类似筋的特点,即一定的韧性与延展性,同时,由于与皮肤直接接触,还需要一定的贴合时间,所以可以直接用医用胶水,但胶水的连续性不可断裂,包括面料拉伸后,胶水也需要同步具备有弹力。考虑到气血的连续性即人体天生气血流通通道的宽度,也考虑到操作者认准经脉时的难度,即通过初步学习便可直接掌握,所以如图2所示第一筋条21和第二筋条22在沿所述仿皮层1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L建议为1-4cm之间;由于考虑皮肤表面静脉血管的宽度,所以如图2所示第一筋条21和第二筋条22的自身宽度D建议为1-3mm之间,这样第一筋条21和第二筋条22交叉后,相对比较容易覆盖气血流径线,并且还在一条气血流通通道之间运行;由于需要仿筋部份压进皮肤,因此必须保证胶水具备一定的厚度,太薄则形成不了改变气血的压力值,建议值0.05mm至0.2mm之间,该数值可通过上胶量进行控制,可根据胶水的密度和特性进行试验调整。对于第一筋21和第二筋条22的形状,图2仅仅是一种优选的方式(规则的波浪形有利于生产),还可以是其他形式,比如第一筋21和第二筋条22仍为波浪形状,但是每根筋条的宽度不完全一致,即第一筋条21和第二筋条22的自身宽度有粗细变化,这样也会形成一定的气血压力压;还可以是三角波形等其他形状。
贴布为了防止污染和防尘在所述仿筋层2有粘性的一侧面上覆盖有可撕保护层。
前述详细阐述了贴布的结构后,下面介绍贴布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仿皮层1,采用弹力布;
准备仿筋层2,采用具有粘性和弹力的胶水;
将所述胶水非满布地涂覆于所述弹力布上,在弹力布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1的第二方向间隔形成至少一根第一筋条21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22,并在所述第一筋条21和第二筋条22之间的空隙处形成存气层。
这里可以采用两种涂胶方式:
(1)将胶水直接涂于仿皮层1之上,然后覆盖上防止污染的防尘防粘纸;
(2)将胶水直接涂在防尘防粘纸上,然后将纸与仿皮层1覆合在一起;
在胶水面,首选为医用胶水,也可以选用其他不伤皮肤的胶水,根据胶水的特性,采用花辊压出所需要的花纹,此花纹的空隙就是气血将要流通的通道,未被划开的地方就是将气血压出的区域;也可以用针状物在胶水上划出所需要的空隙;此花纹纹路优选为S形曲线,通过朝第一方向拉伸使仿筋层2左右偏移形成斜面,对皮肤造成斜状压迫,从而规范气血流通的方向,也可选择其他纹路,同时,如果仿筋层2宽度的不完全一致,也会形成一定的气血压力压,从而起到规范气血流通快慢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气血通道必须连续而无断点;无论是划出的气血通道还是通过模具压出的气血通道,与胶水接触的部位必须做防粘处理。
本发明根据产品作用于人体,所作用的气血种类不同,还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产品表现形式,分别为:
1、皮肉筋骨贴:主要作用于皮肉及筋骨之上,所面对的气血是皮肉及筋骨内的气血,皮肉筋骨涉及面较广,人体表面遍布卫气,皮下浮络与子络之中也遍布营卫二气,所以产品的尺寸也较大,一般宽度设计为4cm至7cm,为方便包装与运输,长度设计为5m至8m之间;
2、经络脏腑贴:经络中的气血循经而行,脏腑的气血也通过经络进行处理,同时在处理经脉之中的气血时,为尽量减少对皮肉筋骨气血的干扰,并同时适合对经脉的寻找与覆盖,宽度的尺寸建议在1.5cm至3.8cm之间,兼顾方便性与针对有效性,长度可以根据包装的要求进行调整,优化方案是5m至8m之间,以与皮肉筋骨贴包装统一;
3、穴位贴:要作用于穴位之上,使用方法是让穴位表面的卫气向中间相聚为补,卫气从中间向四周分散为泻,与针与灸的原理相同,根据操作者认穴的准确度尺寸可大可小,建议尺寸为2cm至3cm长,0.6cm至1.5cm宽为佳。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此外,本说明书附图所示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以供本领域技术人员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公开所能产生的技术效果及所能实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第一”、“第二”及“一”等的用语,也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也视为本公开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
仿皮层,位于所述贴布的表层,具有弹力;
仿筋层,非满布地固定于所述仿皮层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设置,未与所述仿皮层固定的一侧面有粘性,所述第一方向为贴布的拉伸方向;
存气层,为由所述仿筋层的空隙形成的容置空间;
其中,所述仿筋层包括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所述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厚度,且所述第一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连续延伸设置,所述第二筋条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一方向间隔延伸设置;
所述贴布贴合于皮肤表面后,通过仿筋层的压迫,迫使气血流通,并通过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设置,控制气血流通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具有弹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厚度为0.05-0.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为非直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在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上的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距离均为1-4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自身宽度为1-3m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筋层的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的自身宽度有粗细变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皮层的弹力值为1:1.4-1:1.8,厚度为20-30丝,采用透气的含棉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之一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布还包括覆盖于所述仿筋层有粘性的一侧面上的可撕保护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仿生贴布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准备仿皮层,采用弹力布;
准备仿筋层,采用具有粘性和弹力的胶水;
将所述胶水非满布地涂覆于所述弹力布上,在弹力布的一侧面沿所述仿皮层的第二方向间隔形成至少一根第一筋条和至少一根第二筋条,并在所述第一筋条和第二筋条之间的空隙处形成存气层。
CN201910744622.8A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Active CN1103682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4622.8A CN110368295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4622.8A CN110368295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295A CN110368295A (zh) 2019-10-25
CN110368295B true CN110368295B (zh) 2024-04-02

Family

ID=682591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4622.8A Active CN110368295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8295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9889A1 (fr) * 1987-01-26 1988-07-29 Thuasne & Cie Procede d'enduction d'un produit textile en bande
CN101045846A (zh) * 2006-03-10 2007-10-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压敏粘着带或片
CN201101722Y (zh) * 2007-10-18 2008-08-20 卢宝祯 多层次绘图式皮肤贴布
CN202051905U (zh) * 2011-05-12 2011-11-30 李明宙 肌贴胶布
CN202515878U (zh) * 2012-04-09 2012-11-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软组织损伤防护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485650U (zh) * 2019-08-13 2020-09-15 韩士兵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09889A1 (fr) * 1987-01-26 1988-07-29 Thuasne & Cie Procede d'enduction d'un produit textile en bande
CN101045846A (zh) * 2006-03-10 2007-10-03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压敏粘着带或片
CN201101722Y (zh) * 2007-10-18 2008-08-20 卢宝祯 多层次绘图式皮肤贴布
CN202051905U (zh) * 2011-05-12 2011-11-30 李明宙 肌贴胶布
CN202515878U (zh) * 2012-04-09 2012-11-0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软组织损伤防护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295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3923C2 (ru) Переносной аппликатор для стимуляции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оллагена
CN204951543U (zh) 一种上肢穴位气压按摩仪
US11849777B2 (en) Energizing garment
CN203954150U (zh) 一种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循环治疗气囊
CN110368295B (zh)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及其生产工艺
CN211485650U (zh) 一种中医仿生贴布
CN206924250U (zh) 保健服
CN205598434U (zh) 一种脑病治疗预防保健仪
CN209253328U (zh) 一种水波纹肌内效贴布
CN209827241U (zh) 一种下肢加压装置
CN212997419U (zh) 一种气压治疗用穴位压片、按摩装置及气压治疗筒
CN2254347Y (zh) 经络塑针穴位按摩服
CN200948291Y (zh) 一种药珠透皮治疗保健服
CN204653851U (zh) 智能护肘
CN204601046U (zh) 一种治疗枕
CN211067418U (zh) 一种新型的伤口愈合用弹力套
CN218793034U (zh) 一种经脉拍打肢体套
CN219538602U (zh) 一种瘢痕加压治疗器械
CN206473665U (zh) 一种残障神经元激活装置
CN202890606U (zh) 带有褶皱的上衣
Serdev Lower Body and Extremities Sculpting, Beautification, Changing of Proportions
TWI572350B (zh) 手部穴位自動按摩器
CN209611701U (zh) 一种基于体感交互技术的乳腺癌术后穴位按摩装置
CN209075461U (zh) 一种一体式双指针灸指套
CN204910080U (zh) 一种基于腕踝针法的灸疗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