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4809A - 穿戴式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穿戴式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4809A
CN110364809A CN201910623482.9A CN201910623482A CN110364809A CN 110364809 A CN110364809 A CN 110364809A CN 201910623482 A CN201910623482 A CN 201910623482A CN 110364809 A CN110364809 A CN 1103648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frame
electronic equipment
wearable electronic
sig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348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4809B (zh
Inventor
彭致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alme Chongqi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348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48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48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8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48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8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27Adaptation for use in or on movable bodies
    • H01Q1/273Adaptation for carrying or wearing by persons or anim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2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 H01Q1/521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 H01Q1/525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tennas; Means for reducing coupling between an antenna and another structure reducing the coupling between adjacent antennas between emitting and receiving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以及第五天线,显示部包括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间隔。第二天线和第一天线间隔设置在第一边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四天线与第三天线间隔设置于第二边框,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五天线设置在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本申请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以及第四天线收发5G信号,进而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和多输出,可以减少用户手握对天线信号的干扰,同时第五天线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也可用于收发其他频段的信号。

Description

穿戴式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穿戴式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手环、智能手表等穿戴式电子设备。天线是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的通信或交互功能的主要电子元件,也是不可或缺的电子元件之一。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何在小尺寸的穿戴式电子设备收发5G信号成为当前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显示部、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第四天线以及第五天线,显示部包括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间隔,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间隔设置于第一边框,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四天线与第三天线间隔设置于第二边框,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五天线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六天线,第六天线设置于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之间。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和第六天线均用于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均为金属边框,显示部还包括中框板,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围设于中框板的边缘并连接于中框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与中框板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一间隔缝隙,第一边框设有贯通第一边框的两个第一贯通缝隙,两个第一间隔缝分别设置于第一边框的两端且分别与第一贯通缝隙连通以在第一边框形成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边框与中框板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二间隔缝隙,第二边框设有贯通第二边框的两个第二贯通缝隙,两个第二间隔缝隙间隔设置于第二边框的两端且分别与第二贯通缝隙连通以在第二边框上形成第三天线和第四天线。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部还包括天线支架,天线支架连接于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之间,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为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者缝隙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部还包括连接框,连接框连接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第五天线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框的延伸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的远离第二天线的一端接地,第二天线的远离第一天线的一端接地。
本申请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通过相互间隔的第一天线、第二天线、第三天线以及第四天线收发5G信号,进而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和多输出,可以减少用户手握对天线信号的干扰,同时第五天线设置于第一边框和第二边框之间也可用于收发其他频段下的信号,且能够减少多个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剖面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以为但不限于手环、智能手表、无线耳机等电子装置。本申请实施例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以智能手表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包括显示部110、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第四天线150以及第五天线160,显示部110包括第一边框111以及第二边框112,第二边框112与第一边框111相间隔,第一天线120以及第二天线130间隔设置于第一边框111,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四天线150与第三天线130间隔设置于第二边框112,第三天线130和第四天线150均用于收发5G信号,第五天线16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之间。
显示部110可用于供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进行图像显示,或者,同时用于供图像显示和供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例如用户可通过显示部进行触控操作。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由硬质壳体形成的显示部110,例如显示部110包括显示屏和硬质的壳体,显示屏装配于硬质的壳体并共同形成显示部110,边框形成在壳体的围绕显示屏的周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部110可以为柔性显示屏,边框形成于显示部110的周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内设在透光的材料的内部而形成显示部110,边框形成于显示模组的周边。
5G信号用于接入无线通讯网络,以实现无线通讯,5G信号至少包括频率范围为N78(3.3GHz~3.6GHz)、N79(4.8GHz~5GHz)的5G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通过彼此间隔设置的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可以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收发5G信号,进而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和多输出。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设置在相间隔的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确保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相互隔开,以增加四者之间的隔离度,第五天线16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之间也可用于收发其他频段下的信号。通过多个天线实现多发多收,在不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射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的提高系统信道容量,还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从而改善通信质量。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0还包括连接框113以及中框板114,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围设于中框板114的边缘并连接于中框板114,连接框113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两个连接框113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连接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之间,第一边框111、连接框113、第二边框112以及连接框113依次首尾相连并围设形成大致的框状结构。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显示部110包括显示面117以及与显示面117相对的底壳118,显示面117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的同侧,底壳118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的同侧。显示面117可以为触控显示面,显示面117、第一边框111、第二边框112、连接框113以及中框板114共同围合形成收容空间,电子元件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分别设置于显示面117的平行间隔的两侧,即第一边框111与第二边框112平行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均为金属边框,例如可以由铝合金、不锈钢、钛合金等材料制成。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均为缝隙天线。具体地,第一边框111与中框板114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一间隔缝隙1152,第一边框111设有贯通第一边框111的两个第一贯通缝隙1151,两个第一贯通缝隙1151分别设置于第一边框111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一间隔缝隙1152连通以在第一边框111形成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第一贯通缝隙1151将第一天线120的远离第二天线130的一端与第一边框111隔开形成辐射端;另一个第一贯通缝隙1151将第二天线130远离第一天线120的一端与第一边框111隔开形成辐射端。第一天线120的辐射端和第二天线130的辐射端相互远离,使得两者的辐射端之间的间距增大,由于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辐射信号强度较强的部位都在各自的辐射端,尽可能地增加第一天线120的辐射端和第二天线130的辐射端的间距,能够增加第一天线120与第二天线130之间的隔离度,减少两者的信号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20的远离第二天线130的一端接地,第二天线130的远离第一天线120的一端接地。通过第一天线120的接地端远离第一天线120的辐射端,可以减少接地端对第一天线120的信号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一天线120的辐射效率。同样地,通过第二天线130的接地端远离第二天线130的辐射端,可以减少接地端对第二天线130的信号的干扰,进而提高第二天线130的辐射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的接地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第一间隔缝隙1152与第一贯通缝隙1151连通以在第一边框111形成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40,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40直接外露,避免了内部电子器件的干扰,进而增加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40收发信号的强度。在工艺和成本方面,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形成于金属边框,均为金属制成,这样形成天线可以减少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额外设置单独的天线工序,降低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生产成本。
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也可以为缝隙天线。具体地,第二边框112与中框板114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二间隔缝隙1162,第二边框112设有贯通第二边框112的两个第二贯通缝隙1161,两个第二贯通缝隙1161分别设置于第二边框112的两端,并分别与第二间隔缝隙1162连通以在第二边框112上形成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第二贯通缝隙1161将第三天线140的远离第四天线150的一端与第二边框111隔开形成辐射端;另一个第二贯通缝隙1161将第四天线150远离第三天线140的一端与第二边框112隔开形成辐射端。由于第三天线140的辐射端和第四天线150的辐射端相互远离,使得两者的辐射端之间的间距增大,由于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辐射信号较强的部位都在各自的辐射端,尽可能地增加第三天线140的辐射端和第四天线150的辐射端的间距,能够增加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之间的隔离度,减少两者的信号的干扰。
图中的缝隙宽度仅为示意宽度,不代表实际的缝隙的宽度;以及图中的缝隙长度仅为示意长度,不代表实际缝隙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天线140远离第四天线150的一端接地,第四天线150远离第三天线140的一端接地。通过第三天线140的接地端远离第三天线140的辐射端,这样可以减少接地端对第三天线140的辐射端的信号干扰,进而提高第三天线140的辐射效率。同样地,通过第四天线150的接地端远离第四天线150的辐射端,可以减少接地端对第四天线150的辐射端的信号干扰,进而提高第四天线150的辐射效率。
利用第二间隔缝隙1162与第二贯通缝隙1161连通以在第二边框112上形成第三天线140,第三天线140直接外露,避免了内部电子器件的干扰,进而增加第三天线140收发信号的强度。在工艺和成本方面,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形成于金属边框,均为金属制成,这样形成天线减少了在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内部额外设置辐射体的工序,降低了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生产成本。
通过设置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收发5G信号,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和多输出。当用户手握穿戴式电子设备遮挡多个天线其中一者时,穿戴式电子设备100可通过另外三个天线收发5G信号,降低了用户因手握等操作对5G信号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中至少有一者还可以用于收发Sub6G频段,例如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均可以收发Sub6G频段,其中Sub6G频段属于5G信号中的一种,其频率范围在(3.3Ghz~3.8Ghz)以及(4.4Ghz~5Ghz)两个频段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间隔缝隙1152、第二间隔缝隙1162、第一贯通缝隙1151以及第二贯通缝隙1161内可以均填充绝缘介质,以增强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与显示部110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以及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与显示部110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进而增强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可以增加显示部110的整体强度。填充的绝缘介质可以为塑胶或者橡胶等非导电的材料,两者可通过注塑一体成型等工艺形成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可均为非金属边框,而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采用金属材质形成于非金属边框。例如,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可以由塑胶或橡胶等材料制成。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可以设置为非缝隙天线的形式,例如可以直接将第一天线120以及第二天线130内置于显示部110且贴合于第一边框111,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内置于显示部110且贴合于第二边框112内,具体地,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均可以设置多个安装槽(图中未示出),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第四天线150可分别收容于相应的安装槽内,例如安装槽可设置在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的内侧面或者端面,其中内侧面限定收容空间内;端面是指沿第一边框111厚度方向的表面。安装槽内可设有导电触点(图中未示出),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可通过导电触点与电路板设置的馈点进耦接,由于塑胶或橡胶材料对天线的信号基本不会产生干扰,通过将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以及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设置第二边框112内,可起到保护天线及美观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中的任意一者为非金属边框,另外一者为金属边框,例如,第一边框111为金属边框,第二边框112为非金属边框,其中第一边框111可通过开设缝隙形成第一天线120和第二天线130,而第三天线140和第四天线150可直接内置于显示部110内并均贴合于第二边框1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也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Laser Direct Structuring,LDS)、直接印刷技术(PrintDirect Structuring,PDS)、柔性电路板(F1exible printed circuit)等形式形成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在此不作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第五天线160用于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具体地,第五天线160用于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第五天线160可以是IFA(inverted-FAntenna,倒F天线)、Loop Antenna(环形天线)、Slot Antenna(缝隙天线)。第五天线160可以通过激光直接成型技术、直接印刷技术、柔性电路板等形式形成于第一边框111与第二边框112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160包括两个辐射体,两个辐射体间隔设置,其中一个辐射体可用于Wi-Fi信号,另外一个辐射体可用于收发GPS信号。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显示部110还包括天线支架118,第五天线160可以设置在天线支架118,天线支架118可以采用绝缘材料或者导电材料制成。当天线支架118由塑胶材料制成时,第五天线160可直接通过印刷技术、柔性电路板等形式形成于天线支架118。第五天线160可以为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者缝隙天线中的任意一种。天线支架118由金属材料制成时,天线支架118可通过开设缝隙以形成第五天线160。
Wi-Fi信号为基于Wi-Fi技术进行无线传输的信号,其用于接入无线局域网络,以实现网络通信,Wi-Fi信号包括频率为2.4GHz、5GHz的Wi-Fi信号;GPS信号(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其频率范围为1.2GHz~1.6GHz。
通过第五天线160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可以实现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不同信号的收发。第五天线16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之间,能够尽可能地增加第五天线160与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之间的间距,从而增加多个天线之间的隔离度,减少多个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五天线160的延伸方向与连接框113的延伸方向平行,连接框113的延伸方向是指显示部110的图示宽度方向。第五天线160可以设置为长条状结构,第五天线160的长度可以为第五天线160工作频段的λ/4或3λ/4。第五天线160上的每个辐射点可以与连接框113等间距设置,使得第五天线160整体向外辐射的效率更高。当连接框113为塑胶框时,第五天线160辐射的电磁波可通过穿过整个连接框113辐射出去,提高了信号辐射强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六天线180,第六天线18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和第二边框112之间,并与第五天线160尽可能远地间隔设置。第六天线180可用于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中的至少一者。当第五天线160和第六天线180均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时,可以实现Wi-Fi信号和GPS信号的多接收和多发送,进而增加穿戴式电子设备100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的效率。
请再次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152、第三频段切换电路153以及第四频段切换电路154,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连接于第一天线120,第二频段切换电路152连接于第二天线130,第三频段切换电路153连接于第三天线140,第四频段切换电路154连接于第四天线150,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152、第三频段切换电路153、第四频段切换电路154分别用于切换第一天线120的频段、第二天线130的频段、第三天线140的频段以及第四天线150的频段。
具体地,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152、第三频段切换电路153以及第四频段切换电路154均包括开关、第一匹配电路以及第二匹配电路,其中开关可选择地与第一匹配电路以及第二匹配电路连接,以切换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收发不同的频段。开关可以为单刀两掷开关,第一匹配电路以及第二匹配电路为不同电容值的电容器,每个开关的动端分别连接于的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第二频段切换电路152以及第三频段切换电路153、第四频段切换电路154的频段切换点,开关的不动端进行接地。
以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为例:第一匹配电路以及第二匹配电路分别与第一天线120对应的频段设置,以通过第一频段切换电路151实现Sub6G在(3.3Ghz~3.8Ghz)以及(4.4Ghz~5Ghz)两频段的切换。
第一匹配电路、以及第二匹配电路可以分别为电容器、电感器和LC电路(即电感器和电容器并列的电路)中的一个,并组合成与开关相连接的电路。相应地,对应的电容器、电感器或LC电路的值根据第一天线120对应的频段设置。同样地,对于拥有多个频段的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也可以设置于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对应的频段切换电路,以控制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收发不同频段的信号。例如通过设置与第五天线160对应的频段切换电路,以切换第五天线160收发Wi-Fi或GPS信号,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戴式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与第一天线120耦接的若干数量的第一馈电点,与第二天线130耦接的若干第二馈电点,与第三天线140耦接的第三馈电点,以及与第四天线150耦接的第四馈电点,用于馈入电流信号,以便穿戴式电子设备100的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辐射对应的信号。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三馈电点于第三天线140的连接处向两端分别形成两段长度不相等的辐射段,两段不等长的辐射段可用于同时辐射不相同的信号,以使得第三天线140收发不同频段的5G信号。此外,第三馈电点于第三天线140连接于第三天线140的中心位置时,第三天线140于连接处向两端分别形成两段长度相等的辐射段,两段等长的辐射段可用于同时收发多个频段的5G信号,以增强第三天线140的辐射效率。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穿戴部170,显示部110设置于穿戴部170,具体地,显示部110连接于穿戴部170。例如,穿戴部170连接于连接框113,以通过磁性吸附、卡扣结构等可拆卸的方式与显示部110进行连接,穿戴部170的两端可分别与连接框113连接,以大致形成环状,进而通过环状固定于用户的穿戴部位(如手腕)。
显示部110设置于穿戴部170,“设置”可以是指显示部110与穿戴部170连接,或者,也可以是显示部110固定于穿戴部170。例如,当穿戴部170的至少部分是透光的材料时,显示部110可以内置在穿戴部170的部分为透光材料的内部,或者,显示部110也可以直接设置在穿戴部170的表面并外露。
通过将穿戴部170连接于连接框113,使得穿戴部170与第一边框111以及第二边框112之无未连接,这样可以减少穿戴部170对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以及第三天线140的干扰,尤其当穿戴部170为金属表带时,由于金属对天线的信号会产生一定的干扰,此时,将穿戴部170连接于连接框113可以减少穿戴部170对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的干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穿戴部170包括第一表带171和第二表带172,第一表带171和第二表带172均连接于显示部110,具体地,第一表带171和第二表带172分别连接于连接框113,其中表带可以由塑胶、金属、皮带、布带、纸带等材料制成,或者,可以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同时制成。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穿戴式电子设备100通过第一天线120、第二天线130、第三天线140以及第四天线150收发5G信号,进而实现5G信号的多输入和多输出,可以减少用户手握对天线信号的干扰,第五天线160设置于第一边框111与第二边框112之间也可用于收发其他频段下的信号,且能够减少天线之间的相互干扰。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部,所述显示部包括第一边框以及第二边框,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相间隔;
第一天线;
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与所述第一天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所述第一天线和第二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
第三天线;
第四天线,所述第四天线与所述第三天线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均用于收发5G信号;以及
第五天线,所述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式电子设备还包括第六天线,所述第六天线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以及所述第二边框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和所述第六天线均用于收发Wi-Fi信号和GPS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均为金属边框,所述显示部还包括中框板,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围设于所述中框板的边缘并连接于所述中框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中框板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一间隔缝隙,所述第一边框设有贯通所述第一边框的两个第一贯通缝隙,两个所述第一贯通缝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边框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一间隔缝隙连通以在所述第一边框形成所述第一天线和所述第二天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与所述中框板之间相间隔以形成两个第二间隔缝隙,所述第二边框设有贯通所述第二边框的两个第二贯通缝隙,两个所述第二贯通缝隙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边框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第二间隔缝隙连通以在所述第二边框上形成所述第三天线和所述第四天线。
7.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还包括天线支架,所述天线支架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与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五天线设置于所述天线支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天线为倒F天线、环形天线或者缝隙天线中的任意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还包括连接框,所述连接框连接于所述第一边框和所述第二边框之间,所述第五天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框的延伸方向平行。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戴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天线的远离所述第二天线的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天线的远离所述第一天线的一端接地。
CN201910623482.9A 2019-06-30 2019-06-30 穿戴式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648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3482.9A CN11036480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穿戴式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3482.9A CN11036480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穿戴式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809A true CN110364809A (zh) 2019-10-22
CN110364809B CN110364809B (zh) 2021-11-16

Family

ID=682187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3482.9A Active CN11036480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穿戴式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48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4548A (zh) * 2022-05-27 2022-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891A (zh) * 2013-09-05 2015-03-18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
CN205318118U (zh) * 2015-12-10 2016-06-15 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可穿戴式智能手表的天线及智能手表
CN105703076A (zh) * 2014-11-24 2016-06-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5742790A (zh) * 2014-12-09 2016-07-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US20160218422A1 (en) * 2015-01-28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TW201801395A (zh) * 2016-06-16 2018-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電子裝置
CN108539369A (zh) * 2018-04-02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037918A (zh) * 2018-07-2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9149082A (zh) * 2018-07-18 2019-01-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mimo天线及包含其的通讯设备
CN208637613U (zh) * 2018-08-03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9906533A (zh) * 2016-11-04 2019-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可穿戴装置的天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797169U (zh) * 2018-10-31 2019-04-2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天线结构的智能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5891A (zh) * 2013-09-05 2015-03-18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模块
CN105703076A (zh) * 2014-11-24 2016-06-22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装置
CN105742790A (zh) * 2014-12-09 2016-07-06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天线系统
US20160218422A1 (en) * 2015-01-28 2016-07-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ntenna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5318118U (zh) * 2015-12-10 2016-06-15 深圳市维力谷无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可穿戴式智能手表的天线及智能手表
TW201801395A (zh) * 2016-06-16 2018-01-01 和碩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穿戴式電子裝置
CN109906533A (zh) * 2016-11-04 2019-06-1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可穿戴装置的天线
CN108539369A (zh) * 2018-04-02 2018-09-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天线组件的制作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9149082A (zh) * 2018-07-18 2019-01-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mimo天线及包含其的通讯设备
CN109037918A (zh) * 2018-07-24 2018-12-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208637613U (zh) * 2018-08-03 2019-03-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的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4548A (zh) * 2022-05-27 2022-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809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0294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265771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277630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336117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311209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336119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JP6005321B2 (ja) 多目的アンテナ
CN106067587B (zh) 具有外围混合天线的电子设备
CN110277629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CN202817190U (zh) 天线、环形天线以及电子设备
CN110350295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336118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CN110299604B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336120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CN110391491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534873B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
CN110247173B (zh) 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表
CN106159433B (zh) 无线电子穿戴式设备及其天线结构
CN111092292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6711584A (zh) 天线模组及具有该天线模组的穿戴式电子装置
CN110364809A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CN110970710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04898769B (zh) 一种穿戴式电子设备
CN215579061U (zh) 一种天线装置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0896168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