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4754A -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4754A
CN110364754A CN201910740704.5A CN201910740704A CN110364754A CN 110364754 A CN110364754 A CN 110364754A CN 201910740704 A CN201910740704 A CN 201910740704A CN 110364754 A CN110364754 A CN 1103647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el cell
anode
pressure
valv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07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4754B (zh
Inventor
林业发
吴炎花
王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Electric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7407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4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4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4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53Pressure; Flow of fuel cell reacta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76Pressure; Flow at auxiliary devices, e.g. reformer, compressor, bur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746Pressure; Flow
    • H01M8/04783Pressure differences, e.g. between anode and cath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4Auxiliary arrangements, e.g. for control of pressure or for circulation of fluids
    • H01M8/04298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 H01M8/04694Processes for controlling fuel cells or fuel cel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variables to be controlled
    • H01M8/04955Shut-off or shut-down of 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常开型的第一电磁阀、泄压阀、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用于判断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燃料电池断电停机,并控制泄压阀打开。本发明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同时,满足了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平衡的要求,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燃料电池,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燃料(通常是氢气或甲醇)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且无污染物排放的显著优点。具体地,燃料气和氧化气分别由燃料电池膜电极的阳极和阴极通入,燃料气在阳极上分离出电子和离子,电子经外电路传导到阴极,构成回路,产生电流;离子在电场作用下,通过电解质迁移到阴极,电子与离子在阴极侧与氧化气结合反应,反应产物由阴极排出。
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燃料电池的阴极和阳极的操作压力是提高电池系统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虑到当入堆压力过高(阳极侧压力)或阴阳极压差过大时,会导致燃料电池(电堆)泄露甚至造成损坏,因此需要保证电池的阳极侧的压力要高于阴极侧的压力;同时为了保护膜电极,需要严格控制阴阳极流体的压力差值。
目前,特别对于车、船用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解决入堆压力过高的情况,一般是在阳极(氢气)入口侧加装泄压阀,该泄压阀的结构为机械式阀门,即设定某个固定压力,当阳极侧压力达到该固定值时,泄压阀开启,实现泄压保护。这种过压保护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于:为了实现燃料电池电堆不断提高的操作压力,泄压阀的选型往往满足燃料电池电堆的最高操作压力的要求,且仅能实现阳极单侧压力超高保护,未能满足阴阳极压差耦合的要求,在高工况或高操作压力条件时,若出现故障断电停机,燃料电池的阳极侧会变成密闭容腔,此时阳极仍保持较高压力,且阴阳极压差过高,若此时阳极侧压力没有达到设定的泄压阀开启压,则无法泄压,这样就易造成膜电极的物理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方式存在仅能实现阳极单侧压力超高保护,且不能满足阴阳极压差耦合的要求的缺陷,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常开型的第一电磁阀、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均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电连接;
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较佳地,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
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入口支路上;
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出口支路上;
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
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较佳地,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上;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和/或,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较佳地,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
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泄压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所述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当所述差值超过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所述泄压阀自动开启;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较佳地,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的前端或后端。
较佳地,所述燃料电池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较佳地,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
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入口支路上;
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出口支路上;
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
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较佳地,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上;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和/或,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较佳地,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
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泄压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所述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当所述差值超过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所述泄压阀自动开启;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发明中,通过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设置常开型第一电磁阀,以及在第一电磁阀的后端设置泄压阀,实现当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电压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间歇开启;若超过该第一设定范围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同时,在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在阴阳极压差值该第二设定范围时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泄压阀自动开启,从而解决了特殊工况下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常开型的第一电磁阀1、第一压力检测模块2和控制模块3。
第一电磁阀1和第一压力检测模块2均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
控制模块3分别与第一电磁阀1和第一压力检测模块2电连接。
其中,在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第一压力检测模块2用于检测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3;
控制模块3用于判断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第一电磁阀1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控制模块3通过调整第一电磁阀1的开关频率控制第一电磁阀1间歇开启。
另外,在第一压力值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3还用于发出故障告警信号。
燃料电池包括但不限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设置常开型第一电磁阀,以及在第一电磁阀的后端设置泄压阀,实现当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电压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间歇开启;若超过该第一设定范围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是对实施例1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4和阳极尾排控制阀5。
其中,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阳极进气控制阀4设置在燃料电池电堆A的阳极主管路P1的入口支路上,阳极尾排控制阀5设置在燃料电池A的阳极主管路P1的出口支路上。
在燃料电池电堆A正常运行时,阳极进气控制阀4打开,阳极尾排控制阀5间歇开启。
当第一压力值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阳极尾排控制阀5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即可以配合第一电磁阀1一起打开,实现更好地泄压效果。
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
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P2上;
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与控制模块3电连接;
第二压力检测模块6用于检测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3;
控制模块3用于计算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阀1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和/或,控制阳极尾排控制阀5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另外,燃料电池电堆的阴极主管路上还设置阴极控制阀,该阴极控制阀用于控制氧化气(如空气)进入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7,泄压阀7为机械式阀门。
泄压阀7设置在第一电磁阀1远离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即第一电磁阀1设置在泄压阀7的前端。
第一电磁阀1和泄压阀7也可以实际需求组合成一个物理模块。
其中,在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泄压阀7均处于关闭状态。
泄压阀7的开启压力为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当差值超过第二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3用于控制燃料电池断电停机,并控制泄压阀7自动开启;
其中,当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本实施例中泄压阀7的开启压力与燃料电池中的电堆模块允许的最大压差一致,从而满足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要求。
另外,第一电磁阀设于阳极进气控制阀的前端或后端。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以6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其阳极侧的额定操作压力为100kPa,其燃料电池允许的阴阳极压差最高为30kPa(阳极侧压力高于阴极侧压力)。故障限值设定为:第一设定范围为100kPa~110kPa,第二设定范围为30~40kPa。
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常工作时,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使得氢气进入),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间歇排除产生的杂质)。
当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达到100kPa~110kPa或阴阳极压差达到30~40kPa时,则采取通过一直打开或间歇打开第一电磁阀、一直打开或间歇打开阳极尾排控制阀进行降载,释放和调节阳极侧流体压力,并发出故障告警信号等。
当阳极操作压力大于110kPa时,则燃料电池处于超高压情况,需要采取紧急断电停机措施,切断电源,此时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因断电恢复至常闭状态,依靠第一电动阀恢复至打开状态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进行泄压。
当阴阳极压差大于40kPa时,也需要切断电源,同时达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泄压阀会自动打开以满足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要求。
本实施中,通过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设置常开型第一电磁阀,以及在第一电磁阀的后端设置泄压阀,实现当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电压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间歇开启;若超过该第一设定范围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同时,在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在阴阳极压差值该第二设定范围时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泄压阀自动开启,从而解决了特殊工况下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采用实施例1或2中任意一个实施例中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实现。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1、采用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S102、采用控制模块判断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控制模块通过调整第一电磁阀的开关频率控制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
另外,在第一压力值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模块还用于发出故障告警信号。
燃料电池包括但不限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设置常开型第一电磁阀,以及在第一电磁阀的后端设置泄压阀,实现当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电压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间歇开启;若超过该第一设定范围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是对实施例3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地:
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
其中,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阳极进气控制阀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入口支路上,阳极尾排控制阀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出口支路上。
在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
当第一压力值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控制模块控制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即可以配合第一电磁阀一起打开,实现更好地泄压效果。
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第二压力检测模块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上;
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3、采用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控制模块;
S104、采用控制模块计算第一压力值和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S105、当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和/或,控制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泄压阀为机械式阀门。
泄压阀设置在第一电磁阀远离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
其中,在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泄压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本实施例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106、当差值超过第二设定范围时,采用控制模块控制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泄压阀自动开启。
其中,当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与燃料电池中的电堆模块允许的最大压差一致,从而满足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要求。
下面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以60KW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例,其阳极侧的额定操作压力为100kPa,其燃料电池允许的阴阳极压差最高为30kPa(阳极侧压力高于阴极侧压力)。故障限值设定为:第一设定范围为100kPa~110kPa,第二设定范围为30~40kPa。
当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正常工作时,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使得氢气进入),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间歇排除产生的杂质)。
当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达到100kPa~110kPa或阴阳极压差达到30~40kPa时,则采取通过一直打开或间歇打开第一电磁阀、一直打开或间歇打开阳极尾排控制阀进行降载,释放和调节阳极侧流体压力,并发出故障告警信号等。
当阳极操作压力大于110kPa时,则燃料电池处于超高压情况,需要采取紧急断电停机措施,切断电源,此时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因断电恢复至常闭状态,依靠第一电动阀恢复至打开状态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进行泄压。
当阴阳极压差大于40kPa时,也需要切断电源,同时达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泄压阀会自动打开以满足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要求。
本实施中,通过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设置常开型第一电磁阀,以及在第一电磁阀的后端设置泄压阀,实现当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电压满足第一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或间歇开启;若超过该第一设定范围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第一电磁阀打开,从而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高压的多级控制,灵活且有效地实现对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过压保护;同时,在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控制第一电磁阀打开;在阴阳极压差值该第二设定范围时则切断电源断电停机处理此时泄压阀自动开启,从而解决了特殊工况下燃料电池的阴阳极压差平衡的问题,进一步地提高了燃料电池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常开型的第一电磁阀、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均设置在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上;
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电连接;
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
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入口支路上;
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出口支路上;
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
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上;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和/或,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
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
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泄压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所述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当所述差值超过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所述泄压阀自动开启;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设于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的前端或后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包括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7.一种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实现,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采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侧的第一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判断所述第一压力值是否满足第一设定范围,若满足,则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若超过所述第一设定范围,则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打开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阳极进气控制阀和阳极尾排控制阀;
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入口支路上;
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出口支路上;
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打开,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间歇开启;
当所述第一压力值满足所述第一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第二压力检测模块;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主管路上;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第二压力检测模块检测所述燃料电池的阴极侧的第二压力值,并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计算所述第一压力值和所述第二压力值之间的差值;
当所述差值满足第二设定范围时,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阀间歇开启或保持打开状态,和/或,控制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保持打开状态或间歇开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为常闭型的电控阀门;
所述过压保护装置还包括泄压阀;
所述泄压阀设置在所述第一电磁阀远离所述燃料电池的阳极主管路的一端;
其中,在所述燃料电池正常运行时,所述泄压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泄压阀的开启压力为所述第二设定范围对应的最大值;
当所述差值超过所述第二设定范围时,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采用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所述泄压阀自动开启;
其中,当所述燃料电池断电停机时,所述阳极进气控制阀和所述阳极尾排控制阀均处于关闭状态。
CN201910740704.5A 2019-08-12 2019-08-12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64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0704.5A CN110364754B (zh) 2019-08-12 2019-08-12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0704.5A CN110364754B (zh) 2019-08-12 2019-08-12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754A true CN110364754A (zh) 2019-10-22
CN110364754B CN110364754B (zh) 2024-04-12

Family

ID=68224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0704.5A Active CN110364754B (zh) 2019-08-12 2019-08-12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475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958A (zh) * 2020-03-06 2020-06-30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阳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256480A (zh) * 2021-12-20 2022-03-2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95924A (zh) * 2020-12-28 2022-07-01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阳极侧压力波动诊断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272A (zh) * 2005-04-06 2008-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CN102324536A (zh) * 2011-07-26 2012-01-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pemfc压力控制系统
KR20160009147A (ko) * 2014-07-15 2016-01-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 시스템의 운전 제어 방법
JP2016046082A (ja) * 2014-08-22 2016-04-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US20160380293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pressure of fuel cell system
JP2017147038A (ja) * 2016-02-15 2017-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出力加速時における圧力制御方法
CN206742399U (zh) * 2017-03-20 2017-12-12 帅汽(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阳极压力控制装置
WO2018206079A1 (en) * 2017-05-08 2018-11-15 Robert Bosch Gmbh Fuel cell device
US20180366753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cell system and injec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010928A (zh) * 2019-03-14 2019-07-12 同济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压力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56481U (zh) * 2019-08-12 2020-03-1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6272A (zh) * 2005-04-06 2008-04-02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燃料电池系统
CN102324536A (zh) * 2011-07-26 2012-01-18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用pemfc压力控制系统
KR20160009147A (ko) * 2014-07-15 2016-01-26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 전지 시스템의 운전 제어 방법
JP2016046082A (ja) * 2014-08-22 2016-04-04 スズキ株式会社 燃料供給装置
US20160380293A1 (en) * 2015-06-26 2016-12-29 Hyundai Motor Company Method for controlling operation pressure of fuel cell system
JP2017147038A (ja) * 2016-02-15 2017-08-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の出力加速時における圧力制御方法
CN206742399U (zh) * 2017-03-20 2017-12-12 帅汽(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氢燃料电池发动机阳极压力控制装置
WO2018206079A1 (en) * 2017-05-08 2018-11-15 Robert Bosch Gmbh Fuel cell device
US20180366753A1 (en) * 2017-06-14 2018-12-20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Fuel cell system and injection control method
CN110010928A (zh) * 2019-03-14 2019-07-12 同济大学 一种燃料电池阳极压力保护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0156481U (zh) * 2019-08-12 2020-03-17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4958A (zh) * 2020-03-06 2020-06-30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阳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354958B (zh) * 2020-03-06 2021-08-13 浙江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的阳极保护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4695924A (zh) * 2020-12-28 2022-07-01 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燃料电池阳极侧压力波动诊断方法和系统
CN114256480A (zh) * 2021-12-20 2022-03-29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4754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4754A (zh)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及控制方法
JP5455874B2 (ja) 水素製造方法及び水素製造システム
US8765317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9225028B2 (en) Fuel cell system
US2005018394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ducing instances of pump de-priming
CN102792504B (zh) 检测燃料电池的聚合物离子交换膜的渗透性状态的方法
CN107123821B (zh) 压力传感器的异常检测方法及燃料电池系统
US20080044691A1 (en) Fuel cell system with purging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N111826681B (zh) 水电解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US20180269504A1 (en) Fuel cell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4917796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JP4603427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05336969B (zh) 燃料电池系统及其停机控制方法
CN208674272U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尾排氢装置
CA2473213C (en) Method of starting up operation of fuel cell at low temperature
JP2002324564A (ja) 燃料電池装置及び燃料電池装置の制御方法
JP5113634B2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CN113178598A (zh) 一种氢氧燃料电池活化测试的辅助启停装置和启停方法
CN109728326B (zh) 一种燃料电池的燃料气系统及车辆
US7090943B2 (en) Regulat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power to components of a fuel cell system
CN210156481U (zh) 燃料电池的过压保护装置
CN116259801A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开机高效气体置换方法
CN207765544U (zh)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和一种燃料电池安全运行控制系统
CN115911460A (zh) 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停机方法及系统
JP2011159538A (ja) 燃料電池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