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9921B -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9921B
CN110359921B CN201910743212.1A CN201910743212A CN110359921B CN 110359921 B CN110359921 B CN 110359921B CN 201910743212 A CN201910743212 A CN 201910743212A CN 110359921 B CN110359921 B CN 1103599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pile
shield
grouting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4321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9921A (zh
Inventor
李应姣
阳紫东
杨振
张桥
刘晓杰
赵东华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11th Bureau Group Urban Rai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4321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9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9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9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9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9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9/00Keeping dry foundation sites or other areas in the ground
    • E02D19/06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2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 E02D19/18Restraining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damming or interrupting the passage of underground water by making use of sealing aprons, e.g. diaphragms made from bituminous or clay materi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02D3/12Consolidating by placing solidifying or pore-filling substances in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E02D5/46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making in situ by forcing bonding agents into gravel fillings or the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11/00Lining tunnels, galleries or other underground cavities, e.g.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Linings therefor; Making such linings in situ, e.g. by assembling
    • E21D11/04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 E21D11/10Lining with building materials with concrete cast in situ; Shuttering also lost shutterings, e.g. made of blocks, of metal plates or other equipment adapted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06Making by using a driving shield, i.e. advanced by pushing means bearing against the already placed lin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DSHAFTS; TUNNELS; GALLERIES; LARGE UNDERGROUND CHAMBERS
    • E21D9/00Tunnels or galleries, with or without linings; 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aking thereof; Layout of tunnels or galleries
    • E21D9/06Making by using a driving shield, i.e. advanced by pushing means bearing against the already placed lining
    • E21D9/093Control of the driving shield, e.g. of the hydraulic advancing cylin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Lining And Supports For Tunn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在盾构通过前,施工角度为15至30度的MJS工法桩,对建筑物下部地层进行加固,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的正面区域采用素混凝土桩进行隔离保护;在素砼桩中间,靠近隧道侧钻孔埋设袖阀管,对素桩未咬合的薄弱处进行隔离保护;在建筑物周边布置回灌井,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水位、沉降和倾斜监测点,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盾构参数,并通过监测点进行监测,隧道掘进完成后,在靠近建筑物侧的隧道内部120度范围内布置小导管注浆,避免后期运营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长期累计影响。本发明避免了盾构隧道近距离施工对建筑物的影响,保证了建筑物的结构稳定,使穿过区域内的沉降能有效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具体是针对盾构近间距过建筑物时针对建筑物及建筑物与隧道之间的位置进行加固处理、以及针对盾构参数进行特殊设定的一种盾构近间距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全国以轨道交通建设为主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方兴未艾,城市综合管廊、电力水利隧道、公路铁路隧道等采用盾构法施工的项目逐渐增多,市场拓展的同时,对盾构施工技术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由于大部分盾构施工都在人群密集区域,因此,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施工不可避免。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针对盾构穿既有建筑物的施工传统做法是在建筑物周围进行袖阀管注浆,对既有建筑物下方的地质进行约束,以增加整个地质的承载力。但这种处理措施对于地质较差的建筑物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容易造成建筑物发生不均匀沉降,加上有些建筑物业主不配合不同意拆房,因此,研究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大部分建筑物发生沉降,是由于盾构在掘进过程中对地层进行扰动,使建筑物附近的地层发生水土流失,从而造成建筑物沉降。针对此种现象,在盾构侧穿建筑物时,防止水土流失,是控制建筑物沉降的关键。为进一步保证建筑物安全,可以对建筑物下部地层进行加固,采取防止地面沉降的措施,在盾构通过时尽量控制对地层的扰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该处理方法是在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前,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并在隧道与建筑物之间进行处理,保证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为了实践上述施工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所述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盾构通过前,在建筑物临近盾构隧道一侧距离建筑物1~2m的位置施工多排相互咬合的MJS工法桩,每根MJS工法桩从地面向建筑物底部呈15~30°倾斜状;所述MJS工法桩施工的喷射流初始压力为40MPa,浆液流量控制在90~130L/min;
(2)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的正面区域施工一排不相互咬合的素混凝土桩,所述素混凝土桩采用跳桩法施工,用旋挖钻机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其桩底垂直延伸至隧道底面以下至少2m,相邻素混凝土桩之间的中心距与桩体直径相等;
(3)在步骤(2)中的素混凝土桩施工完成后,在相邻素混凝土桩的接缝处临近隧道的一侧钻孔埋入袖阀管,通过袖阀管注入水泥浆在素混凝土桩未咬合区域形成注浆帷幕,其注浆压力为0.5~1MPa;
(4)在建筑物与素砼桩隔离墙之间布置多个回灌井,回灌井间距为8~10m;
(5)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水位监测点和沉降监测点,水位监测孔沿隧道走向布置,并在建筑附近布置倾斜监测点,在建筑物四角布置沉降监测点,多个监测点的布置间距为10~15m;
(6)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土压力1.0~1.1bar,盾构的掘进速度35~45mm/min,刀盘转速控制在1.1~1.3r/min,并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监测,若发现水位观测井水位低于稳定地下水位2m,立即通过步骤(4)中的回灌井进行回灌,回灌压力控制在0.03-0.08MPa,同时在回灌过程中要进行水位监测,在水位回位到原始水位上下浮动60cm以内时停止回灌;;
(7)隧道掘进完成后,在靠近建筑物侧的隧道内部120度范围内布置3.5~5.0米的注浆导管对隧道临近建筑物侧进行注浆加固,其注浆压力为0.5~1.0Mpa。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1)中MJS工法桩设有3~5排,相邻两个桩体咬合300~400mm。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在步骤(2)和步骤(3)中的素混凝土桩以及注浆帷幕施工完成之后,在素混凝土桩隔离墙两端外延布置2排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其高压旋喷桩的桩底垂直延伸至隧道底面以下至少2m,相邻两个旋喷桩咬合距离为350~450mm,每个旋喷桩施工时钻孔平面位置偏差应≤50mm、钻孔垂直度应≤1.5%、钻孔深度偏差应≤150mm。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2)中在素混凝土桩旋挖钻孔时,采用粘度控制在16~22s,比重1.2~1.3g/cm3,含砂率小于5%的泥浆进行护壁,在成孔之后,在孔洞内埋设护筒,并采用导管法浇筑C30混凝土形成桩体,浇筑混凝土前保证孔底沉渣不大于10cm。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3)中的袖阀管采用直径为48mm的袖阀管,埋设间距与素混凝土桩的直径相等,且注入的水泥浆为水灰比1:1的水泥浆,注浆半径至少为2m。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4)中在建筑物垂直于素混凝土桩的两侧也分布有多个回灌井,所述回灌井采用D160硬质PVC管、底部至少3m开有孔径4~6mm的透水孔,并在透水孔部位包裹尼龙纱布。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6)的水位监测点、沉降监测点和倾斜监测点的监测信号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对接收的监测信号进行分析汇总并传递给电脑终端,在监测数据异常时,使用WSS进行对建筑物底部跟踪补偿注浆,终止注浆压力为0.3~0.5MPa,扩散半径为800mm,使建筑物下方土层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正常土压。
本发明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7)中的注浆导管采用直径为32mm的缝钢管,其注浆半径为0.8m;具体是先在隧道管片上进行钻孔,然后埋入注浆导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MJS工法桩对建筑物底部进行加固,MJS工法桩的成桩质量好,桩体桩径大,施工设备灵活,可以全方位任意角度施工;MJS在传统工法基础上采用高压力注浆泵,并且采用特有的地内压控制系统,最终实现直径大、饱满、均匀的优质桩体;而且,MJS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调整地内压力,控制地面沉降;集中排泥系统,施工环境绿色环保。
(2)本发明改变了传统的咬合素砼桩隔离墙形式,采用未咬合的素砼桩加袖阀管注浆形成的隔离墙,这种形式的隔离墙减少了素砼桩的数量,降低了施工的成本,缩短了工期。
(3)本发明加入袖阀管注浆弥补了传统的素砼桩隔离墙咬合部位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使形成的隔离墙隔离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通过袖阀管注浆,让浆液充分填充地层中的孔隙,对建筑物和隔离墙之间的地层进行加固。
(4)本发明中,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还存在的影响区域(素砼桩隔离墙两端)布置高压旋喷桩隔离墙,有效地降低了盾构通过过程中,非中心区域的影响区域内水土流失的风险;同时,用咬合的高压旋喷桩隔离墙取代素砼桩隔离墙即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又保证了施工的安全。
(5)本发明中布置的回灌井,可以通过回灌减缓建筑物区域内潜水水位下降的趋势,有效地解决了在盾构通过过程中,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地面及建筑物发生沉降的问题,降低了由于隧道的施工,对建筑物附近地下水位的影响。
(6)本发明通过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水位监测点、沉降监测点以及倾斜监测点,能够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及时掌握地面及建筑物沉降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7)本发明在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过程中控制掘进参数,放缓掘进速度,尽量减小对地层的扰动,以减小盾构掘进给建筑物带来沉降;同时,在掘进过程中及时利用WSS进行跟踪注浆,保证建筑物下方土层能够维持正常土压。
(8)本发明在盾构隧道施工完成之后,通过导管注浆对隧道靠近建筑物的一侧进行加固,其中导管采用有缝钢管,通过小导管注浆,使浆液填充地层空隙凝固后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结石体”,使盾构隧道周围成为一个壳体,增强周围地层的自稳能力,防止在隧道通过后引起建筑物发生不规则沉降。
本发明整体施工方法简单,采用MJS工法桩的方式对建筑物下部进行加固,然后通过素砼桩隔离墙、袖阀管注浆、高压旋喷桩隔离墙、回灌井等一系列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再配合盾构掘进参数的控制,隧道内部小导管注浆加固,有效的解决了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问题,保证隧道的成型质量和地面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横向剖面图。
图中:1—建筑物,2—MJS工法桩,3—盾构隧道,4—素混凝土桩,5—袖阀管,6—回灌井,7—注浆导管,7-1—注浆加固层,8—高压旋喷桩,9—监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1至图2均为实施例的附图,采用简化的方式绘制,仅用于清晰、简洁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以下对在附图中的展现的技术方案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体方案,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是针对某地铁施工段,该区域的盾构区间全长1099.986m,区间线路距离1栋建筑物距离较近,且小于1倍隧道埋深。其中隧道距离新建的A7商业大厦最小距离为4.15m,该处隧道埋深为9.2m,为地铁施工期间新建建筑物,建筑物为框架结构,采用预应力管桩基础,直径为400mm,管桩长13~17m。该区域砂层、淤泥层较厚,地基稳定性及沉降控制均有不利影响。软土属高压缩性土,极易因其体积的压缩而导致地面和建筑物沉降,且地下水丰富,静止水位埋深1m~2.0m。
针对该施工项目,采用本发明中的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其施工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具体施工步骤如下:
(1)在距离A7商业大厦1m处施工3排直径为800mm的MJS工法桩2,桩体间距为450mm,MJS工法桩2是从地面向A7商业大厦底部呈15~30°倾斜状,对建筑物下部地层进行加固;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成桩质量,要求喷射流初始压力控制在40MPa,浆液流量控制在90-130L/min,控制孔位误差在50mm以内,钻杆倾斜角度误差控制在1%以内。施工完成后,并在相应位置进行钻孔取芯,经检测发现成桩质量良好;
(2)为防止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建筑物下部出现大规模水土流失,引起建筑物沉降,在A7商业大厦与盾构隧道3之间的正面区域施工一排Φ800mm的素混凝土桩4,素混凝土桩4之间的间距为800mm,采用跳桩法施工,浇筑C30混凝土,保证桩底在隧道底部2m。为保证施工进度,采用旋挖钻施工,并制备泥浆进行护壁,泥浆粘度控制在16~22s,比重1.2~1.3g/cm3,含砂率小于5%。在施工过程前要先埋设护筒,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保证孔底沉渣不大于10cm,桩体直径误差控制在10mm以内;
(3)由于素混凝土桩4未咬合,为进一步防止水土流失,在相邻素砼桩交接位置,靠近隧道侧钻孔,埋入直径为48mm的袖阀管5,间距为800mm,袖阀管5底部在隧道以下2m。通过袖阀管注入水灰比1:1的水泥浆,注浆半径2m,注浆压力为0.5-1MPa,对素桩未咬合区域的薄弱处进行加固,形成一道致密的隔离墙,避免在掘进过程中,发生水土流失,导致建筑物发生不规则沉降;
(4)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还存在影响的区域(素砼桩隔离墙两端)外延布置2排Φ800mm的高压旋喷桩8,旋喷桩隔离墙的长度为5m,咬合距离为400mm,保证桩底深度在隧道以下2m;每个旋喷桩施工时钻孔平面位置偏差应≤50mm、钻孔垂直度应≤1.5%、钻孔深度偏差应≤150mm;
(5)根据现场情况,在沿A7商厦四周布置6口直径为250mm的回灌井6,回灌井间距为10m,回灌井深度为10~12m,保证回灌井底部到达稳定隔水层,井管采用D160硬质PVC管、底部3m开5mm孔眼并包裹2层尼龙纱布;
(6)为保证隧道掘进过程中掌握建筑周边沉降情况,在A7商业大厦周边布置多个监测点9,监测点9包括水位监测点、沉降监测点和布置在建筑附近布置倾斜监测点,监测点9布置间距为10~15m,并在建筑物四角布沉降监测点,所述多个不同监测点9的信号输出端均与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其监测信号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处理后输出至电脑终端,进行监测;在盾构通过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定期监测,并及时针对监测情况进行总结,及时调整掘进参数;若发现监测数据有较大变化,及时采取相关措施;
(7)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参数,土压力设定在1.0-1.1bar,适当放慢盾构的掘进速度,刀盘转速控制在1.1-1.3r/min,速度35-45mm/min,以尽量减少对土体的扰动,严格控制土仓压力及出土量变化;在掘进过程中,发现沉降监测超过警戒值,为保证建筑物安全,防止沉降量继续变化,在建筑物对应位置使用WSS进行跟踪补偿注浆,终止注浆压力为0.3-0.5MPa,扩散半径为800mm,当监测发现沉降量不再发生变化时即可停止注浆,使建筑物下方土层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正常土压;同时,在盾构掘进过程时刻进行地下水位监测,若发现水位观测井水位低于稳定地下水位2m,立即进行回灌,回灌压力控制在0.05MPa,同时在回灌过程中要进行水位监测,在水位回位到原始水位上下浮动60cm以内时停止回灌;
(8)盾构通过后,在靠近建筑物侧的隧道内部120度范围内埋设注浆导管7,先在盾构隧道管片上进行钻孔,然后埋入注浆导管7,在注浆导管埋设之后,通过注浆导管进行注浆对管片周边的地层进行加固形成注浆加固层7-1,防止在后期运营过程中隧道发生偏移;所述注浆导管7选用有缝钢管,管径32mm,管长采用3.5~5.0米,注浆半径为0.8m,注浆压力应根据地层致密程度决定,一般为0.5~1.0Mpa。
实施例的施工项目中采用了本发明中的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后,盾构安全通过了建筑物,保证了成型隧道的质量,为隧道贯通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盾构通过前,在建筑物临近盾构隧道一侧距离建筑物1~2m的位置施工多排相互咬合的MJS工法桩,每根MJS工法桩从地面向建筑物底部呈15~30°倾斜状;所述MJS工法桩施工的喷射流初始压力为40MPa,浆液流量控制在90~130L/min;
(2)在建筑物与隧道之间的正面区域施工一排不相互咬合的素混凝土桩,所述素混凝土桩采用跳桩法施工,用旋挖钻机成孔后浇筑混凝土形成,其桩底垂直延伸至隧道底面以下至少2m,相邻素混凝土桩之间的中心距与桩体直径相等;
(3)在步骤(2)中的素混凝土桩施工完成后,在相邻素混凝土桩的接缝处临近隧道的一侧钻孔埋入袖阀管,通过袖阀管注入水泥浆在素混凝土桩未咬合区域形成水泥浆保护层,其注浆压力为0.5~1MPa;
(4)在建筑物与素砼桩隔离墙之间布置多个回灌井,回灌井间距为8~10m;
(5)在建筑物周边布置水位监测点和沉降监测点,水位监测孔沿隧道走向布置,并在建筑附近布置倾斜监测点,在建筑物四角布置沉降监测点,多个监测点的布置间距为10~15m;
(6)在盾构掘进过程中,控制土压力1.0~1.1bar,盾构的掘进速度35~45mm/min,刀盘转速控制在1.1~1.3r/min,并在盾构掘进过程中进行地下水位监测,若发现水位观测井水位低于稳定地下水位2m,立即通过步骤(4)中的回灌井进行回灌,回灌压力控制在0.03-0.08MPa,同时在回灌过程中要进行水位监测,在水位回位到原始水位上下浮动60cm以内时停止回灌;
(7)隧道掘进完成后,在靠近建筑物侧的隧道内部120度范围内布置3.5~5.0米的注浆导管对隧道临近建筑物侧进行注浆加固,其注浆压力为0.5~1.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MJS工法桩设有3~5排,相邻两个桩体咬合300~4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和步骤(3)中的素混凝土桩以及注浆帷幕施工完成之后,在素混凝土桩隔离墙两端外延布置2排相互咬合的高压旋喷桩,其高压旋喷桩的桩底垂直延伸至隧道底面以下至少2m,相邻两个旋喷桩咬合距离为350~450mm,每个旋喷桩施工时钻孔平面位置偏差应≤50mm、钻孔垂直度应≤1.5%、钻孔深度偏差应≤1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在素混凝土桩旋挖钻孔时,采用粘度控制在16~22s,比重1.2~1.3g/cm3,含砂率小于5%的泥浆进行护壁,在成孔之后,在孔洞内埋设护筒,并采用导管法浇筑C30混凝土形成桩体,浇筑混凝土前保证孔底沉渣不大于1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袖阀管采用直径为48mm的袖阀管,埋设间距与素混凝土桩的直径相等,且注入的水泥浆为水灰比1:1的水泥浆,注浆半径至少为2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在建筑物垂直于素混凝土桩的两侧也分布有多个回罐井,所述回灌井采用D160硬质PVC管、底部至少3m开有孔径4~6mm的透水孔,并在透水孔部位包裹尼龙纱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的水位监测点、沉降监测点和倾斜监测点的监测信号均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对接收的监测信号进行分析汇总并传递给电脑终端,在监测数据异常时,使用WSS进行对建筑物底部跟踪补偿注浆,终止注浆压力为0.3~0.5MPa,扩散半径为800mm,使建筑物下方土层能够自始至终保持正常土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注浆导管采用直径为32mm的有缝钢管,其注浆半径为0.8m;具体是先在隧道管片上进行钻孔,然后埋入注浆导管。
CN201910743212.1A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359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3212.1A CN110359921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43212.1A CN110359921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9921A CN110359921A (zh) 2019-10-22
CN110359921B true CN110359921B (zh) 2024-05-07

Family

ID=68224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43212.1A Active CN110359921B (zh) 2019-08-13 2019-08-13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99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61795B (zh) * 2019-11-06 2020-12-22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黄土冲沟内浅埋隧道施工方法
CN110939127A (zh) * 2019-11-28 2020-03-31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保护地铁桥墩的钢管桩施工方法
CN111997629B (zh) * 2020-09-10 2022-12-13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支护结构
CN111997628B (zh) * 2020-09-10 2022-11-11 天津御加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施工方法
CN112459796B (zh) * 2020-11-12 2023-07-21 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穿越地下构建筑物的顶管穿越段施工方法
CN112796765A (zh) * 2021-01-07 2021-05-14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隧道紧邻建筑物施工的分区注浆加固方法
CN113006871B (zh) * 2021-02-03 2024-01-30 淮北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地下深埋帷幕的稳定性动态监测预警方法
CN112983433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一种使用盾构机侧穿高压塔群施工工法
CN112983434A (zh) * 2021-02-24 2021-06-18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交通工程分公司 一种使用盾构机下穿特大型桥施工工法
CN113187507A (zh) * 2021-05-17 2021-07-30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暗挖隧道下穿运营地铁区间变形控制的注浆加固方法
CN113373901B (zh) * 2021-05-27 2023-02-03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紧邻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房屋地基加固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338948A (zh) * 2021-05-27 2021-09-03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紧邻老旧房屋的叠交盾构隧道地基处理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3389555B (zh) * 2021-07-30 2023-05-26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暗挖隧道下穿高风险管线的施工保护方法
CN113882195B (zh) * 2021-09-01 2024-01-30 中铁四院集团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运营铁路的路基防滑移的施工方法
CN114046151B (zh) * 2021-10-25 2024-04-05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适用于盾构施工的沉井加固方法
CN114351739A (zh) * 2021-12-02 2022-04-15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复杂溶洞地区保护地铁结构的降水回灌工艺
CN114320371A (zh) * 2022-01-05 2022-04-12 中铁二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隔离注浆控制运营轨道变形施工方法
CN115387383B (zh) * 2022-09-02 2023-10-10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紧邻既有线地铁车站夹层的加固处理新方法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6244A (ko) * 2005-09-29 2007-04-03 쌍용건설 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 지하층 연장 운행을 위한 공동부 시공방법
CN102996136A (zh) * 2012-11-21 2013-03-27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构近距离下穿复合地基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方法
CN106285715A (zh) * 2016-10-26 2017-01-04 中铁十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土压平衡盾构机近距离侧穿初支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6545005A (zh) * 2016-12-05 2017-03-29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盾构端头的加固体和加固方法
CN107060786A (zh) * 2017-06-19 2017-08-18 湖南大学 一种在岩溶区下穿建筑群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CN206928688U (zh) * 2017-03-24 2018-01-26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CN108533277A (zh) * 2018-04-12 2018-09-14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非加固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棚户区沉降控制施工工法
CN109736842A (zh) * 2019-01-10 2019-05-10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一种泥水盾构降低扰动穿越无基础民房区的施工方法
CN109944593A (zh) * 2019-02-25 2019-06-28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方法
CN110005439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10509175U (zh) * 2019-08-13 2020-05-12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36244A (ko) * 2005-09-29 2007-04-03 쌍용건설 주식회사 엘리베이터 지하층 연장 운행을 위한 공동부 시공방법
CN102996136A (zh) * 2012-11-21 2013-03-27 宏润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盾构近距离下穿复合地基建筑物的变形控制方法
CN106285715A (zh) * 2016-10-26 2017-01-04 中铁十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土压平衡盾构机近距离侧穿初支暗挖隧道的施工方法
CN106545005A (zh) * 2016-12-05 2017-03-29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地铁隧道盾构端头的加固体和加固方法
CN206928688U (zh) * 2017-03-24 2018-01-26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CN107060786A (zh) * 2017-06-19 2017-08-18 湖南大学 一种在岩溶区下穿建筑群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CN108533277A (zh) * 2018-04-12 2018-09-14 中启胶建集团有限公司 非加固条件下大直径泥水盾构长距离穿越棚户区沉降控制施工工法
CN109736842A (zh) * 2019-01-10 2019-05-10 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 一种泥水盾构降低扰动穿越无基础民房区的施工方法
CN109944593A (zh) * 2019-02-25 2019-06-28 中交(广州)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方法
CN110005439A (zh) * 2019-04-16 2019-07-12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近间距过先行隧道的施工方法
CN210509175U (zh) * 2019-08-13 2020-05-12 中铁十一局集团城市轨道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地铁隧道近距离侧穿建筑物隔离防护技术研究;耿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60910(第09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9921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9921B (zh)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施工方法
CN210509175U (zh) 一种盾构近距离侧穿建筑物的加固结构
CN108035335A (zh) 一种冻结法施工井筒式地下停车库方法
CN104455726A (zh) 一种管道底部注浆加固的顶管施工方法
CN111119128B (zh) 一种堰塞湖天然堆石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法
CN112647956B (zh) 一种富水复合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11593726A (zh) 富水地层地下隧道下穿敏感管线对接既有结构mjs+人工冻结联合加固方法
CN108425682A (zh) 一种盾构换刀地连墙加固结构及加固施工方法
CN110735432A (zh) 盾构过侵限隧道范围内桩基清除及参数控制方法
CN114016513A (zh) 一种复杂基坑群支护系统及分时序开挖方法
CN110130909B (zh) 一种在粉土地层中盾构下穿既有车站的施工方法
CN109989407B (zh) 铁路新增二线台后路基桩管帷幕支护结构
CN111365005A (zh) 盾构隧道下穿高架桥基的加固结构及高架桥基的加固方法
CN113669073B (zh) 一种控制临近建筑变形的富水砂性地层先隧后站施工方法
CN109812271B (zh) 一种盾构过侵限箱涵的施工方法
CN207934897U (zh) 一种盾构换刀地连墙加固结构
CN217518646U (zh) 一种下穿越既有车站的清障隧道结构
CN116398165A (zh) 一种零距离下穿既有车站的新建隧道及其施工方法
CN215169989U (zh) 冻结法加固60米级超长距离联络通道的冻结体系
CN109751056A (zh) 一种富水地层盾构施工工作井端头处理方法
CN112302669B (zh) 一种复杂环境条件下地铁盾构到达辅助施工方法及结构
CN113266362B (zh) 一种穿越既有密集锚索区域的顶管盖挖施工方法
CN213953596U (zh) 富水地层地下隧道跨越敏感管线地段的加固系统
CN111810166B (zh) 一种地铁车站基坑端头围护桩的施工方法
CN114542092A (zh) 无底板结构盾构接收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