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3749A - 全线锚钉 - Google Patents

全线锚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3749A
CN110353749A CN201910619605.1A CN201910619605A CN110353749A CN 110353749 A CN110353749 A CN 110353749A CN 201910619605 A CN201910619605 A CN 201910619605A CN 110353749 A CN110353749 A CN 1103537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ntology
suture
gasket
edge
fron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960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孔庆俊
黎建波
张耀东
王巨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yi Dame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960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37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37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37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Needles ; Sutures; Needle-suture combination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6166Su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61B17/0642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for bones, e.g. for osteosynthesis or connecting tendon to bo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6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 A61B17/0644Surgical staples, i.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penetrating the tissue, deformable to closed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61B2017/0408Riv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suturing wounds; Holders or packages for needles or suture materials
    • A61B17/0401Suture anchors, buttons or pledgets, i.e. means for attaching sutures to bone, cartilage or soft tissue; Instruments for applying or removing suture anchors
    • A61B2017/0446Means for attaching and blocking the suture in the suture anch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线锚钉,包括:缝合线;以及收缩变形部,所述收缩变形部包括本体,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并且所述缝合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穿出,所述缝合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在所述本体中交叉设置。

Description

全线锚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线锚钉。
背景技术
由于用力过度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人体内的韧带、肌腱和/或其它软组织从与其相关联的骨的完全或部分地脱离是相对常见的损伤,为了能够尽快的帮助脱离的部分与骨骼尽快的结合,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来将受损组织重新附接于与其相关联的骨骼上。目前常见的组织修复方法是先通过螺钉、缝钉、缝合锚钉和平头钉等锚固件在相应的骨骼上进行钻孔固定,再通过与锚固件关联的缝合线将受损组织固定在骨骼上,从而保证受损组织的快速修复。
由于在骨骼上进行钻孔操作,会对骨骼造成一定的损害,为了尽可能的降低钻孔操作对骨骼的伤害,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将缝合线穿过可收缩变形部件,通过将可收缩变形部件插入孔中,将收缩变形部件的收紧形成比孔大的尺寸的锚钉结,进而起到锚固件的作用。但是实际使用中发现收缩变形部件不容易收紧成团并且在收紧过程中容易从孔中脱出。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收缩变形部件不容易收紧成团并且在收紧过程中容易从孔中脱出的问题,提供一种全线锚钉。
一种全线锚钉,包括:
缝合线;以及
收缩变形部,所述收缩变形部包括本体,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并且所述缝合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穿出,所述缝合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在所述本体中交叉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从所述本体中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位置穿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穿出位置和所述本体的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0~0.0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缝合线的两端分别从靠近所述第一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位置穿入和穿出所述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对角线设置,所述缝合线的所述交叉位置为所述本体的中心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之间的夹角为3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的长度和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1~5):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为所述缝合线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本体内部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或者所述缝合线交替从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为扁平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飞边,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并与所述本体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硬边,所述硬边的硬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硬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厚边,所述厚边的厚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硬边和/或所述厚边的长度占所述飞边的长度的0.1%~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本体与所述飞边的长度比为(6~8):(0.05~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垫片,从所述本体穿出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至少一端从所述垫片中穿过,所述垫片的位置能够在所述全线锚钉的所述收缩变形部固定入组织后使所述垫片覆盖在固定孔周围的所述组织的外表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本体和所述飞边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缝合线的两端从所述本体的同一表面穿出,使两个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缝合线的同一侧。
单根缝合线或者多根缝合线平行设置时收缩变形部的收缩基本在所述收缩变形部的长度方向,而本发明的所述全线锚钉中的至少两根缝合线交叉设置,能够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能够从四周向中间收缩,交叉设置的缝合线相对于单根缝合线或者多根平行设置的缝合线能够提高所述收缩变形部的有效收缩面积,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收缩后的结构更紧凑、收缩后的锚钉结的尺寸更大,使得所述锚钉结不容易从固定孔中脱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全线锚钉在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全线锚钉在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全线锚钉在第二状态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全线锚钉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线锚钉,包括:
缝合线100;以及
收缩变形部200,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包括本体220,所述缝合线100沿所述本体220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220并且所述缝合线100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220穿出,所述缝合线100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本体220中交叉设置。
单根缝合线100或者多根缝合线100平行设置时收缩变形部200的收缩基本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长度方向,而本发明实施例的全线锚钉中的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100交叉设置,能够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在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均能够从四周向中间收缩,交叉设置的缝合线100相对于单根缝合线100或者多根平行设置的缝合线100能够提高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有效收缩面积,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缩后的结构更紧凑、收缩后的锚钉结的尺寸更大,使得所述锚钉结不容易从固定孔400中脱出。
所述全线锚钉具有第一状态(伸展状态)和第二状态(收缩状态),在所述本体220伸展时为第一状态,在所述本体220沿所述长度方向收缩时为第二状态。
在使用所述全线锚钉进行缝合时,先在组织,例如骨骼,中打固定孔400,形成容纳所述全线锚钉的收缩变形部200的通道,且固定孔400的尺寸使设置在插入器端部的收缩变形部200能够刚好进入固定孔400。然后利用插入器将第一状态的所述全线锚钉的收缩变形部200插入到固定孔400中,通过向外拉伸张紧所述缝合线100,使收缩变形部200连带向外移动,同时由于固定孔400的尺寸较小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受力而收缩团聚,形成第二状态,所述全线锚钉形成锚钉结(即收缩后的收缩变形部200)而锚定在组织的固定孔400中,由于收缩的收缩变形部200的尺寸大于固定孔400的尺寸,使得锚钉结卡在固定孔400中,从而将所述全线锚钉固定在组织上,所述本体220中穿出的所述缝合线100从固定孔400中伸出,可以用于进一步的组织缝合。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本体220中穿过的部分为第一段102。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本体220中穿过的部分为第二段(图未示)。所述第一段10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长度。
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中,所述本体220是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结合的基体,所述本体220包括所述缝合线100张紧时的滑行通道,通过所述缝合线100的张紧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沿所述缝合线100的延伸方向收紧,由条形转变为团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20的长度和所述本体220的宽度的比值可以为(1~5):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从所述本体220中靠近所述本体220的边缘的位置穿出,在张紧所述缝合线100时,由于最外侧的缝合线100靠近所述本体220的边缘,从而可以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能够在所述本体220的宽度方向上将大部分面积的所述本体220包覆为锚钉结的一部分,从而得到更大尺寸的锚钉结。所述本体220可以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221和第二边缘223,所述第一边缘221和所述第二边缘223相对设置,所述缝合线100的两端分别从靠近第一边缘221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223的位置穿入和穿出所述本体220。优选的,在所述本体220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缝合线100的所述穿出位置和所述本体220的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本体220的宽度的比值可以为(0~0.05):1。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沿所述本体220的对角线设置,也就是,所述缝合线100的所述穿出位置紧贴所述本体220的所述边缘,从而能够将所述本体220的全部面积兜紧形成锚钉结,提高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有效收缩面积,提高所述锚钉结的尺寸,使得所述锚钉结更不容易从固定孔400中脱出。所述缝合线100的数量可以为两根,所述两根缝合线100分别沿所述本体220的两个对角线穿过所述本体2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的所述交叉位置可以为所述本体220的中心点,所述交叉位置设置在所述本体220的中心点使得所述缝合线100更容易张紧,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更容易收缩成团,并且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更容易集中地向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中部收缩。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之间的交叉夹角可以为30°~120°,在该夹角范围内,所述交叉设置的所述缝合线100之间的作用力大,所述缝合线100更容易张紧而将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紧成锚钉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飞边240,所述飞边240设置在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并与所述本体220连接。
优选的,所述飞边24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本体22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在所述本体220端部设置飞边240有利于收缩变形部200受拉力后收缩成团。具体的,飞边240的延伸方向不受缝合线100约束,在向外拉缝合线100时飞边240可向两侧延伸,从而提供更多的支撑力,在拉伸所述缝合线100的过程中,所述飞边240支撑在固定孔400的内壁,从而在缝合线100张紧时有利于使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缩。所述收缩变形部200通过收缩变形,在所述固定孔400的孔口所在平面内由第一尺寸变为第二尺寸,由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通过收缩使材料更紧凑,更加集中,所述第二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尺寸,当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缩后的第二尺寸大于固定孔400的孔口时,使得所述全线锚钉无法从所述固定孔400中脱出,从而起到锚定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本体220与所述飞边240的长度比可以为(6~8):(0.05~2)。所述本体220和所述飞边240的长度相互配合,使得所述全线锚钉在所述第二状态能够达到更大的收缩尺寸。所述本体220和所述飞边240可以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飞边240设置在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缝合线100的两端从所述本体220的同一表面穿出,使两个所述飞边240设置在所述缝合线100的同一侧,从而使得所述缝合线100的两端张紧后所述两个飞边240分别位于所述两端的缝合线100的下侧,从而两个飞边240能够同时支撑在所述固定孔400的内壁上,在两端的支撑作用下,有利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两端向中部收拢形成锚钉结。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240的外侧端部具有硬边。所述飞边240沿长度方向的最外侧具有硬边242,在将所述全线锚钉的收缩变形部200放置入固定孔400后,通过向外拉紧所述缝合线100,使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发生收缩变形,所述硬边242能够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收紧过程中基本维持形状不变,从而支撑在固定孔400的内壁上。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紧过程中,所述硬度较大的硬边242与固定孔400内壁的作用力较大,使得飞边240能够保持与固定孔400内壁的抵触,使得收缩变形部200不容易从固定孔400中脱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边242的硬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其他部分的硬度。除所述硬边242外的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其他部分为能够发生收缩变形的柔性结构,从而可以在所述硬边242提供足够的抵触力的同时,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可以收缩变形。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可以为柔性线编织物。平滑和硬度较大的所述硬边242可以通过高热量处理形成或者通过编织工艺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边242的柔软度可以为50mN~200mN。除所述硬边242外的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其余部分的柔软度可以为5mN~33mN。所述缝合线100的柔软度可以为5mN~33mN。所述柔软度数值越大,材料越硬。所述硬边242在该柔软度范围内,所述飞边240的支撑作用较大,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容易成团,并且能够保证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在收紧过程中不因硬边242硬度增大而阻碍成团。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240的外侧端部具有厚边(图未示),所述厚边的厚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所述厚边的作用与所述硬边242相同,由于厚度增加能够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收紧过程中形状不易改变,从而支撑在固定孔400的内壁上。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紧过程中,所述厚边与固定孔400内壁的作用力较大,使得飞边240能够保持与固定孔400内壁的抵触,使得收缩变形部200不容易从固定孔400中脱出。并且,虽然所述厚边的厚度较大,但在所述全线锚钉固定在插入器上而引入固定孔400时,所述厚边设置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末端,通过末端的挤压能够使得所述厚边容易从固定孔400中进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200为柔性线编织物,所述厚边可以通过编织工艺得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厚边的厚度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其他部分的厚度的比值可以为(1.5~3):1。在该厚度范围内,所述飞边240的支撑作用较大,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容易成团,并且所述收缩变形部200不因末端厚度增加而难以进入固定孔40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为平滑结构。平滑结构能够避免飞边240与组织发生勾连而形成抵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向中间收紧成团的作用力,从而有利于收缩变形部200的收缩成团。
优选的,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为直线形结构,避免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长度方向凸出而与周围组织形成勾连。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的长度可以占所述飞边240的长度的0.1%~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可以垂直于所述本体220的长度方向或与所述长度方向呈一定夹角,所述夹角可以为60°~120°。优选的,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垂直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长度方向,从而使得所述飞边240为矩形结构,能够增大所述飞边240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支撑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飞边240设置在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所述飞边240的所述硬边242可以相互平行,从而可以保证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两端结构一致,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两端的所述飞边240与所述固定孔400内壁的支撑作用力相同,使得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尽可能向中部收缩,从而使得收缩后的结构更紧凑,收缩后的锚钉结的尺寸更大。所述两端的所述飞边240的所述硬边242可以分别垂直于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同理,两个所述飞边240可以具有厚边,两个厚边可以相互平行设置。所述两端的所述飞边240的所述厚边可以分别垂直于所述本体220的所述长度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硬边242和/或所述厚边的长度可以占所述飞边240的长度的0.1%~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可以为扁平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具有相对的两个表面。所述缝合线100可以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本体220内部延伸以穿过所述本体220,或者所述缝合线100交替从所述本体22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2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20可以编织在所述缝合线100外围,使所述缝合线100始终在所述本体220内部延伸。
请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可以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本体220内部延伸以穿过所述本体2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本体220可以包括进线孔222和出线孔224,所述进线孔222和出线孔224为仅开设在所述本体220的一个表面,不贯穿述所述本体220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的开口,在所述进线孔222和出线孔224仅开设在所述本体220的一个表面时,所述缝合线100始终从所述本体220的内部穿过。所述缝合线100的端部从所述进线孔222穿入所述本体220,所述缝合线100穿过所述本体220,从所述出线孔224穿出所述本体220外,张紧所述缝合线100时,所述进线孔222和所述出线孔224之间的所述本体220发生折叠,结构更紧凑。请参阅图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交替从所述本体22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220,所述本体220可以包括穿行孔226,所述穿行孔226为将所述本体220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连通的通孔,例如扁平状收缩变形部200的本体220的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穿行孔226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所述穿行孔226的数量越多,所述缝合线100从所述本体22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的交替穿过次数越多,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连接位点越多,收紧所述缝合线100时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折叠次数越多。反之,所述穿行孔226的数量越少,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连接位点越少,收紧所述缝合线100时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折叠次数越少。
所述缝合线100包括两个端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可以为一端固定在所述本体220上,另一端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穿出,通过张紧所述另一端将所述收缩变形部200收紧,所述另一端的缝合线100用于进一步的缝合。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的两个端部分别从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穿出,穿出的两端所述缝合线100可以合并为一股进行进一步的缝合,或者在孔口分为两侧分别进行进一步的缝合。
请参阅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垫片,从所述本体220穿出的所述缝合线100的所述至少一端从所述垫片中穿过。在所述全线锚钉中设置垫片300,所述缝合线100穿出所述本体220的部分穿过所述垫片300,所述垫片300覆盖在固定孔400周围的组织的外表面,通过所述垫片300增大与所述组织的接触面积,减小了缝合线100对单位面积的组织的作用压强,有利于减小缝合线100对组织的损伤。
所述垫片300设置在所述缝合线100穿出所述本体220的部分,所述垫片300增加了所述缝合线10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单位面积组织所受的压强,从而避免缝合线100对组织的损伤。所述垫片300可以为柔性材料,优选为柔性线编织材料,柔性线编织材料与缝合线100的材料相近,使得所述缝合线100能够更容易与所述垫片300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的所述至少一端从所述垫片300中穿过可以为所述缝合线100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垫片300内部延伸的穿过所述垫片300,或者所述缝合线100交替从所述垫片30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垫片300。所述缝合线100始终在所述垫片300内部延伸的穿过所述垫片300可以为所述垫片300套设在所述缝合线100外;或者所述垫片300为织物并编织在所述缝合线100外围。
所述垫片300的位置能够在所述全线锚钉的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固定入组织后使所述垫片300覆盖在固定孔400周围的所述组织的外表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0能够沿所述缝合线100滑动;或者所述垫片300与所述缝合线100可以固定连接,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垫片300的相对位置不变。优选的,所述垫片300能够沿所述缝合线100滑动有利于根据所述缝合线100的伸缩和张紧变化灵活调整所述垫片300和所述缝合线100的位置。所述固定连接为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垫片300的相对位置固定,所述固定方式可以为通过编织的方式将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垫片300结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0可以为筒状或者扁平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0包括垫片外壁310和缝合线100通道320,所述缝合线100通道320设置在所述垫片300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所述缝合线100通道320的宽度可以大于或等于所述缝合线100的外径。所述垫片300套设在所述缝合线100外。所述套设为所述缝合线100穿过所述垫片300的部分始终在所述垫片300内部延伸。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外壁31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交替穿行或者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之间交替穿行。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外壁310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穿行为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的一个表面进行单层穿行。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之间穿行为所述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的两个相对的外表面间进行双层穿行。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0可以设置有第一端口302和第二端口304,所述第一端口302为所述缝合线100自所述收缩变形部200进入所述垫片300的位置,所述第二端口304为所述缝合线100穿过所述垫片300后从所述垫片300穿出的位置。所述第一端口302和/或所述第二端口304为仅开设在所述垫片300的一个表面,不贯穿述垫片300的两个相对的表面的开口,在所述第一端口302和/或所述第二端口304仅开设在所述垫片300的一个表面时,所述缝合线100仅从所述垫片的内部穿过。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交替从所述垫片30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垫片300,所述垫片300可以包括沿所述垫片300长度方向的第三端口(图未示),所述第三端口为将所述垫片300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连通的通孔,例如扁平状垫片300的厚度方向的通孔。所述第三端口至少有两个。所述第三端口的数量越多,所述缝合线100从所述垫片300的相对的两个表面的交替穿过次数越多。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垫片300的宽度与所述缝合线100的宽度之比可以为(1.5~3):1,所述缝合线100的宽度指的是单根所述缝合线100的宽度或者多根所述缝合线100的宽度之和。所述垫片300和所述缝合线100的宽度不宜相差过大,避免造成所述缝合线100使所述垫片300与组织贴合强度不够而影响所述垫片300分担压力的能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的数量为多根,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同一端,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100穿过同一个所述垫片。多根缝合线100单独设置时,每根缝合线10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将多根缝合线100集中设置在同一个所述垫片300中,垫片300增加了所述缝合线10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减小了所述缝合线100对组织的压强,降低了缝合线100对组织的损伤。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同一端,所述多根所述缝合线100全部穿过同一个所述垫片300。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缝合线100的数量为多根,所述垫片300的数量为多个,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同一端,每根所述缝合线100分别从不同的所述垫片300中穿过,从而进一步增大每根所述缝合线100与组织的接触面积。所述缝合线100的数量可以与所述垫片300的数量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根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中可以为平行设置。平行设置能够使得所述多根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中的分布结构更分散,避免所述缝合线100之间的交叉或堆叠而造成所述垫片300相应位置对组织的压力增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根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中为均匀排列,均匀排布的所述缝合线100能够使得所述垫片300对组织的压力均匀,所述垫片300各位置对组织的压强更均匀。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根缝合线100在所述垫片300中靠近所述垫片300的宽度方向上的边缘分布,从而使得所述垫片300的几乎全部表面都压覆在组织上,增加垫片300与组织的有效接触面积。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垫片300宽度方向上,最外侧的所述缝合线100与所述垫片300边缘的距离可以小于所述垫片300的宽度的10%至25%。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同一端,沿所述缝合线100的长度方向,所述垫片可以设置有多个,所述多个垫片可以连续设置或间隔设置。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垫片间隔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垫片之间的距离与所述垫片的长度比为1:(1.5~3),从而由于所述垫片300的高度,有可能使得在未设置所述垫片300的部位的所述缝合线100架在相邻的所述垫片300之间而使得未设置所述垫片300的部位的所述缝合线100不与组织接触,从而降低缝合线100与组织的接触位置,降低缝合线100对组织的损伤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收缩变形部200和/或所述缝合线100可以附着有诱导骨生长剂。所述诱导骨生长剂例如可以为促进骨生长类药物或者营养成分,在骨组织缝合后促进骨的恢复。所述诱导骨生长剂可附着在所述收缩变形部200的外表面和/或所述缝合线100的外表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7)

1.一种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包括:
缝合线;以及
收缩变形部,所述收缩变形部包括本体,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并且所述缝合线的至少一端从所述本体穿出,所述缝合线的数量为至少两根,至少两根所述缝合线在所述本体中交叉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从所述本体中靠近所述本体的边缘的位置穿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宽度方向上,所述缝合线的所述穿出位置和所述本体的所述边缘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0~0.0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沿所述长度方向的第一边缘和第二边缘,所述第一边缘和所述第二边缘相对设置,所述缝合线的两端分别从靠近所述第一边缘和靠近所述第二边缘的位置穿入和穿出所述本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对角线设置,所述缝合线的所述交叉位置为所述本体的中心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之间的夹角为30°~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长度和所述本体的宽度的比值为(1~5):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缝合线沿所述本体的长度方向穿过所述本体为所述缝合线至少部分或始终在所述本体内部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或者所述缝合线交替从所述本体的相对的两个表面外延伸的穿过所述本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变形部为扁平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飞边,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一端或两端并与所述本体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硬边,所述硬边的硬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硬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飞边的外侧端部具有厚边,所述厚边的厚度大于所述收缩变形部的其他部分的厚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边和/或所述厚边的长度占所述飞边的长度的0.1%~20%。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上,所述本体与所述飞边的长度比为(6~8):(0.05~2)。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线锚钉还包括垫片,从所述本体穿出的所述缝合线的所述至少一端从所述垫片中穿过,所述垫片的位置能够在所述全线锚钉的所述收缩变形部固定入组织后使所述垫片覆盖在固定孔周围的所述组织的外表面。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和所述飞边为一体结构。
17.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全线锚钉,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本体的所述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缝合线的两端从所述本体的同一表面穿出,使两个所述飞边设置在所述缝合线的同一侧。
CN201910619605.1A 2019-07-10 2019-07-10 全线锚钉 Pending CN1103537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605.1A CN110353749A (zh) 2019-07-10 2019-07-10 全线锚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605.1A CN110353749A (zh) 2019-07-10 2019-07-10 全线锚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3749A true CN110353749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8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9605.1A Pending CN110353749A (zh) 2019-07-10 2019-07-10 全线锚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37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7487A (zh) * 2022-08-11 2023-09-05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植入组件、缝合器及缝合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51752U (zh) * 2011-03-30 2011-11-30 上海索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垫片
US20120290004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Linvatec Corporation Soft anchor made from suture filament and suture tape
CN104000627A (zh) * 2013-02-26 2014-08-27 米特拉利根公司 组织锚及锚固系统
US20150250462A1 (en) * 2003-12-03 2015-09-10 St. Jude Medical Puerto Rico Llc Vascular sealing device with high surface area sealing plug
CN106166080A (zh) * 2016-06-29 2016-11-30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可成结的医用缝线成套装置及其用于修复软组织的方法
CN108430340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康曼德公司 用于提供具有非滑动缝合线带的锚定件的缝合线带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50462A1 (en) * 2003-12-03 2015-09-10 St. Jude Medical Puerto Rico Llc Vascular sealing device with high surface area sealing plug
CN202051752U (zh) * 2011-03-30 2011-11-30 上海索康医用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垫片
US20120290004A1 (en) * 2011-05-06 2012-11-15 Linvatec Corporation Soft anchor made from suture filament and suture tape
CN104000627A (zh) * 2013-02-26 2014-08-27 米特拉利根公司 组织锚及锚固系统
CN108430340A (zh) * 2015-12-28 2018-08-21 康曼德公司 用于提供具有非滑动缝合线带的锚定件的缝合线带结构
CN106166080A (zh) * 2016-06-29 2016-11-30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可成结的医用缝线成套装置及其用于修复软组织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87487A (zh) * 2022-08-11 2023-09-05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植入组件、缝合器及缝合方法
CN116687487B (zh) * 2022-08-11 2023-11-03 杭州锐健马斯汀医疗器材有限公司 植入组件、缝合器及缝合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90915B2 (en) Suture
KR100283430B1 (ko) 인조인대
US9757113B2 (en) Adjustable graft fixation device
US10863978B2 (en) Suture tape construct for providing anchor with non-sliding suture tape
RU2535616C2 (ru) Шовные нити с зазубринами и стопорами для тампонов и способы их применения
US20080027485A1 (en) Suture loop construct with free floating needle and method of surgery
KR102505414B1 (ko) 봉합 앵커의 앵커 몸체에 봉합사를 고정시키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A2227142A1 (en) A buttress for cardiac valve reconstruction
US10251737B2 (en) Structural support incorporating multiple strands
CN110353747A (zh) 缝合线及全线锚钉
CN109963532A (zh) 张紧带
CN110353749A (zh) 全线锚钉
US10820901B2 (en) Braided filament having flat morphology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N110353748A (zh) 全线锚钉
EP3785667B1 (en) High-strength allograft tendon construct
CN110368048A (zh) 全线锚钉
CN211583316U (zh) 全线锚钉
US20160174961A1 (en) Methods of soft tissue fixation using filamentary tissue anchors
KR102460152B1 (ko) 적어도 2개의 바디 사이에 서스펜션을 연결 및 생성하기 위한 봉합사 시스템 및 관련 방법
KR20160115647A (ko) 조직 봉합용 어셈블리
JP6979122B2 (ja) 軟組織移植片を調製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62805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paring a soft tissue graf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