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3651A -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3651A
CN110353651A CN201910704726.6A CN201910704726A CN110353651A CN 110353651 A CN110353651 A CN 110353651A CN 201910704726 A CN201910704726 A CN 201910704726A CN 110353651 A CN110353651 A CN 1103536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monitoring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ing probe
electric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047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新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orkers Hospital of CAEP
Original Assignee
Workers Hospital of CAE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orkers Hospital of CAEP filed Critical Workers Hospital of CAEP
Priority to CN2019107047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36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36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36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2Monitoring a patient using a global network, e.g. telephone networks, intern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luid pressure within the body other than blood pressure, e.g. cerebral pressure; Measuring pressure in body tissues or organs
    • A61B5/031Intracranial pressur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患者头部进行微创开颅,将监测探头植入于患者的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监测探头内的电源对监测探头进行供电,使监测探头的颅内压传感器对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颅内压传感器监测到的颅内压信号通过设置在监测探头内的信号转换器进行转换,并存储在监测探头内部的存储器中;遥控控制监测探头内的中控系统,利用中控系统向信号发射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信号发射器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提取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外部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装置接受数据信号后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转换成mmH2O单位的数据进行显示。

Description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监测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颅内压监测是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的压力,需要将颅内压检测探测仪探头置于颅内,将探头置于额部及枕部,通过传感器将颅内压的波形传至工作站,从而完整的了解颅内压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病人颅内压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患者的伤情脑水肿的情况,从而知道治疗、估计预后。目前采用的颅内压监测方法都是通过大手术在头部进行探头的植入,然后通过各将插线连接到监测显示装置中,这样的方式不仅会对患者造成极大地伤害,而且这样的有线传输进行监测还容易造成感染,容易对患者造成额外的伤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解决的目前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容易对患者的手术伤口处造成感染,不利于患者手术伤口恢复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患者头部进行微创开颅,将监测探头植入于患者的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
S2、对微创开颅口进行缝合、并包扎,使监测探头完全置于颅内;
S3、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监测探头内的电源对监测探头进行供电,使监测探头的颅内压传感器对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
S4、颅内压传感器监测到的颅内压信号通过设置在监测探头内的第一信号转换芯片进行转换,并存储在监测探头内部的存储器中;
S5、遥控控制监测探头内的中控系统,利用中控系统向信号发射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信号发射器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提取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外部的显示装置中;
S6、显示装置接受数据信号后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转换成mmH2O单位的数据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监测探头内的电源为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外部的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充电装置内设有第一线圈,所述充电电池内设有第二线圈,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监测探头内设有第一信号转换芯片、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颅内压进行监测,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无线信号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第二信号转换芯片、信号放大器、滤波器和显示屏,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信号接收端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监测探头包括主体部和监测部,所述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转换芯片设置于主体部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监测部内,所述主体部和监测部垂直的可拆卸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监测部的线路连接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连接在螺纹孔内,且所述外螺纹接头和螺纹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片。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体部内设有电池存放腔,所述电池存放腔内可拆卸的连接有电池存放器,所述电池存放器内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的槽口朝上;
所述容置槽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均贯穿容置槽的槽壁,所述容置槽内设有充电电池,且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里端相连,在所述电池存放器设置于电池存放腔内时,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的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存放腔内的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相连。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池存放器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置槽的外侧相连,所述盖体上设有连接插销,所述主体部上设有连接卡口,当所述盖体连接在所述主体部的电池存放腔处时,所述连接插销卡设在所述连接卡口内,且所述盖体与电池存放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片,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上横向设有连接孔。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持式移动显示装置。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监测探头的外壁上设有组织相容性材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微创开颅手术可以减小手术伤口的长度,更加便于患者恢复,而通过将监测探头完全植入在颅内,并且缝合包扎伤口,可以避免伤口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避免伤口感染,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颅内压数据的传输,便于患者进行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监测探头内压力传感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之间信号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显示装置信号接收模块、滤波器、中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之间信号连接的结构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监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部,2-监测部,3-电池存放腔,4-电池存放器,5-容置槽,6-第一导电体,7-第二导电体,8-盖体,9-连接插销,10-连接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3示出了无线充电式的颅内压监测装置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患者头部进行微创开颅,将监测探头植入于患者的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
S2、对微创开颅口进行缝合、并包扎,使监测探头完全置于颅内;
S3、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监测探头内的电源对监测探头进行供电,使监测探头的颅内压传感器对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
S4、颅内压传感器监测到的颅内压信号通过设置在监测探头内的第一信号转换芯片进行转换,并存储在监测探头内部的存储器中;
S5、遥控控制监测探头内的中控系统,利用中控系统向信号发射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信号发射器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提取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外部的显示装置中;
S6、显示装置接受数据信号后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转换成mmH2O单位的数据进行显示。
通过微创开颅手术将监测探头完全植入在颅内,具体植入在患者的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这样的微创小手术可以使手术伤口尽可能的小,使手术伤口更加容易愈合,然后通过缝合包扎,使监测探头完全置于颅内,这样便可使手术伤口处于与外界环境隔离的状态,避免发生感染,然后荣光遥控装置控制对监测探头进行供电,便可使监测探头对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监测到的数据信号传输只第一信号转换芯片中,并存储到监测探头内部的存储器内,平时在不需要对数据进行观察时,监测到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内,当医护人员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时,通过遥控中控系统,利用中控系统控制信号发射器提取存储器内的数据信号,并将数据信号无线出书到外部的显示装置中,并最终形成mmH2O单位的数据进行显示。通过微创开颅手术可以减小手术伤口的长度,更加便于患者恢复,而通过将监测探头完全植入在颅内,并且缝合包扎伤口,可以避免伤口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避免伤口感染,然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实现颅内压数据的传输,便于患者进行活动。
在需要对颅内压进行监测时,监测探头植入在患者颅内,监测探头植入颅内后完全缝合头皮,可利用监测探头进行长期的监测,并且不必担心感染的危险,并且便于患者活动,监测探头上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到颅内压,由于监测探头与显示装置无线信号连接,便可将监测探头监测到的颅内压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传输至显示装置上进行显示,为了保证监测探头的正常使用,在监测探头内设置充电电池,充电电池用于为监测探头供电,监测探头内的充电电池与外部的充电装置无线充电连接,即是在需要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时,将充电装置的第一线圈贴在头部,充电电池内设置有第二线圈,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实现充电装置对充电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操作更加简便,并且高效、快捷。与现有的有线连接相比,之前的监测探头为了避免感染,需要在7天内将监测探头取出,而这样的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设置监测探头,监测探头在颅内为封闭式的设置,可将监测探头长期保留在颅内,并且无线信号传输还可以使显示装置对于多个患者,不局限与之前的一一对应的方式,病人可携带到处走动。而在病人脱离危险后,在不需进行颅内压监测时,可以做个小手术,切开头皮,拔出置监测探头,便可实现监测探头的取出。
监测探头内设有压力传感模块、信号转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压力传感模块用于监测颅内压,压力传感模块与信号转换模块信号连接,信号转换模块与信号放大模块信号连接,信号放大模块与信号发射模块信号连接,信号发射模块与显示装置无线信号连接;显示装置内设有信号接收模块、滤波器、中央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与信号发射模块无线信号连接,滤波器与信号接收模块信号连接,中央处理模块与滤波器和显示模块信号连接。通过压力传感模块监测到颅内压,然后通过信号传递至信号转换模块中,并将信号进行转换,然后将信号传输到信号放大模块中将信号进行放大,然后在通过信号发射模块将信号发射出去,并在显示装置的先后接受模块中对信号进行接收,然后通过滤波器进行过滤,在通过中央处理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最后再显示模块中对所测得的颅内压进行显示。
一个显示装置可对应多个不同患者的监测探头,通过调节信号频率,在显示装置上对不同患者的颅内压进行监测显示,从而提高仪器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显示装置为手持式移动显示装置,医护人员便可通过该显示装置进行移动作业和长距离的监测,只要信号覆盖范围内,均可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监测,并且该手持式移动显示装置的形状类似于手机,这样可以更加便于携带和存放。显示装置上显示的颅内压为mmH2O单位。显示装置内设置有电源进而保障显示装置的正常工作。
监测探头的外壁上设有组织相容性材料层,可以避免和人体出现不相容的问题。检测探头设置为微型压力检测探头,更加便于检测探头植入于颅内。
压力传感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相连,信号转换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放大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相连,信号放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相连,信号发射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接收模块无线的信号接收端无线信号连接,信号接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中央处理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相连,中央处理模块的显示驱动端与显示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相连。
如图3所示,监测探头包括主体部1和监测部2,充电电池、信号转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设置于主体部1内,压力传感模块设置于监测部2内,便可通过主体部1在存放充电电池、信号转换模块、信号放大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通过监测部2来存放压力传感模块,其中主体部1和监测部2内部均为中空的结构,以便于设置电路传输线和数据传输线进行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主体部1和监测部2之间垂直相连,具体采用如图3所示的将监测部2的上端连接在主体部1一端的下侧的方式进行连接,这样可以利用主体部1和监测部2使监测探头形成“L”字形,进而在颅内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
在主体部1内设置电池存放腔3,电池存放腔3内设置有电池存放器4,电池存放器4内设置的容置槽5用于容置充电电池,其中,在容置槽5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均贯穿容置槽5的槽壁,在充电电池设置于容置槽5内时,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的里端相连,电池存放器4设置于电池存放腔3内时,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的外端分别与电池存放腔3内的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相连,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与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电连接,并通过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实现充电电池为监测探头内部的元件进行供电,并且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会在监测探头内形成完整的电流回路,便于内部的电连接,这样设置可以便于在监测探头取出后,对充电电池进行检修和维护,并且在充电电池长时间工作后充电和蓄电效果不好时,还可以便于对充电电池进行更换。
电池存放器4还包括盖体8,盖体8与容置槽5的外侧相连,盖体8上设有连接插销9,主体部1上设有连接卡口10,当盖体8连接在主体部1的电池存放腔3处时,连接插销9卡设在连接卡口10内,连接插销9和连接卡口10之间可以采用过盈配合,进而实现二者的稳定连接,且盖体8与电池存放腔3之间设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上横向设有连接孔。便可通过连接插销9和连接卡口10的配合实现电池存放器4与电池存放腔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盖体8与电池存放器4一体成型,盖体8用于封堵电池存放腔3,在盖体8与电池存放腔3之间设置密封垫片进而使盖体8能对电池存放腔3起到密封的效果,而密封垫片上设置的连接孔用于容纳连接插销9,便于连接插销9从密封垫片中穿过。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10)

1.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患者头部进行微创开颅,将监测探头植入于患者的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
S2、对微创开颅口进行缝合、并包扎,使监测探头完全置于颅内;
S3、通过遥控的方式控制监测探头内的电源对监测探头进行供电,使监测探头的颅内压传感器对颅内压进行实时监测;
S4、颅内压传感器监测到的颅内压信号通过设置在监测探头内的第一信号转换芯片进行转换,并存储在监测探头内部的存储器中;
S5、遥控控制监测探头内的中控系统,利用中控系统向信号发射器发出控制信号,使信号发射器提取存储器内存储的数据信号,并通过无线信号传输的方式将提取的数据信号发送到外部的显示装置中;
S6、显示装置接受数据信号后对数据信号进行处理,并在显示屏上转换成mmH2O单位的数据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内的电源为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通过外部的充电装置进行无线充电;
所述充电装置内设有第一线圈,所述充电电池内设有第二线圈,所述充电装置通过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之间的电磁感应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内设有第一信号转换芯片、信号发射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对颅内压进行监测,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一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一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无线信号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信号接收器、第二信号转换芯片、信号放大器、滤波器和显示屏,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所述信号发射器的信号输出端无线信号连接,所述信号接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接收端相连,所述第二信号转换芯片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显示屏的信号接收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包括主体部(1)和监测部(2),所述信号发射器和第一信号转换芯片设置于主体部(1)内,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监测部(2)内,所述主体部(1)和监测部(2)垂直的可拆卸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的一侧设有螺纹孔,所述监测部(2)的线路连接开口处设有外螺纹接头,所述外螺纹接头连接在螺纹孔内,且所述外螺纹接头和螺纹孔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密封垫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1)内设有电池存放腔(3),所述电池存放腔(3)内可拆卸的连接有电池存放器(4),所述电池存放器(4)内设有容置槽(5),所述容置槽(5)的槽口朝上;
所述容置槽(5)一侧的槽壁上设有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所述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均贯穿容置槽(5)的槽壁,所述容置槽(5)内设有充电电池,且所述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和负极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的里端相连,在所述电池存放器(4)设置于电池存放腔(3)内时,所述第一导电体(6)和第二导电体(7)的外端分别与所述电池存放腔(3)内的第三导电体和第四导电体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存放器(4)还包括盖体(8),所述盖体(8)与所述容置槽(5)的外侧相连,所述盖体(8)上设有连接插销(9),所述主体部(1)上设有连接卡口(10),当所述盖体(8)连接在所述主体部(1)的电池存放腔(3)处时,所述连接插销(9)卡设在所述连接卡口(10)内,且所述盖体(8)与电池存放腔(3)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片,所述第二密封垫片上横向设有连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为手持式移动显示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颅内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探头的外壁上设有组织相容性材料层。
CN201910704726.6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Pending CN1103536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726.6A CN11035365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04726.6A CN11035365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3651A true CN110353651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30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04726.6A Pending CN110353651A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36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632A (zh) * 2021-05-06 2021-07-30 吉林大学 一种脑瘤患者颅内压检测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0632A (zh) * 2021-05-06 2021-07-30 吉林大学 一种脑瘤患者颅内压检测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26509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acquiring uterine emg signals and wirelessly transmitting the same
US10258269B2 (en) Reusable wireless medical sensors
JP4344694B2 (ja) 脳のパラメータを測定するための装置
US20090124880A1 (en) Removable energy source for sensor guidewire
US2013019732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to monitor, detect, diagnose and predict the separation/rupture of the uterine scar associated with vaginal birth after cesarean procedures
WO2018084978A1 (en) Thermal management for recharge of implantable medical devices
US20090012360A1 (en) Antenna Unit and Receiv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1963839B2 (en) Dental monitoring system
CN101856540A (zh) 基于无线能量传输和双向通信的植入式遥测刺激系统
US20160045134A1 (en) Ecg monitor with an implantable part
WO201405929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magnetic power transmission
CN207429097U (zh) 监测装置及系统
RU2753720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наблюдения, зонд дл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и система наблюдения
CN110353651A (zh) 一种颅内压监测方法
US8974398B2 (en) Removable energy source for sensor guidewire
CN207821858U (zh) 外科手术装置
WO2018205504A1 (zh) 脑电波检测装置及设备
CN211094081U (zh) 无线颅内压监测装置
CN104720801B (zh) 无线胃肠电地形图记录仪及其使用方法
CN107970524A (zh) 一种测试刺激器
CN211484560U (zh) 多设备适配的颅内压监测装置
CN211484561U (zh) 无线充电式的颅内压监测装置
US10258436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ferring signals and materials between inside and outside body through oral cavity
CN107007258A (zh) 监测系统
CN110393517A (zh) 无线充电式无线颅内压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