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895B - 通信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895B
CN110351895B CN201810299873.5A CN201810299873A CN110351895B CN 110351895 B CN110351895 B CN 110351895B CN 201810299873 A CN201810299873 A CN 201810299873A CN 110351895 B CN110351895 B CN 1103518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al channel
rrc connection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terminal
serv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987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895A (zh
Inventor
胡星星
张宏平
曾清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987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895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0958 priority patent/WO201919245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8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8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8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9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此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数据单元;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还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来决定是否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避免了一旦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终端就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减少了RRC连接重建次数,从而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终端需要接入到无线网络,且越来越多的业务需要高速率的保证,因此需要网络具有更高吞吐量。由于高频段的无线带宽丰富,所以可以通过在高频段的无线资源中传输业务,以满足上述需求。但是高频段的无线传播特性有其局限性,衰弱快,所以其传输范围比较小,另外,高频的传输信号比较脆弱,所以容易造成信号质量下降,有可能引起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
处于连接态的终端会监视无线链路质量,一种可能的情形中,如果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指示的某一无线承载中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达到最大重传次数,则终端检测到RLF。终端检测到RLF后,终端保留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连接态,终端会选择小区进行请求RRC连接重建,在RRC连接重建成功后,终端才能进行数据传输,但是RRC连接重建的过程所需时间较长,可能会造成业务较长时间处于中断状态,影响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用于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以减少业务处理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先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数据单元;然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因此,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还根据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来决定是否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避免了一旦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终端就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减少了RRC连接重建次数,从而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因此,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才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减少了RRC 连接重建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因此,通过第一消息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可使得网络设备重配置第一逻辑信道,使得重配置后的逻辑信道能满足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
因此,若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说明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不能满足业务质量的要求,需发起RRC连接重建以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若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说明无需发起RRC连接重建,减少了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若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预设的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说明需要请求RRC 连接重建你以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若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预设的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说明不需要请求 RRC连接重建,则不向网络设备请求RRC重建,减少RRC重建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RRC连接重建的消息。因此避免了一旦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就从终端接收请求RRC连接重建,减少了RRC连接重建次数,从而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或者,
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其中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
因此,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第一消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可使得网络设备重配置第一逻辑信道,使得重配置后的逻辑信道能满足业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
因此,若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说明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不能满足业务质量的要求,需发起RRC连接重建以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若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说明无需发起RRC连接重建,减少了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 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
因此,若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预设的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说明需要请求RRC 连接重建你以保证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若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预设的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说明不需要请求 RRC连接重建,以减少RRC重建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然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该预设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就向网络设备上报,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从而保证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业务质量,进而可以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消息承载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PDU为重传次数控制PDU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控制PDU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因此,可通过PDU来向网络设备上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因此,通过发送第三消息的第一逻辑信道,向网络设备上报该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后,还包括:开启定时器;然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前禁止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消息。因此,可以避免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并且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前,向网络设备多次发送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定时器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并且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通知所述网络设备。因此,通过第一信息可以使得终端灵活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然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该预设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若网络设备接收到第一消息,并根据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则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从而保证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业务质量,进而可以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三消息承载在PDU中,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 PDU为重传次数控制PDU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控制PDU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因此,可通过PDU来获知终端上报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从而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包括:通过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从终端接收所述第三消息。因此,网络设备根据接收第三消息的第一逻辑信道,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器的信息,所述定时器用于禁止所述终端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前向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消息。因此,可以避免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并且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前,向网络设备多次发送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通知所述网络设备。因此,通过第一信息可以灵活配置终端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包括用于实现第一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或者,
包括用于实现第二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或者,
包括用于实现第三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或者,
包括用于实现第四方面的通信方法的模块,部件或者电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一种可能的方式,上述第六方面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相应的收发操作。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收发器用于执行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一种可能的方式,上述第七方面的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相应的处理或者控制操作。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收发器;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执行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通信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通信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通信装置实施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通信方法。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协议栈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a所示,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和终端。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网络设备:又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可以是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如发送和接收点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控制器,在此并不限定。一种可能的方式中,接入网设备可以是CU和DU分离架构的基站(如gNB),如图1b所示,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协议栈示意图。RAN设备可以与核心网设备相连(例如可以是LTE的核心网,也可以是5G的核心网等)。CU和DU可以理解为是对基站从逻辑功能角度的划分。 CU和DU在物理上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部署在一起。多个DU可以共用一个CU。一个DU 也可以连接多个CU(图中未示出)。CU和DU之间可以通过接口相连,例如可以是F1接口。 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业务数据适配协议栈(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以及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功能设置在CU,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physical,PHY)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可以理解对CU和DU处理功能按照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例如,CU或DU还可以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在一种设计中,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在另一种设计中,还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对CU或者 DU的功能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在另一种设计中,CU也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一个或者多个CU可以集中设置,也分离设置。例如CU可以设置在网络侧方便集中管理。DU可以具有多个射频功能,也可以将射频功能拉远设置。
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也可以由不同的实体实现。例如,可以对CU的功能进行进一步切分,例如,将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即CU的控制面(CU-CP)和 CU用户面(CU-UP)。例如,CU-CP和CU-UP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实体来实现,所述CU-CP 和CU-UP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基站的功能。一种可能的方式中,CU-CP负责控制面功能,主要包含RRC和PDCP-C。PDCP-C主要负责控制面数据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数据传输等。CU-UP负责用户面功能,主要包含SDAP和PDCP-U。其中SDAP主要负责将核心网的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流(flow)映射到承载。PDCP-U主要负责数据面的加解密,完整性保护,头压缩,序列号维护,数据传输等。其中CU-CP和CU-UP通过E1接口连接。 CU-CP代表gNB通过Ng接口和核心网连接。通过F1-C(控制面)和DU连接。CU-UP通过F1-U(用户面)和DU连接。当然还有一种可能的实现是PDCP-C也在CU-UP。
终端:可以是无线终端也可以是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 (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 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
本申请下述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DC)和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中,但并不限于此。
DC:终端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载波有连接,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载波中至少RLC实体、 MAC实体以及PHY实体是不同的。其中DC中的3C架构中,业务数据流从PDCP层映射到各个载波的RLC、MAC以及PHY实体,即具有相同的PDCP实体;其中DC中的1A架构中,业务数据流从核心网(CoreNetwork,CN)中分流,分别映射到不同的PDCP实体、RLC实体、MAC 实体和PHY实体。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DC中的所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载波可能采用相同的通信制式,也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制式。比如可能一部分载波采用LTE无线接入通信制式与终端通信,一部分载波采用5G新无线(New Radio,NR)无线接入通信制式与终端通信。
CA:终端与至少两个载波有连接,该至少两个载波具有相同的PDCP实体、RLC实体、和MAC实体。
下面对无线网络的各协议层进行解释说明。
RRC层:用于执行广播、寻呼、RRC连接建立、无线承载控制、移动性管理、终端测量上报控制等。
PDCP层:可执行诸如安全性、头压缩、加密之类的服务,PDCP层可以对应多个PDCP实体,每个PDCP实体承载一个无线承载(Radio Bear,RB)的数据。
RLC层:执行诸如分段、重新装配、重传等服务,RLC层可以对应多个RLC实体,每个RLC实体为对应的PDCP实体提供服务。
MAC层:对逻辑信道上的业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执行诸如调度、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的确认和否定服务。
PHY层:对从MAC层传下来的数据进行编码和传输。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终端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其中,第一数据包是终端的RLC层从PDCP层接收的任一数据包或者RLC层自己产生的任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数据单元。该RLC数据单元例如可以为RLC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或者,RLC SDU 分段,或者,RLC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或者,RLC控制PDU,或者是以上的多种。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获取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S202、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逻辑信道(LCH)在MAC层和RLC层间的服务接入点(Service Access Point,SAP)上提供服务,定义的是MAC层可以提供的不同种类的数据服务,一般逻辑信道可以分为两组,一种为传输控制面信息的逻辑信道,一种为传输用户面信息的逻辑信道。本实施例中承载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称为第一逻辑信道。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之后,将该获取到的重传次数与最大重传次数进行比较:
例如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说明第一逻辑信道可以保证业务质量,则可以认为第一逻辑信道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或者可以不用进一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例如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本实施例的终端不是直接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而是可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然后终端再根据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来决定是否向网络设备请求RRC 连接重建。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最大重传次数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消息配置给终端的,也可以是预设的并存储在终端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通过当在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终端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来决定是否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避免了一旦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终端就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减少了RRC连接重建次数,从而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小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说明第一逻辑信道可以保证业务质量,则可以认为第一逻辑信道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或者可以不用进一步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终端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S302、终端在所述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本实施例中,S301-S303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303、终端在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
如果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可以进行RRC连接重建,例如终端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终端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于指示请求RRC连接重建的信息的消息,例如该消息为RRC连接重建请求消息,然后网络设备进行RRC连接重建,并给终端发送RRC连接重建消息,终端收到RRC连接重建消息之后向网络设备发送RRC连接重建完成消息,其中,网络设备与终端进行RRC连接重建过程与现有技术类似,此处不再赘述。如果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说明当前可以不进行RRC连接重建,终端不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
S304、终端在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本实施例中,若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例如: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可以为:第一消息中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该第一消息中通过消息类型来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例如: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包括两种(此为示例,并不限于两种):消息类型A和B,其中,消息类型A表示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而消息类型B不表示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因此在终端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类型为A的第一消息,而不是发送消息类型为B的第一消息。又例如: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终端发给网络设备的消息中增加一些内容来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指示该第一逻辑信道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从而请求网络设备对该第一逻辑信道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重配置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等,并不代表其他逻辑信道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而现有技术中的无线链路失败是指终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该场景下,终端会请求网络设备对该终端的所有逻辑信道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RRC连接重建(也就是重配置终端的所有逻辑信道)等。
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若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终端可以停止在第一逻辑信道上发送数据。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最大重传次数时,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S305、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获得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然后解析该第一消息,获得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例如: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可以为:第一消息中用于指示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网络设备解析该第一消息,获得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根据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再根据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例如: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表示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为A,则根据消息类型为A确定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若第一消息的消息类型的字段表示该第一消息类型不是A,而是B,则根据消息类型为B(即不是A)确定第一消息中未指示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又例如:该第一消息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的消息中增加一些内容来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由于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消息可以获得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从而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无法保证业务质量,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保证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业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消息中还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该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小区的标识、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原因的信息、终端的邻区的测量结果。其中,该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原因例如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消息可以是RRC消息或者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者调度请求(SchedulingRequest,SR)/前导码 (preamble)。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去激活(deactivate)该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小区,这样网络设备可以将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业务转移承载到其它逻辑信道上,来保证业务质量。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消息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从当前对应的小区重新配置至其它小区中,重新配置之后逻辑信道可以保证其承载的业务质量。
可选地,上述的其它小区可以是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小区的邻区。可选的,终端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上述的其它小区的测量结果;例如:上述的其它小区的测量结果可以包括在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述第一消息中,也可以包括在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其它消息。
其中,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可以包括如下实现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其中,该第一服务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小区,如果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终端的服务小区为n个,则说明第一服务小区为包括n个服务小区。
终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中是否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若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该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可以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该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可以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说明终端的主服务小区能满足业务质量的要求,无需发起RRC连接重建,减少了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保证通信质量。
其中,终端的服务小区是指当前能为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小区或者说已经和终端之间建立链路的小区。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是指配置(operation/operating)在主载波的小区,终端在主服务小区发起RRC连接建立过程,或者终端在主服务小区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或者主服务小区也可以是在切换过程中网络设备指定的主小区。
其中,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例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允许的子载波间隔、允许的最大传输时间、允许的服务小区、允许的调度方式(比如是免授权调度还是授权调度)等。
例如:若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是:允许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则说明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和小区2。
若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是:允许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其中,小区1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小区2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说明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
若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是:允许的最大传输时间为0.5ms,其中,小区1的最大传输时间为0.5ms,小区2的最大传输时间为1ms,则说明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
若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是:允许的调度方式为免授权,其中,小区1的调度方式为免授权调度,小区2的调度方式为授权调度,则说明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服务小区为小区1。
若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包括上述多个允许的条件时,则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服务小区可以需要满足映射规则中的所有允许的条件,也可以只需要满足映射规则中的某个条件,也可以只需要满足映射规则中的至少一个条件。
因此,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或者大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若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才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从而可以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并且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其中,该第一服务小区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服务小区,有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可以参见上述所示,此处不再赘述。
终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中是否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若该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该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存在除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它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该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不存在其它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因此,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或者大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若主服务小区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但其它小区(不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终端可以通过该其它小区承载RRC消息来指示主服务小区的链路问题,无需进行RRC连接重建,从而减少了RRC连接重建的次数。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
终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是否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若该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该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不满足 RRC连接重建条件。例如:预设逻辑信道包括逻辑信道1、2、3,如果第一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1,则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如果第一逻辑信道为逻辑信道4,则确定第一逻辑信道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所述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是指: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
因此,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或者大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若第一逻辑信道为预设的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逻辑信道,才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从而减少了RRC连接重建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向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 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并根据第二消息确定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本实施例中的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是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的逻辑信道,所述至少一个小区可以为终端的服务小区;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其中,无线数据承载可以与逻辑信道一一对应,或者,一个无线数据承载可以对应多个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载波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BWP承载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子载波间隔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子载波间隔所对应的逻辑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消息中包括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标识,该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即为预设逻辑信道。或者,第二消息中包括终端的每个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及指示该逻辑信道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消息中包括终端的每个服务小区的标识以及指示该服务小区对应的逻辑信道是否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消息中包括终端的每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以及指示该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是否需要触发 RRC连接重建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消息中包括终端的每个BWP的标识以及指示每个BWP 对应的逻辑信道是否需要RRC连接重建的指示信息。或者,第二消息中包括终端的每个子载波间隔的标识以及指示每个子载波间隔对应的逻辑信道是否需要RRC连接重建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实现方式可以为:终端的RLC实体在判断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RLC 实体向RRC实体通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可选的,RLC实体还可以向RRC实体发送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即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RRC实体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满足,则RRC实体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若不满足,RRC实体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或者,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为:RLC实体在判断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RLC实体再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若满足,则RLC实体通知RRC实体需要RRC 连接重建,然后RRC实体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若不满足,则RLC实体通知RRC 实体无需RRC连接重建,可选的,RLC实体还可以向RRC实体通知对应的逻辑信道的标识 (即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然后RRC实体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需要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信息,即通过该方式使能终端执行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终端需要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信息之后,终端可以通过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任意一种方式,来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可选的,若网络设备未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需要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信息,或者,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不需要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信息,则终端不用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那么也就是说终端可以不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的方案,而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直接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当终端处于DC时,终端可以监视辅小区组(Secondary CellGroup, SCG)的无线链路质量,其中,SCG包括终端的除主小区组(Master Cell Group,MCG)之外的服务小区的集合,也就是SCG包括一个主辅小区(Primary Secondary Cell,PSCell),可选的,SCG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其他辅服务小区。MCG是指由主服务小区和与主服务小区属于同一个基站的辅服务小区组成。PSCell是指终端在SCG中执行随机接入过程的服务小区,或者,是指当执行(perform)SCG改变且无需随机接入过程时发起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传输的服务小区。辅服务小区(Secondary Cell,SCell)是指操作在辅载波的小区,是终端在RRC建立之后网络设备配置的用于提供额外的无线资源的服务小区。MCG里的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可以称为主基站(Master node,MN),SCG里的服务小区所属的基站可以称为辅基站(Secondary node,SN)。主基站和辅基站可以为不同的基站,也可以为相同的基站。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网络设备侧承载业务的SDAP实体,PDCP 实体,RLC实体,MAC实体,PHY实体部署在不同的基站上(即某些实体部署在主基站,某些实体部署在辅基站),也可能部署在相同的基站上。比如承载某些业务的SDAP实体和/或 PDCP实体部署在辅基站,而该承载业务的RLC实体、MAC实体、PHY实体部署在主基站上。主基站和辅基站可能都具有RRC实体,比如在多无线接入技术双连接(Multi-RAT Dual Connectivity)或/和NR-NR双连接中,主基站和辅基站都可能具有RRC实体,分别负责自身侧的无线资源控制。MCG和SCG可能采用相同的通信制式,也可能采用不同的通信制式。比如可能一部分载波采用LTE无线接入通信制式与终端通信,一部分载波采用5G NR无线接入通信制式与终端通信。现有技术中,当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SCG失败消息,终端和SCG之间会停止所有的数据传输,这样对于某些只承载在SCG上的业务而言,数据传输会中断,对于同时承载在MCG和SCG上的业务而言,数据传输速率会下降,从而影响通信质量。
针对上述数据传输速度会下降的问题,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终端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之后,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判断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中是否包括所述终端的主辅服务小区(PSCell),其中,第一服务小区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终端的主辅服务小区,则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SCG失败消息。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终端的主辅服务小区,则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数据包可以为MCG的RLC的数据单元或者SCG的RLC的数据单元。若终端的MCG的RLC实体在判断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说明第一数据包为MCG的RLC的数据单元,然后终端判断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是否包括主服务小区,若不包括主服务小区,则终端向MCG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若终端的SCG的RLC实体在判断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说明第一数据包为SCG的RLC的数据单元,然后终端判断第一逻辑信道对应的第一服务小区是否包括主辅服务小区,若不包括主辅服务小区,则终端向SCG的网络设备或者MCG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向MCG的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对应的消息类型与终端向SCG的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所对应的消息类型可能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如图3的实施例),在上述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 连接重建条件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所指的其它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是指SCG中的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辅基站的RRC实体可以产生RRC消息,比如称为SRB3。辅基站产生的RRC消息可以直接由SCG中的小区向终端发送,而无需由MCG中的小区向终端发送。终端也可以通过SCG中的小区向辅基站的RRC 实体发送RRC消息。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终端可以把同一个RRC消息在SCG和MCG中的服务小区都发送。又一种可能的方式中,主基站中的RRC实体产生的RRC消息可以由SCG 中的服务小区发送给终端,终端可以通过SCG中的服务小区向主基站中的RRC实体发送RRC 消息)。相应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指终端向SCG的网络设备发送的。该第一消息可以在SRB3中承载。
在一些实施例中(比如图3的实施例),在上述终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 连接重建条件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所指的其它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是指MCG中的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一种可能的方式中,辅基站的RRC实体可以产生RRC消息,比如称为SRB3。辅基站产生的RRC消息可以由MCG中的小区向终端发送。终端也可以通过MCG中的小区向辅基站的RRC实体发送RRC消息。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终端可以把同一个RRC消息在MCG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服务小区都发送)。相应地,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指终端向MCG的网络设备发送的。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401、终端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
其中,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本实施例中,S4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图2 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S402、终端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在获取到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之后,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说明第一逻辑信道即将不能保证业务质量,则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其中,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
S403、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再根据该第三消息,确定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然后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从而保证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业务质量,进而可以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三消息将该第一逻辑信道从当前对应的小区重配至其它小区中,重配之后逻辑信道可以保证其承载的业务质量,以避免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等于预设次数时,终端也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以向网络设备指示承载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数据包的逻辑信道为第一逻辑信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消息承载在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中,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PDU为重传次数控制PDU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控制PDU 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也就是说,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PDU,并且该PDU 为重传次数控制PDU,该重传次数控制PDU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可选的,该PDU还可以包括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上述第一数据包的序列号。其中,上述的PDU是由终端的PDCP实体产生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消息可以是终端通过除第一逻辑信道之外的其它逻辑信道对应的信道向网络设备发送,例如该第三消息可以是RRC消息。或者,上述的第三消息可以是新定议的媒体接入控制控制元素(medium access control control element,MAC CE)或者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前导码(preamble)。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终端执行S402之后,终端开启定时器,禁止在该定时器超时前向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消息。以避免终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并且小于最大重传次数前,向网络设备多次发送第三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向终端发送所述定时器的信息,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定时器的信息,从而确定定时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定时器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其中,定时器的信息是指定时器的时间长度取值,例如10ms。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402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包括: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且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消息。本实施例中,终端中可以设置有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定时器,若在当前时间,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定时器超时且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则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后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定时器重新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从而确定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由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通知网络设备,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然后终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第三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设备还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相应地,终端从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终端根据该用于指示预设次数的信息可以确定预设次数的大小,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预设次数可以是由网络设备向终端配置的。可以理解的是,预设次数也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终端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其中,该预设次数小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最大重传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的信息、上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可以包括在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同一消息中,或者,也可以包括在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不同消息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定时器的信息、上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用于指示预设次数的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可以包括在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第一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中。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与图4所示实施例不同的是,终端可以在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获取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相应地,网络设备从终端接收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若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时,网络设备可以执行相应的操作,来避免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继续增加至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从而保证第一逻辑信道上承载的业务质量,进而可以减少RRC连接重建次数,减少终端的业务处于中断状态的次数和时间,提高通信质量。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中,由终端实现的方法或者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终端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等)实现,由网络设备实现的方法或者步骤,也可以由可用于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芯片或者电路等)实现。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通信装置500可以是前述方法实施例中提到的终端或者网络设备。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的方法,具体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说明。
所述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01,所述处理器501也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可以实现一定的控制或者处理功能。所述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或者专用处理器等。例如可以是基带处理器、或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可以用于对通信装置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
在一种可选的设计中,处理器501也可以存有指令503或者数据(例如中间数据)。其中,所述指令503可以被所述处理器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对应于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的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通信装置500可以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可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中发送或接收或者通信的功能。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存储器502,其上可以存有指令504,所述指令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被运行,使得所述通信装置500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描述的方法。
可选的,所述存储器中也可以是存储有数据。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集成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5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505和/或天线506。所述处理器501可以称为处理单元,对通信装置(终端或者网络设备)进行控制。所述收发器505可以称为收发单元、收发机、收发电路、或者收发器等,用于实现通信装置的收发功能。
在一个设计中,若该通信装置500用于实现对应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终端的操作时。例如,可以由处理器501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数据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或者,例如,可以由处理器501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以及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由收发器505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另一个设计中,若该通信装置用于实现对应于上述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操作时。例如可以由收发器505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RRC连接重建的消息;或者,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其中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或者,例如可以由收发器505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由处理器501根据所述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其中,上述收发器505与处理器5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参见上述各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描述的处理器501和收发器505可实现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IC)、模拟 IC、射频集成电路(radio frequency integrated circuit,RFIC)、混合信号IC、专用集成电路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子设备等上。该处理器和收发器也可以用各种1C工艺技术来制造,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nMetal-oxide-semiconductor,NMOS)、P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positive channel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PMOS)、双极结型晶体管(BipolarJunction Transistor,BJT)、双极 CMOS(BiCMOS)、硅锗(SiGe)、砷化镓(GaAs)等。
虽然在以上的实施例描述中,通信装置500以终端或者网络设备为例来描述,但本申请中描述的通信装置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终端或上述网络设备,而且通信装置的结构可以不受图5的限制。通信装置500可以是独立的设备或者可以是较大设备的一部分。例如所述设备可以是:
(1)独立的集成电路IC,或芯片,或,芯片系统或子系统;
(2)具有一个或多个IC的集合,可选的,该IC集合也可以包括用于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存储部件;
(3)ASIC,例如调制解调器(MSM);
(4)可嵌入在其他设备内的模块;
(5)接收机、终端、蜂窝电话、无线设备、手持机、移动单元,网络设备等等;
(6)其他等等。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可适用于本申请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终端的主要部件。如图6所示,终端600 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控制电路、天线以及输入输出装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存储器主要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和数据。射频电路主要用于基带信号与射频信号的转换以及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天线主要用于收发电磁波形式的射频信号。输入输出装置,例如触摸屏、显示屏,键盘等主要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数据以及对用户输出数据。
当终端开机后,处理器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软件程序,解释并执行软件程序的指令,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当需要通过无线发送数据时,处理器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基带处理后,输出基带信号至射频电路,射频电路将基带信号进行射频处理后将射频信号通过天线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送。当有数据发送到终端时,射频电路通过天线接收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转换为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输出至处理器,处理器将基带信号转换为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处理。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便于说明,图6仅示出了一个存储器和处理器。在实际的终端中,可以存在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也可以称为存储介质或者存储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处理器可以包括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基带处理器主要用于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主要用于对整个终端进行控制,执行软件程序,处理软件程序的数据。图6中的处理器集成了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的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基带处理器和中央处理器也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处理器,通过总线等技术互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基带处理器以适应不同的网络制式,终端可以包括多个中央处理器以增强其处理能力,终端的各个部件可以通过各种总线连接。所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基带处理电路或者基带处理芯片。所述中央处理器也可以表述为中央处理电路或者中央处理芯片。对通信协议以及通信数据进行处理的功能可以内置在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单元中,由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以实现基带处理功能。
在一个例子中,可以将具有收发功能的天线和控制电路视为终端600的收发模块601,将具有处理功能的处理器视为终端600的处理模块602。如图6所示,终端600包括收发模块601和处理模块602。收发模块也可以称为收发器、收发机、收发装置等。可选的,可以将收发模块601中用于实现接收功能的器件视为接收模块,将收发模块601中用于实现发送功能的器件视为发送模块,即收发模块601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示例性的,接收模块也可以称为接收机、接收器、接收电路等,发送模块可以称为发射机、发射器或者发射电路等。
图7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或者可以是其他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图 2-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终端的操作或者步骤,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 701和处理模块702。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703。可选地,该通信装置700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704。
获取模块7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702,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发送模块703,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
可选地,发送模块703,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
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2,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2,具体用于: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702,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接收模块704,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 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8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或者可以是其他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图2-图3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操作,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第一接收模块801或者第二接收模块802。可选的,该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803。
第一接收模块801,用于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满足 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RRC连接重建的消息。
第二接收模块802,用于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不满足 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其中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
可选地,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
可选地,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可选地,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
可选地,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可选地,发送模块80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终端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或者可以是其他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图 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终端的操作或者步骤,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模块901 和收发模块902。可选地,该收发模块902也可以划分为接收发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执行接收功能,发送模块用于执行发送功能。
处理模块901,用于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
收发模块902,用于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承载在PDU中,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PDU为重传次数控制PDU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控制PDU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处理模块901,用于在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第三消息之后,开启定时器;
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前禁止向所述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定时器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并且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通知所述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902,还用于: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集成电路,芯片等等),或者可以是其他通信模块,用于实现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对应于网络设备的操作,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收发模块1001和处理模块1002。可选的,该收发模块1001可以划分为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执行接收功能,发送模块用于执行发送功能。
收发模块1001,用于从终端接收第三消息,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的信息,所述数据包为RLC的数据单元;
处理模块10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三消息,确定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中还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可选地,所述第三消息承载在PDU中,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PDU为重传次数控制PDU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控制PDU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从终端接收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01,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定时器的信息,所述定时器用于禁止所述终端在所述定时器超时前向网络设备再次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01,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的信息,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用于所述终端在所述重传次数上报周期到达时发送所述第三消息。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01,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承载的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次数时通知所述网络设备。
可选地,所述收发模块1001,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次数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 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 (SSD))等。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无线链路控制RLC数据单元;
在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重传次数时,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请求RRC连接重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确定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确定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对应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所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满足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用于请求RRC连接重建的消息;或者,
在第一数据包的重传次数大于或者等于最大重传次数,且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时,从终端接收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用于指示第一逻辑信道无线链路失败的信息;
其中是否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是根据第一逻辑信道确定的,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为承载所述第一数据包的逻辑信道,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无线链路控制RLC的数据单元;
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和/或,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不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其中,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为满足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映射规则的所述终端的服务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的标识。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不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或者,若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中包括所述终端的主服务小区且确定存在除所述第一服务小区之外的其他服务小区可用于承载RRC消息,则不满足所述RRC连接重建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逻辑信道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包括:
若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不属于需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则不满足RRC连接重建条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包括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所述预设逻辑信道的标识;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小区中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的标识,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无线数据承载对应的逻辑信道,或者,
所述用于指示需要触发RRC连接重建的预设逻辑信道的信息包括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所述预设逻辑信道包括所述至少一个部分载波带宽承载的逻辑信道。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或者,所述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21任一项所述通信方法。
2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或者13-21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CN201810299873.5A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351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9873.5A CN110351895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和装置
PCT/CN2019/080958 WO2019192458A1 (zh) 2018-04-04 2019-04-02 通信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9873.5A CN110351895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895A CN110351895A (zh) 2019-10-18
CN110351895B true CN110351895B (zh) 2021-11-09

Family

ID=68100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9873.5A Active CN110351895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895B (zh)
WO (1) WO20191924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88649B (zh) * 2019-11-07 2023-04-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132065A (zh) * 2019-12-30 2021-07-16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和视频处理设备
WO2021195994A1 (zh) * 2020-03-31 2021-10-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接入网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1641975B (zh) * 2020-05-12 2023-07-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连接重建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TWI767820B (zh) * 2021-01-22 2022-06-11 達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無線對等端的封包重傳方法及電腦程式產品及裝置
CN115843125B (zh) * 2023-03-01 2023-08-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413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消息鉴权码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006376A1 (zh) * 2009-07-15 2011-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CN102123458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298048A (zh) * 2012-03-05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切换过程中rrc连接重建立次数的方法和终端
WO2013163902A1 (zh) * 2012-05-04 201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4853372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ue释放次数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5940757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过程所配置的条件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530886A (ja) * 2008-08-08 2011-12-22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Macのリセットおよび再構成
CN101965009A (zh) * 2009-07-22 2011-02-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侧无线链路控制层报文异常的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036284B (zh) * 2009-09-30 2013-08-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载波聚合场景下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2223658B (zh) * 2010-04-19 2016-06-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无线链路失败的方法和中继节点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4413A (zh) * 2008-12-17 2010-06-2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消息鉴权码管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1006376A1 (zh) * 2009-07-15 2011-01-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失败指示信息的通知方法与装置
CN102123458A (zh) * 2010-01-11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失败的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298048A (zh) * 2012-03-05 2013-09-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切换过程中rrc连接重建立次数的方法和终端
WO2013163902A1 (zh) * 2012-05-04 2013-11-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链路管理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5940757A (zh) * 2014-01-31 2016-09-14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针对无线电资源控制连接重新建立过程所配置的条件
CN104853372A (zh) * 2014-02-17 2015-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减少ue释放次数的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895A (zh) 2019-10-18
WO2019192458A1 (zh) 2019-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1895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US20230354454A1 (en) Re-Establishment of Component Carri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982360B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10324848B (zh) 信息处理方法、通信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TWI448183B (zh) 處理無線資源控制連線重設之方法
US11369000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JP7467597B2 (ja) 通信方法、slrb確立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US2023020959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757511B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640525A (zh) 侧链路信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终端装置和网络装置
WO2019096285A1 (zh) 一种接入网络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314086B2 (en) Radio bearer setup method and device
US20220201794A1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US2022003044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EP391383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EP409306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312588B (zh)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42578A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1263398B (zh) 业务传输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WO2023004532A1 (zh) 接入控制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EP432259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4319464A1 (e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llback from small data transmission (sdt) to non-sdt
US20230328825A1 (en) Configuration rese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device
WO2023023958A1 (zh) 一种寻呼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