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6897A - 光学成像镜头 - Google Patents

光学成像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6897A
CN110346897A CN201910264606.9A CN201910264606A CN110346897A CN 110346897 A CN110346897 A CN 110346897A CN 201910264606 A CN201910264606 A CN 201910264606A CN 110346897 A CN110346897 A CN 110346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imaging
image side
object side
nega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46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6897B (zh
Inventor
黄林
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nny Op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9583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185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6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8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68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68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2Telephoto objectives, i.e. systems of the type + - in which the distance from the front vertex to the image plane is less than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25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for optical correction, e.g. distorsion,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满足HFOV<30°。

Description

光学成像镜头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学成像镜头,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六片透镜的光学成像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例如智能手机的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希望使用便携式电子设备就能在野外实现对较远距离景物的拍摄需求,并且可以达到突出主体,虚化背景的效果。这就要求镜头在具有长焦特性的同时,还需要具备小型化特性和高成像品质。然而,现有的长焦镜头通常会通过增加透镜片数以实现高成像质量,因而尺寸较大,无法同时满足长焦、小型化与高成像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光学成像镜头。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HFOV<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f1/CT4>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1<f1/CT4<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R2-R1)/(R2+R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2<f/f1<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3<f/f2<-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2<R6/f<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2<f3/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可满足0.5<(R10-R11)/(R10+R1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有效焦距f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6<f6/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可满足2<T56/CT6<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可满足3.7<CT1/CT3<4.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5<T23/CT2<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5<T34/TTL*10<1。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2<f3/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2<f/f1<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f1/CT4>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1<f1/CT4<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3<f/f2<-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可满足2<T56/CT6<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有效焦距f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6<f6/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可满足3.7<CT1/CT3<4.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5<T23/CT2<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5<T34/TTL*1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HFOV<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R2-R1)/(R2+R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2<R6/f<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可满足0.5<(R10-R11)/(R10+R11)<1.5。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凹面。其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可满足2<f/f1<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f1/CT4>11。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1<f1/CT4<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3<f/f2<-0.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2.2<f3/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56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可满足2<T56/CT6<3.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有效焦距f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1.6<f6/f<-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可满足3.7<CT1/CT3<4.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23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5<T23/CT2<1.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34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5<T34/TTL*1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HFOV<3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R2-R1)/(R2+R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0.2<R6/f<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0与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1可满足0.5<(R10-R11)/(R10+R11)<1.5。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其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39mm≤CT1+CT3+CT4≤1.4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3.77≤f/R1≤3.95;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3)/∑CT≤0.62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49mm≤(f*CT4)/∑CT≤0.6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5)/∑CT≤0.7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23mm≤CT2≤0.2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1.34mm≤CT1*CT6/CT5≤2.4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1.40mm2≤f*CT2≤1.64mm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535mm≤R1≤1.611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0.45%-1≤tan(CRAmax)/|ODT|≤0.6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1.00%-1≤(CRAmax/HFOV)/|ODT|≤1.2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95≤TTL/f*(CRAmax/HFOV)≤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43≤tan(HFOV)≤0.45。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其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39mm≤CT1+CT3+CT4≤1.4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3.77≤f/R1≤3.95;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49mm≤(f*CT4)/∑CT≤0.6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3)/∑CT≤0.62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5)/∑CT≤0.7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23mm≤CT2≤0.2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1.34mm≤CT1*CT6/CT5≤2.4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1.40mm2≤f*CT2≤1.64mm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535mm≤R1≤1.611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0.45%-1≤tan(CRAmax)/|ODT|≤0.6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1.00%-1≤(CRAmax/HFOV)/|ODT|≤1.2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95≤TTL/f*(CRAmax/HFOV)≤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43≤tan(HFOV)≤0.45。
再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这样一种光学成像镜头,该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的第六透镜,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其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可满足1.39mm≤CT1+CT3+CT4≤1.44mm;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3.77≤f/R1≤3.95;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5)/∑CT≤0.7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54mm≤(f*CT3)/∑CT≤0.62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与第一透镜至第六透镜分别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CT可满足0.49mm≤(f*CT4)/∑CT≤0.6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23mm≤CT2≤0.27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6与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可满足1.34mm≤CT1*CT6/CT5≤2.40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1.40mm2≤f*CT2≤1.64mm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可满足1.535mm≤R1≤1.611m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0.45%-1≤tan(CRAmax)/|ODT|≤0.60%-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与光学成像镜头在成像时的最大光学畸变ODT可满足1.00%-1≤(CRAmax/HFOV)/|ODT|≤1.25%-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主光线入射电子感光组件的最大入射角度CRAmax与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95≤TTL/f*(CRAmax/HFOV)≤1.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43≤tan(HFOV)≤0.45。
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六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光学成像镜头具有小型化、长焦距、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A至图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A至图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A至图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A至图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至图1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A至图12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A至图14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6A至图16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8A至图18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0A至图20D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象散曲线、畸变曲线以及倍率色差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靠近物体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物侧面,每个透镜中靠近成像面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像侧面。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可包括例如六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这六片透镜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可为凸面,像侧面可为凸面;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凸面;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六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可为凹面。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HFOV<30°,其中,HFOV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更具体地,HFOV进一步可满足HFOV<25°,例如,24.1°≤HFOV≤24.2°。合理控制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使光学系统满足长焦特性并具有较好的平衡像差的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f1/CT4>11,其中,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CT4为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f1和CT4进一步可满足11<f1/CT4<15,例如,11.20≤f1/CT4≤13.45。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与第四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使光学系统满足长焦特性并具有较好的平衡像差的能力。并且能合理控制主光线偏转角度,提高镜头与芯片的匹配程度,有利于调整光学系统的结构。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3<f/f2<-0.3,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f2进一步可满足-1.18≤f/f2≤-0.47。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有助于增大光学系统的焦距,实现镜头的长焦特性。并且合理设置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能够有效地调整光线位置,有利于缩短光学成像镜头的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2<f3/f<-0.6,其中,f3为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3和f进一步可满足-2.11≤f3/f≤-0.73。合理选择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可以在校正像差的同时,实现镜头的长焦特性。并且有助于适当缩短光学系统的总长,满足轻薄的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2<f/f1<2.5,其中,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1为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和f1进一步可满足2.26≤f/f1≤2.35。合理设置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有助于实现镜头的长焦特性。并且,合理控制第一镜头的光焦度,能够提升成像系统对光线的会聚能力,调整光线的聚焦位置,从而有利于缩短系统的总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R2-R1)/(R2+R1)<1.5,其中,R2为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2和R1进一步可满足1.15≤(R2-R1)/(R2+R1)≤1.45。合理分配第一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曲率半径,有助于调整第一透镜两侧的光焦度分布,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平衡象散的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2<R6/f<1.2,其中,R6为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R6和f进一步可满足0.31≤R6/f≤1.03。合理布置第三透镜像侧面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地平衡系统的象散,缩短系统的后焦距,进一步确保光学系统的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3.7<CT1/CT3<4.7,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CT1和CT3进一步可满足3.91≤CT1/CT3≤4.52。合理控制第一透镜的中心厚度和第三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能有效缩小光学系统的尺寸,避免系统体积过大,同时,能有效降低镜片的组装难度并实现较高的空间利用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2<T56/CT6<3.5,其中,T56为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CT6为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T56和CT6进一步可满足2.02≤T56/CT6≤3.39。合理控制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与第六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能有效地缩小系统的尺寸,并实现镜头的长焦特性。同时,有利于调整系统的结构,降低镜片加工和组装的难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1.6<f6/f<-0.6,其中,f6为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6和f进一步可满足-1.3<f6/f<-1.0,例如,-1.26≤f6/f≤-1.03。合理设置第六透镜的有效焦距,有利于增大光学系统的焦距,保证系统的长焦特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T34/TTL*10<1,其中,T34为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TL为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至光学成像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T34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64≤T34/TTL*10≤0.92。合理控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与第一透镜物侧面至成像面的轴上距离的比值,有助于确保光学系统具有轻薄特性和长焦特性,使得该成像镜头能配合广角镜头应用于高性能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T23/CT2<1.8,其中,T23为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隔距离,CT2为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更具体地,T23和CT2进一步可满足0.58≤T23/CT2≤1.76。合理控制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空气间隔与第二透镜的中心厚度的比值,使透镜间具有足够的间隔空间,从而使透镜表面可以具有更高的变化自由度,并以此来提升系统校正象散和场曲的能力。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本申请的光学成像镜头可满足条件式0.5<(R10-R11)/(R10+R11)<1.5,其中,R10为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1为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0和R11进一步可满足0.6<(R10-R11)/(R10+R11)<1.1,例如,0.65≤(R10-R11)/(R10+R11)≤1.00。合理分配第五透镜像侧面和第六透镜物侧面的曲率半径,并使得第五透镜的像侧面为凸面,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有利于使得光学系统更好地匹配芯片的主光线角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光阑,以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光阑可根据需要设置在任意位置处,例如,光阑可设置在物侧与第一透镜之间。
可选地,上述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用于校正色彩偏差的滤光片和/或用于保护位于成像面上的感光元件的保护玻璃。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采用非球面的六片式长焦镜头,广角与长焦镜头配合达到变焦目的,在自动对焦情况下可得到放大倍率以及质量良好的像,适合于拍摄较远处的对象。同时,本申请的镜头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有效地缩小成像镜头的体积、降低成像镜头的敏感度并提高成像镜头的可加工性,使得光学成像镜头更有利于生产加工并且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
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各透镜的镜面中的至少一个为非球面镜面。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透镜周边具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改善成像质量。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光学成像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六个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成像镜头不限于包括六个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成像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
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至图2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
由表1可知,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在本实施例中,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在表1中已给出);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12的高次项系数A4、A6、A8、A10、A12、A14和A16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3.3000E-05 -3.8000E-04 -1.3200E-03 1.8850E-03 -1.12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3.4060E-02 1.6155E-01 -1.7972E-01 9.0023E-02 -1.74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7.3060E-02 2.8158E-01 -2.9510E-01 1.4921E-01 -3.013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2.6070E-02 2.2900E-01 -2.1304E-01 2.0822E-01 -1.0240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3.4922E-02 1.0536E-01 3.0041E-02 3.8359E-02 -2.3730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4.9369E-02 -4.3800E-03 2.7969E-01 -3.3530E-01 3.1260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2.2039E-01 -2.1000E-01 1.1998E-01 1.8118E-01 -2.3412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9.8820E-02 -2.5617E-01 4.0034E-01 -2.4276E-01 5.74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2.3540E-02 1.1236E-01 -7.7670E-02 2.0927E-02 -2.14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0 -2.9630E-02 1.7046E-01 -1.0765E-01 2.7372E-02 -2.65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4012E-01 1.8785E-01 -1.1397E-01 4.4626E-02 -9.6600E-03 1.0820E-03 -5.0674E-05
S12 -1.6920E-01 8.6130E-02 -3.2230E-02 4.1790E-03 1.3340E-03 -5.7000E-04 6.1371E-05
表2
表3给出实施例1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6 f6(mm) -6.61
f2(mm) -5.14 f(mm) 6.08
f3(mm) -12.29 TTL(mm) 5.41
f4(mm) -8.00 HFOV(°) 24.1
f5(mm) 8.56
表3
图2A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B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C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D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A至图2D可知,实施例1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3至图4D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在本实施例及以下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1相似的描述。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4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4
由表4可知,在实施例2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5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2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3.1600E-04 -8.0000E-04 -8.0000E-04 1.9170E-03 -1.19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3.5840E-02 1.5939E-01 -1.7455E-01 8.6221E-02 -1.633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6.9000E-02 2.6589E-01 -2.7525E-01 1.3444E-01 -2.480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8.6700E-03 2.1138E-01 -2.0394E-01 2.2975E-01 -1.1336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7.3240E-03 1.9937E-01 -1.1949E-01 1.7858E-01 -9.5380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5.3200E-03 1.4525E-01 -1.8200E-02 9.7920E-03 8.6850E-02 0.0000E+00 0.0000E+00
S7 -1.5937E-01 -3.2480E-01 1.6759E-01 1.8962E-01 -2.3655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1.9280E-02 -4.4455E-01 5.4896E-01 -3.2035E-01 7.8567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2.4841E-02 6.6141E-02 -5.4530E-02 1.5923E-02 -1.94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0 -3.1630E-02 1.6581E-01 -9.9830E-02 2.4071E-02 -2.28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4119E-01 1.8629E-01 -1.3797E-01 6.4838E-02 -1.5660E-02 1.8080E-03 -7.7255E-05
S12 -2.1927E-01 1.6014E-01 -9.9120E-02 3.5682E-02 -6.4600E-03 3.7600E-04 2.1533E-05
表5
表6给出实施例2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表6
图4A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4B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4C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4D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4A至图4D可知,实施例2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5至图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7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7
由表7可知,在实施例3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3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6.9000E-04 1.0920E-03 -3.3400E-03 3.6970E-03 -1.90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4.4520E-02 1.9125E-01 -2.2467E-01 1.1920E-01 -2.425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7.5970E-02 3.0284E-01 -3.4380E-01 1.8971E-01 -4.10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1.9600E-02 2.2650E-01 -2.3564E-01 2.3608E-01 -1.1041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3.5518E-02 1.0623E-01 7.3083E-02 -3.4290E-02 2.0502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4.2271E-02 -4.6450E-02 4.9789E-01 -7.0055E-01 5.6414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1.2636E-01 -5.4103E-01 3.5651E-01 2.3563E-01 -3.3430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2.3925E-01 -9.5874E-01 1.0848E+00 -5.7816E-01 1.2128E-01 0.0000E+00 0.0000E+00
S9 1.7629E-01 -2.3315E-01 2.2210E-01 -1.0567E-01 1.8185E-02 0.0000E+00 0.0000E+00
S10 -7.4370E-02 1.1135E-01 -1.6040E-02 -1.4270E-02 3.532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4320E-01 2.1512E-01 -1.8506E-01 1.0085E-01 -2.9450E-02 4.3560E-03 -2.5937E-04
S12 -1.8846E-01 1.3558E-01 -9.0130E-02 3.5636E-02 -7.6900E-03 7.9300E-04 -2.4734E-05
表8
表9给出实施例3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8 f6(mm) -7.68
f2(mm) -5.91 f(mm) 6.08
f3(mm) -10.40 TTL(mm) 5.41
f4(mm) -37.06 HFOV(°) 24.2
f5(mm) -500.81
表9
图6A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6B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6C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6D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6A至图6D可知,实施例3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7至图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0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0
由表10可知,在实施例4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1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4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1.2200E-04 -1.5100E-03 1.1600E-03 -1.6000E-04 -4.9000E-04 0.0000E+00 0.0000E+00
S2 -4.9690E-02 1.9895E-01 -2.2320E-01 1.1665E-01 -2.394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7.7670E-02 3.0537E-01 -3.3110E-01 1.7633E-01 -3.870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1.3860E-02 2.1075E-01 -2.0011E-01 2.1021E-01 -1.0881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4.0115E-02 7.2387E-02 9.9832E-02 -1.1340E-02 -1.1550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5.6109E-02 -3.4790E-02 3.1746E-01 -3.1533E-01 2.8285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1.3070E-01 -4.1840E-01 2.9452E-01 1.8113E-01 -2.8977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1.0044E-01 -5.9602E-01 7.3001E-01 -4.1760E-01 9.5158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4.9088E-02 3.6659E-02 -2.7790E-02 4.2650E-03 -5.6000E-06 0.0000E+00 0.0000E+00
S10 -7.6150E-02 2.0392E-01 -1.1500E-01 2.6777E-02 -2.40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4549E-01 1.8184E-01 -9.8340E-02 3.4200E-02 -6.2800E-03 5.1500E-04 -1.0951E-05
S12 -1.6058E-01 6.6488E-02 -1.4330E-02 -3.3300E-03 2.8780E-03 -6.9000E-04 6.0583E-05
表11
表12给出实施例4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5 f6(mm) -6.89
f2(mm) -5.36 f(mm) 6.08
f3(mm) -12.86 TTL(mm) 5.41
f4(mm) -11.66 HFOV(°) 24.2
f5(mm) 15.96
表12
图8A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8B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8C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8D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8A至图8D可知,实施例4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9至图1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3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3
由表13可知,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4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5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2.7300E-04 -9.8000E-05 -1.5100E-03 1.8530E-03 -1.02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4.1570E-02 1.9228E-01 -2.1347E-01 1.0707E-01 -2.085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8.4970E-02 3.4526E-01 -3.7248E-01 1.9056E-01 -3.92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4.0640E-02 2.8362E-01 -2.4068E-01 1.7210E-01 -8.3820E-02 0.0000E+00 0.0000E+00
S5 2.5071E-02 1.6503E-01 1.2716E-02 -4.5920E-02 3.3585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3.8966E-02 5.2233E-02 2.5646E-01 -3.9616E-01 3.4247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2.6947E-01 -1.3609E-01 9.2811E-02 1.1214E-01 -2.2482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1.2062E-01 -2.4502E-01 4.2099E-01 -3.1734E-01 1.0528E-01 0.0000E+00 0.0000E+00
S9 -6.6000E-03 8.9727E-02 -6.0740E-02 1.5020E-02 -1.45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0 -1.1350E-02 1.7049E-01 -1.1254E-01 2.8983E-02 -2.84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4575E-01 1.9915E-01 -1.2906E-01 5.2125E-02 -1.1070E-02 1.1210E-03 -4.0371E-05
S12 -1.7316E-01 9.2369E-02 -3.7050E-02 5.4540E-03 1.3520E-03 -6.3000E-04 6.8432E-05
表14
表15给出实施例5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3 f6(mm) -6.46
f2(mm) -5.16 f(mm) 6.08
f3(mm) -11.59 TTL(mm) 5.41
f4(mm) -7.67 HFOV(°) 24.1
f5(mm) 8.16
表15
图10A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0B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0C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0D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0A至图10D可知,实施例5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凹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6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6
由表16可知,在实施例6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17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1.6800E-03 3.4950E-03 -7.1200E-03 5.5700E-03 -2.06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2 -3.1730E-02 1.3938E-01 -1.3895E-01 6.0056E-02 -9.79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3 -6.2310E-02 2.2901E-01 -1.9422E-01 7.0602E-02 -8.82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4 -2.2450E-02 1.8536E-01 -1.3747E-01 1.6886E-01 -9.8560E-02 0.0000E+00 0.0000E+00
S5 5.5145E-02 9.1202E-02 1.2963E-01 -1.1003E-01 4.7092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4.7672E-02 -4.4920E-02 4.3584E-01 -5.7229E-01 3.8165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2.0973E-01 -2.4979E-01 2.2628E-01 5.1911E-02 -1.8305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8.6370E-02 -2.7208E-01 4.3856E-01 -2.9435E-01 8.0232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2.6930E-02 1.0515E-01 -7.1940E-02 2.0759E-02 -2.53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0 -3.2740E-02 1.5455E-01 -9.3030E-02 2.3218E-02 -2.36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5440E-01 1.9107E-01 -9.6740E-02 2.9103E-02 -4.1800E-03 1.8600E-04 6.4266E-06
S12 -1.7988E-01 9.7008E-02 -3.8730E-02 8.7680E-03 -7.2000E-04 -1.2000E-04 2.5017E-05
表17
表18给出实施例6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5 f6(mm) -6.26
f2(mm) -5.32 f(mm) 6.08
f3(mm) -11.31 TTL(mm) 5.41
f4(mm) -8.28 HFOV(°) 24.1
f5(mm) 8.62
表18
图12A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2B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2C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2D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2A至图12D可知,实施例6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13至图14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3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19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19
由表19可知,在实施例7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0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7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6.6000E-04 -4.0000E-04 -3.7000E-04 1.1020E-03 -9.4000E-04 0.0000E+00 0.0000E+00
S2 -4.9160E-02 1.9938E-01 -2.2582E-01 1.1750E-01 -2.37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7.3360E-02 2.9031E-01 -3.1623E-01 1.6871E-01 -3.641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7.7300E-03 1.8703E-01 -1.8446E-01 2.1659E-01 -1.1304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5.4174E-02 1.8803E-02 1.8624E-01 -8.3590E-02 2.2956E-02 0.0000E+00 0.0000E+00
S6 7.1153E-02 -1.2875E-01 5.6357E-01 -6.6874E-01 5.2140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1.0475E-01 -5.3112E-01 3.2833E-01 3.1546E-01 -3.8015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1.5322E-01 -7.5787E-01 9.2027E-01 -5.0737E-01 1.0735E-01 0.0000E+00 0.0000E+00
S9 6.3653E-02 2.9655E-02 -2.4540E-02 2.4710E-03 3.4600E-04 0.0000E+00 0.0000E+00
S10 -9.7920E-02 2.2444E-01 -1.2430E-01 2.8794E-02 -2.57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5109E-01 1.8670E-01 -1.1169E-01 4.4883E-02 -9.7600E-03 1.0230E-03 -3.8639E-05
S12 -1.7360E-01 8.7620E-02 -3.5710E-02 7.3740E-03 6.8800E-05 -3.3000E-04 4.2791E-05
表20
表21给出实施例7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9 f6(mm) -7.06
f2(mm) -5.72 f(mm) 6.07
f3(mm) -12.31 TTL(mm) 5.41
f4(mm) -16.35 HFOV(°) 24.2
f5(mm) 31.64
表21
图14A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4B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4C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4D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4A至图14D可知,实施例7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15至图16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5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凹面,像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凸面,像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2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2
由表22可知,在实施例8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3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8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23
表24给出实施例8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58 f6(mm) -6.30
f2(mm) -12.79 f(mm) 6.07
f3(mm) -4.44 TTL(mm) 5.41
f4(mm) -15.59 HFOV(°) 24.1
f5(mm) 15.30
表24
图16A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6B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6C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6D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6A至图16D可知,实施例8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9
以下参照图17至图18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7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凸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5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5
由表25可知,在实施例9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6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9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面号 A4 A6 A8 A10 A12 A14 A16
S1 -2.6000E-05 -2.5000E-04 -9.5000E-04 1.2190E-03 -8.4000E-04 0.0000E+00 0.0000E+00
S2 -3.7810E-02 1.7027E-01 -1.8837E-01 9.4549E-02 -1.8490E-02 0.0000E+00 0.0000E+00
S3 -7.5440E-02 2.9206E-01 -3.0075E-01 1.4931E-01 -3.0550E-02 0.0000E+00 0.0000E+00
S4 -3.0080E-02 2.3667E-01 -2.0426E-01 1.9840E-01 -1.0606E-01 0.0000E+00 0.0000E+00
S5 2.1194E-02 1.3444E-01 4.5304E-02 -1.8490E-02 5.1880E-03 0.0000E+00 0.0000E+00
S6 4.3616E-02 7.3650E-03 3.0956E-01 -4.1171E-01 3.3889E-01 0.0000E+00 0.0000E+00
S7 -1.1059E-01 -3.4304E-01 2.1292E-01 1.2908E-01 -2.4254E-01 0.0000E+00 0.0000E+00
S8 8.1860E-02 -5.1165E-01 5.8069E-01 -3.3510E-01 8.4556E-02 0.0000E+00 0.0000E+00
S9 7.0254E-02 -3.2700E-03 1.9020E-03 -5.4700E-03 1.151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0 -4.4930E-02 1.7004E-01 -9.4190E-02 2.0392E-02 -1.6300E-03 0.0000E+00 0.0000E+00
S11 -2.0637E-01 1.3025E-01 -6.3590E-02 1.7174E-02 -6.0000E-04 -5.2000E-04 6.4381E-05
S12 -1.8753E-01 1.0873E-01 -5.0550E-02 1.3022E-02 -1.0800E-03 -2.3000E-04 4.2285E-05
表26
表27给出实施例9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7 f6(mm) -6.34
f2(mm) -5.32 f(mm) 6.08
f3(mm) -11.92 TTL(mm) 5.41
f4(mm) -15.25 HFOV(°) 24.1
f5(mm) 16.71
表27
图18A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18B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18C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18D示出了实施例9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18A至图18D可知,实施例9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实施例10
以下参照图19至图20D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图1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9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成像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光阑STO、第一透镜E1、第二透镜E2、第三透镜E3、第四透镜E4、第五透镜E5、第六透镜E6、滤光片E7和成像面S15。
第一透镜E1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1为凸面,像侧面S2为凸面。第二透镜E2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3为凸面,像侧面S4为凹面。第三透镜E3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5为凸面,像侧面S6为凹面。第四透镜E4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7为凹面,像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E5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S9为凹面,像侧面S10为凸面。第六透镜E6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S11为凹面,像侧面S12为凹面。滤光片E7具有物侧面S13和像侧面S14。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4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S15上。
表28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及圆锥系数,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
表28
由表28可知,在实施例10中,第一透镜E1至第六透镜E6中的任意一个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表29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0中各非球面镜面的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29
表30给出实施例10中各透镜的有效焦距f1至f6、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E1的物侧面S1的中心至成像面S15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以及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
f1(mm) 2.69 f6(mm) -6.70
f2(mm) -5.54 f(mm) 6.08
f3(mm) -12.37 TTL(mm) 5.41
f4(mm) -21.19 HFOV(°) 24.1
f5(mm) 31.64
表30
图20A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轴上色差曲线,其表示不同波长的光线经由镜头后的会聚焦点偏离。图20B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象散曲线,其表示子午像面弯曲和弧矢像面弯曲。图20C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畸变曲线,其表示不同视角情况下的畸变大小值。图20D示出了实施例10的光学成像镜头的倍率色差曲线,其表示光线经由镜头后在成像面上的不同的像高的偏差。根据图20A至图20D可知,实施例10所给出的光学成像镜头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品质。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10分别满足表31中所示的关系。
表31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成像装置,其电子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成像装置可以是诸如数码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的成像模块。该成像装置装配有以上描述的光学成像镜头。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满足HFOV<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满足f1/CT4>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满足11<f1/CT4<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满足1<(R2-R1)/(R2+R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成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2<f/f1<2.5。
6.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2.2<f3/f<-0.6。
7.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凹面;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满足2<f/f1<2.5。
8.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
所述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
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39mm≤CT1+CT3+CT4≤1.44mm;
3.77≤f/R1≤3.95;
0.54mm≤(f*CT3)/∑CT≤0.62mm,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
9.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
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
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39mm≤CT1+CT3+CT4≤1.44mm;
3.77≤f/R1≤3.95;
0.49mm≤(f*CT4)/∑CT≤0.60mm,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
10.光学成像镜头,沿着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其特征在于,
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物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凸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
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三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凹面部;
第四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五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
第六透镜具有正光焦度或负光焦度,其像侧面具有位于近轴区域的凹面部和位于远轴区域的凸面部;以及
所述光学成像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1.39mm≤CT1+CT3+CT4≤1.44mm;
3.77≤f/R1≤3.95;
0.54mm≤(f*CT5)/∑CT≤0.77mm,
其中,CT1为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f为所述光学成像镜头的总有效焦距,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CT为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六透镜分别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
CN201910264606.9A 2018-04-03 2019-04-03 光学成像镜头 Active CN1103468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95838.8A CN110018556B (zh) 2018-04-03 2019-04-03 光学成像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0945X 2018-04-03
CN201810290945.XA CN108375823A (zh) 2018-04-03 2018-04-03 光学成像镜头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5838.8A Division CN110018556B (zh) 2018-04-03 2019-04-03 光学成像镜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6897A true CN110346897A (zh) 2019-10-18
CN110346897B CN110346897B (zh) 2021-09-03

Family

ID=6303192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0945.XA Pending CN108375823A (zh) 2018-04-03 2018-04-03 光学成像镜头
CN201910264606.9A Active CN110346897B (zh) 2018-04-03 2019-04-03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0945.XA Pending CN108375823A (zh) 2018-04-03 2018-04-03 光学成像镜头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6757B2 (zh)
CN (2) CN108375823A (zh)
WO (1) WO2019192180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5599A (zh) * 2019-12-31 2020-04-1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1158114A (zh) * 2020-02-24 2020-05-15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98435A (zh) * 2020-02-24 2020-05-26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US20210255424A1 (en) * 2020-02-14 2021-08-19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14660787A (zh) * 2022-05-26 2022-06-24 苏州若言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短法兰距设计的全画幅光学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75823A (zh) * 2018-04-03 2018-08-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627955A (zh) * 2018-05-15 2018-10-0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TWI676046B (zh) 2018-06-20 2019-11-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用光學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71565B (zh) 2018-09-26 2019-09-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學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9839729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70786B (zh) * 2018-12-31 2021-03-02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39727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007431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56779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28360B (zh) * 2018-12-31 2021-09-21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007432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581627B (zh) * 2018-12-31 2021-07-09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56780B (zh) * 2018-12-31 2021-07-30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9839728B (zh) * 2018-12-31 2021-03-19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JP6859402B2 (ja) * 2019-01-29 2021-04-14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広角レンズ
JP6796171B2 (ja) * 2019-01-31 2020-12-02 エーエーシー オプティックス 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ピーティーイー リミテッド 撮像光学レンズ
CN115185066A (zh) * 2019-06-25 2022-10-14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376711B (zh) * 2019-06-29 2021-11-05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412733B (zh) * 2019-06-29 2021-09-17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244436B (zh) * 2019-06-29 2021-09-21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262004B (zh) * 2019-06-29 2021-09-17 瑞声光学解决方案私人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TWI703364B (zh) 2019-11-29 2020-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用光學鏡片組及電子裝置
CN111929871B (zh) * 2020-09-21 2020-12-18 常州市瑞泰光电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73B (zh) * 2020-09-21 2020-12-15 瑞泰光学(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55771B (zh) * 2020-12-21 2021-03-09 诚瑞光学(苏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6296A (zh) * 2013-10-30 2014-02-1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CN104297902A (zh) * 2011-06-10 2015-01-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透镜组
CN106062611A (zh) * 2014-03-23 2016-10-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及其模组和终端
TWI567415B (zh) * 2014-07-29 2017-01-2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CN106646833A (zh) * 2017-02-23 2017-05-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7065129A (zh) * 2016-07-19 2017-08-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7329234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08172352U (zh) * 2018-04-03 2018-11-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08287B2 (en) * 2013-01-28 2014-12-09 Newmax Technology Co., Ltd. Six-piece optical lens system
KR102109936B1 (ko) * 2013-11-21 202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US10274700B2 (en) * 2015-05-21 2019-04-30 Apple Inc. Camera lens system
CN106772955A (zh) * 2017-03-21 2017-05-31 惠州市星聚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可携式高清摄像模组用透镜组和成像系统
CN206960765U (zh) * 2017-05-12 2018-02-02 今国光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六片式小型化望远镜头
CN107450157B (zh) 2017-06-02 2020-01-10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375823A (zh) * 2018-04-03 2018-08-07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97902A (zh) * 2011-06-10 2015-01-2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透镜组
CN103576296A (zh) * 2013-10-30 2014-02-12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镜头
CN106062611A (zh) * 2014-03-23 2016-10-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及其模组和终端
TWI567415B (zh) * 2014-07-29 2017-01-2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CN107329234A (zh) * 2016-04-29 2017-11-07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影像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7065129A (zh) * 2016-07-19 2017-08-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6646833A (zh) * 2017-02-23 2017-05-1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208172352U (zh) * 2018-04-03 2018-11-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5599A (zh) * 2019-12-31 2020-04-17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US20210255424A1 (en) * 2020-02-14 2021-08-19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US11630283B2 (en) * 2020-02-14 2023-04-18 Zhejiang Sunny Optical Co., Ltd. Optical imaging lens
CN111158114A (zh) * 2020-02-24 2020-05-15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98435A (zh) * 2020-02-24 2020-05-26 瑞声通讯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98435B (zh) * 2020-02-24 2021-09-24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158114B (zh) * 2020-02-24 2022-01-07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4660787A (zh) * 2022-05-26 2022-06-24 苏州若言光学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短法兰距设计的全画幅光学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2180A1 (zh) 2019-10-10
CN108375823A (zh) 2018-08-07
US11846757B2 (en) 2023-12-19
CN110346897B (zh) 2021-09-03
US20200264411A1 (en) 2020-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2352U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346897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181701B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10018556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960019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343203A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08919464A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9283664A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9814238A (zh) 成像镜头
CN109239891A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209102995U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08287403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9215716U (zh) 光学成像透镜组
CN109407284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9541785A (zh) 光学透镜组
CN109765680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8076814U (zh) 光学成像镜片组
CN108761737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037579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10426819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298513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109613683A (zh) 光学成像镜头
CN208477188U (zh) 摄影镜头
CN109239894A (zh) 光学成像系统
CN110275279A (zh) 光学成像镜头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