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026A -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 Google Patents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026A
CN110341026A CN201910716157.7A CN201910716157A CN110341026A CN 110341026 A CN110341026 A CN 110341026A CN 201910716157 A CN201910716157 A CN 201910716157A CN 110341026 A CN110341026 A CN 1103410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rmwork
decorative layer
beams
concrete
form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615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义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ngxin Innovative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ngxin Innovative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ngxin Innovative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ngxin Innovative Materia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1615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10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1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0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1/00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 B28B1/14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 B28B1/16Producing shaped prefabricated articles from the material by simple casting, the material being neither forcibly fed nor positively compacted for producing layer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02Auxiliary parts or elements of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8WORKING CEMENT, CLAY, OR STONE
    • B28BSHAPING CLAY OR OTHER CERAMIC COMPOSITIONS; SHAPING SLAG; SHAPING MIXTURES CONTAINING CEMENTITIOUS MATERIAL, e.g. PLASTER
    • B28B7/00Moulds; Cores; Mandrels
    • B28B7/0029Moulds or moulding surfaces not covered by B28B7/0058 - B28B7/36 and B28B7/40 - B28B7/465, e.g. moulds assembled from several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涉及混凝土梁成型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模壳组件和移动模壳组件;由于移动模壳组件和固定模壳组件连接,移动模壳组件和固定模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成型腔,装饰层可在第一成型腔内浇注成型,又因为固定模壳组件和移动模壳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当装饰层在第一成型腔浇注成型后,将浇注材料浇注于第二成型腔内,则装饰层能够自然成型在混凝土梁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梁添加装饰层的工作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饰层和混凝土梁的一体成型,易于实施,工期短。

Description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梁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梁或者混凝土柱是建筑、道桥等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支撑结构,混凝土梁多通过浇注模壳一体浇注成型,在建筑或者桥梁完成建造后,为了起到良好的美观效果,会在混凝土梁的外表面再进行美化和装饰。
现有采取的对混凝土梁进行装饰的手段多为在混凝土梁的外表面粘贴瓷砖或者其它美观性较好的复合材料板材,以在混凝土梁的外表面形成装饰层,但是,上述的后续对混凝土梁添加装饰层的工艺复杂,造价较高,工期长。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以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梁添加装饰层的工作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模壳组件和移动模壳组件;
所述移动模壳组件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连接,所述移动模壳组件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上设置有用于装饰层浇注成型的第一成型腔;
所述固定模壳组件和所述移动模壳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浇注材料浇注于所述第二成型腔内,以使所述装饰层自然成型于所述混凝土梁外。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模壳组件包括第一折叠模壳和第二折叠模壳;
所述第一折叠模壳和所述第二折叠模壳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折叠模壳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模壳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远离所述第一折叠模壳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模壳和所述第二折叠模壳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模壳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壳、所述第二折叠模壳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折叠模壳包括第一模壳本体和第一围挡件;
所述第一模壳本体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挡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围挡件和所述第一模壳本体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壳组件包括固定模壳本体和第二围挡件;
所述移动模壳组件与所述固定模壳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围挡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壳本体上,所述第二围挡件和所述固定模壳本体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模壳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部和连接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围挡件上,所述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部;
所述第一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第一加强部用于提高所述装饰层的成型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强部包括第一加强件和第二加强件;
所述第一加强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第二加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成型腔内。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强部;
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型腔内,所述第二加强部与所述第二加强件远离所述第一加强件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强部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通过连接件连接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
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移动模壳组件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加强部固定于所述移动模壳组件上。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模壳组件和移动模壳组件;由于移动模壳组件和固定模壳组件连接,移动模壳组件和固定模壳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成型腔,装饰层可在第一成型腔内浇注成型,又因为固定模壳组件和移动模壳组件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当装饰层在第一成型腔浇注成型后,将浇注材料浇注于第二成型腔内,则装饰层能够自然成型在混凝土梁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梁添加装饰层的工作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饰层和混凝土梁的一体成型,易于实施,工期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带有装饰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中的第一折叠模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中的第一折叠模壳与第二加强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中的固定模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固定模壳组件;110-固定模壳本体;120-第二围挡件;130-第一限位部;140-第二限位部;150-连接部;200-移动模壳组件;210-第一折叠模壳;211-第一模壳本体;212-第一围挡件;220-第二折叠模壳;300-装饰层;400-第一成型腔;500-第二成型腔;600-第一加强部;610-第一加强件;620-第二加强件;700-第二加强部;800-连接件;900-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包括固定模壳组件100和移动模壳组件200;移动模壳组件20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连接,移动模壳组件20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有用于装饰层300浇注成型的第一成型腔400;固定模壳组件100和移动模壳组件200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500,浇注材料浇注于第二成型腔500内,以使装饰层300自然成型于混凝土梁外。
具体的,移动模壳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一成型腔400,固定模壳组件100上也设置有第一成型腔400,第一成型腔400用于装置材料的浇注成型或者装饰材料的铺设成型,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较佳的,装饰层300设置为高强度纤维复合材料,具体为预铸式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玻璃纤维加强石膏板是一种特殊的改良纤维石膏装饰材料,造型的随意性好,它独特的材料构成方式使其具有良好的抵御外部环境造成的破损、变形和开裂。
装饰层300在第一成型腔400内预铸成型,具体的通过以下工艺成型:第一层,铺设石膏浆浸湿的耐碱玻璃纤维毡,用于控制产品的表面效果、强度及平整度;第二层,用同轴喷枪喷射带有石膏浆及耐碱玻璃纤维的材料,用于控制产品的厚度,其中,玻璃纤维含量不低于混合浆料的5%;第三层,铺设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用于控制产品的强度及平整度;第四层,铺设石膏浆浸湿的耐碱玻璃纤维毡;第五层,用同轴喷枪喷射带有石膏浆及耐碱玻璃纤维的材料;第六层,铺设一层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以上每层均用滚筒辊进行压实,通过六层层叠设置可显著提高装饰层300的强度,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且形成的装饰层300比混凝土轻,但是强度和混凝土等同,凝结时间短,可在1-2个小时内迅速脱模,不影响混凝土梁的成型。
在装饰层300、固定模壳组件100和移动模壳组件20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500,第一成型腔400和第二成型腔500连通,在装饰层300成型后,将混凝土浇注到第二成型腔500内,使得装饰层300自然粘接在混凝土梁外,使得装饰层300和混凝土梁一体成型,大大缩短了后续在混凝土梁上粘贴装饰层300的工期,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也较低。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由于移动模壳组件20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连接,移动模壳组件20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有第一成型腔400,装饰层300可在第一成型腔400内浇注成型,又因为固定模壳组件100和移动模壳组件200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500,当装饰层300在第一成型腔400浇注成型后,将浇注材料浇注于第二成型腔500内,则装饰层300能够自然成型在混凝土梁外,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对混凝土梁添加装饰层300的工作较为困难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装饰层300和混凝土梁的一体成型,易于实施,工期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中的移动模壳组件200包括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上均设置有第一成型腔400,第一折叠模壳210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第二折叠模壳220与固定模壳组件100远离第一折叠模壳210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用于相对于固定模壳转动,以在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500。
具体的,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膜壳的结构完全相同,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分别设置在固定模壳组件100的左右两侧,且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均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例如,在第一折叠模壳210的两端均设置有转轴,以第一折叠模壳210一端的转轴为例,转轴的一端与第一折叠模壳210固定连接,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有与转轴配合的轴孔,转轴远离第一折叠模壳210的一端伸入到轴孔内,第二折叠模壳220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的连接结构和上述的第一折叠模壳210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的连接结构相同,使得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均可相对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
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上均设置有第一成型腔400,在装饰层300成型之前或者成型的过程中,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整体平放在支撑平面上,第一折叠模壳210所在平面、第二折叠模壳220所在平面和固定模壳组件100所在平面共面;当装饰层300在第一成型腔400成型后,使得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相对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更为形象地,将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相对于固定模壳组件100进行折叠,以在第一折叠模壳210、装饰层300、第二折叠模壳22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围设形成第二成型腔500,此时,较佳的,第一折叠模壳210所在平面和第二折叠模壳220所在平面均与固定模壳所在平面垂直。
进一步的,第一折叠模壳210包括第一模壳本体211和第一围挡件212;第一模壳本体211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第一围挡件212设置于第一模壳本体上,第一围挡件212和第一模壳本体21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400。
具体的,第一模壳本体211设置为高强度复合材料或者金属材料板材,第一模壳本体211的两端均设置有与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的转轴,第一围挡件212设置为长条状的围挡结构,第一围挡件212设置在第一模壳本体211上,第一围挡件212可通过焊接的方式与第一模壳本体211连接,第一围挡件212的高度对应于装饰层300的厚度。
如图4所示,第一围挡件212围设为一侧具有缺口的矩形,且缺口位于矩形靠近固定模壳组件100的一侧,以使第一围挡件212和第一模壳本体21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400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连通,同等的,第二折叠模壳22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也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连通,这样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上形成装饰层300为完整的一块装饰板,后续可根据需求将完整的一块装饰板进行切割,例如将完整的一块装饰板切割为三块,切割的位置位于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和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的交界线。第二折叠模壳220和第一折叠模壳210的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作为本实施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围挡件212围设为封闭的矩形,使得第一围挡件212和第一模壳本体211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400不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连通,同等的,第二折叠模壳22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也不与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的第一成型腔400连通,这样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上形成装饰层300为三块独立的装饰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第二折叠模壳220和第一折叠模壳210处于平放时,易于装饰层300成型,第二折叠模壳220和第一折叠模壳210可对于固定模壳组件100折叠时,易于混凝土梁的浇注,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中的固定模壳组件100包括固定模壳本体110和第二围挡件120;移动模壳组件200与固定模壳本体110转动连接,第二围挡件120设置于固定模壳本体110上,第二围挡件120和固定模壳本体110之间围设形成第一成型腔400。
具体的,固定模壳本体110设置为高强度复合材料或者金属材料板材,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均通过转轴与固定模壳本体110转动连接,第二围挡件120的结构和第一围挡件212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固定模壳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30、第二限位部140和连接部150;第一限位部130和第二限位部140均设置于第二围挡件120上,连接部150设置于第一限位部130和第二限位部140之间,连接部150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部130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部140连接。
具体的,如图6所示,第一限位部130和第二限位部140均设置为限位板,连接部150设置为连接板,连接部150设置为两个,两个连接部150分别设置在第一限位部130或者第二限位部140的两端,且两个连接部150均夹设在第一限位部130和第二限位部140之间,以其中的一个连接部150为例,连接螺杆依次穿过第一限位部130、连接部150和第二限位部140,连接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母,以将第一限位部130、连接部150和第二限位部140连接为一体结构,第一限位部130、连接部150和第二限位部140整体放置在第二围挡件120上;第一折叠模壳210相对于固定模壳本体110折叠,使得第一折叠膜壳的一侧表面与第一限位部130贴合,第二折叠模壳220相对于固定模壳本体110折叠,使得第二折叠膜壳的一侧表面与第二限位部140贴合,第一限位部130起到对第一折叠膜壳限位的作用,同等的,第二限位部140起到对第二折叠膜壳限位的作用;此外,混凝土梁成型后,通过拧下连接螺杆两端的螺母,可实现第一限位部130、连接部150和第二限位部140之间的分解,利于混凝土梁的快速脱模。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通过第一限位部130对第一折叠膜壳进行限位,第二限位部140对第二折叠膜壳进行限位,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的使用更加方便,通过将第一限位部130和第二限位部140进行拆解,提高了混凝土梁的脱模效率。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部600;第一加强部600设置于第一成型腔400内,第一加强部600用于提高装饰层300的成型强度。
具体的,由于第一加强部600设置于第一成型腔400内,在装饰层300浇注成型或者预铸成型过程中,第一加强部600埋设到装饰层300内,以提高装饰层300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第一加强部600包括第一加强件610和第二加强件620;第一加强件610设置于第一成型腔400内,第二加强件620的一端与第一加强件610连接,另一端伸入到第二成型腔500内。
具体的,第一加强部600设置为钢筋笼或者钢筋网,作为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较佳的,如图5所示,第一加强部600包括第一加强件610和第二加强件620,第一加强件610和第二加强件620均设置为加强钢筋,第一加强件610设置于第一成型腔400内,且第一加强件61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一加强件610在水平面内依次间隔均匀设置,每个第一加强件610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加强件620,第二加强件620所在轴线与第一加强件610所在轴线垂直,第一加强件610焊接在第一加强件610上。
进一步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强部700;第二加强部700设置于第二成型腔500内,第二加强部700与第二加强件620远离第一加强件610的一端连接。
具体的,第二加强部700设置为钢筋笼或者钢筋网,作为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较佳的,第二加强件620设置为钢筋桁架结构,钢筋桁架结构由多根钢筋焊接而成,钢筋桁架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钢筋桁架结构放置在第二成型腔500内,混凝土浇注在第二成型腔500内,以使第二加强部700埋设在混凝土梁中,以增加混凝土梁的强度;第二加强件620伸出第一成型腔400的一端焊接在第二加强部700上,使得混凝土梁和装饰层30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同时增加了装饰层300和混凝土梁之间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的,第二加强部700设置为多个,多个第二加强部700通过连接件800连接为一体结构。
具体的,如图3所示,连接件800设置为U型钢筋,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以及固定模壳本体110的上部均设置有第二加强部700,使得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相对于固定模壳本体110折叠,以将第一折叠模壳210与第一限位部130抵接且第二折叠膜壳与第二限位件抵接,再使连接件800分别与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以及固定模壳本体110的上部的第二加强部700连接,较佳的,连接件800分别焊接在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以及固定模壳本体110的上部的第二加强部700上,连接件800也设置为多个,多个连接件800沿第二加强部700的轴线方向间隔均匀设置,每个连接件800同时焊接在第一折叠模壳210、第二折叠模壳220以及固定模壳本体110的上部的第二加强部700上,使得第二成型腔500内的多个第二加强部700之间连接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900;固定件900与移动模壳组件200连接,固定件900用于将第二加强部700固定于移动模壳组件200上。
具体的,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上均设置有固定件900,且固定件900设置在第二加强部700的两端,固定件900包括柔性固定带和固定螺栓,柔性固定带可以任意弯折,柔性固定带上设置有与固定螺栓配合的通孔,第二加强部700端部的部分钢筋设置于柔性固定带和第一折叠模壳210之间,或者设置于柔性固定带和第二折叠模壳220之间,固定螺栓穿过柔性固定带与第一折叠模壳210或第二折叠模壳220连接,以将第二加强部700压紧在第一折叠模壳210或第二折叠模壳220上,防止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固定模壳在相对于固定模壳本体110折叠的过程中发生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300一体成型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加强部600提高了装饰层300的强度;通过设置第二加强部700提高了混凝土梁和装饰层300的整体强度;固定件900将第二加强部700固定在第一折叠模壳210或者第二折叠模壳220上,使得第二加强部700在第二成型腔500内的位置不易移动,利于混凝土梁的浇注成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模壳组件(100)和移动模壳组件(200);
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连接,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上设置有用于装饰层浇注成型的第一成型腔;
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和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之间围设形成有用于混凝土梁浇注形成的第二成型腔,浇注材料浇注于所述第二成型腔内,以使所述装饰层自然成型于所述混凝土梁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包括第一折叠模壳(210)和第二折叠模壳(220);
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和所述第二折叠模壳(220)上均设置有所述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折叠模壳(220)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远离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和所述第二折叠模壳(220)用于相对于所述固定模壳转动,以在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所述第二折叠模壳(220)和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二成型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叠模壳(210)包括第一模壳本体(211)和第一围挡件(212);
所述第一模壳本体(211)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围挡件(212)设置于所述第一模壳本体上,所述第一围挡件(212)和所述第一模壳本体(211)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包括固定模壳本体(110)和第二围挡件(120);
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与所述固定模壳本体(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围挡件(120)设置于所述固定模壳本体(110)上,所述第二围挡件(120)和所述固定模壳本体(110)之间围设形成所述第一成型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模壳组件(10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30)、第二限位部(140)和连接部(150);
所述第一限位部(13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40)均设置于所述第二围挡件(120)上,所述连接部(150)设置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0)和所述第二限位部(140)之间,所述连接部(15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限位部(13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部(140)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一加强部(600);
所述第一加强部(600)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第一加强部(600)用于提高所述装饰层的成型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部(600)包括第一加强件(610)和第二加强件(620);
所述第一加强件(610)设置于所述第一成型腔内,所述第二加强件(6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加强件(610)连接,另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二成型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第二加强部(700);
所述第二加强部(700)设置于所述第二成型腔内,所述第二加强部(700)与所述第二加强件(620)远离所述第一加强件(610)的一端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强部(700)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加强部(700)通过连接件(800)连接为一体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还包括固定件(900);
所述固定件(900)与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连接,所述固定件(900)用于将所述第二加强部(700)固定于所述移动模壳组件(200)上。
CN201910716157.7A 2019-08-05 2019-08-05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Pending CN1103410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6157.7A CN110341026A (zh) 2019-08-05 2019-08-05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6157.7A CN110341026A (zh) 2019-08-05 2019-08-05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026A true CN110341026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3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6157.7A Pending CN110341026A (zh) 2019-08-05 2019-08-05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10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170A (ja) * 2001-06-12 2002-12-18 Kasumi Komuten Kk 型枠装置および型枠工法
KR20060112505A (ko) * 2005-04-27 2006-11-01 배승진 거더용 거푸집장치
CN107513943A (zh) * 2017-09-01 2017-12-2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梁合龙段走行模壳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267370U (zh) * 2018-03-20 2018-12-21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可调节式梁侧模板加固装置
CN210551972U (zh) * 2019-08-05 2020-05-19 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4170A (ja) * 2001-06-12 2002-12-18 Kasumi Komuten Kk 型枠装置および型枠工法
KR20060112505A (ko) * 2005-04-27 2006-11-01 배승진 거더용 거푸집장치
CN107513943A (zh) * 2017-09-01 2017-12-26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连续梁合龙段走行模壳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8267370U (zh) * 2018-03-20 2018-12-21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可调节式梁侧模板加固装置
CN210551972U (zh) * 2019-08-05 2020-05-19 盈创新材料(苏州)有限公司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76099C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CN105239779A (zh) 核心筒的施工方法及核心筒
CN110341026A (zh)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CN111042442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空心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210551972U (zh) 混凝土梁与装饰层一体成型装置
CN100467813C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用构件
CN1982620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用构件
CN216658416U (zh) 倒圆台型预制混凝土包管钢模具
CN209903496U (zh) 一种用于制作预制板的模具
CN100476114C (zh) 一种空腔构件
CN101067334B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用构件
CN101067338B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用构件
CN101230734B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CN100501035C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904264B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00412282C (zh) 一种空腔构件
CN117432133A (zh) 一种椰壳纤维复合水泥基组合模壳
CN100386495C (zh) 一种模壳构件
CN112681558A (zh) 一种预制叠合墙两侧墙体连接结构及其方法
CN101230735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CN101245625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
CN101230651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
CN101240643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成孔用构件
CN101255741A (zh) 一种现浇钢筋砼楼板
CN101089314A (zh) 一种砼用空腹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