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5011A -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5011A
CN110335011A CN201910457321.7A CN201910457321A CN110335011A CN 110335011 A CN110335011 A CN 110335011A CN 201910457321 A CN201910457321 A CN 201910457321A CN 110335011 A CN110335011 A CN 110335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ss
student
curricula
students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5732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德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ngb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ngb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ngb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ngbia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5732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5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5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5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9Time management, e.g. calendars, reminders, meetings or time accounting
    • G06Q10/1093Calendar-based scheduling for persons or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 G06Q50/2057Career enhancement or continuing education servi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课堂教学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包括选课子系统和生涯测评子系统,所述生涯测评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进行分析生成生涯测评报告,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分析学校资源情况,获得为走班模式的科目分类提供支持的课程数据;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根据学生需求、生涯测评报告和课程数据生成当前学期的选课列表。本发明能够为走班制中的学生的选课提供便利。

Description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课堂教学管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新高考政策的改革,我国大部分地区都逐渐转变为“新高考”,按照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不再文理分科,而是采用“3+3”模式,即学生的高考成绩将由三门统考科目成绩和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共同构成,语文、数学、外语3科作为统考科目,余下3科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等级性考试科目中再任选,学生将拥有更大的选择权,因此选课走班制成为必然要求。
而且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们最多可出现20种选择。根据新课改的需求,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来进行设计开设课程,对课程形成树状分支,因此学生的选课和学校对课程的排课对于教务人员而言是一道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能够为学生的选课提供便利。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包括选课子系统和生涯测评子系统,所述生涯测评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进行分析生成生涯测评报告,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获得走班模式的课程数据;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需求、生涯测评报告和课程数据生成当前学期的选课列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
1.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他们在知识经验、能力基础、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等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间的身心差异诸如兴趣爱好、性向特长越来越明显。而生涯测评报告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为学生规划好未来的学习方向,方便学生得知要达到目标规划所需学习的课程,并且使学生对感兴趣的课程去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学得更好。
2.我国教育政策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选课列表是根据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需求、生涯测评报告和课程数据得到的,不仅符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并且结合了学校资源情况,为学生选课提供了数据支持,避免了学生选课难以抉择的问题。
进一步,选课子系统包括:
层级规划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特点,并将学生进行层级划分。
层级划分之后,能够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又能为优秀学生发展提供成长空间。
进一步,选课子系统包括:
智能分班模块:用于根据学生的层级划分和选课列表,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将学生进行组合自动分班为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
由于每个学校教学资源的不同以及学生的能力不同,不同走班模式的设置能够适用不同的学校以及不同能力的学生,能够最大化的兼顾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进一步,选课子系统包括:
班级微调模块:用于对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的学生的安排进行手动微调。
分班后的学生可能对分到的班级不满意,而微调的设置便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进一步,还包括排课子系统,所述排课子系统用于获取教师的身体情况,并根据选课列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排课表。
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时,对教师的需求就越高,因此在排课时考虑到教师的身体情况,能够避免教师过于劳累,影响身体健康。
进一步,排课子系统包括:
资源共享模块:用于获取学校的教室场地资源,并根据排课表进行跨年级、跨层次排课。
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室的利用率。
进一步,排课子系统包括:
分层排课模块:用于在排课时根据学生的层级规划进行分层次排课。
不同层级的学生学习相同的东西,易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会的人始终会,不会的人始终不会,分层排课的设置,便于将学习能力或学习特点相近的聚在一起,便于教师的管理教学。
进一步,排课子系统包括:
人性化排课考量模块:用于根据教师的身体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情况,设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用于获取教师的上课列表,并根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对学生的选课表和教师的上课列表进行自动排课,将自动排课结果应用到课表,得到当前课表。
由于教师的年龄、女性教师的怀孕等身体情况因素,不适用于将老师的课程安排在某些时间节点上,而人性化排课考量模块,能够对教师课程的排布进行人性化考量,避免教师过于劳累,影响身体健康。
进一步,还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所述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于根据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以及维度下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
进一步,还包括学习评价系统,所述学习评价系统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打分。
便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实施例一的逻辑框图;
图2为新高考课程选择组合列表;
图3为本发明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实施例二的逻辑框图;
图4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5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评定进度报表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6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班级评价小组设置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7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教师评价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8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学科评价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班级小组打分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0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学生自评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1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学生互评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2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学校小组打分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3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评价标准报表参考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4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考评档案查询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5为实施例三中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的考评查看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6为实施例三中学习评价系统的学科分类设置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7为实施例三中学习评价系统的确定模板设置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8为实施例三中学习评价系统的考评发起模块的界面截图;
图19为实施例三中学习评价系统的课堂情况设置模块的界面截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生涯测评子系统、选课子系统和选课子系统。
生涯测评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进行分析生成生涯测评报告。
选课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课程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获得走班模式的课程数据;
选课列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需求、生涯测评报告和课程数据生成当前学期的选课列表。
层级规划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特点,并将学生进行层级划分。
智能分班模块:用于根据学生的层级划分和选课列表,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将学生进行组合自动分班为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
班级微调模块:用于对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的学生的安排进行手动微调。
排课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排课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教师的身体情况,并根据选课列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排课表。
资源共享模块:用于获取学校的教室场地资源,并根据排课表进行跨年级、跨层次排课。
分层排课模块:分层排课模块:用于在排课时根据学生的层级规划进行分层次排课。
人性化排课考量模块:用于根据教师的身体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情况,设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用于获取教师的上课列表,并根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对学生的选课表和教师的上课列表进行自动排课,将自动排课结果应用到课表,得到当前课表。排课规则包括教师排课规则和学生排课规则,教师排课规则包括将怀孕的教师安排少量的课程、将年龄大的教师的课程安排在上午以及将存在疾病的教师安排少量的课程,学生排课规则包括将住在偏远位置的学生的课程安排在上午,规则优先级中设定怀孕的教师为第一优先考虑排课的对象,存在疾病的教师为第二优先考虑排课的对象,年龄大的教师为第三优先考虑排课的对象。
课时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级划分不同的课程学时。
手动调课模块:用于对排好的课表进行手动微调。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在新高考“3+3”的模式里,如图2所示,有着20种不同的组合供学生选择。而且,不同的课程组合可是直接关系到大学的专业,甚至是以后职业发展方向。因此让学生选好课程尤为重要。但是大方向的课程选好之后,为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以及培养技术创新型人才。还需要对课程进行向下拓展,例如以语文为例,分为8大选修模块:基础阅读、小说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现代诗歌阅读、时文阅读、写作指导、名著导读等。因此学生难以从课程分支中选择出适合自己的课程。
而生涯测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中和评价得到的,反应的是学生从现实到理想实现所需的过程,主要目的是在于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和事业发展作好准备,能够为学生合理课程打下基础。
选课子系统根据学生的选课的大致方向需求、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学校资源情况综合分析,为学生选好最适合的课程,解决了学生选课难的问题。
学生层级规划的分层标准分为两种,一种是不以成绩作为分层标准,而是按照学习特点来分层,具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依赖老师型和自主学习型。这种分层办法避免按成绩分班给学生贴标签的嫌疑,避免了教师难以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也避免了学生的心理不平衡。另一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例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后续发展的动力等,具体可将学生分为A、B、C三层,其中A层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习惯为目标,B层以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为目标,C层以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和热爱学习为目标,以实现学生差异化发展的目标。因此便于将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不同的组合,将同样能力的学生组合到一起,做到物以类聚,也便于教师掌握教学内容的深浅度。
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有限,例如教室资源和教师资源,因此需确定走班模式的选择。
(1)不走班模式: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师资源有限时,学校向学生提供的选科组合有限数量,将3门选考科目相同的学生组成一个班,学生依旧在固定的教室上课。
这种模式是因为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只能从20个选科组合里挑选出一些,虽然是方便了教学和管理,但是无法很好满足学生多样化选科的需求。
(2)小走班模式: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师资源有限时,优先将3门或2门选科相同的学生优先组成班级,然后其他科目或学生走班教学。简而言之,优先满足选科人数最多的选科组合,把大部分学生先固定成班级,然后剩下的再依次匹配到不同的班型,能较好满足学生的选择。
(3)大走班模式:在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师资源充足时,把语数英3门必考科目设置为行政班,其余的3科选考均通过走班,能满足学生的选择。
(4)也可采用混合式的走班模式,将不走班模式、小走班模式和大走班模式进行混合,也能较好满足学生的选择,同时能够使学校的师资力量与教师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在确定走班模式之后,有可能教学或学生对安排不满意,而班级微调模块能够对学生或班级进行细微调整,例如将大走班中的某个学生调整到小走班中。
同时在确定走班模式之后,还需对课程进行合理安排。例如在教师处于怀孕期间或者哺乳期间时,不将该老师安排在早上第一节上课,不将年迈的老师安排在晚上等。对排课进行人性化考量。
在选课列表、排课列表、走班班级选定好后,为了满足学生需求,可对选课列表中课程与课程之间可以进行细微调整,排课列表中不同课程之间的排布位置可以进行细微调整,走班班级中学生所在的班级也可以进行细微调整。
系统的评价维度细致、明确、有针对性。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发展,发觉自身潜能与特长,逐渐找到自身生涯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同伴发展,实现同伴学习与朋辈激励。有利于学生展示自我多方面的特长和特点;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发现并发展自己;帮助家长和学生有计划地安排学习实践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规划,活动中有记录,活动后有总结。”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还包括座位排布子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座位排布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座位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体检单,并从中获取学生的视力情况、身高情况,用于设置坐姿调查报告,获取学生的坐姿情况,并根据视力情况、身高情况和坐姿情况设定座位排布的选择优先级,再根据选择优先级和教室的空座位表对学生的座位进行排布,得到当前座位表。所述选择优先级中视力情况为第一优先,身高情况为第二优先,坐姿情况为第三优先,所述坐姿情况包括正坐与偏头歪坐。
教室光源调整模块:用于获取教室的采光情况和当地的天气情况,并通知教师通过调节设置在教室窗户上的百叶窗来调整教室内的光线情况。
座位调整模块:用于对排好的座位表进行手动微调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把学生的座位定下来之后,老师能够通过座位位置就能知道哪一个同学没到,解决了考勤的问题。
学生的视力作为座位选定的根据之一,能够将视力不好的学生安排在前面,将视力好的学生安排在后面,避免学生因视力不好看不到黑板而导致学习下降。
身高情况也需要作为座位选定的根据之一,因为高个的学生易挡住后面身高低的学生,使后面的学生看不到黑板而导致学习下降。
而坐姿情况也需要作为座位选定的根据之一,因为学生在长期翘腿或以手拖头学习后,会养成会不自觉的偏头习惯,坐姿会发生改变,使得学生在座位上学习时,身体的轴线不再竖直方向上,易导致还在成长阶段的学生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轻微的形成不好的坐姿习惯,严重的造成脊柱弯曲,影响身体成长,而且不良坐姿也影响在老师眼中的学习形象,因此可以将学生的座位安排在于学生偏头方向相反的方向,例如,将身体轴线偏左的学生安排在教室右半部,将身体轴线偏右的学生安排在教室左半部,其原理是,教师讲课一般位于讲台上,而讲台位于教师中部,因此在上课时学生的视线会自然而然的集中在教师身上,若存在偏头歪坐的学生继续保持原来的习惯去学习,会导致该学生学习不便、坐姿不舒适,迫使该学生自动做出改变,矫正坐姿。而且要看清黑板上的内容,其最佳的视线角度是正视,若存在偏头歪坐的学生继续保持原来的习惯去学习,会导致看不清楚黑板,为了看清黑板,该学生会迫使自己改变坐姿使视线正对黑板看清黑板上的内容,总之本方案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自然的去矫正坐姿。当然存在斜视的学生与存在偏头歪坐的学生可应用同样的方法安排座位,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教室中的黑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易发生镜面反射,会导致靠近讲台两侧的座位完全看部件黑板上书写的内容,同时还影响学生的视力。教室光源调整模块能够先获取教室的采光情况,例如教室窗户的朝向、窗户的大小等,再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分析教室内采光情况,特别是在晴天,且太阳朝向窗户时,系统通知教师通过调节教室窗户上的百叶窗来调整教室内的光线情况,避免合黑板出现反光情况。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还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和学习评价系统。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包括以下十二个模块: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模块:用于设置综合素质评教的相关基础信息,所述相关基础信息包括:所属学年、所属学期、考评名称、被评年级、考评状态、自评比例、基础评比例、学科评比例、成长记录比例、成绩比例、考评要求以及优秀人数指标。
评定进度报表查询模块:用于查询统计每次评价的进度;
班级评价小组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班级评价小组以及评价小组成员的添加;
教师评价模块:用于教师对班级学生进行评价操作,任课教师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五个方面对所教班级下的学生进行打分。
学科评价模块:用于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基础课程、过程成绩、进步状况进行打分以及日常考试成绩的记录。
班级小组打分模块:用于班主任或小组组长通过平台统计的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绩、学生自评、基础性考核、学科评价五大项来进行打分评价。
学生自评模块:用于学生自己对自己评价信息的记录。
学生互评模块:用于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信息的记录;
学校小组打分模块:用于学校领导通过平台统计的学生成长记录、学生成绩、学生自评、基础性考核、学科评价五大项,以及班级小组打分结果进行参考后做最后打分。
考评档案查询模块:用于学校教师、领导查询学生考评的详细信息;
评价标准报表参考模块:用于教师、学生在考评打分时提供参考。
考评查看模块:用于教师查看学生某次考评的详细信息、家长查看孩子某次考评的详细信息、学生自己查看某次考评的详细信息。
学习评价系统包括参数设置子系统和评价打分子系统;
参数设置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等级参数设置模块:用于对学科设定一系列等级,以针对学科进行等级评价区分。
过程类型设置模块:用于对日常学生评价中涉及的评价过程类型进行相应的类型录入,所述类型包括日常的作业完成情况,平时的课堂表现,以及日常出勤。
过程参数设置模块:用于针对所设置的相关过程,对所相关的过程进行相应参数的设定,并对所设定的参数进行分值的划分,并确定一个默认的常用参数以便更好的完成参数的录入。
学科分类设置模块:用于对学年学期所涉及的年级进行分科操作,分为常规行政课程和兴趣类课程,并对涉及文理科班级的班级进行文理学科分科操作。
确定模板设置模块:用于根据学科分类设置模块进行相关分科操作的相关年级进行录入,并进行检测确认。
考评发起模块:用于针对已设定的参数发起考评,核定相应的学年、学期、年级、分科类型、学科类型、模板以及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
课堂情况设置模块:用于对特定的学年、学期、课堂类别、年级、科目、时间、节次等条件进行筛选,并对相应的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进行录入,或进行相应查询事项。
阶段检测模块:用于对每个学生进行相应学年学期具体科目进行阶段评分,设置好评分参数,由设定的得分关系给出相应分数。
成绩与失误描述模块:用于对相应学年学期相应班级具体科目在具体日期所对应的学生具体的事项涉及的加减分。
评价打分子系统包括以下模块:
行政班单科情况及得分统计模块:用于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对行政班涉及的具体科目进行统计,统计各班级内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阶段检测所对应的分值、总分和相对应等级。
走班单科情况及得分统计模块:用于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对走班涉及的具体科目进行统计,统计各班级内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阶段检测所对应的分值、总分和相对应等级。
全部学科情况统计模块:用于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对行政班涉及的全部科目进行统计,统计各班级内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及阶段检测说对应的分值、总分和相对应等级。
全部学科总得分统计模块:用于在设定的一段时间内对行政班涉及的具体科目进行统计,统计各班级内学生具体科目分值并进行展示。
最终评价模块:用于对学生和老师进行最终评价,包括以下四个模块:
最终学科评价子模块:用于展示每个学生在对应班级、对应学年学期、对应常规行政课程内的各科目学习评价,及录入期末成绩的原始分值,并展示成绩计分和总评分。
学期期末总得分评价子模块:用于展示学年学期相应年级、班级期末的全部科目的得分、选修课程。
单节次老师评价模块:用于展示单节次老师的评价表。
教师评价记录子模块:用于对教师进行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阶段检测、成绩描述事项的评价次数统计展示。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综合素质评价管理模块,如图4所示,该模块主要设置综合素质评教的相关基础信息。评定进度报表模块可以查询统计每次评价的进度,如图5所示;班级评价小组设置模块可以设置班级评价小组以及评价小组成员的添加,如图6所示;
教师评价模块让老师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以及维度下的要素和关键表现,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如图7所示。
学科评价模块可以让老师选择学年、学期、考评名称、班级名称、学生、科目,页面显示相关考评信息,教师进行打分后,点击“保存”按钮即可评价成功,如图8所示。
班级小组打分模块中可以选择学年、学期、考评名称、班级名称、学生,页面显示需打分考核信息,班主任通过平台统计的学生相关信息,对学生的成长记录、成绩考核得分、自评考核得分、基础性考核得分、学科考核得分五大项进行打分,点击“保存”按钮即可打分成功,确认打分无误后点击“上报”按钮即可将打分结果上报给学校领导,如图9所示。
学生自评模块可以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评价,如图10所示。学生互评模块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评价,如图11所示。
学校小组打分模块可以选择学年、学期、考评名称、班级名称、学生,页面显示需打分考核信息,学校领导通过平台统计的学生相关信息,对学生的成长记录、成绩考核得分、自评考核得分、基础性考核得分、学科考核得分五大项进行打分,点击“保存”按钮即可打分成功,确认打分无误后点击“存档”按钮即可,如图12所示。
评价标准报表参考模块提供评价的参考模板,方便学生、教师的填写,如图13所示。
考评档案查询模块可以选择查询条件学年、学期、考评名称、班级名称、学生,页面自动获取考评信息,如图14所示。
考评查看模块可以选择查询条件学年、学期、考评名称、班级名称、学生、展现方式,点击“查看”按钮,页面显示详细的考评信息,如图15所示。
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能够为学校建立学生电子化成长记录册。完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全新评价标准,构建起了师生输入、自评、互评的便利平台,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有利于掌握每所学校的综合素质评价情况。
学科分类设置模块可以对学年学期所涉及的年级进行分科操作,例如其中A类学科为常规行政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B类学科为兴趣类课程,如图16所示。
确定模板设置模块对上面的学科分类模块进行相关分科操作的相关年级进行录入,达到一个检测确认的工作,以防止学科分类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产生,如图17所示。
考评发起模块可以针对已设定的参数发起考评,如图18所示。
课堂情况设置模块可以对相应的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进行录入,或进行相应查询事项,如图19所示。
学习评价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正确的评价中能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不良的学习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学校可根据系统评价调整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学校管理员可随时关注不同年级的水平和特色、不同班级的素质模块分布以及班级在年级中的水平。学校可以基于数据对班级、年级进行调控,动态调整管理模式与所要开展的学生活动。可基于大数据分析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此学段学生的教学过程与活动。
增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对孩子进行合理教育。学生和教师在学校学习工作中实时提交数据,可使家长及时知晓各阶段学生们的普遍情况,借鉴更优秀的培养方式,更了解孩子的表现与素质发展情况以及在学校、年级、班级层面与其他同学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帮助家长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的发展与生他规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选课子系统和生涯测评子系统,所述生涯测评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进行分析生成生涯测评报告,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获得走班模式的课程数据;所述选课子系统用于获取学生对课程的选择需求、生涯测评报告和课程数据生成当前学期的选课列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课子系统包括:
层级规划模块:用于获取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特点,并将学生进行层级划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课子系统还包括:
智能分班模块:用于根据学生的层级划分和选课列表,并结合学校资源情况,将学生进行组合自动分班为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课子系统还包括:
班级微调模块:用于对不走班、小走班或大走班的学生的安排进行手动微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课子系统,所述排课子系统用于获取教师的身体情况,并根据选课列表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成排课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课子系统包括:
资源共享模块:用于获取学校的教室场地资源,并根据排课表进行跨年级、跨层次排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课子系统包括:
分层排课模块:用于在排课时根据学生的层级规划进行分层次排课。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课子系统包括:
人性化排课考量模块:用于根据教师的身体情况和学生的生活情况,设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用于获取教师的上课列表,并根据排课规则和规则优先级,对学生的选课表和教师的上课列表进行自动排课,将自动排课结果应用到课表,得到当前课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所述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用于根据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修养、社会实践五个维度,管理和记录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学习评价系统,所述学习评价系统用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打分。
CN201910457321.7A 2019-05-29 2019-05-29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Pending CN110335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7321.7A CN110335011A (zh) 2019-05-29 2019-05-29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57321.7A CN110335011A (zh) 2019-05-29 2019-05-29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5011A true CN110335011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03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57321.7A Pending CN110335011A (zh) 2019-05-29 2019-05-29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5011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7224A (zh) * 2019-12-31 2020-04-2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教学方法和会计教学装置
CN111539581A (zh) * 2020-05-07 2020-08-14 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分班排课方法及系统
CN111552724A (zh) * 2020-05-18 2020-08-18 三众友禾(唐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创建标准化护眼教室流程及方法
CN113065991A (zh) * 2021-05-06 2021-07-02 东莞市智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教学管理系统
CN113592301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员工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399191A (zh) * 2022-01-11 2022-04-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节能的高校排课系统及方法
CN114493289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北京碧云数创科技有限公司 课程列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16632A (zh) * 2017-06-16 2017-08-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走班分层教学的选排课方法及系统
US20180276205A1 (en) * 2015-02-23 2018-09-27 D2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tivation-based course selection
CN109615569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六选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课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80276205A1 (en) * 2015-02-23 2018-09-27 D2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tivation-based course selection
CN107016632A (zh) * 2017-06-16 2017-08-04 长沙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走班分层教学的选排课方法及系统
CN109615569A (zh) * 2018-12-12 2019-04-12 六选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排课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侯发毅: "基于3+3新高考模式下的走班教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古雪夫: "《建筑物天然采光》", 31 March 1965, 中国工业出版社 *
宋文君 等: "《现代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丛书 校长怎样管教学 中小学校长管理实务》", 30 April 2015,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林海妃: "走班制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社会科学Ⅱ辑》 *
钱达: "《在校学生安全、暴力事件防范与处理实务全书 第1卷》", 30 September 2003, 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 *
黄牧航: "《以教师为中心的区域教师培训模式 广东顺德区"双塔"校本研训模式探究》", 30 April 2018,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47224A (zh) * 2019-12-31 2020-04-21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会计教学方法和会计教学装置
CN111539581A (zh) * 2020-05-07 2020-08-14 浙江蓝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分班排课方法及系统
CN111552724A (zh) * 2020-05-18 2020-08-18 三众友禾(唐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创建标准化护眼教室流程及方法
CN113065991A (zh) * 2021-05-06 2021-07-02 东莞市智捷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教学管理系统
CN113592301A (zh) * 2021-07-30 2021-11-02 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员工培训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4399191A (zh) * 2022-01-11 2022-04-2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节能的高校排课系统及方法
CN114399191B (zh) * 2022-01-11 2024-05-0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建筑节能的高校排课系统及方法
CN114493289A (zh) * 2022-01-27 2022-05-13 北京碧云数创科技有限公司 课程列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5011A (zh) 基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智能选课排班系统
Du Plessis The lived experience of out-of-field STEM teachers: A quandary for strategising quality teaching in STEM?
Glennie et al. Retention and Satisfaction of Novice Teachers: Lessons from a School Reform Model.
Koppich et al. Two Years of California's Local Control Funding Formula: Time to Reaffirm the Grand Vision.
Proehl et al.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multi-grade classrooms
CN110020831A (zh)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新高考排课算法
Thorn Data Use in the Classroom: The Challenges of Implementing Data Based Decision-Making at the School Level
Loeb et al. Introducing the issue
Anne et al. 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in Uganda, current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
McNeir Outcomes-Based Education: Tool for Restructuring.
Taylor et al. High performance coach cognition in the wild: Using applied cognitive task analysis for practical insights–cognitive challenges and curriculum knowledge
Hitt " What It Takes" for a Turnaround: Principal Competencies That Matter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A Guide to Thoughtfully Identifying and Supporting Turnaround Leaders.
Peng et al. Time management, procrastination and prioritization: A framework for service based learning module
CN110363690A (zh) 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管理系统
Eck et al. Intent to Teach: Perspectives from Pre-Service Agricultural Education Teachers.
Kantavong A training model for enhancing the learning capacity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needs in inclusive classrooms in Thailand
Berehe et al. Practice of school-based continuou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s Of Arbaminch City Adiministration
Elfers et al. School leaders and teacher evaluation: Learning, leading, and balancing responsibilities
Kersánszki et al. Causes and possibilities of reducing student drop-out in Hungarian technical higher education
Barcelona An assessment of the nongraded system based on learners’ learning satisfaction, behavior, and outcomes
Banz Coaching adult volunteers through the lifespan
Portales How to understand school improvement: Current targeted education support policies in Chile on perspective.
Csillag et al. BUSINESS MENTORS'COMPETENCES IN INTENS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LESSONS FROM AN EMPIRICAL RESEARCH
Johnson et al. Ewing Marion Kauffman School Evaluation Impact Report Year 4. Final Report.
Titova Continuous assessment as a means of learning outcomes enhanc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