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4459A -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4459A
CN110334459A CN201910626496.6A CN201910626496A CN110334459A CN 110334459 A CN110334459 A CN 110334459A CN 201910626496 A CN201910626496 A CN 201910626496A CN 110334459 A CN110334459 A CN 110334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tower
tower
model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64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4459B (zh
Inventor
张惠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Hui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64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44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4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44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44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44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包括: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将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将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完成整个建模过程。本申请采用可视化建模的方法对几何属性进行建模,采用参数化语言建模的方法对单元类型、单元接触类型、非线性和大变形等特性进行建模,在保证输电塔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输电塔建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辽阔,滑坡、崩塌等灾害时有发生,输电塔服役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受到不均匀地基、人为活动、天气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输电塔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因此,正确地分析各类荷载对输电线路安全性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些经济快速发展且地势复杂的地区,输电线路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且一旦受到影响,通常其后果都比较严重。然而,因实体实验条件较为有限,技术人员常常采用建立精确的有限元模型对输电塔在各类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进行高效精细化计算,用于模拟实际中输电塔的受灾状态。
目前在输电塔模拟研究中的建模选型主要有以下几类:
(1)连续体模型,这种模型的建立方法将整个输电塔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整体精度较高,但其对杆件单元本身和杆件之间的连接未进行精细化处理,且无法处理导线的模拟问题。
(2)悬臂杆模型,该模型属简化模型,将输电塔结构简化成悬臂杆模型,将其质量集中于顶部,即杆端,导线则简化为弹簧模型,质量为零,以此模拟塔线耦合振动的情况,此种方法在研究塔身高频振动问题时建模方便且效果较好,但其他场景下精度较差。
(3)多质点模型,将线或杆件质量集中分布在若干个理想质点,而非连续分布,各质点间由连杆连接。该方法在从能量角度分析输电塔线系统的动力特征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其他方面表现较差。
(4)梁-桁模型,将输电塔塔身的杆件简化为梁与桁架单元,输电线和绝缘子串则使用索单元进行简化,该方法在分析输电塔杆件内力和变形的规律时具有良好的精度,但其建模方法较为繁琐。
在输电塔模拟研究的建模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类:
(1)参数化设计语言建模,该方法将建模过程、计算过程统一在一个可执行文件中,定制型强且计算速度快,并可方便的对其进行调参或修改,但建模过程非常抽象,对于输电塔此类各层不均匀复杂空间结构,需要事先计算出所有定位点坐标,建模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2)可视化直接建模,该方法使用三维模式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模型的建立,过程直观,效率较高,但建模结果通用型较差,不能对单元类型进行更改,完成的模型不能进行非线性大变形动力学分析。
因此,现有技术并不能同时解决建模效率以及建模通用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很难同时保证建模的精度以及建模效率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可视化建模模块,所述可视化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用于将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
优选地,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包括几何属性输入模块、完善信息输入模块以及破坏条件输入模块;
所述几何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所述完善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包括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
所述破坏条件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输电塔的破坏条件信息。
优选地,所述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具体包括:
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的截面属性,确定输电塔各杆件的定位点,采用相对坐标的方法确定各定位点的相对坐标,对定位点进行连线确定定位线,并确定杆件的方位角,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
所述几何属性包括:所述定位点、所述定位线、所述截面属性及所述方位角。
优选地,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荷载加载方式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包括所述输电塔塔身钢结构材料以及输电线线材的密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包括,杆件之间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杆件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导线的接触方式;
所述计算过程信息包括荷载的种类、大小以及施加方式。
优选地,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包括:
杆件单元破坏条件公式:
式中,An为净截面面积,Wnx、Wny为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γx、γy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N表示杆件所承受拉力,M表示杆件所承受偏心弯矩,f表示杆件材料强度极限。
优选地,所述可视化建模模块采用的软件为三维实体直接建模软件spaceclaim。
优选地,所述转换模块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优选地,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将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完成整个建模过程。
优选地,采用参数化语言apdl对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及仿真。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包括可视化建模模块,所述可视化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用于将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
本申请通过对输电塔的几何信息采用可视化建模,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将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在定义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时采用参数化语言进行建模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并用于动力学计算,使得建模结果更加精确,这种方法能在保证输电塔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可视化建模后输电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应用于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请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1中包括:
可视化建模模块101,可视化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转换模块102,转换模块用于将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103,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用于将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
需要说明的是,可视化建模模块101是通过输入输电塔结构设计图的截面属性,将输电塔的二维属性在三维空间中复刻出来,并能够得到输电塔在三维空间中的所有几何属性;转换模块102将输电塔在三维空间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然后用参数化语言对几何属性进行编程,同时还需要采用参数化语言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需要说明的是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进行编程是为了模拟输电塔收到破坏时的受力状态,对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是为了设定输电塔受到破坏时的形变阈值。
本申请通过对输电塔的几何信息采用可视化建模,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将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在定义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时采用参数化语言进行建模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并用于动力学计算,使得建模结果更加精确,这种方法能在保证输电塔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的另外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包括:
可视化建模模块101,可视化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转换模块102,转换模块用于将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103,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用于将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
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还包括几何属性输入模块1031、完善信息输入模块1032以及破坏条件输入模块1033。其中,几何信息输入模块1031用于输入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完善信息输入模块1032用于输入包括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破坏条件输入模块1033用于输入输电塔的破坏条件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几何属性为输电塔可视化建模之后的模型属性,其确定几何属性的具体过程包括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的截面属性,确定输电塔各杆件的定位点,从塔底层自底向上继续逆行输入,采用相对坐标的方法确定各定位点的相对坐标,对定位点进行连线确定定位线,并确定杆件的方位角,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因此几何属性包括定位点、定位线、截面属性及方位角。需要说明的是相对坐标的方法是将已经定位的点作为原点进而确定其他的定位点坐标。
完善信息的输入包括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以及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其中输电塔的材料信息包括输电塔塔身钢结构材料以及输电线线材的密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包括,杆件之间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杆件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导线的接触方式;计算过程信息包括荷载的种类、大小以及施加方式。
破坏条件信息的输入包括:
杆件单元破坏条件公式:
式中,An为净截面面积,Wnx、Wny为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γx、γy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当压弯构件受压翼缘的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并且时,取γx=1.0;N表示杆件所承受拉力,M表示杆件所承受偏心弯矩,f表示杆件材料强度极限。
在一种实施例中,可视化建模模块采用的软件为三维实体直接建模软件spaceclaim。
在一种实施例中,转换模块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输电塔的几何信息采用可视化建模,可以更加方便、高效地将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转化为三维实体模型,在定义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时采用参数化语言进行建模可以更加方便的对关键参数进行调整并用于动力学计算,使得建模结果更加精确,这种方法能在保证输电塔模型精度的同时大幅提升了建模的效率,并且本实施例采用相对坐标的方法进行建模,可以避免计算各定位点的绝对坐标,大大提高了建模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为了便于理解,请参照图3,图3为本实施例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201、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202、将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203、将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完成整个建模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首先通过输入输电塔结构设计图的截面属性,将输电塔的二维属性在三维空间中复刻出来,并能够得到输电塔在三维空间中的所有几何属性;再通过转换模块将输电塔在三维空间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然后用参数化语言对几何属性进行编程,同时还需要采用参数化语言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需要说明的是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进行编程是为了模拟输电塔收到破坏时的受力状态,对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是为了设定输电塔受到破坏时的形变阈值。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的另外一种实施例,具体包括: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将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将文本格式的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完成整个建模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首先会根据相关设计院给出的输电塔结构设计图纸,给出了以图纸形式呈现的结构设计图,截面属性已直接给出,但未直接给出关键点的三维坐标、杆件的方位角等信息,可视化建模可以简单快速的根据设计图纸将输电塔在三维空间内复刻出来,同时形成输电塔结构在三维空间内的定位点、定位线、截面属性以及方位角等,需要说明的是可视化建模模块采用三维实体直接建模软件spaceclaim,即将图纸的截面信息输入到三维实体直接建模软件spaceclaim中得到包含定位点、定位线、截面属性以及方位角等信息的输电塔的三维模型。
将包含定位点、定位线、截面属性以及方位角等信息的输电塔三维模型输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中得到输电塔的文本格式的几何信息,其转换前结构如图4所示的可视化建模后输电塔的三维结构示意图;转换后的文本格式为:
!直接建立节点
n,1,-1.553754237,45.5,-1.553754237
n,2,-1.593809322,44.35,-1.593809322
n,3,2.454294533,27.23368607,1.185
n,4,2.5515,26.35,2.5515
n,5,-4.35,10,-4.35
之后再将文本格式的几何信息输入到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并采用参数化语言APDL对其进行编程;为了实现对输电塔及其受到灾害时的状态进行建模,还需要分别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设置,即在Ansys中采用参数化语言APDL对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其格式如下:
!材料-线
mp,ex,3,2.05ell
mp,nuxy,3,0.3
mp,dens,3,7.85e3
tb,plaw,3,,,1
tbdata,,1.57e9,2.8e10,,40,5,0.05
!线材-绝缘子
本实施例将可视化建模结果转化成文本格式再输入到ANSYS中进行计算,避免了直接将可视化结果输入到ANSYS中的输入过程复杂的问题,并且接触形式、破坏条件、荷载加载方式等信息在可视化建模软件中添加比较困难,而使用apd l语言可以很方便的完成操作,因此本申请能够大幅提升了建模的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视化建模模块,所述可视化建模模块用于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转换模块,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用于将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包括几何属性输入模块、完善信息输入模块以及破坏条件输入模块;
所述几何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所述完善信息输入模块用于输入包括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
所述破坏条件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所述输电塔的破坏条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具体包括:
根据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的截面属性,确定输电塔各杆件的定位点,采用相对坐标的方法确定各定位点的相对坐标,对定位点进行连线确定定位线,并确定杆件的方位角,得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
所述几何属性包括:所述定位点、所述定位线、所述截面属性及所述方位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包括所述输电塔塔身钢结构材料以及输电线线材的密度、泊松比和弹性模量;
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包括,杆件之间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杆件的接触方式、绝缘子串与导线的接触方式;
所述计算过程信息包括荷载的种类、大小以及施加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包括:
杆件单元破坏条件公式:
式中,An为净截面面积,Wnx、Wny为对X轴和Y轴的净截面模量,γx、γy为截面塑性发展系数,N表示杆件所承受拉力,M表示杆件所承受偏心弯矩,f表示杆件材料强度极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建模模块采用的软件为三维实体直接建模软件spaceclai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化语言建模模块采用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9.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所述输电塔的二维设计图纸进行可视化建模,得到所述输电塔的三维模型以及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
将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转换成文本格式;
将所述文本格式的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通过参数化语言进行编程,完成整个建模过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参数化语言apdl对所述三维模型的几何属性,所述输电塔的材料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输电塔各构件之间的接触信息、所述输电塔受破坏时的计算过程信息以及所述输电塔破坏条件信息进行编程及仿真。
CN201910626496.6A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03344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496.6A CN110334459B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6496.6A CN110334459B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4459A true CN110334459A (zh) 2019-10-15
CN110334459B CN110334459B (zh) 2023-05-26

Family

ID=681464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6496.6A Active CN110334459B (zh) 2019-07-11 2019-07-11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44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2689A (zh) * 2020-08-27 2021-01-05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塔主材内力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188A (zh) * 2012-04-07 2012-09-1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化草图的三维结构建模和分析方法
CN103455686A (zh) * 2013-09-17 2013-12-18 重庆大学 架空输电塔-线耦合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504747A (zh) * 2014-11-19 2015-04-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全参数化三维杆塔建模方法
CN108536912A (zh) * 2018-03-12 2018-09-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塔结构力学分析及其App制作的方法
CN108763827A (zh) * 2018-06-21 2018-11-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塔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145455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输电塔力学特性测试的监测点选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3188A (zh) * 2012-04-07 2012-09-12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参数化草图的三维结构建模和分析方法
CN103455686A (zh) * 2013-09-17 2013-12-18 重庆大学 架空输电塔-线耦合体系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
CN104504747A (zh) * 2014-11-19 2015-04-08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全参数化三维杆塔建模方法
CN108536912A (zh) * 2018-03-12 2018-09-1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塔结构力学分析及其App制作的方法
CN108763827A (zh) * 2018-06-21 2018-11-06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输电塔有限元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9145455A (zh) * 2018-08-24 2019-01-0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输电塔力学特性测试的监测点选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鹏 等: "伊朗项目的中美规范钢结构抗震计算对比分析", 《工程建设》 *
王因 等: "变电钢构架结构三维计算应用研究", 《红水河》 *
王崇宇等: "输电塔结构模型快速建立的实现方法", 《产业与科技论坛》 *
陈志为等: "基于BIM的复杂结构有限元精细模型生成",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2689A (zh) * 2020-08-27 2021-01-05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塔主材内力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2182689B (zh) * 2020-08-27 2023-03-31 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塔主材内力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4459B (zh) 2023-05-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2699B (zh) 基于无网格伽辽金与质点弹簧耦合的软组织形变仿真方法
York et al. Fluid–membrane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material point method
Aftosmis et al. Adjoint-based low-boom design with Cart3D
CN102663197A (zh) 一种基于运动捕获的虚拟手抓取的仿真方法
CN108015763A (zh) 一种抗噪声干扰的冗余度机械臂路径规划方法
CN107748815A (zh) 一种随机噪声环境下基于对偶模态方程的动响应分析方法
CN110631792B (zh)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抗震混合试验模型更新方法
CN107992672A (zh) 一种基于虚拟弹簧的软组织形变建模方法
CN102156785A (zh) 一种动态布料仿真方法
CN110289104B (zh) 软组织按压和形变恢复的模拟方法
CN115577436B (zh) 一种求解不确定结构风致振动响应的组合深度学习方法
CN108073758A (zh) 一种输电塔线风致振动响应仿真方法及装置
CN105891884A (zh) 一种微地震震源机制反演方法及装置
CN112949065B (zh) 模拟层状岩体力学行为的双尺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334459A (zh) 一种输电塔塔线体系快速精细化建模系统及方法
CN106021880B (zh)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导管架平台结构响应计算方法
CN112395685B (zh) 一种适用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自行车组件设计方法
CN109684663A (zh) 铁路货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1425188A (zh) 带刚体核的广义弹簧振子形变仿真方法
CN107727350B (zh) 微纳卫星矢量振动试验方法
CN112949104A (zh) 一种协作机器人实时模态分析方法
CN115470675A (zh) 一种重载压力容器裂纹扩展路径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US201002049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hermal Analysis On A Building Through Universal Meshing
Peng et al. Quadtree-polygonal smoothe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or adaptive brittle fracture problems
Chang et al. Mesh‐free deform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